article
stringlengths 3.04k
5.03k
|
---|
### Index:303 《智富时代》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业务层面的冲击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业务层面的冲击作者:徐毛潭孙茂华来源:《智富时代》2019年第04期
【摘要】互联网的发展给各行各业都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影响,金融业也不例外。互联网技术运用于金融行业,开创了一种新的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业务模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小微信贷业务以及存款业务等都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商业银行面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同时,也迎来了发展的契机。商业银行应抓住契机,改革传统业务模式,实现商业银行的互联网化。为此,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结合线上线下网点,构造O2O模式;第二,高度重视客户体验;第三,培养同时具备金融与互联网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业务层面
一、互联网金融对于商业银行的影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其与我们生活中的各行各业已经建立了密不可分的联系,极大的丰富和便捷了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金融业也不例外,金融与互联网的结合,创造出了一种新的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经过近些年的发展,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主要包括金融电子商务、线上理财、第三方支付、金融中介、P2P等等。互联网金融以其便捷性和大众性,迅速的占领了市场,对于传统金融业务尤其是与其有较多业务重合的商业银行造成了巨大的冲击。
(一)中间业务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是银行存贷款业务之外的第三大业务,是银行赚取利润的重要渠道,而互联网金融中第三方支付平台等的业务拓展,极大的冲击了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
首当其冲的是支付结算业务。有数据表明,近十余年来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的交易规模在持续高速增长中,2006年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交易规模为387亿元,而至2017年已高达245427亿元,是2006年的634倍。这说明第三方支付工具由于其便利和快捷性已经广受人民的接受,迅速占领了市场。且相对于网银和手机银行等商业银行推出的支付工具,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更受广大民众的青睐。截止目前为止,支付宝的用户数量已经超过8亿人,微信用户数量更是超过10亿人次,且支付宝支付规模占第三方支付市场规模的44%以上。
其次,第三方支付平台对商业银行的代理业务也有很大的影响。在互联网金融发展之前,商业银行基本垄断了对基金、保险等传统金融产品的代理销售。而如今,各大互联网金融平台开始和基金、保险公司合作,帮助其扩大销售渠道,虽然银行仍占据代理业务的大头,但互联网金融平台收取的手续费率低于银行,长久以往,凭借着费率优势,第三方支付平台将会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2017年上半年我国各大商业银行代理手续费收入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如,招商银行代理收入减少13.99亿元。跌幅14.45%;交通银行代理收入下降12.12亿元,跌幅35.70%。
(二)小微信贷业务
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由于其资质较差而商业银行准入门槛较高,小微贷款业务以往未受到商业银行的重视,尤其是对于大行而言。而随着利率市场化的进程,存贷利差的缩小,且国家对于普惠金融的重视,商业银行不得不重新审视小微信贷业务。而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小微信贷业务在不断地发展中,各大支付平台纷纷推出了个人和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如支付宝推出的“小微贷”,京东推出的“京东白条”和苏宁金融推出的“任性贷”等。且如上所述,个人和小微企业信贷最大的问题在于信用问题,而这些互联网金融平台,凭借其特有的O2O模式,通过大数据对其线上线下海量的用户进行信用分析,能更好地避免信用问题,这是银行没有的优势。随着国家对普惠金融的重视及大力支持,个人及小微企业信贷业务会越来越好,而互联网金融平台凭借其特性在小微信贷业务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对商业银行的小微信贷业务有很大的挤兑效应。
(三)存款业务
如今,支付宝、微信等支付平台有一定“吸收存款”的能力,主要来源于支付平台的支付、基金代理等业务。支付平台的支付和代理业务使一部分资金沉淀在第三方平台中,从而减少了商业银行的存款资金来源。且随着第三方平台支付和基金、保险代理业务的市场份额不断地扩大,分流入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资金就会越来越多,对银行存款业务影响也就越大。
二、商业银行的应对措施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虽然冲击了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模式,但也带来了发展的契机。商业银行在应对冲击的同时,也应抓住契机,改革传统的业务模式,将其与互联网相结合,实现商业银行的互联网化。
(一)结合线下网点,构建020模式
学习苏宁金融等互联网平台,结合线上线下网点,打造O2O模式。一方面,在线下,拓展网点,使线下银行接近更多的人民,满足人民各类生活的需求,维系好线下端的银行客户;另一方面,在线上,维护好手机银行APP等的开发,并加强与支付宝等第三方平台的合作,以满足线上客户需求。
(二)打造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模式
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能迅速占领市场很大的原因在于其便捷性和大众性,给予了用户更好的体验。商业银行也应高度重视客户体验,以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为核心。一方面,通过大数据分析,面对不同客户的存贷款需求,开发出满足各类客户的差异化产品。另一方面,做好客户信用征信,在满足风险控制的前提下,优化现在的各类业务流程,缩短时间,提高客户体验。
(三)培养复合型人才
商业银行的互联网化,对于人才有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商业银行的人才储备偏向于金融业务方面知识的人才,而不断互联网化的进程中,对于互联网和通信技术方面人才的需求也日益加深。因此,商业银行应注重金融业务知识、互联网技术与通信技术知识结合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才能在未来金融行业中有更大的竞争力。
三、总结
互联网技术运用到金融行业,创造了新的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存贷款业务等都造成了巨大冲击。首先,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凭借其便捷性和大众性,迅速挤占支付结算市场,且其与保险、基金公司的合作,打破了善业银行对于保险、基金等产品代理销售的垄断。其次,互联网金融平台开通个人及小微贷款业务,并凭借其O2O模式,具有更大风险控制优势,对商业银行个人及小微企业贷款业务造成一定影响。最后,第三方平台的支付和代理业务有资金沉淀作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商业银行存款资金来源。然而面对互联网金融发展带来的冲击得同时,商业银行也迎来了发展的契机,改革传统业务模式,实现自己的互联网化。首先,同时大力发展线上线下银行,构造O2O的模式;其次,高度重视客户体验,以客户需求为核心;最后,注重金融业务知识、互联網技术和通信技术等知识结合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瑞杰.互联网金融发展背景下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研究[D].山东大学,2017.
[2]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
[3]冯娟娟.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竞争策略研究[J].现代金融,2013(4).
[4]郭田勇,杨帆.商业银行业务转型的路径与风险防范[J].清华金融评论,2016(07):71-73.
[5]宫晓林.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J].南方金融,2013,(05).
[6]王雅俊.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发展模式的效应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11).
[7]四川银监局课题组,王筠权,王国成,等.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影响研究[J].西南金融,2013(12):3-5.
|
### Index:304 《商情》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影响和应对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影响和应对
作者:黄洁来源:《商情》2019年第35期
【摘要】互联网,也称为英特网或者因特网,它是由不同网络相互联结、彼此沟通形成的庞大网络,每个网络都有自己独特的IP地址,不同网络之间通过特定的协议相互连接,形成一张网住全球的“大网”。随着互联网行业的普及和快速发展,互联网被应用的越来越广泛,各个行业都能通过互联网获得极大的发展空间和效率提高。科技促进经济发展,其是对促进金融行业的发展尤为明显。随着社会的需要,一些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了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从而孕育出来了新时代的互联网金融。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大数据;影响应对
在2018年第十四届北京中国金融年度论坛博览会开幕中,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运营总监尚阳参加中国商业银行创新发展峰会论坛并发表演讲中讲到:“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应该是竞合关系。”新科技产物的发展必然会传统商业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是淘汰掉旧时代的传统业务,但事物的发展必然有其原理和曲折性,互联网金融和商业银行众作为竞争和合作的复杂模式关系,如何相互影响和应对,如何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尤为重要。
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任何事物的产生都是量变引起的质变结果,金融行业也不例外,互联网金融行业的产生及发展都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水平的需要同社会先进生产力之间的产物。互联网在金融行业的最早运用要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美国1995年出现的安全第一网络银行(SecurityFirstNetworkBank,SFNB)为标志,互联网金融由此诞生,这是互联网行业在金融行业运用的一座里程碑,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互联网迅速在世界各地区发展起来。我国也不例外,互联网在中国金融行业的发展主要分为三个时期,下面就来简单梳理下。
(一)孕育新生时期
据相关资料调查结果显示1993年,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全新的商务运作模式应运时代而生,标志着人类的商务活动被互联网带入全面的电子化时代。在零五年之前,互联网金融主要体现在为金融机构提供网络技术服务。这一时期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金融形态尚未产生,只是在孕育过程中。这个时期的互联网的运用主要是在基于传统的金融机构简单的把金融业务复制
到互联网上,从而利用互联网的大数据功能开展一些基础的金融业务。随着社会大众的需求和时间效率成本的节约,各大银行业开始建立自己的网上银行,一直到零四年互联网金融得以孕育成功有生长的基础环境。
(二)萌芽发展时期
前期的社会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为后期互联网金融的成长提供了便利的环境条件,更孕育了的成熟的发展空间。零五年到一二年是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起步阶段,这时期的银行金融和互联网的结合从早期的表层技术层面的结合转而逐步深入到业务领域的结合,为了解决电子商务、货款支付不同步而导致的信用问题,方便买卖双方交易过程中信用中介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2007年互联网金融的一个标志性业务形态——P2P网贷诞生,中国第一家P2P网络借贷平台“拍拍贷”成立,p2p网贷的诞生真正标志着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到来。
(三)高速发展时期
有了前期的孕育产生和环境铺垫,在一三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迎来了生命的高速发展时期,余额宝服务推动互联网基金模式铺开,随后12306网站正式支持支付宝购票,全国各家便利店也支持支付宝条形码支付。2013年9月,由蚂蚁金服、腾讯、中国平安等企业发起设立了国内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众安保险”;在这一年中,互联网巨头们纷纷借势推出互联网理财业务:一四年时期互联网金融真正意义上在中国遍地开花,发展呈现出井喷趋势。
(四)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现状
地球上任何事物都存在生长周期和发展限制,互联网金融也是如此。剧相关金融调查资料报告显示,中国互联网金融在2016—2017年期间,国家加强了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政策,整顿了P2P平台的不合规操作流程和风险监控,让互联网金融相关平台有一定的正规性。但截至到2019年目前来看,互联网金融仍然还存在很大的问题。例如:金融监管体系尚不完善、容易出现违约以及变相的高利贷等等,这些问题如果能够等到有效的解決,那对我国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商业银行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商业银行是银行种类中的一种,英文名称为CommercialBank,简称CB,它的主要业务除了一般性的存款、贷款汇兑和储蓄以外,还承接一些信用中介业务,是商业经济运行中的重要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历史悠久,最早的商业银行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就已经出现,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商业银行通常根际深厚,在金融市场竞争中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竞争力
(一)孕育新生时期
11世纪,意大利的威尼斯曾是重要的国际贸易中心,商品贸易繁荣,一部分商人敏锐的发现,当时落后的支付手段成为制约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原因,于是这部分商人从传统的商品经济贸易中脱离出来,专门从事商业贸易中的货币鉴别、衡量和兑换,这就是商业银行的雏形。
(二)发展壮大时期
在频发的国际商业贸易中,原本的货币兑换逐渐发展成为货币保管,许多大商人为了安全起见,常将自己的货币交由这些机构保管,机构为商人开具相应的货币保管收据,商人有需要时再用收据提取自己的货币。在这个过程中,机构向商人收取一定的费用,又通过把商人的货币出借各其他人获取利息,从而获取了大量的财富。到了十六世纪末,世界上首家商业银行——英格兰银行在伦敦成立,此后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效仿,商业银行开始正式成为银行体系的一种,因此可以说因格兰银行开创了属于现代商业银行的时代。
(三)商业银行的现状
中国的首家商业银行是1897年在上海成立的中国通商银行,这是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家银行,标志着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商业银行产生。中国的商业银行虽然出现的时间比较晚,但是发展快速,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商业银行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调整自身的结构,2003年12月,为了适应当时分业经营的特点和混业经营的发展趋势,我国进行了新一轮的商业银行法修订,调整了原有《商业银行法》中关于禁止商业银行进行混业经营的有关规定,使商业银行在商业经济发展过程中更具优势。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现今的商业银行早已被赋予更广泛、更深刻的内涵。
三、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影响和应对
新事物的产生是社会进步的具体表现形式,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现今世界是互联网的经济社会,势必会对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造成一定影响,影响主要是在存款业务、贷款业务、中间业务、盈利能力等方面,有挑战不仅仅意味着风险更意味着思辨和成长。
对于互联网金融给传统业务带来的冲击,商业银行更应该深入践行新发展战略,构建“凝聚资源、服务大局、当好桥梁、从严治绩”的四维工作格局,通过科学有效、紧跟时代、贴近时代的经济管理建设,以锐意进取、不懈奋斗的实际行动去组织充分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搭建平台、完善机制,把企业成长成才与银行改革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让企业有更多获得感、成就感,为全行战略的实施提供资源支撑。倡导有担当、讲诚信、攻专业、思创新的发展价值观,运用新媒体宣传、主题实践、创新论坛等多种形式、多种渠道,把价值观融入到日常工作和自觉行动之中,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优化银行贷款栏目设置、提升栏目内容品质、提高传播时效,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的优质经济“养分”。
四、结束语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冲击了传统的商业银行,在这一趋势下,商业银行必须依托于新技术,适应电子化支付的时代需求,开创网络在线商业银行服务,跟上时代步伐促进商业经济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1]肖宁.互联网金融冲击下我国商业银行的困境及应对措施[J].中国市场,2016(11).
[2]人民银行秦皇岛市中心支行课题组,杨启明,边江.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冲击及应对策略[J].河北金融,2016(3).
[3]王研.互联网金融发展背景下的商业银行应对策略探析[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4).
[4]王玉晨,杨运森,王博.互联网金融冲击下传统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研究——基于SWOT分析方法[J].屈波,西部金融,2015(1).
[5]王念,王海军,赵立昌.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基础与模式之辨——基于中国的实践[J].南方金融,2014(4).
|
### Index:305 《商情》 互联网金融对居民投资活动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对居民投资活动的影响作者:王范勤来源:《商情》2019年第23期
[摘要]随着我国互联网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金融业也借助科技的翅膀迅速发展壮大起来。因为互联网金融具有投资速度快、效率高、办理成本低等优点,所以,很快受到广大社会居民的喜爱。但是因为互联网金融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所以,需要居民在投资时慎重考虑与选择。本文以互联网金融对居民投资活动的影响为研究内容,通过分析互联网金融投资的优势与需要注意的问题,希望对居民互联网金融投资活动选择有所帮助。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居民投资优势影响
近年来,社会金融资本运作效率逐步加快,这与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息息相关。作为传统金融行业的竞争对手,互联网金融凭借着信息处理速度快,办理方式便捷简单,办理成本低等优势迅速占据了金融行业的一席之地。因为,科技创新的影响,互联网金融层出不穷的出现了很多金融产品,形成了蓬勃发展的态势。因为,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均可以实现在线办理,而且,居民投资活动自主选择性大,所以,备受社会居民的喜欢与认可。但也因为一些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不合规、不合法,对居民的投资活动造成一定损失,所以,让居民的投资活动选择陷入两难境界。同时,也就要求广大居民在开展投资活动时,要审慎选择互联网金融产品,提高投资活动的有效性,降低投资活动的风险。
一、互联网金融对居民投資活动的积极影响
(一)有利于提高居民投资理财的意识
对于社会居民来说,投资理财已经是社会的一种时尚,俗话说的好“你不理财,财不理你”。所以对于手上有一定资本的居民来说,传统金融行业的理财产品已经不能满足自己的投资意愿了。所以,互联网金融产品应运而生。互联网金融产品具有办理速度快、手续简单、投资回报清晰、可掌握等优势,所以,深受社会居民的喜欢。在一定程度上来说,互联网金融有利于提高居民投资理财的意识,方便居民投资活动的选择。对于居民来说,传统的金融理财产品,办理手续繁杂,需要居民多次往返银行等金融机构去办理,整个办理过程耗时耗力,还有因为证件不全等因素,耽误办理的情况发生,并且办理时间也相对较长,耽误居民开展投资活动。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可以让居民在家操作,而且办理时间较快,居民可以很方便的享受投资活动带来的收益。因为,互联网金融产品丰富多样,也就进一步丰富了居民的投资选择,居民可以通过金融产品的相互比较而选择出适合自己的金融产品,并且,很多居民可以自主搭配着选择投资产品,选择利益回报的金融产品组合。所以,对于社会居民来说,互联网金融有效的提升了居民投资理财的个人意识,让大家清楚的认识到投资理财对于个人财富增长的重要作用。
(二)有利于丰富居民投资理财的选择
对于居民来说,投资产品越丰富,自主可选择的方式越多,获得收益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所以,互联网金融就是抓住了居民的这种心理特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投资产品,丰富投资组合,来迎合社会居民的投资需求。相对于传统的金融产品,互联网金融产品更加的丰富,居民自主选择性更强。商家会根据居民的投资习惯定期的推送一些投资产品消息,已赢得居民的注意。有些商家还会根据不同金融产品带来的收益不同,而去设计适合居民投资的多种混合性投资产品,用高额的投资利益回报率去拉拢社会居民的投资。一方面,他们会对自己的产品进行优化,在一定程度上高于银行等金融机构的投资理财产品回报,来吸引社会居民的关注度。另一方面,他们也会去设计自己的投资产品组合,来不断地诱惑居民去多多投资,来吸引社会资本。所以对于居民来说,互联网金融丰富了自身的投资理财的选择,提高了社会金融产品的竞争,自然也就加剧了社会金融的丰富发展。
(三)有利于居民投资理财收入增加
互联网金融不断的发展,社会资本的融八规模也越来越大,很多企业为了吸引社会居民的理财投资,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投资产品的收益回报率。互联网金融商家的相互竞争,互联网金融产品的相互竞争,最终的受益人当然也是投资的居民。居民对于互联网金融感兴趣,是互联网金融商家竞争的最主要动力,商家为了吸引投资,增加公司资本规模并从中受益,就会不断地投入更多、更好的优化升级的金融产品,满足社会居民的选择,很多商家会大搞竞争收益战,拉拢社会居民的投资参与,这种的互联网金融竞争模式,不仅满足了居民的投资需要,也为居民投资理财收入增加提供了便利。
(四)为居民投资理财活动提供便捷途径
互联网金融因为基于互联技术而发展,从而借助科学技术不断优化居民投资活动的便捷性。很多互联网金融商家,为了提高居民的关注,吸引社会居民的投资,会主动对自己的金融产品进行升级改造,不断优化产品软件的功能,更大程度上为居民投资带来便利。一方面,他们主动优化自己产品软件,让居民的投资行为更便捷、更方便,他们会优化居民投资活动办理流程,压缩办理时间,通过简化相关手续而提高居民投资活动的快捷性。另一方面,他们会持续优化居民投资的收益预见性,设计长短期投资活动收益回报的图表供居民选择,方便居民清晰知道自己投资活动的收益回报情况。此外,很多互联网金融商家也会提供专业的人工服务,保证居民的投资活动全程有人服务,大大的提高了居民办理金融投资产品的难度,为居民投资活动提供快捷支持。
二、居民互联网金融投资活动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提高警惕审慎选择互联网金融产品
互联网金融为居民投资带来便利性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因为互联网行业的金融投资管理制度相对于其他法规来说还存在着不完善,并且,很多金融产品的投资渠道也存在着投资风险。因为互联网操作具有一定的隐秘性,很多居民不知道金融产品供给商家的社会诚信如何,很容易发生资金危险。一些不法商家因为抓住了互联网金融投资的隐秘性特点,利用高额的投资回报去吸引社会居民,当居民选择投资时,有些不法商家可能会卷走居民的投资,给居民造成较大得经济损失。所以,对于居民投资来说,在选择互联网金融产品时,一定要时刻保持警惕,审慎选择互联网金融产品,不要刻意追求利益回报,避免资金损失。
(二)警惕投资活动风险,细研金融产品渠道
对于互联网金融来说,社会居民的很多投资活动存在较大的经济风险,并不适合居民投资。很多金融产品的投资利益回报是很高,但是相对的投资风险也会越大。对于居民来说,在选择金融产品时,一定要详细了解金融产品来源与渠道,选择社会资本体量大,社会诚信度高的金融企业的投资产品最为妥当。因为很多互联网金融产品背后运营的企业,可能也存在着一定的金融风险,这就在无形间加大居民投资风险,所以居民一定要仔细研究金融产品渠道,保证自身利益不受损失。
(三)详細了解金融产品投资规则,避免投资活动经济损失
一些在互联网金融市场上经营的产品,是来源于正规的投资渠道。但是,也会造成社会居民投资的损失,这是因为居民在投资时,并没有详细去了解自己所投资金融产品的投资规则,没有了解产品的属性,导致自己的投资行为的错误。对于一些居民来说,他们更适合一些稳健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不适合高风险的投资活动。很多金融商家会在制定产品规则时,标注出来自己产品所获得资金投资哪些渠道,但是他们投资的渠道是有一定金融风险的,也会投资失败,失败后社会投资居民的资金必然受到损失,这是由规则约定好的。所以,很多居民在投资时,一定要了解自己所投资产品的规则,防止自己因为承担不了投资失败的损失而受到影响,避免投资活动经济损失。
(四)防止信息泄露,自觉保障合法权益
居民在互联网金融产品的投资过程中,一定要审慎选择产品。在产品投资过程中,也要防止信息泄露以及个人资料的泄密,自觉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因为很多互联网金融对于居民的个人信息保存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很多不法分子会利用金融产品软件的漏洞盗取公民信息,对居民的社会生活带来一定影响。所以,居民一定要选择正规的互联网金融企业进行投资,保证自己的信息安全与利益安全。
三、结语
互联网金融产品是一把双刃剑,当居民选择合适的、合法的投资产品时,互联网金融产品能给居民带来很好的投资利润回报。反之,居民选择了一些不合法、不合规的互联网金融产品时,则会给个人投资活动带来一定的损失。对于居民来说,审慎选择互联网金融产品是投资获利的关键,居民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选择互联网金融产品,在选择互联网金融产品时候,也要保证自己所选择的金融产品是符合国家金融政策的,是具有法律法规保障的产品,也要防止自己的个人信息,个人资料的安全,避免落入网络诈骗等活动的陷阱。对于居民来说,互联网金融产品的选择既要保证自己获得一定的利益回报,也要保证个人资金的安全,防止选择错误的互联网金融产品后造成不可避免的损失。所以,对于居民来说,提高警惕、做好调查,选择合适的互联网金融产品至关重要。
|
### Index:306 《市场周刊》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影响与应对措施
作者:韦亚光来源:《市场周刊》2016年第02期
摘要:随着互联网行业与金融行业的深度融合,各类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对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形成了实质性的冲击。文章深入研究了当前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业务的特点及其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为商业银行提出了有效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创新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2-103-02一、绪言
随着互联网行业与金融行业的深度融合,货币基金类、定向委托投资类、P2P网络信贷类等各种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对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形成了实质性的冲击。商业银行亟需根据当前市场竞争形势和自身经营特点,进行个人理财业务的转型创新改革,才能维持或者提升其个人理财产品竞争力,在将来更加激烈和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深入分析了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业务的特点、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影响以及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
二、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业务的特点
目前的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业务主要分为货币基金类、定向委托投资类和P2P网络信贷类。总体上看,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业务相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具有门槛较低、灵活性较强,品种齐全、收益性较高,手续方便、效率较高等特点。
(一)门槛较低、灵活性较强
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业务的门槛较低、灵活性较强。现行条件下,各大商业银行理财产品购买金额往往起点金额至少在5万元以上,而且必须提前5~10天购入才能抢到额度,到期后方可支取。相对而言,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门槛较低,其中的货币基金类一般都是1元门槛,而且可通过理财平台垫款的形式随时支取赎回,而不必像购买基金公司的货币基金那样T+1到账。定向委托投资类和P2P网络信贷类一般门槛都在1万元左右,而且很多理财平台都通过支持持有一定期限后可转让的形式增强流动性,低门槛和灵活性一下子拉近了普通大众和金融理财的距离。
(二)品种齐全、收益性较高
目前的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业务已经比较成熟,理财品种比较齐全,基本上能够较好的满足各类风险偏好投资者的投资需求。其中货币基金类个人理财的投资方向是国债、银行定期存单、央行票据等短期货币工具,风险最低,流动性最好,适合风险容忍度较低的投资者,但是其收益率堪比货币基金,远超具有同等灵活性的银行活期存款;定向委托投资类个人理财的投资方向是委托贷款、信托计划、资产管理计划等定向委托投资标的,风险适中,安全性适中,适合风险容忍度适中的投资者,但是其收益率远超银行中短期理财产品,堪比银行长期理财产品;P2P网络信贷类个人理财的投资方向是一般借款项目,风险最高,安全性最低,适合风险容忍度较高的投资者,当然收益率也非常高,银行几乎没有同等产品可达到如此之高的收益率。
(三)手续方便、效率较高
互联网金融公司凭借其平台和渠道优势,为客户创造良好的产品购买体验。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产品的购买通过各类移动智能终端即可快速操作完成,操作比较较简单、手续也非常方便。以阿里巴巴为例,通过支付宝这一拥有广泛客户基础的平台,开展嵌入式直销,把理财产品便捷融入客户生活,提高客户粘性。大多数互联网金融平台还开发了自动理财功能,即用户可以设置将支付平台账户(比如支付宝余额)上高于一定金额(比如100元)的资金全部转入理财账户(比如余额宝)实现增值。与电子商务相连的综合金融服务平台经过多年的开发已经非常成熟,也受到了反复的检验,运行效率极为出色。
三、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影响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产生的影响,包括侵蚀商业银行利润、培育更多的具有理财观念的客户群、刺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改革创新等。
(一)侵蚀商业银行利润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直接影响就是对其形成了较为强劲的竞争,使得银行的存款或理财资金正越来越多的被吸收至互联网金融产品之中,在一定程度上侵蚀了商业银行利润。相对于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不需要建设营业网点,不需要非常多的人力物力,运营成本相对更低,在产品的销售和设计上更具有前瞻性和开放性,更能贴近客户的实际需求,更便利客户的投资操作。在产品的宣传和推广上,不需要花费巨额费用做铺天盖地的媒体广告宣传,而是更侧重于从增强用户体验的角度,使用户切切实实的感受到实惠和便利,进而使得每个老用户成为“义务宣传员”。种种竞争优势使得银行存款或者理财“财富大转移”搬家到了互联网金融企业,尽管银行也推出了一系列“银行宝”类创新业务,但竞争力较互联网金融企业还有不少的差距,而且“银行宝”类产品的推出,也导致了银行资金成本的上升。所以互联网金融发展导致商业银行个人业务传统的垄断体制性优势消失,产品利润大大减少。
(二)培育更多的具有理财观念的客户群
互联网金融高度开放性、低门槛、操作便利的特点,使得很多原来没有理财意识和观念的用户成为了理财达人。一方面,在互联网金融购买个人理财的用户必须有商业银行发行的银行卡,用户在成为互联网金融客户的同时也成为了商业银行客户,而且用户去商业银行办理开卡等相关业务时,商业银行可以适时进行其他产品推介。另一方面,原来只认同银行存款产品而对银行理财产品不熟悉、不信任的客户通过互联网金融接触了理财产品,开始具备了更强的理财观念,再去银行办理业务时就很有可能购买银行推荐的具有竞争力的理财产品。所以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的广泛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为商业银行培育了更多的具有理财观念的客户群。
(三)刺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改革创新
长期以来,广大社会民众普遍认为银行理财几乎等同于存款,都是保本保收益的,只是不能提前支取而已,事实上很多不够专业的银行工作人员在推介产品时也常常这样表达。这就使得广大社会民众形成了银行理财产品存在隐性担保的思维习惯,或者说银行理财产品是需要刚性兑付的,如果银行理财产品没有给予客户预期的收益甚至造成本金损失,即便是这种损失是产品合同提前约定的,都会严重影响银行的品牌形象。商业银行为了避免声誉风险,潜在刚性兑付的要求使得目前的个人理财产品体系比较单薄,产品创新的源动力不足。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业务给商业银行带来了竞争,这种竞争会逼迫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改革创新,因为传统的理财产品已不具备竞争力,促进商业银行利用移动互联、大数据和云计算等“互联网+”时代的技术来为客户提供更加创新、便利的服务,降低运营成本,丰富产品体系,提高自身的竞争力。
四、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包括加强与第三方机构合作或资源整合,完善个人理财产品体系;发挥合规和专业优势,完善多层次个人资产管理平台;加强技术开发,完善个人理财产品智能终端销售渠道等。
(一)加强与第三方机构合作或资源整合,完善个人理财产品体系
目前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企业在个人理财产品方面的差距主要表现为门槛高,品种少,收益率低,流动性差。为应对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挑战,商业银行可以考虑加强与第三方机构合作,进一步完善个人理财产品体系。比如中国银行与其关联公司中银基金以及业内知名基金公司嘉实基金合作,在其开发中银易商电子商务平台上推出了“养老宝”系列产品,来与各种互联网“宝宝类”产品进行竞争。此外,对于存在子公司或者关联公司经营保险、基金、证券、信托、金融租赁等其他金融业务的集团性商业银行来说,可以通过集团内资源整合的方式,将保险产品、基金产品、证券投资产品、信托产品等与银行理财产品相融合,形成“大理财”概念,来完善其个人理财产品体系。比较成功的范例是平安金融集团旗下的“陆金所”系列产品。
(二)发挥合规和专业优势,完善多层次个人资产管理平台
互联网金融企业推出的个人理财产品注重用户自己的选择,这通常对用户自身的理财规划能力和风险收益权衡能力要求是比较高的,而很多用户很可能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事实上,目前有很多处于监管真空和野蛮生长下的P2P理财平台是极不规范的,只用高收益吸引用户眼球,而在风险的提示上明显不足。相对于互联网金融企业,商业银行具有的一个非常重要也非常明显的优势就是商业银行在众多监管部门的监管下具备更加规范的个人理财体系,也拥有一支从业经验丰富、专业能力精湛的理财经理队伍。商业银行的理财经理们则可以根据客户的资产状况、风险偏好、人生规划、实际需求等为客户进行相对专业而恰当的资产配置,提高客户的理财效能。所以,商业银行需要进一步完善涵盖普通客户、理财客户、财务客户、私人银行客户等多层次的个人资产管理平台,加强客户分层管理和转化,加大对理财经理的培训力度,充分发挥大数据技术对客户理财规划的支持作用,用自身的专业优势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个人资产管理平台,切实提高为客户量身定制资产管理的金融服务水平。
(三)加强技术开发,完善个人理财产品智能终端销售渠道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能够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智能终端的广泛普及和移动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企业个人理财产品销售额的大部分都是通过智能终端销售渠道完成的。商业银行虽然近年来推出了手机银行功能并不断完善,但是其无论是在终端功能还是在客户体验上,都比支付宝APP、微信支付APP等服务平台有着不少的差距。比如客户要投资购买中国银行的“养老宝”产品,则首先需要下载中国银行手机银行APP,再通过手机银行APP下载中银易商APP,再通过中银易商APP下载养老宝APP,流程非常繁琐,而且系统很不稳定,经常出现客户紧急取现无法及时到账的情况。下一步,商业银行应该大力提升现有网银及其他电子银行渠道的客户体验和交易活跃度,并投入更多的资源集中于APP功能的开发与完善,致力于提升智能移动终端个人理财产品销售渠道的客户消费体验,增强渠道竞争力。
五、结语
互联网金融个人理财业务相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具有门槛较低、灵活性较强,品种齐全、收益性较高,手续方便、效率较高等特点,对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包括侵蚀商业银行利润、培育更多的具有理财观念的客户群、刺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改革创新等。在这种大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包括加强与第三方机构合作或资源整合,完善个人理财产品体系,发挥合规和专业优势,完善多层次个人资产管理平台,加强技术开发,完善个人理财产品智能终端销售渠道等。
|
### Index:307 《中国集体经济》 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法律责任边界
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法律责任边界
作者:张一智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8年第35期
摘要:在科技蓬勃发展,互联网迅速普及的背景下,各种互联网金融产品点缀着人们的生活,以其收益高,门槛低,期限灵活等多种优势,深受广大投资者的偏爱。由于其发展迅猛,给传统金融带来不小的冲击,不仅引起投资者的广泛关注,还引起了政府层面的高度重视。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传统金融机构不得不纷纷转型,一时间,在互联网金融方面的创新层出不穷。由于金融监管没有跟上步伐,在新环境下难免滋生金融犯罪,跑路、诈骗、洗钱这样的名词往往会和互联网金融相连,使得该行业在前景广阔的同时,充满了生存危机。因此,在处理问题金融平台的时候,应当做到充分界定其涉及的法律责任,理清刑法和行政法之间的边界,保证在确定相应法律责任时能够做到科学合理。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中立帮助;平台责任
一、问题的提出
正因为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大众投资者彻底改变了过去有闲钱就存入银行的习惯,转而投向收益更高的互联网金融产品,这无疑给传统的银行等金融机构带来了巨大的冲击,给我国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问题。互联网金融领域的非法集资违法犯罪不断见诸报端,P2P网贷平台跑路不绝于耳,互联网金融违法犯罪严重扰乱我国金融市场的正常稳定秩序,损害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其社会危害性和影响力较之传统金融、经济犯罪更为严重。但是,互联网金融将互联网与金融业务充分结合,并非简单的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金融领域,形成了经营模式上的巨大创新。由于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人们日常的理财渠道变得更加丰富,同时互联网金融的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张。在这种趋势下,很多人认为互联网金融将取代传统金融业,并成为金融行业的主流。而来自反对的声音则要求监管层对互联网金融加强管制,甚至予以取缔。然而,作为时代发展下的产物,我们应当顺应规律,给予新生事物一定的生存空间,并制定相应的监管措施,让其得到健康发展,最终为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在宽容政策的同时,依旧要按照原则守住底线,清晰的界定刑事责任范围,最大程度的降低互联网金融平台存在的刑事风险。
二、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内涵
当互联网金融平台出现,它可以有效的连接借款人和投资者,为他们提供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借款者可以获取资金需求,并在期限内偿还本息,而投资者,将自身多余的资金出借,并在一定期限后获取资金的增值。双方各取所需,平台在交易的过程中收取相应的费用。借助互联网金融平台,借款者的获取资金的成本降低,而投资者可以获取更高的收益,这与互联网金融开放、自主和分散的特点是分不开的。
关于互联网金融的范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其业务早已不再局限于中介。2015年是我国对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关键年,当年,国家就互联网金融的业态做了充分梳理,并归纳出六种业态形式。在这六种业态形式中,有三种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金融,而只是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到传统金融行业。除去互联网支付,只有P2P网络借贷和股权众筹融资属于本文所要探讨的互联网金融平台。P2P理财英文为PeertoPeer,即个人对个人,又称点对点网络借贷,是指以P2P理财平台为中介机构,把借款人和投资人双方对接起来实现各自需求。股权众筹是指利用互联网进行公开的小额股权融资活动。也就是说股权众筹融资也离不开互联网金融平台,由此可见,互联网中介平台是互联网金融发展所必不可少的组织架构。
三、互联网金融平台可能涉及刑事责任的边界
对于上述中提及的互联网金融平台,由于其仅在借贷双方之间充当中介,以中立者的姿态出现,因此,对于互联网金融中出现的风险,如果界定各主体之间的责任,如何划分责任范围,成为当下司法实践中所无法规避的难题。笔者对存在风险的金融平台的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为刑事责任边界的界定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
在确立互联网金融平台刑事责任边界问题上应当格外审慎。由于互联网金融起步晚,并没有成熟的案例可以借鉴,以此还处在不断尝试的阶段之中。相应的监管制度也在摸索中制定,并没有得到完善,也非常不成熟。除了正式公布的《网络借贷暂行办法》外,还没有针对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监管制定系统完整的法律制度。
目前,监管层对互联网平台存在的风险依旧保持相对宽容的态度,即便针对出现问题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在进行处罚的过程中,依旧倾向于行政法、民法予以规制,并在这个过程中,给予互联网金融平台充足的时间,进行循序渐进的改革,不断走向健康的金融发展轨道。
(一)存在模式风险的平台处罚边界
按照监管制度的规定,互联网金融平台不允许为借款人提供担保服务。然而,在监管实施的过程中,即使发现类似违规行为,即使情节严重,也不宜以刑事责任论处。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此种行为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有着本质的区别,正是为借款人提供增信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自身和投资者面临的风险;第二、该行为与非法经营也不存在必然的联系,因此不能以非法经营罪论处。如果这两种情况都不符合,那么担保行为是否属于兜底条款中其他非法经营行为,给市场秩序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呢?作者认为,应当正确理解兜底条款的含义。在同类解释原则基础上,我们可以对此条款进行深入分析:根据非法经营罪前三项罪的的范围可以确定,该种罪行有着明确的客体,即国家针对特定的市场、行业和商品确定相应的准入制度,因此,非法经营罪的认定有着明确的范围。在认定的过程中不能随意扩大范围,将一切不具有相应资质条件而从事经营活动的行为的都界定为非法经营罪。只有当事人在不具有法定资质的条件下介入了国家限定的市场、行业或商品时,并且对市场秩序造成了严重的干扰,才能被认定符合非法经营罪中的兜底条款。
当前,监管部门用行政法和民法条例惩罚互联网金融平台违规为借款人提供担保的行为,已经起到了监管的目的,不仅可以有效降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风险,还可以保护投资者的权益。因此在互联网金融平台发展的初期,本着相对宽容的监管原则,并没有太多的必要将此种行为纳入到刑法规制范围之中。
(二)违规设立资金池的处罚边界
虽然“资金池”一词在各种文件资料上屡见不鲜,但是直到目前,学术界并没有给予该词一个明确的定义。按照作者的理解,资金池就是将来自不同渠道的资金进行集中,并对“池”中资金进行管理,保持资金量的稳定。资金池在债权转让型互联网金融平台得到广泛使用。由于要对债权资金进行拆分并进行期限错配,并非直接进行转让,这就涉及到资金池的存在。那么对于这种情况,是否就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嫌疑呢?对此,本文认为,还是许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由于“资金池”一词形象的描述了资金的集中情形,那么在此基础上,可以将投资者的投资资金和借款者偿还的本息当做“资金池”从“进水口”流入的资金,而将向投资者偿还本息、向借款者发放贷款以及抽取平台费用当做从“出水口”流出的资金。那么即使“进水”和“出水”的顺序发生变化,相应的法律评价也会有所不同。如果先“进水”后“出水”,那么就意味互联网金融平台在没有借款人借款需求的情况下吸收投资者资金,在将这些资金用于放贷,这种行为就构成了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罪行。如果顺序刚好相反,即先向借款者发放贷款,再出于分散风险的目的对债权进行拆分,转让给多名投资者,且在借款者和投资者的需求都真实的情况下,该种行为并不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罪行,但是如果资金没有按照要求存入第三方银行,交由银行托管,则依旧属于违规行为,并受到相应的处罚。如果互联网金融平台虽然是先“出水”,后“进水”,但是出水量明显小于进水量,那么该平台依旧存在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罪行。
(三)中立帮助平台的处罚边界
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过程中,其中涉及到多个经济主体,除了借款人、投资者还有互联网金融平台。在这其中,平台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正是由于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存在,才能够有效撮合借款人和投资者,实现有效配对,同时保证交易得以顺利开展。由此可见,互联网金融平台在交易的过程中处于中立地位。为了对该种行为合理的确定刑事责任边界,作者分别从投资者的角度和借款人的角度做出相应的分析。
从借款人的角度来分析,互联网金融的中立行为客观上助长了借款人的金融犯罪活动,提高了平台经营风险,不利于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按照目前我国相关制度规定,P2P网贷平台有义务对借款人的信息进行审核,如果发现其中存在问题,例如,平台审核者明明发现借款人的资质不足,或者融资的目的不具有真实性和合法性,却依旧提供相应的借款服务。那么就触犯了我国《刑法》,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但是,应当注意的是,如果界定其为犯罪,必须符合“明知”的前提。但是,这种前提在互联网情况下很难界定。由于审核者并没有见过借款人,对其的判断主要来源于借款人提供的资料,因此,对于“明知”的推定不应降低标准。对于该推定规则,本文认为可以借助“大于半数规则”进行度量。即如果一个互联网金融平
台服务的借款人超过半数都存在利用网络实施欺诈行为的现象,那么就可以推定该互联网金融平台有“明知”的前提。
从投资者角度来分析,互联网金融的中立行为客观上主张了投资者的金融犯罪活动。与借款者的欺诈行为不同,投资者的犯罪主要集中在洗钱方面。由于互联网金融平台并没有义务,也不会对投资者的资质以及资金来源做出审核,同时这种审核并没有可操作性。对此,作者就我国现行《反洗钱法》进行了梳理,在金融机构反洗钱义务中,并不包括对资金来源的审核义务。由此可见,互联网金融平台并没有义务对投资者的资金来源做出调查。那么在此方面,对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明知”可以直接认定,而并不需要所谓的“应知”规则。综上,就是对互联网金融对投资者和借款人审查义务的不同做出不同的处理。
四、结语
就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形势和科技发展速度而言,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是时代必然的结果,正是由于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出现,打破了金融垄断,给投资者们带来了更加多元化的投资渠道。我国当前正处于结构调整阵痛期、增长速度换挡期,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往远处着想,在监管的过程中倾向于使用刑法,必然会阻碍互联网金融这一创新性金融集资模式的发展、成熟与推广,最终甚至阻碍我国的金融创新与金融体制改互联网金融的行政监管与刑法规制改革。当前,我国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中做出了不断努力,借助互联网金融,可以有效促进我国利率市场化。对于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用正确的法律手段加以解决,对其中的犯罪行为进行积极引导,而非全盘否定互联网金融。在对犯罪行为进行打击的过程中,依旧要以宽容的态度,保持足够的理性,谨慎的使用刑法,划清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相对清晰界限。应当正确认识刑法在社会保护中的地位,它是社会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轻易适应只会造成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停滞,甚至被扼杀,而难以发挥金融创新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宪权.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刑事风险及责任边界[J].环球法律评论,2016(05).
[2]刘宪权.网络犯罪的刑法应对新理念[J].政治与法律,2016(09).
[3]刘宪权,金华捷.论互联网金融的行政监管与刑法规制[J].法学,2014(06).
[4]闻志强,杨亚南.互联网金融的行政监管与刑法规制——以非法集资类违法犯罪行为为视角[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7(01).
(作者单位:贵州大学法学院)
|
### Index:309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困境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困境作者:吕天勤来源:《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20年第06期
【摘;要】论文以互联网金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互联网金融的现状、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冲击、互联网金融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的梳理,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从而为我国互联网金融业的平稳健康发展提供助力。
【Abstract】Thispapertakesinternetfinanceastheresearchobject,throughtheanalysisofthecurrentsituationofinternetfinance,theimpactofinternetfinanceontraditionalfinance,theadvantagesandexistingproblemsofinternetfinance,andputsforwardsuggestionstosolvetheproblems,soastoprovideassistanceforthestableandhealthydevelopmentofChina'sinternetfinanceindustry.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传统金融;发展历程;监管制度
【Keywords】internetfinance;traditionalfinancial;developmentcourse;regulatoryregime
【中图分类号】F724.6;F83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1069(2020)06-0065-03
1引言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金融业蓬勃发展,一方面,这一新生事物促進了信息的流通,缩小了企业、个人与金融业之间的距离,刺激了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从国家出台的相关文件中也看出互联网金融目前还存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2互联网金融的现状
互联网金融是随着科技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金融模式,其通过将互联网和金融紧密联合,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服务,其所拥有的高度信息化、大众化、高效化的特点,使其从传统金融行业中脱颖而出。依赖大数据的应用,互联网金融正悄无声息地慢慢融入人们的生活。但是互联网金融所拥有的虚拟化和高科技化特征也对其带来高风险。如今多数国家已经将互联网金融纳入现有的金融监管框架,不断完善法律体系,针对各自国家的情况,出台和完善相应的法规,逐步规范互联网金融的交易秩序,使现有的监管体系更加丰富。例如,英国出台对金融产品的监管细则以及法国、美国最近完成的对法律法规的拟订,各国都在逐步适应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互联网金融主要包括第三方支付和点对点网贷平台这两个方面。第三方支付是一种新型的电子支付模式,其特点是不受时空的限制,兼容性好。目前,使用手机等手持移动设备进行支付将会成为未来支付的主要趋势。来自易观库的数据也证实了业界对中国移动支付市场的发展前景普遍持有乐观的态度,并认为这一市场将存在可观的利润空间。互联网金融的另一个重要分支就是点对点网贷平台。不同于第三方交易平台几家独大的情况,网贷平台头部包括陆金服、爱钱进、红岭创投、拍拍贷等在内的十家代表公司所占有的市场份额仅为30%,剩下的70%的市场份额则由数量众多的小型网贷公司占据,总量惊人。这也说明点对点网贷平台的出现,充分满足了大量传统银行业无法满足的小型借贷款需求,从而进一步刺激了经济的发展。
3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冲击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冲击主要体现在对银行业务的冲击和对传统金融经营管理的冲击两方面。
3.1互联网金融对银行业务的冲击
互联网金融的低成本弱化了银行在传统金融中的中介位置。过去,商业银行一直处在传统金融的主体位置,属于传统金融的核心,但互联网金融却弱化了这一职能,如的微信钱包、支付宝、余额宝等在当前小额资金交易中发挥了极大作用,弥补了传统金融在小额资金领域的不足。由于传统金融无法满足所有受众群体,所以大量客户涌入了互联网金融中,传统金融的客户数量进一步萎缩。商业银行在互联网金融的冲击下开始逐步把目光更多地投到小额资金上。在服务方面,互联网金融模式灵活,而商业银行的服务却有几大弊端,如办理业务等候时间长、服务人员数量少、模式单一、网上银行售后服务差等,这都与互联网金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更加突出了互联网金融的方便快捷和人性化等特点。
3.1.1对存款业务的冲击
互联网金融冲击商业银行的存款业务。互联网金融会对传统银行机构的存款额进行分流,过去资金主要掌握在以银行为代表的传统金融机构的手中,随着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出现,一部分资金流入了互联网金融所衍生出的一些平台中,这对银行的传统业务——存款业务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3.1.2对借贷业务的冲击
小微企业的建立与运行需要启动资金,而商业银行对于这类规模不大的企业,往往借贷的条件相对苛刻。商业银行出于控制自身风险目的所制定的一系列条款,阻碍了小微企业从银行获得资金。因为小微企业往往资产规模不大且缺乏具有吸引力或者偿付力的抵押物,再加上办理贷款的手续烦琐复杂,这都阻碍着小微企业资金的获取。传统金融并不关注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恰恰解决了这一问题。例如,阿里小贷的贷款申请不到三分钟即可完成审核。这一类交易平台对银行贷款业务造成强烈的冲击。
3.1.3对支付功能的冲击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对支付功能的冲击则更为明显。如今的移动支付如支付宝在信用卡还款、生活缴费、保险等功能方面的诸多便利逐步排挤了商业银行的业务。另外,互联网金融加速了金融脱媒,使得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中介的职能进一步减弱,间接融资也受到互联网金融的强烈冲击。
互联网金融不仅覆盖极广,对于受众群体也很包容,使用移动支付和线下支付的场景随处可见。在第三方支付平台上,资金更容易进行交易与转移,大部分人选择把资金投入于此,使传统银行的支付功能受到空前挑战。同时,传统银行业需要大量的物理网点以及管理人员和前台人员,这些运营成本使传统金融和互联网金融的成本优劣愈发明显,进一步使传统金融的客户群流失。
3.2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经营管理的冲击
3.2.1对经营理念的冲击
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发展,对传统金融交易经营理念有很大的冲击。以支付宝为首的移动支付和一些借贷平台、大数据征信系统等全新事物的出现,对传统金融行业的管理理念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从而也不断促进着传统金融业经营理念的变革。
3.2.2对经营模式的冲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行业也在进行着快速的技术更迭,这为互联网金融带来了更先进的技术,其中,在搜索引擎以及大数据的帮助下,互联网金融业能够更好地利用数据提高对数据的分析应用能力。而传统金融行业在这一大背景下,也大力运用科学技术,不断提升自己的科技水平,从而更好地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
3.2.3对管理方式的冲击
互联网金融相比较于传统金融更重视客户的体验,更强调交流时的情绪管理以及营销方式。传统金融的管理体制是集约僵硬的,不是市场而是行政的,内部上下级之间泾渭分明且信息不对称。传统金融烦琐的办理手续、冗杂的审核流程,都受到人性化的互联网金融的强烈冲击。
4互联网金融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
互联网金融具有成本低、支付方式快捷、受众范围广、技术创新意识强与效率高等优势,这些优势的存在使其得以快速推广开来。以线上销售为例,随着网上店铺的开设,传统线下店铺的减少大大降低了经营店铺所需的成本,而人性化、方便快捷的移动支付进一步推动了线上销售的发展。
一方面,互联网金融消除了地域的隔阂,大大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经济交流更为快捷与便利;另一方面,不同于传统金融,互联网金融包含的优胜劣汰机制也在暗中推动着各个企业的创新能力。激烈的竞争使得企业意识到不创新就会被淘汰,所以不同于传统金融机构缺乏变革的动力,互联网金融则不断创新计算机技术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应用与发展,操作流程得以逐步规范化与标准化。
虽然互联网金融存在上述一系列优势,但是在发展中也同样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最典型的便是由于互联网金融在信用、法律、监管等方面存在的相关风险,使得人们在利用互联网金融进行交易时可能产生未预期到的不良后果。
一方面,行业本身系统性风险较高,主要包括监管困难、交易所依赖的数据存在信息泄露的可能性、信息体系尚不健全、金融产品创新度不高等;另一方面,在科学技术迅猛推进的背景下,合理完善的法律规章制度却没有迅速跟进,互联网金融行业经常暴雷,加大了互联网金融的风险。
具体来看,由于大多数人在这些点对点网贷平台上都是以个人或小型企业的名义注册,可目前却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保护。此外,在进行互联网金融的相关交易时,很容易泄露个人信息。目前,存在着对互联网金融产品过度神化与宣传的问题。对于产品的高收益的高调宣传往往会使人们忽略了其本身所蕴含的高风险性,这不仅扭曲了互联网金融,也会给很多人造成损失。例如,不合法的点对点理财平台、众筹网络平台、校园借贷等。由于互联网金融缺乏完备的征信系统,无法对互联网金融的交易进行有效的惩戒,对借款人本身的信用水平等都缺乏严格的审查,造成债务追踪困难等问题。
5完善互联网金融的建议
正如上文所述,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全新的金融模式,目前还处在迅速发展变化之中,因而存在着很多需要完善与改进之处。只有不断推动互联网金融的完善,才能使得我国的互联网金融得以持续健康发展。
|
### Index:310 《智富时代》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和防范措施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和防范措施作者:宗守一来源:《智富时代》2019年第07期
【摘要】互联网时代下的金融是一种崭新的金融模式,它依附于传统的金融行业基础,与网络信息技术密切联系,在金融市场的推动下,不断蓬勃发展。互联网金融充分发挥了互联网的优势,使得各项金融业务可以跨时空操纵,同时还注重资金融通的效率,在互动性、自主性、个性化上都有一定的提升。但是,互联网金融发展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本文围绕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和监控这一主题,针对其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给予相关建议。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风险;监控
在信息化时代,互联网金融作为电子商务发展的成功标志,使得互联网行业和金融行业共同迈向新高度。但是,由于传统金融本身的复杂多变性,再加上互联网的虚拟性,使得互联网金融难以控制,跨界创新的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管理是不可逃避的重要问题。
一、互联网金融的基本理论
(一)互联网金融的含义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金融领域与互联网领域相互融合,产生这种新型的商业金融模式,它充分利用了互联网技术中的电子商务、网络信贷、购物平台、资金支付等模块。互联网金融使得每个客户交织成网,相互连接,并善于把控大数据时代的优势,努力为客户营造一个透明化、开放式的金融氛围,致力于打造更加广泛、更加自由平等的互联网平台。
(二)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1.互联网金融的成本较低。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迎合互联网精神的衍生物,为了保证客户充分接受网络技术下的金融业务,互联网金融模式不得不采取无门槛限制的机制。此外,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金融机构不需要租赁办公楼或营业网点,一切信息认证、协议定价、交易手续等皆通过网络平台自助完成,简化了交易程序,降低了交易成本,填补了更多人的金融方面的需求。
2.互联网金融发展快。由于互联网信息高速传递的特点,使得互联网金融在短时间内聚集巨大的人气,集约化程度颇高,这不仅能吸引更多的潜在客户参与其中,还有利于金融产品的畅销,发展迅猛。
3.互联网金融覆盖面广泛。在大数据时代和电子商务时代下应运而生的互联网金融具有很强的流动性,在一定程度上突破时空限制。同时,互联网金融削减了交易成本,能够快速直击潜在客户的金融欲望;降低参与门槛,将小微企业甚至个体纳入体系,清扫传统金融的服务盲区,有利于资源高效配置,加速金融产品的多元化更新发展。
二、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及其产生的原因
(一)互联网金融的风险
1.信用风险。目前,我国互联网金融并没有采用征信系统,所以它缺乏信用信息共享功能,容易促成违法犯罪分子恶意骗贷。同时,互联网金融无法保证客户的信用度,倘若借款客户未在规定期限内偿还债款或履行约定,将会引起信用风险问题。此外,由于互联网平台的虚拟交易模式,使得交易双方都心存芥蒂,容易质疑对方,增加信用风险的同时也会造成互联网金融风险的发生。
2.技术风险。现阶段,互联网技术还存在缺陷需要弥补,信息系统尚不完善,病毒入侵的盲区尚未解决,使得互联网的技术操作频繁出错,导致其安全隐患给交易双方带来严重的损失,不利于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
3.操作风险。依托互联网平台发展的金融行业对高技术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但是,诸如大数据库管理、互联网金融账户信息系统、电子货币交易、黑客病毒入侵、互联网服务系统更新等操作风险无法避免。此外,由于电子设备的多样性,使得客户再操作电子设备时存在很多毛病,个性化问题也无法得到统一解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金融机构的服务质量。
4.网络安全风险。互联网金融采用的主要支付方式是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作为互联网金融交易双方的沟通桥梁,往往具有很强的行业实力,基本可以提供信用保障。但是就目前发展来看,第三方支付人在存在资金周轉不灵活等风险,如第一大支付平台阿里巴巴每天仍有大额的沉淀资金。同时,第三方支付平台无法保障资金流动的透明化程度,倘若平台封锁资金,出现资金滞留的情况,极其容易引发安全风险。此外,第三方支付平台如果泄露相关金融信息,将会导致金融风险和数据库瘫痪等问题,不仅客户受到冲击,金融机构的损失也无法估量。
(二)产生的原因
1.传统金融行业的阻挠。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对传统金融行业的冲击最大,使得传统金融行业不得不改革行业发展模式以迎合信息时代的需求,它们往往会不断稳固优化机制体系,逐渐注重电子商务的构建,时刻准备抵抗互联网金融的来袭。
2.政府监管力度低下。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政府缺乏有关互联网金融方面的政策措施,使得互联网金融的相关管理工作无从下手。政府对互联网金融的自律式政策并不利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规范发展。同时,由于小微企业占据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半壁江山,使得国家宏观调控难以将其纳入管理体系,而就有关调查发现,政府监管失策导致的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问题不在少数,着实应该引起重视。
3.互联网金融行业内部控制管理意识差。互联网金融作为新型商业还处在低级探索的发展阶段,在追求规模发展的同时,却无法兼顾质量发展。再加上有关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法律建设尚不完善,行业行规不成体系,行业行情一度陷入混乱局面。因此,由于整体的互联网金融行业内部控制力差,自我约束的意识不强,自我管理水平不高,无疑增加了互联网金融的经营风险,不利于其市场竞争,更会阻碍金融行业走可持续健康发展道路。
三、互联网金融风险的防范措施
(一)加强信用管理。出于互联网金融业务对征信体系的依赖性,有关部门应该积极引导将互联网金融纳入征信体系中去,为其客户提供一个诚信、健康的业务交易环境。同时,鉴于我国征信体系中对个人征信数据收集尚不精确、全面,还需构建优质完善的信用管理制度来规范整个征信体系的大数据库,以此来抑制互联网金融交易过程中的恶性事件,避免不法分子为非作歹,有利于营造互联网金融的和谐氛围,加强公平机制的作用。
(二)政府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政府应该把控市场准入、市场操作运营、市场退出的各个环节,加快出台成套的法律规范,积极引导萌芽期的互联网金融走向繁荣。同时,政府应该严厉打击互联网金融风险问题,如非法开展地下集资、扩大线下业务等,警示互联网金融平台,引导互联网金融构建强法律意识。
(三)加强行业自律管理,完善消费权益保护机制。互联网金融在初步阶段必定存在管理不当的现象,由此需要互联网金融行业构建统一的业务监管体系,将概念界定、权责细化等工作投入到监管体系中去,同时,互联网金融企业的高层管理应该注重行业的自律性,增强法律意识。此外,相关部门应该重视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维权机构的建设和其影响力,建立一个阳光积极的消费者保护机构。
四、总结
纵观全文,我国互联网金融正处在上行阶段,未来前景一片繁荣。诚然,互联网金融行业作为互联网平台与金融领域的跨界产物,必定存在很多不兼容的问题尚待处理。而传统金融行业的顽固抵抗、我国法律建设停滞不前、互联网金融自身自律性管理低下等因素极大阻碍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壮大,为此,本文提出制度创新,完善征信体系、加快建设相关法律政策、规范行业自律管理,建立有效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构等建议。
【参考文献】
[1]云佳祺.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7.
[2]吴华雨.中国互联网金融风险及其防范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5.
[3]袁义炜.互联网金融的风险传导机制及监管问题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7.
[4]邢敏.互联网金融风险及防范对策的探讨[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04):57-61.
[5]于赫.基于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J].金融经济,2018(20):115-117.
[6]冯科,何理.互联网金融面临的风险与监管策略研究[J].农村金融研究,2017(09):22-27.
[7]张君妍.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8.
|
### Index:311 《商场现代化》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风险探究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中小企业融资风险探究
作者:于海燕杨蕾刘海婷宋梦晓来源:《商场现代化》2019年第13期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逐渐成为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一大主力。中小企业在推动地方经济快速发展、改善就业、促进社会稳定以及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产生了积极作用。但是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发展基础相对较弱、竞争力较差、自身发展存在缺陷等,使其在融资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而今正处于互联网金融快速发展时期,中小企业可以有效借助互联网金融的力量,本文以此对中小企业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融资风险问题进行探究,提出中小企业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融资面临的风险。
关键词:互联网;中小企业;融资一、引言在当下我国互联网的发展蒸蒸日上,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鲜血液并提供了不同的创新渠道,国家经济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辅助中小企业的发展。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发挥着重要力量,拥有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加就业率、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经济产值等发展潜力。据了解,85%以上的中小企业都有一定程度的资金缺乏问题,而65%以上的中小企业的运营资金来源于企业创立者的个人积累。本文基于互联网背景下对中小企业融资风险进行探究。二、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于2018年11月9日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加大金融扶持以缓解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同时制定相关政策来支持中小企业和“三农”的发展。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国务院和国有银行等机构做了不少有关工作,并且一直
在继续,但是到目前为止,这一问题仍没完全解决。世界各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相对普遍,即使是在发达国家也是如此。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有如下几点原因:
1.内部资金不足
中小企业内部资金的来源渠道主要包括股东个人投资、企业的未分配利润以及公积金等。然而,中小企业的股东大多是个人所有者,这些股东通常也是该企业的管理者或者员工,资金实力有限,能够为企业提供的资金相对较少。50%的中小企业存在资金短缺问题,如果企业没有一定的资金支持,很难维持其正常经营,导致企业很难在社会上生存下去。
2.银行在贷款方面的限制
银行在贷款方面有一定的限制,任何企业要求贷款或者担保时,都要有担保物来做抵押和保证。再加上中小企业大多为私营小企业,管理水平较低,经营风险大,信用度低,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缺陷,信息不透明化,使得銀行等金融机构不能准确掌握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以及偿还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坏账率。有了这一些负面影响,导致贷款机构不会轻易给中小企业贷款。
3.融资成本高
由于中小企业在起步阶段没有一定的实力基础,绝大部分中小企业处于起步阶段,经济实力较弱,资金不足,资产负债率高,难以提供银行等金融机构所需要的有效抵押品。同时在融资过程中的交易成本相对较高,使得银行等金融部门不愿意给其提供资金贷款。再者,刚起步的中小企业信用度低,借款后的偿还能力不够,增加了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
4.融资政策体系有待完善
一直以来政府对国有大企业的重视度远超过小企业,对国有大企业制定了相对较多的扶持政策以及相关规定,同时对大企业的资金扶持也远远超过小企业。再加上我国独特体制的制约,使制定者在针对小企业融资政策的制定与推广等方面并不是很完善,导致小企业在发展初期制度不规范、目标不明确,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中小企业融资难。
三、中小企业互联网金融背景下融资的优势
近几年来,互联网金融以井喷式发展,规模还在不断扩大,所以我们要把握住机会,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利用互联网的发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融资有以下几点优势:
1.综合成本低,效率高
互联网金融融资大大节约了人力成本,减少了很多服务人员的工资,这样可以将更多的资金注入到借贷中,还节约了建造实体店铺的资金,各项机械设备的租金费用等。中小企业根据自己的资金需求情况在网贷平台上进行申请时,它的审批制度相对简单,而且互联网金融的融资门槛很低,没有传统金融的高要求,这对于急需发展资金的中小企业来说是非常及时快速的。
2.大数据、云计算能力强
互联网金融的诞生,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使得那些位于“尾部”的中小型企业看到了曙光,融资借贷问题得到了很大的缓解。依托于互联网科学技术,由强大的数据引擎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计算,云技术的发展已经日新月异,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模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各种融资技术的创新、发展和监控都有着突出贡献。为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了全新的渠道,促进了中小企业进一步的发展。
3.产品多样模式创新优势
现如今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各行各业的人对于生活层次的追求不同,现在人们的观念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为了满足中小企业的个性化需求,各种各样的融资产品层出不穷,不仅有信用贷款,还有订单贷款、贸易贷款等,为不同的中小企业拓宽了的融资渠道。
4.融资风险分担机制的健全
互联网金融在本世纪初期开始慢慢发展,我国也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随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其进行了系统化的监督管理,出台了相关监管法律法规,2018年4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三部门发布《关于加强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机构监管的指导意见》,2018年4月16日,中国银保监会等部门发布《关于规范民间借贷行为维护经济金融秩序有关事项的通知》。目前我国的监管机制越来越完善、成熟,其内部也开始加强风险控制,使互联金融体系越来越完善。
四、中小企业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融资的风险
1.管理监督力度薄弱
政府在处理互联网金融方面的问题时缺少完善的法律法规,没有详细的制度及规定参考,如果没有具体的监管制度,会造成贷款者违约甚至不偿还等现象,扰乱行业秩序,避免利用行业擦边球的现象出现。互联网近几年井喷式发展,以中央银行为首的一些监管部门虽已经出台了相应的相关法律文件,但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太快还需要后期跟进。
2.大数据安全性有待加强
互联网存在很多优点,比如高效快捷,但是这些优点的背后也有不少缺点,比如:数据的安全性和数据的泄露。在互联网金融时代,数据传输效率大大增强,没有时间和空间制约,并且复制、传输方便,因此增加了数据泄露的风险,这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无疑增加了其融资风险,虽然我国有禁止贩卖个人隐私数据的相关法律法规,可是效果并不是很显著。因此,为了避免信息泄露,就必须采取相关措施以保证中小企业的经营信息。
3.互联网金融进入门槛低
大量网络小贷和网贷APP出现,信用问题是最大的阻碍,使得这些平台约40%都“死亡”。互联网金融所存在的巨大商业利益使得各种行业的人都跃跃欲试,想在互联网金融这块蛋糕上分得一块。这样就导致了鱼龙混杂,一些不了解互联网金融的人在不断破坏这个“生态圈”。由于利益的驱使让大量的非专业人员对这个新的金融领域趋之若鹜,却没有注意互联网金融的安全、信用问题,使得风险成倍增长。
4.分业监管难以适应混业经营
我国是分业管理,传统金融是明令禁止混业经营,可是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却形成了混业经营的现象,使得原来分业监管的相关法律法规无法适应混业经营的现象,造成了监管出现互相扯皮,出现漏洞。让互联网金融的發展没有一个准确的发展方向和监管标准,这样也给一些承受风险能力小的中小企业造成了很大的隐患,使其很难运营下去。
5.行业自律组织与企业缺乏风险管理能力
近些年来,互联网的发展日新月异,科学技术的更替也越来越快。首先,对于互联网会发展成什么样子无法预测,这其中会发生什么问题和困难也无从得知,所以对它的监管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和实效性,只能在问题发生后再做出监管。其次,中小企业想依托互联网来发展,但由于中小企业的规模、人员配备、各种设备和相关的风险监管都没有到位,使得在互联背景下中小企业所潜在的危险也让人望而却步。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虽然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给中小企业带来很大的机遇,但是互联网金融带来的挑战也是不容忽视的。互联网金融是一把双刃剑,中小企业要想做到趋利避害还是需要一定的互联网和金融的相关知识。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不仅要依靠政府和经济的发展,还是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身的融资方式。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小企业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繁荣。
参考文献:
[1]李小川.互联网金融模式下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分析[J].时代金融,2017(11):143+151.
[2]熊仁.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的选择[J].商场现代化,2017(10):230-231.[3]陆岷峰,王虹.互联网金融正负能量分析及对策思考[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4,34(03):3-7+37.[4]李媛华.我国互联网金融监管法律制度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5.[5]熊沛瑶.论互联网金融刑法规制的“两面性”[J].新西部,2019(03):85-86.[6]孟丽君.山东省上市中小企业融资效率的实证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作者简介:于海燕(1997-),女,主要研究方向:金融
|
### Index:312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五位一体模式下地铁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探索
五位一体模式下地铁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探索作者:杨邦文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年第13期
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发展初期,大多数地铁企业采用“建设+运营”的发展模式,该模式下主要依靠政府补贴弥补亏损,难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城市轨道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部分地铁企业敢于创新,积极探索出“项目建设+轨道运营+土地储备+物业开发+资源经营”的五位一体发展模式。从现金流来看,项目建设、土地储备、物业开发等支出资金主要依靠项目资本金、对外融资、土地回款等方式筹集,轨道运营、资源经营的营业收入用于经营性支出,运营资金缺口由政府补贴弥补,从而实现资金的平衡预算,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从预算管理来看,项目建设、物业开发等投资性板块具有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的属性,轨道运营、资源经营等经营性板块具有企业预算的属性,地铁企业的预算兼具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与企业预算的双重特性,这使得预算管理较为复杂。地铁企业预算管理要实现资金平衡、收入提升、成本节约、控制财务风险等目的,需要以全面预算管理为基础和手段,实现对企业的全面把控,以此来降低风险,提升效率。
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及目的
全面预算管理的内涵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为了顺利实现经营目标和战略意图,以企业内外部环境为基础,编制企业内部各单位的预算,以此来对企业的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和控制,使得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高效平稳地运行,降低企业内外部风险。
全面预算管理具体到轨道交通行业,是地铁企业对企业战略意图与经营目标的有机结合,通过以企业战略为导向,编制项目建设、轨道运营、土地储备、物业开发、资源经营等方面的经营预算,加强企业各项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实现资金平衡、绩效提升、风险控制等目的。
全面预算管理的目的
实现资金预算平衡。全面预算管理以“量入为出”的原则更加科学、合理地编制现金流量表,实现资金预算平衡,保证企业有充足的资金满足投资、经营活动。
监控预算执行情况。全面预算管理为地铁企业设定了合理的业绩指标,通过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控,可以及时有效地了解项目建设、轨道运营、土地储备、物业开发、资源经营的进程及成果,将预算与执行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进行解决,发挥事中控制的功效。同时,预算执行情况与绩效考核相挂钩,为企业考核工作提供重要依据,有效促进了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
提升企业效益。企业通过加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对各部门员工进行考核和激励,可以有效提升经营效率,降低各项支出。同时,由于企业预算是在对内外部环境全面把握的基础上编制的,全面预算管理可以提升企业的应变能力,对市场变化作出迅速有效的反应,从而实现收入增加、控制成本、提升效益的目的。
控制财务风险及经营风险。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涉及到企业的资金预算和投资预算的计划。通过对企业资金预算的编制、实施和考核,可以合理安排企业的资金收入和支出,稳定企业的现金流动,降低财务风险;通过企业投资预算管理工作,可以对企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提高投资回报率,降低经营风险。
促进战略实施。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以企业战略为出发点,可以有效促进企业“五位一体”战略目标的强化与量化,在预算的执行过程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全面预算编制的思路及流程
全面预算编制的思路
“五位一体”发展模式下,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紧紧围绕战略目标开展可以实现资金的良性循环,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全面预算编制时,为确保资金平衡,遵循的基本思路为:项目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资本金、对外融资、土地回款;轨道运营板块,票款收入用于经营性支出,资源经营板块的部分收入用于消化固定资产折旧,运营亏损由财政资金补贴;物业开发资金主要来源于融资;土地储备板块,土地回款主要用于自身土地储备支出,亦可用于项目建设、物业开发;资源经营方面,营业收入用于日常开支以及消化轨道运营板块的折旧,结余资金作为周转金使用。
全面预算编制的流程
董事会根据公司发展战略,在深刻理解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基础上制定下一年度的经营计划,根据经营计划的总体目标制定各单位目标。
总经理办公会根据经营计划制定下一年度的总体预算目标,制定预算编制政策,下达预算编制任务。
归口管理部门通过分解经营目标,与各预算申报部门进行充分的沟通,在建立系统的预算指标体系的基础上下达初步的预算目标。
各预算申报单位依据预算目标及预算编制政策,结合自身的实际业务计划,测算资金流入和资金流出,编制资金流入预算和资金流出预算;根据年度经营目标,编制经营预算。并将预算草案逐级汇报至归口管理部门。
归口管理部门审查各预算单位申报的预算草案,全面分析企业的资金流动情况,编制预算试算平衡表,向总经理办公会上报全面预算草案。
总经理办公会结合本年预算执行情况,对全面预算草案进行研究论证,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调整意见,并制定下一年度的全面预算草案,提交董事会。
董事会讨论并审核全面预算草案,若全面预算与年度经营目标相协调,则予以审批,形成下一年度的全面预算方案。若审批不通过,则下达调整的建议,各预算申报单位调整后再次经总经理办公会审核,报董事会审批。
全面预算管理的控制思路、流程、控制措施
全面预算管理的控制思路
地铁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坚持“岗位分工与授权批准控制、预算编制控制、预算执行控制、预算调整控制、预算分析与考核控制”相结合的控制思路。
一是建立全面预算工作岗位责任制,明确相关部门和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全面预算工作中的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二是加强对预算编制环节的控制,对编制依据、编制程序、编制方法等做出明确划定,确保预算编制依据合理、程序适当、方法科学;三是在预算执行过程中,明确各项业务的授权审批权限及审批流程,对无预算或超预算的项目进行严格控制,同时建立预算预警机制;四是建立严格规范的预算调整审批制度和程序,保证预算调整依据充分、方案合理、程序合规;五是建立严格的预算执行考核奖惩制度,促进全面预算管理目标的实现。
全面预算管理的流程
全面预算管理流程主要分为编制、执行、调整、考核等阶段,流程图如图3所示。(1)预算目标确定:董事会和总经理办公会确定下一年度经营计划,明确总体目标;(2)预算编制:各预算单位根据下一年度经营计划编制预算草案,按归口管理原则,逐级上报,汇总后报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核,最终报董事会审批;(3)预算执行:预算经董事会审批通过后,逐级下发预算方案,各责任主体落实执行;(4)预算调整:预算需调整时,预算内调整需报总经理办公会审批,预算外调整需报董事会审批;(5)预算分析及考核:每月各预算单位上报预算执行情况及分析报告,集团汇总;年终由相应部门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核。
全面预算管理的控制措施
职责分离与授权批准控制。全面预算管理中,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制约和监督,预算编制人员与预算审批人员不相容,预算审批与预算执行人员不相容,预算执行与预算考核人员不相容;同时,建立了全面预算工作领导与运行体制,各单位编制预算,董事会审批年度预算及预算调整方案。
预算编制环节的控制。企业的预算编制工作由各预算单位开始,各预算单位申请立项,总经理办公会进行立项审批,审批通过后预算管理部门下发预算表,各预算单位开始编制;各预算单位预算编制完成后,进行内部审核,审核通过后报送预算管理部门汇总,预算管理部门再次审核,并审核平衡预算表;预算管理部门审核通过后报总经理办公会审核,通过后最终报董事会审批预算,下发预算执行数。
预算执行环节的监控。预算一经批准下达,预算指标便层层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公司定期对预算完成情况进行检查。为了更加有效地监控预算执行情况,我们结合企业管理实际,将各月预算执行情况与各月资金计划、月度资金预算、全年预算进行比较分析,以清晰明了的反映各预算单位、各预算项目执行情况。同时建立预算预警机制,如资金支付超过月度计划时或经营预算与目标差异太大时,会发出预警,提醒管理层注意资金支付或经营情况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解决。
预算调整环节的控制。各预算执行单位在预算具体执行过程中,发现预算偏差,主观原因造成的不能进行调整,因市场环境、国家经济政策等客观原因造成的可申请调整预算。预算外调整需追加预算项目申报,归口部门审批后报总经理办公会审批,审批通过后报董事会审批,通过后方可执行;预算内超预算调整经总经理办公会审批通过后即可下达执行。
预算分析和考评环节的控制。地铁企业执行预算分析与考评制度,每月执行预算分析工作,年终进行决算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考评。每个月初由各单位上报上月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公司汇总并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年终由各单位上报年度决算报告,公司相关部门对各单位进行考核,与绩效挂钩。
通过全面预算管理的实践,企业资金收支基本保持平衡、收入提升明显、成本控制较好、财务风险及经营风险得到有效规避,企业整体运营情况良好。现阶段正处于轨道交通事业蓬勃发展时期,地铁企业迎来机遇,已发展为集项目建设、轨道运营、土地储备、物业开发、资源经营于一体的集团化大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也紧跟五位一体发展模式不断完善,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武汉地铁集团有限公司)word/media/image1.pngword/media/image2.png
|
### Index:313 《开放导报》 五区域中心城市治理能力评价
五区域中心城市治理能力评价
作者:王珺夏宏武来源:《开放导报》2015年第03期
[摘要]本文从分析城市治理能力的内涵入手,从政府公共产品供给的职能角度,构建了包括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园林绿化六个要素和49个评价指标的城市治理能力评价体系。选取5个区域中心城市进行城市治理能力比较研究,验证了构建评价框架的可应用性,反映了政府在城市治理过程中的总体效果以及存在的不足,为我国城市治理改革与创新提供实证参考。[关键词]治理评价区域中心城市城市治理能力[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623(2015)03-0016-04[作者简介]王珺(1984—),女,湖北武汉人,江汉大学武汉研究院项目研究员,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政府治理;夏宏武(1962—),湖北武汉人,江汉大学武汉研究院副研究员,研究方向:区域经济与产业经济。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到“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的战略高度,提出“创新社会治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为开展城市治理理论研究和实践指明了方向和目标。一、城市治理能力的内涵城市治理是由政府、营利组织、非营利组织和市民群众等主体共同构成的管理城市公共事务的方式,并通过一系列的制度来约束和监督各方的行为机制。城市治理能力反映的是城市政府为了管理社会公共事务、提供公共服务、平衡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发展而运用制度统筹各个领域的治理,使其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能力,是对城市政府治理模式稳定性、有效性和合法性的直观度量。以城市政府当前履行的主要职能为标准,可以将城市治理能力划分为经济调节能力、市场监管能力、社会管理能力、公共服务能力和政府财政能力等。二、城市治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城市治理能力评价可以归结为能够反映城市政府治理能力的一系列先进的、具有时代特征的指标体系或指标集合。国内外已开展了一系列围绕城市政府治理能力评价的研究,其中一些国家主要从政府与经济增长、国际竞争力以及政府绩效角度研究相关评价指标体系,我国则主要从政府公共产品供给职能角度设计评价指标体系,大多还停留在框架建立和指标选取阶段,尚未进行数据收集阶段的可行性验证。
本文尝试围绕武汉(华中)、深圳(华南)、南京(华东)、沈阳(东北)、西安(西北)5个区域中心城市治理现状特征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从政府公共产品供给的职能角度,保留政府文化教育、社会保障、公共医疗卫生、环境保护、公共事业和公共行政六大要素,并根据具体指标结合评价城市实际进行了“本地化”替换,增加了公共文化事业相关统计指标(并整合到教育文化类)。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包括基础设施、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园林绿化六个要素,49个评价指标的区域中心城市治理能力评价体系。指标体系的第一层次即要素层为总类评价指标,也称为一级指标;第二层次即指标层指标为单项评价指标,也称为二级指标。各类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详见表1。三、城市治理能力评价方法本文以各城市统计年鉴(2012~2014年)以及相关部门信息报告等指标和数据为基础,综合考虑数据的可获得性和调查可行性,在上述构建的城市治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下进行综合评价。评价分为两步骤:第一步确定指标权重;第二步进行量化评价。(一)权重确定在对城市治理能力进行评价过程中,需要根据指标的重要性进行加权处理。为减少因主观因素产生的干扰,本文采用变异系数法,通过权重来衡量城市治理能力各指标在模型中的重要程度,综合计算得出城市治理能力指数评价值。变异系数法是一种客观赋权的方法,直接利用各项指标所包含的信息,通过计算得到指标的权重,所得权重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避免专家赋权重的偏好性,削弱极值指标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其缺点在于对指标的具体经济意义重视不够,并且也会存在一定的误差。由于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各项指标的量纲不同,不宜直接比较其差别程度。为了消除各项评价指标的量纲不同的影响,需要用各项指标的变异系数来衡量各项指标取值的差异程度。各项指标的变异系数公式如下:式中,Vi是第i项指标的变异系数,也称为标准差系数;σi是第i项指标的标准差,其中,,N为第i项指标特征值的总数,Xi表示第i项指标的特征值,第i项指标特征值的均值;是第i项指标的平均值。各项指标的权重为:(二)量化评价
利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对5个的城市治理水平进行量化评价,计算出各城市治理能力的评价指数。1.标准化为了消除不同指标、不同量纲不能放在一起直接进行比较的影响,将评价指标规范化为隶属于[0,1]区间内的极大型指标。评价指标按属性分为效益型(越大越好)和成本型(越小越好)。效益型指标可规范为:成本型指标可规范为:2.综合评价对指标进行标准化之后,代入综合评价模型,计算出城市治理能力综合指数或得分E:E=W1D1+W2D2+……+W49D49其中Di是各评价指标标准化后的值,Wi为相应评价指标的权重,其和为1。综合评价指数E越接近于1,说明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越高,故依据综合评价指数的大小,可以对地方城市各年度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四、区域中心城市治理能力评价根据前文建立评价框架,我们按照基础建设、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和园林绿化等六个因素选取相应的客观数据。由于各城市数据来源出处,统计方式的客观差异,各个因素下的二级指标数不同。其中,文化教育方面囊括了包括城市文化建设、教育、科技发展、公共文化设施等多个方面的内容,所以该项维度包含信息较多,数据量最大。表2给出了每个城市相应一级指标的权重,鉴于文化教育指标中涵盖信息量较大,相应权重普遍较高。通过对指标的分析和计算,得出了5个城市的实际治理指数的得分(如表3),在5个城市中,综合得分最高是南京(0.737),其次是深圳(0.606),再者是武汉(0.533)和沈阳(0.540),这两个城市治理水平属于基本持平,最后是西安(0.513)。可见,2013年5个区域中心城市,南京的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最高。为了更直观比较5个城市在城市治理方面的水平差异,我们对各城市的综合得分进行标准化处理,将5个城市的总得分设为100分,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南京的综合评价指数,比深圳高出了近20%,而深圳、沈阳和武汉差距甚微,特别是沈阳和武汉基本持平。
对5城市各项因素得分在综合得分中所占比例进行分析的结果。文化教育涵盖的信息量最多,占到了约40%的贡献,其中,武汉的文化教育得分在总得分中的比例最大(43.18%),可以看出武汉在城市治理过程中,对文化教育的重视,符合武汉是科技教育基地的城市形象,而深圳的文化教育因素对其总得分的贡献最少(38.45%),低于其他各城市的平均水平,说明深圳作为一个新兴城市,在今后的城市治理改革中,可以更加着重于发展教育科技。在基础建设因素方面,沈阳和武汉两个城市综合得分中的贡献最大,分别占到19.29%和17.07%。近年来,这两个城市都在加大城市化和基础建设的力度。另外,深圳作为沿海新兴城市,其对城市绿化的重视程度,也体现出来(占15.05%,高于其他4个城市)。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环境保护指标因素,对每个城市的贡献大致相同。经综合分析,目前城市治理中,5区域中心城市还是更加重视基础建设、文化教育和医疗卫生等传统领域,而对于环境保护和社会保障的发展则力度不足。进一步将经过标准化的一级指标得分制成网状图。可以看出,南京六个因素的各项得分都处于领先水平,展现了较高的城市治理水平。在环境保护方面,武汉和沈阳这两个传统工业城市,相对落后;在园林绿化方面,南京和深圳处于较高水平,沈阳、武汉和西安的绿化水平依次下降,说明中西部地区在环保绿化治理水平上还落后于东部及沿海发达地区的水平。[参考文献][1]踪家峰,王志锋,郭鸿懋.论城市治理的模式[J].学术季刊.2002(2).[2]踪家峰,郝寿义,黄楠.城市治理分析[J].河北学刊.2001(06).[3]俞可平.治理和善治分析的比较优势[J].中国行政管理.2001(09).[4]易志斌,马晓明.多中心合作治理模式与城市管理发展方向[J].城市问题.2009(03).[5]叶林.转型过程中的中国城市管理创新:内容、体制及目标[J].中国行政管理.2012(10).[6]郭正林.城市管理创新导向:从政府管理到公共治理[J].城市管理.2004(01).[7]李忠民,汤哲铭.国内外城市治理模式与我国实践性选择[J].长江论坛.2006(02).
|
### Index:314 《科技视界》 五年制幼师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和提升途径
五年制幼师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和提升途径
作者:何伟来源:《科技视界》2017年第19期
【摘要】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物理基础知识、物理观念、物理科学思维、物理实验探究、物理科学态度与责任。针对五年制幼师生的身心特点及物理教学的现状,学生和教师应该据此进行相应的调整。提升五年制幼师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途径包括:1、在教学内容方面,呈现知识时适当牺牲物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及物理理论的完整性。2、在学生学习方面,强化物理观念、科学态度与责任,弱化科学思维与实验探究。3、教师教学方法可呈现多样性,甚或开展联合教学。【关键词】五年制幼师生;物理核心素养;提升途径;内涵1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1.1核心素养的概念2014年3月,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一文首次在国内表述了核心素养体系的概念[1]。2016年3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征求意见稿)》再次指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核心素养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及社会参与。核心素养的获得是后天的、可教可学的、具有发展连续性。核心素养的提出是一种世界趋势,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核心素养是基础教育的目标,同样也是高等教育的最终追求。1.2关于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我国制定的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综合表现的六大素养,细分成十八个基本要点,从物理学的角度,核心素养应包括物理基础知识、物理科学观念、物理科学思维、物理实验探究、物理科学态度与责任五个方面。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指向“基础性”的必备素养,对所有素养必须“有所取舍”,优选“最关键和最必要的共同”素养。针对五年制幼师生,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可以加强某些方面而弱化另一些方面,侧重培养她们的物理科学观念和物理科学态度与责任。对于物理基础知识可以选择“结合基于真实生活情境的跨学科”展开课程内容。科学思维的培养方面也不像物理专业的学生那么严格,对于最难的物理实验探究方面更需弱化。2五年制幼师生的特点
2.1幼师生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环境五年制幼师生的总体年龄约在15~21岁,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具有同龄群体所共有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人生观和价值观初步发展,他们的自我意识增强,易受他人影响,情感强烈,思维活跃,抽象逻辑能力明显发展。他们也是一个特殊群体,是同龄人的集合体,生活在相对封闭的学校环境中,与社会接触少,交流人群单一。2.2对幼师生的要求五年制幼师生作为幼儿科学教育的启蒙者和引路人,我国的幼师教育希望加强他们的科学素养,特别是培养学前专业大专生能够热爱科学、积极探究未知领域的态度和引导幼儿观察探究的科学能力,因此,需要五年制幼师生加强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使毕业生具有较强的个人学习能力、动手能力、良好的沟通能力和社会实践适应能力,以适应因社会发展变迁而带来的持续不断调整和更新个体的核心素养的要求。3五年制幼师物理教学的现状[3]3.1学校重视不够物理学科是五年制幼师生的文化基础课,课时少、知识容量大、学习节奏快、知识点多,学生即使做题熟练,思维水平也不能大幅提高,更不能学以致用。而学校和学生普遍忽视物理,加上目前的物理教学只讲理论不做实验,或者老师做实验、学生看热闹,学生重艺轻理,偏科思想严重,这些教育教学的偏轨状况使得物理学科在师范教育实践中已经被边缘化[4]。3.2学生兴趣不足国家招生政策的调整,使得本来师范生源由学优生变为如今较多的学困生,而且生源主要是女生,学生理科思维薄弱,文化基础较差,而“中学女生物理学习成绩明显低于男生,就是一种群体性物理学习困难现象”,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和兴趣不足,甚至排斥物理。这种低起点、弱动力与原来五年制幼师生物理教学的高落点、高标准形成严重的冲突。3.3实验器材老化国内幼儿师范教育真正的发展时间并不长,绝大多数是由原来的中等师范学校转型而来。学校的物理教学器材往往是数十年前购置的,没有及时更新换代,已经无法适应当今幼师生活化教学的需要。3.4教师教学守旧幼师物理教学的目的不是单纯让学生获得学科知识,更是借助知识教学进行学生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培养,现实中教师过于关注知识的教授,致使学生只学到支离破碎的知识点,而且
注重可量化的分数。教师教学大多是屏幕上的实验,学生以理科思维活动被动接受知识。对于不听讲的学生,教师往往采取的方式是点名提醒和训斥,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热情。3.5教材变化从2016年开始,师范学校开始采用张国玺主编的《综合理科教程》,2017年新生采用的是修订的第二版[5]。与高中物理教材相比,这本教材在物理知教材识内容上进行了删减,难度降级,理论少、动手多,教材生活化,同时也牺牲了物理知识的系统性。这本教材从认识自然现象开始,逐渐由动手探究得出结论,理论难度降低,对学生的要求仅仅是对部分日常生活现象和生产现象的初步解释,比较适合以女生为主的五年制幼师生的物理学习。4提升途径4.1教学内容的确定由于物理学科自身所具有的复杂性、抽象性和概括性,在理解及应用上存在诸多难点,成为五年制幼师生课程中较难的科目之一,《综合理科教程(第二版)》基本适合五年制幼师目前的教学。为了较好地呈现物理知识,我们在确定教学内容时,可以适当牺牲物理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及物理学科理论的完整性。比如开始部分,从认识自然现象逐步到理论学习,并没有从经典力学开始,物理知识难度要比高中降低很多,也适合幼师多女生的特点。从幼儿科学教育启蒙角度看,五年制幼师生的物理教学应该是“做中学,玩中学”,物理知识内容要简单,科学思维训练不需要很严格,但是物理知识内容要生活化,活泼不沉闷,适合幼师生,也适合将来幼儿科技活动生活化的要求。教学的目的是完成教学任务,增长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物理学习的对象是物理现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以及物理理论。幼师物理教师必须深挖教材、提取重难点并运用浅显生动的语言,指导学生观察和实验,将他们引入到情境当中,自然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教师要多“陪”学生动手,多训练学生用语言解释物理现象的能力,多让学生接触物理学史中人物故事,减少理论拓展的深度。4.2学生的学习方法五年制幼师生以女生为主,在智力发展因素方面,女生的听觉、声音辨析能力、观察事物的细节方面、机械记忆和形象记忆、形象思维语言、表达的流畅性、清晰性等方面优于男生,空间知觉能力、对事物的整体特点把握、理解记忆和抽象记忆、逻辑思维较男生弱。非智力因素方面,女生一般情感稳定,内隐不外露,意志的坚韧性强,性格多内倾。兴趣方面相对窄于男生,对人更感兴趣,多半对文艺感兴趣。学生认为物理难学,晦涩难懂,理论难记,或者记住了却不会做题,也不能解决实际生产生活问题,考试成绩差,意志薄弱和学习方法不妥的学生更是过早地失去了对物理学习的兴趣[6]。
学习动机是影响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因素,它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始终。内在动机论将学习动机看成是为达到学习目标作出努力程度的标志,也是智力发展的主要动力。这一理论的倡导者们认为,学习动机主要借助课堂教学中师生交往过程产生。“学习者对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有效参与的程度是物理学习的成败的关键。”因此,我们必须使学生清楚意识到自己是学习过程的主人,明白只有自己亲身参与发现,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习惯于自己去归纳整理,才能真正将书本知识变成自己的知识。4.3教师的教学方法本杰明·富兰克林说:“告诉我,我会忘记;教我,我可能会记得;让我参与其中,我才得以真正学习。”幼师生以女生为主,往往畏惧尝试。教育的宗旨就是要学生们不断探索、不断地尝试。建构主义理论提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实验、实践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的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从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物理教学的宗旨是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对于物理教师,传授幼师生基本的物理知识、观点和方法,利用物理知识初步解释自然现象和生活问题,以及了解物理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之外,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敢于坚持、勇于创新的作风,发展探索自然的兴趣,培养他们尊重规律、尊重科学的意识,为其终身发展所必需的科学世界观打下基础。学生在物理学习的不同阶段,通过参与科学实践,会自然萌发出不同的情感,比如自然万物的构成千变万化,奇妙而和谐,学生会产生好奇心,进而想深入探究,在运用物理知识解读自然的过程中体验到理解自然规律的喜悦。教师的教学方法要尽量多样化,尽量淡化课堂演示实验而强化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突出幼师特色。教师要能扬长避短,将抽象的教学内容(比如电流、电阻等)形象化,调动幼师生的多种感官体会,增强学生记忆,提高学习效果。这样的过程中强化了物理观念,弱化了物理思维。形象化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是幼师生的一场综合的专业学科技能演练,采用这种形式,能积极地调动课堂气氛和幼师生的学习兴趣,表演结束后要及时总结,让学生对表演中可能涉及到的知识进行分析讨论,从而加深理解[7]。作为物理教师,要强化物理观念、物理科学态度与责任,弱化物理科学思维、物理实验探究,积极引导学生转化思维模式,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做到时时留心、处处留意。【参考文献】[1]《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节选[J].教育科学论坛,2017(20):3-5.
[2]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3.[3]薛小杰.五年制幼师物理教学现状与对策[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9):8-9.[4]张国玺.综合理科教程[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5]黄瑞.四问“核心素养”:从思辨走向落实[J].今日教育,2016(12):16-19.[6]赵欣激发中学生物理学习成就动机途径的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7]陈华.用情境式抛锚优化信息技术课堂[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7(5):43-44.
|
### Index:315 《现代农业科技》 五河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探析
五河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探析作者:黄燕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20年第16期
摘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重要组织载体,也是推进农业组织化、规模化的重要组织形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成为五河县农村经济发展不可忽视的主力军。本文分析了五河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及发展特点,并提出了发展五河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工作重点,以期为全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状;特点;工作重点;安徽五河
中图分类号;;F32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739(2020)16-0218-0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相对于传统小规模家庭经营农户的一个新概念,是当前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1-2]。目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阶段,及时了解五河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状况和特点,对五河县乃至全省全面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1;;五河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
五河县有14个乡镇、199个行政村,农业人口61万人,耕地面积7.87万hm2。自2007年7月1日《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后,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五河县得到了发展。2007年8月五河县皖香水果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五河县第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为五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开启了大门。截至2019年底,五河县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总共有1247家,其中粮食种植业817家、林业种植18家、家禽牲畜饲养153家、内陆养殖131家、服务业124家;共认定国家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4家、省级示范农民专业合作社12家、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43家、县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22家。
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家庭农场”的概念以后,五河县自2013年5月起至今已在工商部门注册了1003家家庭农场,其中农业种植714家、畜牧业91家、渔业73家、种养结合96家、其他29家;共认定省级示范家庭农场23家、市级家庭农场29家、县级示范家庭农场27家。
2;;五河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特点
2.1;;创办形式多种多样
从五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的创办类型上看,大体有农民自发创办型、村级组织负责人牵头创办型、龙头企业带动型等。五河县2250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多数为农民自发创办型。龙头企业带动型比较典型的有五河县十里方圆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安徽省皖粮新型农业专业合作社,这2家合作社是依托五河县浍南镇的2家粮食加工企业成立的,原企业通过收购农民的粮食加工外销,在原有企业生产基础上,积极探索农业产业化规模经营,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承包了农民的土地进行粮食种植,实现种植、加工、销售一条龙,减少了环节,提高了经济效益,也把许多农民从单独生产作业的土地上解放出来,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社会效益。村级组织负责人牵头创办比较典型的有五河县群力蔬菜农民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由朱顶镇陈台村党支部书记牵头领办,流转土地种植红泡椒和有机菠菜等高效经济作物120hm2,建蔬菜大棚反包给农民,实现每个大棚年收益1.5万元左右。
2.2;;充分发挥地域优势以及发展特色产业
新型農业经营主体将农户的小生产组织起来,共同抵御大市场的风险[3-4],通过对内服务为宗旨,对外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一方面壮大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另一方面增加了农民收入。五河县作为皖北最大水乡,水稻生产和水产养殖两大特色产业比重较大,全县水稻面积达到3.33万hm2,水产养殖面积最高峰达到1.13万hm2。近年来,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五河三湖一水库内网箱全部拆除,全县水产养殖受到较大影响。五河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结合实际情况,联合水稻生产和水产养殖两大产业,转方式、调结构发展稻虾、稻鱼、稻蟹共养模式。2019年全县稻虾、稻鱼、稻蟹种养面积2866.67hm2,6.67hm2以上基地125个,13.33~33.33hm2基地28个,33.33~66.67hm2基地10个,66.67hm2以上基地6个。稻渔综合种养减少了化肥的使用,同时提高了水稻和水产品的品质,真正做到提质增效。五河县盛堂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坐落于生态环境优美的沱湖省自然保护区西岸,拥有大型河蟹繁育、河蟹、甲鱼养殖、渔稻米种养殖面积逾46.67hm2。在原生产规模基础上,大力推进稻虾、稻鱼、稻蟹共养模式,2019年年销售总额达1235万元。五河县蟹谷香种养殖专业合作社坐落在中国十大名蟹产地——五河县小圩镇上殿湖水产养殖基地,合作社占地173.33hm2,稻渔综合养殖的水稻2018年获安徽省稻渔综合种养优质渔米口感奖“银奖”,2019年中国渔博会合作社的稻田螃蟹、稻田龙虾、虾稻米获得最佳创新奖。小圩镇欢乐生态家庭农场2019年稻渔综合养殖26.67hm2,稻米产量6t/hm2,虽然产量降低了,但稻米质量提高了,欢乐生态家庭农场的小包装(2.5kg)稻米售价达到50元/kg,在安徽省农交会和上海农交会上供不应求。五河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了五河稻渔种养的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五河特色的水产品转化增值之路,成为五河县水产养殖的一条亮丽风景线,为五河县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2.3;;通过社会化服务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结合
2019年五河县大力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社会化服务,按《农业农村部财政部关于做好2019年中央财政农业生产发展等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农业社会化发展等项目实施工作的通知》(皖农函〔2019〕784号)文件精神,2019年7月印发了《五河县2019年中央财政支持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实施方案》(五农〔2019〕68号),通过资格审查,选出43个合作社家庭农场参加2019年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项目。截至2019年11月底,五河县参加社会化服务的43个合作社家庭农场总共完成旋耕土地1.31万hm2,播种小麦1.29万hm2,收割水稻0.57万hm2。
3;;发展五河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工作重点
3.1;;积极培育示范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挥示范主体的示范带头作用
五河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迅速增长,2019年合作社新增129个、家庭农场新增199个;但从质量上来说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为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质量的提高,继续加强示范主体培育,2019年五河县新增省级示范合作社2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3个、市级示范合作社11个、市级示范家庭农场16个、县级示范合作社22个、县级示范家庭农场27个。2020年计划新增各级示范社不低于2019年标准,组织业务人员做好示范社的标准化建设跟踪指导,最大化发挥示范社在新型主体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3.2;;争取各级财政奖补支持经营主体发展,对接金融服务
2019年五河县争取到中央财政奖补资金526万元,对全县67家县级以上示范社、63家县级以上示范农场进行奖补,争取到92万元市级财政资金,对2019年新增的2家省级示范社、3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11家市级示范社、16家市级示范家庭农场进行了奖补。摸底统计了75家合作社家庭农场5408万元的贷款资金需求,提交给金融办,对接各家银行积极争取资金支持。各项政策落实促进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健康发展。
4;;参考文献
[1]张红宇,李伟毅.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状与发展[J].中国农民合作社,2014(10):48-51.
[2]崔淑芬,王业鹏,胡橙.电商背景下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与农业经营方式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5,37(1):178-180.
[3]郭胜军,齐亚旭.兰考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建议[J].河南农业,2016(3):58.
[4]王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风险管理问题探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5(15):275-276.
作者简介;黄燕(1972-),女,安徽蚌埠人,经济师,从事农村经济方面的工作。
收稿日期;2020-03-30
|
### Index:316 《唯实》 五篇文章加快现代农业发展
五篇文章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作者:诸纪录国嵘来源:《唯实》2015年第03期
农业现代化是农业发展的根本方向,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支撑。2014年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五个迈上新台阶”,强调要“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嘱托江苏“力争在全国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总书记对推动现代农业建设的新要求、新期望,釆取更加有力、有效的政策措施,全力推动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
一、江苏现代农业发展的进展与特征
作为东部沿海发达省份,江苏不仅是工业大省、经济大省,而且也是农业大省;不仅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比较高,而且农业发展水平也比较高。2011年,江苏启动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省里出台了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的意见,在全国率先制定了农业现代化指标体系,加强政策扶持,加强督查考核,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农业众多方面正在发生深刻而积极的变化。一是农业的设施结构日益改善。2013年,江苏旱涝保收农田、高标准农田分别占耕地面积的72%和46.5%,主要农作物生产机械化水平达到78%,抗御自然灾害能力不断提高。二是农业的生产结构不断优化。亩均效益超过2000元的高效农业面积的比重超过1/3,高效渔业面积超过1/2,高效设施农业占比达到16.5%,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为2.6:1。三是农业的经营组织结构持续提升。到2013年底,参加各类新型农民合作组织的农户达到67.5%。2014年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比重达到67%。四是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结构正在非农化。70%的农村劳动力转向非农产业和城镇就业创业。
江苏现代农业发展的成效,可以用“一升”、“一高”、“一大”、“一小”来概括。所谓“一升”,就是农业发展主要指标在全国位次上升。从2003年以来,江苏粮食生产实现连续11年增产的历史性突破。2014年粮食总产量达到698亿斤,居全国第五位。农业增加值2013年达到3646亿元,居全国第三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江苏曾出现过三次“连续四年增产”,但连续11年增产绝无仅有,而且在全国的位次前移,农业增加值由全国第六位上升到第三位,单产由全国第五位上升到第二位。所谓“一高”,就是农业产出水平高。粮食单产达432.9公斤,比全国平均高73.9公斤。稻麦两熟地区水稻单产562公斤,位居全国第一。2014年江苏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4%,继续领跑全国各省,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80%,居全国前列。所谓“一大”,就是对全国的贡献大。江苏耕地面积仅占全国的3.8%,生产了占全国5.7%的粮食,养活了占全国5.8%的人口,实现了占全国6.4%的农业增加值。全国11年共增产粮食3528亿斤,江苏增产了203亿斤,贡献份额是5.8%。江苏现有7900多万常住人口、1100多万外来流动人口的吃饭问题得到有效保障。所谓“一小”,就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较小。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连续11年实现较快增长。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3598元,保持全国各省区第二位,2014年超过1.5万元,同比增长10.5%左右。2010年开始,江苏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连续五年高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013年城乡居民收入之比缩小到2.39:1,明显小于全国的3.03:1,是全国各省区中城乡居民收入比最小的省份之一。现代农业取得的成效,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江苏现代农业发展的制约与挑战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在出现积极变化的同时,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对农业发展也带来新的考验。加上农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体制性障碍没有根本解决,新老难题交织,现代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更趋严峻复杂。
从农业外部发展环境来看,宏观经济变化不确定性和市场竞争压力日益増大。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后,宏观经济政策和策略的变化,经济发展的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等,给江苏农业发展带来新的不确定性。江苏农业发展外向化程度不断加深,在国内、国际农产品价格倒挂情况下,农产品价格“天花板效应”显现,国际农产品市场起伏不定,这些会通过多种方式传导到江苏农业领域。国际上农产品丰歉、石油价格涨跌、投机资本炒作、货币汇率波动等,可能影响江苏农业发展。
从农业内部发展条件来看,基础设施和资源环境约束日益突出。农业基础设施还是“短板”。农田排灌“最后一公里”问题仍存在,全省中沟以上建筑物完好率只占2/3,中沟以下建筑物完好率不到60%,田间配套工程完好率只有50%,旱涝保收农田、高标准农田的比重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资源条件的“紧箍咒”越来越紧。江苏人均耕地不到0.9畝,农业农村水质性缺水、水源性缺水以及季节性缺水现象仍然存在。生态环境的“紧箍咒”越来越沉。江苏单位面积化肥、农药使用量分别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倍和3倍,每年使用的65万吨农膜回收率只有60%,农业投入品使用量超出合理水平,造成面源污染,对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长远发展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
从农业发展使命来看,任务要求日益多样化。原来的农业发展,主要是提供粮食等重要农产品和工业原料,现在的农业发展,还要更多考虑生态保护、旅游休闲、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随着人口总量增长、农民转移就业、城镇人口比重上升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城乡居民对农产品数量、质量、安全性和多样化的需求不断增长,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的任务越来越重,开发农业保护环境、休闲观光、传承文明等功能的任务日益增加。解决7900多万常住人口吃饭问题、700多万务农劳动力就业问题、10万多平方公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等,都给江苏现代农业发展提出了重大挑战。但农业物化成本、人工成本的“地板顶托效应”越来越强,农业科技支撑效应亟待释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还“产不足需”,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还不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这些方面的制约和挑战,对农业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增加了更多压力,需要创新思路、创新举措,扎扎实实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三、江苏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与路径
江苏推进现代农业发展,既要遵循农业发展普遍规律,又要从省情、农情出发;既要总结实施农业现代化工程的宝贵经验,又要准确把握农业发展环境条件和内部动力的深刻变化,始终坚持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发展。在努力方向上,应以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任务,以提升现代农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集约化、信息化水平为主要目标,加快建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率先走出一条生产技术先进、经营规模适度、市场竞争力强、生态环境可持续,具有中国特色、江苏特点的新型农业现代化路子,在具体措施上,重点做好“人”、“地”、“物”、“技”、“钱”五篇大文章。
突出做好“人”的文章,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现代化建设要靠人”,“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吸引人发展现代农业,关键是要增加农民种粮务农收益,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积极性。既要盘活存量,加强对现有农户的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努力把广大农户培养成有较强市场意识、有较高生产技能、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现代农业经营者,又要扩大增量,引导农村新成长起来的青壮年劳动力、高等院校涉农专业毕业生到现代农业领域创业就业,吸引外出务工农民带资金、带技术回家乡发展现代农业,培养爱农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下力气培育本地的、规模适度的、种粮的、青壮年为主的新型经营主体,扶持农户家庭农场,引导农民合作社规范发展,加强农业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利益联结机制建设,加快形成内部集约化、专业化,外部组织化、社会化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突出做好“地”的文章,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土地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基本要素,土地流转是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方式。目前,江苏土地流转占家庭承包面积的比重已超过55%,今后应当在“有序”和“适度”上下功夫,统筹考虑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共同提高问题、效率和公平相互兼顾问题,切实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益,让农民成为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的积极参与者和真正受益者。加强对流转土地经营方向的引导和规范,坚持以粮食和农业为主,合理优化农业结构,不能搞“非粮化”,坚决禁止耕地“非农化”,使土地流转成为提高粮食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有力武器。探索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有效实现形式,落实集体所有权,稳定农户承包权,放活土地经营权。土地流转不是发展农业规模经营的唯一方式,对合作经营型、统一服务型等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也应积极鼓励发展。
突出做好“物”的文章,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物质装备水平。现代农业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技术现代化”,抓住了现代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关键。应以大规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整合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和资金,加强中低产田改造,改善农田基本设施条件,建设旱能灌、涝能排的旱涝保收农田。推进农业机械化,注重提高农业产业全程机械化,研发推广一批适应现代农业发展不同产品、不同环节的农机装备,坚持耕地建设数量、质量一起抓,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培肥土壤,提升地力。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代农业,把过量使用的化肥、农药、地膜等投入品降下来,把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废弃物综合利用水平提上去,把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森林河湖湿地保护等农业生态环境“欠账”补起来,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突出做好“技”的文章,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科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有力支撑,目前江苏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差距,应发挥江苏农业科技基础雄厚、农业科研院所多、农业科研人才多的优势,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取得更大成果。突出科研创新,推动种源农业、生物农业、设施农业、循环农业、信息农业科技创新,力争获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抓好农科教结合、科技与产业对接、专家与农户对接,重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疏通农技推广运用的“毛细血管”,打通农业社会化服务“最后一公里”。发挥信息化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引领作用,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建设一批“电商村”和农民网店,推进农产品网上营销,引入农业发展新模式、新业态,提高农业生产经营社会化服务水平。
|
### Index:317 《廉政瞭望》 五花八门的酒场
五花八门的酒场作者:王春来源:《廉政瞭望》2010年第02期
又是一个年终岁末,各地的酒楼生意红火起来。喧嚣若沸的酒场中有多少官员的身影?
近日,本刊记者来到一个地级市暗访官员宴请饮酒情况。记者悄然来到该市的政府接待宾馆。住下后正好是傍晚6点半,这个时候也正是官员们奔赴酒宴的高峰期。
记者来到宾馆总台,对服务员说自己是应邀来参加一个酒宴的,不知道具体在那个包间,想看看接待方预订的记录。服务员递过记录簿,记者看见上面记录了预订酒宴的3个单位:市委组织部,市政府,财政局。每个单位后边的备注里,都标明是各式各样的名酒。
当地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年终了,各类检查评比很多,省里不断有对口的机关派人下来检查工作,市里相应的单位负责接待他们,喝酒那肯定是免不了的。
据悉,该省的某督导组正在该市检查工作,当地的领导以及部门负责人一直在陪同他们,为了让被检查的项目顺利过关,几乎天天宴请,喝酒那是不可或缺的。
根据记者多年来对官员酒场的了解,这些酒场只不过是目前火热的官员酒场之冰山一角。
不得不喝的接待酒
“进入官场尤其是基层官场,不喝酒不行,尤其是在接待上级领导时,接待酒是必须喝的。”4年前从高校到某县任副县长的曹磊(化名)告诉记者。
以前在高校里任教时曹磊很少饮酒,即使在节假日亲朋好友相聚也就喝一两杯,象征性地表示一下。但4年后,记者和他再相遇时,他竟然主动请记者喝酒,并且提出先干3杯再说。面对记者惊讶的神情,他说:“我开始也不知道自己有多大的酒量,刚到县里任副县长时,因为不熟悉当地的情况,县长就安排我主要陪同上面来县里检查调研的领导,上面来人又很多,经常一天几拨,那么一天就得跑几个酒场,出于对上级的礼貌和尊重,对来宾要敬酒。就这样,长期下来,我的酒量就练出来了。”他的部下悄悄告诉记者,曹副县长的酒量至少在半斤以上。由于接待次数多,曹磊开玩笑似地告诉记者:“一些酒楼的服务员大都认识我,有时一天我要两次去酒楼。”
一位副县长说:“会喝酒的人,往往会在酒场上创造一种气氛,让被接待的领导感到十分高兴,这时候提出要求来,甚至拿着写好的报告,让领导签字都是可能的。因此,会喝酒、酒量大的人往往更容易办成事。”
基层官员接待上级机关来客要喝酒,接待兄弟单位的来人也要喝酒。
“酒场就象一个磁场,你一进这个场,就会不由自主地拿起酒杯喝起来,不管你愿不愿意喝。”一名县上的局长告诉记者。尽管他都有“小三阳”了,但还在酒场上奔波。他说:“兄弟单位来人,你也得去敬酒,否则,人家会说你看不起他们,说你骄傲,把人得罪了,下次你去人家那里,可能就会受冷遇。”
一名做过4年县接待办主任的官员见识了无数的官场酒阵,因为他要安排4大班子来客的接待。“几乎每天都有接待任务,不是上级机关来人,就是兄弟单位来人,酒宴几乎天天有。”接待办主任说。
“经过县委常委会研究后,接待用酒按照来客的等级按档次分类使用,级别越高酒也越高档,在接待局级、处级等上级领导干部时,一般要用名酒。”据这位接待办主任透露,“这也是表示尊重。”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上级制定的方针政策,要了解基层的贯彻落实情况,会经常派人下去检查指导工作。上级机关来人,基层就要接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项调查表明,仅在2005年,一些地方政府全年竟有100至150天在接待各路官员。“无酒不成宴”的中国式宴饮传统,使得官员们在这些接待宴上都不得不被动饮酒。据报道,内蒙古一些乡镇干部为了接待应酬,一年要喝100公斤的“工作酒”。
一些乡镇干部向记者倒出了“难言之隐”:乡、镇处于政权最基层一级。凡从上面来的人,都能“管”得着或“卡”得住我们。因此,“来的都是客,敬的都是神”,吃饭就要上酒,“有酒没菜,不算慢待”,要是不上酒,就会被认为没有受到礼遇。一位乡干部向记者吐露“心声”:有些领导爱喝酒,你不陪到位,他不高兴;有些领导不会喝酒,但为了表达感情,我们也得敬几杯,但喝多了他也不高兴。“在酒桌上我们也挺为难的!其实我们实在是不想喝酒,但又不敢不应酬。”
必须喝的招商酒
一般而言,为了不影响下午的工作,官员中午一般不喝酒,一些地方也出台了中午“禁酒令”。但对于各地招商局的官员们来说,这个常规是要经常被打破的。某省一位分管招商工作的副省长就曾经对该省的招商局官员说:“只要对招商工作有利,招商局的工作人员中午都可以喝酒。”
“到外地招商,我们每次出去都要带几箱甚至十几箱酒,而且是名酒。有的要在当地的招商会上喝,有的则要请企业负责人喝。一般来说,在招商会上是礼节性敬酒,但接下来与具体的企业负责人谈招商事宜时,如果对方能喝酒,就要把对方喝到位才行。”某省招商局一位官员告诉记者。据他透露,有时候一场酒喝下来,光酒钱就得两三万。
那什么是“喝到位”呢?这名官员解释道:“通常是双方都喝得晕乎乎的,相互称兄道弟,如果投资商说‘兄弟,你再干几杯,我就一定把资金投到你们那里去’,那就算这场酒没白喝,也就算喝到位了,这个时候不要说几杯,就是几十杯也必须喝下去。”
包头市前市长牛玉儒就曾为了招商引资,喝下了一大杯酒,签下协议,尽管他事后难受得一晚无法入睡。江苏省宿迁市委书记张新实在他的博客上写下一篇题为《有时候酒就是这样喝醉的》的网络日志,文中记述了他在考察一个招商引资大项目时,“硬着头皮,一仰脖子把一大杯白酒一口干掉。”
西部某省为了表示对从外地前来投资客商的热情,在机场摆下“好客酒”。当客商一下飞机,招商局的官员们就端着酒杯前去敬酒,这是当地最隆重的礼节。他们觉得通过这种礼仪,才能向投资商表示自己的热情。
有很多地方,能喝酒的人成了宝贝,他们往往在招商引资的酒宴上大显身手。
某镇党委书记和镇长都不会喝酒,招商引资时又不得不喝酒,后来两人觉得身体吃不消,就找了个会喝酒的人跟着,关键时刻“补位”。由于这个人酒量大,又深谙酒席间的寒暄交流,经常把投资商“喝到位”,哄高兴,该镇的招商引资工作很快就上了一个新台阶。这个能喝酒的人立下“汗马功劳”,当上该镇党政办副主任,后来机构精简,不少人被裁掉,唯独这个人稳坐钓鱼台。镇党委书记自嘲地说,“能喝会说,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专长,酒力也是生产力啊。”
主动喝的“勾兑”酒
各级官员不仅在上级来检查时被动喝酒,不少时候还要带着好酒上门请上级机关的领导喝酒联络感情,争取项目拨款。
某县一位姓刘的基层干部对记者说:“去上面要个项目,你不招待不行,‘勾兑’的功夫就在酒里。酒桌上的感情联络得好,项目就有希望,地方经济发展就有了依托。”西部某贫困县一个乡为了争取到扶贫项目资金,一名副县长带着这个乡的书记、乡长、分管的副乡长直奔省城,找省扶贫办联络感情。他们在省城呆了3天,每天都请客喝酒,3天下来光酒钱就花了近万元,最后满意而归。分管的副乡长说:“向领导们表示敬意最自然、也最能让其接受的方式就是敬酒,让他们喝得满意,让他们觉得我们最真诚。流行一句话叫‘酒品如人品’,有时我们还故意把自己喝醉,用这种方式让他们觉得我们值得同情,动恻隐之心,至少他们会认为我们耿直,最后把项目资金拨给我们。”据局中人透露,喝酒只是联络感情的一种方式,要真正达到预期的目的,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但不少要谈的话,大多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在上级机关,谈到基层某个熟悉的干部时,往往会听到“这个人喝酒耿直”、“这个人酒量大”、“这个人不能喝酒”之类的评价。
争取项目资金离不开酒,于是在一些上级机关周围催生出许多高档酒楼,生意火爆。一名地方官员说:“作为下级,光在上级领导办公室里汇报工作还不够,要让上级充分了解自己,就要把上级领导请到酒桌上。酒过三巡,气氛融洽热闹了,领导可能就把对自己的真实看法讲出来,自己也好心中有数。同时在酒场的相对宽松气氛中,也可以更好地表现自己,让上级领导对自己产生好感。”
基层官员不光要和上级喝酒联络感情,还要和下级喝酒联络感情,才能更好推动工作。
一名干部说,在基层工作不喝酒是难以开展工作的。某省一位省领导就曾经无奈地说:“到基层去不喝酒,就等于失去了和基层交流的一个机会。”
|
### Index:318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五苓散合二陈汤加减治疗特发性水肿31例临床观察
五苓散合二陈汤加减治疗特发性水肿31例临床观察作者:张亚琦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6年第08期
摘要:目的观察五苓散合二陈汤治疗特发性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以五苓散合二陈汤为基本方,根据患者体质状况灵活化裁,1剂/d,7剂为l疗程。时间最短1周,最长4周。结果五苓散合二陈汤治疗特发性水肿总有效率935%。结论五苓散合二陈汤治疗特发性水肿疗效明显,具有复发少、水肿反弹性低的特点。
关键词:五苓散;二陈汤;特发性水肿
中图分类号:R2565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6)08-0058-02
特发性水肿(idiopathicedema)是指病因不明、以体重增加及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文献中也常冠以周期性水肿(cyclicalede-ma)、水钠潴留综合征(fluidretentionsyndrom)及体位性水肿(orthostaticede-ma)等名称[1]。这类水肿虽然并不威胁生命健康,但对日常生活还是有一定影响,给患者生活造成很大的不便及心理负担。中医方面,属祖国医学“水肿”范畴,对于水肿,《内经》有“其本在肾,其末在肺”及“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认为多归咎于肺、脾、肾三脏,即“其本在肾,其标在肺,其制在脾”。笔者认为现代人生活条件较好,嗜食肥甘厚味,辛辣刺激之物,运动不足,损脾伤胃,久坐伤肉,脾虚不能制水,而易发浮肿。因此治疗水肿的关键在于健脾化湿,利水消肿。应用五苓散合二陈汤治疗特发性水肿,疗效明显。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31例均为本院门诊及住院确诊特发性水肿的病人,其中男3例,女28例,年龄21~69岁;病程最短2d,最长1a;单纯颜面浮肿10例,单纯双下肢浮肿15例,全身浮肿6例。全部病例有不同程度肢体困重、酸胀、麻木感,纳眠可,二便正常。排除药物及心、肺、肝、肾、甲状腺等重要脏器疾病者;排除高血压、糖尿病、营养不良者;全部病例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检查均正常。
2诊断标准
根据《实用肾脏病学》[2]、《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学》[3]拟定。①反复发作的下肢凹陷性水肿,,或眼睑水肿,或虽无明显水肿,但患者自觉面部、四肢肿胀,腹胀大,白天重于晚上,傍晚重于晨起,体重可有增加;个别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肥胖;可伴有精神抑郁,精神易激动,或有面部潮红、易出汗等症状。②水肿常呈周期性变化,早晚体重相差1kg以上。③夜尿量明显多于白天。④立卧位水试验:卧位时排尿量和正常人基本相同,达70%,而立位24h尿量明显下降,为卧位尿量的50%或饮水量(1000mL)的40%。检测尿钠显示立位时尿钠排量较卧位时降低。⑤理化检查排除肾源性、心源性、肝源性、经前性、黏液性、营养不良性水肿及药物等原因引起的浮肿。
3治疗方法
方选五苓散合二陈汤加减。基本方:茯苓20g,桂枝12g,泽泻15g,猪苓10g,炒白术10g,姜半夏12g,炙甘草5g,陈皮12g,川牛膝15g,鸡血藤15g。肾阳虚衰的加仙茅,淫羊藿;脾虚者加党参,白术;7剂为l疗程。时间最短1周,最长4周。
4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疗效标准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水肿疗效评定标准[4]。治愈:水肿全部消退,其他症状消失;好转:水肿及其他症状减轻;未愈:水肿及其他症状无变化。
42治疗结果31例中,治愈9例,好转20例,未愈2例,总有效率935%。
5讨论
特发性水肿系内分泌紊乱引起的水钠代谢紊乱而致的综合征,属于功能性水肿范畴,作为临床常见病,本病好发于中年女性,肥胖者易患,水肿的出现或加重往往与月经有关而呈周期性[5]。但不仅仅限于中年女性,很多中青年男性,尤其是久坐办公室人员,特发性浮肿的发生率也很高。同时,特发性水肿发病机制不清,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激素、对体位变化的异常反应及饮食等与周期性特发性水肿的发病密切相关[6]。由于特发性水肿的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明了,现代医学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但中医学在治疗本病方面有其独特优势。
水肿多因饮食不节,后天失养,伤及脾胃,脾主运化,若饮食不节,或后天失养,致脾胃气虚,脾失健运,久则易致运化失司,痰湿内阻,水湿停滞不行,当水湿横溢于肌肤则成水肿,同时有先天不足,久病劳倦所伤,情志内伤,肝失疏泄等。治疗方面,唐宋以前,多从实治,《内经》云“平治于权衡,去菀陈莝”、“开鬼门,洁净府”,及仲景“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宋代以后,又有阴水之说,强调补脾肾。《证治汇补·水肿》谓:“治水之法,行其所无事,随表里宜寒热上下,因其势而利导之,故宜汗、宜下、宜渗、宜清、宜燥、宜湿,六者之中,变化莫拘”。
五苓散作为利水化湿方已长期应用于临床,古今医家多用于治疗各种急慢性水肿。五苓散方出自《伤寒论》,方中泽泻甘淡寒,淡渗水湿,寒胜热邪,直达膀胱,以渗湿利水;茯苓淡能利窍,甘以助阳,为除湿之圣药,甘平补阳,益脾逐水;猪苓苦以泄滞,甘以助阳,淡以利窍,能除湿利小便;白术甘温,脾恶湿,,水饮内蓄,则脾气不运,益脾胜湿必以甘为助,故佐以白术燥湿,健脾助土,使水之堤防以制水也;桂枝味辛甘,性温,温通经脉,助阳化气。方中泽泻配茯苓以加强利水作用,茯苓配白术以实脾利水,桂枝配茯苓以温化水饮,通阳利水[7]。《临证指南医案》中华岫云总结叶天士水肿治验为:“有湿在下者,用分利;有湿而著里者,用五苓散,通达膀胱”。诸药合用,则阳通气化脾健水行肿消体安。
二陈汤治痰之主药也,其一身之痰都管治,如要下行,加引下药,再上加引上药[8]。这里的“痰”并非只指一般概念中的痰,而是指人体津液的异常积留,是病理性的产物;二陈汤由半夏、橘红、白茯苓、炙甘草、加生姜、乌梅,水煎,去渣热服,《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四云:治痰饮为患,或呕吐恶心,或头眩心悸,或中脘不快,或发为寒热,或因食生冷,脾胃不和。上中下一身之痰,痰多小便不通,肥盛之人,湿痰为患,本方为治湿痰之主方。方中半夏为君,取其辛温性燥,善能燥湿化痰,且又降逆和胃,以橘红为臣,理气燥湿化痰,燥湿以助半夏化痰之力,理气可使气顺则痰消。痰由湿生,湿自脾来,故佐以茯苓健脾渗湿,以甘草为使药,调和药性而兼润肺和中,诸药合用,标本兼顾,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为祛痰的通用方剂[9]。
兼水蓄下焦,症见小便不利,烦渴饮水,或水肿身重心悸,吐涎沫,头眩者,宜二陈汤合五苓散[10]。水饮痰湿,很难截然分开。一般都是水饮痰湿混杂在一起。五脏六腑的功能受到干扰或损伤,使得脏腑不能正常运化水液,引起水液的停滞,转化成为了痰液和浮肿。通过五苓散合二陈汤治疗特发性水肿的临床观察,疗效明显,是治疗特发性浮肿的有效方剂,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KayA,DavisCIdiopathicedema[J].AmJKidneyDiseases,1999,34:405-423
[2]董德长实用肾脏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989
[3]李宗明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76
[4]ZY/T0011~0019-94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
[5]李伟,任可,白羽,等特发性水肿的中医证候学研究,第21届全国中医肾病分会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上北京:中华中医药学会,2008
[6]任红旗,胡伟新周期性特发性水肿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2005,25(5):714
[7]王颖加味五苓散治疗特发性水肿的机理探讨[J].中国社区医师,2007,9(13):92
[8]朱震亨丹溪心法[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1995:76-86
[9]易玲利二陈汤从痰论治中医病证[J]中国社区医师,2011,(26):163
[10]高亮陈明运用二陈汤及其类方的经验[J]辽宁中医杂志2013,40(12):2425-2427
(收稿日期:2016-04-26)
|
### Index:319 《少林与太极》 五行通背拳的内功
五行通背拳的内功
作者:赵宝安来源:《少林与太极》2013年第02期
五行通背拳总操法有108种之多。打出“探肩送背,放长击远”、“贴衣发劲,击响见物”的皮鞭劲,及大劈大盖的气势,是五行通背拳独特的风格特点。而皮鞭劲是五行通背总操法的整体劲力和能看到的表面(外)劲力,练出内劲才是五行通背拳之精髓所在,同时也是检验、衡量五行通背拳功夫深浅的标志。能否更好地区分、练出皮鞭劲的“九柔一刚”——内劲与外劲及它们的比例变化,是所有习练五行通背拳者一生的追求目标(图1)。
无论何门派的武术拳种,都有对内劲(心、意、气、神、胆)、外劲(手、眼、身、形、步)的记述和锻炼的要求,历代武术家也都很注重内外兼修,特别重视对内劲的修炼,他们把练气、养气、集气作为武术内劲的基础,把能够运气、发气、用内劲于技击,视为武术的上乘功夫。
五行通背拳最讲究“九柔(内)一刚(外)”的皮鞭劲,即内劲与外劲的演练与运用。通背大师修剑痴在拳谱中对内劲及外劲阐述道:刚柔之则,刚居其一,柔居其九,过刚则易折,用柔不可独用柔,用刚不可独用刚,用刚相兼用柔,用柔相兼用刚,刚柔相济,刚中含柔,柔中含刚,柔进刚随,刚退柔变而莫测合之。
修大师的拳谱理论是与每个单操动作要领相符合的,细致地阐述了其内涵,强调了皮鞭劲是内外兼练的,外要练形——外劲,内要练气——内劲。用意催气,以气催力,练到形气合一,内外一体,力达鞭梢——“九柔一刚”(寸劲)的程度才算是成功,若达到拳谱中所讲“无影、无形、无柔、无刚”、“包罗万象,万法归一”的高级境界,非八年十年功夫加之系统科学训练难成。
内劲指的是:内气、气血、血脉、意念。外劲指的是:皮肉、筋骨、力量、形体。这两方面在通背拳法中都有着不同的传统练习方法,但学者初练时普遍练外劲之形体动作。因为外劲不是很复杂,只要按照动作要领反复多练、多出力,练出外劲还是比较快的。仅以六路站桩为例,其中混元桩的伸肩操法是典型的以练内劲之精、气、神、意为主的代表动作,而乾坤桩15种劈掌则以练击响拍打硬功、腰背功力、铁掌指功力等为主,是典型的形体表面筋骨皮的外劲操功法。
在五行通背拳法中,内劲与外劲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相互作用、互为依存、相辅相成的,如果没有深厚的内劲基础,仅凭借单纯筋骨、肌肉的力量就很难发挥出通背掌法“贴衣粘肉敌难逃,寸劲发出艺绝妙”的境界,因此通背拳法非常注重“神聚则气聚,气聚则力壮”及“守中打中”的原则,使内、外劲力练习达到“外能强健筋骨,内能坚固脏腑”的最佳功效,使身体内部与外部更加协调统一。
实践证明,通背拳内劲与内气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长期练习“以意催气”、“气沉丹田”的作用,不仅能使“内劲”行于周身及各部位、力达掌指(鞭梢),有益于散手、技击技术的发挥,而且对健身祛病、延年益寿也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内劲来源于“以心催意,以意催气”,“气为形用,气随形动”,技击之际,气沉者胜。内劲的产生及能量的爆发取决于丹田聚集的真气。掩手劈山炮操法是展示五行通背拳“九柔一刚”皮鞭劲最具有代表性的动作,它完全靠用(内劲)意识导引气血下沉至小腹部,要求全身放松,意识活动似守非守地寄于小腹部,待劈山掌中线击打(外劲)完成到小腹时(腹部憋气),腹部绷起反弹将中拳崩出,整体动作瞬间爆发完成,即“无影、无形、无柔、无刚”,也就是劈掌与中拳两个动作一次完成不停滞(图2~5)。
内劲及内气可增进呼吸功能:内劲的产生主要是采用腹式呼吸的方法,腹式呼吸是以膈肌的运动为主,当用意识导引气血下沉时,膈肌的运动幅度随之增大,这样胸腔的垂直径增大,就增加了肺活量,使身体吸收氧气效能大大提高,从而增强技击运动量及出拳的爆发力。
内劲可促进血液循环:由于内劲来源于丹田的真气,气沉丹田是“实腹畅胸”之状态,即它能使腹内压增大,而使胸内压相对减小,腹内压的增加有利于静脉血的回流,胸内压减小能使心脏搏动轻松有力,利于血液的回流与输出;又由于气沉丹田时全身放松,血管的外周阻力减小,能使血液顺利地流向全身,因此内劲、内气能促进血液循环,营养周身,可舒筋活血、感觉畅通,血旺则气足,气足则劲壮。
内劲可坚实内脏并促进消化吸收:内气沉于丹田,主要是膈肌的运动,而且增加了腹内压,这样内脏各器官的活动幅度也必然增大,互相之间产生了按摩运动,这样内脏器官就得到锻炼,同时消化液分泌增多,营养吸收加快,内腔功能变得越来越坚实。
内劲可促进降低重心,利于技击:由于内劲、内气的运用来源于丹田的真气,内脏器官自然向下松垂,这样就能使身体重心下降,稳固下盘。低重心有利于技击时的灵活移动、变化和发劲,内劲还可以促进精神的灵感、加强内气的储能,使因拳法演练及实战过程的“耗能”得到快速补充。
内劲是养身之术,技法之宝,形为运动之道,攻守之方,通背拳术为整体,单操为专一实用,外劲为形体,内劲为根本,内劲是外劲之源泉,外劲是内劲之体现。如果没有内劲,也就不会产生外劲,要练出内劲,则必须找对单操动作一招一式的正确形体,从而引动内劲的源头,即“内三合”的开发。
所谓内三合,就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如果内意不到,气也难达,气若不到劲力同样不足;反之如果外形肢体的运动动向(包括高度、方向、劲力、手形、步形、手法、步法、身法、线路、位置等等)不正确的话,就会使内意、内劲、内气等均受到压抑,影响整
劲最佳发挥。因此要使通背拳“九柔一刚”皮鞭劲得以正确的完整表达和发挥,就必须在求内劲时,先求其外劲,外体动作是练好内劲的基础。
五行通背拳外劲单操五行掌,摔、拍、穿、劈、钻,主要是以增强筋骨、皮肤的伸展性,运动幅度、硬度、强度、灵活、韧性,以及劲力和适应性等为目的。如果在练出外劲的基础上,再融以内劲的练习,如摔掌似炸弹——抖擞摔炸,拍掌似迅雷——捕拍补拓,穿掌似流星——穿攉挤挑,劈掌似闪电——霹雷铲凿,钻掌似暗箭——冷弹锥刺,则能使体内元气逐渐增多聚集起来,通过经络运行于全身,使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均得到内气的推动激发(图6),从而达到内外合一,阴阳相配,动静相依,虚实兼备,刚柔相济,方得五行通背拳九柔一刚皮鞭劲之真谛。
五行通背拳共108总操法,在技击运动中其形体(外劲)动作打法变化是无穷无尽的,每一种单操(外劲)的攻守变化,都隐蕴着高深莫测的内劲(寸劲)爆发,如果内、外劲能够整体爆发使用,其威力是强大无比的,往往可一招定乾坤。所以五行通背拳有多少种单操动作,其内劲就有多少种操练方法,虽然外体动作的技法、特点不同,但其练出内劲的原理是一致的。
有不少练通背拳的人说,五行通背拳内功修剑痴秘而不传,再经后几代拳师互相保守留招,现在没有人会练内功了。笔者认为,五行通背内功秘不外传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武术应该越学越多。真正的大家名师是没有留后手的,武术“绝招”之所以失传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学员自己拿不动“东西”。“通背天王”韩鹏尧先生一席话道破天机,也很值得通背学者深思,韩鹏尧在大连教学十年(1960-1969)期间,经常对学生葛太然讲:“通背全部内容108总操法,外加13件(包括九套拳路,四种兵器:刀枪剑棍)‘东西’管吃管添,你想学什么就教你什么,但只有你学会了才是你的,学不会还是我的,之所以徒弟之间各有不同的东西,那是当老师的因材施教的结果,就比喻你有多大的胃口,就能吃多大的饭量。”韩的内劲功夫也达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界,有一次韩先生在演练通背操法时,运用通背内劲打了一记钻拳,将棉袄里的棉花击成扭转的旋涡状,令在场的同行惊叹叫绝。
总之,所谓的内劲,是与外劲相对而言的,它们互相依赖而并存。至于内劲与外劲之间的区别界限,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既不能将二者混淆不分,也不能用“一刀切”的办法把它们截然地分割,任何事物都具有二重性,总是以内中有外、外中有内而存在。因此,想学练内劲,就必须先明白、区别出内劲与外劲的关系,然后有目的性,由浅入深(初级、中级、高级)、循序渐进地掌握好五行通背外劲单操动作(摔掌、拍掌、穿掌、劈掌、钻掌),之后再吃透其内劲——“内三合”的练习要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与实践,则能显示出五行通背拳的内劲之威力,拳谱中“混元一体像太极,九柔一刚皮鞭劲”的功夫自然而成。
|
### Index:321 《中国实用医药》 亚临床甲减患者采取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对其血脂水平的影响观察
亚临床甲减患者采取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对其血脂水平的影响观察作者:王涛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20年第07期word/media/image1.jpeg
【摘要】目的研究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患者采用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对其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64例亚临床甲减患者,通过抽签方法分为实验组与参比组,各32例。实验组运用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参比组运用甲状腺片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甘油三脂、总胆固醇。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实验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10.20±0.56)pmol/L、游离甲状腺素(12.10±0.33)pmol/L显著高于参比组的(5.38±0.40)、(2.33±0.20)pmol/L,血清促甲状腺激素(4.22±1.10)μIU/ml显著低于参比组的(8.70±
1.37)μIU/m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治疗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甘油三脂总胆固醇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实验组患者血清甘油三脂总胆固醇均显著低于参比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亚临床甲减患者给予左旋甲状腺素药物治疗有助于改善其血脂指标具有较优用药效果以及临床推广使用价值关键词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左旋甲状腺素血脂亚临床甲减为多见的一种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其血清促甲状腺激素出现一定提升影响其机体健康状况如果没有予以尽早对应治疗容易进展成临床甲减加大心血管事件风险性临床上多予以对症治疗干预即甲状腺制剂药物替代治疗干预可获得一定用药治疗效果本文探讨了亚临床甲减患者采取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对其血脂水平的影响现将具体研究情况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选取年月年月本院收治的例亚临床甲减患者纳入此次研究通过抽签方法分为实验组与参比组各例参比组中男例女例平均年龄岁实验组中男例女例平均年龄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参比组采取甲状腺片治疗。口服甲状腺片(山东中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1712),1次/d,10~20mg/次,之后渐渐提升给药量至50~110mg,用药治疗3个月。
1.2.2实验组采取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口服左旋甲状腺素(MerckKGaA,注册证号H20140052),50~100μg/次,
之后渐渐提升给药量至100~200μg,用药治疗3个月。
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甘油三脂、总胆固醇水平。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个月后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实验组血清游離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水平显著高于参比组,血清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显著低于参比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见表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个月后血清甘油三脂总胆固醇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甘油三脂总胆固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血清甘油三脂、总胆固醇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实验组患者血清甘油三脂、总胆固醇水平均显著低于参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亚临床甲减患者多存在皮肤相对干燥现象,其记忆能力明显降低,对亚临床甲减患者日常生活形成负面干扰,对亚临床甲减患者机体健康带来一定危害[4]。同时,亚临床甲减患者疾病进展后会出现临床甲减,引发机体系统受损[5]。分析亚临床甲减的发病原因发现,亚临床甲减出现因素和甲状腺激素生成及分泌能力减弱存在一定关系,亚临床甲减患者疾病早期没有明显症状表现,多因临床身体健康检测或是其他因素到医院就诊时被检出[6]。亚临床甲减患者机体血脂指标水平多存在异常情况,对其甲状腺功能形成一定干扰[7]。现今,药物治疗干预为亚临床甲减患者临床常用治疗方法,常选择甲状腺激素替代药物治疗干预方式,将亚临床甲减患者甲状腺功能予以积极改善[8]。
左旋甲状腺素为甲状腺激素替代药物之一,存在较长的药效,具有较高的药物治疗效果[9,10]。而且,左旋甲状腺素能够对亚临床甲减患者体内脂质代谢过程予以调整,促使临床甲减患者血脂获得改善,将其脂蛋白脂肪酶生物活性加大,促使甲状腺功能指标得到一定程度改善[11,12]。针对本文数据指标予以研究,分析左旋甲状腺素药物治疗方式、甲状腺片药物治疗方式之后发现,前者用药治疗3个月后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水平提升,血清促甲状腺激素、甘油三脂、总胆固醇水平降低。左旋甲状腺素能够抵抗临床甲减患者机体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促使甲状腺激素有效调整蛋白质代谢过程、糖类代谢过程、脂质代谢过程,促使低含量甲状腺激素导致血脂不正常情况获得改善,并且,左旋甲状腺素存在旋光性特点,还具有较高靶向性特点,具有较高代谢稳定度,为亚临床甲减患者选择左旋甲状腺素给药后能够积极改善其血脂指标状况。
综上所述,为亚临床甲减患者运用左旋甲状腺素药物治疗有利于改善其血脂指标,并促进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促甲状腺素指标改善,具有较优用药效果以及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冬青,闫志刚.左旋甲状腺素治疗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临床效果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评估.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15):2596-2598.
[2]李新旗.老年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以左旋甲状腺素治疗的血脂和骨代谢水平分析.北方药学,2018,15(5):91-92.
[3]于立芹.左旋甲状腺素治疗亚临床甲减的疗效及对血脂的影响研究.中国现代医生,2018,56(21):107-109.
[4]邢天容,高莉莉.左旋甲状腺素对多囊卵巢综合征合并亚临床甲减患者的临床疗效.继续医学教育,2018,32(10):155-156.
[5]刘星佑.亚临床甲减患者应用补肾健脾法联合左旋甲状腺素治疗的效果.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28):126-127.
[6]郑慧,董建立.左旋甲状腺素治疗亚临床甲减临床效果及对血脂水平的影响观察.基层医学论坛,2019,23(1):38-39.
[7]周媛.左旋甲状腺素治疗亚临床甲减、临床甲减的疗效观察.北方药学,2019,16(1):94-95.
[8]刘新胜.左旋甲状腺素治疗妊娠期亚临床甲减对孕妇甲状腺功能及母婴结局的影響研究.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8,28(3):
49-51.
[9]廖志平,王映伙,张清梅,等.左旋甲状腺素治疗亚临床甲减的疗效观察.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4):122-124.
[10]薛秀娟.左旋甲状腺素治疗亚临床甲减患者的疗效观察.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8):117-118.
[11]张茹茹,李帅.左旋甲状腺素片对妊娠合并亚临床甲减孕妇母婴结局的影响.世界复合医学,2018,4(4):78-80
[12]李洪昌,廖铁军,邓颖玉,等.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对TPOAb阴性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白求恩医学杂志,2018,16(3):297-298.
[收稿日期:2020-01-07]
|
### Index:323 《新财富》 亚洲三剑客:有钱,任性
亚洲三剑客:有钱,任性作者:来源:《新财富》2016年第02期
背靠亚洲市场,由香格里拉、文华东方和半岛领衔的东亚军团,凭借与欧美截然不同的带资管理模式,以同样出色的服务磨亮了各自的金字招牌,在全球奢华酒店市场为弹丸之地香港打出了一片天,创下了近5%的市场份额。
与传统上由欧洲企业把持的奢侈品制造业不同,在奢华酒店这个领域,美国既是奢华酒店最大的目标市场,同时也是奢华酒店集团的大本营。世界奢侈品指数(WorldLuxuryIndex)的统计显示,高达75.5%的奢华酒店来自美国,新鲜出炉的全球最大酒店集团万豪国际、被它收购的喜达屋,以及在中国颇具知名度的凯悦都是美国籍。
除了处于绝对江湖老大地位的美国以外,其余势力的分布则相当分散,英国、印度、日本、新加坡,乃至香港地区,都榜上有名。亚洲地区一改在奢侈品个人消费市场几近空缺的劣势,孕育出多个翘楚品牌,全力分得了7.3%的市场份额。在这其中,由香格里拉(00069.HK)、文华东方(MDO.LSE)和香港上海大酒店(00045.HK)旗下半岛领衔的东亚军团,更是占得了近5%的市场份额(图1)。
三剑客中,香格里拉是亚洲最大的豪华酒店集团,旗下共有四个酒店品牌;文华东方和半岛规模相对较小,两者加起来的酒店数量不及香格里拉的一半,但因专注于唯一的顶级品牌,因此在海内外均建立起了极佳的口碑,旗下酒店常年跻身各种全球最佳酒店的榜单,是重质不重量的典型。
虽然策略有所区别,但这三家以香港为基地的酒店集团均依靠出色的服务磨亮了自己的金字招牌,在全球奢华酒店市场打出了一片天。与欧美同行相比,它们的特色也十分突出:凭供地缘优势倚重亚洲市场,带资管理和管理输出齐头并进。
亚洲收入撑起半边天
论历史,半岛是三剑客中当仁不让的老大哥。始建于1928年的香港半岛酒店不仅是香港历史最为悠久的酒店,在国际上也没有几个品牌与它匹敌。对许多香港本地人来说,它就是一部活历史,从其出生第一天起就开始见证这个弹丸之地的历史变迁,因此深受那些喜欢品尝历史和文化的商旅过客推崇。
虽然历史最为悠久,但半岛却是三者中规模最小的,以销售规模来衡量不过是文华东方的逾1/3、香格里拉的1/4(附表)。也许是因为多了份沉甸甸的历史厚重感,也许是因为深谙少而精的原则,半岛对扩张采取了极为审慎的态度,其于2014年才首次踏足欧洲大陆,在巴黎开出首家酒店;虽然与中国内地只是一箭之隔,可迄今也仅在北京和上海拥有两家酒店,在进入北京的10年后,才于2009年开出了第二家。
因此,尽管从地域分布上来看,半岛的酒店业务已拓展到东京、纽约、芝加哥、比华利山、巴黎、曼谷和马尼拉等地,但事实上旗下一共也只有10家酒店、3212家客房,当然家家都是当地最顶尖的。如果以单家酒店的创收来看(不考虑所占权益),那就验证了姜还是老的辣,每家收入接近5500万美元/年,比文华东方的近4800万美元和香格里拉的2300万美元都高出不少。其中,作为发源地的香港半岛,依然是集团最主要的利润基地,2014财年贡献了超过34%的收入。
谨慎归谨慎,除亚洲外市场的收入依然占据了半岛总收入的近1/5,相比之下,身为亚洲豪华酒店老大的香格里拉则更依赖于亚洲,有九成的收入出自亚洲区,是名符其实的“地头蛇”。不仅如此,它也是三兄弟中,在中国内地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早在1984年就在杭州开出了首家酒店,截至2015年6月30日旗下74家拥有股本权益的酒店中,超过一半(40家)位于中国内地,亚洲以外只得三家。
为了更好地开发亚洲市场,香格里拉效仿国际酒店巨头,也选择了一条多品牌的道路,香格里拉、香格里拉度假、盛贸、嘉里四大品牌齐头并进。2014年,其又推出了新的子品牌今旅,日后将逐渐取代原来的盛贸,从而适应消费者需求的变化。
只是,过度依赖中国内地市场虽然也让香格里拉经历了一波高速发展,但当中国经济走势疲软时,它也极易受到拖累。2015年上半年,集团收入直接从上年同期的3780万美元掉头向下,变成亏损90万美元,其中仅中国内地就亏损了3430万美元,吞下了市场集中度过高的苦果。事实上,从2013年开始,香格里拉的收入增幅已有所放缓,而息税折旧摊薄前利润率(EBITDA)更是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下滑(图2)。不过,论销售规模,三剑客中最年轻的香格里拉不仅依然守胜,而且也是最具国际范儿的,已经超过了洲际集团。
与香格里拉及半岛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进入中国内地不同,文华东方直至2009年才进驻,并且首站选择了旅游城市三亚。加上2013年在广州和上海连开两家,就中国内地酒店数量占集团组合比例来说,文华东方是三剑客中最低的;其亚洲收入的贡献同样垫底,从2011年的56%缓步下滑至2014年的53%。
换个角度来看,这恰恰也说明文华东方是三剑客中国际化最为充分的。截至2015年底,文华东方在四个大陆25个国家拥有29家酒店、1.1万间客房,另外还有18家酒店在建。虽然它在定位上与半岛更为接近,并不追求规模,而是走精品路线;但在策略上,它却选择了一条与香格里拉和半岛基本依赖内生增长不同的道路,多次通过并购的方式来实现海外市场以及规模的同步扩张。
1974年,香港东方酒店收购曼谷文华酒店,这正是今日文华东方的起步。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其买下了位于伦敦海德公园旁的旗舰酒店,迈出国际扩张的第二步—1987年文华东方在旧金山开出了海外第一家酒店。
进入新千年后,文华东方开始了又一轮扩张。为了实现酒店客房数量翻番的中期目标,它于2000年收购了著名的拉斐尔酒店集团(RafaelGroup),将旗下酒店数量从14家增加到了20家。2014年5月,半岛酒店再度出手,以1.48亿美元收购了马德里丽兹酒店。而在此之前其已经成功挺进了纽约、华盛顿、布拉格、波士顿、拉斯维加斯、澳门以及巴塞罗纳等地。值得一提的是,美食是文华东方的一大特色服务,其旗下11家餐厅共摘得18个米其林星星,几乎可以独霸“酒”林。
其实,三剑客近年来还迎来了一个新的小伙伴。2011年,香港新世界发展集团(00017.HK)以8亿美元的代价将国际奢华酒品牌店瑰丽(RosewoodHotelGroup)旗下的酒店管理公司和地产物业一并拿下,加上原本的主打酒店品牌“新世界”以及同样收购而来的贝尔特酒店(Penta),完成了酒店品牌体系的建设。2013年,仍隶属于新世界发展集团的酒店管理集团更名为瑰丽集团,其至今于全球18个国家管理共计55个物业,其中瑰丽品牌酒店18家。2014年10月,北京瑰丽酒店开业,标志着瑰丽品牌正式进军亚洲市场,其目前在建的15家酒店中有10家位于亚洲。截至2015年6月30日的新世界发展财报显示,酒店运营部分的收入接近41亿港元,但收入表内所统计的18家酒店中,瑰丽品牌只包括了北京一家。
带资管理占据上风
与欧美同行相比,香格里拉、文华东方和半岛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并未追随酒店业轻资产的潮流,而一致地选择了相反的重资产策略,即在所管理的酒店中拥有一定的股本权益,俗称带资管理。
三剑客中资产最“轻”的文华东方,现有29家酒店中也有15家采取了带资管理的方式,其中香港两家和东京、伦敦、慕尼墨、巴黎各1家均属于全资所有,纽约、迈阿密和吉隆坡的酒店则股本权益占比最低,均为25%。2015年初,该集团以1.4亿美元收购了波士顿文华东方酒店所在的房地产物业,为带资管理的队伍又添一枚新丁。文华东方自2008年起开始负责管理这栋位于波士顿博伊尔斯顿街(BoylstonStreet)的建筑,酒店内共有148个客房。
而在中国市场开启了带资管理之风的香格里拉,也是将这一策略贯彻得最为彻底的,71家酒店拥有股本权益,3家租赁,18家为替第三方代管,并且其在中国内地的40家酒店全部都是带资管理的。
其实,香格里拉的发展模式先后经历了多个阶段:自行兴建五星级酒店并委托国际管理公司进行管理;自行兴建、自行管理;合资建造、带资管理;管理合同输出、租赁经营。其当年的第一家酒店采取的就是管理输出的模式,只不过输出品牌的一方是威斯汀(Westin)的前身Western—1971年第一家香格里拉酒店在新加坡开业。10年后,香格里拉酒店扩张至香港尖沙嘴,在运营的最初10年同样由Western管理。
20年“偷师学艺”的岁月,让香格里拉修炼了足够的内功,最终于1984年与浙江省旅游局即现在的浙江旅游集团公司合作,在杭州开出了首家香格里拉酒店,以拥有酒店45%的股本权益,正式踏上了带资管理和不断扩张的征途。如今,带资管理已经成为其商业模式的扛大旗者,从2014年末到2015年年中,香格里拉在中国内地和全球带资管理的酒店数量分别从37家和67家增长到了40家和71家,新开酒店几乎都采取了这一方式。
在意思的是,对比三剑客的财务数据,带资管理的酒店比例高低正好也决定了息税折旧摊薄前利润率的表现。近八成酒店为带资管理的香格里拉,息税折旧摊薄前利润率是三剑客中最高的,文华东方与半岛带资管理的酒店比例分别为50%和60%(图3)。只不过,带资管理模式下,较高的固定成本带来了高杠杆,使得利润有着更大的方差,这也在一定程度解释了,为什么2015年上半年香格里拉的利润水平出现如此大幅的下滑。
再来对比欧美同行。作为酒店业轻资产标杆企业的洲际,旗下拥有近5000家酒店,2014年的收入为18.58亿美元;而香格里拉则是以区区92家酒店挣出了逾21亿美元的收入。造成这一区别的最主要原因就在于,香格里拉的带资管理酒店比例近八成,收入贡献近九成;相反,洲际的自有酒店数量仅8家,对收入的贡献可以忽略不计,其赖以生存的是收取管理费(图4)。从本质上看,香格里拉是名符其实的连锁酒店集团,既有物业又有管理,而洲际连同它的小伙伴万豪则已变成了单纯的酒店管理公司。
与单纯的酒店管理模式相比,在带资管理模式下,由于需要投资地产物业,因此对初期投入的资本要求很大,即使是联合开发亦不轻松,不管是与特许经营还是委托管理相比,风险性都更高。这也是近年来欧美酒店业盛行轻资产之风的根源—万豪和洲际都在酒店成立之初采取了这一方式,以更强的控制力塑造品牌,在完成了品牌的“原始积累”之后则转向低风险的特许经营和委托管理模式,谋求快速扩张。
亚洲三剑客当然不会不知道这个道理,只是它们背靠着实力雄厚的“金主”,因此可以“有钱、任性”地走一条与欧美同行截然不同的道路。香格里拉的母公司为马来西亚著名华商“糖王”郭鹤年麾下的嘉里集团。嘉里集团在各地投资了不少商业地产项目,作为子公司的香格里拉自然是大树底下好乘凉。举例来看,占25%股本权益的杭州市中心香格里拉大酒店属于当地商业地产项目嘉里中心的一部分,而唐山和济南的香格里拉也均是城市综合发展项目的组成部分。
半岛也不例外,其为嘉道理家族控制的香港上海大酒店集团属下机构。该集团成立于1866年,前身是首批于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之一,不仅根基深厚,且最新的财报显示,集团的商业地产业务以15%的收入占比贡献了38%的EBITDA。
而拥有文华东方74%股权的怡和集团是对香港历史有深远影响的老牌英资集团,其由渣甸(Jardine)家族创建,后由其表亲凯瑟克(Keswick)家族控制,常年位列财富500强,业务涉足金融及保险服务、零售百货运输服务及房地产等。如此看来,亚洲三剑客多多少少都成了含着“金汤匙”出生的“白富美”。word/media/image1.pngword/media/image2.pngword/media/image3.pngword/media/image4.pngword/media/image5.pngword/media/image6.pngword/media/image7.png
|
### Index:324 《中国纺织》 亚纺黎明前的黑与亮
亚纺:黎明前的黑与亮
作者:梁龙来源:《中国纺织》2011年第08期
随着欧洲亚麻原料价格的上涨,中国的亚麻企业再也坐不住了。日前,“国有大型企业北大荒集团到欧洲大量购买亚麻原料”的消息一经报道,整个行业陷入一片恐慌与忧虑中。
“两头在外”受制于人
2010年,我国累计进口亚麻原料14、22万吨,同比增长33.68%;进口金额2.35亿美元,同比增长5036%。同时,出口亚麻纱线232万吨,同比增长61.25%;出口亚麻织物1.61亿米,同比增长34.99%:出口麻类服装服饰(含麻30%以上)约16.43亿件,同比增长967%;出口单价5.82美元/件,同比增长2.87%。世界85%以上的亚麻原料被中国企业消耗,而亚麻纱线和织物的90%左右都是在出口。我国是亚麻生产、出口大国的同时,还是亚麻原料进口的大国。
“两头在外”,终究要受制于人。今年以来,中国亚麻行业遭受原料波动、汇率上升、通胀、加息等多因素重压,让90%以上为中小企业的纺织行业倍受考验。原料涨价将直接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但成品的价格上涨则难以同步,往往滞后并低于原料上涨的速度和幅度。近几年,资本之手伸向原料领域所引发的原材料价格上下巨幅波动,已使企业备感恐慌甚至无所适从,这也是行业如此紧张“北大荒事件”的一个重要原因。
“原料涨得这么厉害,我们都不敢轻易接单,长此下去,企业怎么撑得住。”山东诸城市德利源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柄林抱怨道。由于规模小、流动资金短缺,麻纺企业在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市场开拓等方面已是力不从心。而原料的疯狂,更是叫他们无从下手。据了解,亚麻产业在我国纺织行业中是规模很小的产业,全行业工业总产值2009年末为73.46亿元;利税总额469亿元,由于企业自身流动资金有限,又很难获得银行贷款,因此原料的储备一直很少。
是阴谋还是振兴
去年以来,北大荒集团先后斥资4亿元人民币,在欧洲市场一气“鲸吞”2万吨亚麻纤维,占目前欧洲亚麻库存总量的三分之二,此举立竿见影地带动了国际亚麻纤维价格节节上涨。据了解,北大荒去年末大举采购时,国际市场亚麻纤维的价格为每吨2350美元,此后价格一路上涨,目前已经涨到3350美元以上。这究竟是行业炒作原料市场的一个阴谋,还是振兴行业发展的一个“善举”?
“我们购进的这批原料利润是很可观,但我们当然不能一卖了之,我们的终极目的是盘活农垦和省内外的亚麻原料加工厂,做大做强黑龙江省亚麻产业。”北大荒鑫亚经贸公司销售副总经理王熙刚介绍说:“目前北大荒不但在青冈投资2亿元,建立了年加工能力2万锭的麻纺厂。而且和包括哈麻在内的国内6家麻纺企业签约合作,以低于欧洲进口亚麻的价格向其提供加工原料,同时以低于市场一成的价格收购成品,由北大荒集团统一对外销售。这样做既解决了麻纺企业资金紧张,货币回笼慢的问题,又规避了亚麻制品价格季节性大幅波动市场不稳的风险。我们就是要着眼长远,攥紧拳头一致对外,重振亚麻产业。”
据了解,黑龙江省种植亚麻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在辉煌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上百家亚麻原料加工厂分布在全省各地,仅在农垦系统就散落着53家。进入新世纪,随着黑龙江省亚麻产业进入低谷,亚麻种植面积逐年萎缩,原料厂也陷入停工状态。去年下半年开始,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国际亚麻产业呈现复苏态势,这对重振昔日辉煌的很多龙江亚麻业内人士来说,是一个机遇。
“北大荒的举措令人欣喜,这使黑龙江省亚麻行业发展形勢正在出现重大转机。”黑龙江省亚麻分会会长王玉峰表示。但随之而来的国际亚麻原料的上涨,中国麻纺协会和其他的亚麻企业并不认为这是一件“好事”。
不管结局如何,原料价格被掌控,已成事实。亚麻种植水平落后,是制约黑龙江省亚麻产业,乃至全国亚麻行业发展的一个瓶颈。随着国际亚麻原料的水涨船高,目前国内亚麻原料价格也开始回升,一垧麻田的收入已经可达1.2万元,已高于玉米的收入,农民种麻的热情也开始回暖。与此同时,为了保护麻农的利益,麻纺协会也在一直向国家争取政策,希望给麻农一些补贴。
联合抵制还是建立机制
7月4日,在北京中国纺织工业协会2楼的会议室里,气氛紧张而凝重,中国麻纺行业协会部分副会长(亚麻)座谈会在这里召开。除了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会长徐文英、中国麻纺行业协会会长许吉祥、农业部种植业司经作处处长杜建斌等行业领导外,金鹰股份、金达控股、铜陵华源、德利源纺织、新申集团、克山金鼎、兰西朝阳亚麻纺织等12家亚麻副会长企业也都出席了本次会议。
“不管‘北大荒’的意图是什么,但现在亚麻的价格被他们搞得一团糟,在这样下去,我们的企业迟早被原料卡死。我们一定要联合起来,坚决抵制恶性炒作。”会上,代表们不约而同地纷纷表示,要齐心一致,坚决抵御西欧亚麻原料高价现象,力争实现原料价格合理。联合抵制是否会起到积极的影响,尚不可知。但这种团结的行业精神,值得欣慰。
“我们要尽快研究解决办法,早解决早主动,越晚解决越被动。企业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共同抵制炒作亚麻原料的行为,积极探索亚麻原料与纱线、坯布、面料等下游和终端制品同步合理提价,维护上下游和整体产业链的各环节利益。”中国麻纺协会会长许吉祥表示:“亚麻原料走标本兼治路子是关键,要重视扩种中国优质雨露亚麻面积和提高单产,坚持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抓好现有13家农业产业化优质麻纺织原料基地建设。”他指出,云南昭通已成立优质雨露亚麻基地,随着中国亚麻雨露麻品质和单产的不断提高,可以缓解中国亚麻原料过度依赖进口的局面。
尽管他们都是为企业、行业的健康发展着想,但想通过行政或者某个团体的力量来压制,恐怕是行不通的。毕竟压倒了一个“北大荒”,还会出来更多“北大荒”。对此,徐文英表示,纺织原料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和运行,如果纺织原料价格出现大幅波动,会搅乱行业的正常生产秩序。希望社会各方能够共同建立一个有序的纺织原料市场,减少投机炒作等短视行为,顾大局、识大体,自觉维护纺织行业的整体利益。并呼吁有关部门应尽快采取措施阻止人为哄抬物价、扰乱市场经营秩序的行为。
为推动亚麻行业的稳定、健康、持续发展,有效地培育和拓展亚麻市场,尤其是培育国内市场,中国麻纺协会决定设立亚麻行业发展基金。会上,大家一致通过了《中国亚麻制品市场基金管理办法》,并决定于八月初在上海成立中国亚麻制品市场管理基金会。
标本更需兼治
今年4月,中国麻纺行业协会正式发布《中国麻纺织行业“十二五”规划及2020年战略目标纲要》,其中,不仅明确了重点攻关项目促进产业升级,还提出要扩大种植优质麻类保证原料供应,以及加强企业营销建设开发内需市场,这为行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基础。
“要从长远战略的高度出发,麻纺产业必须重视并坚持国内麻纺织原料的种植业发展,争取相关政策支持,遏制亚麻、苎麻种植连年大幅下滑的局面,促使国内麻纺原料种植面积和产量到2015年翻一番,逐步提高国产亚麻、黄麻使用比例到50%。”许吉祥表示:“要加紧解决亚麻良种培育和引进繁扩技术,苎麻、黄麻、大麻的良种培育(基因)技术;需将良种评价深入到纤维层级,建立完善的良种评价体系;建设优质品种种植基地,使原料质量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促进国内麻原料的持续健康发展。”
除了麻农种麻没有补贴外,我国种植的麻产量低、质量差、收效小,也是影响麻种植的面积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此,《纲要》提出,要加强麻纤维良种培育,建立优质原料基地。首先,加强麻类作物良种培育研究,建立和完善种植规模与麻纺织加工业协调发展的市场机制;其次,在东北、新疆及云南等亚麻资源产区,建设亚麻良种繁育和作物种植产业化的亚麻原料基地;第三,在湖南、四川及江西等苎麻资源产区,建设苎麻优质作物种植产业化的苎麻原料基地;第四,在湖南、广西加强苎麻高细纤维品种、黄麻长(圆)果良种培育;第五,在安徽、黑龙江、新疆、湖南进行汉(大)麻良种选育复壮、竹原纤维新品种和罗布麻人工种植等良种选育研究等;最后,完善现有基地的各项配套设施,建立健全相应的研发检测中心和运输(销售)渠道。
为了寻求新的原料市场,缓解目前尴尬的原料现状,许吉祥介绍,中国麻纺行业协会准备于7月底组织有关亚麻纺织企业到白俄罗斯考察亚麻原料基地和纱布市场情况,寻找新的亚麻原料供货渠道。麻纺行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终端产品才是市场目标。研发新产品,开拓国内市场,是当前振兴麻纺的另一个重要课题。
“目前,我们已经和欧洲麻纺协会初步达成一致,携手共同开发国内市场,中国麻纺行业必将迎来一个新的发展机遇。”许吉祥表示,今后,我们将着手实施品牌战略,培育若干麻纺织品牌企业,加快提高麻纺织自主品牌在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以此来带动产业升级。“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加大麻纺织消费文化的宣传力度,创造和培育‘麻时尚’的消费文化氛围,使更多的消费者了解、认识和喜爱麻纺织产品。”
面对当前人民币升值、原材料等成本上涨的不利因素,许吉祥强调,麻纺企业一定要对行业发展有信心。“企业在积极巩固和开拓麻纺织产品的国际市场,保持出口份额基本稳定的同时,更要大力培育麻纺织产品的内销市场,拓宽内销麻纺织产品的领域,提高麻纺服装、针织、民用、军用、产业用纺织品比重,提高服装、家用、产业用三大终端产品销售比例,尤其是要加大针织产品开发力度。要加快营销队伍建设,掌握营销渠道,重视网络营销,尤其是结合国内消费理念和市场需求,挖掘国内需求潜力,才能开拓国内市场。”
对此,《纲要》指出,“十二五”期间,麻纺行业要调整进出口比例结构,内外销市场协调发展。到“十二五”末实现50%外销和50%内销。
|
### Index:326 《设计》 交互设计在博物馆展厅设计中的应用创新
交互设计在博物馆展厅设计中的应用创新
作者:姜圳赵雁来源:《设计》2017年第09期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国际间文化交流愈发频繁,人们生活日益活跃,博物馆已成为公众信息来源、文化交流,乃至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以物为主,忽视参观者感受的传统博物馆展厅设计已无法满足新时代背景下人们的需求。因此,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交互设计凭借其以用户为中心,创建新的用户体验的理念自然而然地被运用到现代博物馆展厅的设计当中。文章分析总结了交互设计在博物馆展厅设计中的应用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交互设计在博物馆展厅设计应用中的创新方向。
关键词:交互设计博物馆展示展厅设计创新
中图分类号:TB4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7)05-0132-02
引言
随着数字媒体技术不断发展并应用于日常生活,如何更好更有效地实现人机交互,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在此背景下,交互设计逐渐脱离了传统人机交互,发展成为一门兴新学科。
一、交互设计的定义
1984年,设计师比尔·莫格里奇(BillMoggridge)首次提出“交互设计”的概念。关于其定义,不同学者有着不同的看法。早期交互设计理论家
,斯坦福大学教授特里.维诺格拉德(Terrywinograd)曾把交互设计描述为“是人类交流和交互空间的设计”;“VB之父”艾兰·库伯(AlanCooper)则认为交互设计是人工制品、环境和系统的行为,以及传达这种行为的外观元素的设计和定义;而在《交互设计——超越人机交互》一书中,作者将交互设计定义为“设计支持人们日常工作与生活的交互式产品。”具体而言,交互设计就是关于创建新的用户体验的问题。由于交互设计本身就起源于多学科的交叉,因而很难给它一个准确的定义。但不论何种说法,交互设计关注的焦点都是用户的需求,其核心理念都是以用户为中心,注重用户体验。
二、交互设计与博物馆展厅设计
提及交互设计,人们最先联想到的往往是产品设计、界面设计。事实上,交互设计更像是针对用户体验的、跨学科的实践范畴,其设计方法适用于多种领域。
博物馆作为展现人类传统文化和精神文明的重要平台,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需求的变化,不再局限于收藏、科普的简单功能性满足,现代博物馆已经成为公众信息来源、文化交流,乃至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传统博物馆展厅设计单调、呆板、乏味的陈设方式已不足以满足新时代背景下公众的需求,博物馆展厅设计的重点也逐步由过去的以物为主向现在的以人为本转变,并且愈发重视体验感,这与交互设计“以用户为中心,注重用户体验”的理念不谋而合。现代博物馆展厅设计这种理念上的转变使得交互设计在现代博物馆展厅设计中的应用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一)交互设计在博物馆展厅设计中的应用优势
交互设计在博物馆展厅设计中的应用优势在于其以信息技术为基础,通过灵活运用先进的科技手段,能够给人们带来不同于以往的全新的展示环境体验。这些技术,例如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Reality)、增强现实技术(AugmentedReality)、红外传感声控技术、全息投影技术等在博物馆展厅设计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打破界面限制,使展览空间变得生动而富有趣味,还能够使展品与参观者发生互动,增强观众与所展内容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不仅仅停留在生理层面,还存在于心理层面。通过交互设计在博物馆展厅设计中的应用创新,展品不再是简单陈设、冷漠与距离感的存在,而是仿佛有了生命,人们能够在与之互动的过程中全方位地了解其品质特性与文化内涵,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
(二)交互设计在博物馆展厅设计中的应用现状
在国外,交互设计的理念已被广泛应用于博物馆的展厅设计当中,主要以设置与展览内容相关的娱乐体验项目的形式体现,增强其趣味性与参与性。相对国外而言,交互设计在国内还属于一个较新的概念,在博物馆展厅设计中虽有所应用,但形式较为单一且效果不佳。尤其是近年来,交互设计理念多应用于兴建数字博物馆,于2015年2月建成的故宫端门数字博物馆便是典型代表。(如图1)该博物馆完全摒弃传统博物馆形式,无任何实物展品展出,全部内容由数字化虚拟呈现,并设置有各色互动性的娱乐体验装置。而与此同时,传统博物馆仍旧遵循展柜集合展板的固有形式,鲜有交互设计的介入。
这种将传统与现代割裂开来的博物馆展厅设计方法并未解决我国博物馆目前面临着的向现代化转型的严峻形势,传统博物馆仍旧满足不了新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体验感的追求,而新兴数字博物馆也由于缺乏实物支持无法长久吸引公众,尤其是对于中老年人以及幼儿而言。
三、交互设计在博物馆展厅设计中的应用创新
针对目前交互设计在国内博物馆展厅设计的应用现状中所存在的问题,如何将传统博物馆与现代交互体验式数字博物馆两者有机结合,是交互设计理念在我国博物馆展厅设计应用中的关键性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设计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
(一)展柜的创新
传统展品陈列柜多由硬质基台与玻璃保护罩组成,形式单调,玻璃制的保护罩容易给人以冷硬、疏离的距离感。参观者透过玻璃挡板只能观看到展品的外观形态,且多数展柜沿墙体设置,参观者往往只能通过单一角度观赏展品,无法全方位感受藏品的形态特征,相关的文字介绍也仅是笼统概括,未能很好地展现展品的艺术价值。将基于数字媒体技术基础的交互设计理念引入现代博物馆展柜的创新设计中,展柜的玻璃挡板不再仅仅作为分隔展品与参观者的保护屏障,成为与人交互的界面,在参观者靠近展柜时自动感应呈现展品的具体信息。全息投影技术可附加于展柜中,虚实结合,360度无死角展示展品形态。通过现代数字媒体技术将展品进行数字化分解,使观众更为直观地了解展品的物理构成与艺术价值,最大化地展现展品独特的魅力。此外,语音、音效甚至于气味均可在交互设计的介入下融合进展品的展示中,以触控或红外感应声控形式附加在展柜的设计当中。
(二)灯光、流线设计的创新
传统博物馆展厅通常是较为开敞的空间,通过展柜、展板的设置来划分空间,引导人流。标志导视系统在传统博物馆展厅设计中不受重视,展厅中鲜有明显的引导标识,以至于参观者在进入展厅之初易产生迷茫、混乱之感。此外,由于缺乏互动性与参与性,传统博物馆展厅设计往往使得参观者无层次、无目的甚至无导向地走马观花。通过交互设计的理念与手法,结合并利用展厅的灯光、地面与墙体进行创新设计,可以有效地改变这一现状。例如,交互设计的手段可以使展厅灯光根据参观者人流量进行恰当的改变。通过明暗强度、色调变化来调节参观者的情绪心态。地面亦可作为重要交互界面,感应人流并为其规划显示出当前最优参观路线以指引参观者。墙体也可作为重要的展示屏幕,通过现代化数字媒体技术,投影出与展示内容相关的人物为观众“亲自”进行解说,又或是向参观者展示展品的制作过程与历史渊源。通过红外感应与声控技术,参观者可与之互动,感受到与展览内容更为紧密的联系,在轻松娱乐的氛围下获取信息与知识。
(三)VR、AR技术的合理应用
虚拟现实(VR)是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结合现代科学技术,在视觉、听觉与触感等方面生成一定范围的与真实环境高度相似的数字化环境,借助必要装备用户可与数字化环境中的对象进行互作,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与体验。增强现实(AR)是VR技术的延伸,通过实时计算摄影机影像的地理位置及角度,加之相应的图像、视频与3D模型,将虚拟世界叠加在现实世界中并与人发生互动。VR技术与AR技术作为近年来交互设计的热门,其在现代博物馆展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可为参观者带来趣味性更强的综合体验效果。例如2016年3月8日首都博物馆开展的“王后母亲女将——纪念殷墟妇好墓考古发掘四十周年特展”中,VR技术就被开创性地应用于考古现场的还原展示上。通过佩戴VR眼镜,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感受殷墟妇好墓的考古现场,更为直观地认知殷墟墓葬结构。除此之外,VR、AR技术同样适用于还原古人的政治、经济与日常生活,模拟再现远古生物的生活习性与生存环境。VR、AR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以打破空间、时间的限制,为新时代背景下的博物馆展厅设计注入新的生命力(如图2、3、4)。
结语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传统的机械工程与制造领域正逐步与计算机智能相融合,并且呈现出向更为主观、人性化设计方向迁移的趋势。在博物馆展厅设计中,同样存在这一变化倾向。重体验感的交互设计作为一种全新的展示模式,以其独有的展示理念和信息高效传播的特点愈发成为当今博物馆展厅设计创新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先进科技手段,交互设计打破了参观者与所展内容之间的界面,让人们能从视觉、听觉、触觉全方位与展品进行互动,满足了新时代背景下人们对于博物馆展厅设计新的需求,并且能够积极调动人们的主动参与性与动手性,引发人们深入思考、探索的欲望,从而使观展体验有了极大的进步,最大化地实现博物馆文化传播功能。
|
### Index:328 《中国科技博览》 交流采样测量装置自动校验
交流采样测量装置自动校验作者:甘秀梅刘苇苇朱晓琳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6年第28期
[摘;要]交流采样测量装置自动校验可以通过计算机控制程序,校验装置可对交流采样装置和遥测精度进行自动或半自动校验,大大降低了检测人员的工作强度,大大提高监测数据的精准度,为电网数据远程监控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实时数据。
[关键词]交流采样;自动校验;实时;精准度
中图分类号:TM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8-0141-01
一、简介
随着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厂站端信息采集、处理方式有了很大的变化,大量采用了交流采样测量技术,而电网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交流采样测量装置广泛应用于发电厂和变电站的远动、继电保护、综合自动化等系统,并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它是以交流数字采样为基础的新型测量装置,集保护、测量、控制于一体,具有数字显示直观,实时性强、精确度和稳定性好、数据共享、适于数字化数据传送等优点。
交流采样测量装置它是采用模块化结构,综合测量参数,时实采集测量数据,具有实效性,这样就要首先保障数据传统的可靠性及准确性。交流采样测量装置的检测方式分手动、半自动和自动三种方式(手动:完全采用人工校验点并记录相关数据;半自动:标准检定装置与计算机连接,人工选择校验点实现交流采样测量装置基本误差的检测、检测报告和原始数据的自动打印。自动:标准检定装置与被测装置及计算机连用,实现交流采样测量装置基本误差的全自动检测、检测报告和原始记录自动打印),现在大多数检测人员对交流采样测量装置的校验工作,一般都是通过大量繁杂的数据记录和繁琐的数据运算来实现,耗费大量的人力和精力,工作效率低下。我们此项目可以通过计算机控制程序,校验装置可对交流采样装置和遥测精度进行自动或半自动校验,大大降低了检测人员的工作强度。
二、背景
工作人员在变电站工作时,经常遇到测量数据与后台数据与远方数据不一致,或者数据无法传输等情况,而交流采样测量装置自动校验功能在交接试验初期完成后能大大减少此种现象,降低误差率及缺陷率,预试时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交流采样测量装置自动校验功能的研制及开发,解决了变电站交流采样测量装置繁杂的数据记录和数据运算;降低了交流采样测量装置过程中的人力和所费的精力,提高了装置校验的工作效率。
目前,交流采样测量技术的普遍应用,部分或大部分地取代了以往仪器仪表的功能。但必须充分认识到,所有这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不能取代对设备的检验工作。
三、交流采样测量装置的定义及功能
应用交流采样技术实现对电量参数测量的装置,称为交流采样测量装置。它的定义是:把电压互感器和电流互感器的二次电流、电压、频率经数据采集、转换、计算后,再把各电量量值(电流、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频率、相位角和功率因数等)转变为数字量,以约定的通信方式传送至本地或远端的装置显示或存储。
交流采样测量技术使被采集的电量参数应用非常广泛,可以实现电量参数的测量、电能的计量、继电保护综合自动化控制、远方设备状态信息的监视(遥信)、远方传输被测变量的测量值(遥测)、远方完成改变运行设备状态的命令(遥控)、远方完成对具有两个以上状态的运行设备的控制(遥调)、数据存储等。用交流采样技术组成的装置很多,名称叫法不一,如:交流采样远动终端设备、智能化单元、厂站测控单元、功角测量装置、高压监测设备、保护测量一体化装置等。
四、交流采样测量装置的工作原理
交流采样测量装置是将工频电量量值电流、电压、频率经数据采集、转换、计算的各电量量值(电流、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频率、相位角和功率因数等)转变为数字量传送至本地和远端的装置。交流采样是将电流互感器二次电流与电压互感器二次电压值,分别经交流采样测量装置内互感器,再次转换为弱电流及电压信号,通过一个叫采样保持器的元件(其功能是实现多个信号同时保存,以保证电流、电压信号采样时刻的一致性)的采集,再经模/数(A/D)变换,连续的交流电压、电流信号被数字化后,转换为CPU可以识别的数字信号(即数字量),通过数据线传送给CPU,计算出电流、电压、电网频率及有功功率、无功功率等电量并存储在记忆元件中,以特定的通讯方式(通常称为规约)在读取数据的控制命令配合下传送给RTU。通讯规约方式,一般分为问答方式(如103、104规约),或循环发送方式(如CDT规约)等。
五、交流采样测量装置的内容
交流采样测量装置是采用交流采样测量技术的远动终端设备,智能化单元、厂站测控单元、功角测量装置、高压监测设备、保护测量一体化装置等测量控制装置。
交流采样测量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将工频电量量值电流、电压、频率经数据采集、转换、计算的各电量量值转变为数字量传送至本地和远端装置。
交流采样测量装置的自动校验系统由组成见图1:
交流采样测量装置分实负荷和虚负荷校验。
实负荷校验:交流采样测量装置的在线基本误差校验是指在运行的交流采样测量装置中,使用标准装置与运行工作状态下的交流采样测量装置在线测量比较。其方法是将标准装置与被校验的交流采样测量装置的电流回路串联,标准装置的电压回路与被校验的交流采样测量装置并联,在电网的实际电压、电流、功率因素和频率下,把标准装置与运行工作状态下的交流采样测量装置在线测量比较,校验交流采样测量装置的基本误差。
虚负荷校验:是指使用标准校验装置对现场的交流采样测量装置实施在停电状态下的校验。
自动校验时,只需要将装置的RS232通信接口、交流采样装置的RS232通信接口分别与计算机连接好,将装置的电压电流输出对应接入采样装置的输入端,通过计算机读取装置输出的标准值和交流采样装置的测量值,进行比较,自动取得误差,大大地降低了检测人员的工作强度。其操作为:在“校验方式”处选定“自动”,装置将按设定好的检定项目,依次自动检定被设备各试验点的误差。自动分析,并在数据库中搜索此线路相关数据内容进行比对,也可手动生成报告。由于各类采样装置的通信规约各不相同,自动校验的程序也不相同,因此,自动校验的程序需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而定。
实现交流采样测量装置的自动校验可以解决运算繁杂的过程,降低人为误差。
与当前国内外同类研究、同类技术的综合比较
目前市面交流采样测量装置自动校验功能的使用尚处于空白,一般都是采用的半自动的方式进行校验
在现场实际试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接入试验。下面是我们在××药厂试验的情况:
我们可以看到232通讯口有两个,接线完毕后设置校验程序,自动校验,比对数据。减少人员运算数据的时间,及手动变换测量点的时间。
六、推广
此项目的试验需要在调试初期一次完成,现管辖变电站均是投运后运行一年的设备,不具备此类试验条件。由于各厂家的通讯规约不同或时间段不同出厂的产品采用的通讯协议不尽相同,因此要全面推广实现全自动校验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如若在系统内的新建变电站中大力推广交流采样测量装置自动校验,必将大大提高监测数据的精准度,为电网数据远程监控提供更加准确、可靠的实时数据。
参考文献:
[1]BD-3H型交流采样装置校验仪使用手册。
[2]Q/GDW140-2006交流采样测量装置运行检验管理规程。word/media/image1.png
|
### Index:329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交通企业内控问题及改进措施探析
交通企业内控问题及改进措施探析
作者:刘韦威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11年第14期
企业内部控制要素及目标
一、内部控制构成要素。根据美国COSO报告对内部控制基本要素的定义,内部控制要素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过程、控制措施、信息与沟通以及监督检查五个要素。
内部环境,是影响、制约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与执行的各种内部因素的总称,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基础。风险评估,是及时识别、科学分析影响企业战略和经营管理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并采取应对策略的过程。控制措施,是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所采取的确保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得以实现的方法和手段,是实施内部控制的具体方式和载体。信息与沟通,是使企业经营管理信息以适当的方式在企业有关层级之间进行及时传递、有效沟通和正确应用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监督检查,是企业对其内部控制制度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检查与评估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企业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是内部控制监督检查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企业内部控制目标。
第一,管理层实现经营目标。内部控制由若干具体政策、制度和程序组成,它们首先是为了实现管理层的经营方针和目标而设计的。可以说内部控制渗透于一个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各个方面,只要企业内部存在经营活动和管理环节,就需要有相应的内部控制。
第二,保护企业资产安全完整,防止资产流失。保护资产一直是内部会计控制的一个主要目标,在内部控制结构的定义中,保护资产不再是一个主要目标,而是控制程序组成要素的一个子集。保护资产安全,对资产所有者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在一个产权多元化的环境中,其作用更为突出,所以对我国的企业来说具有特别紧迫的现实意义。
第三,保证经营信息和财务信息资料的真实性。对企业管理层来讲,要实现其经营方针和目标,需要通过各种渠道及时、准确地获取资料和信息。对外部使用者来说,真实可靠的财务报告可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有利于信息使用者的决策。
第四,对法律规范的遵循性目标。交通运输企业作为社会公民,必须遵守社会的基本规范,包括法律规范和道德规范,必须在社会允许的范围内开展其经营活动。一个违反相关的法律法规丧失道德底线、声名狼藉的企业,必然会遭遇环境的摒弃。不仅如此,有时其对社会具有很大的危害性。为此,交通企业建立健全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使其各项活动和事项遵守相关的法律规范。这里的法律规范也应包括企业根据自身所处的环境或经营处理的业务惯例而制定实施的办法、规则、制度等。
我国交通企业执行内部控制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部控制制度本身存在短板弱链。内部控制制度是公司为了提高经营效率与效果增强公司信息披露的可靠性,确保公司行为合法合规而对公司战略制定和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风险予以管理的相关制度安排。这一制度安排涉及公司中的各个部门与各个环节,涉及公司的所有人员,需要董事会、管理层及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如若内部控制链条中有一个薄弱环节或一块短板,就有可能导致整个链条的运行中断或短板处出现漏洞。有的公司在设计内部控制制度时,对于某些关键控制点没有掌握好而致使内部控制出现了问题。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没有实行强制岗位轮换或带薪休假,致使其舞弊行为在长达数年的时间里没有被发现。而以上两点正是内部控制制度中的关键控制点由于设计时对关键控制点可能存在的重大风险缺乏充分考虑致使内部控制制度设计本身存在一定程度的漏洞。
二、企业文化缺失,存在内部控制被规避的风险。企业文化是随着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企业在一定的民族文化传统中逐步形成的具有企业特征的基本信念、道德规范、生活方式、人文环境、价值观念、规章制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企业文化对内部控制的实施效率和效果起着重大的影响作用。在企业文化的形成中,管理者的素质、价值观和管理理念具有直接的影响作用。而我国交通企业管理者对企业的管理还很大程度上停留在旧体制的管理方式上;同时,由于对管理者的监督约束机制不完善,使得管理者自我完善的动力不足,从而没有对内部会计控制的实施起到积极的带头作用,甚至造成内部会计控制的失败。
三、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利与弊。信息技术可以使企业摆脱人员与资源的限制,经济有效地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在财政部门的支持下,经过交通系统广大财会人员的积极努力,交通系统的会计电算化事业有了快速的发展,多数省级单位已实现了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部分省的运管、稽征、养护等系统也实现了电算化,但随着计算机使用范围的扩大,利用计算机进行的贪污、舞弊、诈骗等犯罪活动有所增加。出现了如篡改储存在计算机磁性媒介上的数据,未经授权的人员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浏览全部数据文件等现象时有发生,增加了信息技术环境下内控制的难度与复杂性。
四、缺乏实质性内部审计监督。内部审计既是内部控制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监督形式。然而,目前交通企业内部审计监督并没有真正履行其应有的职能,依靠行政干预建立起来的内部审计机构很难受企业重视,很多企业没有专门设审计部门和人员,由财务人员兼任。交通企业审计部门基本上与其他职能部门平行,受经理层的领导,无法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内部审计的职能还停留在查错、防弊上,而不是针对交通企业的管理状况提出分析、评价、建议。
五、中间组织广泛存在对内部控制的冲击。随着交通企业业务、供应链协调、战略联盟、网络组织、隐含契约的伙伴关系以及虚拟企业等中间组织形态的迅速发展,对传统的以具体业务和流程为核心的内部控制理论提出了挑战。中间组织则常常是由一些独立的经济实体按照需要组织起来的临时性公司,没有固定的组织结构和组织体系。且其目标一旦完成,先前组成的
中间组织便可以宣布解散,成员公司又可以寻求新的合作伙伴组成新的中间组织。这种中间组织的存在要求交通企业寻求内部控制新思维。
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具体措施
一、优化公司治理结构。良好的治理结构在内部控制中占主导地位,决定其他要素能否发挥作用,直接关系到内控的贯彻执行以及内控目标的实现。对经营者的控制不但要以资本市场、产品市场以及法律规章制度为主体的外部控制机制,而且要有以董事会、监事会、审计委员会为主体的内部控制机制。董事会是内部控制的最高层,拥有最高的权力。董事会只有具有相应的能力和作用,才能充分发挥监控、引导和监督的职责。为此,必须明确界定董事会、审计委员会和高级管理当局的责任,建立起权责明确、各司其职,相互支持又相互制衡的治理结构是良好内控的基础。
二、建设优良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交通企业制度的形成及执行程度有极其深刻的影响,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能为内部控制程序的执行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因此,建设内部控制环境,必须注重企业文化的培育和优化,使员工在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里,提高自身素质,接受企业价值观念,遵守职业道德,增强团队意识,增强企业内部控制结果的可测性。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交通企业的管理情况,以及我国的特殊国情,在借鉴国外企业文化的同时必须考虑到是否对本国企业有效。
三、强化信息系统应用控制。良好的信息和沟通系统可以使企业各部门及时掌握营运状况,提供内容全面、及时、正确的信息,并在有关部门和人员之间进行沟通。目前,交通运输企业的会计核算基本上实现了电算化,有些企业内部控制也实现了计算机程序处理,这既节省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减少了人为因素对内部控制效果的影响。在具体运用信息系统处理业务流程时,交通企业应当建立账号审批制度,加强对重要业务系统的访问权限管理,避免有授权不当或非授权记号存在;应充分利用操作系统、数据库、应用系统自身提供的安全性能,在系统中设置安全参数,以加强系统访问安全。涉及上网操作的,企业应当加强防火墙、路由器等网络安全方面的管理。
四、加强和完善企业内控活动日常监督体系的建设。日常监督是指企业对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情况进行常规、持续的监督检查;在监督过程中,内部审计发挥着重要作用。交通运输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在于帮助交通管理阶层更好地认识企业的控制环境、会计系统是否运行正常,从而更有效地保证交通运输企业资产安全和检查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这需要重新定位内部审计的组织模式,将内部审计部门置于董事会或监事会直接领导下,以保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通过对物资采购、资金支付、产品赊销、现金管理、记账凭证、增值税及所得税申报的审核,确保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与完整以及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只有这样才能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作用,监督企业经济活动,加强企业经济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五、重视企业外部监督。首先,应该建立有关政府部门机构工作制度的分工和协调机制。主要应做好这些工作:健全法规体系,使政府监督依法进行;建立健全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检查制度,突破原有的财务收支检查模式,逐步转变为检查经社会审计机构审计后的会计信息质量。这种检查方法在规范交通企业会计行为的同时,也监督了社会审计机构的审计质量,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监督方式。其次,事务所要对交通运输企业出具的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进行鉴证,以进一步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并予以有效贯彻执行的监督机制。但同时应当看到,这一规定使内部控制制度的鉴证业务成了会计师事务所新的业务增长点,并且在其收入构成中所占比例较大,因此要防止会计师事务所和被审计单位这一对共生体,即审计报告的需求方和供给方之间再次出现新的共谋。
总之,内部会计控制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内容必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企业有必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建立和完善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从自身情况和需要出发适时地选择恰当的会计政策以保证企业经营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中交一公局公路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 Index:331 《卷宗》 交通工具的跨建筑界设计
交通工具的跨建筑界设计
作者:林楠来源:《卷宗》2013年第04期
摘要:针对我黄岩岛的问题,通过功能、造型、材料、结构形式、移动方式、种植技术上的跨界,为守岛人员打造一个上面是有机生态基地,下面是天然环保捕鱼场所的海上移动农场。它既是一个集生产、运送蔬菜瓜果和鱼类为一体的立体式交通工具,又是一栋可以漂浮在水里、可以移动的建筑。
关键词:黄岩岛;跨界设计;立体交通工具;移动建筑
一、引言
有学者认为:打破固有的框架,跳脱熟悉的未知,穿梭于不同领域的行为,都可以统称为跨界。因此,跨界设计,代表一种新锐的生活态度与审美方式的融合,具体来讲就是不同前提下的设计,为了实现不同设计目的,可以涉及不同的知识领域。
跨界设计的价值在于,让原本毫不相干,甚至矛盾、对立的元素,擦出灵感火花和奇妙创意。然而,跨界不等于发明创造,因为跨界是对已有技术和资源的再组合;跨界也不等同于创新,作为创新的一种形式,跨界更是一种心态、一种观念、一种思维的方式、一种整合能力和引发共鸣的“交响能力”。
我的毕业设计就是针对我黄岩岛的一个可供守岛人员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的跨建筑界的设计。旨在为守岛人员打造一个海上移动农场,它上面是有机生态农场,下面是天然环保渔场。当然,它也是一个交通工具,是一个集生产、运送蔬菜瓜果和鱼类为一体的立体式交通工具;它也是一栋既可以漂浮在水里也可以移动的建筑。
黄岩岛在内的周边海域离菲律宾本土甚近,长期以来菲律宾刻意放任的渔业政策,使大量菲律宾渔民进入黄岩岛海域盗捕。因此,守护我黄岩岛,战略意义非常重大;设计出可供守岛人员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意义同样非常重大。
二、交通工具跨建筑界设计的方法
下面重点谈谈在我的设计中,交通工具设计与建筑设计是如何进行跨界的?
1.功能上的跨界
这个海上移动农场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它得尽可能地为国家节约资金。我在设计上,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模块化设计,相对来讲比打造一艘大型舰艇划算多了。模块化设计也
容易管理。在海上遇见风暴的时候,它们可以迅速的拼合在一起,抵抗风暴系数增大。模块化设计单体移动,靠海上的漂浮力可以更迅速。
每一个单元模块化设计上面是一个不完全闭合的温室大棚,种植粮食、蔬菜瓜果、植物花卉,下面是一个大型渔场资源库,不需使用饵料,天然环保生态的最佳捕鱼场所。
每一个单元模块化设计都可以进行雨水收集。在海上不仅守岛人员需要淡水,植物也需要淡水。黄岩岛在赤道附近,终年高温,旱雨两季分明,5-9月是雨季。在雨季的时候,雨量在1500-2000毫米以上。雨水落在温室大棚的顶上,通过管道流进储水罐储蓄起来,守岛人员饮用时需要用太阳光消毒再饮用。
每一个单元模块化设计可以收集海上蒸发的水蒸气为植物浇灌。水蒸气遇到温室的热空气,会有变成水滴,浇灌植物。当在雨季的时候,湿度是75%-100%,一天可以收集足够多的水储存起来。在干旱的季节,运用管道运输淡水系统和滴灌系统为植物进行浇灌。不管是在雨季还是在旱季,海上空气湿度大,终年太阳光照充足,都会有很多水蒸气上升,变成雨水浇灌植物。
每一个单元模块化设计顶棚都有太阳能电池板,吸收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储存起来。下面都有几个螺旋桨,可以通过储存起来的电进行移动。在农场上部有一些小螺旋桨,这些螺旋桨可以进行风速的测定,以此来确定农场漂移的方向。
2.造型上的跨界
每一个单元模块化设计采用的是底板,以正六边形为造型元素,由正三角形为单元搭载起来的一颗“钻石”。
三角形这个结构是稳定性最好的结构,在海上抗风暴系数会增加。这个设计中,我会用三角形产生凹凸、切割的感觉,从每一个角度去看都有不一样的美。这种空间结构会产生强烈的建筑美。
看上去是一个单纯的海上建筑设计,但却没有想到它自身可以有目的性的、准确的去移动。这个设计是交通工具设计与建筑设计的交融。
3.结构形式上的跨界
每一个单元模块化设计都在温室大棚的外面架起了一个张拉塔一样的架子,这是运用了张拉结构去实现的。
张拉结构是一种利用拉力绳将不少于三个的棍状物组合在一起的结构。这些棍状物相互不得接触而仅仅通过拉力线来固定,形成一个稳定的半刚性结构单元。
组成大型结构时,张拉模块机构利用了浮动压缩原理。棒子间并不接触,但是可以通过拉力线网将各个力分给每一根棒子。由于线很细而棒子较粗,看起来就像这些棒子直接飘在空中,给人一种特别新颖的空间愉悦感。
美国华盛顿特区SmithsonianHirshhorn博物馆中展出的最引人注目的雕塑中有一个悬浮着的、60英尺高的针塔。针塔为格子结构,用铝管和紧绷着的不锈钢绳构建成。雕塑家肯尼斯.斯内尔森的这个作品看起来很脆弱。从常识上判断,这个塔可能会倒掉或者向内坍塌。但是这个雕塑自从1968年以来一直健在,历经大风甚至风暴都没有问题,期间甚至还有人偶尔爬上去过。这些组成这个塔的棍子飘在半空中,只是通过一些线相连。这个雕塑没有人拉着,也没有固定在地面上。除了自己内部的这些棍子,这个雕塑没有系在其它任何东西上。
我运用以上这个原理去制作保护温室大棚的架子。这个“钻石”用铝管和紧绷着的不锈钢绳构建成。架子完全能够抗击海上的风暴。我把架子的每一个结点跟我的“钻石”温室大棚的每一个结点用不锈钢绳子拉扯着,让它们之间有一个很稳定的关系,并且在架子的有些棒子上放一些卷扬机,以便通过拉扯绳子得到给温室大棚换气的目的。这体现了建筑美学、建筑力学、材料力学、空间力学的交融与创新。
每一个模块化设计“钻石切割”的里层都有钢结构来作为支撑,这个支撑是为了让我的单元元素三角形能够在一定角度内沿着轴心进行翻转,同时这个钢结构上面会有一些吸收太阳能的物质,白天就吸收太阳光,晚上这个棱廓分明的钢结构造型会发光。这可以给在海上守岛的人提供像灯塔一样的作用。
每一个模块化设计,组成农场的三角形部分是可以开启的,这里地处热带,它仍然是一个温室大棚,只有当暴风雨来的时候,人转手柄,用卷扬机的作用让它闭合,达到抗击风暴的作用,平时风平浪静的时候,它都是开启的,用于通风换气。
4.移动方式上的跨界
每一个单元模块化设计以太阳能为动力,用装有路线芯片的螺旋桨去分析洋流、风向、风速,自己能够独立运送食物、淡水、海产供给周围岛屿。起到一个提供补给桥梁的一个作用,也大大的扩展了耕地。
据《伟大工程巡礼》介绍,日本需要从美国运送一个巨大的雷达回到北海岸,可是由于雷达太大,大的连大型船都无法装载它。后来,他们想了个办法,搭载了一个平台,上面有很多小螺旋桨,螺旋桨里面有一个芯片,这个芯片有既定路线的设置,同时这些小螺旋桨可以去分析测算洋流、风速、风向去调整雷达让它按照既定路线漂移。靠这些小螺旋桨,这个大型机器在完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它自己漂了2个月漂回去了。那些小螺旋桨也不用特别多的能耗,一小块太阳能电池就足够支持它们飞速的运行。
我把以上这个原理运用到我的设计中去,支持海上移动农场在移动过程中,能够准确地到达邻近的岛屿,并且返航。这体现了交通工具设计的移动性。以一点到另一点的运输功能,方便了岛屿与岛屿之间的联系。
5.种植技术上的跨界
每一个单元模块化设计都是采用立体种植技术,能够让植物最大范围的吸收光照。都是温室大棚(这个大棚不是完全闭合的)种植,温室大棚种植需要控制温度。当白天温度过高,可以利用太阳能转换的电力让风扇转起来,让湿润的空气进入降温;当晚上温度过低,就开启白天存储起来的电能,为植物进行照射。
每一个单元模块化设计的底板部分是有些闭合的,有些打通与海上接触的,在打通的地方,种植红树林,让它可以长到海里面去,跟海水进行亲密接触,红树林的根支非常发达,可以在底板下方进行生长,很多红树林的根支会缠绕,形成一大片,这不仅可以净化空气,而且会吸引来很多藻类,鱼类,贝类,更重要的是,它的根基相互缠绕,拉扯,形成一种张力,可以使海上移动农场更加的稳定,起到了一个防护的作用,不用担心它会被暴风雨损害。
每一个单元模块化设计不完全闭合的大棚里面采用的是无土栽培。主要提供给守岛人员日常食物,包括蔬菜、花卉、果树以及其它作物。
蔬菜类包括叶菜类如生菜、通菜、菜心、白菜、芥菜、葱、苋菜、芥蓝,果菜类包括番茄、黄瓜、节瓜、节瓜、苦瓜、丝瓜、茄瓜等,瓜果类包括西瓜、甜瓜等,果树如草莓等,花卉类包括月季、菊花、香石竹、唐菖蒲、兰花、非洲菊、郁金香、万年青、曼丽榕、巴西木、绿巨人、鹅掌柴以及盆景花卉如福建茶、九里香等。
目前,世界上无土栽培作物最多的作物品种主要有四种,即番茄、生菜、青瓜、甜椒。我国的无土栽培作物品种很多,除了上述四种作物以外,还有甜瓜、空心菜,芹菜、节瓜、草莓等多种品种。
例如在近几年中南方热带、亚热带气候条件的广东、海南、广西等省区利用气候条件的优势大面积种植厚皮甜瓜,使之较新疆等原产地提早或延后上市,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获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再如南方地区利用大棚或温室来进行冬季及早春季节的反季节空心菜种植,也可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这些都为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移动栽培,从而尽可能地满足守岛人员的食物需求供给提供了技术保证。
6.材料上的跨界
每一个单元模块化设计底下那部分,都是采用纤维编织成的。纤维是大麻纤维。
大麻纤维耐海水腐蚀性能要优于亚麻纤维,并且大麻纤维中的纤维素成分有很好的耐海水腐蚀性能。因此,大麻纤维适合用于海上用品的开发。
纤维在海水里长时间浸泡,上面就会长出很多浮游藻,接着会有很多浮游生物会滋长起来,随之而至的是各种种类的鱼群。鱼特别喜欢钻洞,它们可以在纤维附近“嬉戏”,渔民就可以乘船过来集中捕鱼,这下面就是一个理想的捕鱼场所。
三、结语
其实,交通工具设计与建筑设计有很多的内在联系。它们是有美学共通性的,它们都强调协调、比例与均衡,要有韵律、节奏、空间感。它们要考虑结构、造型、功能,以此来满足设计的需要。
正因为如此,使得交通工具跨建筑界设计成为可能。一个针对我黄岩岛的可供守岛人员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的设计,应该是可行的方案。
|
### Index:332 《全国新书目》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
作者:来源:《全国新书目》2009年第14期
铁路运输节能减排技术/孙忠国主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06.—19cm.—(节能减排丛书).—ISBN978-7-122-05362-6:¥35.00
钢轨焊接工/铁道部人才服务中心编.—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05.—579页;26cm.—(铁路职业技能鉴定参考丛书).—ISBN978-7-113-09875-9:¥72.00
铁道工务:大型养路机械/铁道部运输局基础部,中国铁道学会工务委员会编著.—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05.—118页;29cm.—ISBN978-7-113-09969-5:¥16.00
铁道电网过电压分析与防护/刘明光编著.—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04.—274页;26cm.—(高等学校高速铁路系列).—ISBN978-7-81123-535-7:¥29.00
机车运用与安全工程/谢利民主编.—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05.—193页;26cm.—ISBN978-7-113-09990-9:¥28.00
HXD2型电力机车乘务员/铁道部运输局编.—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05.—220页;26cm.—铁路机务岗位培训统编教材.—ISBN978-7-113-09898-8:¥45.00
HXD3型电力机车乘务员/铁道部运输局编.—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05.—177页;26cm.—铁路机务岗位培训统编教材.—ISBN978-7-113-09897-1:¥35.00
电力机车总体及走行部/程怀汶主编.—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04.—190页;26cm.—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推荐教材.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电力机车专业教学用书.—ISBN978-7113-09920-6:¥26.00
铁路车站信息技术应用系统操作指南/北京铁路局编.—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04.—352页;26cm.—ISBN978-7-113-09948-0:¥25.00
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熊天文,帅斌主编.—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05.—26cm.—ISBN978-7-5643-0226-9:¥37.00
公路试验检测技术问答/张惠萍主编.—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05.—26cm.—ISBN978-7-5377-2886-7:¥25.00
公路工程建造师便携手册/彭顺主编.—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05.—26cm.—(建造师便携手册系列).—ISBN978-7-5381-5942-4:¥56.00
公路工程测量与施工放线一本通/《公路工程测量与施工放线一本通》编委会编.—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9.05.—336页;26cm.—(工程测量与施工放线一本通系列丛书).—ISBN978-7-80227-577-5:¥42.00
商丘至周口高速公路周口段工程交工验收.2/李国喜,王金山主编.—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05.—26cm.—ISBN978-7-114-07727-2:¥48.00
道路建筑材料/朱凯,吕大为主编.—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05.—385页;26cm.—21世纪高等学校规划教材.—ISBN978-7-5083-8808-3:¥28.00
例解公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徐琳主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06.—19cm.—(例解工程量清单计价丛书).—ISBN978-7-122-05310-7:¥38.00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施工招标标准文件:2009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编.—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04.—29cm.—ISBN978-7-114-07722-7:¥150.00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公路工程施工招标标准资格预审文件:2009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编.—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05.—29cm.—ISBN978-7-114-07723-4:¥22.00
图解公路工程工程量计算手册/高继伟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05.—350页;26cm.—ISBN978-7-111-26931-1:¥68.00
桥梁工程试验检测技术手册/张宇峰,朱晓文主编.—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05.—26cm.—ISBN978-7-114-07731-9:¥65.00
盾构隧道的抗震研究及算例/日本土木学会组织编写;张稳军,袁大军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29cm.—ISBN978-7-112-10949-4:¥59.00
日新月异的中国隧道及地下工程/中国土木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隧道建设》编辑部主编.—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05.—195页;38cm.—ISBN978-7-113-09956-5:¥600.00
净化论/戴盈主编.—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05.—26cm.—(别克车主).—ISBN978-7-80730812-6:¥10.00
BOSCH汽车工程手册/德国BOSCH公司编;魏春源译.—3版.—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04.—26cm.—ISBN978-7-5640-2176-4:¥180.00
概念汽车开发/唐杰等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05.—277页;26cm.—(汽车先进技术论坛丛书).—ISBN978-7-111-27007-2:¥38.00
现代汽车配件基础知识/韦焕典,黄坚主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06.—19cm.—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ISBN978-7-122-04379-5:¥29.00
汽车模具的装配调试与维修/刘华刚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05.—192页;26cm.—ISBN978-7-111-26985-4:¥30.00
汽车电工电子技术/万捷编著.—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04.—285页;16.—高职高专汽车类专业技能型教育规划教材.—ISBN978-7-111-26873-4:¥21.00
汽车用化学品/顾民,吕静兰编.—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9.—20cm.—(化工产品配制技术精选丛书).—ISBN978-7-80229-934-4:¥25.00
全球名车录.2009/德国摩托报刊国际出版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编.—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9.05.—230页;26cm.—ISBN978-7-5092-0559-4:¥69.00
桑塔纳系轿车拆装技能训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284页;26cm.—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汽车类专业教材.—ISBN978-75045-7860-0:¥28.00
卡罗拉车系电路分析与维修案例集锦/雷丰中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05.—92页;26cm.—(汽车电路分析系列丛书).—ISBN978-7-111-26890-1:¥43.00
汽车节油经验谈/姚时俊,李畅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05.—262页;19cm.—(师傅经验谈).—ISBN978-7-111-26935-9:¥21.00
汽车驾驶员/邓永华,吴万平著.—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05.—19cm.—(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培训教材丛书).—ISBN978-7-5352-4036-1:¥10.00
汽车修理工/唐宗清主编.—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05.—19cm.—(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培训教材丛书).—ISBN978-7-5352-4024-8:¥10.00
机动车整形技术:检测维修士/交通专业人员资格评价中心编.—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05.—26cm.—ISBN978-7-114-07726-5:¥27.00
汽车修理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编.—东营: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2009.05.—26cm.—(石油石化职业技能鉴定试题集).—ISBN978-7-5636-2840-7:¥48.00
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张森林,王培先主编.—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05.—26cm.—ISBN978-7-5024-4951-3:¥29.00
汽车自动变速器构造与维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26cm.—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汽车类专业教材.—ISBN978-7-50457574-6:¥19.00
新编亚洲汽车故障码速查手册/孙德印主编.—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9.—666页;26cm.—ISBN978-7-5084-6493-0:¥60.00
新型汽车发动机拆装与检修/李伟主编.—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05.—202页;26cm.—ISBN978-7-111-27008-9:¥28.00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邵林波,王洪章主编.—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05.—26cm.—ISBN978-7-5024-4950-6:¥35.00
城市道路系统编码方法及其应用/隋亚刚等著.—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06.—269页;19cm.—ISBN978-7-113-09967-1:¥120.00
城市道路交通流预测预报系统研究与应用/隋亚刚等编.—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06.—280页;18cm.—ISBN978-7-113-09968-8:¥110.00
道路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调研论文集/公安部交通管理局编.—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05.—736页;20cm.—ISBN978-7-81139-540-2:¥49.00
2008中国智能交通年会精品论文集/全国智能交通系统协调指导小组,第四届中国智能交通年会组委会编.—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05.—26cm.—ISBN978-7-114-07719-7:¥80.00
|
### Index:333 《当代县域经济》 产业对接是县域融入中心城市关键
产业对接是县域融入中心城市关键
作者:罗明远任鹏来源:《当代县域经济》2016年第08期
营山县地处川东北,是南充市东大门,幅员1633平方公里,人口97万,是南充、广安、达州、巴中四个地级城市经济辐射的腹心重镇,是成都、重庆、南充“三角经济区”的重要支点。在当前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加快发展的背景下,融入重庆配套发展是新常态下营山寻求跨越赶超的客观需要和必然选择。营山已经明确提出要建设川渝合作示范县,而其根本和关键则是要在融入重庆中实现产业对接。营山融入重庆产业链的可行性2016年4月,《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的发布为周边区县提供了重要机遇。重庆近年来着力发展高端服务业、制造业、新兴工业和现代农业等,也为周边区县产业融入提供了大量“着床点”。营山近年来致力产业培育,已初步具备融入重庆产业链条的产业基础和产业条件。——价值链层面。近年来,营山大力构筑“一铁四高”交通网络,现今到重庆江北机场只有70分钟车程,区位优势正进一步优化。作为腹地重镇,营山完全可以对接重庆“总部经济”模式,充分发挥营山生态大县、人力资源大县和农业大县优势,大力发展“车间”经济。——企业链层面。营山与重庆在机械制造、电子电气和汽配摩配等方面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营山五四机械、奥龙铸造等与庆铃集团、重齿等公司一直长期存有合作,并在生产链条上基本居于企业态系统的中间层次,年配套销售收入30亿元以上,占到全县规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近六分之一。——供需链层面。营山作为川东北重镇,其交通次枢纽的地位在区域物资、信息转换和市场拓展中蕴藏有巨大潜力。同时,营山完全可以依托优势区位,加强政府主导,深入推进市场一体化,积极提升商贸层次,将营山打造为辐射川东北的商品集散地。——空间链层面。根据城市辐射理论,营山距离重庆约150公里,恰好处在区域有效统筹的合理区间内。营山与重庆既存在语言、文化、生态资源的相似性,又有产业、资源和经济结构的非同一性,完全可以实现差异互补和相互联系。营山在产业对接中的困难和问题——发展层次较低,对接基础薄弱。近年来营山发展迅速,但是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经济总量小,工业底子薄,工业规模化、集群化远未形成;农业发展水平低,特色主导产业还未成型,农业经济增长还未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工、农、贸无法有效满足现代产业的发展需求,限制了产业对接的深度和广度。加之,营山现有产能落后,更新换代较慢,在市场大潮下,与重庆公司合作关系脆弱。产业发展“带速”不同使得对接土壤十分稀薄。
——工业格局较小,产业配套单一。作为农业大县,营山工业规模偏小,缺乏集群效应和生产活力,缺乏搏击大市场的能力。同时,营山当前对接重庆的工业基本集中在机械制造业方面,产业链接十分单一,横向产业拓展和纵向产品拓展严重不足,应对市场风险能力较弱,配套发展面窄量小。——市场支撑不强,商贸拉动乏力。产业发展必然需要有市场支撑。近年来,营山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经济基础仍不深厚,城乡居民增收渠道仍然较窄,严重限制了市场的拓展和发育。产业化水平低和市场发育不足,限制了物流的纵深拓展。消费不活跃,商贸拉动乏力,导致产业发展愈加局限和抽象,三次产业无法形成有效对接,农副产品产业链难以有力构建,产业供需链和空间链难以丰润和紧密。——创新探索不足,产业统筹粗浅。营山虽已与重庆经开区、垫江县签署友好区县合作协议,并组建了驻渝招商机构,成立了营山重庆商会等,但还没有真正建立起产业互动发展的长效机制。同时,营山目前部分产业与重庆有趋同趋势,而由于产业自身属性,短期调控十分困难。对接重庆实现产业同链的对策当前,营山融入重庆配套发展的方向已定,现在最紧迫的是如何解决融入中尤其是产业融入中出现的问题。因此,营山必须多措并举、综合施策,才能实现与重庆产业“共振”的目标。——整合要素,夯实产业基础。营山当前对接重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产业“重量级别”悬殊。因此,营山配套重庆发展首先必须提升自身产业基础。根据资源禀赋,营山未来必须着力加强土地整理,进一步加快土地流转,促进农业规模经营,使传统自然农业转化为现代规模农业,着力夯实农业产业基础。必须着力抓好农副产品深加工,并着力加强机械制造、零部件加工等领域创新发展,加强研发,集中力量提升企业增加值,在更广视野开拓更广市场,着力夯实工业基础。——把握格局,找准发展定位。区域经济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是“产业同构,同质竞争”。区县作为区域经济的基础单元,如何根据区域特性找准优势,选准发展部门和发展模式,事关在区域经济中生存和发展。根据自身条件,营山未来的发展主要在于三个方面:一是农业产业化,二是工业加工制造,三是生态旅游。根据发展格局,营山未来必须走农业特色发展、工业错位发展和生态高位发展的路子。农业方面,必须要着力发展和壮大特色种养主导产业,并通过资金技术内培外引和产品宣传,努力打响营山品牌;工业方面,要瞄准在产业链中的定位,努力承接重庆地区中低端产能,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生态方面,要高位打造生态品质,集中力量打造“拳头”产品。着力搞好太蓬山国家森林公园、清水湖国家湿地公园等风景区规划开发工作,提升景区品位、拓展景区链条,切实把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本。——精准对接,强化载体建设。要加强政府主导,着力做好“精准”文章。要组织有关部门对营山和重庆各区县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努力查找产业链接点,建立产业链项目库、客户
群及联络网,为对接找准突破口。要深入打造工业产业园,强化对接载体建设,接通企业链。工业园区是基于市场机制下和特殊定位安排下的生产要素聚集,加强产业园建设,有利于企业“配套加工链”“资本链”“合作链”“培训链”和“订单链”的沟通衔接。要着力选准和突出打造几个龙头企业,通过企业示范效应,积极打造企业集群,切实把工业园区建成配套重庆发展的示范基地。另外,要强化工业园区目标导向,要加紧挂牌和加快园区中对接重庆的信息中心、研发中心、运输中心等建设,推动平台共享。要针对工业园探索设立配套重庆发展基金债券,建立新的投融资体制机制,形成资金、信息、技术等要素的多元投入。——科学研判,选准定好方略。当前,营山对接重庆发展应主要把握好两个战略方向:一个是“连横”,一个是“联姻”。“连横”主要是区域战略,主要是通过更大视野的遴选,寻找到更适合进行产业合作的经济单元,从而形成产业共同体。“联姻”主要是在产业和企业层面,通过战略协议,积极构建产业梯度转移、生产模仿和同类产业技术传感等机制,通过“联姻”增强原有品牌的市场开拓能力,化竞争对手为命运共同体。要围绕产业定位,加大主动招商和推介力度,瞄准有实力、有投资意向、有优化战略布局需求的区县和公司,进行主动洽谈和进攻。要通过科学的分析、超前的研判和灵活的技巧,努力推动合作的实现。——坚持改革创新,积极主动作为。要切实通过政策、财税、补贴和融资等方面的引导和扶持,积极促进企业发展;通过完善交通网络、优化土地资源和强化政策争取,积极为企业发展夯实基础;通过加强城市规划,转变政府职能,切实为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同时,要引导和推动广大干部切实谋发展、抓发展、促发展,注重加强配套发展方面的人才培养和人才引进,通过“智力”驱动,充分发挥融入重庆发展的能动性。俗话说:“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始终积极主动作为,营山就一定能够实现“融入重庆排头兵”的目标。
|
### Index:334 《中国经济信息》 产业空心化转型路径之探
产业空心化转型路径之探
作者:邱北上来源:《中国经济信息》2012年第18期
“第三次工业革命”依然遵循着创新突破的路径,从“去工业化”到“再工业化”,这其中,以“智能制造+低碳能源”为主要特征的。
继CPI这一经济指标被社会广为熟知外,PMI——采购经理指数又成为经济指标的“热眼词汇”。
9月3日,汇丰对外发布了《8月汇丰中国制造业报告》,调查结果显示,中国采购经理人指数8月份数值从上月49.3降至47.6,显示中国制造业运行连续第十个月环比放缓。不仅如此,47.6创下了2009年3月以来的最低值。
在中国经济整体处于下行状态中,8月份的PMI无疑又为这一趋势做出注解。“8月汇丰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最终数显示经济仍面临加速下滑风险。新出口订单指数为2009年3月来的新低,加之企业库存继续攀升至2004年4月有汇丰PMI数据以来的历史高点、就业指数为三年多来低点,显示外需继续滑坡的背景下,企业经营压力仍在加大。”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兼经济研究亚太区联席主管屈宏斌解释道。
PMI指数英文全称PurchaseManagementIndex,是一套月度发布的、综合性的经济监测指标体系,分为制造业PMI、服务业PMI。50%被视为枯荣分界岭,如果PMI大于50%,表示经济上升,反之则趋向下降。
空心化现象凸显
所谓产业空心化,是指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物质生产和资本大量而迅速地转移到国外,造成物质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明显下降,以及国内物质生产与非物质生产之间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衡。按此描述,中国已进入这一阶段,趋势较为明显。
据相关报道统计,3年来,已有多家跨国公司关闭了在华业务,转移到其他周边亚洲国家。这其中,人民币汇率上升,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增加,都构成跨国公司出离的原因。据了解,撤离中国跨国公司不仅是制造业公司,还包括汉莎、乐酷天、谷歌、达能等其他领域知名公司,产业涉及物流、科技、零售等多种产业。
这种迹象一年前在浙江沿海一带就已显露。“当前需要警惕浙江出现的产业空心化苗头:一方面,大量浙江产业资本外溢,变成民间游资进入房地产、金融投资领域,对实业反哺不足;另一方面,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浙江部分传统产业外迁国内中西部、越南等东南亚国家,或者出现行业性萎缩。”浙江省发展和改革研究所所长卓勇良在当时就已看到事态的端倪。
一年后,突袭的金融危机对沿海一带的制造业可以说是致命一击。眼下美国及欧洲等发达国家仍未走出危机,国内的需求及消费萎靡不振,致使沿海地区的出口订单大幅减少,加之资金从实体撤离投资虚拟经济的原因,在这一轮倒闭潮中,服装、玩具、电子、塑料等加工行业的多数企业未能幸免。去年以来,沿海一带的制造业投资下降明显,多数企业处于“观望“之中。
“按照经济规律,当经济低迷时,不是制造业生产不行,而是制造业生产的绝大多数产品已经没有市场,或者市场需求与供给已经严重失衡,企业为什么没有赚钱机会,因为已经没有赚钱产业。”国家信息中心副研究员张茉楠指出。
目前,产业空心化不仅存在于民企制造中,在央企中这一现象也日益凸显。不久前,中国企业联合会发布《2012中国500强发展报告》。报告显示,在中国企业500强的个体规模和总体规模大幅扩大的同时,利润额出现负增长的企业数量大幅增长,多个行业出现绩效大幅下滑的现象。另外,制造业与商业银行业之间的效益“鸿沟”继续扩大,制造业现“空心化”迹象。
另据报告显示,入围500强的14家商业银行共实现营业收入3.25万亿元,较上年增长30.32%。其中,中国最大的5家商业银行营业收入占500强企业营业总收入5.7%,但其利润却占到32.2%;与此同时,与之相对应的272家制造业企业的营业收入总额虽占500强的42.7%,但利润却仅占25.04%。这也是5年来,5家商业银行占500强利润比例收入超过制造业,也是制造业利润占比降幅最大的一次。
“经济放缓、增速下降、成本升高、限制增多是制造业企业利润直线下降的主要原因。”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认为,我国制造业正处于转型升级阶段时期,由于转型升级所需时间长,成本高,再加上整体外部环境较差,造成行业整体利润率较低。
受世界经济减速的影响,亚洲的制造业整体走弱。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除中国外,印度、韩国和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都已呈疲软势头。其中,韩国制造业,8月PMI为47.5,台湾PMI由47.5下降至46.1。
新的产业革命助推空心化转型
中国经济的拐点始于2009年,这一年可视为中国经济真正转型的起始年。当前的世界浪潮正在推动中国经济彻底摆脱“以低端制造业发展”的历史时期,在此过程中,空心化是一个国家从工业化初期走向发达工业化不可避免的发展阶段。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世界各国都在寻找迅速走出金融危机阴霾的解决方法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著名趋势学家、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杰里米?里夫金的新著《第三次工业革命——新经济模式如何改变世界》成为解决21世纪难题的突破口。书中指出,“第三次工业革命”依然遵循着创新突破的路径,从“去工业化”到“再工业化”,这其中,以“智能制造+低碳能源”为主要特征的。
在此书出版后,英国《经济学人》杂志撰写一系列相关文章再次勾勒出“第三次工业革命”令人震撼的图景。
“美国正借‘第三次工业革命’初露端倪的契机试图引领全球产业分工新的布局。20世纪初以来,美国曾经长期占有世界制造业的最大份额,到了20世纪50年代前后,美国制造业产值占全球制造业的比重曾经高达50%左右。然而,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伴随着全球产业转移的发展,美、欧开始了去工业化进程。进入20世纪80年代,生产外包成为大趋势,美国转向了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其制造业产业空心化现象日益凸显。受此影响,美国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业总产值中的份额日趋下降,1990年下降至21.5%,到2009年跌破20%,2010年所占份额为19.4%,略低于中国的19.8%,从而丧失了百年来世界制造业产值头号大国的地位。因此,重夺美国竞争优势、重振制造业成为美国长期战略的轴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美国政府力推‘再工业化’战略,试图重塑美国新的竞争优势。但美国所提的‘再工业化’绝不是简单的‘实业回归’,而是对以往传统工业化的扬弃,其实质是以高新技术为依托,发展高附加值的制造业,比如先进制造技术、智能制造、新能源、生物技术、信息等新兴产业,从而重新打造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新工业体系。”国家信息中心副研究员张茉楠切中实质地分析道。
中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如何实现中国产业转型已在政府的谋划中。
2012年5月28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研究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会议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最根本的需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靠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围绕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这个核心问题,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
中国投资协会名誉会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成思危日前在“第二届中国创业投资行业峰会暨评优表彰颁奖典礼”上做视频致辞时表示,我们要建设创新型国家,第一,必须支持有创新成果的科学家,能够把他们的成果转化成为产品、成为企业、成为产业;第二,要能够把民间大量的资金集中起来,能够向高科技的投资,取得更好的效果。
今年年初,多部位密集出台中小企业扶持政策涉及税收融资等。财政部出台的税收优惠财政扶持具体措施包括,自2011年11月1日起,大幅提高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自2012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将小型微型企业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延长执行期限并扩大范围;2011年11月1日至2014年10月31日,免征金融机构与小型微型企业签订的借款合同印花税;延长金融企业中小企业贷款损失准备金税前扣除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中的技术类服务平台纳入现行科技开发用品进口税收优惠政策范围等等。
国家发展改革委去年公布《关于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实施意见》使民营资本投资战略性新兴产业得到实质性落实。截至2011年底,全国共有24个省市设立了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近日,发改委新批复了41只创投基金的设立方案,吸引社会资本70多亿元。
|
### Index:337 《经济》 产业转移,看准了你再转
产业转移,看准了你再转
作者:蔡亚林来源:《经济》2008年第11期
从战略上讲向中西部转移是毫无疑义的,但要看产业和企业的自身情况有所区别
对于我国广大的中小企业来说,2008年是不寻常的一年。原材料上涨、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需求减弱和货币供应紧缩……中小企业终于招架不住。这引起了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7月3日至8日的6天时间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等中央高层领导分别到江苏、上海、广东、浙江、山东等五省市调研。与此同时,商务部、国税总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也全面行动起来。央行近日公布的存款准备金率调整政策,十分罕见地使用了差异性下调手段。专家分析认为,当只对中小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实施下调后,将增加中小金融机构的贷款规模,有利于让中小企业获得更多贷款,这有利于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增强企业的经营能力。高层推动、利好政策……让艰难蹒跚的中小企业又有了走过寒冬的勇气和力量。与此同时,产业转移这个似乎老生常谈的话题一时间又热了起来。在现阶段,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和“出口大户”向本区域内、中西部地区转移是否是中小企业发展的又一条出路?如果有些产业适宜转移,那么,下步该怎么转……我们急于给这些中小企业找出答案。
转移的契机?
一组来自中国中小企业协会的数据显示,浙江省人工成本增长了19.5%,重庆市增长了20%;原材料成本方面,浙江省增长了12.8%,重庆市增长14%;浙江省调查显示出来的企业财务费用上涨了40.5%。
多年前,西方发达国家把它们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千里迢迢地转战日本,又把它搬到“亚洲四小龙”,再搬到中国东南沿海。从这里看,似乎转移到中西部是一种必然。当然,这也意味着,世界产业转移的最初动因都为成本所逼。
“目前,中国工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一个高成本时代了,中国工业的成本会逐步提高,总的趋势就是这样。”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主任赵英认为,“除了国内外原材料成本提高等因素的影响,成本高的背后也是因为国家的法律法规也有变化,比如说对污染的治理标准提高了,对工人的工资标准也提高了,这就导致了东部的人力成本也提高了。”
实际上,这种转移的背后也有一只“无形的手”在指引着——内在的经济规律。企业作出任何决定,一定是从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出发的。而成本只是利益最直接的一种表达,除了成本之外就是追求利益附加值。
东莞一家制衣厂不愿透露姓名的老板告诉《经济》,由于成本压力,流水线缩减了好几条,目前考虑去中西部看看有没有新机会。他坦言,如果真的要转到中西部,最先考虑的还是是否能够削减成本,是否能赚到钱。
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教授李义平看来,目前中小企业面临的众多困难还在于它的经济增长模式本身受到的挑战。
目前,广东、福建、江苏、浙江、山东、上海等省市能挣钱的企业基本上都是外向型企业,通常我们说两头在外。“依我看实际上是三头在外。一头是原材料在外,比如说很多服装加工厂是来料加工的。还有一头在外就是市场在外,都是出口。第三就是技术在外,比如服装
最基本的技术就是设计,而设计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设计风格的问题,是一个文化的张扬和想象的问题,这些东西如果没有品牌,没有核心技术就受制于人。”李义平表示。
不能否认,我们以往的经济增长大概就是靠这样的经济增长模式去发展的,但是,在新的形势下,如果不改变原有的增长模式,疼痛是难免并且是持续的。
我们现在暴露出来的问题是累积型的,积累到今天了,就表现为我们沿海的很多企业纷纷倒闭或转移。但是,这对我们的中小企业,对我们的经济发展不仅仅是个挑战,更是一种发展的机遇。”李义平说。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佐军博士认为,就目前来看产业转移对中小企业来说是一个机遇。虽然在某个地方挣钱的机会减少了,但可以向新的地方寻找新的机会。但是,具体到哪里,还要企业自己去判断。“中国的地域差距很大,它给不同的企业以不同的机会,对于企业来说,它在新的地理区域找到新的适合自己的生存空间,这就是机会。”李佐军说。
雷声大雨点小
如果说是成本的压力使得众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背井离乡去获得新的生机的关键动因,那么,实现转移就真的能降低成本?企业就能迎来春天吗?
记者在安徽省肥西县一次采访中了解到,尽管当地在产业配套、服务、政策优惠等方面下足了功夫,当地的劳动力成本也相对较低,土地资源相对丰富,但是“筑巢引凤”的结果并不乐观。
而在广东东莞,很多的中小企业主们都在观望、反复思量,真正付之行动的似乎不多。
事实上,这种“雷声大雨点小”的背后有着更为深层的原因。
一般的,企业要转移,肯定是心理期望新的地方能比现在赚钱更多。但选择一个地方,除了要看它的土地成本、各种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环保成本、运输成本之外,还要考虑创业氛围、文化等因素。
在李义平看来,现在到西部去,理论上讲可以转移,似乎劳动力成本低,但劳动力成本低,效率也低,整个成本不一定低。转移以后,产业环境如果不配套,还要千里迢迢地从东部运送配件,物流成本反而又增大了。
东莞虎门镇镇口村一位加工企业的老板告诉我们,转移到中西部他最担心的是交通问题,不然,劳动力成本下来了,交通成本又上来了。
“不能只顾劳动力价格低,劳动力的熟练程度、敬业程度这些都是很重要的。”李义平认为。
另外,产业的发展也需要相应的产业氛围,在这个氛围中,大家互相竞争、互相感染、互相传达各种信息,转移之后有没有这个氛围也很关键。这就好比做电影就要去好莱坞去,做新闻就要去广东一样。
中西部并不一定是一个它一去就能满足它各方面需要,就能让它很快恢复生机的地方。企业发展还需要产业配套环境,产业要集群,要分工合作,中西部集群的环境,基础设施的配套,产业的配套,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一个地方形成产业配套环境往往需要十年几十年的时间,沿海形成产业集群也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积累的。
“从一般的土地资源成本来说中西部可能可以,但是产业不配套,很多协作搞不起来,这实际上也是一个利益的问题。有些地方在招商引资时说得很好,一旦去了可能不兑现,效率也比较低下,同时企业家的社会地位不高,当地居民的创业意识不够强。并且,中西部文化与沿海也有差异,文化的差异也不是短期内能改变的,也不是政府发个号召就能解决的。”李佐军认为。
“转移有一个过程,得重新建厂,重新招人,它必须要有新的产业链为他供应产品,一切要重新开始,所以,对那些等一等、看一看的企业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李义平建议。
转移永远是一个比较痛苦的过程,即便是那些实在难以为继的企业,在转移的时候也经历着经济和心理的考量。因为转移本身是有代价的,转移过程中有很多资产会造成损失,社会资本也会损失,人对原地是有依赖性的,所以转移除了经济成本还有社会心理成本。
分步转移
在目前的形势下,中小企业的步履蹒跚刺痛着我们敏感的神经,它的转移与否也牵引着我们的思绪,但是我们不能设想一年四季都是夏天。中小企业必须学会在市场经济下生活,要学会在春天生活、在夏天、秋天、冬天生活,做各个季节该做的事。
事实上,中小企业的转移是经济发展规律也好,是企业发展阶段的必然也罢,这都是经济发展必须要面对的现实,但是,转与不转,该怎么转,一定要量力而行。
在赵英看来,从战略上讲向东西部转移是毫无疑义的,但要看产业和企业的自身情况而有所区别。他认为,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就是一个鼓励和引导的作用,提供一些必要支持,前提是这些企业不是“两高一低”的这种企业。作为企业来讲要根据产业不同情况,从产业上有区分,比如资源指向性很强的,西部有闲的劳动力,本身资源又丰富,这类企业转移的可能性比较大,转移到资源出产地附近,减少了运输成本,布局更加合理。“有一些企业可以整体的转移,有些企业是企业内部生产中心可以转移,而经管中心、研发中心、外贸中心,可以留在东部,企业内部的布局分工。”
转移不能笼统地说向中西部转移,就东部本身,发达的向不发达的地区转移,无论是从经济的合理性还是企业本身的选择来讲都肯定是这样的,比如,在江苏苏南的企业可以向苏北转移,这对企业来讲可能是比较容易的一个转移,这样可以降低劳动成本。
“转移不能笼统地讲向中西部,而要分层次,第一步,东部发达地区向不太发达地区、还有待开发地区转移。第二步,东部地区向比较接近东部的中部地区转移,像安徽环境比较好,交通也比较发达,中部的有些环境和东部已经比较接近了,成本等相对比较近。第三步,东部发达地区向本省的其他相对落后的地区转移。”赵英建议。
李义平刚从广东调研回来,他告诉我们,广东省的企业更倾向于省内转。省内的这些地区挨着发达地区,省里也很重视,本身自己也有一定的发展基础,具备了接受这些产业的条件。这样,它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条件比较成熟,运输成本、人才优势,同时环境的熟悉程度、文化的认同、人员的认同,离原来的前沿也比较近。
“应该先在省内转移,毕竟各个省也有欠发达地区,或者挨着这些发达省的地方,先向这些地区转移,目前还是比较现实的,可操作的。”李义平说。
不管是决定背井离乡的去中西部开创新事业,还是就近地在省内或附近省份继续打拼,都需要考虑一些必需的现实条件——道路、交通、产业的配套、基础设施、运输信息、设计、人才,还包括社会人文环境。
李佐军认为,决定转移后,不能贸然行事,首先要做的是选择适合自己产业发展的地点,要有良好的产业配套环境。其次,就是看当地政府的配套服务是否完善,软硬环境是否适合产业发展,政府的诚信水平,法制化程度,规划的严肃性如何。再次,看看当地的文化是否适合本企业产业的发展。那些创业意识、诚信意识等比较好的地方往往适合于外来企业生存。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就是要把成本充分地计算,重新招聘新人、购买新设备、重新塑造品牌等都需要成本,这都要需要重新测算。
在转移的同时,我们的中小企业还要做的一项重要功课就是,就是产业结构升级,努力提高自己的经营管理方式和技术水平,节约成本。也许只有“双管齐下”,我们的企业才可能走过严冬。
|
### Index:342 《财富堂》 亨利·朗格卢瓦:恋影成痴
亨利·朗格卢瓦:恋影成痴作者:不小可来源:《财富堂》2015年第03期
亨利·朗格卢瓦(HenriLanglois),了解三分的人知道他是法国电影资料馆的创始人、一部会走路的电影百科全书。了解五分的人知道他曾获奥斯卡终身成就奖,被特吕弗誉为“世界上最好的馆长”。了解七分的人可能还曾在巴黎以他名字命名的广场上驻足,或去巴黎蒙巴纳斯公墓瞻仰过他的墓··而在与他共事多年的亲友们眼里,亨利却好像一个一直活在青春期里的小男孩,自打童年闯进了电影迷宫之后,就再也没有走出来。
一个胶片疯子
世界上最伟大的法国电影资料馆,往前倒推80年,还只是个私人俱乐部。1935年,朗格卢瓦像如今在“朋友圈”里建立群分组一样,组织了个名叫“电影圈”的私人协会,在自己和朋友家里放电影。次年他获得一笔私人赞助,正式成立了“电影资料馆”,收藏的胶片拷贝从最初的10罐慢慢扩大到百罐、千罐——连家里的浴缸都被用来储存胶片。
在那个胶片还以易燃硝酸基片为主材料的年代,销毁一罐胶片有五花八门的理由:容易着火、防盗版、无力储存、价值不高……而朗格卢瓦却像疯狂收集玩具的孩子一样,想尽一切办法将它们全都招致麾下。
正如他的一位友人所说:“你不知道一部烂片何时会彰显它真正的价值——如果你想研究中产阶级的家居陈设,就要去看色情片,因为色情片一般都用当代家具。”word/media/image1.jpeg
为了胶片,朗格卢瓦也像孩子对待自己心爱的玩具一般吝啬,甚至还会耍无赖——有一次他借来让·维果(JeanVigo)的原创摄影剧本,没还。人家问他要,他借口说找不到,催急了索性给对方送去一张废纸,上面写着:“维果不属于你。”但是当别人问他借《黄金时代》(L’aged’or,1930)的拷贝,他却不肯,反问对方:“你去问卢浮宫借《蒙娜丽莎》看看,会借给你吗?”
到二战前夕,朗格鲁瓦已经收集了5万部电影,宣称达到世界最大、体系最完整。很快,纳粹铁蹄踏临巴黎,下令销毁所有1937年前的电影拷贝。朗格卢瓦和他的工作人员带着几万部拷贝东躲西藏,藏在朋友的城堡、花园里,一旦抓到就会被以同谋罪论处。深夜里,他的朋友提着煤油灯,穿行在极易燃烧的胶片堆里,一部一部清点检查。
战后,朗格卢瓦的“同谋者”们很不理解,“冒着这么大风险藏在我们家的片子,为什么片名是‘一个小男孩在公园散步’?”其实朗格卢瓦是给很多电影改了一个看起来“无害”的名字,而“男孩在公园散步”很可能就是非常重要的《战舰波将金号》。
即使后来到了破产的边缘,他还是一有点钱就去买片子。有一次他和一个朋友去洛杉矶买片子,朋友问他回程也是一起走吗?他说:“我已经把回程的机票卖掉了,反正领事馆会把我遣返的。”
一个呼朋唤友的少数派
除了孩子式的收藏癖,朗格卢瓦还有他自己对于电影的韬略和野心——他为电影资料馆提出的收藏理念是:“全世界的电影、电影的全世界”。
和如今的电影资料馆多展映名导作品赚门票钱不同,朗格卢瓦对资料馆的放映有着强烈的个人观点——1914年出生的他,受毕加索等人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影响很深,喜欢惊世骇俗的天才。他常说:“如果我们一直给观众看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很快他们就会失去艺术的品位。”在他看来,“一种艺术需要天才去打破规矩,电影界就是缺少有魔力的破坏分子。”
所以,当一个年轻人带着刚拍好的处女作来找朗格卢瓦的时候,他会毫不犹豫撤下原定的希区柯克《精神病人》,改放年轻人的作品,尽管他本人非常欣赏希区柯克,但他会说:“希区柯克在哪里都看得到,应该给年轻人一个机会。”
在保护了无数胶片之后,电影资料馆又成了自由艺术家们的天堂。新导演和经典导演被朗格卢瓦放在平等的位置——这就像新画家的画被卢浮宫接纳,还挂在毕加索边上——如此神奇的鼓舞,为电影资料馆吸引来一大批“有魔力的破坏分子”:侯麦、里维特、戈达尔、夏布洛尔、特吕弗……你会看到,后来著名的“法国电影新浪潮分子”都在那儿。就像特吕弗说的:“我们都是电影资料馆的孩子。”word/media/image2.jpeg
据影评人辛西娅·克莱尼尔(CynthiaCrenier)回忆:“那时,朗格鲁瓦最喜欢以电影周的方式策划活动,每晚3部,一次7天。一个影痴只要坚持每晚看足3部电影,两三个月下来,就可以全面掌握德、俄、美、日、英、法、印度等国家从早期默片到最当代的电影史。”
同一天里,朗格卢瓦选的几部电影可能表面看起来一点关系也没有,但是在他眼里,这几部电影绝对有关,或者是一位导演对另一位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或者是一位对另一位作了致敬……他在排片的同时也在做电影评论员,将自己的电影观融入排片表。他的慧眼识英雄,使电影资料馆成为伯格曼、黑泽明首次在欧洲公映作品之处。
最让人怀念的,还是当年资料馆那种自由的放映气氛:看电影允许抽烟,基本上没有什么不允许的。放猫王的电影,底下会有脱衣舞女郎上台热舞,大家一起叫好……什么奇葩的事儿都有,这就是电影资料馆,一个生动的生活据点,源源不断地吸引着同道中人——有人说,年轻人想拍电影,只要去资料馆放映厅就能组到一个拍摄团队了。
哺育了那么多电影人的朗格卢瓦本人,却有点小迷信:他相信摄影机会带来坏运气,所以一生只拍了一部电影《地铁》,其余时间都在专心当他的馆长。
一个诗意的少年
法国导演雅克·里夏(JacquesRichard)也是“资料馆的孩子”之一。1973年,他进入电影资料馆,成为朗格卢瓦的助手。他的到来和很多孩子们有着同样的理由:爱看电影,买不起电影票。word/media/image3.jpeg
雅克第一眼看到的资料馆掌门人,像童话一样不真实:“很胖,胖得像条龙。他老婆更胖,一直弓着腰坐在那儿,简直像要折成两半。楼下还有个工程师,自愿给资料馆做活,整天穿着个白外套在那儿刷墙……”
“朗格卢瓦好像一直活在青春期里,眼神很单纯,对日常生活充满了诗意的想象。”雅克说,“他24小时都在跟人讨论电影电影电影,电影就像他的宗教信仰。他还喜欢欣赏美丽的女人,喜欢诗歌,也喜欢美丽的男人——我不是说他同性恋,他很神奇,喜欢跟年轻的男孩子躲在电影院的一个角落里,不是干龌龊的事,是在写诗。他老婆看见了就非常不爽,要跟他发脾气。有一次资料馆开会,等朗格卢瓦等了一天他都没来,后来他说:‘妈的!我老婆把我裤子藏起来了!’”
有这样一对活宝夫妇当老板,可想而知电影资料馆在“经营”上有多么随性。两人都不领工资,到了午夜,点一点当天的票钱,放进一个信封,就带着出去吃一顿大餐。雅克没钱付资料馆水电费的时候去找朗格卢瓦的老婆要:“她头发很长,又不喜欢洗澡,宁肯涂很多香水,耳朵不大好,敲门也听不见,走到她面前笃笃笃敲桌子,大声说:‘找你有事!’她才抬起头来,也很大声地说:‘借钱?不可能!电影资料馆是没有钱的!’我说要不我私人问你借吧?她说:‘哦?私人?那又是另一回事了。’然后就从那个资料馆的信封里掏出钱来给我……”word/media/image4.jpeg
不知道的人以为他们中饱私囊,知道的人却明白,他们是把一家一当都砸给了资料馆。朗格卢瓦的妻子叫玛丽·米尔森(MaryMeerson),年轻时非常漂亮,毕加索、马蒂斯都画过她的肖像。资料馆没钱的时候,玛丽就靠卖画补贴,一张张全都卖了出去。
雅克·里夏去给朗格卢瓦当助手的时候,电影资料馆已经经历了1968年著名的“朗格卢瓦事件”——曾经帮助资料馆搬到夏悠宫新址的法国文化部部长安德烈·马尔罗(AndréMalraux),逐渐不能忍受朗格卢瓦不受政府约束的管理方式,以“管理不善、账目混乱”为由开除了他的馆长职务。但此举很快成为文化界的丑闻,震撼了国际电影人。
奥逊·威尔斯、卓别林等众多国际知名导演发来电报声援,新浪潮的导演们纷纷走上街头抗议,夏布洛尔还被警察逮捕……冲突进一步升级,成为闻名世界的巴黎“五月风暴”。越来越多的公民走上街头,打出“去他妈的戴高乐党文化部”、“不要电影警察”的条幅。连当年的戛纳国际电影节也因此停办。word/media/image5.jpeg
迫于舆论压力,当局不得不撤回解雇令,恢复了朗格卢瓦的职务。但很快也停止了对资料馆的资助。资料馆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工作人员从75个锐减到15个,靠很多学生不计报酬地做义工,才得以维持。
为了挣钱,朗格卢瓦受邀去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教电影课,每个月一次,薪酬都贴给了资料馆。但是年事已高,加上肥胖,一次次的法国飞美国再转机加拿大,极大消耗了他的体力,也最终导致了他的心肌梗塞。
1977年1月,62岁的朗格卢瓦因心梗去世。像戈达尔的电影片名一样,他《筋疲力尽》,死时身无分文,公寓里没有煤气,也没有电。
一个孤独的反叛者
朗格卢瓦曾说:“经营一家电影资料馆就像经营猪舍一样,要忍受各种噪音。”尽管他一向坚持“无政治”的立场,但政治终于还是找上了门。
资料馆受限遇挫的年代,他把重心转向“朗格卢瓦电影博物馆”——其实就在夏悠宫电影资料馆一个光线昏暗的地下室。在那里朗格卢瓦设计了一个电影长廊,并不只是按历史时间先后排列,而是像介绍绘画一样,演示各种不同类型电影在各个国家兼容并蓄的传承和发展,各个国家的电影仿佛在他的陈列中达成了一种对话。
博物馆里陈列着很多重要的展品,像卓别林《摩登时代》里的大齿轮、希区柯克《精神病人》里的骷髅头、费里尼的漫画手稿、电影《飘》里斯嘉丽的裙子——但是朗格卢瓦并没有在外面加上玻璃罩,也没加任何注解文字,因为他觉得展品最重要是与观众交流,他希望观众去看,去摸,去发散自己的想象力,即使文盲也没关系。
不幸的是,在他死后,政府官员像老虎一样扑了过来,很快接管了资料馆,清空了老艺术家们,取而代之以学院派的官僚。1991年,老电影人们老的老死的死,文化部委派了一个听话的乖宝宝多米尼克·巴依尼(DominiquePaini)当馆长,资料馆也搬出了夏悠宫。
一个时代就此告终。这之后的法国电影资料馆,再也不能同日而语。想当年,如果一部戏只有两个人进场看,郎格鲁瓦会说:“这两个人就是未来的特吕弗、戈达尔。”现在如果只有两个人进场,工作人员恨不得把他们揪出去。
“电影资料馆应该是一个冒风险的地方,可惜附庸风雅的左岸知识分子们,他们只懂得欣赏1930年的惊世骇俗,不喜欢当代的惊世骇俗。”雅克说。1988年,他与人合作创办了亨利·朗格鲁瓦协会,并让人将朗格鲁瓦的墓搬到了蒙巴纳斯公墓,在一个全玻璃的纪念碑上贴满了250张见证电影史的照片。2004年,他采访朗格卢瓦生前近百位友人的纪录片《亨利·朗格鲁瓦:电光魅影》在戛纳电影节首映,马丁·斯科塞斯特地写信给他,向这部重要的纪念作品致敬。
1997年,雅克亲眼见证了朗格卢瓦的第二次“死亡”——他晚年倾力建设的电影博物馆,起了一场无名火,火灾报告至今没有对外公布。“火灾并不严重,博物馆在地下室,只有大约3厘米的积水,对藏品并没有威胁。但是多米尼克以火灾为借口,彻底收起了藏品,再也没有按照原来的方式展出。这是官僚们对朗格卢瓦的第二次谋杀。”
幸运的是,就像预感到这次劫数一样,在博物馆火灾前一个月,法国导演让·鲁什(JeanRouch)神奇地将里面的展品一一拍了一遍,做成了个纪录片。朗格卢瓦为胶片忙了一辈子,最终他的心血得以保留在胶片里,完全应和了他生前说过的:“生者和死者的影像是共存的,这就是电影的本质。”
|
### Index:343 《中国对外贸易》 享受北海道
享受北海道
作者:高潮来源:《中国对外贸易》2009年第12期
由冯小刚执导的电影《非诚勿扰》在国内上映后,作为外景地之一的日本北海道美丽的风景引起了中国游客极大兴趣。7月1日,日本对中国赴日个人旅游签证解禁,北海道自然成了中国游客赴日旅游的首选之地。笔者7月赴日旅游的首站理所当然地也选在了北海道。
何以如此?自然是因为北海道的美!春天北海道鲜花遍野,夏天北海道山青海阔,秋天北海道五彩缤纷,冬季北海道银装素裹!
小樽:浪漫怀旧的码头小镇
小樽,位于西北海道中央,从明治至大正时期,曾是北海道经济发展的中心和繁华的商都。100年前,这里是日本最重要的海运贸易中转站,来往于世界各地的船只在这里装货卸货,包括中国商人在内的全球贸易商在这里川流不息。而今繁华已逝,当你漫步于小镇的石板街道,望着静静矗立于运河边的瓦斯灯和已经褪色红砖仓库,一种浪漫怀旧之情会油然而生。
小樽是浪漫怀旧的!当年《情书》的导演岩井俊二将处女作的拍摄地选在了小樽,正是看中了渗透在这里每一个景点、每一座房子的浪漫情调。如今,小樽的空气里依然弥漫着浪漫。钟楼、教堂和街边鳞次栉比的欧式建筑以及随处可见的用俄语书写的路牌依然让小樽充满了浓浓的异国情趣。在远离了历史繁华之后,小樽也远离了大都市的拥挤嘈杂和朝九晚五的匆忙。在石板铺就的街道上,人们迈着不紧不慢的步子,生活在这里仿佛是慢了半拍,一切都显得是那么从容优雅。在红砖仓库改建的咖啡馆里,优美舒缓的钢琴声若隐若现,昏暗的煤油灯伴着咖啡氤氲,让人们恍如时光倒流。
当然,最能体现小樽浪漫怀旧的还是小樽运河。这条长1140米、宽20-40米、历经9年岁月挖掘而成的运河,是当时北海道最繁忙的码头。曾几何时,沿岸依次排列着石造的仓库,无数装卸货物的舢板在运河里昼夜川流不息,一派车水马龙的繁忙景象。如今小樽运河早已失去了往日的繁华,只有岸边的石造仓库和瓦斯灯在静静地守望着岁月的流转。前来观光的游客,望着已经斑驳仓库上斗大的“北日本仓库港运会社”的字样,一种岁月沧桑的伤感之情会油然而生。笔者在小樽运河边见到这样一位老人,专注地在画着那些已爬满青藤的古老仓库,仿佛在回味着那早已逝去的岁月。
小樽的另一种浪漫与怀旧还体现在购物与欣赏过程中。小樽最有名的工艺品当数八音盒和玻璃工艺品。小樽的八音钟堂始建于1912年,是一座砖木结构的西式古老建筑,也是目前日
本最大的八音盒商店。八音钟堂的入口处有一座高达5.5米的世界最大的蒸汽钟,每隔15分钟会发出一段汽笛声般的音乐,而到了整点就会像古老的蒸汽机车一样喷出蒸汽报时。八音钟堂内陈列有来自世界各地的八音盒约3000余种,大到近两米高的老式八音钟,小至拇指大小的卡通形象的八音盒,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仿佛让人置身于童话世界一般。小樽另一种有名的工艺品是五光十色、做工精细的玻璃制品。小樽步行商业街上,玻璃用具、工艺品商店和和玻璃作坊琳琅满目比比皆是。其中最有名的是北一哨子三号馆,陈列有上万种玻璃工艺品。馆内由167盏油灯照明,四周墙壁上的玻璃艺品在油灯的映照下闪闪发光,美轮美奂,让人宛如置身于一个璀璨的魅惑世界。
美不胜收富良野
如果说小樽的历史沧桑给人的感觉还有些沉重的话,那么富良野则不同了。放眼望去,郁郁葱葱的山丘连绵起伏,自然的田园风光令人心旷神怡,大片花海和彩带令人陶醉!
美瑛的四季彩之丘在富良野的花田中是最美的。起伏柔和的丘陵上,不同颜色的花带像一道道绚丽的彩虹舒缓地向远处伸展开去,淡紫色的薰衣草、觯黄色的向日葵、粉红色的罄粟花、纯白色的满天星、紫蓝色的羽扁豆、橙黄色的波斯菊构成一片争奇斗艳、姹紫嫣红的花的海洋,让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当然,富良野最美和最著名的花当数薰衣草。每年夏天,在中富良野与上富良野之间,富田农场、彩香之里、町营以及羊之丘薰衣草园等著名的薰衣草园一片连着一片,一望无际盛开的薰衣草将整个富良野染成紫色。其中,最负盛名的薰衣草园属富田农场。在这个有着5大花区的农场里,从深紫浅紫渲染的薰衣草花田到员工的制服、售卖的香包、饮料、薰衣草冰淇淋,全都是紫色的,空气中到处弥漫着薰衣草的幽香。在这里,不仅薰衣草的赏心悦目达到了让人如醉如痴的境界,薰衣草经济也被发挥到了极致。薰衣草种子被做成简易栽培的熏衣草罐和各式香包,成熟了薰衣草经过加工、蒸馏,被做成千花束、精油、香水、香皂、沐浴球、熏衣草糖和薰衣草冰淇淋等。而这些产品均为富田农场独家制造,并且只在本农场销售,因而深受游客们的热捧!
雪国北海道
北海道位于日本的最北部,加上四面环海水汽充足,冬天雪特别的多。因此,北海道又被誉为“雪国”。据本人在北海道的老朋友樋泉绿女士介绍,北海道每年降雪非常多,降雪量也非
常大。每年11月开始下雪,直到下一年的4月,北海道一直被皑皑白雪覆盖。在这个银装素裹的世界里,万籁俱寂,天、地、山、雪,白茫茫地连成一片。由于雪多、冬季长,北海道以冰雪为主题的旅游活动特别多,著名的就有:带广冰雕节、支笏湖冰瀑节、札棍冰雪节、知床幻想曲、鄂霍次克流冰节、小樽雪光道、纹别流冰节、旭川冬季节、钏路冰雪节、狗拉雪橇大会、皇族滑雪国际比赛大会和旭川国际巴萨滑雪大会等。
赏雪之余,游客还可以有另一大享受——在冰天雪地泡温泉。北海道有大小温泉200多处,包括碳酸盐泉、硫磺泉及混合泉。可以想象,在万籁俱寂的富良野然别湖畔,躺在冒着热气温泉里,望着天上大片大片的雪花静静地落下,该是怎样的一种如诗如画境界!
寿司和拉面的诱惑
北海道被称为日本食品原料基地,盛产各种新鲜美味的食品原料。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佳肴当数寿司和拉面。
日本人对拉面情有独钟,北海道拉面在日本又是最著名的。通常日本拉面有味噌口味、酱油口味和盐味拉面三种。而北海道是味噌拉面发源地。北海道味噌拉面制作非常讲究。面要经过反复压制,以增加其韧劲。为了保证客人可以一口气吸起一根面,面条的长度要恰到好处。汤要选用猪骨、鸡骨等长时间熬制,以增加香气和味道。配料有叉烧的猪五花肉、豆芽、大葱、卤蛋。据说,日本拉面的关键在于汤料,每家面店的熬制工艺不尽相同,而且一般都秘不外传。在吃面之前,先喝上一口汤,顿时香味扑鼻,齿颊留香。北海道人气最旺的拉面馆叫“彩未拉面馆”。门脸不大,但门前常常是排队的长龙。本人曾慕名而去,最后因为等候时间过长,只能遗憾地另选其他面馆。
北海道是世界第三大渔场,海水水质好未受污染,出产的海鲜质量上乘,因此北海道的海鲜寿司在日本也是最有名的。而北海道的海鲜寿司又以小樽最著名。在小樽不太长的街道上,大大小小林立着100多家寿司店。小樽寿司均选用每天一早进港直送到各店的新鲜海产,现杀现做,其新鲜程度可想而知。由于小樽是日本全国各地的水产品转运地,小樽的海鲜寿司品种非常丰富,各种鱼类、贝类寿司多得令人眼花缭乱。尤其是小樽当地出产的海胆寿司、鲑鱼卵寿司和八角鱼寿司,绝对是不能错过的美味佳肴。
极富个性的地方特产
北海道地广人稀,物产丰富,手工艺品、海鲜、农产品、乳制品久负盛名。除了小樽的玻璃工艺品、八音盒和富良野的薰衣草制品外,北海道特有的“白色恋人’饼干和生巧克力绝对是馈赠亲友的最佳礼品。其中,“白色恋人”饼干,所用的奶油,牛奶和鲜蛋等原料均产自北海道,这种饼干也仅在北海道一地有售,在日本其它地方别无分号。
|
### Index:344 《中国信息化周报》 京东将转型为电商解决方案提供商
京东将转型为电商解决方案提供商
作者:贺树龙来源:《中国信息化周报》2013年第29期
7月29日,记者受邀参加了以“聚合力、赢未来”为主题的“2013京东开放平台合作伙伴大会”。会上有超过500名来自服装、鞋包、个护化妆、食品、家居等各行各业的电商人员,主办方京东宣布其开放平台致力于成为“卖家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并推出技术、物流、服务、财务等四大具体支持计划,以期建立电商行业的新格局。传统企业与平台结合是趋势中国黄金集团黄金珠宝有限公司董事长陈雄伟先生表示,中国黄金集团非常重视电子商务,不仅把电子商务当做是宣传平台和生意工具,更将其视为黄金销售行业的一次互联网革命。但由于集团自身缺乏互联网基因,人才、资金等资源不到位,建立垂直电商网站难度很大。所以中国黄金集团希望能与大的电商平台合作。而考虑到黄金行业的自身属性,中国黄金集团在寻找合作伙伴的时候非常谨慎,“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团队做”,黄金销售一定要找一个以正品、行货为根本的平台,于是就选择了京东。陈雄伟告诉记者,中国黄金集团进驻京东一年多的时间里,创造了超过一亿的销售额,“虽然占集团总销售额不超过百分之一,但在京东平台上,充分发挥了我们自身的品牌能量,用较少的投入取得了较大的回报。”而易居中国副总裁、家居房商集团副总经理文东先生,则用“无奈”一词形容自己加入京东时的心境。他说,“我们自己做了一个平台,但用户流量十分有限。”而带着这种无奈进驻京东之后,“发现转换率挺高,同样的商品在京东上的转化率比在其他平台上要高五倍。”市场分析人士杨伟庆对此评价说,“2012年,中国网上购物的交易总额约为1.3万亿,五年之前这个数据只有现在的十分之一。电子商务定单量和每个人定单额的急速增长带来了红利效应,很多电商从业者在前几年的日子过得非常好。但是从去年开始,市场发生了一些变化,垂直的B2C经营不下去、倒闭,这是因为中国电子商务的增长没有我们预期的那么快。”这样的背景下,卖家需要精耕细作,提高自己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竞争越来越残酷,如何通过第三方平台优秀的服务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这对很多电子商务的同行、卖家来说,变得非常重要。”杨伟庆认为,京东开放平台对整个电子商务来说是好事,“卖家需要这样的服务,电商格局的良性运行也需要这样的平台出现。”依附平台日益成为传统行业进军电商业务的首要选项,而在不久前,京东与酒仙网的合作,可以说是凸显出了小平台“投靠”大平台的行业趋势。7月16日,京东与酒仙网在北京举行战略合作新闻发布会。酒仙网宣布携近百家酒企落户京东开设旗舰店,而京东开放平台则将为酒仙网开通绿色通道。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兼开放平台事业部总经理蒉莺春认为,电商平台与垂直电商的合作是未来趋势,将有效推动行业的整体变革,促成良性竞争格局的形成。
卖家要适应多平台“消失”了大半年,笑称“不问江湖事”的“东哥”刘强东在大会上现身。他一上来就问各位卖家,“大家今年过得好不好?”在他看来,这两年电商平台上的卖家生存得十分艰辛,原因要归咎于行业垄断,“任何一个行业只要有垄断存在,这个行业永远是不健康的。”刘强东奉劝卖家不要指望垄断者放弃利润,他说,“我真心地希望各位卖家,能够把自己的销售分到多个平台。我永远不会呼吁大家把自己的经营全部放到京东上来。”“你的公司的命运攥在别人手里,你的生死、好坏不是你自己能够选择的。”但对很多卖家来说,平台转移是一件让人十分头疼的事。由于各个平台的历史发展大相径庭,客户操作习惯、业务流程也都多有出入。很多卖家难以适应,因此往往“专注”于一个平台。而据悉,此次京东的POP(开放平台)业务,从卖家的顾虑出发,简化了以往的繁琐流程。也有卖家担心京东自营业务和POP业务左右手相搏。对此,京东执行副总裁兼首席营销官蓝烨表示,京东将会有效整合企业资源和长期发展过程中的核心能力,在品类差异化方面下工夫,力求为众多平台卖家创造更多的价值。刘强东则从战略高度阐释了POP业务对京东的重要性,“如果没有POP业务的成功的话,京东公司必败无疑。京东选择的是把自己定位为„供应链的增值服务商‟。”“京东对自己看得很清楚,京东的自营业务做得再优秀,最多能在10%的标准化产品方面有优势,但是在90%非标准化的产品里面,京东永远不可能完全自己做。”此外,蓝烨还表示,京东坚持经营正品行货,强调客户体验,早期又以经营3C为主,因此,拥有了一大批高学历、高素质、年龄段主要集中在25到30岁的优秀的客户资源。通过开放平台,众多卖家能够分享这一资源,获得其他平台无法比拟的优势。京东四大平台支持计划京东集团副总裁开放平台事业部总经理蒉莺春女士表示,京东开放平台致力于成为卖家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为商家提供贯穿整个运营流程的全方位服务,包括高质量的用户群体、优质便捷的仓储配送服务、以大数据为驱动的电商服务体系、潜力巨大的移动端入口、快捷多样的支付及结算方式和更加公平、透明、完善的平台规则等。■技术支持计划对于电商行业来说,强大的技术支持是掘金商海的核心保障。在商家系统提升方面,京东将对店铺系统、商家助手、IM咚咚等多个产品持续升级优化。商家助手让商家轻松实现后台管理、订单管理、商品发布等操作;京东IM咚咚为商家和用户间架起了沟通桥梁,支持PC端与移动端互通;店铺系统可提供几百个业界流行模板,从策划到上线只需一分钟。
运营方面,通过京东技术支持计划,可全面支持商家的仓储配送服务,并支持商家自建客服团队,电话客服,IM在线客服,机器人客服等。流量支持方面,京东通过多入口、多曝光等方法可强化商家的店铺展示,并通过商家流量闭环以避免流量被分流。此外,通过京东快车还可实现营销方式的多元化、精准化和智能化。■物流支持计划物流是用户网购过程中的“最后一公里”,是电商服务品质的重要一环。京东开放平台物流计划提供了包括仓储、配送、售后、客服等在内的一站式物流服务,并支持B2C、B2B、官网、门店、批发所需的多渠道服务及供应链服务。其中,京东的仓储开放包括了自营(亚洲一号)及三方仓储。京东拥有辐射全国的7个区域分发中心、25个前端物流中心及37个一二级分拨中心作为运营核心,不以盈利为目的,以3-5元每单的市场化价格向商户提供服务。京东配送则开放了自营配送、第三方快递、货到付款落地配、连锁业配送等针对第三方卖家的服务,能够为卖家在区域分发中心、前端物流中心周边150公里提供211限时达服务、货到付款服务,实现“一地库存、全国发货”的点对点服务。■服务支持计划包括客服、售后等在内的服务是消费者衡量商家的关键指标,对卖家的经营有着重要作用。京东为卖家提供400电话和IM自主售后服务,客户可通过分机号、商品编号、订单号直接与卖家取得联系,实现购买咨询、服务受理。京东还为开放平台商家提供了支持专线、服务管理培训以及工具系统保障,卖家可获得7×12小时的贴心服务及专业的服务管理培训,以提升服务意识和沟通技巧。据介绍,目前京东在江苏、成都两地的客服中心已达3,000余人,可提供包括电话、在线等多种服务方式。京东更建成了新的客服中心,预计年底投入运营。新客服中心坐席数将达到6,000位的容量,每日接待客户咨询能力可达到60万人次。■财务支持计划在结算服务方面,京东将进一步精简商家的财务审批流程,实现订单完成后即时到账;在发票开取方面,京东将实现自动开票、主动邮寄,并提供实时查询功能。预计在2013年第三季度,京东将实现对公支付和自动开票,2014年第一季度将实现实时结算和协同平台。京东还将提供金融服务,帮助卖家解决资金问题,具有手续简单、产品丰富、资金安全、还款灵活等特点。
|
### Index:345 《中国市场》 京东无人超市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探析
京东无人超市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探析
作者:张仪姚亚男来源:《中国市场》2018年第29期
[摘要]为研究人工智能在服务营销中的应用,文章运用观察和访谈的方法,探讨目前京东无人超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首先介绍京东无人超市的发展现状,然后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讨论,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策略。
[关键词]人工智能;无人超市;降本增效
[DOI]10.13939i.zgsc.2018.29.172
1引言
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许多企业都将人工智能引入自身的服务过程。继自动贩卖机、开放货架、无人便利店之后,无人超市的发展势头在2016年12月之后尤为迅猛,为“无人零售”提供了新的探索方向。京东作为国内电商巨头,也开始在全国布局无人超市,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本文将运用观察和访谈的方法,探讨目前京东无人超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
2京东无人超市
2017年10月,首家京东无人超市在北京京东总部试运营,目前已有10余家无人超市在北京、天津、烟台、大连、宿迁、西安、长春等城市落地,预计在2018年店铺数量将达到100家。京东无人超市以“降本增效”为发展的主题,以消费者整体的购物体验为中心,以移动支付的普及和政策支持为前提,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以及云服务等技术为基础,为“无人零售”的探索提供了新的范例。
京东在智慧仓储、智慧物流等技术方面投入巨大,发展无人超市具有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方面的先天优势;另外,经过多年的运营,京东强大而又高效的供应链以及覆盖全国大多数地区的仓配一体化网络,为其发展无人超市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京东无人超市的购物体验被称为“无障碍购物流程”,“即拿即走”是其最突出的特点。消费者只需用微信扫描商家二维码进入京东无人超市小程序,录入面部信息并授权免密支付后即可获得自己专属的二维码;消费者再进入超市时,在入口处扫描自己的二维码闸机门就会打开;购物完成后,消费者只需从结账通道走出,系统会在这一过程中自动处理订单并完成付费。
3京东无人超市存在的问题
3.1“无人超市”并非真正无人,引起消费者不满
来到京东无人超市门口,就可以看到有店员在引导消费者注册;超市内也有店员进行补货、理货;当消费者订单出错时,还需要店员帮助解决问题,这令消费者对“无人超市”旗号下的京东“有人超市”十分失望。另外,少量的店员需要负责更多种类的工作,与消费者进行更多的接触,可能引发更多的冲突,不仅会引起外部消费者的不满,也会给内部员工造成困扰,与无人超市降低人工成本、提高效率以及优化消费者购物体验的初衷相悖。
3.2注册流程较为烦琐,使消费者放弃注册
京东无人超市初建时,消费者需在京东App中进入无人超市界面注册才能进店,但并不是每个消费者手机上都有京东App,流量成为京东无人超市发展的阻碍。为解决这一问题,京东重新设计注册流程,选择用户量最大的微信作为入口,让消费者使用微信小程序完成京东无人超市的注册,这一举措虽然扩大了用户量,但仍需要消费者进行拍照录入面部信息、授权微信进行免密支付等操作,不少消费者因注册流程烦琐或担心免密支付的安全问题放弃注册入店。
3.3技术仍为首要问题,人工智能系统有待改进
京东无人超市主要使用两种方案实现无人式购物。第一套方案是通过人脸识别和RFID射频识别技术,即在消费者进店及离店时识别其面部特征以确定其身份;在每个商品上粘贴一个无线射频识别的标签,消费者通过结账通道时,后台远程识别该标签处理消费者账单。但是这种标签不仅增加了成本,加大了员工的工作量,而且在消费者不当的行为下使“逃单”成为可能。第二套方案使用纯视觉技术,通过图像识别、生物识别和传感器等技术抓人抓物,完成整个购物流程。京东无人超市的天花板上安装了大量的摄像头进行对象捕捉,后台实时追踪消费者的肢体动作、行走路径,并对图像进行实时处理,通过对消费者人脸及商品外形进行识别,辨别出哪个消费者在哪里拿了哪个商品,遍布货架的重力感应器也会在消费者拿起和放回商品时进行感应和识别,为最后结账提供依据。这种方式存在很多局限性:一是必须控制进入超市的人数。目前北京京东总部的无人超市最多可以有8名消费者同时购物,超出人数限制就可能出现过多的图像重叠,系统就无法准确地识别每个消费者和每件商品。二是要求顾客如果不购买拿起的商品,必须放回原位。京东无人超市通过感应人与货架的相对位置及商品的外形来识别消费者选购的商品。三是不允许商品在消费者之间传递、交换,也不允许消费者之间的尾随。目前,该系统只能识别是谁从货架上拿起了商品,并不能准确识别商品后来在哪些人之间传递,最后是在谁手中结账,当这样的行为发生时很可能导致账单混乱;另外,两名消费者之间必须要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一名消费者紧随其他的消费者,那么他的账单很可能会附加到旁边的人身上,这给几人结伴购物的消费者带来了不必要的麻烦。
4京东无人超市的改进建议
4.1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进一步降本增效
依托京东在智慧仓储、智慧物流方面的优势,将智能感应货架与云仓储系统相结合,在货物不足时自动报警,系统收到报警后立即做出反应,将信息通过云端发给仓库,由无人车将需要的商品依据程序中设定好的路线送到指定货架的指定位置,完成补货工作,这样可以进一步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实现真正的“无人”。
4.2简化注册及进店流程,提高消费者满意度
消费者微信扫码注册时,超市可以用摄像头采集消费者面部信息的方式代替消费者自己使用手机拍照上传;进店时,摄像头进行人脸识别后搜索数据库,自动将消费者与其微信账户相匹配,这样消费者就无须每次进店时拿出手机扫描自己的二维码,真正实现了“即拿即走”式购物,避免了由过程的烦琐而造成的顾客流失。
另外,购物流程的介绍应避免纯文字性的叙述,采用漫画或漫画与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展开介绍,或者直接在门店外播放整个流程的示范视频,这样更加直观易懂,不仅可以吸引消费者,也无须店员逐一指导顾客进店购物,同时提高了外部顾客和内部员工的满意度。
4.3提高系统安全性,降低消费者感知风险
在消费者注册时标明安全保证,避免出现消费者由于担心免密支付的安全问题而放弃注册和进店购物的情况。这要求京东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消费者提供更为安心的购物及支付服务。
4.4利用自身大数据优势,为消费者提供更为人性化的服务
京东拥有庞大的数据库,可以为其无人超市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例如,当消费者进店后,可以根据消费者往常的消费习惯为其提供适合的商品,并对消费者购物时的情绪、身体状态进行分析,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在提高顾客满意度的同时,提高超市的收益。
4.5不断引进技术人才,加强技术投入,减少系统错误
京东必须不断引进技术人才、加大技术投入,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将互联网、移动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图像识别、生物识别、射频技术、VR、AR、MR等技术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注重不同技术在各模块的分工与合作,使系统运转更加准确和高效,解决目前限流、账单出错等问题,为消费者提供更加自由、方便、满意的购物体验。
参考文献:
[1]MHHUANG,RTRUST.ArtificialIntelligenceinService[J].JournalofServiceResearch,2018,21(2):155-172.
[2]徐太颖.智能经济下零售企业发展前景分析——以无人超市为例[J].纳税,2018(9):195.
|
### Index:346 《商界评论》 京东:四张表管好七万人
京东:四张表管好七万人
作者:刘强东来源:《商界评论》2015年第06期
我们2004年做电商的时候,公司总共有36个人,截至2015年3月30日晚上,已经有75000多人,而且年底还可能新增近4万名员工,此外还有10万多名村民代表。75000多人怎么管理?不管是治理国家还是治理企业,甚至小到家庭的治理,有两件事最重要:一个是人事权,另一个是财权——这也就是通常说的管人和管钱。京东怎么管理人?我们有四张表。
第一张表:能力价值观考核第一张表格叫能力价值观体系,这是京东第一张管人的表格,也是最重要的表格。我们选人、留人包括辞退,用的其实都是这张表格。照这张表格,如果把一个人用量化标准评分,对所有员工进行分类,在公司里分成这样几类:废铁、铁、钢、金子和铁锈。如前所说,做这个分类依据的标准是能力和价值观。能力就是业绩和绩效;价值观则没有得分高低之分,而是看匹配度,即员工与企业文化的核心部分是否匹配。京东用人的原则是价值观第一,能力第二。一个人如果价值观不匹配的话,我们从来不用。
公司要对每个员工进行一个价值观匹配度的考核,比如通过问卷调查等,或者是在3个月试用期之内,对他日常工作的言行进行观察,基本上可以判断出这个人的价值观和公司的价值观是否匹配。如果说价值观得分很低,这在公司眼中是第一类人,我们内部称之为废铁。这样的员工在招聘的时候一般就不会要,即使他通过面试,也会在后续的观察过程中放弃。第二类员工的价值观跟公司非常匹配,但能力绩效就是不能达标。我们把这类能力一般、价值观匹配度很高的人称之为铁。对待这类员工我们一般会给予至少一次转岗机会。比如说你做采销的,能力、业绩老是上不去。怎么办?你是否有别的喜好和才能?适合去别的部门?总之我们至少给一次机会,或者是培训,或者是转岗。但是当一次转岗或者培训之后,绩效仍然达不到要求,公司要请他走。第三类是员工中的大部分,80%的员工能力价值观都在90分之间,我们称之为钢。这是公司员工的核心和主体,一般来讲比较稳定的结构是占80%。第四类员工非常强,价值观和公司匹配度非常高,能力也非常高,这类人我们称之为金子。他们在公司当中一般占20%,这类员工有可能是技术人员,也有可能是管理人员。最后一类是能力非常强,业绩非常好,但是他的价值观跟公司不匹配,这类人我们称之为铁锈。他们往往最难对付,也是第一时间就需要被干掉的一类,因为他们比废铁还要糟糕。为什么?因为铁锈有腐蚀性——他们能力强,口才又好,会有机会成为群体领导。某一天他对公司可能造成很大的破坏和杀伤。因此即便失去这类人可能给公司业绩带来很大的损失,也不能让铁锈待在那里,宁愿职位空着。不过领导者要注意的是,这种人能力强,隐藏性也很强,通常你并不容易发现他的价值观跟公司有什么重大的不同。
以上是我们公司选人和用人第一个重要的表格,每年公司所有中高级管理人员、副总监以上都要做一次360度的考核。考核内容包括他的能力,一年连续4个季度的业绩得分;再有就是对他同级别的、上级和下属360度的访谈,以及无记名打分投票的方式,以此来考察他的价值观。也许有人会问,为什么是金子20%、钢80%的结构?实际上,金子太多或者太少,都不是最稳定的,可能会影响公司的发展。很多公司经过多年的打拼,公司能够上市,也取得了巨大成功,但这样的公司金子太多,这时可能会有很多金子出去创业,或者纷纷被拉走。所以,有的时候如果看到一家公司的高管纷纷离职,也许恰恰说明这家公司的金子太多了,而公司的现金、奖金、各种股票等资源,一般来说也就只能支撑20%的金子。二八规则在世界上都是普遍存在的,人才结构如果是80%的钢和20%的金子,会是一个相对稳定的团队。
第二张表:ABC原则把人选定了之后,人事权之后是授权。管人怎么管?谁管谁?怎么一个管法?我们把第二张表格叫ABC原则。放到HR部门,就是我们公司的HRABC。什么叫ABC?简单说就是按照级别划分:C级汇报B级,B级汇报A级。在人事权管理中,C的加薪、辞退、奖金、股权等,都由B来决定。与之相应的,B级由我来决定。比如,我只能管公司的副总裁,而招一个总监就不用经过我面试,对于升职、加薪、授权、辞退等,我都可以不知道。但是我们公司设立CEO,这个必须是我要知道的。所以按照ABC来讲,我是A,子公司下面的副总裁属于公司的C。这样做是为了避免一个人说了算,同时旁边还跟着HR。也就是说,业务部门说某个人可以加薪,HR为什么要在旁边?他并没有提名权,但他可以审核。他不可以跳过A或者B来决定给C升职,给C涨工资,HR没有这个权力。对C的提名应该通过B这一块,A不可以跳过B给C加薪和升职。HR会监督你的决定是否符合公司价值观和普遍人事的政策。通过这种ABC的资源管理,就避免了给公司单一员工决定生杀的大权。第三张表:8120原则第三张表格就是公司的8120原则,这也是我们管人的一张表格。这是什么意思呢?我们认为一个中高层的管理人员,最佳的管理数是8到12个人,这能让他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想战略,同时也并不清闲。我们看到有很多公司都是一个人管理两个人的结构,在京东不会允许这样的情况。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怎么办?那就对现有结构进行合并,让它变成一个团队。在京东,每个管理人员管理的下属不能低于8个人,低于的话,底下的部门要合并;假如超过12个人了,那么管理者的业绩可能又会受到影响,当然12个人并不是一个死的上限,不过原则上不超过12个人的话,业务不允许被分开。举例来说,我的一个副总裁可能管了9个总监,此时公司只会有一个副总裁,不可能有两个。但如果一个副总裁管到13个甚至15个总监,那么在超过12个之后,公司可以考虑设立第二个副总裁。20又是什么意思呢?对公司最低层的管理人员来说,我们要求每个主管管理的人员不低于20个。为什么呢?基层员工业务比较单一,我们要求不低于20人,我们有的时候管了50人到80人的情况都有。这样就能避免公司人浮于事,官太多,人太少。
第四张表:2N原则最后还有一个原则——2N原则,也就是有两件事情在公司是不可以做的。第一个不可以是,所有加入集团公司的管理者,过去有很多工作经历,每个人最多只能允许在原单位带一个人过来,如果带人多了怎么办?也欢迎,那就去别的部门。在你的部门最多只允许带一个人,公司原则上是鼓励你一个人都不要带过来。很多公司是一个部门来了一个头儿,带了很多原部门的人。等到这个头儿走的时候,发现底下这些人都走了。这样是非常可怕的,给公司的损失会很大,因此我们不允许。第二个不可以是,所有管理人员给你一年的时间,找到指定公司认可的人员,如果找不到的话,第二年新的业务也不会给你,加薪也不会给你。如果两年之内还是找不到,公司会请你走,必须离职。
第一个原则是为了避免公司内产生帮派情绪,第二个原则是确保公司必须有人员备份,不会因为一个高管人员的离职使业务瘫痪。这4张表格决定了公司选人、用人、留人的基本原则。当然,每个公司都不一样,所有行业也不一样,以上仅仅是针对京东过去十几年来所采用的管理模式。比如纯技术公司,当然可以适当加以改造。创业公司管人是最难也是最重要的事情。如果说一家公司失败了,多数不是因为钱的问题,而是团队出了问题。公司成功和失败,首要因素永远是团队。如果说哪块业务出了问题,我们基本不考虑竞争因素、政策因素、市场因素,我们就找人的原因。
|
### Index:347 《戏剧之家》 京剧舞美创作中形式感的运用
京剧舞美创作中形式感的运用作者:倪可来源:《戏剧之家》2016年第19期
【摘要】2014年底,国家京剧院与国家大剧院联合演出了大型新编历史京剧《丝路长城》。此剧在国家大剧院戏剧场圆满完成了首场演出,并获得了广大观众及专家领导的好评。作为国家京剧院参与此剧创作的一员,我感到十分欣慰。当接到院领导通知,得知我将作为舞美设计助理,协助国家大剧院舞美总监高广建老师完成《丝路长城》的舞美设计时,心里异常兴奋,却又感到压力巨大。一方面,早已仰慕高老师许久,从歌剧《苍原》《图兰朵》到京剧《赤壁》《天下归心》,这些耳熟能详的作品都是我十分欣赏的;另一方面,我对自己能否胜任高老师的助手工作,完成好院领导交待的任务,心里还是没底的。
【关键词】京剧;舞美;体会;创作
中图分类号:J8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0-0021-02
一、建立信心
初次与高广健老师见面,我们寒暄几句后便开始投入到创作中。高老师首先提出将“丝绸之路”中的丝绸进行剖析。第一,丝绸的形象本身就是连接地域的纽带;第二,丝绸不就是由千丝万缕的丝线纺织而成的吗?第三,京剧艺术完全可以在一个象征性、虚拟化的舞台空间内充分发挥。第四,将丝绸解构,十分有利于我们用现代的形式感体现传统京剧。并且,作为形象载体,它可以把不同的写实内容整体概念化。线性形式感的似透非透、柔软可塑不仅可以夸张表现丝绸质感,还可以有多种灵活方式变化。我们围绕这个主题进行了思考和讨论,“丝路”如何能从形象上一下就说明问题?用什么样的舞台“语言”来诠释本剧?怎样用现代的手法来体现传统的京剧?如何处理京剧的虚实关系?一系列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最后高老师明确了他的设计理念——用“经纬编织”的形式作为第一视觉主体来呈现《丝路长城》。虽然一开始我就知道这次创作不会是常规写实的手法,但是高老师的想法还是让我眼前一亮——“经纬编织”不正好符合丝绸的原始特性吗?于是,几张草图跃然纸上,我在电脑上开始了初期呈现。
我们用横竖线条的组合形式一场一场进行“编织”。几个通宵过后,《丝路长城》第一稿完成了。在第一次舞美汇报的过程中,导演及专家、领导就横竖线交错的视觉形象提出了一些看法,大家觉得横竖交错给人感觉更像网,而且丝绸柔软的特性没体现出来。虽说第一稿方案没有通过,但我们一直在探索追求的核心思想却没有动摇。在第二稿出来之前,我们的创作思路还是按照高老师的既定方针进行下去。
二、剥茧抽丝
在第二稿的创作过程中,我们归纳总结了第一稿的很多问题。如何在充分体现理念的同时,在视觉上又能让人很舒服地体会到“丝路”那种线性质感?那就去掉纬线吧。高老师几笔很帅气的草图,让我们重拾信心和激情。当第一场的效果图雏形出来后,我们像敲开了一扇门一样,顺着“丝路”的思路迸发出很多想法。高老师提出了一个新的创意,这个创意让全部竖线的视觉形象赋予了柔软丝绸的属性。那就是将竖帘幕利用前后吊杆的升降兜出弧度。这样的效果立竿见影,马上使得整个舞美形象活了起来,丝的那种线性柔软的质感出来了。并且,把兜着的帘幕用于下一场,很好地解决了场景切换的问题,对舞美形象的贯穿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于是竖条帘幕的兜上放下成为整个舞美主景变化的主要手段。每一场都有概括提炼的形象印在帘幕上作为场景的提示,并且,为了增强整体感,对传统的边沿幕高老师也进行了设计。用两块挡片(呈“八字”放置)代替边沿幕,上下场门的挡片各开了两个门,即有典型的京剧出将入相的意味,又能够让舞台更加“拢气”。在确立了准确的设计方向后,我们的推进速度一下加快了不少,甚至每一场都能有几套方案供选择。剩下的就需要大量查阅资料,推敲每道帘幕上的形象和颜色了。进行到这一步时,我们心里已经有底了。此时,我对舞美设计创作中最开始如何准确地寻找切入点、如何提炼出核心形象有了很直观的认识。如果说《丝路长城》按写实舞美去设计,固然会轻松许多,至少不会有什么差错。但是,一个单纯提供环境而毫无深层意义的舞美是索然无味、缺乏生命力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艺术作品也是一样。每一件艺术作品都应有其特有的个性气质。舞台美术作为戏剧艺术的一部分,是要为戏剧作品披上一件专属于自己、能彰显自己性格特点的外套。正如毕加索说过的一句话:“并不存在抽象艺术,总要从什么东西着手,然后可以将一切现实的痕迹去掉。”如果舞台艺术的创作单单只是摹仿或照搬生活中的真实,而不去探求真实背后深层次的底蕴,其艺术价值也是大打折扣甚至是毫无价值的。没有深层次的挖掘、没有探索未知的勇气,只能算有作无创。对于京剧来说,本身就属于最典型的东方文化的代表,京剧的表现形式就是抽象的、程式化的。京剧人物的脸谱化、京剧服装道具的图案化都是经过设计和提炼,经过长时间不断演化传承下来的。当然,这主要说的是传统戏即普遍意义上的京剧。《丝路长城》作为一部新编历史剧来说,其本质上还是京剧,但形式上也要出新,而且要和本质上协调、相辅相成。黑格尔曾经说过:“形式是本质的,本质是有形式的。”
三、形式解惑
《丝路长城》的形式感是通过寻找独有特征而产生的灵感。本剧的舞美之所以特点鲜明、独树一帜,是因为其形式感不是浮于表象,而是通过对其具体特征的总和概括与抽象。我们始终坚持的是:第一,绝不拿来就用。一定要经过反复推敲、深度提炼,才能使舞台形式感站得住脚。即使找到的素材再贴切,也要经过再加工,以适合全剧形式感的需要。第二,寻找与京剧特点相契合的平衡点。京剧的表演形式、京剧的韵味、京剧的审美都是在京剧舞美设计创作前需要做深度研究的。京剧靠演员无实物程式化的表演是其主要特点。例如,一杆马鞭就是代表牵一匹马;演员扎上靠旗就是统领千军万马;车旗代表马车;《春草闯堂》中轿夫们极为生动地用表演来体现起伏不平的地形;一桌二椅各种代表性的用法,等等。这些都已成为戏与观众共同认可的不成文的规则,是观演关系的一种默契。所以,概念化的舞美形式与京剧结合,即会有优势,也会有各种制约。如地面对舞台表演的制约;舞台支点的精炼;各种道具的尺寸规格重量必须适应演员的要求等。我们不能小看京剧程式化的表现方式。京剧从萌芽到辉煌经历了各种创新和演化。即使在今天,京剧也在继承中求创新,以适应新的时代。很多戏里也会有现代的元素,很多现代戏剧一样也可以用京剧诠释得很好。京剧在“讲究”的同时并不局限于单一类型的题材,他的程式化表现形式一样可以将新的理念融会贯通,用自己特有的语言娓娓道来。可以说,京剧是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和变通能力的。了解了京剧的基本“脾气秉性”后会很容易与其沟通融为一体的。在这一点上,我和高老师之间的沟通几乎是无障碍的。高老师之前已经设计过很多部京剧及其他戏曲了。他有着丰富的戏曲知识,了解戏曲底蕴,并且对中国传统文化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我们在工作间隙也时常探讨京剧的发展及京剧舞美的创作理念的问题,这使我受益匪浅。第三,在整体风格确定后,不教条和生硬地使用形式感。在《丝路长城的》舞美创作中,每场景任何道具及景片我们都进行了形式感的加工处理,并且对每组景的存在合理性进行了讨论,将不能充分体现设计意图的或体现力度不够的重新整合、删除多余。例如,我们在处理北荒大帐的时候,就将一开始体现大帐的形似抛弃,转为体现北荒大帐的神似。用两组长矛相互交错的形态呈现,即有帐篷的基本形态又是一种战争爆发前的心理暗示。然而这组长矛的作用还远没有结束,在之后的场次中我们将两组长矛分开,它又成为战场上两军对垒的气氛道具。一景多用的手法几乎贯穿全剧,但通过充分挖掘每组景的特质,经过排列组合,又使景自身的作用发生转换,创造出另一种环境乃至营造出不同的意境。这种对景的处理手法也恰恰与京剧中一桌二椅的灵活运用不谋而合。例如《武家坡》“进窑”一折中,一把披着灰色椅披的椅子,椅背冲着上场门,就用来表现寒窑的“门”。《长坂坡》中椅子用于赵云”掩井”。桌椅的排列组合在京剧中可以当山、可以作桥,加上一点修饰可以当作“军中大帐”、“洞房”、“花床”。谁都知道那是椅子桌子,与他们所表现的事物在本质上没有一点关系,可是在戏里虚拟化的表演将其赋予了剧情所需要的形象。物未变,观者心已变。
四、舞台呈现
《丝路长城》的舞美制作与呈现是反复试验、不停修改出来的。在竖条帘幕材质和制作工艺的选择上,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海选打样。为了更好地展现设计意图又能便于状态演出,材料的正确选择至关重要。不仅如此,还要看加工工艺是否到位。设计再好,没有一个好的呈现也是枉然。直到演出前的头一天,我们还在做最后的修改,这一切都是为了把我们的设计作品展现得更充分、更完美。
实际上,《丝路长城》从设计、审核到制作只有两个月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与高广建老师通过夜以继日的工作建立了深厚的师生情。通过这次与高老师的合作,我对舞台设计思想理念上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比如,如何针对不同的戏寻找具有个性的、适合的舞美形式。纵观高老师设计过的几部京剧——《图兰朵》《赤壁》《天下归心》《丝路长城》,我们不难发现,虽然都是京剧,但舞美形式感完全不同,可以说是四个性格迥异的兄弟。然而,通过深层次的解读就会发现,这四种各具特点的舞美形式互相之间也是有内在联系的——它们都很贴戏;它们都能体现京剧韵味;它们符合京剧的审美特征,并且在舞美形式上符合现代观众的感官需求。无论是平面化的《图兰朵》还是气势恢宏的《赤壁》;无论是返璞归真到一桌二椅的《天下归心》还是用线到极致的《丝路长城》,高广健老师都从京剧的本质中提取出每部戏独有的舞美形式感。这是我作为一名年轻的舞美设计,尤其是京剧舞美设计应当多下功夫学习和钻研的。
|
### Index:349 《前线》 京津冀交通协同发展两大亮点
京津冀交通协同发展两大亮点作者:来源:《前线》2017年第06期
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先行领域,其中公交一体化是关系民生、直接方便百姓出行的主要举措;而交通标准又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支撑,有统一的标准才能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近年来,三地交通部门在推进公交一体化和标准化建设方面下功夫、求实效,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京津冀地区的交通网络格局已初步形成。
区域公交一体化再上新台阶
随着京冀两地的经济发展,北京市京冀公交线路自1996年开通以来,至今已达39条,线路长度2801.59公里,日均客运量39.1万人次。目前已基本覆盖河北省三河、香河、大厂、廊坊等14个毗邻区、县(市)。其中开往怀来县的898路、899路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优化调整的城际公交线路,日均客运量从34万人次已增加到39.1万人次,同比增长15%,为京津冀三地日常通勤作出重要贡献。为方便河北省燕郊、大厂等地居民通勤,自2015年起,又相继开通快速直达专线6条,累计发送11650车次,累计运送乘客407116人次。
为深入实施京津冀协同发展总体战略,不断丰富合作形式、创新合作机制,努力构筑京津冀三地“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公共资源优化配置、管理模式一致创新、三地百姓均能受益”的区域公交一体化发展格局。
在实地调研基础上,北京交通委运输管理局编制了《关于推进京津冀区域公交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并组织北京市公交运营企业积极开展出京公交线路需求调研。同时交通委运输管理局还积极推进京津冀一卡通互联互通二期工程,2016年年底如期完成了市区公交剩余737条线路一卡通互联互通的全覆盖,并启动郊区一卡通互联互通前期工作。
2017年3月1日,交通运输部经第3次部务会议通过《城市公共汽车和电车客运管理规定》,进一步完善了公交省际化运营的管理制度,对未来促进公交省际化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规定已于2017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
为了使公交省际化运营试点工作进一步得到落实,北京市交通委又配合推进了如下几项工作,一是进一步研究省际公交线网优化。北京市交通委对河北省廊坊市、承德市双滦区、保定市白沟镇、天津市蓟县等地人民政府提出的北京公交开行需求,组织公交运营企业,从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缓解交通拥堵出发,结合京冀两地交通发展实际,稳妥研提实施方案。二是进一步实施一卡通互联互通工作。按照交通运输部京津冀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实施要求,2017年年底前将在市区公交、郊区客运及轨道交通全面实现京津冀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同时,交通委也抓紧《关于推进京津冀区域公交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的报送工作,并配合相关部门研究京津冀公交一体化财政补贴分担机制有关问题。三是制定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方案。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印发全面深化交通运输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精神,结合京津冀省际毗邻地区客运市场实际,北京市交通委制定了《京津冀省际毗邻地区主要通道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实施方案》。该方案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满足群众出行需求为目的,积极推进京津冀省际毗邻地区主要通道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工作,基本实现法规政策一体化、发展规划一体化、运营管理一体化、服务标准一体化,构建布局合理、畅通快捷、安全优质的京津冀省际毗邻地区主要通道客运网络,探索形成看得见、摸得着、易推广、可复制的省际毗邻地区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模式,为其他地区提供经验借鉴。
除此之外,北京市交通委还多次与河北、天津相关部门沟通协调,确定了省际长途公交化改造的主要任务为:明确毗邻地区、主要通道和公交化改造线路;确定省际毗邻地区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条件;确立省际毗邻地区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标准;调整京津冀省际毗邻地区省际客运经营结构;优化公交化改造客运班线停靠站点设置;强化省际毗邻地区公交化改造客运班线的安全管理。
为保障试点班线的顺利开通,京津冀三省市交通运管部门多次召开联席会议协商改革工作推进事宜,共同拟制了《京津冀省际毗邻地区主要通道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实施方案》,确定了平谷—三河、平谷—蓟县(含南线、北线)3条线路作为试点先行改造线路,并报请交通运输部批准。在开通前,市交通委多次组织平谷区交通局、北京陆峰达客运有限公司,分别对3条试点班线的市场现状、管理体制、经营方式、票制票价、起讫站、经停站、途经道路和运营情况进行翔实的实地跟踪调研,拟定了试点班线设施整备和启动运营基本规范,完成了场站基础设施、运营车辆的整备工作。为确保省际班线公交化改造试点顺利开展,市交通委还印发了《关于推进落实平谷区与津冀毗邻区域道路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革试点运行的意见》及试点工作规范、行政许可办理程序,并将行政许可权下放至区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具体实施。按照试点工作规范要求,充分考虑服务保障需要,组织运营企业完成了班线运行设施和运行环境整备、落实了司乘人员复训复审、完善了企业管理和营运服务规章制度。通过整备,试点班线站车设施设备焕然一新、功能齐备,途经站点标识清晰、定位合理,方便沿途居民聚居区乘客优质便捷出行。
2015年12月5日3条试点班线正式投入运营,开启了道路客运省际公交化改造试点工作。2016年在完成3条试点班线检验评估工作基础上,北京市交通委与河北省运管部门按照现行制度规范和工作程序,又协调开通了平谷—遵化、平谷—兴隆、平谷—快活林3条公交化运营班线。
北京市6条试运营班线是京津冀省际毗邻地区主要通道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革的首批试点班线,也是截至目前唯一一批投入实质性运营的公交化改造成果,上述改革成果为跨省市毗邻区域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革及运行管理探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模式和规程,为京津冀交通运输一体化协同发展及整体改革工作提供引领和示范。
交通标准化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2015年11月13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了《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的标准化任务落实方案》。为进一步细化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标准化方面工作任务,结合北京市的工作实际,市交通委将以下三项任务作为工作重点:推进完善标准化工作的交流合作机制;加强促进区域交通一体化发展的标准制修订;推动区域计量机构建设,加强质量监督,提升区域标准化基础能力。
在交通区域性标准方面率先实现了突破。2015年6月1日,京津冀共同发布了全国首个京津冀区域交通标准《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路侧单元应用技术规范》,为落实交通运输部提出制定区域性标准首开先河,为形成“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标准要先行”的工作理念达成了共识,实现了该标准在京津冀三地的统一。
在交通标准化方面建立了行之有效的长效工作机制。2015年,市交通委牵头成立了由三省市交通部门和质监部门组成的京津冀一体化交通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了由三省市交通主管主任(厅长)担任组长,标准化主管处室主要负责人、三省市质检部门参与的长效工作机制,建立了与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部标准化工作委员会顺畅的沟通渠道,完成了《京津冀一体化交通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制度》《三地专家库建设及专家遴选办法》等制度建设,制定了《关于制定京津冀区域标准工作计划》,搭建了京津冀一体化交通标准化工作微信群,初步形成了横向协调、纵向畅通的交通标准一体化工作机制。
在此基础上,北京市交通委又提出要完成三地交通标准体系的梳理,提出了交通标准化工作项目。协同天津、河北交通部门,在对现有的交通标准体系进行各自梳理基础上,重点对京津冀三省市现行有效的179项(北京89项、河北29项、天津61项)交通地方标准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道路货运场站经营服务规范》《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规范》《省(市)级高速公路网命名和编号规则》等5项京津冀交通区域标准项目,力争在2017年完成编制。2016年北京市交通委又牵头完成了《道路货运站(场)经营服务规范》和《京津冀地区高速公路网命名和编号规则》两项京津冀交通区域协同标准的编制任务,并于2016年12月30日正式发布。目前,已发布的4项京津冀区域协同标准中,交通行业占据3项。
北京市交通委在三省市交通标准制定过程中勇于担当,积极配合河北省交通厅完成了《高速公路服务区服务规范》《高速公路收费站服务规范》《高速公路智能管理与服务系统技术规范》3项区域协同标准的制定,以及在标准制定过程中的大量走访调研工作。2016年年底,3项标准已经形成了初稿,得到了交通部及河北交通厅的好评,也让大家看到了一体化给工作本身带来的便捷。
近年来,三地按照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不断推广京津冀标准化合作“3+X”模式,通过统一标准的制定实施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两年来,已发布的3项标准在制定过程中,三地交通、标准化部门进行了多次沟通,就标准文本内容做了缜密的论证和研究。
第一,《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路侧单元应用技术规范》的发布实施,为落实交通运输部提出制定区域性标准首开先河,为形成“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标准要先行”的工作理念达成了共识。第二,《京津冀跨省市省级高速公路命名和编号规则》地方标准,借鉴了国内外相关规范的成果,内容着眼于“交通一体化”公众出行的需求,充分考虑了现有高速公路网命名编号规则,有利于规范跨地区高速公路的公共标识、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换,方便行业管理和社会应用。标准实施后将对解决三地跨省市省级高速公路“一路多名”“编号不一”的现状,发挥高速公路的路网功能,提高高速公路的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第三,《道路货运站(场)经营服务规范》地方标准,结合京津冀三地特点和既有经验,对道路货运站(场)的作业、服务、管理、安全等内容提出了要求。标准实施后将对货运站(场)经营者和入驻业户的经营行为进行规范,从而促进京津冀货运行业协同发展,规范和引导货运站(场)企业的转型升级。
|
### Index:350 《中国市场》 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背景下河北商贸物流业发展探析
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背景下河北商贸物流业发展探析作者:王颖 乔轶娟来源:《中国市场》2018年第07期
[摘要]为推动我国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国家推出了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规划,该方案作为国家一项重要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有效地促进了北京、天津、河北三地的产业分工协作,促进了京津冀地区物流产业的发展。商贸物流作为经济发展催生的新兴产业,其能有效地将区域经济发展联系起来,增强区域经济之间的协作性,更好地推动经济的发展,对于京津冀地域来说,商贸物流产业的发展能够有效地推动该地的协同和发展进程,为该地区经济的发展开创新的局面。因此,文章就以京津冀创新协同化为背景,分析河北省物流产业及商贸物流发展现状,指出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对河北省开展商贸物流业服务创新进行分析,提出具体的商贸物流业创新策略。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商贸物流业
[DOI]1013939/jcnkizgsc201807039
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背景下研究商贸物流业,有助于使河北省连接其他省份与京津地区的作用更加显著,有效地减少河北与京津及其他省份的运输费用,加快三地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提高物流行业的发展水平,从而有效地提高城市综合功能,提升现代化城市的发展水平,提高现代商业对人类的服务质量。从区域化物流促进现代商贸物流业发展,联动多种产业整合,推动现代物流业发展,强化服务品质以提高核心竞争力,利用决策分析模型,定性定量分析技术、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与物流产业相结合等多个方面对课题进行深入研究能够促进河北省商贸物流业发展。
1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中河北省商贸物流业发展现状
一般来说,自然地理条件对经济的发展具重要的作用。河北省外环渤海、内环首都北京和直辖市天津,地处我国第三经济增长带的核心腹地,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格局以及独特的地理优势都是河北省经济综合竞争力得以提高的有利条件。物流产业的发展状况必须依靠良好的经济发展,随着近几年河北省公路、铁路、航空、水运货场以及货运枢纽等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其物流产业发展具备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截至目前,河北省共成立物流公司上百余家,其中企业内部物流配送中心多达百家左右,已经建成了内联11市、外接31省以及百余个自治区的大中城市交通运输网,平均一天的货物运输量在200吨左右。随着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信息网络技术的日益完善,河北省物流事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就目前河北省的产业发展情况来看,我国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还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例如,我国物流产业的整体规划性欠佳,物流的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其标准化与规范化程度不够且未达成一致。这就意味着我国一旦全面开放国内物流市场,势必受到国外物流公司的强烈冲击。与国外和我国先进省市的物流产业发展情况相比,河北省的物流组织化、规模化程度有待提高,缺乏统一的规划与协调,存在分割和重复建设的问题,并且物流行业的高素质人才比较匮乏。这些因素都是导致我国物流产业无法与发达国家一较高下的原因。
2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开展商贸物流业服务创新分析
21优势分析
河北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发展商贸物流业服务创新,其优势集中在金融资源、区位、交通以及人才、科技资源等几个方面。就地理位置而言,河北省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其处于我国第三经济增长极的核心腹地,处于华北平原最为平坦的区域,位于华中通往东北、西北等地区的交通要冲,交通线路发达,容易形成大面积的集约型工业基地和大规模的商品化农业基地。京津的经济发展离不开河北,河北的发展也离不开京津,三者互为依存。人才方面,河北省拥有我国众多科研实力雄厚的高校和科研机构,能有提供先进的科研技术以及大量的高技术高素质人才,这些都能有效推动经济的发展。就交通方面而言,我国最发达的交通运输网处于河北省,河北省拥有丰富的港口资源,在京津与其他省份的交通之间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海陆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为物流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2劣势分析
由于地理位置上的优势,京津冀经济的发展联系越来越紧密,但是与京津两市相比,河北省的物流产业发展仍然比较落后。虽然河北省具有丰富的港口资源,但是对港口的利用率并不高,铁路运输依然是港陆衔接和港口集散的主要方式,用于内陆集散的设备配备十分短缺,存在多港共用一路的现象。同时,河北省的经济依然以国有经济为主导,且国有经济的占比过大,民营经济发展缓慢,从而导致市场区域化分割现象严重,这严重影响经济的良好发展,抑制了各种资源的自由流通,使得各物流企业无法扩大规模。
23机遇分析
为了有效地推进京津冀三地的协同发展,京津冀三地应该明确各自应该承担的义务和责任,对自己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功能予以明确,将三地的产业分布进行重新布局,对于河北省而言,主要任务是承接大量自京津两地转移的产业,并将不适合本地发展的产业转向京津两地,通过产业的转移,加快河北省对于传统产业的改造,更好地优化产业布局,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
3河北省商贸物流业发展趋势
处于京津冀背景下的河北省商贸物流业未来将成为全省的重要支柱产业,据《河北省建设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规划的通知》表明,商贸物流未来将建立联通全国、面向全国、服务京津、带动周边、发展自己的智慧物流服务网络,提高物流效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据规划表明,随着现代交通运输网络的快速持续发展,河北省将建成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网,建设先进的物流枢纽、商业中心、商品集散地及会展中心,不断优化物流空间,整合河北资源,实现京津冀良好发展。
4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河北省商贸物流业创新策略
41加强商贸物流业态创新,推动传统商贸物流产业转型升级
促进商贸物流业态创新要根据河北省的物流发展水平以及市场发展趋势,依照商贸物流基础功能产品和服务、商贸增值产品及服务,以及商贸物流解决方案的推行办法,从各个角度进行不同程度的业态创新。尤其是要根据河北省的物流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来组织商贸企业的运行形式,对企业的运行体制机制进行不断创新,保证企业发展符合物流市场的实际需求。同时,要根据社会的发展以及日益多样化的物流需求创新物流产品和服务,根据商贸物流的实际需求调整企业运营形态,不断进行形式和理念上的创新。利用先进科学技术进行创新,提高区域合作水平,形成高度发达的产业链,从而将河北省打造成为现代商贸物流集群的中心。
42深化管理体制改革,以体制创新促进现代化商贸物流产业集群良性发展
现代商贸物流业态的创新需要完善的管理体制进行保障。因此,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背景下,要对河北省商贸物流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和创新,利用国内外的发展经验,打破传统的商贸物流管理体制分割和行政区划限制,建立统一的商贸物流管理标准。加强政府对商贸物流市场的管制,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作用,保证市场的主导作用,从而建立高效的大物流行政协调和管理机制。
43创新商贸物流发展模式,提升商贸物流产业集聚水平
创新商贸物流发展模式就要根据不同层次的生产和生活物流服务的需求,提高商贸物流现代化水平,开发形式新颖的商贸物流服务,并通过不断提高企业品牌,打造一批优势物流品牌,增强商贸物流对周边区域的辐射作用。同时,积极利用“互联网+现代商贸”物流,促进河北省现代商贸物流的智能化水平不断体提高。
5结语
现代商贸物流产业的集聚发展是推进地区经济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重要途径。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要积极促进河北省的商贸物流产业的创新发展,促进京津冀经济的更好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蒙玉玲,闫兰香关于河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战略思考[J].河北学刊,2012(6)
[2]舒文商贸物流对商贸业的推动作用探析[J].商业经济研究,2016(4)
[3]杨国慧山东省商贸物流业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市场,2017(15).
[4]冉华庆知识产权职业共同体研究[J].中国市场,2013(5).
|
### Index:351 《合作经济与科技》 京津冀生态环境治理策略
京津冀生态环境治理策略作者:郑秀杰王冬寒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年第15期
[提要]京津冀在快速发展进程中,由于缺乏严格的生态环境空间管理措施,出现工业园区发展成片、污染排放监管不严等现象,引发雾霾蔽日、水资源短缺和生态失衡等区域性环境问题,这促使京津冀三地不仅在经济、政策方面一体化,环境方面也进入全面一体化日程。本文在分析京津冀生态环境及其治理现状基础上,提出生态环境治理策略。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生态环境;治理策略
课题项目:2016年度河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64576136D)
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6月5日
2015年,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层面的区域发展战略,并成为政府首推的经济工程。然而,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种种问题和困境,应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及困境?本文提出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建设应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突破口和优先领域。
一、京津冀生态环境及其治理现状
目前,由于本区域的钢铁、重化工等产业分布不合理等原因,京津冀地区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城市大气的霾污染、城市水资源短缺及水体污染、水土流失及土壤污染、工业“三废”的排放与处理等问题都很严重。
(一)京津冀生态环境现状。由于大气具有空间流动性,因而仅靠任何一地,都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必须寻求区域协作。水资源短缺及水体污染也是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不可轻视的问题,因此本文着力分析京津冀大气污染和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任何一个大都市圈或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环境变化的问题。目前,京津冀都市圈大气污染已经演变成以高浓度细粒子和高浓度臭氧污染为特征的典型“双高”污染区。全国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京津冀地区占8个。京津冀区域共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自2013年以来空气质量每年平均达标天数比例大概为37.5%,比74个城市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低23个百分点,有10个城市达标天数比例低于50%,污染问题异常严重。
困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另一个环境问题是水资源短缺和水体污染。当前京津冀人均水资源仅286立方米,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标准”,地下水严重超采,形成了全国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地表水劣V类(丧失使用功能的水)断面比例达30%以上,受污染的地下水占三分之一;平原区河流普遍断流,湿地萎缩,功能衰退。海河,流经京畿,滋养一方。但2013年调查显示,其主要支流皆重度污染,Ⅲ类以上污染水超过60%。京津冀是集生活、工业和农业为一体的大型都市圈,区域水资源总量持续减少,污染日益严重,加剧了该地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
(二)京津冀生态环境治理现状。面对严峻的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国家和京津冀各地方政府都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其中最根本的是制定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是京津冀生态环境治理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也是推动并落实京津冀生态环境治理的制度基础。2014年以来,中央及京津冀三地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就生态环境治理已出台并发布了多项文件,立法层面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与此同时,地方也积极行动,制定具体政策落实,北京市发布《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发布《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成立了北京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天津市制定《天津市清新空气行动方案》,将大气污染防控作为首要任务,成立了“美丽天津·一号工程”领导小组;河北省制定《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确定了加大工业企业治理力度,调整能源结构等8项重点工作。各地政府除了积极出台各项法规、文件外,还积极开展各项行动,如大力推行绿色公交、修建地铁工程、重污染企业责令关停、整改,鼓励企业生产设备更新换代及大力引进环保设备等。
二、国外典型生态环境污染防治经验
自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后,全球生态环境遭到空前破坏。世界上多数国家已经意识到人类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健康的生态环境,世界各国相继出台了关于区域生态发展的相关法律并采取了一系列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以监督生态环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国外典型生态环境污染防治经验对我国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一)美国生态环境污染防治经验。发生于1950年前后的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表现为空气中颗粒物、臭氧严重超标,导致数千人发病、数百人死亡。其主要原因是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以及机动车行驶里程的大幅增加。对此,美国实施了一系列治理措施:首先,完善并出台《清洁空气法》、《机动车空气污染控制法》等法律法规,建立国家空气质量标准制度;其次,实行空气污染区域治理机制,将全美划分为十个区域并设立区域办公室进行管理,强化联防联控;再次,强化源头预防,《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规定各项提案或法律草案、建议报告以及其他重大联邦行为,均应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同时,大力推进清洁能源开发利用,通过税收、补贴等优惠政策扶植页岩气的开发和光伏、风电等新能源的利用;最后,实施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控制重污染企业发展规模,对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进行管理;针对机动车,鼓励研发低排放、零排放汽车,禁止使用含铅汽油,鼓励使用甲醇和天然气代替石油。最重要的是,加大信息公开力度,美国环保署设立“空气质量指数”,实时公布全美各地空气质量和污染水平信息。一系列措施的出台及严格执行使得美国大气污染明显得到改善。
(二)英国生态环境污染防治经验。泰晤士河是英国著名的“母亲河”,泰晤士河感潮段周边大型污水处理厂对其水质影响非常大。英国政府首先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如《河流污染防治法》。紧接着专门成立了治污委员会和泰晤士河水务局,对泰晤士河流域进行统一规划与管理,提出水污染控制政策法令、标准,配有充分的治理资金保障。然后针对区域性水污染,提出工程治理措施和生态防治措施两种类型。最后引入市场机制,实现水污染防治产业化。管理局引入市场机制,加强产业化管理,实行谁排污谁付费,发展沿河旅游业和娱乐业,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经济效益显著。产业化既解决了城市河流污染治理资金不足的难题,又促进了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
不难看出,国外在治理生态环境上的总体步骤包括:立法提供制度保障、限制污染进一步发展、技术进步、能源结构转化及末端治理阶段、环境质量目标管理等。
三、京津冀生态环境治理策略
在现有客观条件下,根据京津冀生态环境现状结合国外典型生态环境污染治理经验,对于京津冀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及水体污染生态环境治理,本文提出以下治理策略:
(一)统一指导思想。在京津冀生态环境治理问题上三地政府应秉持相同指导思想,即在价值观念上,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指导方针上,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在实现路径上,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在时间跨度上,需要长期艰巨的建设过程。
(二)京津冀三地政府协同治理。在协同发展政策的推动下,京津冀三地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区域生态环境的治理不是任何一地政府能够解决的,需要区域内三地政府携起手来,协同治理,基本思路如下:
1、构建政府、市场和社会协同发展网络体系。中央政府应根据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及生态环境现状、治理现状,剖析影响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阻力点,顶层设计出台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法规,并严格推行,落实到位;协调组织京津冀政府部门从全局出发,合理布局重大工业项目,不能只是简单的产业转移,对污染源进行系统细分,提出相对应的改革措施,并在非常时期采用过渡性方案,逐步实现污染源控制及彻底治理;中央政府可设立京津冀协调发展争议仲裁机构,专门解决京津冀协调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制定科学的解决方案,并为京津冀协调发展积累经验;京津冀各地方政府积极引导市场淘汰落后产业,鼓励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改造传统产业,引进环保设备、清洁设备,对有利于环境友好发展举措给予政策扶持;发挥市场生态资源交易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单靠政府的力量毕竟有限,长远的发展还是需要市场的参与,引入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产业化管理,实行谁污染谁付费制度;引导社会公众生活方式向绿色转型,完善并加大公共交通投入力度,鼓励社会公众采用公共交通出行,逐步减少机动车污染;充分发挥社会公众舆论监督作用,对空气质量指数实行实时监测,实时公布京津冀各地区空气质量和污染水平信息,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共同推动环境污染的治理。
2、中央政府建立统一的标准。中央政府建立京津冀区域环境质量标准制度,制定工业污染、机动车污染、家庭燃煤污染等控制标准,制定京津冀区域生态治理目标及生态评价标准,统一协调监管标准及检测标准,统一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及生态补偿机制。对于重大的建设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获得环保部门批准后再施工。完善的标准制度促进京津冀区域环境治理措施能更快、更好地执行。
3、三地政府建立区域污染治理联防联控机制。三地应经过磋商协同制定区域环境保护政策并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加快建立跨区域环境联合监察、交叉执法、环评会商、区域污染联控的工作机制,严格部门职权管理,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由于天津和河北都属于沿海地区,东临渤海,因而还可以建立陆海统筹的海洋污染防治联动机制。
(三)建立多维长效跨域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生态环境治理的有效手段。三地应注重实施生态损失评估,开征生态补偿基金,并对补偿资金的使用公开化、透明化,接受公众监督。国家应本着“利益兼顾,适当补偿”的原则,尽快建立京津冀生态环境整治补偿机制。国家应设立专项补偿基金,合理补偿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三省市水资源分配以及由此引发的移民、生态环境保护和防洪损失等问题。另外,对官厅水库周边河上游地区水土流失、防护林、特种林等森林资源的综合治理与营造也应及早列入京津冀环境整治规划。
(四)根据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实行严格的考核。严格的事中、事后考核是各项生态环境治理措施以及将其落实的有力保障,治理过程中,应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生态治理指标纳入京津冀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强化考核指标约束;治理初期中央政府可以与京津冀各地方政府分别签订责任状、约谈地方负责官员,明确各地方政府、部门职责与治理目标,建立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问责制和终生追究制。各地各部门只有严格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将治理措施落实到位,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才能有所改观,也只有如此才能谈经济一体化及战略协同发展。
|
### Index:352 《数字商业时代》 亲历了博客时代由盛而衰,他们说中国没有真正的自媒体人
亲历了博客时代由盛而衰,他们说中国没有真正的自媒体人
作者:贺文来源:《数字商业时代》2012年第11期
在博客鼎盛时期,他们都相当的“博客控”。
魏武挥说自己一度“控”到一个月里每天都写博客。而洪波则被誉为“中国头号blogger”,当年Google第一次请中国传媒行业人士到美国去参观,洪波就被邀请了,不过是以Bloggerkeso的身份。
在那时,他们身上或多或少已经有了“自媒体人”的影子。不过,不管他们在博客上如何疯狂,他们的博客如何火爆,他们在blogger身份之外,都有自己的“正事”。
如果说三四年前,魏武挥还会很担心博客未来的话,现在他已经是“有没有都无所谓了”,一年里纯粹写博客写不了三四篇,他的博客“ItTalks”差不多就是一个文集,给媒体写的专栏汇集。
Keso早已经不写博客了,他的博客“对牛乱弹琴”几乎一年都没有更新。
对于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工具、平台对自媒体人的“正能量”刺激,他们有些过来人的异常冷静。
洪波是比较悲观的,“在中国你可以通过比较专注地写一些东西,获取一定的影响力,但是你要想把这种影响力变成一种生存的资料,几乎是不可能的”。
魏武挥持同样的论调。“会有一批人(以自媒体为生),后来又走不下去了,会转型”。
在他们看来,自媒体最终“只是一个工具”,是自媒体/自媒体人背后的声誉、商业关系、实体公司的工具,“这个工具,今天微博火了是微博,明天微信火了是微信”,而不是把自媒体当成一个可以维系自身生存的良性商业循环。
在他们看来,自媒体人在博客时代没有解决的商业化难题,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工具时期,同样是难题。
“靠自媒体而活着”走不下去
“程苓峰是比较另类的个案。”魏武挥很直接地说。
他的言外之意是,程苓峰“以自媒体为生存方式”的选择,有很强的个人色彩,程是那种“对生活的追求,与一般意义上大众化需求很不一样”,程苓峰自己也说,他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没有那么高。事实上,投身自媒体人,面临最大的难题就是养活自己的出路何在。
魏武挥认为,今天个人做自媒体,从可操作性来讲,还不能形成一套可以循环的、良性发展的机制。基于此,他认为,有两种人有热情参与到自媒体热潮中来:一是像薛蛮子、韩寒、程苓峰这种,本身已经有一定的名气、有一定的名望,或者说圈子里的大众认可度,做自媒体不过是既有名人效应的再延续;另一类是虽然没有名气,但是好玩、是玩家,他们的问题是可能过三个月就不玩了。
从操作性上来看,自媒体人并非草根创业者的最优选择。
韩寒团队在AppStore里做了一个应用One,但是对于更多的草根创业者来说,这不具有普遍可借鉴性。“韩寒是韩寒,换一个李寒、张寒,做一个App有谁会知道。”魏武挥关注过韩寒微博上推荐One的帖子被转发的情况,在他看来,以韩寒的知名度,8万次被转发和评论并不算多。
“苹果AppStore商店里的iOS应用总数已经超过了50万个,谷歌AndroidMarket的应用总数超过40万个,你做一个应用,能够被大家所知道,在营销和推广上要花很大的力气。”魏武挥并不乐见当平台越来越强势时自媒体人能够轻易从中脱颖而出。相反,在博客时代,搜索对blogger比较友好,倒使得优质博主的个人品牌更容易被凸显。
洪波持类似的观点。在他看来,微博、微信时代,自媒体人似乎解决了传播的难题,突破了用户的天花板,但是“传播性属于平台,强化的是平台的价值、平台的重要性,而非个人品牌的价值”,这与博客时代blog可以为blogger个人品牌增值是不同的。
魏武挥曾与FT中文网一位专栏作者聊天,对方把自己在FT中文网写的东西也做了一个App放在AppStore里面。魏武挥问他这个App现在下载量有多少,对方说四五千,“这个量其实是很小的”。
商业化探索“新瓶装旧酒”?
在博客最火的2005年左右,洪波曾与和讯网签了一个季度的广告协议,后者当时每个月给洪波一千块钱,在keso博客的右上角开一个广告位,主要是和讯网的招聘广告。
“我觉得(做招聘广告)还好,跟我的读者属性还比较靠近,而且不影响我写东西的立场。我开始只是想尝试一下,也算是国内第一个这么做的人。”当时像keso那样在IT圈写博客有那么大影响力的人不多,所以这件事本身不具有可复制性;另外,每个月一千块钱的广告费根本不足以支撑一个人专注地写博客,“对我来说,就是不用再花一笔钱去买烟了,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价值”。
事后他听和讯网的负责人说,和讯确实通过keso的博客招到了不少人,获得了好处,“但是你要让他们提高广告额他们也不会干,我也觉得这个费用不足以养活我专心写博客”。合作一个季度之后,洪波没有再提续约的事。
不管是“接任务”的付费写作,还是付费广告等等,所有现在在微博等新媒体工具、平台上能够看到的商业化模式,在博客时代都已经有了。
在博客时代,就已经有了博客写手,为企业撰写商业软文,博客网站发任务,blogger领任务。但是事实上,没有形成良性的盈利模式。
对于自媒体人有关“事后付费、打赏”的收入模式的构想,洪波并不乐观。他认为,这种模式适合艺术类的内容产品,因为艺术类的内容有独特性,但是新闻报道内容、评论内容并不具有独特性。“你的观点可能别人已经表述过了,因为不具有独特性或者说它的独特性不那么明显,这个时候你让用户为这个内容付费,我想他们的意愿会非常地低。”
洪波对于自媒体的商业化尝试最担心的是,会否走传统媒体的老路,变成另一种形式的“公关公司”。
当年离开Donews后创业“五季咨询”互联网咨询公司,在创业初,洪波就确定了一个业务原则,远离传统公关咨询的枪稿、口水、江湖争斗,转为专业咨询。到现在,他还是这个风格,“他们(互联网行业公司)在大的战略方面如果愿意听一听我的意见,我就给他们一些看法,只是意见,不负责继续执行,一旦执行,你就跟公关公司差不多了”。
“我愿意鼓励自媒体人探索出一条新路子,但是这种鼓励也是有限的,我特别担心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最后是往公关的路上走,越来越多的人掺和进来,会让这个行业的水更浑。最后作为读者可能你选择什么都不信,谁都不信,把所有的媒体彻底毁掉。”
独立的个体,还是产业链的附庸?
微博方兴时,老榕和他的“榕通社”着实火了一把。
2011年3—8月,亲赴利比亚战场,从前线发回微博“直播利比亚”;“榕通社”两次信息发布快过半岛电视台,一次是联合国通过决议,一次是法国幻影战机一枚导弹打掉4辆坦克。这些让老榕和他的“榕通社”被外界封号“自媒体”。
老榕的解释是,“看到什么说什么,想到哪儿写到哪儿”,并没有媒体的意识在里面,自媒体是别人封的。在他看来,不管是论坛、博客,还是微博,对个人而言只是发声的平台发生了变化,论坛是开放的观点碰撞,博客倾向于自我表达,微博适合碎片化的信息传播。他说自己没有想过通过这个东西得到什么回报,不被封号就行。他以为,“榕通社”现在的题材性质决定了就算能成为影响力很大的自媒体也不能商业化。
不过,第三方的观点却有些不同。
在洪波看来,老榕和“榕通社”的背后还有一个6688,提供面向中小企业的全面电子商务服务的商业实体。6688在电商圈的影响力不够,需要靠自媒体或者社会性媒体炒作,把部分用户的注意力导流到它的电子商务上。洪波认为,这种方式360做得更好,360利用周鸿在微博上的影响力,通过各种大战希望把周鸿的影响力转化成360可能的商业利益。
魏武挥和洪波有同感,现在“以自媒体为生”的很少很少,但是“以自媒体为工具”的人却不在少数。韩寒团队做应用ONE,醉翁之意不在ONE;薛蛮子做《蛮子文摘》,不应该只为谋求“中国第一个自媒体”的称号,“一夜冲到App免费应用第一”也不应该是它的目的。
在自媒体的出路问题上,洪波曾与程苓峰有过邮件上的沟通,他建议程做投资与创业项目之间的中介。
如果能很好地组织一些真的创业者,作为投资人的身份进入,或者跟投资基金衔接,自媒体人在台前、幕后衔接投资基金,发现其中有价值的东西,一方面作为投资者给投资对象一些建议,另外还可以把在投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给出的解决方案,向更多的创业者公开,这样对别人也是有价值的,“这样一来,自媒体人就摆脱了收客户的钱替客户说话的尴尬”。在洪波看来,自媒体人未来可能不再是一个完全依赖媒体来养活自己的角色,而更多是行业的中介。
对于洪波的建议,程苓峰执着于做个人媒体的角色。
|
### Index:354 《中关村》 亲历观象
亲历观象
作者:刘合心来源:《中关村》2009年第06期
2009年3月18日清晨,天空呈现鱼肚白时,我们一行人就驱车从临汾赶往襄汾。未到7时,我们已站在崇山前面的阔野上。这里是闻名于世的陶寺文化遗址。我们和参加此次天文考古实地模拟观测的专家、学者以及当地群众,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那一轮新鲜而又古老的太阳喷薄而出。
陶寺遗址位于临汾市襄汾县东北方向,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考古工作者在这里扎下大本营,迄今已整整过去了三十个年头。三十年来,黄土覆盖下的古文化累积层一次一次被揭开,每揭开一次就让人们兴奋一次。首先是在这里发掘了大量的古墓,墓中出土的文物告诉人们,那时候阶级分化已经出现,而经测定的年代处在4000年前,属于龙山文化晚期,也就是尧舜禹时期。这简直令国人欣喜万状:不是说尧时期是传说时代吗?是难以划定为信史的吗?考古实证正在将那古老的传说,变为真实可靠的历史。然而,要达到这一步还要做艰苦的努力。
考古仍在继续,发掘不断引深。到了二十世纪之末,又爆出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陶寺遗址发现了古老的城址。那夯土分明的层次将一个久远的年代推到了人们的面前,证实在那时这里就是一个规模不小的城市了。新世纪之初,考古工作者在发现中期大城的基础上又发现了早期小城。在城址范围里,有宫殿区,有居住区,有仓储区,可以说是一座功能齐全的城市。这是什么城市?这不就是古尧都吗!史书记载,尧都平阳。平阳就是现在的临汾,而陶寺就在临汾的范围内,东依巍巍崇山,西临滔滔汾河,又有如此大规模的城市,不是尧都又是何城?当然由于那时还没有翔实的文字记录,后世的考古发现还提供不出一个完整的“王都”依据,一切尚在推测之中。
考古的进展为这种推测提供了新的实证,这就是发现了古观象台。2003年春天,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陶寺考古队队长何驽博士带领大家做探沟时发现了一个弧形的夯土墙基。他们凭借着高度的责任感和多年的工作经验,将这不起眼的夯土墙基列入了发掘议程。就这么沉睡在地下数千年的古观象台重见了天日。
古观象台形状为大半圆形,面积约1400平方米。原有三层台阶,发掘时仅存基础。第一层台基基础的第一道夯土墙,也就是最外侧的夯土墙,其外缘距圆心25米;第二层台基基础的第二道夯土墙,距台基圆心半径22米;第三层台基基础的第三道夯土墙,距圆心半径12.25米。在第三道夯土墙与生土台芯之间,筑有一道夯土柱,共探明11个,自北向南排列成一道弧形。每一个土柱距圆心的半径均为10.5米。夯土柱全部用夹杂料礓块的褐色花夯土筑成,质地坚硬。11个夯土柱中的10个缝隙对应着崇山峰峦的不同山头。这就是我们的先祖用来观象授时的建筑遗址。
这古老的观象台把人们的思绪带进了典籍的记载中。史圣司马迁在《史记》中写道:“分命羲、和,敬顺昊天,数法日月星辰,敬授民时。分命羲仲,居郁夷,曰旸谷,敬道日出,便程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中春。其民析,鸟兽字微。申命羲叔,居南交,便程南为,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中夏。其民因,鸟兽希革。申命和仲,居西土,曰昧谷,敬道日入,便程西成。夜中,星虚,以正中秋。其民夷易,鸟兽毛毨。申命和叔,居北方,曰幽都,便在伏物。日短,星昴,以正中冬。……岁三百六十六日,以闰月正四时。”司马迁笔下的文字和《尚书·尧典》中的记载完全一致。由此可以看出两重意思:一是尧主持了观天测时的研究,他命令羲仲、羲叔等人分别到旸谷、昧谷等地观察日出日落的情形,探究天时变化。二是他亲自参与了研究,而且关于一年三百六十六日的最后论断还是他做出的。毋庸置疑,尧在天时历法的形成期发挥过极大的作用。
仔细阅读典籍还会发现,尧的功绩很多,教化万民、协和万邦、教民稼穑、广凿水井、设立诽谤木……一句话,他既在努力和谐人和天地的关系,也在努力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但是,《尚书·尧典》和《史记》在记载这些功绩时皆一笔带过,惟只有写到观天测时的情形用了很大的篇幅。这其中的奥妙何在?《中国文化史》的作者柳诒徵先生已做了最好的回答,他说:“古人立国,以测天为急;后世立国,以治人为重。盖后人袭前人之法,劝农教稼,已有定时。”这就明确告诉世人,现在的人们不用再在观天测时上花费精力,是因为前人已给我们探出了路子,我们只要遵循现成的历法就可以了。而那个观测、研究并给了我们历法的人就是尧。是尧带着先民洞明天地,走出了日月混沌的时期。
遥想当时,虽然炎帝尝百草已辨识出了能够食用的五谷,人们不再依靠茹毛饮血饱腹,可是由于把握不了日月的轮回,种植的五谷要么广种薄收,要么有种无收,吃饱肚子仍然是先民最大的难题。当尧成为头领时,便将把握日月轮回的重任挑在肩上,投身于观天测时的研究。一次又一次的发现鼓舞着他们,一次又一次的失败困扰着他们,在困扰中探讨,在发现中前进,他们的脚步终于挨近了古观象台。古观象台的形成标志着他们已经认识了日月轮回,就要在这里敬授民时了。
时隔四千余年,当尧和先民的研究成果——古观象台,出现在何驽博士面前时,欣喜中也难免困惑。困惑之一是,11根土柱之间的缝隙,只能观测出20个节令,无法展示现在的24个节令。这个困惑很快就解除了,它恰好说明了科学探究是有过程的,人类是一步一步走向成熟的。虽然当时探究的只是20个节令,但是,却准确无误的掌握了两分两至,即春分、秋分、夏至、冬至,而这在人类的文明史上也是首屈一指的。困惑之二是,以现在的节令观测,总有不小的偏差。这个偏差虽然无法动摇他们的信心,可是却无日无夜不困扰着他们。为他们打消困扰的是著名的天文学家、历法专家陈美东博士,他说,今天冬至时的日出移在观测缝外,是由于四千余年黄赤交角的变化,这是正常的。校正这种变化再行观测,不仅冬至、夏至,即使是春分、秋分,那轮鲜亮的太阳无一不是在缝隙对应的山头上升起。古观象台覆盖的神秘面纱就这样掀起了!
那是2002年的秋分,我同今天一样,起个大早赶到了这里。和探究观测的专家、学者一同从观测缝隙目睹了在崇山顶端缓缓升起的朝阳,又一次准确无误地印证了这里就是古观象台,尧时期就是凭借这种观测敬授民时的。敬授民时将日月交替的规律告诉广众,人们可以按时下种了;敬授民时告别了无序的日子,人们不再在混沌中摸索了;敬授民时结束了广种薄收、有种无收的时代,农业耕种大大跨进了一步;敬授民时提高了生产力,物质相对的丰富,国家的雏形出现了;敬授民时标志着人类文明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今天,我之所以又一次赶来,是因为专家、学者将在春分到来之际,就陶寺观象天文考古研究进行又一次实地模拟观测。同来的有专家学者,有中央和省、市电视台的记者,陶寺附近的数十位农民也早早地赶来了。自从2005年11月《自然》杂志刊发了陶寺遗址发现了古观象台的消息,陶寺就成为一个令世人瞩目的地方,英、法、德、日本、波兰等国的学者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人群中还有一位日本友人。人们静静地站在观象台周围,等待着日出的神圣时刻。根据推断,这天的太阳将在7时5分升起,大家排好了队,准备依次观赏。
那日的天气真好,一改入春以来阴多晴少的容颜,给人以天遂人愿的感觉。当夜岚消尽,天蓝如洗,山青如染,巍巍的崇山顶上显现着清晰的山脊线。过了一会,东方天际有了淡淡的红色,红色渐渐变浓,浓重中闪着金光。当金光刺目耀眼时,太阳从6—7号缝隙看到的山尖上露出了上沿,很快上升、变圆。望着这轮朝日,我的心再一次激动了。我为发现日月运行轨迹的尧和先祖而感到自豪和骄傲!同时,我的内心也充满了钦敬之情,我感谢何驽博士和他的同仁,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将上古的秘密揭示出来,进一步证实了尧都之所在。
近年,全国的旅游事业蓬勃发展,各地的文物古迹都成了旅游的最好资源。就以曲阜为例,既开发孔府、孔庙,又开发孔林,形成了闻名遐迩的“三孔”。相比较我们有尧文化这么好的资源,却远远落在了后面。我来临汾工作时,被大火焚烧后的尧庙修复一新,重光于世。然而,破败在东部山区的尧陵却无人问津。面对此情此境,我不禁发出了一声来自内心的叹息!所幸,市委、市政府审时度势,成立了由我挂帅的尧文化研究和开发委员会,尧都区和不少县、市及社会各界积极配合,大力支持,启动了尧陵的修复工作。经过两年的努力,破败的尧陵一改旧貌,赫然屹立于群山之中,已具备了祭祀、旅游的条件。如今,随着陶寺考古发掘的步步深入,尧都的形貌越来越显示出来。如果我们将考古发现的古迹予以保护开发,让人们走
进陶寺观瞻尧时期都城的风采,再登上古观象台凭眺鲜亮的太阳在先祖设定的节令里升起,那该是何等迷人的风光!如此一来,尧庙、尧陵、尧都就都形成规模,成为吸引游人的胜景。古老的平阳,现代的临汾,将以“三尧圣地”闻名天下,将以旅游产业拉动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
我期待着这一天早日到来,并将为之付出新的努力!
(作者系山西省临汾市人大常委会主任)
|
### Index:355 《当代人》 亲近百年京张铁路
亲近百年京张铁路作者:耿凤来源:《当代人》2018年第01期
该如何界定“学者”与“90后”之间年龄概念的落差,是我初次接触王嵬时脑细胞聚集又扩散蹦出来的纠结。而这个纠结对于王嵬来说,并不算是个事儿,从“追火车的人”“民间铁路摄影者”,到如今的“铁路文化学者”,他都无声息地接受,他甚至不太希望别人称他为摄影师,“仅仅是摄影师那就太浅显了”,但也不会张狂地告诉那些崇拜者:看,我是学者了。
2013年,王嵬曾在北京铁路文化宫举办题为《铁道摄影青春派美丽中国万里行》的摄影展。同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以他的故事为题材拍摄的专题纪录片《追火车》。他在博客中这样写道:“本片真实可信,有料有爱,严肃而扯淡,温柔亦不羁。”2015年又出版旅游摄影书籍《追火车》。然而,王嵬之于火车远不止于此。如果说王嵬一直专注于铁路风光摄影,那俨然已成为过去式,去年六月出版的《我的京张铁路》是为京张铁路量身打造,它记录的是百年京张厚重的历史。
每次与王嵬联系采访的事儿,他都奔波在全国各地的铁路沿线。他总是很忙。而我们的谈话最终也应景地落到了行驶的火车上。他一张口满满的京味儿,伴着火车“轰隆,轰隆,轰隆隆”的颤动,还有不间断的旅人的打鼾声,以及窗外与火车碰撞的呼啸的风声。
无用之用是为大用
耿凤:在《我的京张铁路》之前,你已经出版了一本摄影集《追火车》,怎么会把镜头又集中在了京张铁路上?
王嵬:其实早就策划过了。2005年我在北京铁路车迷网上发了一个叫“京张铁路知识”的帖子,那时候就想把京张铁路按照空间线的形式,从起点到终点串起来,但是当时对这条铁路的认识有限,出书可以说是天方夜谭。2013年,铁道出版社找到我,问我能不能按照空间线做一本有关京张铁路的书。我想那真是太好了,出書跟写帖子不同,那一定是得更精准、更精细地去做,历史不能瞎写,必须考证清楚,符合事实。
从2013年到今年夏天,忙着《追火车》的同时,也忙《我的京张铁路》。《追火车》里也有关于京张铁路的内容,但没有深入,它大多是表现摄影的内容,教人怎么拍火车,去哪儿拍,而《我的京张铁路》这套书是以全线田野考察、沿线老职工与居民的口述历史、同机位新旧图片对比、已消逝场景手绘复原的方式,全面展现了京张铁路的历史变迁、历史遗存和文物现状。
耿凤:是怎么计划的?
王嵬:就是想按空间线,从北京到张家口串下来,每个区间都是独立的章节,每个章节又按照时间线,比如广安门车站,从1905年开建时是什么样子,到现在又是什么样子这样一个发展历程来展示。后来做着做着觉得太干巴了,像教科书一样,特别没劲,我就想着采取一些方法,比如以田野考察的方式,去沿线采访老人,从起点到终点,能想到的地方都要走着去转一转,得亲自走走,很多地方坐车是看不到的。
耿凤:徒步这种方式能更直观地去亲近京张、发现京张。
王嵬:可能跟生长环境有关系,我从小生活在京张铁路边上,身边都是老水塔、老机务站、老天桥什么的,对这些感情非常深。我就是觉得在时间的推移中,很多老的东西都消失了,比如西直门水塔在2006年的时候就被拆掉了,那时候我刚上高一,15岁,我只能看着他们拆,什么也做不了。水塔的拱门上边写着“中华民国7年7月建”,我就想着肯定是个老物件儿,赶紧给媒体打电话,经过媒体报道,老水塔近四吨重的拱门被送到了中国铁道博物馆。后来我又看着狼山站的老站牌被拆,北京北到清河的线路因为修京张高铁被拆除,111岁的南沙河大桥和北沙河大桥也因修京张高铁被拆除。很多事是无能为力的,自己阻止不了,但我能够凭自己的能力记录下来,那些细节、参数,以及一些老人的回忆,通过我的记录能让更多的人知道。
另外,我觉得京张铁路的文物需要整体保护,它是一条线,不是一个点。每拆一个点,这条线上的东西就毁一点儿,逐渐地被蚕食掉是件非常糟糕的事儿,更何况这是咱中国人自己设计施工的第一条干线铁路,哪有中国人自个儿修的铁路被自己拆的道理?
耿凤:你曾提到,一开始的时候是偷偷拿相机出去拍火车,为什么是“偷偷”?
王嵬:怕大人说嘛,那时候是胶片,成本太高了。父母对我拍火车这个举动是有个转变过程的,我大学快毕业的时候还有点反对,就觉得你将来靠什么吃饭啊,拍火车有什么用啊,他们会考虑得比较长远。我告诉他们说无用之用是为大用,我做这件事是很有意义的,我认为没有问题,我不是啃老族也不是富二代,但是我可以养活自己。现在的社会安全感肯定比我的父辈要强得多,什么编制啊,稳定啊,对我来说就是天方夜谭,太拘束。
耿凤:田野考察都会和谁一起去?
王嵬:这个不一定,有时候跟志同道合的朋友,有时候是我的父亲。有些地方我希望跟他分享。一开始他担忧我的安全问题,记得2015年年底我们去广安门那边出了车祸,父亲腰椎折了,很严重,我特不忍心。总之,我非常感谢他的支持,而且他还能当司机啊,帮我支三脚架啊,盯梢儿啊(笑)。
我倒是希望有人跟我一块出来,溜溜达达的,毕竟一个人的发现能力有限,但是不一定谁都有空。
耿凤:每天都是风餐露宿的日子,路上会不会觉得孤独?
王嵬:我倒是觉得还行,徒步走京张线无数次,也有坐火车或者开车的时候,但事实证明不能偷懒,你以为效率高,可欲速则不达,很多东西必须慢慢走才会有所发现,得慢一些,再慢一些,踏踏实实的。
我觉得这是一种独处,感觉还挺好的。这一路上,或者说做这本书的路上,有很多时间都是一个人在图书馆里看文献,在电脑前写东西,然后跟老爷子们聊天,哪有什么孤独,反而很有意思。
耿凤:叔本华曾说过,“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可以完全成为自己……只有当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他才是自由的。”
王嵬:这就是我的追求所在,从没有过打退堂鼓。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吧,一是幸福指数特别高,二呢,就是不觉得累。也许我活着的意义就在于做好做精这件事。真正的火车是与周围物事的结合体
耿凤:书中参考了很多文献,还有黄色作背景的Tips,很温馨。像关于“女儿墙”的意思,引用了《辞源》《释名释宫室》等古文献中的解释。
王嵬:对,这些文献全部都要看,我必须对这些史料有充分的认识,还有很多繁体字的,越看越上瘾。而且我有自己的判断,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看到需要的就会立刻摘下来。
耿凤:那些手绘图片是凭借什么来复原的?
王嵬:是根据老地图、老照片,或者地形地貌,比如老站房、老物件儿,甚至是老人的回忆,像土木车站就没有老照片,但是我知道它的等级是京张铁路中等级最低的小车站,那我就给那些老人看昌平站的照片,问他们土木站是不是也长这个样子,等等。每次都是问很多人,直到确认才会去画。
耿凤:我在书中还看到你自制的车站模型,像西直门车站,为什么选择了这种表达方式?
王嵬:那是用改造板做的,我就是想把西直门车站小时候的场景复原出来。2002年的时候,西直门车站南边有两个1909年的老车库被拆了,当时就觉着没拍到照片太可惜了,要不然给它画出来吧,关于西直门车站我画了很多,后来觉得画也不足以表达我的心情了,我还想看到更实际的,那就做成模型表现出来好了。
耿凤:做了多长时间?
王嵬:断断续续做了一年多才完成,想着做戏得做足啊(笑),搭建建筑主体就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几乎没怎么出门,还挺享受这个过程的。
耿凤:这些新旧照片对比之后,作何感想?
王嵬:我觉得很多事情都值得记录。就拿100多年前的老照片来说,不管他们的初衷是什么,其实都是在记录。很多路段拆了之后我会再拍一张,这样一来,对于我拍火车这件事的面就更广了,不单单是拍火车风光这么简单,更多的是记录历史,记录不可移动文物的现状,或者说记录这些东西从有到无的变化。
耿凤:如果说《追火车》是一本关于火车风光的摄影集,那《我的京张铁路》更像是纪实摄影。
王嵬:可以这样理解,而且在这过程中,我也在逐渐成长,之前拍火车更多的是关注铁路风光,琢磨去哪里拍更好看,人文方面尤其是京张铁路田野考察方面就相对弱很多。几年前突然觉得这样太肤浅太表面化了,仅仅是一张画,没有更深层次的东西,火車与人,与物,与事,或者说与周遭一切的结合体才是火车,而不仅仅是铁皮和浮光掠影。所以说,《我的京张铁路》从画面上来看是同一主题下的不同景别和不同影像,比如我要表现南口机务段,就肯定会有南口机务段的老火车司机,有他们的工作照,有肖像,有他们开过的火车,还有他们曾跑过的线路风光,这些东西结合在一起才是最生动的。
我在南口遇到了好多火车司机,印象最深的是,当时我想找1921年由美国进口的马莱4型机车,那是当时世界上功率最大的机车,中国有7台,全部跑关沟段。开过这个型号火车的人非常少,现存的司机也都在八十岁左右,我就找到了一位,他叫徐景春。他跟我讲,这个车特别厉害,车体尤其庞大,过军管隧道的时候,那个烟囱距离隧道的顶端也就几厘米,因为上山时蒸汽机车必须得卯足了劲儿,隧道狭窄,喷出的蒸汽又多,所以蒸汽都往司机室里边跑,为避免烫伤,司机都要在高温下披着棉大衣,那时候真的非常艰苦。要说车的技术参数、图片我都有,但是这些鲜活的历史要不是这八十多岁的老爷子跟我讲,可能这辈子都找不到。
所以我一直觉得火车就是有生命的,你听着那些老人讲那些久远的故事,不紧不慢,就不得不承认火车与他们是合二为一的,是他们赋予了火车生命。其实单看火车这个机体也是有生命的,从制造、运用,到最终报废,跟人的一生一样。但是经过这几年与铁路职工的接触,火车的生命价值还是应该体现在火车与人的关系,人在,它才是有血有骨有肉的物体。
耿凤:《我的京张铁路》已经出版,这算不算是对你火车情结的一个交代?
王嵬:算是吧,但又不仅仅是情结,说情结可能太片面了,而是喜欢,做更有意义的事儿,让大家知道原来京张铁路还有这么多老物件儿,还有这么多值得保护、保存、保留的东西。下花园政府曾联系我,琢磨着把下花园站仅存的圆形的老水塔保护起来。这座老水塔建于1909年,是现在京张铁路上仅存的两座水塔之一,而且是最典型的,另一座是康庄站的,呈八角形。这样看来,《我的京张铁路》的出版还是有点意义的。
新与旧之间或许可以并存
耿凤:书名取为《我的京张铁路》,似乎有意强调了“我的”二字。
王嵬:其实是我的一个前辈崔景华老师起的,从表现形式来看,确实是以我擅长的方式来展现的,比如口述历史、手绘复原、田野考察,但京张并不是我王嵬自己的,而是大家的,是全体中国人的,也是世界的。虽然京张铁路被拆得七零八碎,但是往好了想,还是希望能评为世界铁路遗产,那不仅是中国人的骄傲,更是属于世界的工业遗产。
耿凤:京张高铁的建设无疑是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儿,你怎么看待新与旧之间的关系?
王嵬:我倒是觉得新与旧之间是可以并存的,西直门车站老站房就是个例子,天津西站的老站房也是新与旧并存。当然,老站房的保存也有一定的问题,一旦成为文物就会被闲置,但是没拆就好。将来借鉴欧洲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还可以探索再利用。
耿凤:是什么触动了你把铁路文化提升到文物保护层面上?有什么效果?
王嵬:这是一种本能反应。西直门水塔上有几个字:“此地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严禁拆除。”但是不知道有多重要的事儿呀就把它给拆了,我只能在媒体上进行呼吁。还有清河站的老站房,我在2015年向海淀区文化委员会提交了一份不可移动文物申请,中间又不断探访,去年5月25号得到回复说申请批下来了,肯定是不拆了。我看着清河站那块儿大兴土木,周围挖得都是大坑了,唯独中间的老站房仿佛一个孤岛待在那里,还挺欣慰的。也有无奈的时候,北沙河大桥和南沙河大桥是有111个年头儿的大桥,但也没能免遭厄运。
当年詹天佑修铁路没那么多资金,老百姓也反对,他还要躲开坟墓、古迹、民居,可是现在呢?说了半天詹天佑精神,可是精神在哪儿呢?
耿凤:你觉得詹天佑精神是什么?
王嵬:首当是自强,他的自强体现在当时所处的环境,大众不支持,资金匮乏,限制工期,技术水平也不是太高,但那份自立自强的精神,支撑着他把工程不仅做完了而且还很棒。
|
### Index:356 《美与时代·城市版》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作者:王小侨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年第09期
摘要:艺术设计除了满足人类对生活的追求以外,更应该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艺术设计的原则应该是“人与自然的最高和谐”。人仅仅是自然中的一部分,设计师要充分考虑到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尽可能地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够做出有道德的设计作品来。设计是一项社会活动,设计师需要不断地拷问自己的良心,是否坚持了设计原则,是否坚持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关键词:人与自然;自然;道德;设计师;设计;艺术罗斯金①曾提出工业装饰设计艺术的原则是“天赋、美和功效三位一体”,他认为“它的任务是要使美在人民生活中产生真正的效益,使自己的人民变得更美好,使自己的国家变得更光明。”②这样的夙愿不去评说对错,因为看待设计的角度不同,我仍然想提出我对于设计的想法。艺术设计除了满足人类对生活的追求以外,更应该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艺术设计的原则应该是“人和自然的最高和谐”。赖特③为考夫曼所设计的“流水别墅”(建于1935~1937),不应该只是为了让一个可以满足人类居住的房屋存在于山水之间而已,这栋建筑仿若从山涧生长出的一样,与自然并不冲突。赖特的作品尤其强调建筑与自然环境的一致性,所以他的建筑常常采用的都是天然材料,尽可能地让建筑与环境保持协调一致。而中国乡间的土坯房,所有的材料也都是采用最天然的材料,但是在村民自己看来是丑陋的,他们认为比不上城里的水泥建筑,于是在中国的乡间,一栋栋的“水泥小洋房”拔地而起,花了他们大半辈子的积蓄换来的是他们所以为的体面。恰巧他们忽略了土胚房这种最自然的建筑。然而这种突兀到自然都容不下的建筑,却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广泛流传,从视觉上污染着中国的环境。到底是谁引领了这样一股“风尚”,或者我们该检讨中国人骨子里的山寨精神。我依然更加喜爱传统的土坯房,它才是最美丽最原生态的中国民间建筑,我愿意把这种建筑称作是一种艺术,住起来冬暖夏凉,木架结构还有一定的防震效果。只要对内部稍作整改,用电排水系统加以规范,我们的建筑便十分适宜人居住。这样的建筑,常常被人会误以为是从山间长出来的,就像大自然和谐的产物一样,屹立在土地上一点也不突兀。试想,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看远山间有几间白墙青瓦的小房子,微风吹散屋顶升起的缕缕炊烟,若有若无,若即若离,多么美丽的一幅画面!但是再回到农村,哪里还找得到这样的意境了,都只是梦境。不然,为什么艺术家总爱寻找古镇或者破败的村庄画上两笔?赖特说过一句话我十分喜爱,他说:“房屋应当像植物一样,是地面上一个基本和谐要素,从属于自然环境,从地里长出来,迎着太阳”④。首先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也许很多的设计师都关注到了这些点,但是唯有我们反复呼吁,才会让更多的人觉醒。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乃人类的本源,所谓的自然——自,自己;然,如此,这样,那样。它在一切之中,包罗万象,都是有规律可循,生养万物,顺它者昌,逆它者亡。所谓人与自然的和谐,就是人文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从人与自然的角度去理解整个地球的构成,其实就是人与自然界的总和,设计只是基于人与自然衍生出的一个小的社会科学门类,从哪里产生,就要回归到哪里。佛教中讲追根溯源,涅磐重生,其实就是生命的叶落归根,任何事情都有本源,回归本源就是它的宿命。地球就是一个球形,就连它运行的轨道也是圆形,所有的事情都从起点出发,最后又回到了起点。人是自然的产物,所以人起源于自然界,那么设计师就应该从人类的本源,即从自然出发去考量设计作品应该具有的功能和形式。二、对当今世界现状的认识在当今世界,经济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是否发达的标准,而设计则是衡量一个国家发达程度的标准。文化的发展,才是一个国家真正发展的象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目共睹,但是文化块短板,国人心知肚明。艺术设计作为文化的一个大的门类,也一直在不断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方式。然而现代的产品设计仅仅是停留在外观设计上,甚至设计的过程更多考虑的也是产品带来的商业价值,而没有从根本上着眼于产品和自然环境的关系上。由于我们的设计师忽略了自然环境,导致我们面临着很多的问题。自然环境污染严重地挑战着人类的生存。佛教中讲互为因果,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设计师的德行在设计中体现出他对于自然的作用。人作用于自然,产生好的反应,那它也会善待人类;人作用于自然,产生恶的反应,那它会报复人类。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是有目共睹的。北上广的雾霾天气,让人窒息;大小城市拥堵的交通,让人焦躁;每日都在面临灭绝的生物,让人惋惜;江河湖海一点点地萎缩,让人心痛;蔚蓝的天空一天天地变灰,让人黯淡;星空与我们眼睛的距离越来越远,让人沉痛。人总是要等到世界变得我们快要不认识的时候,才追忆过去。这是人类自作自受,自然理所应当对人类的可耻行为做出惩罚,在它惩罚着人类的同时,它自己何尝不是满目疮痍。一次海啸、一次台风、一次地震,留下多少创伤;一次瘟疫、一次洪涝、一次干旱,多久才能愈合。然而我们的设计师并不考虑我们的作品会给环境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人只是自然界极小的一个部分,就是人类想要主宰世界欲望的膨胀,世界才会不安,一切的悲剧,都就是人自己造成的。人类打破生物链,理应付出代价。不仅仅是环境的恶化挑战着人类的生存,人类的良知、伦理道德也在不断地打破底线。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增长,人类对利益的极端追求和消费需求的过度膨胀,也逐渐地导致了设计师对自己设计产品极其不负责任,只是片面追求商业利益,而不关注产品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比如设计师在所设计的产品中大量地使用劣质塑料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因为成本低廉,就不顾及这类物质带来的危害。像这样道德素质越来越低的事态,必须得到制止,而这需要设计师们的觉醒。三、设计未来发展的趋势
(一)设计讲求伦理道德设计应该讲求伦理道德,我们把对自然的尊重当作是人类的基本伦理道德。设计师在构思任何一件作品的时候,都要从人的出发点去考虑设计的功能性、美观性,这是一位合格的设计师该具备的素质。如果他可以多一些对自然环境的思考,那他就是一位有道德的设计师。诗人雪莱这样写道:“道德的大原载仁爱,在脱离小我,去体验我以外的思想行为和体态的美妙。一个人如果真正地做善人,必须能深广地想象,必须能够设身处地替旁人想,人类的忧喜苦乐变成他的忧喜苦乐。要达到道德上的善,最大的途径就是想象;诗从这根本上做功夫,所以能发生道德的影响。”⑤脱离设计中的小我,把人与自然作为大我去思考,这便上升到了人类对于整个世界的道德层面关注。只有当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和谐,整个世界才会安然无恙地继续存在着,并长期存在着。在设计中,设计师们仍然会受到文艺复兴时期“人是万物的尺度”这种观念和臆断的影响。布里奇特莱利⑥曾表达过他的观点:“人的因素只是整体设计中需要考虑的一小部分。这个整体既不会是向心的,也不应该是离心的。各部分因素很大程度上是开放平等的;而整体设计中的结构设计,相比一个整体,也不过占其中极其微小的一部分而已。”⑦“人是万物的尺度”是人极为自负的一种臆想,正因为人类如此地狂妄与自大,才遭到自然界道德的谴责。人只是自然中的一部分,设计师要充分考虑到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尽可能地回归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够做出有道德有分量的设计作品来。四、设计将回归自然回归自然才是设计将来的发展方向,设计需要综合考虑人与自然环境的因素,着眼于长远的利益,发扬人性中真善美的特质,运用设计取得平衡和协同。然而设计本就是要把握平衡和协调人与社会及自然环境三者关系的一个价值标准,而设计背负的使命除了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美丽之外,也是跟科学一样探讨了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设计对于自然环境的依耐,一方面设计活动受到自然环境的限制和启迪,人从自然环境中获取设计所需的原材料;另一方面设计活动的产物又反作用于环境,对原有的自然环境秩序造成一定的影响和改变。所有设计师在设计产品的时候要考虑到产品会给自然环境带来哪些好的影响,要规避不好的影响,尽可能地顺应自然环境,最好不要试图去改变。设计不仅是设计师的个人创作,个人意志的表达,也是一项社会活动,设计师需要不断地拷问自己的良心,是否坚持了设计原则。所有艺术设计的发展趋势,就是要重视自然,回归自然,顺应自然。我们并不是要做自然的奴隶对它卑躬屈膝,我们只是在关怀自然。注释:①罗斯金,JohnRuskin(1819~1900),19世纪英国杰出的作家、批评家、社会活动家。
②④转引自章利国.设计艺术美学[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③弗兰克·劳埃德·赖特,FrankLloydWright(1867~1959),美国最伟大的建筑师,在世界上享有盛誉。⑤转引自朱光潜.美是一生的修行[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5.⑥布里奇特·路易斯·莱利,BridgetLouiseRiley(1931~),是一位有创造性的英国女画家。她是光效应绘画的奠基人之一,也是欧普艺术的杰出代表,被誉为“欧普艺术”的创始人之一。⑦转自罗伯特.克雷.设计之美[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10.作者简介:王小侨,西华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
### Index:358 《管理观察》 人事考试在开发人力资源经济中的作用和发展前景
人事考试在开发人力资源经济中的作用和发展前景
作者:宋长树来源:《管理观察》2009年第33期
摘要:人力资源经济是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是最活跃的经济资源之一,是决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率的关键性因素。人事考试是评价人力资源的重要手段,是现行人力资源开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目前国际、国内人力资源评价体系来看,考试仍然是一种主要的人力资源测评方式。我国是人口大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做好人事考试工作,对于整体性人才资源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考试制度;人才资源;品牌;评价机制
我国的人事考试制度,是随着人事制度改革和职称制度改革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自1990年,国家对部分专业的专业技术职务试行“以考代评”以来,人事考试已经走过了十几年的历程。十几年来,人事考试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选拔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在人力资源开发与建设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评价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人事考试自身的前进和发展,充满着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一、人事考试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特殊作用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知识经济已成为市场经济的主流。人事考试作为人才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一)人事考试为经济建设选拔人才发挥重要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市场性决定了市场竞争的平等性。人事考试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考试原则,体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平等竞争的特征,这种特征自身也适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谁能获得和重用人才,谁就能在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取得竞争优势;谁忽视了人才,谁就会处处被动,最终被激烈的竞争所淘汰。人事考试是人才竞争的主要环节,通过公平、公开、公正的考试,选拔和评价各类人才,满足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二)人事考试在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公平、严格的考试选拔人才,体现了选贤任能、择优公平的原则,更体现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用人理念。通过考试开发人才资源,使用人才资源,就是最大限度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就是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聪明才智,努力为社会创造财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人事考试工作过程本身,就是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过程。
(三)人事考试调动了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和各类考生的积极性。人事考试坚持平等竞争的原则,激发了人们奋发向上,勤奋学习的热情;营造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促进了国家公务员和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素质的整体提高。人事考试为各类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施展才华的条件和机遇,深受广大考生的欢迎,充分调动了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及各类参考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目前,人事考试的种类和规模已成为全国三大考试之首,全国每年有300多万名考生参加人事考试。我市2008年一年中就有2.6万名考生走进人事考试的考场,充分显示了人事考试对广大考生的吸引力。
二、人事考试在竞争中不断完善和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人事考试机构、考试组织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首先,是国内的竞争,国内考试机构和单位不断发展,相关行业部门都在开拓考试的阵地。其次,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国外考试机构已经进入中国的考试市场。他们有现代化的管理手段、雄厚的资金和丰富的经验,这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可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靠行政手段实行独家垄断是不不现实的,竞争是必然的、激烈的。人事考试部门面对激烈的竞争和严重的挑战,不能等闲视之,要有危机感和紧迫感,要深入研究、探索竞争对策和措施。必须以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科学的管理方法去占领考试阵地,以创造考试的优质品牌去占领考试市场。
(一)强化精品意识,创造优质品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市场竞争的焦点,集中表现为质量的竞争。竞争者只有强化精品意识,创新品牌观念,才能创建优质品牌,才能占领市场,在竞争中取胜。如何创建人事考试的优质品牌呢?这是摆在人事考试机构面前的一个全新的重要课题。人事考试就是要坚持公平、公开、竞争的原则,强化考试的监督机制,严肃考风考纪,营造平等竞争的考试氛围,这是创建人事考试品牌的关键。第一,严肃考风考纪,必须首先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人事考试事关广大考生的切身利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目前,有一些单位和个人,对严肃考风考纪的认识还不到位。部分知识功底差的考生认为,人事考试又不是高考,没必要那么严,对严肃考风考纪持反对态度;有的单位认为,考试纪律抓严了,本地区和单位吃亏,不赞成抓考风考纪;有的监考、巡考及考试工作人员,有畏难情绪,怕得罪人,不敢大胆地抓考风考纪;有的考生受不正之风的影响,采取非法手段在考试中作弊。以上种种表现,究其根源,都是对人事考试的重要性和作用没有正确的认识,对严肃考风考纪有抵触情绪。因此必须加强严肃考风考纪的宣传工作,通过新闻传媒单位广泛宣传人事考试政策,在全社会形成正确的舆论氛围和导向。引导
和帮助那些对严肃考风考纪持怀疑和反对态度的人们走出误区。让平等竞争的意识,在人事考试的渠道中畅通;让从严治考的观念,在社会舆论的海洋中涌流。第二,严肃考风考纪,必须加强人事考试政策、法规和制度的建设。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结合考试工作实际,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管理办法和规定。做到检查考风考纪有遵循,查处违纪行为有依据,便于考试管理人员操作。第三,严肃考风考纪,必须建立健全考试监督机制。坚持平等竞争的原则,保证全体考生在机会平等、权利平等、尺度平等的竞争环境中参加人事考试。第四,严肃考风考纪必须坚持从严治考。坚决打击替考,严格查处各种违纪、作弊行为,加强对考试各个环节的管理,查处滋生考生违纪的土壤。排除来自社会的各个方面的干扰,对替考和各种违纪考生的查处要态度坚决,不能手软。把严肃考风考纪,作为回报广大考生的重要举措。树立人事部门的良好形象。人事考试只有坚持平等竞争的原则,严明考风考纪,才能选拔出优秀的人才,才能得到社会的认同,才能创建优质的品牌,占领考试市场。
(二)创新考试技术,实行科学化、现代化管理。运用先进技术和科学方法管理考务工作,是人事考试部门占领考试阵地重要条件。把先进技术和科学方法引入人事考试工作,能够大大提高考试工作效率,增强考试的公平性和透明度。运用计算机软件程序编排考场,杜绝了人为调整考场的主观因素,保证考场编排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公正性;运用计算机图像光感扫描技术和数码摄像技术,把考生照片收集到信息库,打印在准考证上,增强了准考证的防伪功能,防止发生替考。随着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快速发展,高新科学技术将不断地引进人事考试的管理之中,对促进人事考试事业的发展,增强人事考试部门的竞争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树立服务意识,扩展服务领域。人事考试部门要转变思维观念,把人事考试事业的生存和发展,同为广大考生的服务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人事考试在竞争中求生存,在竞争中求发展,首先要把服务对象作为“上帝”,只有真心诚意地为他们做好各项服务,才能取得他们的信任,才能提高人事考试部门的知名度和良好的社会形象。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扩大服务范围。在提高社会效益的同时,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四)以人为本,振兴人事考试事业。人事考试部门能否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占领考试市场,最根本的因素,取决于是否有一只德才兼备的人事考试干部队伍。因此,必须加强考试管理部门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政治理论与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这是确保人事考试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三、考试立法,以法治考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人事考试在竞争中前进和发展,充满着生机和活力。然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各种竞争,必须在法律的保护和支持下进行。人事考试,不论是考生之间的平等竞争,还是人事考试管理部门及各种考试组织之间的竞争,都需要实行法治化管理,是由市场经济管理法制性的特征决定的,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人事考试发展的必然趋势。
作者简介:宋长树(1953-),男,汉族,吉林省吉林市人,吉林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岗位考核办公室主任,高级经济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
### Index:359 《商场现代化》 人们为什么会“偷菜”
人们为什么会“偷菜”?作者:徐平来源:《商场现代化》2010年第13期
[摘要]随着SNS行业竞争日益白热化,SNS游戏对于SNS扩大用户规模、保持用户黏性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探究影响人们使用SNS游戏的因素,构建了一个SNS游戏使用意向模型,用于解释和预测人们对SNS游戏接受行为,并通过该模型提出了相应的营销建议。
[关键词]偷菜技术接受模型SNS游戏使用意向
根据CNNIC测算,截止到2009年底,中国使用社交网站(SocialNetworkSite,简称SNS)的网民达到1.24亿。大量的用户基础吸引了资本市场对SNS的浓厚兴趣,目前国内市场上已经存在校内网、海内网、开心网等众多专业SNS,同时一些传统的互联网巨头(例如搜狐、腾讯)也纷纷加入SNS行列。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各大SNS纷纷推出“偷菜”、“抢车位”等SNS游戏以满足用户的需求。
对“人们为什么会偷菜”等SNS游戏接受行为问题的研究,有助于SNS理解和预测用户行为,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扩大用户规模、增加用户黏性,为SNS进一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理论背景和研究思路
Davis(1989)提出的技术接受模型(technologyacceptancemodel,简称TAM)是目前信息系统研究领域中最优秀的技术接受理论之一,应用范围从早期的电子邮件、办公软件到目前的ERP应用系统、互联网各种创新等。
在TAM(如图1所示)中,外部变量对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有影响,感知有用性对态度和行为意向均有所影响,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和态度有所影响,态度对行为意向有所影响,行为意向对用户最后的实际使用行为产生影响。word/media/image1.png
营销领域的学者普遍认为,消费者决策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科特勒认为有三类因素可以影响消费者消费行为:第一类是内部因素,包括生理和心理;第二类是外部因素,包括市场营销等;第三类是其他刺激,包括文化、经济、社会因素等。霍华德•谢恩认为个人消费决策受到心理活动过程的影响,而心理活动过程又受到外在因素、刺激和投入因素的影响,外在因素包括文化、个性、时间压力、社会刺激,刺激和投入因素包括产品实质刺激、产品符号刺激。不同学者对各种因素的归纳情况不一致,但是我们大体上可以归纳为社会层面、公司层面和个人层面这三类。
近年来学者对信息技术接受行为的研究越来越深入,用某种单一的模型去研究信息系统使用者的接受和采纳行为已经不能得到令人信服的解释,只有从其他领域借鉴、吸收一些相关理论,才能更好地理解人们对信息技术的采纳行为。因此,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以技术接受模型为基础,借鉴营销学科消费者行为理论来完成对SNS游戏使用意向的研究。
二、研究模型的构建
我们将以技术接受模型为基础,结合消费者行为的理论,加入社会层面、公司层面、个人层面等因素作为外部变量来构建本研究的研究模型。
1.基本TAM架构
技术接受模型相关理论(Davis,1989;Davis&Venkatesh,2000)认为个体接受信息系统的意向主要受到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的影响,同时认为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有影响。
Sledgianowski等人(2009)、Chin-LungHsu等人(2004)分别对SNS、在线游戏进行研究的时候通过实证的方式证实了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对使用意向有影响。袁记(2007)、钟丽娟(2009)分别在针对网络游戏、专业服务网站的研究中证实了感知易用性对感知有用性有影响。
“态度”这一概念在TAM的早期研究和应用中是经常被提及的,但是后续的研究表明态度在TAM中只起到一个很弱的调节作用,因此后续的研究也大多不将其纳入考虑的范围,例如Davis(2000)等人在提出TAM2时去掉了态度这一变量。
SNS游戏是基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看成一个为使用者提供效用的信息系统。因此本研究基本的TAM架构是感知有用性对使用意向有所影响,感知易用性对使用意向和感知易用性均有所影响。
2.社会层面的因素
社会规范(socialnorms)指为保障群体目标的实现和群体活动的一致性,而建立起的约束群体成员共有的行为规范与标准。社会规范是影响信息系统接受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Davis(2000)在提出TAM2时认为社会规范对个人使用意向和感知有用性都有所影响。Lucas&Spitler(2001)发现社会规范是一个预测个人使用信息系统意向的重要变量,它对个人使用意向的影响甚至要比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的影响还要强烈。
临界规模(Criticalmass)是一个临界点,在这个临界点上有足够多的某项技术创新的使用者使用该创新,使得该创新可以处于自我维持的状态,人们通过感知规模来判断临界规模的是否存在。Lou等人(2001)针对群件技术接受行为进行了研究,认为影响群件技术接受行为有很多因素,其中临界规模是关键因素;Sledgianowski等人(2009)、Chin-LungHsu等人(2004)分别对SNS、在线游戏进行研究时均认为临界规模对个人使用意向会有影响。
本文认为社会规范和临界规模是通过影响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对使用意向产生影响的。当社会组织内部有很多人都在使用、谈论“偷菜”等SNS游戏,社会规范会使得人们为了追求“合群”而使用SNS游戏,“合群”可以给人们带来规避社会风险、拓展社会关系等多方面的价值;同时人们在“合群”的过程中,可以就SNS游戏的使用细节、使用心得进行交流,因此社会规范会对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产生影响。人们如果感知到身边有很多人都在使用SNS游戏,人们便会觉得参与这种游戏可以和更多的朋友进行互动,会使得社会关系得到拓展;同时会认为如果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操作困难时,可以很方便的寻求解决问题的渠道,因此临界规模对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产生影响。
3.公司层面的因素
游戏设计是指通过内容和情节的组织及技术的实现形成的游戏结构。相关研究表明游戏设计是影响网络游戏使用意向的重要因素之一,国外学者Dickey(2006)、Mulligan等人(2003),国内研究者周郎(2006)、李志彬(2008)等人在研究网络游戏参与行为时,均认为网络游戏的设计对于玩家参与网络游戏的意向和行为具有重要的影响。
系统品质是指游戏运行平台的联机速度、联机品质、服务器稳定性等品质。Hung-PinShih(2002)认为系统品质对于顾客接受网络商店有重要的影响;许由忠(2004)在研究网络游戏参与行为时,认为系统品质对于玩家的参与意向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认为社会规范和临界规模是通过影响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对使用意向产生影响的。独有的、创新的游戏设计可以让玩家在玩游戏的时候忘记时间、得到愉悦感、加强和朋友的联系,SNS游戏的设计是否人性化、是否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等都会提升或者降低玩家的操作难度,因此游戏设计对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有所影响。如果人们和朋友一起玩SNS游戏时,经常出现掉线、连接速度缓慢等现象,那么人们对愉悦感、拓展人际关系等有用性感知就会大大降低,如果人们在使用SNS游戏的过程中因为出现操作困难、面临困惑而需要进行实时咨询时,出现掉线、不能连接等现象,则会因为问题和困难得不到及时解决导致操作难度提升,因此系统品质对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有所影响。
4.个人层面的因素
学者们认为信任是影响消费者网络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Fredric和Gefen(2000)认为网络消费者不确定网络服务供应商是否会从事一些不道德的活动而侵犯消费者权益,因此在电子商务过程中信任的建立是一个基本要点。Swan(1999)提出消费者信任对于消费者态度、购买意图和购买行为都有着积极正面的影响,并通过实证的方法证明了这种影响。word/media/image2.png
本文认为信任也是通过影响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而影响使用意向的。如果用户担心SNS保护个人信息安全的措施和能力不够,那么人们会怀疑和自己一起玩SNS游戏的人是否是账号注册者本人,这会降低人们对虚拟世界拓展人际关系等行为给现实世界人际关系改善所带来价值的感知;这种怀疑会让人们在遇到SNS游戏操作困难或者是需要交流心得时降低交流的兴趣,交流的减少会导致SNS游戏感知易用性降低,因此信任对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有所影响。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构建了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的SNS游戏使用意向研究模型,如图2所示。
在我们的研究模型中,基本TAM架构包括个人使用意向、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社会层面因素包括社会规范、临界规模,公司层面因素包括游戏设计和系统品质,个人层面的因素包括信任。
三、结论与启示
1.人们热衷于“偷菜”等SNS游戏的最直接原因有两个:
第一,人们可以通过SNS游戏拓展人际关系、打发闲暇时间,从而得到相应的价值;
第二,人们非常容易学习和操作这些SNS游戏。社会层面(社会规范和感知规模)、公司层面(游戏设计和系统品质)、个人层面(信任)等因素会影响人们对SNS游戏价值的感知和操作容易程度的感知。
2.通过对影响SNS游戏使用意向因素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几点启示:
第一,SNS要注重SNS游戏的口碑传播。人们会因为“合群”的社会心理而倾向于使用SNS游戏,口碑则会直接推动人们符合社会规范,而且会影响人们对临界规模的感知状况。
第二,SNS游戏开发商、运营商要注重创新和提升系统品质。一款设计优秀、富有创造力的SNS游戏可以使得使用者得到到很大的价值,乐此不疲;登陆时间短、不易掉线等良好的系统品质也会对玩家的使用意向产生影响。
第三,SNS要注重制度信任的建设。信任分为人际信任和制度信任,SNS的实名制基本上可以保证人际信任和真实世界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用户对SNS的信任问题却没有得到解决,SNS应该加强制度信任的建设,减少用户对信息安全等问题的担忧。
参考文献:
[1]DavisF.Perceivedusefulness,perceivedeaseofuse,anduseracceptanceofinformationtechnology[J].MISQuarterly.1989,13(3):319—341.
[2]DebSledgianowski,SpngpolKulviwat.UsingSocialNetworkSites:TheEffectsofPlayfulness,CriticalmassandTrustinaHedonicContest[J].JournalofComputerInformationSystems.2009(3):74
[3]Chin-LungHsu,Hsi-PengLu.Whydopeopleplayon-linegames?AnextendedTAMwithsocialinfluencesandflowexperience[J].Information&Management.2004(41):853–868
[4]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亚洲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89-265
[5]李霆,张朋柱,王刊良.社会规范对技术接受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5,22(3):320-324
|
### Index:360 《新农村》 人体肌肉力量自然发育及其影响因素
人体肌肉力量自然发育及其影响因素
作者:佐热古丽.热依木来源:《新农村》2010年第05期
【摘要】肌肉力量是对肌肉收缩时克服和对抗阻力能力的测度,影响人体运动能力的基本要素。肌肉力量的大小受遗传、纤维类型、肌肉质量、神经肌肉协调关系等一系列生理乃至心理因素的影响,而肌肉力量的自然发展则是以上因综合作用结果的反映,它对于从理论上认识肌肉功能及其发展变化规律,并在运动训练实践上充分运用这一规律来指运动员选材和科学训练具有重要的意义。【关键词】人体;肌肉;肌肉力量人体运动的动力来源是肌肉收缩。肌肉的力学特性决定在运动中的表现。肌肉的力学特性在此是指那些可以测量肌肉力学参数:力、长度、速度、功和功率等。在许多运动项中,运动成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些参数的大小。对人体肌肉发育影响因素如下几种:一、年龄肌肉力量是随着年龄的变化而变化的。在青春发育期前,儿童少年肌肉组织中含水量较多,蛋白质、脂肪以及无机盐类较成人少,能量储备较差,收缩能力较弱。年龄越小,这一特点越明显。在身高突增阶段,由于骨骼的快速增长,肌肉也以增加长度为主,但落后于骨骼的增长速度,此时肌纤维的增粗和肌力的增长仍在继续。只有当高度增长缓慢下来,体内性激素分泌增多(男15岁以后,女13岁以后),肌纤维才逐渐增粗,横断面逐渐增大,肌力显著增长。从6岁开始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手臂肌肉CSA和握力随之增大,女孩握力最大增长出现在10.5岁,随后增长速度减慢;而男孩从14岁时开始最大增长,直到20岁肌肉CSA和握力都有明显增长。男女达到最大肌肉力量的年龄分别在25岁和22岁左右。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大部分肌肉力量和体积开始衰退。Young等报导,与年轻人相比,老年男女膝伸肌的最大自主收缩(MVC)较低,股四头肌的CSA也较小,并证实MVC与CSA之比(MVC/CSA)年轻人比老年男性高。Lindle等研究发现膝关节等速向心力矩和等速离心力矩和肌肉质量随年龄而下降[6]。经过27年追踪研究,发现中年到老年,握力每年下降1.0%。也有报道,肌肉力量在25~35岁达到最大值,并维持到40~49岁或略有下降,50岁以后,每10年肌力下降约12~14%。这些与年龄有关的力量差异和随年龄变化肌肉体积的差异有高度相关性。虽然与年龄有关的肌力下降的特定机制还没有完全弄清,但最基本的原因是随年龄增长肌肉体积的减小。Frontera等推测肌肉CSA的减少是随年龄增长肌肉力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他们的实验结果是50岁后,CSA下降1.4%/年,则肌力下降3.2N·m/年;同时毛细血管网密度的下降影响了肌肉耐力出现肌肉总功率(TW)的明显下降。Akima认为,肌肉力量的下降主要是由于肌肉体积的减少;而与年龄相关的肌肉功能的下降可能由神经因素引起,如肌肉的募集或特定的张力。曹永廉等研究了14~69岁正常男女的躯干伸屈肌肌力与年龄变化的关系,结果显示男性49岁前,女性39岁前,躯干伸屈肌群肌力随年龄增长略有增加,女性在30~39
岁,男性在40~49岁,肌力达到峰值,此后肌力随年龄增长而降低,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躯干伸屈肌肌力比值逐渐失去平衡。二、发育顺序儿童少年身体各部分肌肉的发育,躯干肌先于四肢肌,肌先于伸肌,上肢肌先于下肢肌,大块肌肉先于小块肌的发育。肌力的逐年增长也是不均匀的,在生长加速,肌肉纵向发展较快,但仍然落后于骨骼的增长,肌力耐力均较差。生长加速期后,肌肉横向发展较快,肌纤明显增粗,肌力显著增加。三、性别若以绝对肌力大小表示肌肉力量,一般男子的力量通常比女子要大,女子上肢肌力比男子低约50%,下肢肌力低约30%,这是由于肌肉横断面积或肌肉数量多少的差异所致。正常成年男子肌肉重量约占体重的40~45%,而女子则占35%。随年龄增长,男孩手臂的最大功率(PP)和平均功率(MP)显著增加,而女孩则没有,PP和MP的绝对值男孩比相同年龄的女孩明显要大。12岁女孩伸肌峰力矩出现增长高峰(相对于11岁,力量增加了41%),14岁达到高峰值;而男孩在14岁后,力量仍在不断增长。男孩的肌肉力量相对于他们的身体大小,股四头肌和股二头肌的力量显得要强大些,而女孩的力量则要弱些。C.M.neu等人发现在青春期前,男孩前手臂的肌肉横断面积(CSA)和最大握力都大于女孩。从10岁开始,因女孩肌肉CSA和握力增长的速度更快,性别之间的差异减小,到13岁时男、女孩间的差异不明显。男孩在14岁以后,肌肉CSA和握力都出现最大增长,而女孩的肌肉CSA不再随年龄增长,仅是握力略有增长,故性别之间的差异再次增大。立定跳远和仰卧起坐成绩增长幅度的年龄与肌肉力量的自然增长有关。主要反映下肢肌肉爆发力的立定跳远,男生在14~16岁之间提高幅度最明显,18~22岁各年龄组也有提高,但提高幅度出现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的趋势,而女生在14~17岁之间提高幅度最大。代表腰腹肌耐力力量的仰卧起坐,女生在15~17岁提高幅度最大,18~22岁各年龄组成绩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有随年龄递减的趋势。反映男生上肢肌肉耐力的引体向上,13~17岁增长速度最快。随年龄老化,男性手臂和腿的肌肉质量(MQ)以相近的速率下降,而女性腿部MQ的下降速率比手臂的高约20%,而且不论是向心PT还是离心PT,手臂MQ的下降男性比女性更快。膝伸肌等长收缩力量和横断面的比值(force/CSA),在男性中随年龄增长而明显下降,但在女性中没有。虽然膝伸肌的等长力量、向心和离心PT在男女中均随年龄增长而下降,但女性离心PT随年龄的变化较小。四、肌纤维类型Jansson报道出生时,无区别的Ⅱc型纤维占较大的比例(10~20%),以后Ⅰ型纤维的百分率增加较快;Ⅰ型和Ⅱc型纤维的比例在童年期比成年期高,Ⅱ型纤维分布的百分率在童年期较低,童年期和青春期Ⅱa型纤维比Ⅱb型纤维占优势。男性从出生到35岁,Ⅰ型纤维是呈倒“U”型变化,从出生到9岁Ⅰ型纤维的百分率显著增加,19岁后则显著减少,而在女性中Ⅰ型纤维与年龄之间没有明显下降的关系。尽管青春期的男性比女性有较高的Ⅰ型纤维百分率,但20~29岁年龄组的女性Ⅰ型纤维百分率比男性高,Ⅱ型纤维在青春期后期达到成年人的百分率。青春期女性比男性有较
高的Ⅱ型纤维百分率,青春期女性(46%)与男性(34%)存在显著的差异。肌肉力量的大小取决于快肌纤维(FT)和慢肌纤维(ST)在肌肉中所占的比例。FT%高的人,肌肉收缩力量也大,这是由于FT较ST具有更高的ATP酶的活性。因此,ATP分解速度FT比ST更快,随神经刺激后,FT肌浆网释放Ca2+的速度比ST快。五、肌肉横断面积(CSA)从出生到青春期随年龄增长肌纤维大小呈线性增加。出生到1岁肌纤维直径增加约75%,1岁和5岁时的肌纤维直径分别是成年的30%和50%。男性的平均肌纤维面积一直增长到25岁。Glenmark等报道,男女肌纤维径向值在16岁时达到高峰。从童年期早期到青春期肌纤维连续增长,女性增长约3.5倍,男性约4.5倍。下肢肌纤维面积约增加20倍,而上肢肌纤维面积在相同时期内约增加7~12倍。在女性中,青春期肌纤维直径达到最大,而男性达到最大数值是在成年期早期。Jansson等研究发现,青春期男性的平均纤维面积比女性大,而男性的Ⅱ型纤维特别是Ⅱb型纤维的大小增加更多。肌肉的绝对力量取决于该肌肉的生理横断面积,由肌纤维的数量和大小决定。横断面越大,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力量也越大,两者接近正比例关系。肌肉CSA每增加1cm2,肌肉力量可提高3~4kg。男性的肌肉CSA呈指数增加并持续到17岁,从20岁起达到一个平稳期;女性在13岁到17岁的年龄跨度中肌肉CSA增加比男性小。Ferrettin等指出8~13岁儿童的最大跳跃功率是20~35岁普通成年人的65%;相应地,儿童的肌肉CSA比成年人小45%。六、神经因素大脑皮层具有相适应的神经兴奋和抑制过程,又具有最适量的灵活性,从而积极动员了植物神经系统和内分泌功能,人体肌肉在进行最大用力收缩时,并不是所有的肌纤维都同时参加收缩,动员参与活动的肌纤维数量越多,则收缩时产生的力越大。即神经过程强度愈大愈集中,肌肉力量发挥愈大。普通人只能动员肌肉中60%的肌纤维参加收缩,而训练有素的人动员的肌纤维可高达90%以上。研究证明,肌肉收缩的最佳效果不是由于肌肉,而是由于神经冲动的合理频率的提高,即运动兴奋性提高,从而引起调动肌肉工作能力的较多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及其生理活性物质的释放,使力量增大。因此,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状态可以直接影响肌肉的力量,并对力量素质的发展和发挥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Sale认为,部分力量的增强,是神经适应的发挥,而非肌肉增大的结果。实验证明,通过向心和离心收缩训练,神经协调能力的改善有助于肌肉力量的增加。影响肌肉力量发育的神经学变化有:髓鞘形成的过程;协作肌和拮抗增加协调性;充分激活肌肉能力的增报道肘屈肌运动肌肉单位活性(MUA)的百分率没有大的年龄差异。但膝伸肌的MUA却存在年龄间的差异。改善运动肌肉的协调性可增加部分的肌肉力量,并且是在复杂、多关节运动中增加肌力的较重要的因素。七、激素水平Florini等报道,与年龄和性别相关的肌肉力量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激素的影响。睾酮是肌肉生长最直接的刺激因素,另外,甲状腺素、生长激素和胰岛素是已知的肌肉生长和肌力发展的重要因子。睾酮激素水平的高低与力量的大小有密切的关系、由于睾酮在人体内的分泌
数量不同,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不同年龄、性别人群肌肉力量大小的不同。男孩在青春期早期睾酮增加约4倍,在青春期中后期,又增加20倍;而女孩在青春期早期和后期,睾酮仅增加4倍。睾酮是通过促进肌肉蛋白质的合成,使肌肉肥大,从而提高肌肉力量。故青春期男孩高水平的睾酮,使他们的最大肌力明显高于睾酮水平较低的同龄女孩。生长激素主要是增加肌肉中的结缔组织蛋白质(胶原蛋白)的数量,使结缔组织蛋白质比收缩性蛋白质增加得多,这与肌力的增加并不平行于肌肉量的增加相一致。也有研究显示甲状腺素是肌纤维类型强力的调节因子。血中甲状腺素超过正常值时,会造成快肌纤维百分比增加;相反,血中甲状腺素量减少时,慢肌纤维百分比增加。
|
### Index:361 《祝您健康》 人体酸性碱性:是真还是假?!
人体酸性\碱性:是真还是假?!
作者:谭敦民来源:《祝您健康》2010年第04期
一份厂家宣传弱碱水的科普材料中说:“由于营养过剩,目前绝大部分中国人属于酸性体质,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人目前处于亚健康状态。进一步研究证实,各种癌症患者几乎都是酸性体质。也就是说,酸性体质适宜于癌细胞生长。研究还发现,绝大多数富贵病。如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都是由于长期酸性体质造成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酸性体质是万恶之源。这也是这几年癌症、糖尿病、心脑血管病患病率直线上升的原因之一。因此,消除酸性体质这个万病根源,维持人体酸碱平衡,最好是弱碱性体质,是当务之急。”弦外之音,就是应该多喝该厂生产的弱碱水,以保持人体弱碱性体质。
近期以来,“弱碱水”在饮用水市场异军突起,广播、电视、报纸上的宣传大战此起彼伏。不少企业还拿出了海外洋“专家”的论点。著名品牌“农夫山泉”大力倡导“弱碱水”概念,西藏的“5100”、哈尔滨制药六厂的“纯中纯弱碱水”都占据了各类广告的显眼位置。还有神奇的“水宜生”杯子,会把普通水转化为“弱碱水”:韩国水寿饮公司研发的“乐天碱性还康水棒”,5分钟之内就能够把普通水转化为健康水……
有关食品酸碱性的文章也不少,再进一步涉及人体酸碱度问题的宣传更是不少。“酸性食品不宜多吃”、“酸性食品摄入过多有害健康”、“注意酸碱平衡”之类的观点成为炒作的热点。而这些宣传让老百姓感到一头雾水。究竟哪些食品属于碱性还是酸性?无论碱性还是酸性食品都含有人体必需的营养。怎样吃才能做到酸碱平衡?
据某些专家介绍,食品能够分出酸碱性来。怎么分呢?在食品化学中,把食品燃烧后所剩余的灰烬进行化学分析,灰烬中合有磷、硫、氯元素较多。溶于水中后生成酸性溶液:灰烬中含有钾、钠、钙、镁元素较多,溶于水中后生成碱性溶液。这就是食品酸碱性由来的根据。一般说来,谷物和动物性食品大都属于酸性食品,而水果和蔬菜大都属于碱性食品。按照这种分法,平时要少吃酸性食品,多吃碱性食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鱼、肉、蛋、奶等酸性食品摄入多了,就喝点弱碱水,这样,有助于保持体内酸碱平衡。
其实,这种说法一直受到大多数专家的质疑。复旦大学中山医院杨秉辉教授指出,从营养学的角度来看。这些说法言过其实,缺乏科学依据。
首先,食品灰烬不是食品本身,只是燃烧后剩下的一些氧化物,与食品进入肠道代谢根本不是一回事。食品在人体中经过消化吸收以及各种代谢反应,形成各种各样的产物,这些产物既有酸性的,也有碱性的,还有一些呈中性,并不能简单一律地概之为酸性、碱性。
其次,虽然食品在人体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但人体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缓冲系统和调节系统,人体自身能够平衡酸碱度。健康人血液的DH值保持在7.35~7.45之间,一般不会受到摄入食物的影响而改变,机体有充分的能力缓冲生成的酸碱产物,维持体内酸碱平衡。
有些宣传材料上称,谷物、鱼、内、蛋等酸性食物摄入过多,可以导致酸性体质,引起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疾病:而蔬菜和水果属于碱性食物,能够纠正酸性体质,防治慢性病。他们把碳水化合物(糖)、蛋白质、脂肪这三大最基本的营养要素,统统都划归为酸性食品,按照他们的逻辑,都应该少吃或者不吃。那么,缺乏了这三大营养要素是什么后果呢?是严重的营养不良!最后还可能导致机体脂肪分解,反而会使体内酸性物质增多。
蔬菜和水果确实能够防止一些慢性病的发生,但不是所谓的碱性作用,是因为蔬菜和水果产生的能量低,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膳食纤维等物质,有益于人体的正常代谢。如果按照“酸碱平衡理论”。纠正体内的偏酸物质,那么,每天服点小苏打(即碳酸氢钠)不就解决问题了吗?但是,没有一位科学家这么说过,可见,不是那么简单。
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强调要注意“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等等,对成人摄入能量提出了一个平均水平:男性每天应该摄入能量2200千卡,相当于每天摄入谷物300克,蔬菜400克,水果300克,肉、禽、鱼和虾150克,蛋类50克,大豆类豆制品和坚果40克,奶和奶制品300克,油脂25克。
按照把食品分为酸碱者的理论,这其中的谷物、肉、禽、鱼、虾、蛋、坚果、奶和奶制品、油脂都属于酸性食品,似乎都不能吃,只剩下了蔬菜和水果,健康人能靠这两项存活吗?专家认为。这样简单地把食品划分为酸性、碱性,既不科学,也不舍理,让百姓无所适从。
对于“酸性体质”这一说法,许多专家都表示从没有听说过。哈医大一位教授告诉记者:无论中医、西医,都没有酸性体质这种说法。另外,医学上说的这个酸碱度与所谓的酸性体质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即使是糖尿病患者,只要接受规范治疗,体内的pH值不会偏酸性,否则肯定是出现了酮症酸中毒。
所谓的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这一说法是没有科学根据的。一位长期从事内分泌临床研究的专家说,从没有听说体质发酸能导致糖尿病,那按照我国70%的人是酸性体质的说法,岂不是绝大多数人都患了糖尿病?还有需要纠正的是,不是酸性体质导致疾病发生,而是某些脏器发生了器质性病变,或因为服用了某些药物等才导致酸中毒。在医学临床中,像代谢类疾病,如糖尿病、肾功能衰竭等,都可以造成酸中毒出现。而这些疾病的诱因,却和酸中毒没有丝毫关系。
前面我们分析过,人的机体具有强大的缓冲体系和调节系统,有能力维持体内酸碱度的平衡,正常人根本不存在酸碱体质问题。
那么,人体有哪些强大的缓冲、调节系统呢?具体地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血液缓冲系统。包括血液中的碳酸氢盐缓冲系统、磷酸盐缓冲系统、血浆蛋白缓冲系统、血红蛋白和氧合血红蛋白缓冲系统。其中,碳酸氢盐缓冲系统与血红蛋白和氧合血红蛋白系统最为重要。各占血液缓冲系统能力的30%以上。
(2)肾功能调节。肾脏有排出过多的酸性物质、回收碱性物质的功能,保持人体的酸碱平衡。
(3)呼吸调节。肺腑通过排出二氧化碳,减少体内挥发性酸,即二氧化碳的产生。
(4)细胞调节。通过细胞内外氢离子与钠离子、碳酸氢离子和氯离子的交换,平衡体液的酸碱比例。
通过这些人体内部的调节。使人体血液和体液的酸碱度,即pH值保持在7.35~7.45之间,人体始终呈弱碱性,根本不会有什么70%的人是酸性体质。
同时应该说明,人体不同脏器之间的酸碱度存在极大的差异,比如胃液呈强酸性,pH值在1.5~2之间:胰液属于强碱性,pH值可达8.8;小肠液也属于强碱性,pH值在7.2~7.8之间。虽然各脏器之间酸碱度差异很大,但分泌的消化液和食物发生作用以后,酸碱度都会发生一些不同变化,不管其变化如何,进入血液以后,都会被分解成pH值7.35~7.45的弱碱性,不会、也不可能出现什么酸性体质。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明确规定,生活饮用水的pH值范围为6.5~8.5,这就意味着国家是允许6.5~7.0的微酸性生活饮用水。对正常人来说没有必要刻意选择弱碱水,只要水质符合国家标准,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要求,每天保证饮水1200毫升,照样能起到润肠通便的作用,满足人体的需要。
最后,再来说说被宣传得神乎其神的弱碱水。弱碱水通过食管首先到达胃部,pH值高达1.5~2的胃液一下子就会把它中和。并迅速使之变成“酸水”,弱碱水的弱碱特点一下子就没了,哪还有诸多保健作用呀?许多专家都不认同弱碱水的宣传,认为无非是概念炒作而已。
人体没有酸碱之分,更不会因为食物的酸碱性而改变体质。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心情愉快,才是健康长寿之本。
|
### Index:362 《中国经济周刊》 人保部加班赶制“绩效工资细则”
人保部加班赶制“绩效工资细则”
作者:王红茹来源:《中国经济周刊》2009年第36期
绩效评估专家认为:制定评估标准要科学,防止出现新的不公。
自国务院总理温家宝9月2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到2010年1月1日将对事业单位全面实行绩效工资改革,这项关乎3000万事业单位职工切身利益的改革,即刻在网络上引起了全民大讨论。本刊也在第一时间进行了深度解析(详见本刊第35期《明年起事业单位全面推行绩效工资》)。
然而,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对此具体细则未出,绩效工资到底是什么,如同雾里看花。有悲观者认为:如果绩效工资改革不透明、制定的考核标准不客观,就不能完全让个人信服,反而增加单位领导滥用权力的机会。
目前,事业单位的职能千差万别,即使一个单位内部也有很大差别,绩效工资方案推行的复杂性和实施难度可想而知。从政府到具体事业单位,能否建立起一个真正“绩效”和“公正科学”的绩效工资考评体系?关乎绩效工资改革的成败。
人保部:实施细则紧张制定中
《中国经济周刊》9月10日电话问询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工资福利司事业工资处。该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的具体实施细则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中,目前不便透露具体细节,过一段时间会统一对外发布。
那么,相关事业单位的改革是否已经启动?
“我们现在还没开始准备,因为没看到细则,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弄。”记者在采访北京的一些大学、医院和相关研究院的人力资源部时,得到近乎一致回答。
“国务院的决定历来比较原则、笼统,在细则没有出台之前,一般事业单位都不会轻易行动的。”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政府绩效评估中心主任周志忍多年来一直研究政府绩效评估,他在9月9日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
然而,2010年1月1日近在眼前,3个多月的时间来得及吗?
“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涉及人员多,单位数量多,非常复杂,是一个系统工程,所以实施起来会有一个过程。但是,无论什么时候在这些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它们的起点时间都是一致的:义务教育学校是从今年1月1日开始,公共卫生、基层医疗卫生单位是从今年10月1日开始,其他单位是从明年1月1日开始,这就是起算的时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9月9日新闻发布会上明确表示。
尹蔚民同时表示,“鉴于这项工作非常复杂,涉及到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所以我们一定会周密地部署、精心地组织,把这项工作做好,把好事办好。”
“我们随时关注着细则的出台,下一步将全心放到绩效考核标准的制定上。”北京某电力设计院人力资源部的相关人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专家:公益性质事业单位是改革大头
虽然实施细则没有出台,周志忍根据多年研究绩效评估的经验,建议事业单位在制定具体绩效考核标准时,要解决三个问题,以防止出现新的不公平:第一,绩效标准的目标设定。“目标设定需要单位自己做,但是目前很多单位还没有这一项,即便一些单位有,所设的目标也仅仅是一些客观条件,不具备科学性。”
第二,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科学评估的准则。“这里面涉及评估主体、组织结构、程序、标准等,很是复杂,也是技术问题;但是即便复杂,有一条很明确:如果目标不到位,评估就不公正。但是目标到位了,评估如果不科学也不行,否则会把业绩比较差的评成先进,还给他高工资。评估准则应该是一些客观数字指标,这样不管谁是评估主体,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指标数不要有假。但是如果评估标准设定主观,就要考虑考评委员会主体结构问题。”
第三,个人在团队完成的目标中如何体现。“目前有的单位一项工作需要多人合作才能完成,这就需要一套针对个人的评价体系。”
“上面三个问题,每个问题都很重大。目前中国的单位在目标设定方面还没有科学标准,所以,要推行绩效工资改革,前提性的基础工作需要做到位。”周志忍说。
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共有事业单位120多万个,在职人员有3000多万人,离退休人员900多万人,事业单位集中了我国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高知识群体。即将进行的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涉及方方面面,但并不是所有的事业单位都进行绩效工资改革。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马宝成向《中国经济周刊》分析,目前我国把事业单位大致划分为三类:第一是参考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比如国家行政学院、中央党校等。这些单位行使法律赋予的公共权力,为社会提供服务。第二是公益性质的事业单位。主要为社会提供公益服务,如中小学、大学、医疗卫生单位,也包括一些行政事业单位、图书馆和一些科研单位等。第三是经营服务性事业单位,比如出版社、设计院等。
“第二类是目前改革的大头。第一类事业单位不牵涉到绩效工资改革的问题;第三类关于出版社等文化单位,现在很多已经转企改制了,跟这次绩效工资改革的关系不大,即便这些单位也实行绩效工资改革,也是自己挣钱自己分配。”马宝成教授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因为这次提出的绩效工资的覆盖单位首先是提供公益服务的,这类单位也是此次绩效工资改革的难点和重点。其次还会包括一些专业性的事业单位,例如科研院所等。
行政性事业单位:考核绩效很难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尽管在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存在一定难度,但是对教育、医疗这些单位来说,设定目标很明确——针对职工个人。然而在中国,目前存在着一些行政性事业单位,因为工作性质的特殊性,让绩效工资考核遇到了真正的难题。
“我所在的是行政性事业单位,大家坐在一个办公室里,生产的产品(课题)都是整个单位的,怎么界定好坏?所以,这项改革在我们单位行不通。”郭先生是北京一家行政事业单位的研究员,从看到“绩效”两个字,他就觉得这项改革在行政性质太强的事业单位,会因为“官本位”等原因而无法实现奖勤罚懒的目标。
郭先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目前他们单位的工资还没有尝试进行绩效工资改革,最大的难点是很难确定一个岗位工作人员的应该工作量是多少。
“我们这边的课题都是单位的,基本上都是领导牵头,课题组组长都是大小领导。但具体的活基本都是一两个人在做。结题时却是大小领导一大串,干活的排在最后。如果用成果去考核,最后考核得高分的并不一定是干活多的人,而是各级大大小小的领导。”郭先生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他日常的工作就是做课题,经常在领导牵头的课题担任主笔,但每次自己的名字都会署在一长串人名的最后。
郭先生告诉记者,除了做课题,他还要给单位领导写讲话稿。而按照版权法规定,这些讲话稿的版权应该属于领导,他做的这些工作,其实也都是为领导服务的。但是这种甚至连署名都谈不上的“工作绩效”又该怎么考核呢?
“我们跟大学在绩效考核上没有可比性。大学有课时和个人发表论文的科研这些跟个人密切相关的数字指标,考核起来相对容易。但是,在我们单位,单位的工作才是工作,如果个人写文章,只能算业余的,更不在考核之列了。而且我们业余写的文章,领导看到了还会很不高兴。”郭先生埋怨说。
医疗单位:“开前门”与“关后门”
事业单位似乎“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医疗卫生事业单位更是如此。
北京某医院的陈医生告诉记者,他们医院的医生收入差距拉得特别大。而这些差别并没有直接体现在医院发给个人的工资单上,尽管工资单上也有真正反映水平高低和劳动量多少的差距,但是医生私下的外出会诊、在外面接手术以及医药回扣等获得的额外收益却相当可观。而这些收益无法在工资上体现。
“我们医院把工资、补贴、奖励等跟医疗工作量挂钩,换句话说,是跟个人给医院带来的收益挂钩的,比如做了多少个手术,开了多少钱的药等,都会在工资单中体现。但是有的大夫除了医院的工资收入,还到外面去做手术;吃医药回扣的事更是杜绝不了。这些都是隐性的,都不可能打到基本工资里面去。”陈医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
针对当前医药卫生行业的一些现状,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研究员胡仙芝向《中国经济周刊》分析,绩效工资改革将实施绩效工资与清理规范津贴补贴相结合,意味着医护人员“明收入”的增长,同时也意味着“暗收入”将大幅降低。
“这也是大家最近常说的‘开前门’和‘关后门’。‘开前门’就是实施绩效工资有助于提高医务人员的收入,‘关后门’就是纠正过去医疗中的不合理行为,清理收红包、拿回扣的现象。”胡仙芝解释说。
|
### Index:364 《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会计在企业中的运用
人力资源会计在企业中的运用
作者:陈天灯来源:《人力资源管理》2012年第10期
摘要:人力资源会计的理念于20世纪60年代,首次被美国一名知名的企业家提出。它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便有不少学者开始围绕人力资源会计展开了研究。虽然,目前为止我国学者在对人力资源会计方面的研究颇有建树,但其理论成果在实际中却没有得到有效的运用。本文中,作者在对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研究背景、内涵及其现状基础上,侧重针对人力资源会计在企业中的运用中的现有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人力资源会计理论研究企业运用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速升温,人力资源成为企业生产与发展的关键所在。那么如何才能更好地运用人力资源,服务于企业的建设与发展,成为诸多企业经营者所关注的问题。而人力资源会计理念的产生与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了一些帮助。但时至今日,国际上并未对其进行一个明确的定义。在西方欧美等国家中,学者将其定义为一种用以鉴别和计量人力资源数据的会计程序和方法。在我国,其被定义为一种对于人力资源的核算和管理活动。目前,虽然人力资源会计在企业的实际运用中仍然存在问题,但我们相信,经历一定的探索和积累经验的过程,必将发挥其在企业中的重要作用。
一、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研究
1.人力资源会计产生的背景
人力资源是企业所拥有的重要资源之一,它是相对于物质资源提出来的,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对人力资源的研究经历了漫长的时间。人力资源会计是本世纪六十年代在美国产生的,它的产生是经济发展需要的必然结果,即第三产业的兴起和发展使得人力资源的劳动不仅仅是人力资源本身,同时也是人力资产、人力资本的共同劳动。这个理论基础的产生和发展,从人的方面论述了人力资源在现代化大生产的重要角色。
人力资源会计也就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它的产生和发展也同样要求相关理论的支持和论证,这就是在传统资本理论基础上而发展起来的人力资本理论。这个理论的发展、成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随着知识和市场不断地发展和变化。
2.人力资源会计的基本内涵
其一,人力资源会计的定义。人力资源会计(HumanResoureeAceounting),学术界对其有着多种定义,其中认可度较高的为美国会计学会人力资源会计委员会提出的:“人力资源会计是鉴别和计量人力资源数据的一种会计程序和方法,其目标是将企业人力资源变化的信息,提供给
企业和外界有关人士使用。”另外,有不少学者,习惯于将人力资源会计称之为人力资产会计。这种认识并不是小范围的,特别是在美国地区大部分人都会形成这样的认识。
其二,人力资源会计的分类。对于人力资源会计的分类,学术界大多认为其应该分为两个方面,即从社会和企业两个角度来看,分为社会人力资源会计和企业热力资源会计。所谓社会人力资源会计是指从社会角度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计量,从而来核定其能够为社会带来多少价值,并以此为依据形成相对应的评价管理方案、预测投资效果、进行投资决策。所谓企业人力资源会计则是把人力资源作为企业人力资产来确认、计量、报告、记录和管理的,利用人力资源成本和人力资源价值信息来进行管理,并根据企业的规模和规划来预测人力资源,并对投资效益进行分析。本文中,人力资源会计一般是指企业的人力资源会计。
3.人力资源会计理论研究现状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就有人从事人力资源会计的研究和著述,至今已经形成了相当丰富的研究资料,比如人力资源成本会计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两大模式,同时并逐渐地形成了劳动者权益会计模式。
其一,人力资源成本会计。主要是从投入人力资源成本的角度出发,对开发人力资源所引起的成本进行计量和报告。这种理论主要服务于企业外部投资者、债权人和政府有关部门,为这些部门的宏观管理和决策提供服务。
其二,人力资源价值会计。就是从产出的价值出发,核算人力资源所产出的价值。这种理论则主要为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生产经营决策服务,这种理论可以直接计算人力资源所产生的效益,将人力资源产出价值同投入价值相对比,从而得出相关数据或结论,为企业服务。
其三,劳动者权益会计,是在上面所提到的两种会计基础上进行改进的,通过重构传统会计模式,实现了两大会计模式的融合,即人力资源会计与传统财务会计的相互融合。这样就明确了人力资源的产权归属,提出了劳动者权益的概念以及人力成本的基本原则,同时对人力成本的补偿权和收益权进行了承认。
二、人力资源会计的应用
1.应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的投资效益分析
企业对人力资源的研究和开发主要是为了提高企业的效率,改善企业自身经营管理能力,提高企业的服务水平。企业人力资源投资具有短期实效性的特征,也就是投资就必须带来现实的利益,要求短期内必须取得应有的成效。同时,企业人力资源投资要有目的性,也就是要围绕解决一个问题而进行的,目标明确,可以量化目标,即要求投资的货币资金必须是可以用数字来衡量的,无论投入多少资金,都必须可以以收益的形式收回投入和资金。
人力资源的成本效益分析就是对人力资源的成本进行分析,如对成本的取得、开发、使用、保障和离职等。就开发成本而言,可以通过人力资源的投入和产出为企业提供成本和效益的相关有效信息,从而使得企业在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安排上更有效率,也更加的科学。
同时,也可通过对受训员工的培训成本和收益进行分析,看是否工作能力和效率得到了提高,通过以上两个方面来衡量企业人力资源培养的效率。只有如此,才能使企业避免出现盲目开发、不计成本的现象。一个职位能为企业带来未来的收益要大于企业对此职位所投入的人力成本和相关的其他成本,只有如此企业才能保持增值。
2.应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定量分析
人力资源会计的产生是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要求逐步提高的必然结果,其主要方法就是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人力资源的相关数据,尤其是人力投资成本的数据。人力成本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人力资源投资的分析,因为只有成本准确才能计算正确的收益,人力资源成本贯穿于整个人力资源投资、收益的全过程。
人力资源管理是一门管理艺术,但同时也是一门管理科学,需要有定量的分析。而人力资源会计成本则可以提供相对的成本信息,为管理招聘提供比较精确的数据,为人力资源的决策提供依据,人力资源成本信息在人力资源的各个环节中都可以起到指导作用。
三、研究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相关建议
人力资源会计管理是一个相对完整系统的工程,它不仅是会计账户的相对增加,更重要的是人们管理观念的更新和社会发展经济条件的具备。而现有的人力资源会计理论是一项建立在假设的理论基础上的,因此当其被运用于企业实践当中时,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应用时,不能够拘泥于人力资源会计理论,而是应当在实践中,以具体的实践情况为导向来灵活的运用这些理论。
1.存在的突出问题
目前,虽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较以往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社会各方各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依然不够完善,特别是人们的观念也未达到与人力资源管理相匹配的高度,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并未取得十分好的效果。我们所要进行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相对完整系统的工程,因此,企业不是单纯地强调会计账户的增加,而最为重要的应当是人们管理观念、思想观念的更新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的具备。
此外,在一些国有企业当中,曾经实行的年薪制并不能实际执行,人力资本在企业中的价值无法确定,从而没有起到反映企业价值和激励企业家的作用。
2.对人力资源会计运用的几点建议
其一,资本参与利润分配是以资本投入价值为基础的,即按照投入价值进行按比例分配。那么人力资源也和资本一样,也可以分配其自身的价值,通过比较客观的数量和方式核算人力资本的准确价值,从而来得出人力投资的价值,并以此来衡量剩余价值分配的基础。
其二,由于人力资源价值计算中有主观的因素在内,因此,在实际的操作中可以与传统的某些理论和指标相结合,从而可以得出更加精确、科学的反映人力资本在企业中的实际价值。
总之,当前形势下,我国学术界在对人力资源会计理论的研究中虽然存在较多的分歧和争论,但正是这种争论的存在才使得人力资源理论的完善和突破更具可能性。当我们将人力资源会计运用于实践时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需要在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人们思想观念不断提高的背景下才能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与突破。现如今,人力资源在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们相信其必将吸引更多的学者来关注,并投资、重视、研究、开发人力资源会计,为我国人力资源会计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保障。
在我国,人力资源理论及在企业当中的运用尚未成熟,本文仅抛砖引玉,对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些相关理论进行简要的解读和分析。我们相信,通过不断的探索研究人力资源会计理论与运用,我们必将积累更多的优秀理论与成功案例,也必将推动我国人力资源的快速发展,并积极致力于促进企业乃至我国经济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泷.对人力资源会计研究困境与出路的思考[J].会计研究,2010,1
[2]杨晶.人力资源会计在企业核算中的应用[J].现代商业,2010,26
[3]刘清宇.浅析人力资源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J].西部财会,2009,4
|
### Index:365 《合作经济与科技》 人力资源开发路径选择
人力资源开发路径选择
作者:孙健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年第13期
[提要]科学合理地开发人力资源有利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资源的合理利用。由于人力资源所具有的特殊价值,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第一生产要素,大力推进人力资源开发势在必行。关键词:人力资源;开发;激励机制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14年4月11日人力资源是一种可以反复利用、不断增值的资源,一个企业的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拥有的人力资源质量和作用的发挥,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不仅取决于管理者,更取决于被管理者,经营者的才能决定着企业的成败,而整体人力资源的素质却决定着企业的兴衰。因此,重视人力资源,合理开发人力资源,用好人力资源,成为一个企业发展的首选战略。一、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一)人力资源对经济的贡献率大于物质资本的贡献率。从增加教育经费支出和增加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来看,如果忽略技术进步和劳动力数量因素,主要取决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两大要素。在考察两者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时,物质资本投资额一般以固定资产投资额来衡量,人力资源投资额一般以国家教育经费支出来衡量。经济学家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1982~1995年间经济增长情况考察后发现:增加教育投资的投入产出比高于增加固定资产投资的投入产出比,前者是后者的2~2.5倍,说明同样数量的资金用于人力资本投资要比用于物质资本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更大。(二)居民文化教育投资推动经济快速增长。人力资源开发不仅包含国家的教育经费支出,而且包含居民的个人支出,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文化教育支出也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学家们研究发现,尽管增加居民的文化教育支出比增加固定资产投入和教育经费支出对GDP的影响要小些,在初期甚至投入大于产出,即投入产出比小于1,但7年以后投入产出比会大于1,这意味着增加居民的文化教育支出对人力资本的形成有累积作用。从长远来看,对社会居民的文化教育投资是合算的,因为人力资源具有收益递增的特点,是一种高增值性的资本。(三)人力资本量的增长是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国民收入增长率大于资源投入增长率是一些西方经济学家对经济增长因素研究后的一个重要发现。导致经济增长快于投入增长的原因一是规模经济的作用,二是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后一因素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因素。从20
世纪初到五十年代,美国农业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原因已不是土地、人口数量或资本存量的增加,而是人的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据统计,目前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80%是依靠人力资本投资和科技进步取得的,而科技进步以人力资源质量的提高为前提和载体。(四)人力资源有力地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却是一个人力资本相对匮乏的国家。长期以来,为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很多地方的部门和单位一味加大固定资产投资,忽视了教育,忽视了对人力资源的开发,以致造成了资源浪费、人口素质提高缓慢、经济增长后劲不足等问题。而人力资源开发的最大功用在于不但能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且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向科技要原料,向创造要发展。目前,我国人口的快速增长给人力资源的开发带来严重的负效应,形成了数量对质量的劣性替代。所以,应对人力资源进行科学开发,加大教育投资力度,不断提高人口素质。二、人力资源开发措施选择(一)树立先进的人力资源理念。首先,树立人力资源开发是企业战略性管理理念。将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放在企业运营管理的中心地位,把人力资源开发纳入到企业经营总战略和总决策中去;其次,树立人力资源开发是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理念。由于人力资源开发的收益率要远远高于物质资本投资的收益率,外国公司非常注重员工的教育和培训工作,每年花费的培训费用数目惊人。而我国企业在员工培训方面投入较少,不仅不利于员工更新知识、提高工作能力,而且削弱了对企业外部人才的吸引力;再次,树立人力资源开发是系统性管理的理念。人力资源开发是一项理论性、技术性及实践性很强的工作,要改革传统的用人和分配机制,实现人事管理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转变;最后,创新人力资源管理的经营理念,突出服务意识。注重科学管理,转变人力资源部门就是掌握人事大权的观念,确立为领导决策服务、为改革服务、为企业发展服务、为员工服务的原则,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二)制定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开发策略。一是实施整体规划开发策略。按照经济技术条件和社会发展目标的要求,把人力的培养与教育、预测与规划、管理和使用有机结合起来,整体考虑,系统规划,逐步实施;二是利用政策导向作用实施人力资源开发。国家为推动人力资源开发,制定了许多有助于人力资源发挥作用的政策和法规制度,包括培养、使用、保护、支持、尊重、保障等方面的内容,极大地调动了员工生产劳动的积极性;三是实施技术性开发。综合利用规划设计、考试录用、能力测评、心理测试、业绩考核、潜能开发、培训教育、薪资设计、信息统计分析、综合监控等现代管理方式开发人力资源,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实行定量化和科学化相结合的管理手段;四是采用分类开发策略。不同类型的人群具有不同的素质和能力,由于职业和职务的能力要求不同,应采取不同的开发手段和方法,不断提高人力开发效果。(三)建立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增强人力资源的活力和企业竞争力。所谓激励就是通过岗位工资差别、设立奖励基金、晋升、能力培训、企业文化、团队精神的培养等形式,增加员工的归属感,使他们充满活力。激励的核心就是“我怎样使某人为我做某事”。通常地,给员工足够大的财务成果会促使他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尽心尽力,只要让他们能够分享很小一部分剩
余控制权,就能对他们的行为产生很强的激励和约束力,这样将员工对个人效用的追求转化为对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追求,使员工为实现所有者的利益而努力工作,这是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和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所谓约束机制就是通过相应完整的规章制度、奖罚条例来约束员工的行为,违背这个规则就会受到惩罚,让员工明白什么应该抑制,什么应该反对,什么应该发扬,从而形成涵盖内部各项工作、各岗位人员的管理系统。一般说来,约束机制具有界定员工行为,维护经济活动秩序的功能,是增强人力资源活力不可缺少的机制条件。(四)建立体现人力价值、灵活有效的薪酬机制。随着人才市场的逐步完善,企业面临着技术和管理骨干人才流失的巨大压力,这就给我国人力资源管理者提出了一个现实的难题。要解决这一难题,就要打破收入分配中的“大锅饭”,建立向骨干人才倾斜、真正反映人才市场价值的薪酬机制。针对不同类型的人员,采取灵活有效的薪酬结构,如技术研发人才,可采取基本工资加岗位技能工资加不定期浮动奖金的办法。也可以在正常的工资奖金之外,对企业发展所需的骨干人才实施股票期权计划,这样做不仅不会增加企业的人工成本,还可以激励骨干人才自觉将个人目标与企业长远发展目标趋于一致,从更深的理论层次上讲,就是要确立人力资本的产权地位,使人力资本所有者真正拥有部分剩余索取权。(五)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训开发机制。目前,我国企业在生产和管理中还存在着许多薄弱环节,改进这些薄弱环节的关键就是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训开发机制,不断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一方面在满足企业发展战略需要的层次上,可根据企业在某个阶段、某个时期业务发展的目标,对处于生产经营薄弱环节中的各级各类人员加强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另一方面在员工个人发展需要的层次上,针对员工个人知识结构、专业技能结构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强化专业技术和管理能力的在职培训。在建立人才培训开发机制的过程中,对员工培训经费的投入,不应简单将其当作企业人工成本支出,而应视为获取企业竞争优势的一项人力资本战略投资。在健全和完善企业自身培训体系的同时,要充分利用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等社会力量以及便利的网络资源来开展员工培训,培训内容要充分体现市场竞争的客观需要,对每项培训的效果进行科学评估,从而形成一种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培养长效机制。主要参考文献:[1]纪丽.浅谈人力资源管理[J].人口与经济,2012.1.[2]陶向南等.创新模式与高新技术企业的组织及人力资源管理[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0.9.[3]谢辉.论民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制度供给瓶颈[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5.
|
### Index:367 《中国市场》 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福利的应用
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福利的应用
作者:王伟生来源:《中国市场》2020年第14期
[摘要]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可以为企业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证,这是企业经营发展的重要基础。在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增强的当下,企业需要重视推进人力资源管理质量提升,通过薪酬福利的有效应用来激发出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以此为企业的发展贡献出更高水平的价值,这是提升企业行业竞争力的关键。为了更好地促进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福利的应用,文章展开了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探讨,同时分析了相关的策略。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福利;应用
[DOI]10.13939i.zgsc.2020.14.118
薪酬福利是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它的作用是通过给予员工必要的薪酬福利和奖励,激发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可以激励员工们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以此来促进他们工作能力的提升,保证员工更好地完成本职工作,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来说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当前的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对于薪酬福利的应用,还存在着诸多不足,这影响到了员工价值的有效发挥。对此,相关的企业管理者和工作人员需要对薪酬福利的应用策略进行积极的探讨。
1当前企业薪酬福利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1.1尚未形成正确的薪酬福利管理理念
由于前期发展中对于薪酬福利管理的忽视,导致当前的企业发展中相关的薪酬福利管理理念存在严重的不足,即使进行相关的薪酬福利管理制度建设,也远远无法满足实际的企业员工发展需求。在薪酬福利管理理念普遍受到关注的当下,一些企业在对先进薪酬福利管理理念引进和应用的时候也存在问题,主要是薪酬福利管理中人性化因素体现不足,薪酬福利管理工作中沒有对企业和员工的实际发展需求进行考虑,导致最终在开展薪酬福利管理工作的时候,无法真正地促进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提升。
1.2尚未构建科学的、健全的薪酬福利管理制度
薪酬福利管理制度的建立,是保证薪酬福利管理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基础。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福利管理制度,可以很好地为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制度保障。但是,通过对当前企业实际薪酬福利管理制度建设状况进行调查可以发现,其中还是存在着诸多的不足,这导
致企业的薪酬福利管理制度建设缺乏必要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例如,在管理理念上,很多的企业仍然坚持着同工同酬理念,员工即使努力工作也无法获得更多的回报,这必然导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丧失,同时也阻碍着薪酬福利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1.3尚未构建有效的奖励机制
奖励制度是开展薪酬福利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通过建立有效的奖励机制,可以激发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且提升员工的归属感,这体现出了薪酬福利管理制度的人性化特征。但是,在实际的企业薪酬福利管理制度建设中,往往没有考虑到奖励制度的重要性,相关的制度建设存在明显短板,导致员工们没有积极性去进行自身的工作能力的提升,这不仅不利于员工的长期发展,也对企业的长期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1.4薪酬福利制度缺乏公平性和公正性
公平性是企业薪酬福利制度建设的重要前提。在当前的企业薪酬福利制度建设中公开和透明的程度不足,薪酬福利经常被管理者人为倾斜化,导致员工对其中产生了不信任感。在企业薪酬福利制度建设中应当强调公开和透明,这样的话才可以保证薪酬福利制度的有效性,确保员工的付出能够获得相应回报,确保员工对本职工作产生归属感。
2解决企业薪酬福利管理中存在问题的策略
2.1构建科学的、有效的薪酬福利管理制度
想要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薪酬福利的话,就需要以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为基础。通过建立有效的薪酬福利管理制度,来保证薪酬福利能够发挥有效的作用,保障员工们的权益。在构建薪酬福利管理制度的时候,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现状、战略目标和员工成长需求来进行具体内容的制定,确保制度符合企业自身的发展需求。根据这样的需求指导,企业应当从下面这两个方面来着手进行薪酬管理制度的构建。
首先,企业应当充分认识到构建薪酬福利管理制度的目的,是更好地满足员工的需要和企业的发展。所以,在进行相关内容和标准制定的时候一定要将员工的实际需求放在关键位置,以人为本,这样才可以构建出科学、合理的薪酬福利管理制度;其次,薪酬福利制度中既要能够包括物质层面的内容,还要包括精神层面的内容,这样可以在整体上更好地保证员工的发展需求得到有效满足,从而促进员工的成长。
2.2不断改进和完善薪酬福利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考核机制
构建薪酬福利管理制度的目的,就是为了激发员工参与到本职工作中的积极性。就实际的薪酬福利制度建设需求来说,促进薪酬福利考核制度的建立健全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建立健
全考核制度,可以对薪酬福利管理的质量和员工的质量加以掌握,然后以此为基础,对具体的薪酬福利水平进行划定,确保员工的努力付出得到相应的回报。
为此,需要企业从下面三个方面内容出发:首先,鉴于当前诸多企业在薪酬福利管理理念方面还存在着不足,企业需要对国内外标杆企业的先进理念加以引进和应用,根据企业实际发展需求,进行理念的融合与调整;其次,薪酬福利水平应当与员工的工作质量挂钩,通过对员工的工作质量进行考核,确定其可以享受的薪酬福利水平,这样是为了保证公平性,也有助于激发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最后,为保证考核工作的开展质量,企业应当专门抽调、聘用专业人员来组成考核团队,这样可以确保薪酬福利考核工作的质量。
2.3积极引进先进的奖励机制,提高薪酬福利管理制度的人性化特征
奖励制度是开展薪酬福利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据,通过建立有效的奖励机制,可以很好地激发出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并且提升员工的归属感,这体现出了薪酬福利管理制度的人性化特征。为了更好地发挥奖励机制的作用,企业可以积极的引进先进的奖励机制,就具体的工作质量制定出相应的奖励标准,对于表现优异的员工应当加大奖励的力度,这样可以确保员工的付出与回报有效对等。
2.4促使薪酬福利管理制度的持久性得到有效保障
为了更好地利用薪酬福利管理制度,促进企业的发展,需要提高薪酬福利管理制度的稳定性。对企业的发展和员工需求的转变,难免会出现薪酬福利管理制度不符合实际需求的状况。所以,为了满足员工的发展需求,需要企业和管理人员及时地对员工的需求进行了解,并且在这样的基础上,对相应的制度内容进行适度调整,从而确保薪酬福利管理制度能够满足员工的实际需求,保证薪酬福利管理制度的稳定性和效用。
3结论
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而言,员工要素是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为了更好地促进人力要素价值发挥到最大化,需要采取措施来对人力要素的应用加以管理,从而确保他们作用的发挥,这个过程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为了更好地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薪酬福利,文章展开了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探讨,得出的结论是需要构建科学的、有效的薪酬福利管理制度;不断改进和完善薪酬福利管理制度,建立健全考核机制;积极引进先进的奖励机制,提高薪酬福利管理制度的人性化特征;促使薪酬福利管理制度的持久性得到有效保障等,通过开展上述方面的内容可以有效地提升薪酬福利的利用效果。
参考文献:
[1]高蔡联.创始人个人资源和人格特质对新创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社会网络的中介作用[D].杭州:浙江工业大学,2013.
[2]花慧,宋国萍,李力.大学生心理资本在心理压力与学业绩效关系中的中介作用[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6,30(4):306-310.
[3]王钢,张大均.幼儿教师心理资本、职业压力与工作绩效:应对方式的中介作用[J].心理学探新,2017,37(3):269-274.
[4]王闻.让心理资本获得最大升值:管理心理学在能源资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矿业,2014(9):23-25.
|
### Index:368 《人力资源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八心八意”
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八心八意”
作者:史晓萌来源:《人力资源管理》2016年第09期
摘要:成功的人力资源工作人员有很多相同的优点,可以概括为“八心八意”,即:真心诚意、公心正意、虚心敬意、爱心暖意、精心留意、忠心侠意、恒心创意、平心惬意。本文通过对“八心八意”的分析,对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出指导意见。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八心八意
人力资源管理对任何单位都是一项重要工作,但是常有人力资源工作人员表示:工作辛苦,受累不讨好,领导不满意,职工有意见,压力大不好干。很多人甚至有强烈的改行意愿,这些长期为别人设计职业生涯的人,自己往往出现职业迷茫。
也有很多人力资源工作人员职业发展顺利,受到领导和同事的普遍欢迎,他们典型的职业道路是从经办员干起,历经人力资源主管、经理、总监,直至更高职位。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成功的人力资源工作人员有很多相同的优点,这些优点可以概括为“八心八意”。
一、真心诚意
真诚的对待每一位职工,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基本要求,这样才能得到广大职工的信任和理解,在工作中获得支持,也能让领导放心地交办工作。如果工作中飘忽不定,空话套话连篇,就会失去职工的信任,工作无法顺利推行。
加薪、晋升等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均涉及职工切身利益,很多是单位的秘密,这更要求人力资源工作人员,在保守秘密的前提下,真诚的面对职工,把政策讲清讲透,目的是营造健康向上的氛围。处理困难和棘手问题时,绝不能为一时之需欺骗职工。对于领导做出的工作安排,如与国家劳动法规冲突或会引发职工波动,也应从专业角度提出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作为人力资源工作人员,只有真诚待人,才会赢得尊重。
二、公心正意
公平公正是人力资源工作的根本原则,工作中按照规定的标准和程序操作各项业务,做到机会公平、过程公开、结果公正,避免出现激励一批人、打击另一批人的情况。公正处事的目的是保证职工心平气顺,乐于为本单位奉献,提高工作效率和竞争力。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对待职工应一视同人,不能搞暗箱操作,更不能厚此薄彼,不应对重要的人、有背景的人特殊照顾或突破政策,而对普通职工态度傲慢,懈怠推托。对于职工普遍关心或容易引发猜测的工作安排,应该通过发布通知、业务宣讲、政策答疑等形式公开,不给小
道消息产生和传播的机会。只有一片公心,才会在单位中树立威信,才能有利于人力资源事项的推行。
三、虚心敬意
经常有职工反映人力资源部门高高在上,他们满口讲的是360度绩效考核、宽带薪酬等术语,但不熟悉其他部门业务,出台的人力资源方案脱离基层部门情况。出现这种局面,说明人力资源部门缺乏虚心学习的态度,外行管内行必定影响工作效果。
古人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同理,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必须虚心与基层部门和普通员工沟通,了解他们的业务特点、技术含量,只有对各岗位满怀尊敬、虚心学习,才能做好岗位说明书、薪酬档级设计、绩效考核方式等工作,才能契合单位发展要求,让大家感觉到人力资源部门是务实的、专业的、值得信赖的。
四、爱心暖意
工作中充满对职工的关爱,设身处地考虑职工的利益和疾苦,让职工感受到暖意,是我们经常所说的“感情留人”的一种方式,更能激发职工以单位为荣、为单位奉献的精神。人力资源工作人员通过传递爱心,让职工把自己当成知心人,可以提升凝聚力。
传递爱心的方式丰富多样,包括谈话交流、联欢联谊、解决实际困难等形式。与同事交流或解答问题尽量说家常话,少说套话,国家颁布或调整劳动人事法律法规,提练出精华与职工分享,并将法规讲清讲透。对于有消极情绪或出现离职前兆人员,主动交流提前介入,若是单位紧缺的人员离职,替他们分析利弊,再次挽留。对于单位即将辞退的职工,更应主动关心他们,通过努力让职工多协商、少仲裁,化解劳动争议风险,出了问题再沟通不如平时增进感情。
五、精心留意
人力资源工作不需要豪言壮语和华丽的口号,需要的是用心、精心,把单位情况摸透,把员工情况了解透,工作就会成功。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每个环节,稍有疏忽都会影响职工情绪,必须细致加认真,避免差错,1%的差错将会带来100%的失败。精心和留意,其实就是严谨的工作态度,把精心和细致培养成一种习惯,才能提高执行力。
面对纷杂的工作,人力资源工作人员要养成留意观察的习惯。比如在招聘时,面对成百上千份简历,可以迅速找出适合岗位的人选,练就火眼金晴。企业中哪些人表现出离职的预兆要有所预判,以便提前做好人员储备。多用数据和事实说话,当你通过数据说明单位人均劳动效率是多少、薪酬在市场中处于何种地位、招聘和培训的成本是多少,就会更有发言权,才能提高本部门的影响力。
六、忠心侠意
忠心不是要求对企业从一而终,而是对职业的忠诚,即具有负责的态度、敬业的精神;侠意不是为企业和职工仗义行侠,而是工作中勇挑重担,敢于担责。对于企业来说,忠心和侠意能增强凝聚力,提升企业竞争力;对员工来说,忠心和侠意带来安全感,使其踏实安心工作。
忠心和侠意体现到人力资源工作中,就是不怕困难迎难而上,出现问题敢担当不回避,主动承担责任,不推诿扯皮、推卸责任,对于工作内容能保守秘密。人力资源工作者应成为领导和职工的纽带,使单位形成团结的合力,而不能常打小报告成为领导的间谍,搞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不提前透露人事方面信息,不传播未确定的方案,不妄议单位的决定,不泄露他人隐私。
七、恒心创意
恒心和创意并不矛盾,是对立的统一,恒心要求工作中有坚韧的毅力,干事业不能半途而废,立下的工作目标和计划,就要克服一切困难去完成;恒心并不意味工作中一成不变,人力资源工作是单位变革的重要推动力,只有人力资源管理不断创新,才能保持单位永续繁荣。
单位应有中长期的人力资源发展规划,按照规划开展各项工作。在持之以恒的基础上,人力资源工作应时刻保持创新,让职工感到新意,乐于参与,比如有家外资企业针对职工对人力资源部门文件不认真阅读的状况,提出职工在人力资源部印发的文件中能挑出病句或错别字就给予奖励,这样一个创新,在吸引职工对人力资源工作关注的同时,也使本部门人员工作更加认真,小小的创新累积起来就会大幅提升管理水平。
八、平心惬意
这是人力资源工作人员自我调节的能力,工作和自身发展道路无论顺利还是困难,都要保持平和的心态,惬意的心情,学会放松和自我调节,尽快忘掉烦恼和不快,积极参加郊游运动、联谊娱乐等活动,融入集体感受快乐,培养自己健康阳光的性格。
人力资源部门的工作往往是矛盾的焦点,经常会受到误解和抵触,频繁遇到困难的局面。另外,人力资源部门了解单位内部核心情况,掌握薪酬、晋升等信息,可能会有一些条件比自己差、贡献比自已小的人,比自己职位高收入好,这就需要调整好心态,坚信只要付出努力一定会有回报,不能让负面情绪影响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作为一名合格的人力资源管理者,既要有服务于人的情怀,又能坦然接受失意,所有的经历和阅历都会让我们离成功更近。
总之,人力资源工作人员具备“八心八意”的素质,有助于提高管理水平,打造和谐高效的人力资源环境,最终的目的是使领导和职工放心满意,使人力资源工作人员本人称心如意。
参考文献
[1]吴伟平.三分能力七分责任[M].北京:时事出版社,2013
[2]宋金成.三分用人七分识人[M].北京:海潮出版社,2014[3]潘新民.世界500强人力资源总监管理笔记[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
|
### Index:369 《价值工程》 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进步——从绩效考核到绩效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进步——从绩效考核到绩效管理
作者:谢方平来源:《价值工程》2014年第18期
摘要:本文从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的概念、区别出发,提出绩效管理的内容和条件,有助于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效果。Abstract:Thispaper,fromtheconceptanddifferenceofperformanceappraisalandperformancemanagement,presentsthecontentandconditionsofperformancemanagement,whichcontributestothepromotehumanresourcemanagementandhassomereferenceresults.关键词:绩效考核;绩效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进步Keywords:performanceappraisal;performancemanagement;humanresourcesmanagement;progress中图分类号:F27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8-0189-020引言绩效是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企业的发展离不开高效的绩效管理,绩效管理可分为绩效沟通、绩效计划、绩效考评、绩效诊断、辅导这五个阶段。从绩效考核到绩效管理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进步,改变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方法,管理人员在原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管理角色转变为教导者。1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的概念及区别1.1绩效考核绩效管理的概念绩效考核是检验个人绩效结果的标准,企业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绩效考核指标评价体系,运用相关制度与规定对员工工作情况进行评价、测量,观察其职责的完成度,对每位员工的工作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也使员工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在后续的工作中加以改进和完善。绩效考核是一种有效而系统的管理方式,制定整体绩效目标、个人绩效目标,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使其以完成目标为主,组织全体员工为目标服务,将个人利益与责任捆绑在一起,不断推进全体职员为完成绩效目标而努力。绩效管理是一个完整、系统的过程,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活动中的一部分,绩效管理通过长期的动态化交流、沟通,将组织绩效与个人绩效联系在一起,使整体效益得到提升,促进企业总体目标的顺利落实。绩效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有效的衔接起来,其相较于绩效考核管理面广、系统性高,因此,绩效管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具有较高的功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1.2绩效考核和绩效管理的区别以往的绩效考核是对员工工作情况的审查与测量,便于对员工进行管理,考核结果作为员工竞聘、薪资、调职的参考指标,此种方式易于引起员工的抗拒,不愿服从企业管理者的指令,大多时候还需企业采取一系列必要手段才能使员工配合工作。极大多数企业绩效评价指标尚未建立完善,考核结果存在较多的人为干扰,绩效考核缺乏真实性、可靠性、科学性,结果往往不太理想。绩效管理适用于企业内部的管理活动,使个人明确自身职责与绩效任务,完成个人绩效目标,促进企业整体目标的实现,绩效考核在此过程中起到辅助作用。没有绩效管理参与的考核方式功能性不高,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没有调动员工的参与,集体感、组织感不强,考核双方缺少基本的交流,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的区别如表1所示。2绩效管理的环节和条件2.1绩效管理的环节企业首先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制定与之相应的绩效计划,便于开展接下来的组织活动。由管理者与员工进行沟通、交流,分析员工近期内的工作任务、工作职责,关于绩效考评、任务等级水平等问题作出探讨,并建立同样的意识,有助于绩效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绩效计划可为员工确立工作方向及目标,绩效考核用于考核完成之后对其作评价与分析,前者具有前瞻性,后者具有回顾性。有效的绩效管理应将每位员工任务目标与企业整体目标联系在一起,在企业管理者建立绩效任务及标准前期,让员工对现阶段企业的经营情况作出评价和总结,并制定自身年度工作目标,与管理者进行交流和探讨,加强员工对个人任务的责任感、使命感。好的绩效任务及标准应具有一致性、挑战性、可量性、可及性、接受性、时间性、团队性,个人绩效任务与整体绩效任务、目标一致;不断追求更高的绩效进度、标准;保证员工工作结果的可量化;任务目标与员工实际的工作情况相适应;个人工作目标均获得上级主管的同意;根据绩效目标制定完成周期;绩效目标与组织相结合,加强组织协作,必要时管理者还可与员工商议,达成更高任务标准的共识。绩效沟通是绩效管理重要环节之一,这也是绩效考核、绩效管理最大的差异,在个人实现绩效目标的过程中与组织建立起长期、动态的沟通,保证整体绩效目标都在掌握之中,能够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不断改进和完善绩效计划。绩效管理中绩效考核既是重点也是难点,有效的管理方法可以减少或规避绩效考核的潜在风险,保证考核结果的真实性。加强绩效考核与绩效计划的融合,运用绩效沟通减少员工的抗拒心理,在保证长期动态的绩效沟通中,员工与管理者有着共识,绩效考核便是其中一项,员工与组织者相互沟通相互协助,共同完成绩效目标。绩效诊断、辅导不是对员工工作情况作批判,而是使员工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且勇于自我批评,加强绩效沟通,这是一个员工与管理者沟通、合作的过程,管理者根据掌握的资料,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员工提高绩效。2.2做好绩效管理的条件绩效管理改变传统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方法,在原有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管理者的角色转变为教导者。绩效管理对企业管理人员素质要求较高,管理者在企业绩效管理活动中的管理职责、内容均发生改变。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管理者有了新的称呼,即叫做教练,管理者角色的转变,创造了更多新型的管理方式,新时期管理内容、管理范围更加宽泛,管理者是引导员工参与工作的主体,是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技术。教导者应坚持
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激发员工的潜在能力,及时掌握每位员工的工作情况与心态,使其保持在最佳状态下开展工作,不断创造自身价值,实现工作效率与质量的提高,教导者以挖掘员工潜力为目的。在以往的企业管理活动中,人员的管理是主管者始终密切关注的问题,过于制度化的管理,会对员工创造成果的能力有所制约,过于灵活的管理,企业管理又缺乏规范,管理应如何去做、去做好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区别于以往的管理者,教导者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以往的管理人员通常只做技术类工作,对员工的工作进行辅导,根据员工提出的问题找出最佳的方案,将其解决。因此,以往的管理较多针对具体的事务,而教导者则以人为主,管理方法大多以激发员工潜力、挑战员工极限为目标,使每位员工发挥出最大限度的价值和作用,运用创造性思维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企业教导者注重培养员工的学习、创新、沟通等潜力,对员工素质进行预测,重点培养员工的专业技能与素质水平,有利于实现团队-自我-管理。3结束语综上所述,企业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只有做好人力资源管理,才能最大限度的提升个人潜力与价值,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增长。绩效考核是所有企业关注的重点,当前大部分企业已认识到绩效管理才是提高绩效的有效措施,绩效考核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为了培养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所有管理活动应做到以绩效为主,提高企业竞争优势,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参考文献:[1]李越,李业昆.事业单位实现从绩效考核到绩效管理转化条件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2(12).[2]李瓃妮.实现国有企业从绩效考核到绩效管理的转变[J].知识经济,2012(24).[3]周景坤,陈季华,刘中刚.从绩效考核到绩效管理——地方党政领导环保绩效提升的有效方法[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9(7).[4]谢伟.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相关问题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2.
|
### Index:370 《环球市场》 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改进策略探析
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改进策略探析作者:肖敏来源:《环球市场》2017年第14期
摘要:绩效管理主要是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利用可持续开发沟通,引导团队或者是个人做出有利于目标实现的行为,进而提高组织的目标预期的利益。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管理作为一种系统化过程,主要涉及到绩效目标、绩效制度、绩效过程、绩效评估以及绩效反馈等部分,这五个环节环环相扣、相辅相成,进而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水平的提升。对此,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探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绩效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措施
全球化的深入,市场竞争的激烈,将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变成了整个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热点问题,绩效管理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许多中小企业领导也逐步提升了对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视。此外,绩效管理本身作为员工评价的一种重要形式,影响着企业今后长远的发展,本文在全面分析现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不足的情况下,进一步探索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措施。
1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概述
1.1人力资源管理特征
第一,人力资源在企业中具有公开竞争、优胜劣汰、机会平均以及择优录取的特征,其中公平公正以及工作效率已经逐渐成为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中重要思想。第二,人力资源管在企业中能够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对企业资源能够实现合理的开发与利用,能够在工作人员中间实施科学合理的奖励,是企业管理中一项比较核心的任务。第三,企业中人力资源在立法上比较完备,相关的管理制度比较完善,加上高素质的管理者能够使得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更加的合理。
1.2绩效管理含义
企业中的绩效管理是指,为了帮助企业实现某种目标,通过对企业管理过程进行持续性的开发,进而使得企业能够达到一定的预期计划,并最终实现企业的利益产出。绩效管理不是单一形式的管理,而是一种循环式的动态过程。首先在企业制定相关的战略目标之后,将目标分配给各个执行部门中,也就是将企业管理目标进行量化,并针对不同的部门制定绩效制度,在绩效管理循环下,实现企业各个部门与不同工作任务之间的绩效全过程管理。然后由人事部门来提出具有人事决策的绩效评估实施。最后阶段就是进行绩效面谈。
2企业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制度不够完善,管理系统存在漏洞
就目前来说,多数事业单位还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绩效考核的指标,缺乏客观性和科学性,考核指标的设定过于笼统和形式化,各个岗位虽然工作性质和方式不同,但多数岗位都共用一套指标,在实际操作上可行性不强,导致绩效结果并不理想。绩效管理在执行过程时,往往缺乏有效的奖罚机制,许多员工对于绩效并不在意,另外由于传统理念的影响,绩效管理工作人员因为碍于面子等原因,导致奖惩力度不够,无法真正调动职工的积极性。绩效考核的过程透明度不高,自由程度较大,考核结果不具有真实性,让少数不端行为能够有机可乘,以公谋私的事情也时有发生,从而违背了绩效管理是为了让考核更加公平的初衷。
2.2对绩效管理定位不明确,认知不到位
绩效管理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与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息息相关。然而众多企业受到传统管理理念的禁锢,管理思维与社会发展脱节,没有与时俱进,使得众多企业对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定位还不准确,认知不到位,出现了很多认知误区。没有充分认识到绩效管理与企业战略管理之间的内在关系,认为绩效管理只能为薪酬分配和职位调整提供依据,其所发挥的功能作用比较单一。这种片面的认知使得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办法在企业的推广度不够,未能解决企业发展中所出现的问题,反而提高了企业发展和运行的成本,极大的阻碍了企业组织目标的实现。
2.3绩效考核指标不明确
企业绩效考核指标的科学和明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整个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运行效率上面,也给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产生了阻碍。未给企业员工提供全方位的培训,企业内部管理人员也没有做好与企业员工之间的沟通工作,特别是企业员工自身的职业规划在得不到支持的情况下使得企业员工更容易产生抵触心理,大大降低了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对企业的归属感,影响企业整体的绩效水平。更影响企业原有绩效考核指标得到不发挥。此外,过于随意的主观考核,多数企业对员工的考核都是考核员工的一个方面,本身带有较强的主观性,考核的结果可信性较小。
3提升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措施
3.1完善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要建立完整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系统。各个单位,乃至于各个职位的考核指标都要以各其工作性质和工作特点制定出一套科学的绩效管理体系,使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更加层次化和专业化,让管理效果确实落在每个人上。制定科学的激励制度,奖惩分明,对于有贡献的个人与集体要给予充分肯定,从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进行奖励;对于消极的个人和集体实行一定的惩罚措施。从而提高工作的积极主动性,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以促进事业单位的发展。提高绩效管理过程的透明性,建立绩效管理相关的反馈制度,确保绩效管理的真实性和公平性,避免利益诱惑和人际关系等因素导致绩效管理公平性的缺失。
3.2建立科学认知理念,重视绩效管理
据企业发展实情和社会发展理念,增强对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重视度,摒弃传统落后的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认知,对绩效管理的作用功能进行准确定位,强化绩效管理与企业组织管理之间的联系。具体而言企业可以组织相关绩效管理部门定期听绩效管理讲座,并进行绩效管理专项培训,以强化人们对绩效管理的科学认知。此外企业还可以通过采取沟通交流、培训结果考核的方式,强化绩效管理理念在企业运行中的运用,以增强管理人员对绩效管理工作的重视,发挥其在企业运行中的重要作用。
3.3建立合理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绩效考核是确保绩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绩效考核指标本身包含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纵向维度主要指的是企业、组织和个人的绩效考核指标,横向维度则主要代表能力、态度、业绩三个维度,因此,企业在开展绩效考核指标时,需要明确两个维度之间的联系,并主动将两个维度结合起来。首先考核指标在制定过程中需要具备一定的针对性,要重点突出考核项目。企业也需要结合自身经营的实际状况,有选择的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考核项目,结合现有企业绩效考核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合理的调整,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的考核内容。其次就是要发挥考核指标制定的引导作用,更多的关注考核的过程,减少因过分强调考核结果而造成的“短视”行为,所以企业需要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进行员工业绩的考核,引导企业员工正确的工作方式。
3.4健全完善绩效监督反馈机制
国有企业应建立透明公开的绩效结果监督、反馈机制,完善的监督、反馈机制应配套系统的公示制度与申诉制度,公示制度可让员工经过正确渠道了解绩效评价的结果,提高绩效管理的公信力与员工积极性,绩效反馈是需要通过双向沟通来引导、促进员工的绩效提升。在实际工作当中,随着客观环境的变化发展,不可避免产生一些非客观与不公正的考核评价结果,为此,需建立上下联动、顺畅有效沟通反馈渠道,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
3.5加强内部沟通,提高协作水平
在进行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过程中,为了达到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企业要进一步加强内部员工之间的沟通水平,提高绩效管理方式的灵活性,利用无形成本控制绩效管理成本,进而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要具备一定的绩效意识,加强对每一个员工的日常观察与沟通,根据员工岗位工作反馈进行当面赞扬或者是提高绩效评分,进而鼓励和激发出员工对工作的热情程度,达到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的最终目的。同时,管理人员要提高绩效评价结果的利用率,将绩效考核与员工能力培训或者是职业生涯发展有效联系在一起,根据员工专业能力制定个人专属技能培训。
3.6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
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但能够为企业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环境,而且在企业员工职业修养提升和文化知识储备上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同时也是企业实现有序健康发展的基础。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工作本身与企业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强化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工作全面落实的关键措施,并对企业今后薪酬制度和岗位安排处理有着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管理的研究,在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管理主要功能的基础上,根据人本化原则和战略性原则,提出强化管理意识,创新管理理念、重视业绩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加强内部沟通,提高协作水平、做好绩效评估,加大监督力度等有效措施,不断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进而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提升。
|
### Index:371 《现代商贸工业》 人口结构变迁对城镇住房供求结构模式影响
人口结构变迁对城镇住房供求结构模式影响
作者:——以河南省为例刘坤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4年第21期
摘要:自2007年以来,河南省乃至全国的住房价格不断快速上涨,使得河南房产的价格已经上升到了历史上的一个高位,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如何能够在人口结构变化和城镇住房供求之间发现一些其相互影响的规律,让城镇住房供求满足人口结构变迁的形势需要,使得每个河南人能够“居有其所”便显得非常迫切了。关键词:人口结构;城镇住房;供求结构模式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4)21—0031—02河南是我国的人口第一大省,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的第一资源。因此,河南省人口结构的不断变化,必然会对河南社会经济发展的各个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衣食住行”,是人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条件。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人们在“衣、食、行”三方面已经获得了较大的改善和提高,而在“住”方面却遭遇了较大的障碍。1998年的房改,是我国住房市场发展的一个分水岭。在此之前,由于住房往往是单位的福利分房,因此关于人口结构对住房影响的研究相对较少;在此之后,房地产市场迅猛发展,使得关于住房相关的研究迅速升温。如何在河南省人口结构变迁与城镇住房供求结构模式之间探寻规律,克服障碍,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1河南省人口结构变迁和城镇住房供求结构模式的概况人口结构主要包括人口规模、家庭规模、年龄结构和城乡人口等四个方面。根据《河南统计年鉴2013》,截止2012年年末:从人口规模来看,全省总人口10543万人,常住人口9406万人;从家庭规模来看,家庭户数2593万户,三人户及以下占42.9%,三人户以上占57.1%;从年龄结构来看,0-14岁1989万人,占21.2%,15-64岁6587万人,占700%,65岁及以上830万人,占8.8%;从城乡人口来看,城镇人口4473万人,乡村人口6070万人,城镇化率424%。和2000年相比,总人口增加1055万人,城镇人口增加2328万人,乡村人口减少1041万人,城镇化率提高19.2个百分点。由此来看,河南省人口结构变迁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人口规模增速缓慢,但增长量较大,人口增加量达到1055万;二是家庭户数增加,但家庭人口数在不断减少,3至4人的家庭占主体;三是老年人口不断增加,少年儿童数量有所减少;四是城镇人口增长迅猛,达到4473万人。
从河南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来看,2000年以来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数量庞大的河南人口居住提供了强有力地支撑。2000年,河南房地产企业1020个;全年完成投资额77.87亿元,其中住宅投资额50.37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509.21万平方米,其中住宅438.41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64.18亿元,其中住宅销售额50.51亿元。2012年,河南房地产企业5316个;全年完成投资额3035.29亿元,其中住宅投资额2203.06亿元;商品房销售面积5968.49万平方米,其中住宅5455.50万平方米;商品房销售额2286.67亿元,其中住宅销售额1915.57亿元。由此来看,12年来河南房地产企业个数增加到5.21倍;投资额增加到38.98倍,住宅投资额增加到43.73倍;商品房销售面积增加到11.72倍,其中住宅增加到12.65倍;商品房销售额增加到35.63倍,其中住宅销售额增加到37.92倍。2河南省人口结构变迁对城镇住房供求结构模式的主要影响2.1人口规模的持续增长,为城镇住房需求注入强大动力2000年年末,河南总人口为9488万人,2012年年末:从人口规模来看,全省总人口10543万人,净增加1055万人,这些增加的人口势必都需要住房,而这就为我省城镇住房需求注入强大动力。根据我国现行的户口迁移政策,只有在城里买房了才能落户城市,才能解决住房、子女入学等棘手问题,真正成为城里人,并被城市所接收,这也正是住房刚性需求的根本原因所在。虽然近年来人口增长每年只有50万人左右,增速放缓,但随着单独二胎的全面放开,以及今后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调整,乃至全面放开二胎也亦有可能,这些人口调整政策层面的变化,必定会给河南住房市场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2.2家庭规模的分离小型,对城镇住房供给提出新的要求根据《河南统计年鉴2013》,2012年年末家庭户数2593万户,家庭户人数9003万人,平均每户3.47人。其中一人户264万户,占10.2%;二人户497万户,占19.2%;三人户609万户,占23.5%;四人户614万户,占23.7%;五人户344万户,占13.3%;六人户171万户,占6.6%;七人户及以上92万户,占3.7%。由此来看,近年来河南省家庭变化的趋势是户数不断增加,而家庭户人口数却在不断下降,家庭规模的逐渐分离和小型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这种家庭规模的变化趋势,必然会对城镇住房供给提出新的要求,如不管房屋的面积大小,三室的房子才能满足家庭的基本需要。2.3年龄结构的老众童寡,使城镇住房供需平衡难度加大2012年年末,河南总人口中0-14岁1975万人,占210%,15-59岁6231万人,占66.3%,60岁及以上1197万人,占12.7%;总抚养比为50.9%,其中少儿抚养比317%,老年抚养比19.2%。由此来看,虽然河南省总人口中15-59岁的人口数有6231万人,然而60岁及以上的人口数却超过1000万人,再加上14岁及以下的人口数,使得总抚养比超过50%,这也就意味着一个正常的劳动力要养活一个老人或一个儿童,可见年轻人的生活压力是比较沉重
的。年轻人面对的巨大抚养压力,再加上收入水平不高,其虽然对住房有很大的需求欲望,但实际上并没有支付能力,这就严重制约了城镇住房的需求水平。2.4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加,让城镇住房供需矛盾日益严峻根据《河南统计年鉴2013》,2012年年末河南省城镇人口4473万人,乡村人口6070万人,城镇化率42.4%。和2000年相比,城镇人口增加2328万人,乡村人口减少1041万人,城镇化率提高19.2个百分点。由此来看,自2000年以来,城镇人口增加的2328万人,实际上是城镇住房需求的中流砥柱。因为按照我国现有的法律政策,乡村人口要转为城镇户口必须在城镇拥有住房。如果按新增两个城镇人口增加一套城镇住房来看,城镇人口的增加已经使得1164万套住房花落他家。也正是城镇化趋势的不断加快,使得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潜力极为广阔。3优化河南省城镇住房供求结构模式的路径3.1做好政府规划,满足增加人口和城镇人口的住房需求河南省总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镇人口的迅速增长,是今后我省较长一段时间必须要面对的一个严峻挑战,特别是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带来的城镇人口增加,更是给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面对这种挑战和压力,尤为关键的一个方面就是要满足增加人口和城镇人口的住房需求。提供住房就要占用土地,而土地的主要供应者就是各级人民政府。那么要使得房地产市场有序、健康、科学的发展,各级人民政府就应该着眼大局、高瞻远瞩、面向未来,在充分调研住房需求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住房供给规划,既要防止住房供给过量,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又要防止住房供给不足,造成人民大众一房难求的痛苦窘境。当然,政府进行规划时,一定要考虑群众需求和当地实际,否则就会功亏一篑、得不偿失。比如,近年来很多地方借新农村建设之风,大搞“农民集中上楼”运动,拔苗助长,最后是既费了政府之财,又上了人民之心,负面影响较大。3.2适当调整户型,满足家庭小型化发展趋势的现实要求根据《河南统计年鉴2013》,2012年年末家庭户数2593万户,其中一人户、二人户、三人户、四人户共1984万户,占76.6%。由此来看,四人户及以下家庭户数占到了总户数的近80%,也就是说五个家庭中只有一个家庭人数是超过四人的,可以看出家庭小型化发展的趋势非常明显。那么这些小型化家庭在住房需求方面,对户型就有了特殊的要求。一般而言,房屋面积在100m2,户型为三室一厅一厨一卫的房子最为合理、舒坦。但现实的情况是,一般在100m2的房子都是两室的,主要是建筑商为了降低自身成本,却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成本。因此,政府在房屋建设方面不仅要进行面积的限定,还要进行居室的限定,只有这样才能规范房地产开放商的外部不经济现象,实现整个社会的利益最大化,满足人们的住房舒适度需求。3.3合理调控房价,满足城乡人口拥有住房的迫切性愿望
住房需求是一种刚性需求,人们普遍认为不管在一个地方是何种职业、薪酬高低,只有在这个地方有了房子,悬着的心才能放心,才能真正成为这里的居民,才能被这里的居民所人口。与此同时,现在年轻人要成家立业,基本上得现有房子才能取来媳妇,才能成家而后立业。但现实的情况是,房价的高高在上,收入的缓慢增长,根本无力应对高昂的房价。比如一般县城的房子每平方米都在3000元左右,地级市在5000左右,省会城市在1万元左右,北上广深在4万元左右。按100m2房子折算,分别需要30万元、50万元、100万元和400万元。可以想象,这些钱对于普通的进程务工人员甚至是低收入的城镇职工而言,无疑是天文数字。因此,当市场这支“无形的手”让人们难以承受的时候,只有政府动用“有形的手”——政府调控来规范市场,调控房价,让房价控制在人们群众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真正满足城乡人口拥有住房的迫切性愿望。3.4增加房供渠道,满足各种低收入群体皆有所居的夙愿1998年的房改以来,房地产市场迅猛发展,很多家庭的住房条件得到了较大的改善。然而近年来由于房地产市场的过于火爆,畸形的抬升了房价,使得很多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梦逐渐变得遥远。面对这种情况,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集思广益、加大投资,提出了保障房、廉租房、棚户区改造等多种渠道的房屋供给,尽量满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梦。然而,在现实政策的执行过程中,由于保障房和廉租房供给数量有限,以及购买此类住房的诸多限制,实际上只有以少部分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梦得到了实现,绝大多数的低收入家庭还处于焦急而漫长的等待之中。因此,党和政府应该继续增加房供渠道,继续增加房供数量,再接再厉,更进一步,最终实现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所云:“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之夙愿。参考文献[1]郭岚等.人口结构变迁、产业升级与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J].南京社会科学,2009,(7):714.[2]穆光宗.中国的人口结构:反思与展望[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8(3):513.[3]杨光辉.论深圳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J].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25(4):2025.[4]陈友华.人口结构与中国的经济增长[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2,(4):5863.
|
### Index:372 《智富时代》 人口老龄化趋势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人口老龄化趋势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作者:阿合地达尔·叶尔肯来源:《智富时代》2019年第07期
【摘要】我国在当今全球化发展进程中存在人口基数大,贫富差距不断增大,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等诸多因素,使得我国仍然处于发展中国家,而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成为我国亟待破解的难题。在“未富先老”的现状下,如何有效的缓解老龄化趋势,不断提高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本文将通过对当前我国老龄化现状的描述分析,并就其原因进行探讨,从国家和社会等多角度入手,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等方面提出合理化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社会保障制度
自我国1999年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近几年的老龄化人口发展态势迅猛,短时间内我国已成为老龄化人口较为严重的国家。那么面对我国人口基数大,老龄化不断加剧,社会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如何有效的安置老龄人口,社会保障制度如何有效的建立与完善成为我国当前面临的一大考验。
一、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我国人口基数较大,贫富差距明显,加上前期的晚婚晚育、计划生育等一系列政策的影响,使得我国的出生率不断下降,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出现老龄人口逐渐增多的现象,其中60至65岁老人在我国总人口中占据较大的比重。随着老年人口的逐步上升,养老问题也随之凸显。
(一)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渐凸显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人口众多,为有效遏制人口的增长,我国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并倡导晚婚晚育的生育观念,在一定时期内,新生儿出生率明显下降,人口数量得到有效的缓解。但在经济不断发展的进程中,老年人口的发展速度却开始明显超越经济增长速度,我国开始步入人口老龄化阶段。
目前我国处于人口老龄化不断发展蔓延的阶段,加上人口基数大,经济发展渐缓,贫富差距大,在“蛋糕”的分配方面,对于老年人口的支出占据较大的比例。但对大批次的养老等一系列问题,我国的财政支出呈现紧绷态势,而养老机构、养老社会保险等措施跟不上老龄化的发展速度,我国开始面临人口老龄化的巨大压力。
(二)人口老龄化的影响
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能够有效利用的劳动力就会明显下降,内需不足,消费能力下降,随之带来经济发展速度放缓等一系列问题。
一般而言,年轻人可有效拉动经济增长,满足内需,带动消费需求的不断增加,但受到前期计划生育等政策的影响,很多家庭几乎都是独生子女,相当于一个子女需要同时赡养两位老人。一定程度上,年轻人对于消费需求的欲望也会降低。老龄化的加剧,对于经济的增长无疑是巨大的压力。此外,加上抚养小孩的压力,老龄化问题也衍生出留守儿童问题。
老年人的增多,养老难问题开始浮出水面,对于养老资金的财政支出也逐步增多,但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我国依旧面临困境。对于老人的医疗、保险、服务等社会保障制度方面仍然任重而道远。在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曾强调,“一老一小”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当前养老托幼服务供给不足,养老机构的设立跟不上老龄化的发展速度,我国应该创新机制,对接社会需求,解决好“一老一小”问题,让老人孩子安心。
二、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仍位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在面对时间紧、任务重的养老问题,建立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也应尽快提上日程。
老龄化人口的增多,加上现阶段生活水平及医疗水平的提高,人均寿命也逐渐延长,老龄人口的退休人员也不断增加,政府对于老年人口的财政支出逐年增加,不断提升退休人員的养老基金,加大对老年人的扶持力度,缩小贫富差距,提升居民幸福感,但长期的养老保险金的支出,使国家财政入不敷出,加大了赤字,一定程度上造成经济的萎缩。
其中“老有所医”是人口老龄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重大问题。老年人的人体器官免疫力逐渐下降,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各种疾病缠身屡见不鲜,老年群体开始对医疗方面产生极大地需求,为让老年人都看得起病,国家也开始逐步加大对医疗保障方面的扶持力度,建立相应的保险机制。但对于偌大的老龄人口问题,尤其对于农村人口的养老问题,这无异于杯水车薪。
三、有效平稳度过人口老龄化阶段
为有效缓解人口老龄化进程,保障老年人生活水平的提高,提升其生活幸福感,那么建立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保证老年人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美好愿景,加快经济的发展速度或是当前我国平稳度过人口老龄化阶段的不二法门。
(一)加快经济发展
2021年是我国决胜全面小康的关键一年,除了脱贫攻坚外,在改善经济中,政府也应不断重视民生,一件一件的办民事,加快经济的发展,刺激消费,拉动内需,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继续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同时推进社会化、法制化的建设,让改革成果显现,倾听市场声音,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多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激发市场活力,顶住经济下行的压力,为市场松绑,并且要着力解决好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引入市场活水,加快经济的发展,为有效的完善养老保障体系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
(二)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最为关键的还是要建立并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加快多方面的养老制度的建设,并带动社会加入到养老体系的建设中来,切实维护好发展好老年人口的养老保障。
1.加大对养老方面的财政资金
面对人口老龄化问题,国家应该继续加大对老年人的社会保障力度,不断完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对于老年人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在当前阶段,看病尤其是大病仍然是民生痛点,国家应尽快建立完善的保险机制,将慢性病药物尽快纳入报销行列,提升大病保险的起伏线,不断提高医疗水平。
此外,我国的农村人口在老年总人口中占据较大的比重,当前农村老人的养老方式仍属于自给自足式,几乎全靠家人养老,那么国家在应对农村老年人口问题时,应尽快建立相应的农村养老保险机制,缩小城乡养老的贫富差距,让农村老年人的生活得到改善。
2.倡导多方参与
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进程大势所趋,近几年并逐步呈现增加的态势,为有效缓解快速发展的老龄化趋势,仅靠政府的财政扶持是远远不够的。企业应该做出表率,对老年人的政策扶持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如加大对老年设施的投入,加大对老年人的优惠活动等。社区应该重点发展社区式养老,采用互帮互助的形式,如有些社区的“帮帮团”,采取老年人一对一的配对服务,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子女与社会的压力,社区并经常性的举办歌唱比赛、运动赛等活动来丰富老年人的业余生活,此举的实施对于养老问题乃是重大举措。此外,对于个人而言,老年人也可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延长退休年龄,减少一定的资金压力,并可充分发挥自身才能,为培养祖国的下一代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同时也丰富了老年生活。
四、结束语
面对日益凸显的人口老龄化进程,我国只有不断地加快经济的发展,为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提供足够的资金支持,加大对养老方面的财政资金的投入力度,重点关注农村人口的养老问题,尽快建立完善对应的农村养老机制,不断提高和完善老年人的社会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福利,同时号召社会各界人士积极参与,不断提高医疗水平,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助力我国平稳度过人口老龄化阶段。
【参考文献】
[1]赵周华.老龄化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机制与路径分析[J].前沿,2018(05):32-38.
[2]胡绍雨.民生财政构建与完善中的养老保障研究[J].财会研明风.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税政策转型[J].地方财政研究,2018,No.163,3.
[4]谷秀慧.浅析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J].中国集体经济,2018(05):11-12.
|
### Index:373 《合作经济与科技》 人员定位系统在钱营孜煤矿的优化与应用
人员定位系统在钱营孜煤矿的优化与应用
作者:刘德峰来源:《合作经济与科技》2012年第21期
[提要]钱营孜煤矿以安全生产为目标,为实现管理信息化,引进KJ139型矿用人员定位管理系统。本文介绍其用途,以及优化与改进效果。关键词:人员定位系统;系统优化;井下考勤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识码:A收录日期:2012年9月4日近年来,我国安全生产形势逐步好转,但重特大事故时有发生,普遍认为管理上与安全投入都存在着不足,皖北煤电集团公司钱营孜煤矿是一个300万吨级的现代化大型矿井,一直致力于安全生产实现根本性好转,从实现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入手,建立以灾害预防、事故救助、电子信息化管理为目标的智能化系统,于2009年开始引入了北京富力通能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的KJ139(A)井下人员考勤定位系统。新系统对煤矿入境人员进行实时跟踪监测和定位,随时清楚掌握每个人在井下的位置及活动轨迹。如果发生灾变,还可立即从监控主机上查询事故现场的人员位置分布情况、被困人员数量、遇险人员撤退线路等信息,为事故抢险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也可利用系统的考勤管理功能,对下井人员进行考勤管理。2010年以来,钱营孜矿累计投入300余万元。在确保投入的科学、合理和高效的前提下,对人员定位系统不断进行优化与改进,来实现煤矿生产的健康、稳定发展。一、系统设备1、监控主机;2、KJ139—J矿用信息传输接口;3、KJ139—F隔爆兼本安型读卡分站;4、KJ139—D矿用本安读卡器;5、KJ139—K识别卡;6、井口考勤显示部分。监控主机与井下所有定位分站联接,与地面局域网联接,用于采集数据,刷新定位信息数据;矿用信息传输接口完成通讯信号的转换和本安与非本安运行环境的隔离传输;分站主要完成采集读卡器读到的信息并将其传输到地面;读卡器与分站相连,负责读取人员携带的识别卡上的信息,反馈到分站;识别卡为下井人员随身携带;井口采用双基色LED显示屏,实时显示入井考勤信息和井下人员工况。二、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
应用最先进的射频识别与无线监控、计算机网络、总线通讯、数据库等技术。系统采用主从工作方式,由中心站计算机通过数据接口接到井下各个分站,系统现场设备层传输网络采用CAN总线网络结构,传输层采用钱营孜矿井工业以太网络传输。钱营孜煤矿在井上调度指挥中心设置中心工作站,在井下相关位置布置KJ139—F矿用人员定位分站,在人员经过的重要场所布设KJ139—D矿用人员定位读卡器。人员定位KJ139—F分站通过环网交换机和地面中心控制计算机连接,KJ139—D读卡器和KJ139—F分站用4芯通信电缆连接,入井人员、车辆或设备通过携带KJ139—K矿用识别卡。当携卡人或安装有识别卡的移动物体进入分站信号辐射区范围内时,识别卡主动发射卡号给射频收发器,并由射频收发器在分站巡检时上传给分站。数据记录在分站存储器内,分站再将进行初步分析存储。若干个定位分站将各处采集来的人员流动信息通过通讯电缆或其他通讯方式回传到地面调制解调器,并将解调信号送入中心站计算机数据库。系统软件经过处理,将进出矿井的人名、时间等信息显示到计算机显示屏,同时将系统定位数据显示到计算机屏幕、大屏显示系统,并可根据需要统计打印报表。为生产调度指挥、安全监测、人员考勤、紧急情况处理以及其他安全工作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图1)三、系统主要功能动态目标的实时定位跟踪查询;历史数据的查询和报表打印;考勤功能:可以自动统计下井人员的上下井时间,有效防止早升现象;可以实时反映井下人员的流动路线、地点,救护功能;门禁功能;软件系统可采用B/S及C/S模式,权限分级管理,在软件里设置用户权限,系统管理员可随时添加/删除用户,分配权限,不同权限的用户所允许使用的功能不同。1、人员信息实时查询。实时分析处理并在计算机屏幕上实时显示当前矿井下各巷道人员分布情况等。查询子系统功能包括查询当前井下人员的分布情况和数量,查询任一入井人员当前井下位置,查询任一指定分站附近的人员情况,并进行实时跟踪显示。(图2)2、人员考勤。包含工时统计,班次统计等。3、人员活动轨迹管理模块。主要是针对人员在井下活动轨迹的纪录,实现对井下人员活动路线、滞留时间及目前所处位置的管理。4、个人编码器管理模块。包括全体员工数据管理、员工资料管理、员工信息。5、系统维护模块。主要是完成对整个管理系统进行初始化操作和对各种与系统相关的重要数据进行维护的功能。此模块只能由本系统的超级用户来完成。维护项目包括:基本信息维护、操作人员维护、巷道各基站维护、数据库维护等。四、系统主要特点
1、能准确地反映井下人员数量。能作为考勤的参考依据,将井下人员信息及出入井信息显示在井口LED大屏上,供出入井人员准确掌握自己的出入井信息。2、系统漏读率低。能够精确定位,具备求救、救灾报警功能。3、门禁报警功能。在下井人员误入盲巷等一些重要峒室时,系统发出报警声音提示有人员进入。4、定位更精确。通过给不同的读卡器标上序号,使人员流动的情况更加直观地表现出来,能够更加有效地跟踪、定位,更加有效地反映人员的活动情况。5、紧急呼叫。井下对井上求救呼叫;对于井下出现的紧急情况,井下的矿工可以向井上调度指挥中心发出呼救信号,调度指挥中心可以根据情况的紧急程度,判断是否需要对其救援或通知井下人员撤离。6、电源检测。当定位卡电量不足时,系统可自动检测,提醒系统维护人员更换定位卡电池,标识卡内的可更换高能电池容量一次寿命可使用半年以上;交流电源停电或直流电源供电故障时有报警显示。五、系统改进与优化钱营孜煤矿人员定位系统自2009年初安装以来,运行稳定,为安全生产提供了大量数据依据,也为下井人员的考勤做出了一定贡献。但是,自系统运行以来,也发现了一些不足:1、识别卡易发生故障,影响个别员工正常定位及考勤;识别卡电池欠电现象比较严重,目前电池寿命为6个月,针对钱营孜煤矿2,000多张卡,平均每天有10张卡会欠电,增加了维护量。2、井口考勤刷卡反应迟缓,读卡不灵敏。井口考勤计算机系统运行缓慢,且和人员定位主机数据库连接时断时续,人员信息不能及时刷新,从而只听见刷卡机响,不见LED显示;经过对网闸的系统监测日志及资源占用率分析,发现网闸外网侧CPU占用率太高,经过和联想网御技术人员沟通,判定为蠕虫类病毒攻击所致。这个问题会影响井口考勤计算机和人员定位主机数据的同步速度。3、人员定位主机数据库文件较大,影响到系统运行速度。4、个别工作面人员定位系统覆盖率低。5、当前井下人员实时显示延时,经过对巡检平台巡检日志分析,人员定位地面15com线程的1号分站数据上传延时20分钟左右,从而造成人员定位系统当前井下人员实时显示延时。
针对以上问题,钱营孜矿进行了以下改进与优化:1、识别卡管理问题。目前识别卡管理做到了发现问题当天解决,最大化地保证员工的正常考勤及井下准确定位,但目前对识别卡的巡检力度远远不够,发现问题的力度不够。应通过以下途径来解决:①矿灯房增加人员加大对识别卡的检测力度;②员工定期检查自己所佩戴的识别卡,发现指示灯部正常闪烁要及时到矿灯房登记,以便及时得到维修;③对于损毁识别卡,富力通公司会将长期满足对识别卡维护与更新。2、升级井口考勤计算机系统、修补漏洞,查杀病毒;提高井口考勤显示系统运行速度。3、人员定位主机使用的工控机换成服务器,以保证更高效的采集、处理数据;清理人员定位主、备机数据库过期文件,收缩数据库,升级系统巡检平台软件,做好系统双机热备,使系统更稳健地运行。4、按轻重缓急合理分配、安装设备,实现人员定位系统井下全覆盖,保证入井人员精确定位。另外,对原有的读卡器位置进行合理的移动,使其能更好地对重点区域进行监控。5、对于使用单位反映的井口检卡迟缓、检卡距离短问题,我们已采取部分技术改进措施。在现有系统硬件设备的基础上通过以下几步措施:①对井口分站程序进行升级,优化KJ139系统的总线负载效率,提高系统巡检的有效传输速率;②专设井口检卡有源读卡器,有源读卡器直接与井口检卡控制主机进行连接,连接速率由4.8K提高到19.2K,可有效读卡不小于900张不堆卡;③井口检卡主机与KJ139主机连接用于实时同步基础数据,便于准确显示人员信息;④将井口两台分站通讯板更换为大容量具有无效数据(重复数据)清除功能的新通讯板,将副井上口的读卡器从3台改为2台,灯房的读卡器从2台改为1台。这样做可以减少无效数据的上传量,减小系统解析、存储、发布人员信息的压力,提高系统运行速度。六、人员定位系统发展趋势1、无源识别卡。只能实现考勤,不能双向互动的实现井下人员实时管理。2、有源识别卡。可以实现井下人员紧急呼救,以及地面呼救井下人员。无源卡则不能完成这个功能。3、由于避灾救援和紧急呼救的需要,目前定位系统正在向有源识别卡方向发展。新一代识别卡除了可以实现井下地面相互呼救之外,还可以实现任何两个人可以把识别卡当作手机在井下实时通话。这也是人员定位系统的发展趋势。七、应用效果评价随着工作面不断地回采与更替,人员定位系统也在不断地改进与优化,总体来说,钱营孜人员定位系统极大地方便了地面管理人员对井下的实时监控,与其他煤矿系统相配合,为事故
的预防与灾后处理提供客观的事实依据,为井下考勤制度提供有力的数据,为煤矿的安全生产和日常管理以及事故急救带来了新的契机。主要参考文献:[1]杨建新,马新涛,石宏杰等.井下通信与人员定位系统在煤矿的应用[J].山西煤炭科技,2007.B06.[2]陆庭侃,王勇,彭超.人员考勤定位系统在陕西柴家沟煤矿的应用[J].西北煤炭,2006.4.
|
### Index:374 《浙江人大》 人大代表如何实现“代表性”
人大代表如何实现“代表性”作者:龚宏龄来源:《浙江人大》2011年第12期
“代表性”的困境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文化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政治参与意识日趋强烈,对于人大代表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然而,这一与日俱增的期望同现实状况之间的矛盾已逐渐显现出来,人们开始反思人大代表的“代表性”。对此,您是如何看待的?
■要缓解这一矛盾首先得弄清楚“代表性”的内涵,即对人大代表权力来源的追溯。
人民对代表的授权一般通过选举过程来实现,在自由公正的选举常态下,对代表“代表谁”的问题是有基本共识的。如果是人民授权就理应代表人民。但“人民”不是当权者或野心家随意构建的用以达成其特殊目的的抽象体,它由千差万别的,有着不同利益、偏好和价值取向的公民集合而成。因此,人大代表必须为高度异质的、多元化的社会成员代言,承担起实现和维护广泛的、多层次的民众利益的重任。
□如何来判断人大代表代表了各个层次民众的利益,能否通过确定各类代表比例的办法来保证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诉求得到表达与实现?
■对于人大代表的“代表性”,一直以来存在某些理解上的偏差,比如简单地认为“某个阶层或人群的代表必然是这个阶层或群体中的成员”。
这种认识颠倒了代表与选民关系的秩序。代表应当代表所在选区、选民的意志,但这并不是强调这个代表就必须是来自他所代表的选区或选民群体。社会群体交错复杂,阶层与阶层之间、群体之间甚至区域之间相互交叉融合,很难通过职业、性别、人数、财产或其他可计量的指标和数据直接获得对社会阶层和群体的判断。此外,在多元社会中,人的身份具有重叠性,人的行为受到来自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交叉压力的影响,因此很难准确判断一个人是来自哪一个社会阶层、群体或行业。
□不少人担心,即使代表来自与其身份一致的某个阶层或人群,也难以确保这些代表能够并且愿意担当应有的重任。您是否同意这一观点?
■是的。尽管我们强调人大代表的平民化,强调一名合格的代表首先应当是一个良好的社会调查员和实践者,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忽视代表的素质,尤其是参政议政能力,包括沟通能力、综合表达能力以及协调能力,这些是人大代表充分履行代表职责的必要条件;也不意味着可以无视代表的代表意识,有的代表虽然具备履职的各种条件和智识能力,但往往将人大代表这一称谓当成是荣誉头衔,或者是为自己增值的手段,他们热心的是个人或小团体的特殊利益,而怠于关注和维护他所代表的阶层或群体的公共福祉。
找准角色定位
□不少学者指出,目前存在这样的窘境:代表无法体会到权力来自选民,弄不清楚到底应向谁负责;同时,相当部分民众也搞不明白,很难有自己是授权人的感觉和意识。对此如何来看待?
■代表应关注广大选民的利益、为公众负责,这在文明世界里是一种基本的社会共识,然而也很可能成为虚假的道德空谈和人性的乌有之乡。因此,为了厘清代表与选民的关系,明确人大代表的义务指向,必须就人大代表“代表谁”的问题在社会上达成基本共识,为人大代表给出合理的角色定位。
□人们往往有这样的疑惑:人大代表是全体的代表还是他的选民的代表?他代表的是整体,还是整体的部分?
■既然称之为代表就决定了表达利益诉求的局部性,没有谁能真正代表全体人民的利益,无论是在理想上还是智识能力上。自人类走出城邦的地域限制,公民的异质性日益明显,社会越来越趋于多元化,在这具有强烈多元主义色彩的社会里,全体人民的利益是在代表之间的争论、协商与妥协的基础上达成的。
代表性的完善并不能彻底解决社会矛盾,它所起的作用主要是为社会矛盾的缓和与消解提供一个制度平台和公开场所,通过不同利益的代言人在人大中的辩论与“讨价还价”来实现社会各阶层、各行业或群体的利益均衡。自诩代表全体人民的意志实际上只会泛化并抽象代表的定位,使代表应有的角色变得模糊。因此,每一位人大代表都不能只停留在空洞的“代表全体人民的意志”上,应该对自己究竟代表谁有明确的认知。
选民也应当对此有较为合理的理解,因为代表意识很大程度来自选民在这个方面的成熟,很多时候出色的代表是由优秀的选民培育出来的。当选民普遍认识到自己选出的代表应该代表他们的意志,为他们的利益奔波之时,必然迫使代表提升责任感和归属感。
□人大代表究竟应该被定位为选民意志和指令的执行者,还是具有独立判断和自主性的个体?
■关于这一点,存在各种不同的言论。“强制委托论”认为代表既然是由选民选出来的,受原选区选民的委托,是选民意志的代言人和利益的代理人,是选民意见的传声筒,必须严格遵从选民的意愿,其言行必须与选民保持高度一致。这种理论主要强调代表的纯粹性和工具性。另一些人坚持“代表责任论”,即人大代表在原则上要忠实于选民,在涉及选民根本利益的层面,应当与选民保持一致,但在具体政治事务操作层面则具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也就是说,代表一经选出就获得独立的地位并独立承担责任,在考虑选区选民利益的前提下,代表在代议机关的发言和表决完全凭个人的学识、经验和才能去独立做出判断。对此,迄今为止仍没有一致的答案。
一般来说,在民主政治的常态下,人大代表必须尽可能兼顾各方,平衡多元的利益诉求;如果在某些重大问题上他的意见跟多数选民的意见相左,就得跟选民进行沟通,争取选民的支持或者调整自己的看法以符合选民的要求,而不能一意孤行,无视选民的利益。
应该注意的是,人大代表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利益表达的机器或简单的民意传声筒,他们的地位和作用不是普通的民调机构所能替代的;在向权力机关传达民情、民意和利益诉求的过程中,这些被传输的信息和内容往往被糅合进了代表的意志,这是不可避免的。然而也正是因此或多或少穿插着种种来自人大代表自身或者外在因素影响导致的情况,从而衍生出各种各样的“代表性”问题。
“代表性”的动态实现
□应当如何考量人们选出的人大代表是否具有充分的“代表性”?
■在现实生活中,每当谈及人大代表的“代表性”,人们下意识想到的是人大代表的数量及构成比例,往往强调代表结构的合理性与广泛性,却忽视了代表职责的履行。实际上,人大代表的“代表性”既包括代表队伍的构成,也体现在代表职责的履行中,它是“代表性”在行动领域的表现。关注代表的动态职责或者说“他们做了什么”以及“应该做些什么”是从实质性方面考察人大代表“代表性”的必然要求。
□在您看来,人大代表在动态领域或实质方面应该怎样来体现“代表性”?
■首先是对民意的了解和整合。收集民情,整合民意,在选民与人大之间进行沟通、传递,这是人大代表回归选民的第一步,它要求代表应当是一个社会活动家,能够敏锐地观察社会问题,善于体察民情,并对不同的选民意见进行合理分析和整合,以确定他们的真实意愿。
这一目标的实现方式多样,最基本的途径就是加强代表与选民的联系。只有了解人民的愿望,知道自己所代表的民众的利益诉求,才能为后续代表职责的履行奠定必要的基础。
□如何才能使民意得到真实和恰当地表达?
■在完成对民意的了解与整合后,还必须真实而恰当地表达选民的利益。在很大程度上,人大制度作为一种间接民主形式,关键不在于这一制度如何对待代表,而在于代表是否民主地对待选民意愿,只有代表充分尊重选民、真实地表达选民意愿,才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真谛所在。
从理论上讲,人大代表是选民意志的代理人,但这并不能保证代表对选民的绝对忠诚,要防止代表对选民利益的背离,避免民众的普遍利益被“淹没在特殊利益的……汪洋大海之中”,除了通过在选举人大代表的过程中引入竞争机制,对选举代表的全过程进行监督来增强代表意识和责任感之外,还应当加强对代表履职过程的监督,尤其需要健全防治代表利益冲突的制度规范。
□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和利益的多层次性决定了不可能存在使各方利益都实现最大化而没有人受到损害的情况。如何来破解这一困局?
|
### Index:375 《理论导刊》 人大监督语境下的警务立法规制
人大监督语境下的警务立法规制作者:吴延溢来源:《理论导刊》2008年第10期
[摘要]人大的警务立法规制在整个警务监督体系中具有基础性意义。目前,我国人大的警务立法已经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基本规范体系。但是,在我国的警务立法中还有不少问题,充分认识这些不足,对于完善今后我国警务立法的人大监督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人大监督;立法规制;警务立法
[中图分类号]D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08)010-0016-02
一、人大监督与警务立法的基本逻辑关系
为了防止不必要的歧义,在具体展开论题之前,我们首先要对人大监督和警务立法的基本概念作必要的说明,以设定讨论的逻辑前提和基本范围。
人大监督的概念不能望文生义地理解为人民代表大会的监督,而应当宽泛地理解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监督,因为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实行会期制,在闭会期间由它的常务委员会经常性行使国家权力。从我国宪政体制来看,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政府对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且报告工作,接受其监督。公安机关作为各级政府的行使警务职能的部门,接受人大监督当是题中应有之意。在法制环节上,对警务活动的人大监督包括抽象意义的警务立法规制和具体意义的警察执法监督。本文现仅就人大立法规制展开讨论。在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省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和较大的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构成一个完整的立法机关系统,有权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对警务活动进行立法规制。其他的市以及县级以下的权力机关均无立法权,因而它们均不在本文讨论的人大立法规制之列。
警务立法,从内容上讲,包括专门以警察事务为调整范围的专项立法(如人民警察法、治安管理处罚法、道路交通安全法等)和在条文中涉及到警察事务的其他立法(如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刑事诉讼法等);从效力层次上讲,则体现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等各种法源文件中;从运作环节上讲,警务立法是指有关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对警事规范性文件的创制、修改、补充、废止、批准、备案、改变和撤销等活动。
警务立法实质上是对警察权在具体社会事务中的合法性确认。警察权乃是一种典型的公共权力,其直接目的是为了确保公共安全,稳定社会秩序,最终维护公民的权利与福祉,因而通过立法加以确认是有必要的。但公共权力在实际运作中又有自利性的扩张趋势,存在异化的可能,所以,根据宪法的价值理念,应当对公共权力进行必要的限制,以防公共权力的滥用给公民权利带来严重损害。警察权与其他公共权力相比,更具有垄断性、广泛性和人身强制性,在实现社会控制的过程中更容易对社会和个人造成不应有的严重侵害,这就需要在立法源头上对警察权进行有效地制约,加强人大的警务立法规制。
二、我国人大警务立法规制的基本建构
加强人大对警务活动的立法规制,关键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实体和程序两大方面做好制度化的建构。
1 遵循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立法指导思想。“以人为本”就是要求在立法中的原则与规范务必符合人性、尊重人格、体恤人情和保障人权,在法律中充分彰显人道主义情怀。具体到法律语境中就是要有自觉的权利本位意识和遵循比例原则。权利本位就是要明确公民权利与警察权力之间的关系是原发与派生的关系,法律设立警察权的目的从根本上讲就是为了保护公民的生命、自由、财产和安全,为了防止警察权行使不当给公民权造成不必要的侵害,在立法阶段就应构建规制警察权的法网。治安管理处罚法在这个方面已做了很好的尝试。该法规定,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怀孕或哺乳不满1周岁婴儿的妇女,有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依法应受到行政拘留的,将不用执行拘留,可以按照每日200元的标准折处罚款。这种人性化设计让人感受到了我国立法上可喜的进步。警务立法的比例原则,就是警察权运作的目的与手段、成本与效益、规则与例外皆成合理的比例关系。
2 贯彻权力法定原则和法律保留原则。从实体上覆盖警察事务诸方面,对警察行使职权的各个领域予以立法规制,既给予明确授权,又严格限定权力行使的边界。其涉及到的领域主要有:预防、制止和侦查违法犯罪活动;维护社会治安,制止危害社会秩序与安全的行为;维护交通安全和交通秩序,处理交通事故;组织、实施消防工作,实行消防监督;管理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和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对法律、法规规定的特种行业进行管理;警卫国家规定的特定人员,守卫重要的场所和设施;管理集会、游行、示威活动;管理户政、国籍、入境出境事务和外国人在中国境内居留、旅行的有关事务;维护国(边)境地区的治安秩序;对被判处管制、拘役、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和监外执行的罪犯执行刑罚,对被宣告缓刑、假释的罪犯实行监督、考察;监督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工作;从事司法鉴定;指导和监督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和重点建设工程的治安保卫工作,指导治安保卫委员会等群众性组织的治安防范工作等。以上这些方面在我国立法机关的立法实践中都已得到全面展开,警事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已经浮现,只是各方面展开的充分程度有所不同。
3 树立程序正义的法治理念。在警务立法中以正当而详细的程序规则对警察权的行使过程加以法律控制,促进警察权运作的理性化、规范化和法治化。正如罗尔斯所说,公正的法治秩序是正义的基本要求,而法治取决于一定形式的正当过程,正当过程又主要通过程序来体现。“正当的法定程序可以防止恣意和价值混乱、保障理性的选择、促进意见疏通、排除外来干扰,从而实现实质性正义从法律条文、观念至现实的转化”。随着宪政文明的推进,我国立法机关的立法工作正在自觉地告别以往“重实体、轻程序”的不良习惯,大凡警察事务都或多或少、或粗或细地有相关的程序法则来进行有效规制。通过程序的公开和公平原则,规定适当的途径和方式,对行使警察权的依据、资讯、条件、过程、决定意向、结果等予以公开,对涉及相对人利益较大、与公共利益关系密切或过于集中的权力领域予以公开,从而使警察权的行使为公众所瞩目。尤其是对于那些限制人身自由等公民基本权利的警务活动更是强调正当程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初步确立了无罪推定原则,对警察的刑事侦查活动提出了一系列体现现代司法文明的新要求;2003年制定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具体规定了警察的罚款决定与收缴分离的规则,还将人民警察法中有关警容的一般要求明确地落实为交警执行职务的必备条件;2005年制定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则专门增设“处罚程序”一章,用了35条的篇幅对警察从事治安管理处罚的调查、决定、执行等程序予以了集中性规范,约占该法条款总数的三分之一。
三、我国人大警务立法实践的不足与完善
我国对警务活动的人大立法规制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充分认识这些不完善之处,对于今后健全人大的警务立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 警务立法中有不少条款原则性较强,有待增强可操作性。当前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应是着眼于规制警察的自由裁量权,因为警察裁量权具有较大的自由裁量余地和弹性空间,被喻为“行政法上的特洛伊木马”,一旦失去控制,将会颠覆法治主义秩序,而且警察权在个案中的行使常常处在上级和公众的视野之外,所以,要在立法源头上进行有效的限定,提高警察权运作的透明度,增强裁量的刚性,特别是要控制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适用和行政处罚的自由裁量空间。比如对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适用1—15天拘留处罚问题,可以参照刑法量刑的“适用格”方式,对哪些情节行为才可适用拘留处罚、适用拘留处罚如何根据违法情节轻重划定一定的限定格(比如3天、5天、7天、10天、15天)等作出明确规范。
2 程序性立法需要向纵深推进。以刑事诉讼法为例,虽然初步确立了无罪推定原则,但是相配套的制度与规则还未系统建立,在某些涉及人身与财产的重要环节上还应赋予相对人回应性和对抗性的程序权利,比如,为了有效地避免逼供、诱供等现象,可以考虑让犯罪嫌疑人享有一定程度的沉默权,并进一步改革律师介入制度,确立警察讯问时的律师在场制度,严格界定涉密案件的范围,延长会见时间,增加会见次数,完善律师办案的保障制度。在警务实践中,公安机关和相关的一些国家机关这些年来也制定了不少有关办案程序的规定,这些规定虽然效力层次不高,内在法理也待进一步挖掘,而且还不可避免地带有部门自利性倾向。如在司法实践中已经采用的非法自白排除规则,与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全部内涵尚有一段距离,并且也只是停留在司法解释层面上,应当从立法机关立法的层面上进行总结和提升。
3 立法机关的立法权能没有全面而充分地铺开。警事法律的立、改、废工作开展得比较多,而立法解释工作则显得捉襟见肘,比较单薄。从立法行为本身的特性来说,它是抽象性的,更多考虑的是一般性问题,在表述时概念化语言较多,所以,立法机关的立法再详细,在警察实际执法过程中难免挂一漏万,再加上我国的立法工作历来遵循宜粗不宜细的风格,当立法条文出现多种理解的可能时,就需要通过行使立法解释权,使得抽象的法律条文更加具体化,警务活动得以更有章法,如果立法机关不及时作出符合原意的解释,那么作为具体适用法律的警察机关来说,一般会倾向于作出部门自利性的理解,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发生警察权的不当扩张。根据宪法和立法法,宪法和法律的解释权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我国对于涉及到警察权运作的立法解释工作已经得到一定的开展,但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我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解释还远远不够充分,与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的数量相比,在整个有权解释体系中占据了最微弱的一部分份额。至于地方权力机关对地方性法规的解释权,法律无明文规定,实务中可以由地方权力机关自己在地方性法规中设置。
|
### Index:376 《中国实用医药》 人尾加压素Ⅱ的心血管效应及应用
人尾加压素Ⅱ的心血管效应及应用
作者:邢晋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6年第35期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活性物质尾加压素Ⅱ(UⅡ)在冠心病患者体内的作用。方法4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冠心病组(稳定型心绞痛1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1例,急性心肌梗死9例),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两组的血浆UⅡ水平。结果健康对照组的静脉血浆UⅡ的含量为(3.71±1.32)pg/ml,冠心病组患者的血浆UⅡ含量为(1.37±1.03)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冠心病;尾加压素Ⅱ;血管活性肽;再狭窄DOI:10.14163i.11-5547/r.2016.35.023【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effectofvasoactivesubstanceurotensinⅡincoronaryheartdiseasepatients.MethodsTherewere40coronaryheartdiseasepatientsascoronaryheartdiseasegroup(10casesofstableanginapectoris,21casesofunstableanginapectorisand9casesof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nd20healthexaminationpeopleascontrolgroup.SerumurotensinⅡleveloftwogroupsweredetectedbyradioimmunoassay.ResultsThecontrolgrouphadcontentofveinserumUⅡas(3.71±1.32)pg/ml,andcoronaryheartdiseasegrouphadcontentofveinserumUⅡas(1.37±1.03)pg/ml,andtheirdifferencehadstatisticalsignificance(P【Keywords】Coronaryheartdisease;UrotensinⅡ;Vasoactivepeptide;Restenosis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中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虽然该病在治疗方法上近些年出现了较大的改进,并且疗效也显著提升,但是由于其致病因素较多,并且作用机制复杂,如今仍旧缺乏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法[1]。近些年来血管活性物质和冠心病发病的联系成为了医学上的研究热点,人们对血管紧张素、内皮素质乃至肾上腺髓质素等都做了大量研究[2-4]。UⅡ是近几年来新发现的血管活性物质,该物质在心血管疾病发病中的作用逐渐被人们所关注。为探讨血管活性物质UⅡ在冠心病患者体内的作用。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6年2~10月在本院心内科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术证实为冠心病的40例患者为冠心病组,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39~79岁,平均年龄(58.6±12.5)岁;其中行单纯冠脉造影13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27例;稳定型心绞痛1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21例,急性心肌梗死9例。同期来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20例受试人员作为健康对照组,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53~68岁,平均年龄(58.4±5.9)岁。排除标准:神经系统疾病、肿瘤和内分泌系统疾病。两组和亚组间的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标本采集:全部冠心病患者在入院的当天取肘静脉血液2ml。全部标本使用10%EDTA-Na2同抑肽酶(50μl/ml)抗凝,在4℃,3000r/min条件下离心15min,分离血浆后放置在-70℃的冰箱内保存。血浆UⅡ含量测定:使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对血浆UⅡ含量进行测定,全部标本一次性检测完成。人UⅡ试剂盒(美国PhoenixPharmac):放射活性的特异性和人类UⅡ存在100%的交叉反应,抗体总结合率为31%,和UⅡ结合的放射配给半数最大以质量为2.200pg/管,标准曲线范围为1~128pg/ml,变异为4.1%。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2结果健康对照组的静脉血浆UⅡ的含量为(3.71±1.32)pg/ml,冠心病组患者的血浆UⅡ含量为(1.37±1.03)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3讨论UⅡ是一种生长抑素样环形短肽,是近期从人体内克隆出来的。1999年Ames等发现人类UⅡ(hUⅡ)受体是一种孤立的G蛋白偶联受体GPR14,主要是分布在心血管系统内[5]。hUⅡ是当前所得体内最强的血管活性肽,缩血管效应是内皮素-1的4~16倍[6]。hUⅡ可以很显著的改变人的血流动力、对外周循环阻力实行减少,认为鼠的冠状动脉内低剂量hUⅡ存在舒张作用[7-9]。有研究发现发现hUⅡ可以增强冠状动脉的灌注压并且表现出浓度的依赖性,而其对冠状动脉血管及心肌平滑肌产生的收缩量和一氧化氮以及前列环素存在联系,内皮功能中在其中产生的主要是调节作用。但是hUⅡ在冠心病内的作用并不清楚[10-12]。健康对照组的静脉血浆UⅡ的含量为(3.71±1.32)pg/ml,冠心病组患者的血浆UⅡ含量为(1.37±1.03)pg/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相关研究还发现[15,16],PIC治疗后其血浆内的UⅡ水平出现了显著增加,可能是因为经过球囊对血管病变高压扩张并且植入支架以后,病变位置的粥样硬化斑块或是血栓破碎释放了参与其中的UⅡ;冠心病患者由于血管病变造成心肌缺血怀素,对其心功能产生了影响,PIC术再通了血管导致心肌供血得到了增加,并且有效改善了心功能。人UⅡ作为人体中最强的缩血管物质,其病理生理意义目前并未完全探索,人体UⅡ受体在心肌、冠状动脉内皮细胞、冠状动脉和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内存在表达,显示了其参与了心肌和冠状动脉的生理活动;人UⅡ对血流动力学同样会产生影响,有研究表明缺血性心脏
病和糖尿病及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血浆UⅡ水平低于健康人,说明其在以上疾病的生理病程参与情况,因此人UⅡ可以考虑作为治疗靶点[17]。UⅡ和其受体作为治疗目标可以被用在(血管收缩异常、心肌功能障碍、冠心病和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等)心血管异常的治疗中。参考文献[1]涂晓文.人尾加压素Ⅱ的心血管效应及其应用.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03,11(3):274-276.[2]晏年春.人尾加压素Ⅱ在心力衰竭中的作用.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医学卷),2006,3(3):308-310.[3]张彩琼.尾加压素Ⅱ与心血管疾病.宁夏医学杂志,2004(4):251-253.[4]方放.尾加压素Ⅱ与心血管疾病.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7):1529-1530.[5]方放,钱晓明.尾加压素Ⅱ与心血管疾病关系研究进展.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2):215-216.[6]MatsushitaM,ShichiriM,ImaiT,etal.Co-expressionofurotensinIIanditsreceptor(GPR14)inhumancardiovascularandrenaltissues.JournalofHypertension,2001,19(12):2185-2190.[7]TzanidisA,HannanRD,ThomasWG,etal.DirectActionsofUrotensinIIontheHeartImplicationsforCardiacFibrosisandHypertrophy.CirculationResearch,2003,93(3):246253.[8]郭艳红,汪长华.尾加压素Ⅱ及其对心脏的调控作用.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5,19(2):153-154.[9]李晓民,汪克明.尾加压素Ⅱ在心血管系统的研究进展.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7,5(3):240-242.[10]张旭升,张勇刚.尾加压素Ⅱ与冠心病.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07,5(4):303-305.
[11]耿元文.尾加压素Ⅱ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及运动训练对其的影响.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20):110-111.[12]王艳霞.尾加压素Ⅱ和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收缩的协同作用及其信号机制的研究.复旦大学,2006.[13]王涛.肾上腺髓质素、尾加压素Ⅱ及一氧化氮在先心病肺动脉高压中作用的研究.山东大学,2004.[14]姜阳.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尾加压素Ⅱ和脑钠肽水平的研究.哈尔滨医科大学,2006.[15]张勇刚,唐朝枢.尾加压素Ⅱ及其生物学效应.生理科学进展,2001,32(1):5961.[16]李蒙.尾加压素Ⅱ与心血管疾病.中国医药导报,2008,5(10):17-18.[17]高宇.血浆尾加压素Ⅱ水平在相关疾病中变化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吉林大学,2009.[收稿日期:2016-11-30]
|
### Index:377 《百科知识》 人工光合作用与绿色能源
人工光合作用与绿色能源作者:晓威来源:《百科知识》2010年第01期
近些年,环境污染与能源枯竭成为全世界的头等难题,一方面人类工业文明对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需求日益增大,导致这些资源日渐枯竭;另一方面,化石能源的使用还会导致气候变暖和环境污染,已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存。这两方面彼此关联,相辅相成,只要解决其中一个,另一个也就迎刃而解。寻求高效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成为世界科学家的共同课题,而其中太阳能又以其长寿、无限、大功率、无公害、可现场获得等优点而倍受青睐。
目前我们所使用的化石燃料几乎都是远古的植物以还原碳元素的形式固定下来的,因为有了植物这个载体,在燃烧时势必会产生废气、废渣等大量有毒物质以及随之而来的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另外,人类对太阳能的利用率很低,即使是转化效率较高的硅太阳电池也由于其获得电能的价格远远高于常规方法而不能大规模市场化。大家也许不知道,只要阳光照射地面1小时,就可产生满足所有人类1年所需的能量。一方面是日益紧迫的新能源开发需求;另一方面是现成的太阳能无法有效利用。这种种困境和矛盾促使科学家寻找更加可行的方法利用太阳能。其实,有一种方法就在我们身边,天天都在进行,大自然早就给我们做出了标准而高效的光转化作用模式,那就是——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的奥秘
光合作用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以绿色植物、海藻和蓝细菌等为依托,借助太阳光,通过叶绿体收集太阳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富有能量的有机化合物,并释放出氧气。其中最为关键的一步是由光驱动将水分子裂解为氧气、氢离子和电子的反应,这一反应向地球上所有复杂的生命提供能量和氧气,可以说是光合作用的核心。绿色植物依靠这一反应实现了地球上最成功的光转化机制——原初光能转换过程的量子效率几乎是100%。
然而,物种进化的伟大成就也成为了科学家几乎不可逾越的屏障。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科学家就开始尝试模拟光合作用储存太阳能,其中最为关键的那一步电解水,其实也早已能够实现,但却是在化学条件下,需要高温及强碱的苛刻条件,反应中使用的催化剂也是铂等贵重金属,还要给予足够高的能量,这一能量几乎能够摧毁任何生物分子。而且,得到能源的成本是天然气的10倍,汽油的3倍。反观我们身边的那些植物,它们在25亿年前就找到了利用太阳光高效分解水的方法,每一天都在悠闲自得地完成这一看起来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这其中的奥秘一度困扰着各国的科学家。人工光合作用
比起植物,人工电解水的核心问题就在于缺少像叶绿体那样有效地电解水的媒介。最近,一些科学家在这一领域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学系的科学家诺塞拉和卡南成功完成了人工模拟光合作用研究,其最新研究结果已发表于著名的《科学》杂志。他们的突破之处在于将铟-锡氧化物做成电极,放置于钴离子和磷酸钾的水溶液中。通俗地说,就是以钴和磷为原料制造出了可在室温下促成水分解的催化剂。
在这项研究中,实验人员首先利用放置在水中的钴金属、磷以及铟-锡氧化物做成的电极建立了新型的催化装置,依靠外来能源(比如太阳光能、风能等)产生的电流,流经电极以及钴和磷酸构成的催化剂,利用钴和磷的催化作用,使水生产出氢气和氧气,并在两极收集。这一过程与光合作用非常相似,特别是利用太阳能作为电能的产生来源这一点。氢气和氧气可以直接用来燃烧供能,无污染。而且,氢气和氧气组合产生的能量可以贮存在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实现白天和晚上不间断地供电。
相对于现有的昂贵并且条件苛刻的水解反应,新的人工光合作用的整个过程在pH值是中性的环境和室温条件下就可以很容易地实现,使用的材料也都廉价易得,更适宜工业化生产。因此,不论是研究者还是同领域的专家都对这一结果抱以很高的期望与赞赏,麻省理工学院的这两位科学家认为:
“这是我们期待了多年的愿望。一直以来,太阳能只能作为有限的能源供人类使用,工业化和产业化遥不可及。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把太阳能作为无限量能源的来源,就能实现了。”而伦敦皇家学院的一位生物学教授作为光合作用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也认为“这是一项重大的发现,它将对人类未来的繁荣昌盛起到巨大的影响。这项发现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因为它打开了能源开发新技术的大门,从而提供减少人类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手段。这项发现是朝着清洁、无碳能源方向发展的里程碑。”
虽然只是一个开端,还有更多的事情需要继续深入研究,但这一研究意义非凡,很可能在工业技术中引发一场能源革命。如果研究进行得顺利,10年内,家庭用户就能够通过这一装置享受日光的能量。
人工叶计划
与这个研究相似,英国在太阳能领域正式启动了“人工叶”项目的研究。顾名思义,所谓“人工叶”就是模拟天然绿叶的光合作用,创造出一个与之相似的人工系统,产生清洁燃料氢和甲醇,作为燃料为汽车等工业提供能量。
项目研究人员希望通过此项研究,可以使人工叶像植物一样,在常规的条件下,就能够从水中分离出氢气,从而彻底告别以往那些昂贵的操作手段并且没有繁杂工艺的要求。这个操作如果真的能够实现,那将是未来最可行的方案之一。人工叶作为一种原料,由它所获得的氢气,既可用于制造燃料电池,成为新一代无污染的高能燃料,又可以结合二氧化碳产生甲醇,逐渐减少人们对石油的依赖与使用。因此,氢气高效率、低污染、可流动等特点都深深吸引着科研人员寻找有效的电解水的方式。
人工叶的项目和麻省理工学院的模拟人工光合作用研究都是致力于解决将水转化为有机物并释放氢气和氧气的这一过程,建立一种像自然界绿叶一样的人工叶,甚至比它更优化的装置,成为高效的太阳能转化设备。但是,研究的过程是非常艰辛的,而且也有非常大的挑战性。在这个过程中研究人员做过多种试验,比如他们曾尝试以其他原料作为催化剂,虽然也能催化水解反应,但效果却并不像起初期望的那样,只有通过多次实验,向其中添加其他物质,才能够期望催化效率能够提高。
人工叶项目研究的重点之一就是探求哪些蛋白质参与推动了光合作用——目前已知有两组参与了光合作用,分别被称为光合系统Ⅰ和光合系统Ⅱ,后者包含着使水分解的结构,科学家们希望以此为研究的突破点,他们采用一种被称为X光结晶工艺的光分散技术来分析光合系统Ⅱ在1/1010米层次上的组织结构,并最终观察到了微观清晰的结构,这一发现对掌握水的分解原理有非常大的帮助。另外,已经有科研小组尝试通过基因工程的手段来合成类似的自组装蛋白。现在这项研究遭遇的更大挑战是设计出一个完善的人工系统,甚至是借此找到办法将光合作用扩大到工业生产的规模。
地球每年经光合作用产生的物质有1730亿~2200亿吨,其中蕴含的能量相当于全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10~20倍,但目前的利用率不到3%。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位化学家计算,倘若人工叶目标得以实现,一片人工叶只需分解数公升水,便可满足一户家庭一天的能量所需。人工叶计划适合在日照充分并且无人居住的沙漠地区大规模地推广,再通过光缆等设备输送到其他地方,这样就完全避免了占据耕地或与人抢地的矛盾,更具有实际的意义。
展望
人工模拟光合作用是当前面对世界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等难题所提出的一个极具吸引力的解决方案。
放眼全球,还有很多国家都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准备积极攻克这一难题,如美国正准备批准一项研究,经费约为3500万美元;荷兰方面的此类研究也高达4000万荷兰盾。都是为了鼓励科研人员加大对太阳能利用的投入和热情。
倘若人工模拟光合作用真正得以实现,地球上13.6亿立方千米的水资源将转变成一个用之不竭的能源宝库,只需要利用其中的一小部分,便能够满足全球对新型环保能源的迫切需求。
|
### Index:378 《中国实用医药》 人工冬眠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体会
人工冬眠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护理体会作者:钟紫云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第09期
【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人工冬眠的治疗效果及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常规治疗组和人工冬眠治疗组两组对照比较。结果人工冬眠治疗组比常规治疗组效果好,并发症的发生率低。结论在人工冬眠治疗期间通过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降低颅脑损伤患者的高颅内压情况,显著提高治愈重型颅脑损伤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
【关键词】人工冬眠;重型颅脑损伤;护理
作者单位:517400广东省河源市紫金县人民医院
重型颅脑损伤(即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的死亡率和病残率远高于轻型,如何降低死亡率和病残率,早期控制体温,减少并发症是治疗本病的关键。人工冬眠治疗主要是指全身降温和局部降温,头部局部降温通常难以使脑组织温度降至冬眠低温水平,而全身降温方法比较可靠[1],以降低脑耗氧量和脑代谢率,减少脑血流量,改善细胞间通透性,增加脑对缺血缺氧的耐受力,防止脑水肿的发生和发展,同时有降低颅内压的作用。2003年1月至2008年6月河源市紫金县人民医院收治3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人工冬眠治疗,随机抽取同时期的36例重型颅脑损伤常规治疗病例作对照组。现将其治疗及护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重型颅脑损伤病例72例,男49例,女23例,年龄18~72岁,平均43岁。常规治疗组36例,其中急性开放性特重型颅脑损伤脑疝形成10例,右侧脑室内出血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7例,左侧颞、顶部硬膜外血肿5例,幕上开颅血肿清除术后6例。人工冬眠治疗组36例,其中急性开放性特重型颅脑损伤脑疝形成12例,幕上开颅血肿清除术后15例,蛛网摸下腔出血3例,右侧脑室内出血3例,左侧颞、顶部硬膜外血肿2例,脑干损伤1例。
1.2方法
1.2.1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吸氧、脱水、利尿、止血、抗炎、促醒、改善脑循环等常规治疗。常规治疗组36例,给予对症处理,体温高于38.5℃时给予降温;人工冬眠治疗组36例,除体温低于35℃暂不降温外,保守治疗的患者入院后及手术治疗患者术毕返回病房后立即给予减少盖被,病室保持在18℃~20℃之间,遵医嘱给予冬眠合剂(杜冷丁100mg氯丙嗪50mg异丙嗪50mg)静脉滴注或者微量泵泵入,待患者自主神经充分阻滞、御寒反应消失、逐渐进入冬眠状态、对外界的刺激反应明显减弱、瞳孔缩小、对光反射迟钝、呼吸平稳、频率相对较慢、深反射减弱或消失后,再行物理降温,头部带冰帽或在颈动脉、腋动脉、肱动脉、股动脉等主干动脉表浅部放置冰袋;此外还可采用体表覆盖冰毡或冰水浴巾等方法。降温速度以每小时下降1℃为宜,体温以降至肛温32℃~34℃、腋温31℃~33℃较为理想。体温过低易诱发心律失常、低血压、凝血功能障碍等并发症,且患者反应极为迟钝,影响观察;体温过高,高于35℃则治疗效果不佳。冬眠期间每隔4h测体温一次,对于腋下有冰袋的患者,应撤除冰袋半小时后再测体温或测肛温,视体温变化决定是否继续降温。灵活使用降温方法,使患者体温稳定在治疗要求的范围内,避免体温大起大落。
1.2.2重型颅脑损伤疗效评定标准Ⅰ级死亡;Ⅱ级植物生存;III级重残;Ⅳ级中残;Ⅴ级良好(能工作学习),将Ⅰ-Ⅱ级视为预后不良,III-Ⅴ级视为良好。
2结果
2.1两组患者体温变化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体温变化比较(例,℃)
组别例数>38.5℃≤38.5℃
人工冬眠组36531
常规治疗组362214
2.2两组患者6个月后预后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6个月后预后比较(例,%)
组别例数良好中度残疾重度残疾植物生存死亡
人工冬眠组3616(44.4)9(25.0)5(13.9)3(8.3)3(8.3)
常规治疗组367(19.4)6(16.7)10(27.8)1(2.8)12(33.3)
3护理
3.1环境要求施行人工冬眠治疗的患者最好置于一个安静、避光、空气新鲜的单间里,患者去除盖被,只盖毛巾被即可,室温控制在18℃~20℃之间,室温过高过低都会影响患者体温的下降和稳定;相对湿度50%~60%,湿度过高空气潮湿,有利于细菌繁殖,湿度过低会导致呼吸道黏膜干燥。同时应定时进行室内空气消毒,净化室内空气,以减少感染发生率。
3.2体温监测体温监测是人工冬眠治疗的重要内容,体温一般测肛温,24h监测肛温并认真记录,使温度保持在32℃~34℃的安全范围,肛温准确、简单、方便,人工冬眠治疗是否有效,是否有并发症的发生,都与体温控制的程度有关,如出现体温不升应停用人工冬眠,给患者采取加盖被子、温水袋等保温措施。
3.3呼吸系统的监护人工冬眠治疗的患者由于冬眠合剂的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处于抑制状态,因此呼吸频率相对较慢,但节律整齐。若患者呼吸频率太慢或快慢不等,且胸廊呼吸动度明显变小,出现点头样呼吸,应考虑呼吸中枢抑制过度,应立即停用人工冬眠,保持呼吸道通畅,严密监测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及有无口唇、指甲发绀等缺氧的表现,监测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定时翻身叩背,每30min1次,随时吸痰,加强呼吸道湿化,气管处覆盖湿纱布,每4小时雾化1次[2],以防气道干燥和痰痂形成。口腔护理每4~6h1次,防止口腔细菌蔓延至肺部,预防肺部感染。
3.4循环系统的监护因低温可使心率减慢,血压降低,并伴有心电图的改变,严重时可出现心律失常、房颤、室颤等,因此人工冬眠治疗的患者应严密观察循环系统功能,同时还应注意肢体末梢循环及面色,以保证重要生命器官的血供。冬眠低温期间,若脉搏超过100次/min,收缩压低于13.3kPa(100mmHg),呼吸次数减少或不规则时,应及时通知医师,停止冬眠疗法或更换冬眠药物。对70岁以上的患者和有心血管病史者,应慎重并重点监护,严格控制降温速度,体温不低于33℃。冬眠期间应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的变化,保持脑室引流通畅,监测肺功能、心功能、代谢的变化,必要时输血,测定低蛋白血症和电解质紊乱[3]。
3.5体位护理氯丙嗪可阻断外周α-肾上腺素受体,直接扩张血管,引起血压下降,大剂量时可引起体位性低血压。因此对人工冬眠的患者应采取平卧位,少搬动,翻身拍背时动作轻柔缓慢。
3.6皮肤护理冬眠低温治疗时皮肤和肌肉血管呈收缩状态,抵抗力减弱,应每1~2h为患者翻身和活动肢体一次,每次翻身时注意整理各种管道,以防止皮肤受压,并观察皮肤变化,按摩受压部位,改善血液循环,防止深静脉血栓。冰袋不可直接接触皮肤,应用薄毛巾包裹再使用,降温过程中应经常巡视患者,尤其是腹股沟处的冰袋容易滑落到男患者的阴囊处造成阴囊冻伤。为患者床上擦浴2次/d,皮肤皱褶处涂少量爽身粉,保持清洁干燥。
3.7胃肠营养支持重型颅脑外伤后患者常并发应激性溃疡[4],应用H2受体拮抗剂的基础抑制或减少胃泌素、胃酸的分泌,尽早鼻饲,能有效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但冬眠低温疗法可使肠蠕动减弱,腺体分泌消化酶减少,使吸收功能受到一定影响,应适当提高鼻饲食物温度,使肠道局部温度升高,以增强肠蠕动,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5]。
3.8复温护理一般采用自然复温法,冬眠低温治疗一般为3~5d,可重复治疗,停用冬眠治疗时应先停物理降温,再逐步减少药物剂量,或延长相同剂量的药物维持时间直至停用;为患者加盖被毡,让体温自然回升,必要时加用电热毡或热水袋复温,温度应适宜,严防烫伤;复温不可过快,以每4h体温升高1℃为宜,以免因体温回复过快而引起缺氧、心率失常、脑水肿等。整个复温过程持续约12h,复温过程中需遵医嘱适当使用镇静剂,以防肌颤。
4讨论
颅脑损伤后由于脑血管自身调节功能障碍引起脑血流量下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加重继发性脑损害,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在患者的病情及年龄无差别的情况下,体温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预后因素,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恢复程度。通过冬眠低温治疗,有效地控制颅内压、减轻脑水肿、降低脑耗氧量、减少缺氧时ATP的消耗和乳酸血症的发展,维持正常脑血流和细胞能量代谢,有利于保护脑细胞及血脑屏障,保护了受损的脑组织,减少了继发性损害[6]。此外,低温疗法尚可降低脑脊液压力,减少脑容积,有利于改善脑水肿。临床应用研究证明,人工冬眠可有效地降低脑组织代谢,降低颅内压,减少了继发性损害,通过合理有效的降温护理降低其死亡率和伤残率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
|
### Index:379 《华东科技》 人工摊铺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人工摊铺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作者:刘洪光来源:《华东科技》2013年第04期
“一事一议”工程包括乡村公路的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因其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耐久性好、使用寿命长、日常养护费用少,有利于夜间行车、工艺并不复杂、费用低、设备简单等优势广泛在抚顺地区推广。2011年,抚顺市清原县“一事一议”工程中的乡村水泥混凝土道路工程就占了39.8%的费用,摊铺里程为179.3㎞,2012年计划达到280㎞。因而要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不仅要精心设计,还要精心施工,在施工环节上狠抓施工质量。本文就人工摊铺普通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做以浅析。
1原材料的选择
(1)水泥:进场应有产品合格证及化验单,不合格的水泥产品坚决杜绝进场。水泥进场后,应堆放整齐,不同标号水泥应分别堆放并标识,不得混合堆放。在运输及保管过程中,应注意防水、防潮,超过保质期(一般为三个月)或受潮水泥,必须经过试验决定其是否可用或降低标准使用,结决水泥不得使用。
(2)砂:应采用符合规定级配、细度模数在2.5以上的中粗砂,且要求坚韧耐磨、表面粗糙有棱角、清洁、有害杂质含量低;当无法取得粗、中砂时,经配合比试验可行,亦可采用泥土杂质物含量小于3%的细砂,注意合理选用砂率。
(3)碎石:应选用质地坚硬、耐久、洁净、级配符合规范要求,最大料径不超过40mm;碎石的粒形以接近正立方体为佳,不宜含有较多针状颗粒和片状颗粒。
(4)外加剂:在必要情况下选优外加剂如减水剂、流化剂等,均能提高新混凝土的工作性,提高强度及耐久性。
(5)水:洁净、无杂质,饮用水可直接使用。
2施工准备
(1)选择合适的拌各场地,要求运送混合料的运距尽量短,水、电等方便,有足够面积的场地,能合理布置拌和机和砂、石堆放点,并能搭建水泥库房等。
(2)进行原材料试验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混凝土摊铺前,对基层进行整修,检测基层的宽度、路拱、标高、平整度、强度和压实度等均须符合要求方可施工,如有不合格之处应予以整修、补强等。混凝土地摊铺前,基层表面应洒水润湿,以免混凝土底部水分被干燥基层吸去。
3路面施工
3.1测量放样
根据设计图纸放出路线中心线及路面边线;在路线两旁布设临时水准点,以便施工时就近对路面进行标高复核。混凝土摊铺过程中,要做到勤测、勤校、及时纠偏。
3.2支立模板
在处理好的基层或做好的调平层上,清扫杂物及浮土,然后再支立模板,模板高度与路面高度相齐平。
模板按预定位置安放在基层上,两侧用铁钎打入基层以固定位置,模板顶面用水准仪核查其标高,不符合时予以调整,施工时应经常校验,严格控制模板标高和平面位置。
支立好的模板要与基层紧贴,并且牢固,经昨起振动梁的振动而不走样,如果模板底部与基层间有空隙,应把模板垫衬起,把间隙填塞,以免混凝土地振捣时漏浆。
支立好模板后,应再检查一次模板高度和板间宽度是否正确。为便于拆模,立好的模板在浇捣混凝土之前,其内侧应涂隔离剂或铺上一层农用塑料薄膜,铺薄膜可防止漏水,漏浆,使混凝土板侧更加平整美观,无蜂窝,保证了水泥混凝土板边和板角的强度、密实度。
3.3混凝土混合料的制备
拌制混凝土时要准确掌握配合比,进入拌和机的砂、石料及散装水泥须准确过秤,特别要严格控制用水量,每天拌制前,要根据变化情况,测量砂、石材料的含水量,调整拌制时的实际用水最。每拌所用材料均应过秤,并应按照碎石、水泥、砂或砂、水泥、碎石的装料顺序装料,再加减剂,进料后边搅拌边加水。混凝土每盘的搅拌时间应根据搅拌机的性能和拌和物的各易性确定,时间不宜过长也不宜过短。并且搅拌第一盘混凝土拌合物时,应先用适量混凝土拌合物或砂浆搅拌后排弃,然后再按规定的配合比进行搅拌。
4摊铺混凝土
运至浇筑现场的混合料,一般到翔安装好的侧模的路槽内,并用人工找补均匀,有明显利息适应重新拌匀。摊铺是应用大铁耙子把混合料耙散,然后用铲子、刮子把聊爬散、铺平,在模板附近需用方铲用扣铲法撒铺混合料并插入捣几次,使砂浆捣出,以免发生空洞蜂窝现象。摊铺时的松散混凝土应略高模板顶面设计高度的10%左右。
施工间歇时间不得过长,一般不应超过1小时,因故停工在1小时以内,可将已捣实的混凝土表面用麻袋覆盖,恢复工作时将此混凝土耙松,再继续铺筑;如停工一小时以上时,应做施工缝处理。
施工时应搭好事先备好的活动雨棚架,如在中途遇雨时,一面停止铺筑,设置施工缝,一面操作人员可继续在棚下进行抹面等工作。
5混凝土振捣
对于厚度不大于22cm的混凝土土板,靠边角先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再用功率不小于2.2KW的平板振捣器纵横交错全面振捣,且振捣时应重叠10~20cm,然后用振动梁振捣拖平,有钢筋的部位,振捣时防止钢筋变位。
振捣器在第一位置振捣的持续时间应以拌合物停止下沉、不在冒气泡并泛出水泥砂浆为止,不易过振,也不宜少振,用平板式振捣器振捣时,不宜少于30S,插入式不少于20S。
当混凝土持续时间应以拌合物停止下沉、不在冒气泡并泛出水泥砂浆为止,不易过振,也不宜少振,用平板式振捣器振捣时,不宜少于30S,插入式少于20S。
当混凝土板较厚时,先插入振捣,再用平板振捣,以免出现蜂窝现象。分两次摊铺时,振捣上层拌合物时,插入式振捣器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cm,上层混凝土拌合物的振捣必须在下层混凝土初凝前完成,插入式振捣器的移动间距不宜大于其使用半径的0.5倍,并应避免碰撞模板和钢筋。
振捣时应辅以人工找平,并应及时检查模板,如有下沉、变形或松动应及时纠正。对混凝土拌合物整平时,填补板面选用碎(砾)石较细的混凝土拌合物,严禁用纯砂浆。没有路拱时,应使用路拱成型板整平。用振捣梁振捣时,其两端应搁在两侧纵向模板上或搁在已浇好的水泥板上,作为控制路线标高的依据,振捣梁一般要在混凝土面上来回各振捣一次。在振捣过程中,多余的混凝土应随着振捣梁的行走前进而刮去,低陷处应补足振实。为了使混凝土面表更加平整密实,用铁滚筒再进一步整平,效果更好,并能起到收水抹面的效果。
6接缝施工
6.1纵向施工缝
纵向施工缝需设置拉杆,模板上预留了圆孔以便穿过拉杆,先把拉杆长度对半大致稳住,混凝土浇筑振捣完后,校正拉杆位置。需要注意的是拉杆位置一定要安放准确。
6.2横向缩缝
横向缩缝采用切缝法,合适的切缝时间应控制在混凝土获得足够的强度而收缩应力未超出其强度的范围内时进行,它随混凝土的组成和性质、施工时的气候条件等因素而变化,施工人员须根据经验进行试切后决定。
6.3胀缝
先浇筑胀缝一侧混凝土,取走胀缝模板后,再浇另一侧混凝土,钢筋支架浇在混凝土内。压缝板条使用前应涂废机油或其它润滑油,在混凝土振捣后,先抽动一下,而后最迟在终凝前将压缝板条抽出,抽出时,用木板条压住两侧混凝土,然后轻轻抽出压缝板条,再用铁模板将两侧混凝土抹平整。
6.4横向施工缝
每日施工终了必须设置横向施工缝,其位置宜设在胀缝和缩缝处,设在胀缝处,其构造采用胀缝构造。
7填缝
一般在养护期满后要及时填封接缝,以防止泥砂等杂物进入缝内,填缝前须将缝内杂物清扫干净,并在干燥状态下进行,最好在浇灌填料前先用多孔柔性材料填塞缝底,然后再加填料,其高度夏天与板平齐,冬天稍底于板面。
8养护
当混凝土表面有相当硬度时,一般用手指轻压无痕迹,就可用湿草垫或湿麻袋覆盖,洒水养护时应注意水不能直接浇在混凝土表面上,当遇到大雨或大风时,要及时覆盖湿草垫。每天用洒水车勤洒水养护,保持草垫或麻袋湿润。加入减水剂的混凝土强度5天可达80%以上,此时可撤掉草垫或湿麻袋,放行通车后,仍需洒水养护2~3天。
9拆模
拆模时先取下模板支掌、铁钎等,然后用扁头铁橇棍棒插入模板与混凝土之间,慢慢向外橇动,切勿损伤混凝土板边,拆下的模板及时清理保养并放平堆好,防止变形,以便转移他处使用。
|
### Index:380 《今日消防》 人工智能在消防监督管理中的应用探究
人工智能在消防监督管理中的应用探究
作者:康雪峰来源:《今日消防》2020年第09期
摘要:近年来,消防监督管理的工作中已经开始采用现代科学技术与先进的手段,尤其是人工智能技术,不仅可以提升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质量,还能改善当前的监管工作现状,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因此,在消防监督管理的工作中,应该积极采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人工神经网络系统开展监管活动,完善相关的监督管理工作机制与模式,彰显人工智能技术在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的优势,为后续的发展夯实基础。
关键词:人工智能;消防监督管理;应用措施
消防监督管理工作中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应该积极采用数据挖掘与学习系统、数据智能化处理系统,积极引进先进的基础设备,完善各方面的工作模式,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消防监督管理的质量,保证监管工作的智能化实施。
1人工智能技术分析
对于人工智能技术而言,是现代化的先进科学技术,可通过模拟人类的思维方式形成智能化系统。从本质方面来讲,人工智能技术属于计算机科学中的分支部分,可以通过和人类智能较为相似的形式,做出智能化的反应,其中主要有机器人技术、语言与图像识别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与专家系统等等,模拟人类的思想,有效处理各种信息,为各个领域提供了极大的帮助,能够形成智能化的工作模式,代替部分人工操作,减轻人员工作压力,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
2人工智能技术在消防监督管理中的功能
消防监督管理的工作中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功能较为丰富,具体的功能表现为:
2.1自学的功能
在消防监管的工作中采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具有较强的自学功能,例如:在消防监督的图像识别过程中,可以先将各种图像的样板、数据等输入到人工神经网络系统中,在自学之后,可以学会识别相关的图像与信息,替代人工操作。与此同时,还能够预测相关的消防问题,智能化提出相应的问题解决对策,使得消防监管工作内容更加全面,从根本上规避监管的隐患。
2.2联想存储的功能
人工智能技术中的人工神经网络中有反馈网络系统,通过此类系统能够形成联想存储的模式,将其应用在消防监管工作中,可以联想存储有关的数据信息、图像,便于在工作中快速做出监督管理的反应,提升各方面工作的便利性。
2.3快速解决问题的功能
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相关的消防监管工作,系统能够按照问题的具体情况,高速度运算处理,快速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措施,这样不仅可以节省消防监管的决策时间,还能提升问题解决效果。
3人工智能技术在消防监督管理中的应用技术
消防监督管理的工作中要想全面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就应该对技术内容形成深入的理解,有效使用相关技术措施。具体为:
3.1合理采用数据挖掘技术
消防监督管理的过程中,涉及到大量的数据信息,传统的人员操作无法全面挖掘相关数据信息,工作难度较高。而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系统全面挖掘数据信息,明确各种数据相互之间的联系,挖掘消防监管中的信息内容。因此,在消防监管的工作中应该积极采用人工智能技术中的数据挖掘功能,将人工神经网络作为基础,通过分布式计算、多神经元与深层次反馈等形式,从大量数据中挖掘有价值的内容,便于针对性开展监管工作。
3.2合理采用知识与数据智能化处理技术
消防监管的工作中,采用人工智能技術,应该注重知识和数据智能化处理技术的合理应用。通过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开展知识处理工作,在计算机智能系统的支持下,可以有效开展知识和数据的智能化处理工作,便于归纳总结消防监督管理的经验,然后借助推理技术模拟复杂的消防监管问题,自动化寻找到最佳的处理措施,这样不仅可以提升消防监管工作质量和效果,还能改善目前的现状,形成系统化的监管工作模式。
3.3采用人机交互技术
消防监管工作中,应该积极采用人工智能的人机交互技术,通过模拟识别计算方式、机器人处理方式等,模拟人类的消防监管行为,自动化识别消防工作中的问题,提出相关的监督管理工作建议,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人工操作,而是通过人机交互的形式,形成系统化的监管工作机制,代替部分监管人员的操作行为,提升整体的工作质量[1]。
3.4积极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
消防监督管理的工作中采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能够提升整体的工作效果,主要因为人工神经网络具备非局限性、非常定性的特点,图像识别性能、问题分析能力较为良好,可以自动化寻找复杂问题的解决方式,为消防监管工作提供帮助。尤其在重大火灾隐患认定的工作中,使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可以替代专家独立完成相关的工作任务,系统化开展重大火灾隐患的认定工作,提升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便利性。
4人工智能在消防监督管理中的注意事项
消防监督管理的工作中,要想有效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就应该注意各种事项,彰显先进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和作用,保证各项工作的有效实施和开展。具体措施为:
4.1健全相关的工作体系
消防监管的工作中,为了能够有效采用先进人工智能技术,应该健全相关的工作体系,保证技术的有效应用,全面提升各方面的消防监管工作质量。首先,应该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特点与实际情况,创建相关的工作体系,要求监管工作人员对人工智能技术形成系统化的认知,积极学习人工智能技术在消防监督管理中的应用知识和技能,可以在实际工作中合理使用先进的技术,打破传统工作的局限性,改善各方面的工作形式,在人工智能技术的支持下,不断提升消防监管工作质量。其次,应该制定完善的责任机制,明确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责任,要求每个部门都要积极使用先进技术,一旦发现有技术应用不规范、不合理的现象,必须要对负责人进行惩罚,调动人员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积极性。最后,在创建相关体系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规范性与有效性,安排专业技术人员组织使用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形成现代化的工作模式,彰显人工智能技术在消防监管中的积极作用[2]。
4.2积极引进先进的设备
消防监管的过程中,要想有效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就必须要积极引进先进设备,保证技术应用的有效性,促使消防监管工作的高质量实施。首先,应该积极引进与人工智能技术相关的设备,强化资金的投入力度,尤其是专家系统、机器人设备等等,必须要保证完善性与先进性,便于应用在消防监管的具体工作中。其次,在使用先进设备的过程中,还需配置配套的软件系统,按照消防监管的工作需求,合理开发相关的软件系统与平台,全面收集与处理消防数据信息,自动化、智能化分析相关的数据,提取有价值的内容,分析现存的问题,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措施,从根本上提升消防监管工作效果。例如:消防工程的验收工作中,就可以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判定消防工程是否合格,将国家消防工程的标准、基础条件、法律制度等输入系统中,然后自动化分析消防工程中的问题,为监管部门提供准确的依据,不仅可以提升监管工作有效性,还能改善当前的监管现状,提升各方面的工作质量和水平[3]。
4.3火灾事故认定中的注意事项
消防监管的工作中,火灾事故认定属于重要的部分,只有合理开展认定工作,才能保证监管工作的有效实施。在此情况下,消防监管部门应该积极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有效开展火灾事故的认定工作,首先,安排专业的工作人员对神经网络进行设置,使得神经网络能够“学习”专家的智慧,之后可以替代专家人员独立完成火灾事故的认定工作,这样不仅可以降低成本,还能提升工作效率。其次,还可以在系统中设置火灾事故的认定标准,利用人工智能系统自动化判定火灾的危害程度与严重程度,然后智能化提出解决火灾事故问题的建议,便于相关监管部门有效开展工作。最后,在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过程中,还需结合火灾事故的发生特点、规律等,将各种数据信息输入其中,便于有效开展火灾事故的认定工作,形成良好的火灾事故认定工作机制与模式,提升监管工作便利性,满足当前的监管需求[4]。
4.4创建专业化的监管工作系统
消防监管工作中要想有效使用人工智能技术,就应该创建专业化的监管工作系统,针对性开展相关的监管工作。首先,应该按照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类型,设置相应的系统,主要涉及到火灾事故认定类型、消防工程验收类型、消防工作的监督类型等等,每个类型的工作都需要设置专家系统,安排专业的人员完善专家系统中的内容,便于替代人工操作,针对性处置各项工作的数据。其次,在创设相关监管系统的过程中,积极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利用相关的系统提升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智能化水平,改善当前的工作现状[5]。
5结语
综上所述,在消防监管的工作中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具有自学功能、快速寻找解决问题途径的功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在消防监管期间应该重视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合理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创建完善的工作机制与专业化的工作系统,明确火灾事故认定、消防工程验收中的应用注意事项,通过人工智技术简化监管工作模式与机制,提升各方面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游静兰,吴甦.人工智能技术在消防监督工作中的探析[J].电子世界,2017,12(18):27-28.
[2]花敏.消防监督工作中人工智能的运用研究[J].山海经(故事),2017,22(6):82-95.
[3]曾麗霞.消防物联网安全监督技术应用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5(12):2324.
[4]郭佳,李航."互联网+"时代消防监督系统研究与设计[J].电子世界,2017,56(22):189-190.
[5]焦镜竹.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发展中的人权伦理问题研究[D].吉林:延边大学,2017,24(55)122-144.
[6]孟毅,贺弢.基于城市信息大数据的建筑火灾预测模型分析[J].者简介:
康雪峰(1981-),女,汉族,山西朔州人,本科学历,工程师,主要从事防火监督管理工作。
|
### Index:381 《法制与社会》 人工智能在行政法领域亟待解决的重大法律问题的构想
人工智能在行政法领域亟待解决的重大法律问题的构想作者:***来源:《法制与社会》2019年第13期
摘要世界各国都在努力发展人工智能技术,随之而来改变引发人们思考。如果说在十年前这些还处在于电影世界当中,那么现在我们身边的京东无人派送汽车,高铁人脸识别监测系统,取得了公民资格的索菲亚机器人等等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已经标志着人工智能时代已经由弱人工智能时代向着高度发达的人工智能时代前进。随之而来的新的法律关系就十分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本文尝试就人工智能在行政法领域所涉及到的一些法律问题进行构想。
关键词法律主体法律客体关系国家赔偿
作者简介:陈万里,武汉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
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87i.1009-0592.2019.05.101
依照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的现状和短时间内对未来发展的走向趋势,我们主要可以将人工智能的发展阶段概括为两个大的阶段,一个是弱人工智能时代,一个是高度发达的人工智能时代。弱人工智能时代是指机器人从单纯的依靠传感器的回射感知周遭事物到能主动的认知事物。高度发达的人工智能时代是指,机器人可以脱离单纯的认知发展到可以独立的进行演绎或者创新的阶段。因此人工智能发展带来的法律问题,我们要从上述两个阶段来思考。
一、弱人工智能时代亟待解决的法律问题
我国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阶段正处于,弱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在社会中担任的功能多是单一化的例如简单的生产加工;图书检索语言翻译等等。虽然我们的人工智能发展阶段尚不完全,但是许许多多新的法律关系已经产生,随之而来的许多新的法律问题已经暴露出来,并急待我们探讨和解决。
(一)无人驾驶汽车派送快递问题
正如本文一开头就提到的,美国自动驾驶公司CruiseAutomation所涉及到的民事诉讼问题,目前我国也有无人驾驶汽车行使在城区的交通道路上,我国的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蓬勃发展与法律法规的滞后性差异愈发突出。
与美国的自动驾驶汽车稍有差别的是,目前我国行驶在道路上的是完全没有驾驶员的无人驾驶汽车,该汽车按照预先设定好的客户收件路线独立行使在城区街道上,并依靠传感器自主辨别行人和来往车辆以及辨别交通信号灯进行驾驶。根据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我国行驶在道路上的机动车必须具有驾驶证和驾驶员的行驶证。但是无人派送车因为不具有驾驶员,因而必然的不会具有驾驶证,而其外形区别于普通的机动车,其本身也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行驶证。因而如何定义无人派送车成为立法在主体范围方面的思考。如果将其归类为机动车,必然会导致与现有法律产生冲突,如果定义为非机动车,又不满足非机动车的构成要件。并且在违反法律例如违规停放在禁止停放区域如何进行行政处罚。
依笔者看来,在目前我国的相关法律例如《道路交通安全法》《侵权责任法》等有关法律尚不足以有效规制无人驾驶汽车,且对于无人驾驶汽车专门进行规范的法律尚未制定的情况下诸如无人驾驶派送车一类的完全无驾驶人员驾驶的机动车。首先在其运营的合法性上,笔者觉得应该通过为其赋予一定的行政许可,来规范和管控无人驾驶汽车的运营。因为无人驾驶汽车尚处于法律一般禁止的范围内,行政主体根据行政相对人的申请,依照法定的程序给无人驾驶汽车颁发一些特殊的许可证或者一些特定的执照,依法赋予特定的行政相对人,来从事无人驾驶汽车运营的权利。对无人驾驶汽车生产商的资质进行认可,对其生产的即将要投入运营的无人驾驶汽车进行核准,并对实际使用的企业进行登记。以达到对无人驾驶汽车的有效管理。
(二)利用人工智能辅助司法裁判的法律问题
人工智能律师CaseCruncher曾在一场模拟法庭中,在法条适用上赢过了100名专业的法律学生。可见在简单的法律检索领域,法条适用领域人工智能因为是通过对大数据的应用、计算和分析,因为比人脑的速度具有显著的优势。在司法裁判领域可以帮助法官对法条的适用进行上百次的数据分析比对,并将结果供法官参考。
但是,同样的我们也可以发现人工智能若是在司法实践中进行运用必将带来许多问题。第一,如果诉讼流程全程进行在线立案、证据提交、开庭审理、电子送达。必将需要多平台的信息对接,那么如果信息系统被入侵,相关人员的隐私被窃取使用就必然会对公民的人格权造成侵犯。第二,人工智能是基于预设的算法对法律条文进行适用、筛选。但是案件往往具有复杂性,算法永远不可能涵盖到方方面面,如果人工智能判断失误造成的不公正审判是否可以上诉,造成的错误的行政行为的实施是否可以进行行政复议。
对于以上两个问题笔者觉得,首先是人工智能不能完全的取代人的判断,法官进行审判或具体的公务员授予行政许可时不能完全依靠人工智能的判断。必须基于具体的客观现状和法律事实,进行独立自主的判断,人工智能的推算只能作为辅助工具。其次是必须要将法官责任终身制贯彻到底,不应以人工智能的算法判断错误推卸法官本人的责任。将人工智能定位为辅助法官决策的工具而不是进行裁判案件的主体。再有就是应该扩大和完善国家赔偿法的范围,将人工智能的失误包含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失误当中去,对公民、法人造成的损失由国家承担赔偿责任。将赔偿的主体定为国家也可以在国家的层面有效的保证公民、法人或其他有关组织的利益不受利用人工智能行使行政行为的损害。最后,还应扩大司法赔偿的内容,对人脸识别错误导致的错误抓捕、少数民族语言翻译错误导致的司法裁判错误、法律适用判断错误导致错误采取保全措施等对合法公民和法人的合法权利造成损害的都应纳入到司法赔偿当中去。以保证人工智能带来的新的赔偿责任可以得到明确。
二、高度发达的人工智能时代亟待解决的法律问题
随着智能机器人的发展由弱人工智能时代向着高度发达的人工智能时代不断演进,人工智能将具有类似于人类的一部分情感、认知,并具有创新能力,可以独立的下围棋,出版刊物等等。随之而来的除了社会生活的变化也是对旧有的法律法规的一项冲击。
(一)人工智能的法律主体地位问题
如果说单纯按照技术人员预先设置好的指令进行单纯的机械化的操作的机器人,我们将其定位为机械属于所有人财产的一部份的话。那么对于被给予了仿人类的情感,具有自我认知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他们又将拥有什么样的主体地位呢?这一问题早在2017年就引发了许多学者的思考,人工智能机器人索菲亚,不但具有仿生学的人类外表,可以做出类似于人类的各种表情,并且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独立意识。并且在10月25号取得了沙特阿拉伯的公民地位,这意味着,一个由人创造出来的人工智能,具有了一国的国籍,并且可以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这对于我们而言并不仅仅是传统伦理道德上的冲击,更是对旧有法律的一个冲击。
人工智能是由人类创造的其所拥有的所有“情感”究其根本都是一种技术的表现形式。仿生的效果再真实都是仿照人类现有的情感通过大数据和算法做出的反映,都不可能跟自然人相提并论,他们缺乏恐惧和敬畏。如果技术人员不赋予其某一项情感,或者技术上出现问题。那么人工智能们这的一项情感将会缺失。如果使人工智能同一般的自然人一样拥有公民资格,那么可能会使得对于他们而言权利和义务不相对等。他们在享受同公民一般的权力的同时,不畏惧不承担责任所造成的后果,毕竟人工智能没有寿命的概念,他们的身体是一堆机械,他们的思想是由数据组成。他们可以坐几百年的牢或者接受“死刑”。而不法分子也可以利用这一便利减少犯罪成本,利用人工智能进行犯罪。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当人工智能也用了相当于人类的演绎和创新能力之后。他们也可能会进行自己的创作或参加社会中的生产生活。但是如果完全将其视为某一人的财产,不赋予其“独立的人”的法律地位。那么人工智能将不具有著作权也得不到劳动法的保护。
|
### Index:384 《决策探索》 人工智能离理想还有多远
人工智能离理想还有多远作者:柳森来源:《决策探索》2020年第19期word/media/image1.jpeg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日前在上海召开。大会期间,张文宏医生一句“在人工智能如日中天的今天,此次抗疫靠的还是传统智慧”引起很多人的共鸣。
人工智能曾经是一个颇为科幻的话题。有人担心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甚至会反人类。然而几年下来,我们发现人工智能并没有想象中的那样智能。问题究竟出在哪儿?
从2004年开始,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徐英瑾就开始将注意力投向人工智能。他不仅撰写了大量相关论文专著,开设的人工智能哲学课程也受到学生好评。
日前,他讲述了自己对上述议题的思考。他的剖析从“什么是人”“什么是智能”这两个问题切入。
认识不到现实和理想的差距就会导致“泡沫”
问: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的举办,激发了很多非专业人士对人工智能的兴趣。大家很希望了解,人工智能目前进展到底如何。您如何看待人工智能目前的发展?
徐英瑾:现在公众对人工智能有很多期望,但根据我的观察,这些期望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建立在一些对学界实际发展状况的误解上。
我经常会听到各种各样的误解,其中之一就是认为人工智能是个新东西,是这几年冒出来的。事实上,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这个词正式变成公认的学科名词是在1956年美国的达特茅斯会议上。显然,这是挺久远的事情了。
至于现在被谈论很多的深度学习技能,前身就是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neuralnetwork)。这个概念在20世纪60年代就被学界注意到了。人工智能的奠基人之一阿兰·图灵生前也搞过一些粗浅的人工神经网络研究。这样算的话,这个技术至少可以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
所以,严格来说,人工智能的主流技术并不新,它是经过对传统技术的反复迭代而来的。
问:那么,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现状如何?
徐英瑾:关于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目前有“乐观论”“悲观论”“泡沫论”三种论调。
其中,“乐观派”可能是主流。乐观论者认为,人工智能的发展一定能够在短时间内解决我们面临的各种问题。
这种论调描绘出了一个乌托邦般的场景:当你回到家中,所有的设备都能够通过全新的网络技术和物联网与你心有灵犀;汽车是不用驾驶的,你上了车以后,什么事都不用干,就可以把你带到目的地;沿途,你还可以和你的汽车交谈,就好像它是你的人类司机那样。
悲观论者更多是站在那些可能会丢掉工作的人的立场上,认为人工智能实在太厉害,会取代很多人的工作。到时,如果社会暂时又无法提供更多的新岗位,这可怎么办?
我的观点是“泡沫论”。“泡沫”不是指人工智能的未来一片黯淡,而是说在短期内,这项技术的发展还无法支撑得起很多人的梦想。
理想很丰满,技术目前还很“骨感”。如果你意识不到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就会导致“泡沫”。假如因为对人工智能持有乐观态度而到市场上去融资,就更需审慎考虑。
历史上确实有成功案例,比如IBM360计算机项目。
它的成功使计算机从过去那种非常笨重、只有高级科研单位才能买得起的状态,慢慢地变成办公室可以用的计算机,为个人PC的出现打下了基础。但失败的案例也很多。如果关于人工智能的融资计划都把未来描述得很美好,把饼画得特别大,最后很可能会有问题。
我个人对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基本判断是——
人工智能对我们生活的改变不是全局性的、颠覆性的,而是局部的改进。比如,在在线教育、养老陪护等领域,人工智能能促进一些变化,带来一些商机。但有些项目,比如自动驾驶,就很可能存在一些应予以审慎对待的“泡沫”。
当然,我主张的“泡沫论”是建立在一些基本概念的界定上,比如“专用人工智能”和“通用人工智能”。
使用傳统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降是危险的
问:如何区别“专用人工智能”和“通用人工智能”?
徐英瑾:专用人工智能就是只能干一件事或两件事的人工智能,通用人工智能是指什么事都能干一些的人工智能。
举个例子来说,李世石是一位棋手,AlphaGo是一个围棋程序。如果我们把李世石看成一个智能系统的话,他就是通用智能系统。因为他除了下棋,还能做许多其他事情,比如他会泡面、会开车,在和AlphaGo下完棋以后他还能够接受媒体采访、谈谈自己的感受。但是,AlphaGo肯定不会开车,更不能在和李世石下完棋以后和媒体交流自己的所思所想。经过这样的对比,我们能明显看出专用人工智能的局限。
我们人类的特点是在一件事上可能是专家,其他事也能干,只是干得没那么好。但是,专用人工智能就只能干专门的事情,其他的事情基本无法兼顾。仅从这一点来讲,专用人工智能和能力全面的通用人工智能之间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我们现在看到的人工智能都是专用的,它们的制作思路都是按照专用人工智能的思路来做的,比如人脸识别和语音识别。当前,人工智能通过卷积神经网络技术的进步,已经获得了一项重要能力,即可以同时通过人脸和声音来识别他人。但对于人工智能来说,基于神经网络的图像识别系统和语音识别系统是两回事。
问:现在很多人对人工智能的想象,是建立在“通用人工智能”之上的。
徐英瑾:没错。这是一件比较麻烦的事。
很多人喜欢看美剧,发现里面出现的一些机器人特别厉害。有的机器人不仅拥有人类的特征,还开始反抗人类。有人看了这样的故事以后就会展开联想:如果我们和这样的机器人一起生活,会受到怎样的威胁?
自然而然地,很多人对人工智能的思考就建立在了这类科幻影视作品的基础上。而科幻影视作品受众广、不需要具备太多科学素养就能看明白,很有传播力和影响力。
我有一个观点:软科幻看多了,要看一些硬科幻。硬科幻距离今天的科学比较近,对科学知识的运用更严谨。相比软科幻,硬科幻更适合起科普的作用,能够增强普通人对现实世界的思考能力和把握能力。
现在的人工智能都是基于大数据的,它对小概率和偶然性事件缺乏应对机制。当它面对这个充满变动的世界(比如新型病毒、未知规模的洪水等)时,就不知道该如何应对了。
所以,我担心的问题不是人工智能有了人的意识以后会与人类对抗,而是人类过多依赖人工智能以后,头脑反而会变简单。
不要以为有了现代化的先进工具以后就可以放弃传统。举例来说,假设现在有两支军队对峙,双方都有能力使用最新的网络信息技术,但只要有一方攻破了对方的网络防线,另一方的信息基础设施就沦陷了。到时,只能转而采用最原始的办法(比如信鸽、鸡毛信等)来传递信息。
对人工智能充满合理想象本身并没有错,但如果我们将人工智能的能力想象得过于强大,同时又疏于保持用传统方法、传统智慧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可能会将人类置于某种尴尬的境地。
为什么现在还发展不出通用人工智能
问:现在的深度学习技术,有望在短期内,达到通用人工智能的程度吗?
徐英瑾:人们曾经想象能有一种机器,不需要任何外界输入能量或者只需要一个初始能量,就可以不停地自动运动。在哲学家看来,这个设想经不起严格推敲,无法从根本上立得住。在我看来,通用人工智能大概也只能停留在设想阶段。
通用人工智能系统的特点就是通用,既然是通用,就要处理全局性的问题。什么是全局性?就是拥有在不同的理论体系之间进行抉择的能力。不同的诉求之间往往存在冲突,而人类有能力在各种冲突之间想办法,找到一个可以平衡各种矛盾的中庸点。
举个大家比较好理解的例子。有一位家政员到雇主家里做事。如果雇主是一位知识分子,家里书特别多,他就可能会要求家政员尽量把书房打扫干净,但不能干净到书都找不到了。
家里书多的人都知道,书的易取性和整洁性往往是相互矛盾的。书收起来,家里固然更干净整洁了,但如果几本书同时在看,堆起来以后再找、再取就很耗费时间。这时,究竟是追求整洁还是易取?这里面就有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的抵达需要家政员和雇主之间长时间的磨合,这很难通过程序来设置。
任何一个综合系统都要具备处理各种复杂甚至突发情况的能力。其中有些情况甚至是非常极端、偶发的。比如,一辆自动驾驶汽车在道路上行驶,道路的左侧有一个路人在行走,道路的右侧有五个路人在行走,万一出现车速太快来不及刹车的情况,到时该往哪边拐?假设这个程序突然得到消息,左边的路人是我们国家一位非常重要的专家,它该如何选择?
很多人第一直觉就是专家更重要,但转念一想,每个人类个体的生命都是平等的。遇到这样的问题,人类会痛苦抉择、反复取舍。
换作是机器,问题就麻烦了。我们都知道,人工智能是基于一系列规则设置的,规则背后就是各种逻辑原则。一旦情况过于特殊或复杂,机器内部基于不同逻辑规则设置的程序之间就会打架。
我再举个例子。假设现在有一位外国小伙子到少林寺学武术,语言不通,怎么办?有个办法,那就是师父做一个动作,小伙子跟着做;如果他做对了,师父就微笑,做错了,师父就棒喝。通过这种方式,小伙子被棒喝以后,就知道自己做错了。但到底哪一点做得不对,如果师父不明示、不详解,他就需要猜、需要不断试错。这时语言的好处就很明显。如果彼此能够通晓对方的语言,师傅就能把包括武术规则在内的一整套内容都传授给他,帮助他理解,然后再由学生自己转化为行动。深度学习基于神经元网络的运作产生。神经元网络的运作,就类似于前面所说的那种比较笨的教学方法。
人类犯错以后的反省是基于道理和规则的。但系统不是,它遇到障碍以后的应对办法是调整各种参数,试错以后发现不对就再猜。它是通过大量的猜,慢慢地把事情往对的方向引。它的优势在于,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完成人类不可能完成的巨量猜测。深度学习基于的神经网络技术就是用强大的机器海量计算掩盖了方法本身的“笨”。但问题是,对于深度学习来说,如果有现成的数据会非常好办,如果没有优质数据,靠它自己搜集数据就很成问题。
问:通用人工智能如果要处理全局性问题,需要搜集的数据就更复杂了。
徐英瑾:是的。所以,目前的深度学习机制,其根本问题就是缺乏跨领域学习的能力。这正是人工智能无法通用化、全局化的根本所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同的系统有不同的运作方式。国际象棋有国际象棋的下法,围棋有围棋的下法。人可以适应变化,要人工智能去适应这一点却非常难。
问:很多人会问,可不可以把各种专用的人工智能整合为一套通用的人工智能?
徐英瑾:这会产生一个新的问题——协同。这就和企业运筹帷幄一样,需要各个团队、板块的协同合作,需要有一个能力全面的人来领导,而人工智能并不具备总体的调度、配置能力。
为了研究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的差别,一些专家提出了所谓的“卡特尔—霍恩—卡罗尔”三层智力模型。他们把通用人工智能分解成很多部分,比如流体智力、晶体智力、量化推理、读写能力、短期记忆、长期记忆、视觉处理和听觉处理等。
量化推理无非就是算术,读写能力就是你能不能看懂文章、读懂要点。晶体智力就好比老师现在给你一道题目,告诉你解法以后,看你能不能把做题的思路迁移到新的题目上。流体智力要求更高,相当大程度上,它强调的是一个灵活调用各种智识能力的状态。
至少在目前,人工智能不是根据人类智识能力的发展方向来发展的。长此以往,它的“拟人性”就很成问题,它离真正意义上的通用人工智能還很远。
|
### Index:385 《中国集体经济》 人工智能给会计从业人员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人工智能给会计从业人员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作者:刘德军来源:《中国集体经济》2018年第25期
摘要:文章首先分别对人工智能给会计从业人员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然后立足于这两点,对会计从业人员应当如何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抓住机遇,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人工智能;会计从业人员;机遇;挑战
近年来,人工智能领域发展迅速,逐渐开始被应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会计行业自然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2017年5月,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德勒首先推出了财务机器人。紧接着,同样在5月,同为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普华永道就提出了机器人流程自动化解决方案。而在6月,另两家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安永、毕马威就相继推出了各自的财务机器人。紧接着,央企就开始正式在财务工作中使用普华永道、德勒的机器人。
一、人工智能给会计从业人员带来的机遇
(一)更加有利于获取、处理信息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前会计从业人员在日常工作过程中所需要接收、处理的信息越来越多。但是受人体生理、心理、思维等各方面条件的限制,会计工作人员很难完全从这些信息中快速直接地提炼出精华,进行工作时自然也就没能对这些信息进行充分地利用。而依托于人工智能,其不仅能够较好地对这些信息进行处理、保存,提炼出其中的精华,更能够积极去接受分析更多的信息。同时人工智能相比会计人员,其在分析处理这些信息的时候,由于不具备习见,其相对来说,就更加具有创造性和新颖性。受益于此,会计从业人员在进行工作的时候,就能够直接分析研究人工智能所提取出的资料。
(二)有利于会计从业人员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到高质量财务工作
人工智能相较于会计从业人员能够更加有效地处理大量的低端重复性核算工作,如会计原始单据录入、传统账务处理、财务数据统计分析等。在这种情况下,大量原本从事此类会计工作的人员就能够解放出来,在高质量的财务工作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时间。
(三)有助于会计从业人员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及创造性
随着人工智能的逐渐普及,部分会计从业人员就会面临着被替代的危险。这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够迫使这部分会计从业人员努力工作、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与技术水平,同时对其它会计从业人员也有此效用。而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人工智能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解放和对各种信息数据的有效处理,也能较好地促进会计从业人员进行创造性工作。
二、人工智能给会计从业人员带来的挑战
(一)基础岗位的会计从业人员被替代
如前所述,人工智能能够独立完成会计原始单据录入等低端重复性的核算工作,同时与原本从事这部分工作的会计从业人员相比,其能够工作的时间更长,工作状态也更加稳定。从这个方面来讲,会计从业人员所面临的人工智能带来的第一个挑战就是部分基础岗位的会计从业人员可能会被替代,从而失业。
(二)部分会计岗位可能消失
人工智能对会计行业的冲击是全方位、多方面的,其不但可能会使部分基础岗位的会计从业人员面临被替代的风险,更有可能会直接导致部分会计岗位的消失,甚至改变会计行业现有的职业结构与生态环境。与过往的机器人不同,人工智能能够对图像、视频、语言等数据进行综合性处理,更是具有学习的能力,能够对自我进行提升,逐渐获得财务分析、财务决策等方面的能力。同时其处理数据会更加方便,在这种情况下,出会计报表的频率就会逐渐变高,甚至会动态实施出会计报表,从而将现有的如会计、统计之类的传统管理工作的界限打破,并将会计工作、生产、销售等各方面工作融合为一体。
(三)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内容改变
如上一点所述,人工智能对会计行业的挑战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会计行业职业结构体系被改变,相应地,其工作内容也就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人工智能不但能够替代大量重复性质的劳动,更能够逐渐参与财务分析、财务预测等比较高级的工作。然而受技术等方面条件的限制,当前人工智能还无法较好地涉及那些需要创造力、人类情感的领域。从这个方面来讲,在人工智能的冲击之下,未来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内容可能会有较大的改变。
(四)对会计从业人员的要求越来越高
正如上述所提到的那样,在人工智能的冲击下,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内容、会计行业的职业结构体系等都有可能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从业人员就不再像过往那样不可替代,会计工作对其的要求也就会越来越高。
三、会计从业人员如何应对人工智能的挑战、抓住机遇
人工智能冲击之下,会计从业人员的职能开始愈趋于高级化、复杂化。企业及其它社会组织机构所需要的会计人才就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会计知识、具有良好的会计核算技能,更要依托于这二者,掌握一些其它如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只有顺应时代变化,及时改变自身,会计从业人员才能较好地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诸多挑战,并化被动为主动,抓住机遇,实现更好的发展。具体来说,主要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转变思维,积极看待人工智能
在当前人工智能来袭的情况下,部分会计从业人员囿于习见,对人工智能缺乏正确的认知。一方面,部分会计人员对人工智能缺乏足够的认知,没有认识到人工智能未来巨大的发展前景,因此认为自身的工作不可能被人工智能所替代。另一方面,部分会计人员认为人工智能可以完成许多原本会计从业人员能够完成的事情,从而开始觉得会计行业没有前途,转行,甚至开始仇视排斥人工智能。在这些思想意识的主导下,会计从业人员是绝无可能抓住人工智能带来的机遇,实现更好的发展的。因此,会计从业人员就要多学习人工智能方面的相关知识,积极提升自我,正确的看待人工智能,不必轻视,也不必仇视。
同时如前所述,人工智能对会计行业的冲击是全方位、多方面的,其不仅会导致整个会计行业职业结构体系的改变,更将可能会重塑整个的会计信用体系、会计伦理乃至会计行业的人文生态环境。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从业人员也就要转变认知,从原本固化的财务思维中跳脱出来,摸清时代脉络,顺应时代发展。
(二)充电提升,实现自我价值
从应用这个方面来讲,当前人工智能还不够成熟,其在会计行业的应用还不够全面和深入。这一方面固然有利于会计从业人员及时改变自身、提前做好准备,但是同时正如前面所表述的那样,人工智能给会计行业带来的变革很有可能是极富革命性质的,未来充满了巨大的变化性和不可知性,时代没有真正落下面纱前,谁也不知道其到底是什么模样。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从业人员要想较好地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各种挑战并抓住机遇,就需要不断充电,提升自身,以实现自我价值。具体来说,会计从业人员要不断学习预算管理、成本管理等方面的新知识,促使自身由传统的会计核算工作向其它方面转换,同时也要多关注具体业务方面的相关知识,并逐渐能够提供高质量的有效信息,参与到决策过程中去。
(三)找准角色定位,实现转型
对人工智能时代的预测虽然很难描摹出具体的细节,但还是能够表述出总体上的大方向的。可以想见,随着人工智能的逐渐普及,在会计行业渗透的逐渐深入,一方面会计行业将会逐渐同其它行业融合发展,产生许多新的职位。一方面,会计行业内部的职业将会进一步细分。在这种情况下,会计从业人员就要找准自身的角色定位,逐渐实现转型,以应对挑战、抓住机遇。总的来说,人工智能应用背景下,会计从业人员主要有管理会计和复合型人才两个角色定位。其中管理会计应当具备的职能有利用相关信息进行前景预测、决策、控制经济活动等,其对具体从业人员有着很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方面的要求,因此其未来被人工智能取代的可能性较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有去产能、降成本等重要任务,管理会计对这些任务的高效高质完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如前所述,随着社会、科学、经济等方面的发展,各个学科、行业之间的联系愈发密切,一项工作的完成往往是多方面知识经验、技术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包含了大量模糊性和逻辑无法完全表述的事物。而构建在布尔逻辑、对事物的量化等严格周密事物基础之上的人工智能,很难完全理解这种模糊性,也缺乏足够的变通能力。因此,会计从业人员就可以促使自身逐渐向复合型会计人才转型。
|
### Index:386 《科技传播》 人工智能背景下新闻传播的变革与反思
人工智能背景下新闻传播的变革与反思
作者:潘聪来源:《科技传播》2019年第02期
摘要传统的信息传播都是人工传播的形式,后来技术开始渗透到信息传播中。如今,人工智能开始取代人工信息传播的方式,获得了实质性的进步,传统的新闻传播方式被打破,提升了信息传播的时效性。关键词人工智能;新闻传播;变革中图分类号G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9)227-0065-02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非常迅速,在各行各业应用都非常广泛。媒体行业中应用人工智能技术,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机器人可以取代普通的新闻报道,在新闻传播领域呈现出新的升级,也对传统的新闻业产生冲击。当前的新闻传播行业发展面临很多困境,需要进行变革。1新闻传播中的人工智能1.1智能新闻的内涵人工智能是对人脑进行模拟的理论,是一门新兴的科学技术。人工智能在新闻传播领域应用是近几年才开始的,人工智能参与到新闻的生产称为智能新闻。智能新闻结合了计算机的算法程序,对海量的原始数据进行挖掘,然后采用智能算法程序自动的生成新闻稿件,完成新闻报道。智能新闻如今在大量的体育新闻、财经新闻中应用广泛,在美联社和新华社等已经比较成熟。1.2人工智能对新闻传播产生的影响在新闻领域采用智能技术主要体现在新闻采集、新闻写作等,结合传感器新闻和机器人写作等模式,使人们可以体验沉浸式新闻的魅力。智能新闻可以使机器人产生新闻思维,采用软件和电子元件进行新闻事件的整合,完善新闻材料的智能化加工,生成自动化的新闻文本和报道形式。在人工模板和自动化数据填充的额基础上,提升了新闻写作的效率,而且还能提升新闻的质量,降低新闻写作中的失误。所以,机器人在进行新闻写作环节中,其在新闻生产领域前景广阔,生成的文本更加可观。现在,机器人新闻还处于数据描述阶段,主要体现在财经类新闻和体育类新闻中。1.3人工智能在新闻传播中的应用
早在2009年,美国就开发了机器人记者,但是机器人记者与人类相比还存在不足。在信息的整理和分析阶段,机器人记者不能达到人类思考的能力。机器人记者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数据加工工作,如体育比赛和金融报道等。机器人记者编辑中产生的错误需要人类进行修改,信息冗余会造成消极影响。2人工智能背景下新闻传播变革2.1新闻产生的变革机器人记者采用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完成新闻的采编工作,这种新闻生产方式对新闻行业的发展是惊人的。机器人不但可以书写新闻,还能编辑新闻,通过在线页面布局软件进行新闻的编辑,中途不需要人工的干预。2.2媒介环境的变革人工智能对媒介环境产生的影响非常大,其可以推动媒介融合。如今,融媒体和全媒体已经成为媒介新形势,媒体融合呈现出在线化、智能化和数据化特征。在对每一新闻事件的历史报道进行分析中,通常可以借助人工智能的方式,其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通过语音合成技术的应用,其在商业中应用已经非常成熟,机器人语音合成让人很难去分辨真假,机器人的语音就能代替人去表演节目。在网络直播中,也可以借助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舆论分析,将用户的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内容推送。智能新闻传播借助数据融合技术,实现资源整合。信息融合是将信息作为基础进行整合,智慧融合结合了知识的资源整合。在新型的智能传播媒介中,通过生态推送的方式,将生态环境的价值观进行宣传。结合受众要素的基础上,实现受众价值观的塑造。人工智能技术可以推动新闻传播形态的变化,也能完善新闻传播理念。2.3新闻发布方式的变革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中,传播者可以结合受众的需求完成新闻的发布,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需求,实现了高效的新闻传播方式。借助算法新闻精准推送的方式,可以结合用户的喜好,使用户打开页面后就能浏览自己喜欢的内容。随着算法新闻的发展,很多低俗的信息开始涌入到人们的视线中,价值导向出现严重的偏离,主流价值观逐渐被淹没,充满正能量的能容非常少,人们对社会新闻非常关注。用户在观看了这类新闻后,会产生错误的倾向,这对弘扬主流价值观是非常不利的。所以,在算法新闻应用中,应该本着谨慎的态度。2.4新闻表现形式的变革在人工智能发展的同时,新闻传播领域日渐广泛,大量的数据新闻产生,通过对海量数据进行加工,产生新型的动态化的新闻形式。数据新闻具有很多种表现形式,结合了可视化数据新闻和图解式的数据新闻等。可视化的数据新闻进行数字信息的统计,将信息进行可视化的呈现。图解新闻主要在复杂的新闻事件中解释事物与事物、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数据地图借助电子地图的方式,将不同的新闻整合在一起。在伦敦骚乱事件的报道中,就是采用可交互式
数据新闻的方式,用户对事件条进行滑动后,就可以获取不同的事件信息。用户对事件的时间表进行点击,从而可以获取新闻的相关事件。随着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沉浸式新闻开始涌入到人们的视线中。沉浸式新闻是结合了人工智能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提升了现实技术与混合现实技术的应用效果。在两会期间,我国就充分采用这种方式,对人民大会堂中的各个场景进行展现。沉浸式新闻中,媒体的导向和把关能力在弱化,不能实现对新闻事件的全景式描述。3新闻传播变革的反思3.1人工智能技术给新闻传播带来的机遇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实现了创新。人工智能在新闻传播领域的应用日渐广泛,采用机器人写作、机器人主播等方式,甚至各类算法和传感器也投入使用中,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行业的各个领域渗透。人工智能技术如今已经非常普及,给新闻传播带来了很大的机遇。人工智能和新闻行业的有机结合,可以降低劳动力的使用。在传统的新闻编辑环节中,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才能完成,现在相关的工作可以交给机器人制作。在新闻信息的采集方面,新闻工作者可以借助无人机进行拍摄,不用再深入到一些危险的区域,在减少劳动力使用的同时,也为新闻工作者提供了安全的工作环境。在新闻内容编辑环节中,机器人可以写稿,使新闻工作者不需要进行大量新闻的编辑,只要对机器人写的稿子进行修改即可。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提升了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也提升了新闻推送的效率。美国新闻记者进行了人机报道的形式,机器人记者是一类程序算法,通过算法输入可以实现机器人对大量稿件的训练,从而使机器人不断熟悉数据的输入法,从而最终实现写作。机器人写的稿件一经比较通顺,并且其用两分钟就能完成一篇新闻报道。机器人在长时间的工作后,也不会产生疲惫,提升了新闻编辑的工作效率。新闻稿件在编辑完成后,需要经过人工的筛选与审核,这项工作也是非常枯燥的。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新闻编辑的内容进行审核,通过算法可以对稿件评分,可以对分数较高的文章进行二次审核,对稿件进行严格的筛选。机器算法不会产生任何的疲倦感,也会降低稿件审核中的人为因素和主观情绪,提升了稿件审核的公平性。通过机器人审核,可以找出文字表达中不通顺的地方,代替了大量的人工筛选。3.2人工智能技术带给新闻传播行业的挑战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环节中,新闻传播行业实现了高速发展,但是也面临一定的挑战。在社会环境不断变化的今天,新闻工作者应该抓住机遇,有效的应对挑战。在人工智能高度发展的今天,很多新闻编辑工作可以借助机器人完成,那么就会导致大量失业产生。尽管机器人可以代替人类进行一些工作,但是不能完全的取代人类,如果脱离了人类,机器人还是不能完成专业性工作。现代新闻行业所使用的人工智能技术还是一类比较弱的人工智能技术,不能完善的对人脑进行模拟,在算法的使用中,只是将大量的数据输入,让机器人对这些数据进行学习。人工智能算法不能在没有任何原始数据的情况下使用,所以还是需要人工对数据的搜集。如果可用的数据有限,那么人工智能的能力非常有限。很多用户出于一些原因,他们会填写一些不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内容,那么这些内容就会被输入到算法中,导致结果出现很大的偏差。用户数据的来源真实性和可靠性决定了算法是否可以正常完成工作,在用户数据训练中,
要采用大量的数据,模型也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机器人写稿的速度非常快,但是其质量却令人担忧。4结论不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如何,人工智能技术和新闻传播的结合是大势所趋。在不久的将来,新闻行业应该抓住机遇,充分发挥人工智能的效果,实现人工智能精细化操作,使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于新闻传播。参考文献[1]陈晓红.人工智能助推的传媒产业生态重构[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8,25(5):26,132.[2]娄冠群.媒介技术视域下人工智能对传媒业的影响[J].新闻世界,2018(10):59-62.[3]徐敬宏,胡世明,陈文兵.人工智能时代新闻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1(5):94-98.[4]钟智锦,王童辰.大数据文本挖掘技术在新闻传播学科的应用[J].当代传播,2018(5):12-18.[5]王琦,张扬,吴帅.论人工智能背景下新闻传播的变革与反思[J].新闻前哨,2018(9):38-39.
|
### Index:390 《中外医疗》 人性化保护性约束在ICU护理中的应用
人性化保护性约束在ICU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卢道珍来源:《中外医疗》2013年第03期
[摘要]目的探讨人性化保护性约束的应用。方法通过加强对护理人员人性化护理的培训,对患者的病情观察、心理护理及预见性减少患者躁动的因素,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结果大多数患者病情好转后能理解约束对病情和治疗的重要性,融洽了护患关系,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治疗护理的依从性。结果通过护理人员细致耐心的护理,家属对人性化保护性约束都表示理解和支持,融洽了护患关系,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人性化使用保护性约束是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保护性约束;ICU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742(2013)01(c)-0156-02
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和物质、精神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也不断增长。人性化护理作为一种尊重患者生命价值、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精神上处于满足和舒适的状态的护理模式正逐渐受到临床护理的重视[1]。ICU患者因病情危重及麻醉未清醒等存在意识障碍,容易出现焦虑、抑郁、躁狂、错觉、幻觉及谵妄等,为保证患者的安全以及治疗、护理的的顺利进行,而对患者采取保护性约束,以防止患者坠床、撞伤、抓伤及意外拔管等不良事件。保护性约束不仅可提高病人的治疗与护理的依从性,还可避免病人伤害他人、物品或自伤、自杀等,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其他意外因素对病人的伤害。为了探讨人性化保护性约束的应用,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使用身体约束会给患者带来很多生理、心理以及社会方面的负性结果,不恰当地使用身体约束甚至会导致被约束者的死亡[2]。
对人性化使用保护性约束的意识逐渐增强,并不断完善科学使用人性化保护性约束的方法及护理要点,使用效果也在不断提高。现将该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人性化使用保护性约束的具体实施方法和护理要点作回顾性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在该院接受治疗期间,使用保护性约束的患者共107人,其中清醒病人5人,意识模糊病人63人,手术后麻醉未完全清醒病人39人。总结人性化使用保护性约束的效果。
2具体实施方法及步骤
2.1判断病人是否需要使用保护性约束
根据患者意识状态、肢体活动情况、对治疗护理的配合程度及导管情况来判断病人是否需要使用保护性约束。
2.2向病人或家属介绍使用保护性约束的必要性
在患者入住ICU时对家属进行健康教育,除介绍病区环境及规章制度外,同时向患者及家属说明,为了防止发生坠床、撞伤、抓伤及意外拔管,为了保证治疗和护理的顺利进行,可能需要对患者实施保护性约束,以及使用保护性约束的方法、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后果,告知患者及家属人性化护理的意义,消除患者及家属的顾虑,以取得病人及家属的理解和配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3综合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约束用具及数目
约束用具的使用必须要求安全、有效,材质柔软透气性好,尽最大可能使患者感到舒适,操作简单易于取下,经济实用[3]。根据患者配合程度选择保护性约束用具的种类,如床栏、约束带,约束带包括手腕式、手套式、肩带式、膝部式等,如患者有偏瘫,一侧肢体已经活动障碍,只需约束健侧肢体,以减少患者不必要的不适感。
3结果
107例患者家属均对使用保护性约束表示理解,5例清醒患者对使用保护性约束表示理解接受,其中有3例间断烦躁患者在使用保护性约束情况下拔除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
4使用保护性约束的一般护理
4.1正确使用保护性约束用具
在使用保护性约束时应以保持被约束肢体处于功能位,而又不能触及重要导管位。约束不可过松过紧,可以容入1指为宜,过松易挣脱不能起到保护性作用,过紧会影响血液循环,不可将手腕识别带及其他手链等物包入其内,以免导致压痕或皮肤破损,必要时在保护性约束用具下放置棉垫以增加病人舒适度,约束带打结后将带子系于床栏以下,约束带不可打活结,以防止患者自行打开活结。使用中每2h给患者翻身,并取下约束用具2~5min,观察使用保护性约束肢体的活动情况及部位的皮肤有无破损及颜色、温度、血液循环情况,并对约束部位进行活动与按摩,促进血液循环。
4.2认真记录护理记录单
记录患者使用保护性约束的原因、时间以及解除保护性约束的时间、约束的部位和被约束肢体部位皮肤完整性、血液循环情况。观察约束用具有无松动或移位,班班交接、记录。
4.3保证患者舒适
由于病人的肢体被约束,导致病人生活不能自理,所以,护士同时还要及时评估病人的生理需要,如饮水、进食、吐痰、大小便、翻身等,做好生活护理,以保证病人的自尊不受到伤害。
4.4使用保护性约束后的观察护理
观察约束用具是否起到了保护病人的用处,是否有效,观察病人使用约束用具的耐受性及适应性,如病人使用保护性约束后更加烦躁,应立即查找原因,分析因为病情变化还是约束用具使用不当造成,及时与医生合作解决问题。
5人性化使用保护性约束的护理要点
5.1加强对护理人员人性化护理的培训
提高护士的整体综合素质和护理服务质量,树立人性化护理的观念,真正领悟人性化护理的意义,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将人性化护理贯穿于每一项操作中。
5.2合理安排护理人员配比及新老搭配
工作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对患者病情的观察比护龄低的护理人员有一定预见性,保护性约束的选择比较谨慎。因此ICU排班、病人床位管理必须参考护理人员的护龄及病人病情危重程度,以达到更加理想的工作效果。
5.3加强病情观察,及时评估患者使用保护性约束的必要性及具体方法
了解清醒患者心理状态,合作程度的变化,如患者可以完全配合治疗护理,应及时解除保护性约束。解除后仍要继续观察患者合作程度,如仍有拔管倾向的需重新使用保护性约束。
5.4能不用者尽量不用
全心全意地对待患者,及时权衡患者安全与舒适的关系,从而使患者增加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更有效地配合治疗护理。
5.5加强心理护理,及时与患者沟通
由于ICU患者病情多变,意识状态也随时会改变,护理人员应经常与患者交流沟通,告知其现在的基本状况,告知其各导管的重要性及使用保护性约束的必要性。有气管导管的患者可指导其并鼓励患者利用简单手势或写字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意愿,对病人的合理与不合理要求进行分析,及时解决其合理的生理心理需要,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及对护理人员的配合。
5.6维护患者权利、尊严,保证其身心健康
保护病人隐私,减少身体暴露部位。约束时的动作应轻柔,力量不宜过大过于粗暴,不采取强制性语言和措施,对病人过激言行不辩论,否则易引起患者反抗心理,而更加不配合护理工作。
5.7患者异常燥动的护理
除了使用保护性约束外,还应通知医生,共同寻找异常躁动的原因,如因疼痛在处理原发病的同时,可以予适当镇痛镇静治疗,及时进行镇痛镇静评分,以达到最佳镇静镇痛状态,从而防止发生意外,而增加病人的舒适度。
5.8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减少躁动的因素
保持床单元整洁、干燥,同时对于清醒病人,尽量集中时间进行各项操作,工作人员说话、操作轻柔,及时消除各种仪器设备的报警音,减少对病人的噪音刺激,还可给病人听熟悉的音乐或家人的录音,安抚其情绪,同时减少不必要的光源刺激,减少病人烦躁的因素。
5.9管理者从人性化角度审核因未使用保护性约束而发生的意外事件
临床上,护理人员都会担心自己分管的病人发生意外拔管、伤害事件后的种种后果,因此,往往出现过分依赖使用保护性约束的情况,这样就不可能做到能不用者尽量不用,故护理管理者不应在发生意外拔管、伤害事件后首先追究管床护士的责任,怀疑他们的责任心,而是要首先分析发生意外拔管、伤害事件的根本原因,是否可避免及是否应使用保护性约束,从而使护理人员更加理性的决定是否使用保护性约束。
6小结
使用保护性约束以限制患者肢体活动,保护患者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但其负面性要求我们更加人性化的使用保护性约束,通过加强对护理人员人性化护理的培训及管理者对护理人员的管理策略,防止保护性约束使用的盲目性、随意性,通过观察被约束患者的病情、心理护理以及预见性以减少患者发生躁动的因素,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及使其更好的配合护理人员,稳定其情绪,绝大多数患者病情好转后能够理解保护性约束对病情和治疗的重要性。通过护理人员细致耐心的护理,家属对人性化保护性约束都表示理解和支持,融洽了护患关系,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人性化使用保护性约束也是我们护理工作的一项重要课题。
[参考文献]
[1]李晓琴.实施人性化护理的探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0,17(3):115-116.
[2]夏春红,李峥.身体约束在老年护理中使用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7,21(8A):1990-1992.
[3]杨亚平,商慧兰,龚蔚,等.新型上肢约束带在ICU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J].上海护理,2009,9(2):91-92.
(收稿日期:2012-10-25)
|
### Index:391 《中国科技博览》 人性化理念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人性化理念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作者:曾容邓飞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8年第19期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公众对生活质量和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进一步促进了休闲旅游业的发展,风景园林设计与施工建设作为城市现代化、形象化工程的具体体现,对于美化城市形象、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情趣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得作用,如何保持传统的设计风格,又能将人性化理念充分与自然风景园林相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文章对风景园林设计中人性化理念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为城市风景园林设计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人性化理念;风景园林设计;理念应用
中图分类号:TU98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8)19-0142-01
引言
随着当今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自己的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也有了很高的要求。为了更好的满足人们对于自身生活环境的要求,相关部门还加大了园林设计的推广力度,从而更好的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尽可能多的满足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风景园林设计加入人性化理念是非常必要的,人性化的理念既创造了更好的园林设计环境,还满足了人们对理想生活的心理需求。
1人性化理念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原则
1.1整体性
在风景园林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设计的整体性,也就是园林的风格和主体。主要是由景观、健身、儿童、生态等主体,园林的主体和风格是相互对应的,不能有所掺杂。有的园林面积小,不能在有限的面积做出预先的设计理念,使得加大了对园林施工的力度和后期的费用,从而影响了园林的自身主体和园林最后的形成。
1.2差异性
这种差异性包括园林的使用者对最初的园林设计的差异。一个园林的建成,是为广大使用者开放的,不是对某一个特定的人和特定的某一群人。实际上,对于风景园林的使用,有现阶段各个阶层、年龄段、各个职业的人。因此,风景园林的设计必须要做到全方面的考虑,这就需要有不同的风格加入,但是这样也会违背园林的整体性。这时候,就需要设计者对园林进行模块划分,对老年人、孩子、上班族进行一定的区域性设计,从而尽可能多的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增强园林的观赏性。
1.3舒适性
当前社会文化的发展方向也越来越多,从而出现了许多猎奇文化主题的园林设计,但是对于园林的舒适性就会有所欠缺。因此,许多城市都剔除了这种园林的设计主题。当初提出来园林的设计,就是为了提高生活水平,让忙碌了一天的人在游览园林时有一种舒适的感觉,使人的心情愉悦、身体放松。猎奇文化园林的设计,可能会吸引一些年轻人去观赏,但园林建成后的主要受众是老人和儿童,园林的设计观念还要迎合大多数人的心理需求。
1.4和谐性
在城市的园林设计中,还需要把和谐性考虑其中,换句话说,风景园林要有一定的变换规律。但在目前而言,还存在一些风格不一的园林,在园林中有各种各样的风格存在,如欧式的建筑和江南的水乡。对于风景园林,不仅要体现出美感,还要有和谐型和整体性。这就要求设计者在园林中的建筑和植物中寻求一定的规律,来使得园林看起来不会突兀。
2人性化理念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具体运用
2.1满足人们对风景园林多样性的需求
风景园林设计中,传统的、单一的设计风格已经不能满足我们现在的生活需求。因此,对于园林的设计者来说,需要对园林的多样化进行分析、侧重,做好风景园林的模块设计工作。在确立了园林设计中必须具备的条件之后,开始具体的布置园林的实际布局,来满足多数人观赏园林的体验。如:要设立在人口住宅密集的地区,靠近常住居民;在车流稀少的地区,方便老人和孩子出行安全;在园林设计的模块中老年和儿童模块应当加强安全力度,让老人和儿童放心的游玩。在一些较大的园林里面,在门口还可以放置一些指引园林内景区的地图,这样既能让游览者观赏时有明确的游览目标,还能让游览者制定一个游览的规划和着重游览的方向。
2.2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体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主要就是园林设计师要将风景园林和周围的自然景观、建筑物相结合,实现风景园林的和周围环境的协调统一,同时实现景观内的所有元素之间的和谐,避免出现某个元素突兀的情况。另外,风景园林中各个功能区的规划以及配套设施、建筑物的风格,都要和风景园林的定位保持协调一致。同时,风景园林的设计还要遵循绿色可持续发展的环保理念,在园林的建设和技术上都要采用节能技术。比如使用太阳能技术进行发电,使用节能设备降低能耗,使用透水铺装材料,倡导绿色生态的环保理念等。尽可能采用节能技术降低资源的浪费,减轻对周围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
2.3对人性化标识的高度重视
人性化设计时在园林设计中一种必不可少的要素,是园林设计中重要的细节体现,其中最值得重视的就是人性化的标识。一般来说,很多风景园林的设计理念,由于缺少必要的细节而发生了不必要的事故。例如,在风景园林的动物区,也就是动物园设置动物伤人的标识,在园林人工湖的水边设置禁止游泳,水深多少米的标识。可以让人们在游览风景园林的同时,还能注意到自身的人身安全。当然,设计者在对于安全标识的规划方面,也需要考虑到标识与周围环境的融合性,在不破坏园林整体美观的情况下,委婉对观光游客的人身安全做出提醒,这也是设计者规划园林时要着重考虑的。
2.4重视园林的个性化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为了充分体现人性化理念,可以在设计中加入个性化元素,既要结合不同区域、人文和文化等方面进行设计,在风景园林的实际设计中不会受到设计标准的束缚,即使这样,设计师还需要突出不同地区的特点。如建筑物的朝向以及人文文化等都需要和当地的特点相结合,以便真正做到和现阶段城市发展相一致,并且还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除此之外,设计师还需要对不同的设计方案进行排查,这是巩固设计方案的基础,从而找出最好的方案,设计出具有个性化的景观,满足不同地形以及地区的特点。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对建设后的园林维护和养护,以便把风景园林的实效性发挥出来。
2.5重视园林的细节规划
“细节决定成败”,小的细节在很大一部分程度上决定了这座园林成体的水平和质量的高低。而且越是细节的部分,越能够体现人性化的设计理念,还可以体现出设计者对人性化理念运用水平的高低。所以,细节上的制定在园林的设计上是至关重要的,设计者在着手于风景园林设计的同时,必须要保证园林细节上的体现。在细节上满足人们对园林的多方面的需求。细节的设定在园林的很多地方都能有所体现。比如:在园林的树木和灌木上挂出它们的名字、产地、品种等,在游览者游玩的同时,还能对树木有所了解,增加一些常识性的知识。
结语
风景园林景观是一个小型的生态系统,其建设也是一个系统的工程。所以想要在设计中体现人性化也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需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因此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园林设计师要充分的考虑到每一个细节,将人性化作为设计的核心原则,实现人性化服务和园林景观的良好结合。既体现风景园林整体的个性,又体现设计的人性化,根据不同的风景景观做出不同的人设计,真正的做到从人性的角度出发进行景观的设计。
参考文献
[1]崔昉.探析人性化理念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体现[J].建设科技,2015,(14):91-92.
[2]胡俊伟.探析风景园林设计中人性化理念的应用[J].现代园艺,2015,(20):78-79.
[3]周小明.浅析如何将人性化理念应用到园林设计中[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6,(05):81-82.
|
### Index:392 《中国实用医药》 人性化背景下的产科病房的新生儿安全管理
人性化背景下的产科病房的新生儿安全管理
作者:陈剑锋游彩玲王玉琴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第22期
【摘要】目的产科是医院高风险科室之一,患者周转快,病情不稳定,孕妇、产妇、新生儿之间的生命息息相关,任何疏忽大意都有可能造成安全隐患倍增,本文介绍某“三甲”医院以产科安全管理实践为切入点,对人性化背景下的产科病房的新生儿安全管理进行有益的探索并取得成功的经验,同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新举措。
【关键词】产科病房;新生儿;安全管理
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定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1]。产科病房历来是医院高风险科室之一,患者周转快,病情不稳定,孕妇、产妇、新生儿之间生命息息想关,任何疏忽大意都有可能造成不安全。2008年以来,我院产科以搬迁新病房为楔机,以保障新生儿安全为切入点,进一步加强安全管理,取得了显著成就,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1基本情况
我院是一所全省规模最大的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产科是医院的主干科室之一,2008年11月,按医院统一部署,由原来进出口只有一个通道的旧病房大楼搬迁到现在的新病房大楼,产科位于新病房大楼7层,处于一个特殊的地理位置,病房南北通透,而毗邻产科手术室并与13部电梯的进出通道相通,东西两侧设有两个安全通道,医护办公室区域将病房与产房、新生儿室隔开,从办公室区域设有孕妇和工作人员两个进出产房的通道,病房办公设有供孕、产妇及家属休息的阳光室,与阳光室相通的南西北侧还有一个面积达700平方米的大型空中花园,这些人性化的设置不仅有利于孕产妇的治疗和休养,而且也方便医护人员开展工作,但是管理者也同时意识到这种“四通八达”的人性化设置,也为产科护理安全特别是新生儿安全管理提出新的挑战,因此,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特别是如何保障新生儿安全,成为临床护理安全管理探索的重点。
2临床资科
选择2008年11月至2009年12月收住我院以及其他三家配合调查的医院的产科2678位孕产妇做为本底研究对象(具体情况见表1),利用面对面咨询方式对其中445位孕(产)妇心态进行护理评估,结果发现,在新的人性化背景下设置的产科病房,孕(产)妇对新生儿安全的关注度明显高于普通产科病房产妇的医疗安全的关注度(见表2)。
3新生儿安全隐患分析
新生儿安全隐患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3.1新生儿丢失的可能
人性化背景下建设的我院产科病房,虽然在患者出入通道安装了智能化自动门,每位工作人员要凭密码进出,但是除了这扇门以外,还有许多可能进出的通道。被调查者表示:这些通道还是她们感觉不安全机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3.2新生儿抱错的可能
新病房由于人性化设置,病房环境和服务质量显著提升,慕名住院的孕(产)妇明显增加,患者多,病房周转快,迁床机会多等特点,加上护理人员相对不足,白天繁忙时段经常不能按医嘱及时办理迁床手续,新生儿沐浴,外出进行听力筛查等检查或治疗,没有办理交接手续等。
3.3医疗或护理缺陷造成新生儿不安全
3.3.1个别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执行医疗、护理操作规程不到位。
3.3.2个别医护人员业务技术水平低,专科治疗、护理不到位
3.3.3医护人员与孕(产)妇及其家属之间缺乏有效沟通。
3.3.4孕(产)妇自身知识缺乏,违医行为或防风险能力不足。
3.3.5不可抗力因素造成意外事件发生。
4防范对策
4.1加强医德医风教育,加强“三基”训练,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品质。
4.2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制定科学的围产期护理程序并严格实施操作规程,制定各类应急预案加强演练,确保医疗安全。
4.3坚持依法行医,强化法制观念,杜绝未取得执业资格的人员参加医疗、护理工作,规范医疗行为,规范接生程序,落实专科护理。
4.4加强安全教育,严格交接制度,。建立“新生儿交接须知卡”(见表3),婴儿出生后回病房时,即给予“新生儿交接卡”,让家属认真阅读,并讲解后签收,由产妇及家属保管,出院后收回此卡。同时告告知有关事项:
您们好!请您现在和我们一起核对好您的宝宝的床号、性别、母亲姓名及基本情况。您是宝宝的监护人,住院期间,为保证宝宝的安全,请不要私自抱宝宝出病房大门,不要把宝宝交给任何人。如果为宝宝进行必要的诊疗护理操作,我们将出示母婴分离卡,一般母婴分离时间为08:30-11:00,此时间是为宝宝进行沐浴、抚触、采血、预防接种、体检。10:30-11:00是由专职人员×××带领家属抱婴儿至门诊检查听力。
请保管好交接卡,不得丢失。出院时我们将此收回。
谢谢!
××医院产科
年月日
4.4.1每次新生儿治疗、护理时,离开母亲的时间原则上都不应不超过1h。
4.4.2新生儿常规治疗、护理、检查的时间段,医务人员抱走新生儿时会出示“母婴分离卡”(见表4、5),除此之外的时间段,医护人员一般不会抱走新生儿。
4.4.3如有特殊情况,须抱走新生儿,其家属应跟随。
4.4.4住院期间,不能轻易让陌生人抱走新生儿,也不能随便将新生儿交给医护人员。
4.5加强安全门管理
4.5.1所有安全门都设有密码锁,及自动落锁功能(即开门30s后门会自动锁上),可防止忘记关门时,造成安全隐患(门会自动上锁)。
4.5.2人性化背景下设计的产科病房,虽然存有多个通道,但为了安全,通常情况下,只开两个出口,一个专供工作人员出入,一个专供孕(产)妇及家属出入,并由专门工人看管,24h轮岗,其余出口上锁,配有三套锁匙,一套交给门卫工人保管,一套留护理站固定位置,班班交接,一套置护士长处,如遇上特殊情况,能随时并迅速的打开其他通道。
4.6加强新生儿出院管理
在办理出院时,护士应做好出院指导,发给产妇婴儿出门卡(卡上有注明床号\产妇姓名等),当新生儿要离开医院时,门位要根据出门卡认真核对无误,方可放行。
4.7加强医患、护患沟通,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结合开展“以患者为中心”,以提高医疗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和“医疗安全万理行”、“等级医院复评”、“大型综合性医院巡查”等活动,不断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提高服务品质,保障医疗安全。
5小结
产科病房历来是医院众多科室的高风险科室之一,护理安全管理是产科护理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而新生儿安全则是产科护理安全重中之重,我院产科搬迁至新病房后,随着广大孕(产)妇的住院环境显著改善,病房舒适度增加,“四通八达”的人性化设计,也对新生儿安全护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但因为领导高度重视,安全管理软硬件建设,从搬迁到撰写本文为止,收住2678孕(产)中,未发生新生儿安全事件,产科医疗护理质量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
参考文献
[1]潘绍心,孙方敏,等.现代护理管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349.
[2]王建近.护理安全管理的实施与思考.护理研究,2007,21(1):67.
[3]张绿叶,赵彩云.临床常见的护理安全隐患对象.实用医技杂志,2008,9(15):3373.
[4]阎成美,翁庐英,等.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华护理杂志,2003,38(7):547.
[5]蔡英如.产科病房的新生儿安全管理.解放学护理杂志,2008,25(2A):65.
|
### Index:394 《中华建设科技》 人才公寓建设中的设计优化
人才公寓建设中的设计优化
作者:张德明苏美耀来源:《中华建设科技》2013年第09期
【摘要】宁波市鄞州区人才公寓项目是政府确定的实事工程与重点工程,怎样在政府工程高档次、高品位与成本控制之间寻找平衡点,是政府工程建设者应必须重视的课题。本文通过一具体实例的运作,为有关工程建设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政府工程;成本测算;销售回收;投资费用;设计优化;效果与效益
1.人才公寓项目工程概况
(1)宁波市鄞州区人才公寓项目是鄞州区人民政府为推进“科技强区”战略,吸引科技人才,进一步发展作为全国经济发达县区市鄞州区的经济而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
(2)在2007年初的人大、政协两会上,人才公寓项目建设被列入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实事工程与重点工程,并作为2007、2008二年重点推进的项目。
(3)人才公寓项目经过科学的论证,最后选址环境优美的宁波南部高教园区诺丁汉大学的北侧。三家设计单位进行了方案设计,2007年5月经评审,DC国际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方案为最终中标方案。2007年8月通过扩初会审,2007年11月完成施工图设计,2008年1月完成施工招标工作,2008年3月1日正式开工建设。
2.人才公寓项目原设计方案与成本测算
(1)人才公寓项目用地面积33375平方米(约50亩),总建筑面积111243平方米。其中地下室面积约24000平方米(一层半地下室),地上建筑面积约87200平方米(地上由二栋三十一层公寓2号3号楼、一栋L形十六层公寓1号楼与一栋二层俱乐部组成)。地下室设置约480只车位,地上设置约70只车位。由于设计师对人才公寓项目作前期调研后的个性化与品味化设计,人才公寓项目可售住宅面积只有约76800平方米(有962户公寓与14间青年旅馆客房),可售商业用房面积只有约1100平方米,而不可售的休闲平台面积约有3700平方米、架空层灰空间面积约有1900平方米,青年俱乐部面积约有2400平方米。人才公寓项目呈现设计档次较高,可售面积较少的特点。(见图1:总平面图与图2:鸟瞰图)
(2)人才公寓项目为精装修楼盘,精装修标准为中档(造价800元/平方米)。由于是政府实事工程,土地价格较为便宜,仅为50万元/每亩(同类地段市场价格约250~300万元/每亩)。经成本测算,包括土地成本、前期费用、建安成本、财务费用、营销费用等所有成本,人才公寓项目总投资约需5.6亿元。
(3)2007年中下半年及2008年初,宁波市的房地产形势与全国各地一样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人才公寓同类地段的精装公寓市场销售价格达到均价约1.2万元/每平米。人才公寓作为为企业分担引进人才的成本、给重点骨干企业以福利支持的实事工程,政府承诺以远低于市场的成本价格出售给符合条件的企业,政府在人才公寓项目上不赚一分钱。根据测算,人才公寓销售均价7000元/每平米,即可收回成本(远低于市场均价1.2万元/每平米)。所以人才公寓项目建设决策者在设计阶段侧重于楼盘的档次与政府的形象,而对较低的得房率不敏感、不重视。然而天有不测风云,2008年开始房地产形势渐趋萧条,再加下半年暴发的世界金融危机雪上加霜,宁波市的房地产形势与全国各地一样一片惨淡,量缩价跌。2008年9月同类地段的精装公寓市场销售价格跌至均价约8500元/每平米,人才公寓预计2008年底完成地下室工程,2009年初领取预售许可证,并开始销售。
图2鸟瞰图
3.人才公寓项目设计优化思路与方案
2008年下半年,根据当前的房地产市场形势,为了让购房企业真真得到实惠,区政府作出决策:一是公寓销售均价不能突破6500元/每平米;二是销售总额回收必须与总投资成本持平,不能亏损。
按区政府确定的公寓最高限价6500元/每平米,地下车位5万元/每只,商铺与俱乐部只租不售以成本价列入销售额,人才公寓满打满算只能回收销售额约5.4亿元。而总投资成本依然约需5.6亿,存在约2000万元的亏空。面对如此的困难,笔者作为人才公寓项目的建设者,认为一个项目的投资控制,必须“开源节流”。何为“开源”?就是从项目本身入
手挖掘潜力,创造效益;何为“节流”?就是项目该花的钱必须精打细算地花,项目不该花的钱一分也不能花。
针对人才公寓项目的建筑设计图,笔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不影响楼盘的档次与品味、不影响外立面风格与形态的前提下,通过与设计师及规划行政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取得了他们的协助与支持。以下为具体优化内容:
3.1地下室部分。地下室地坪标高-6.00米,除设置必要的设备用房外,均为汽车停车位(人才公寓项目未考虑人防工程)。1号楼中1-A楼与1-B楼各有二只交通核心筒,其中一只作为主要入口,在地上一层设置有过渡空间与大门厅;另一只作为次要入口,从室外通过走道直接进入交通核心筒。而1-C楼虽也有二只交通核心筒,但设计师给二只交通核心筒均设置有过渡空间与大门厅,在青年俱乐部下沉广场(标高-2.40米)再通过踏步下地下室(标高-4.80米),具体位置见图3:原地下室平面图19~22轴之R~X轴。地下室地坪标高-6.00米,而此块区域标高-4.80米,设计采用梁板结构架空1.20米高,这样既浪费造价,又造成22~23轴之R~X轴区域约300平米成为死角,无法利用。经设计优化,保留19~22轴之V~W轴过
渡空间与大门厅,其他区域标高均降至-6.00米,通过合理的交通组织,可新增停车位16只。(见图4:优化后地下室平面图)
3.2半地下室部分。
(1)半地下室地坪标高-2.10米,10~11轴之G~P轴区域为绿化斜坡,原设计未作利用,其实斜坡内空间高点净高2.40米,低点净高1.60米,可利用面积约350平米,用作自行车库。而原10~12轴之S~W轴区域自行车库分割出约370平米设汽车库,可新增停车位12只。5~7轴之A~G轴区域,原设计有车道入口管理室,其他未作利用,其实此区域半地下室顶为室外踏步与观景亭,室内梁低净高有2.30米,由于车辆进出地下室已设计智能化管理系统,所以可取消管理室,经设计,此块区域能新增停车位10只。(见图5:原半地下室平面图与图6:优化后半地下室平面图)。
图16优化后3号楼平面图
图17优化后鸟瞰图
(2)其他地下室区域也经过合理的规格与调整,整个地下室(包括半地下室)新增停车位约45只,地下车库共有停车位约525只。
3.31-A号楼部分。1-A号楼原设计二层为青年旅馆,有14间客房。经笔者对公寓楼盘的调研与考虑,人才公寓没必要设旅馆。一是经营有问题,谁来经营?经营会否亏损(由于规模太小);二是管理上存在问题,同一栋楼内,通过同一交通核心筒,住宿旅客与常住居民形成人流交叉,不利于公寓楼的安保与保洁。通过分析,取消青年旅馆,14间客房改为8套公寓(C1、C2户型),其他各层均为南北向错层常规户型(B1、B2户型)。(见图7:原1-A号楼二层平面图与图8:优化后1-A号楼二层平面图)。
3.41-B号楼部分。1-B号楼与1-A号楼在五、六层及十一、十二层由空中连廊相联,原设计中三~十六层1-C~F轴之1-14~15轴区域均未作利用,而1-C~F轴之1-16~17轴区域户型只能楼上楼下自成一户,户型较差。通过优化,保留五、六层及十一、十二层空中连廊位置,其他各层均改为南北向错层常规户型(B1、B2户型),五、六层及十一、十二层各有一套B3户型,新增公寓5套。(见图9:原1-B号楼平面图与图10:优化后1-B号楼平面图)。
3.51-C号楼部分。1-C号楼三层1-R~X轴之1-14~15轴区域与八层九层1-R~X轴之114~17轴区域,原设计均为休闲平台,有的满铺,有的镂空。通过优化,三层该区域改成3套公寓(B5户型);八层九层该区域改成南北向错层常规户型(B1、B2户型)12套公寓,新增公寓15套。(见图11:原1-C号楼平面图与图12:优化后1-C号楼平面图)
3.62号楼部分。2号楼由于原设计考虑26~31层西北角外装饰设有工字钢立栅,可能影响室内采光,把2-1~3轴之2/2-B~2-D轴区域设计为休闲平台,而南侧六层只能楼上楼下自成一户,户型较差。其实工字钢立栅,恰当掌握虚实对比度,是不会影响室内采光与通风。通过优化,把26~31层2-1~3轴之2-A~D轴作为一整体设计,改成南北向错层常规户型(A2、A3户型),新增公寓6套。(见图13:原2号楼平面图与图14:优化后2号楼平面图)
3.73号楼部分。3号楼由于原设计考虑二十二、二十三层3-1~3轴之3-A~D轴区域外装饰设有玻璃幕墙,可能影响室内通风,因而把二十二、二十三层此区域设计成休闲平台。通过设计优化,把该把区域外装饰玻璃幕墙设计成条状格栅形,解决了室内通风问题,取消该区域休闲平台,改成南北向错层常规户型(A1、A2户型),新增公寓4套。(见图15:原3号楼平面图与图16:优化后3号楼平面图)
4.人才公寓项目设计优化后的效果与效益
(1)人才公寓项目设计优化并未损害人才公寓作为政府重点工程的品味与档次,无非把不合理的设计进行改进与优化。把设置过多的休闲平台进行合理的调整,保留了恰当的休闲平台位置与面积,基本上做到每栋楼居民足不出户,都有休闲的地方与空间。
(2)人才公寓设计优化基本未影响立面风格,无非1-C号楼八、九层休闲平台改为公寓后,局部立面有所变化,但变化不大,效果较好(见图17:优化后鸟瞰图)。
(3)人才公寓建筑设计优化后,新增地下车位45只,新增公寓30套(新增可售住宅面积约2000平米),保留休闲平台面积约2200平米(比原来减少了1500平米),总建筑面积111496平米(比原来新增253平米,在控制容积率范围内)。建筑设计优化后,可新增销售额约1500万元。另由于设计单位在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匆忙与仓促,人才公寓项目结构设计相当保守,安全系数取值过高,通过结构设计优化,可节俭土建造价约1000万元。二者合计预计能产生2500万元经济效益,为人才公寓项目能保证投入与产出的平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5.总结
人才公寓项目设计优化历时三个月,从2008年10月至12月。期间正是人才公寓项目地下室施工阶段,边优化边施工,并不耽误施工工期,工作相当辛苦与繁琐,好在通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总包单位及有关建设行政部门的共同努力,圆满完成了人才公寓项目设计优化工作,为2009年初顺利售房及年底主体结构揭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文章编号]1619-2737(2013)02-26-016
[作者简介]张德明(1965.11-)男,籍贯:浙江宁波人,学历:同济大学硕士研究生,职称:高级工程师。
|
### Index:395 《人力资源管理》 人才对话
人才对话
作者:张洁静来源:《人力资源管理》2015年第04期
摘要:员工的培养与发展始终是各企业基业常青的最重要举措之一,在人力资源战略规划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一些员工在离职面谈时往往会谈到,人才的培养与发展离我们太远了,根本不接地气。本文就卡尔森集团实施《人才对话》项目中的一些实践进行分析与研究,试图探索出一些有益于酒店人才培养、发展与保留的新思路。
关键词:人才定义;对话测量表;试温对话;绩效评估对话;发展对话;职业对话
卡尔森集团是全球最大和最具活力的酒店管理集团之一,在全球105个国家拥有1350家酒店。目前该集团旗下已进入中国市场的酒店已有12家,其中包括丽笙和丽亭两个国际品牌。该集团以“Yes,ICan!”(是的,我可以!)的服务理念闻名业界。集团总部在美国明尼苏达州的明尼阿波利斯市。
卡尔森集团在《2015雄伟发展》目标中对人力资源的发展战略提出了“CatchMe”(吸引我)、“GrowMe”(培养我)、“KeepMe”(留住我)三大主题。在人才吸引、教育、培养、发展、使用以及保留上,卡尔森集团已经建立起了一套强有力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其中包括人力资源预算与商业计划、人力资源年度审核系统、《人力资源管理手册》、绩效管理系统、在线人才资源学习系统、卡尔森管理学院、员工敬业度调查、员工奖励计划和企业社会责任等。《人才对话》项目作为卡尔森集团人力资源发展战略主题之一“GrowMe”(培养我)的具体举措,在旗下各酒店进行了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以下就该项目的主要内容、实施方式及意义作分析与阐述。
一、对人才的定义理解将变得更加宽泛
人力资源区别于其他资源的最本质的特征在于它是“有意识的”。它具有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特征是其他资源所不能拥有的。很多教课书上都把人力资源描述为三个层次,即人力资源(基础层)、人才资源(关键层)和智力资源(核心层),并且要求在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上重点关注人才资源和智力资源。然而,酒店行业作为一个主要以提供服务为核心产品组合的行业,需要大量的基层服务人员;目前酒店行业的员工的招募相当困难,因此,从广义上说,对于愿意从事酒店工作的员工来说,我们都把他们视作为“人才”,甚至包括在酒店实习的大中院校学生。在上海等一线城市,各高星级酒店都招募在校大中专学生来担任一线服务生,他们来酒店实习是学校教育学分的组成部分。他们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普遍较好,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因此,如何教育和培养实习生走好人生职业生涯的第一步,特别是对于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建立和巩固专业思想,都是我们酒店经理人所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
因此,在《人才对话》项目中,每个员工都是这个项目的“主人”,都要对自己的绩效或未来发展负责;与此同时,他们的学长或主管对所管辖和领导的实习生和员工都有职责在不同的时机或时间段,与对方进行有效对话,以提升他们对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二、运用“对话测量表”这一工具来进行对话
管理人员如何与员工进行谈话与交流,有没有一个自我测评的仪表来掌控谈话的立场。《人才对话》项目中有一个独特的管理工具叫“对话测量表”(TheConversationMeter)(如图1)。
图1
上述中的半个扇形图,像似于一个测量水表的仪器,指针在左半边显示红色,表示负面;指针在右半边显示蓝色,表示正面。以中间为原点,往左方向表示因“恐惧使然”,造成谈活人与被谈话人之间的“分开”或“疏远”;根据程度不同,谈话人会基于“回避”或“职位”的立场来与被谈话人进行交流。相反,以中间为原点,往右方向表示因以“目标为导向”,形成谈话人与被谈活人之间的“参与”与“合作”;根据现实场景,谈话人会基于“理解”或“可能性”的立场来与被谈话人进行交流。
在《人才对话》项目中,要求各级管理人员,包括最基层的学长,都要掌握运用“对话测量表”,以积极的思维方式,寻找在谈话过程中可以基于蓝色部分立场的机会。谈话人应遵循以事实为依据,以目标为导向的原则,在谈话过程中,首先要与被谈活人就实际情况的认识和理解取得一致性,建立互信关系,然后,按照优先级进行排序,寻找解决问题的可能性方案,并能达成共识,以及下一步要去实施的承诺。
三、《人才对话》项目贯穿于日常工作中
《人才对话》项目的内容包括“试温对话”、“绩效评估对话”、“发展对话”和“职业对话”等四大部分组成,可以运用于不同的时机和场合,并贯穿于员工日常工作中。
1.“试温对话”。“试温对话”的全称叫“工作进程的试温对话(PulseCheckConversation)”,运用于每日运营工作中。每个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应按照酒店的各项操作规定与要求来执行,他们在执行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时,相关的学长或主管就要对员工在工作进程中的表现要做好认真的观察,甚至于要记录相关的数据,在没有客人的情况下及时与该员工进行工作进程的试温对话。这个对话过程是一个双向反馈的对话,谈话人首先应提问被谈活人为什么要这样做的理由,并积极聆听;然后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反馈的内容不一定都是员工做得不好的地方;员工如有出色表现,也可以给予及时的表扬。谈话人需要专业地、精确地描述观察到的情况,以及这些言行举止可能造成的影响,并建议对方可行的做法。
2.“绩效评估对话”。“绩效评估对话(PerformanceAppraisalConversation)”是一个阶段性的员工绩效评估反馈的对话。在卡尔森集团的绩效管理系统中,每年分成四个阶段分别对员工
的绩效设定目标、评估绩效、绩效目标调整以及最终绩效总结。绩效评估对话是这个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管理手段。绩效评估对话前,主管会对员工做一个以“绩效”为纵坐标和以“潜力”为横坐标的九宫格的定位(如图2),员工自己也会先做一个自评。绩效评估对话就是以此定位为基调,开展不同内容的有针对性的绩效评估对话。绩效评估对话要求谈话人在事先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在日常运用过程中观察到的典型案例和记录等。
图2
;;;3.“发展对话”。卡尔森集团鼓励员工去发现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对致力于酒店工作的各级员工开展“发展对话(DevelopmentConversation)”活动。谈话人的角色一般由主管和经理来担任,他们受过专业的培训,熟练掌握“70/20/10发展原则”。在为员工做发展计划时,主管和经理会先让员工做一个潜能评估,在学习敏感度、适应性和专业能力等方面找到员工的“优势”区域。“发展对话”的双方在对话中充分表达各自的意见与想法,谈话人以尊重被谈活人的意愿与需求为基础,以员工“优势”发展为原则,结合酒店的实际,为员工量身定做发展计划,包括发展区域、发展活动、类型以及需要获得的支持资源。
;;;4.“职业对话”。“职业对话(CareerConversation)”是针对员工不同的职业需求而开展的辅导性对话。受兴趣、特长、潜质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员工对职业发展的需求是有较大差异的;此外,员工个体在职业生涯的不同阶段,因年龄、体质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对职业追求也会发生变化。卡尔森集团要求根据员工不同的需求,适时开展“职业对话”。此对话的谈话人由人力资源部受过专门培训的人员担任,他们会先让被谈话对象分别做一份关于《岗位兴趣自我评估》和《工作内容兴趣自我评估》;然后,向被谈话对象的主管了解该员工的日常工作表现情况及分析其潜力特征。在做好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后,谈活人与被谈话人进行一次开诚布公的职业对话,在众多看似不明朗的因素里,厘清被谈话人对未来的期许,帮助被谈话人制订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等。笔者曾经与有潜质并愿意今后从事酒店行业的实习生进行过“职业谈话”,帮助他们发掘某方面的潜力,培养成为优秀员工应具备的素质,鼓励他们要在多种不同艰苦环境中进行锻炼,从而提升自己的体能和智能方面的职业能力。
《人才对话》项目作为卡尔森集团在员工培养与发展计划的重要举措,已经在旗下各酒店进行了实施,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全职员工的流失率比同期都有所下降,实习生的保留率有所提升,对酒店的经营与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张洁静,女,1968—,1991年参加工作,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本科毕业,文学学士;上海社会科学院在职研究生,产业经济学硕士;现任上海兴国宾馆总经理助理兼人力资源部总监。)
|
### Index:396 《中国实用医药》 人文康复关怀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人文康复关怀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作者:卢小媚苏小敏叶慧华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20年第18期
【摘要】目的探讨人文康复关怀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恢复期护理中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72例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人文康复关怀。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症状改善情况、知晓率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
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情感迟钝、社交障碍、性格孤僻、思维频发及交流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3个月,兩组患者情感迟钝、社交障碍、性格孤僻、思维频发及交流障碍评分均低于本组护理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观察组患者疾病知晓率用药知晓率饮食知晓率护理方法满意度护理内容满意度分别为均高于对照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采用人文康复关怀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用药及饮食等方面的知晓率明显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关键词人文康复关怀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护理效果生活治疗知晓率护理满意度精神分裂症是一组常见重性精神病其病因复杂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多起病于青壮年临床多表现为感知思维情感意志行为等多方面障碍的症状各异的综合征患者精神活动与周围环境及内心体验不协调脱离现实精神分裂症患者一般无意识障碍和明显智能障碍会有工作记忆注意抽象思维及信息整合等方面的认知功能损伤其病程多迁延易反复发作部分患者可伴有精神活动衰退及不同程度社会功能缺损现阶段临床中常采用药物对其进行治疗通过药物来控制患者的病情促进其康复但是对于恢复期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仍需要长期用药自我护理能力较差导致患者生活质量较低人文康复关怀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提供专业性护理同时亦兼顾患者的生活及其他基础护理因此本文选在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接受治疗的例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人文康复关怀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中的护理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选择年月年月广州市民政局精神病院诊治的例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例对照组患者中男例女例年龄岁平均年龄岁病程个月平均病程个月文化水平高中及以上例高中以下例观察组患者中男例女例年龄岁平均年龄岁病程个月平均病程个月文化水平高中及以上例高中以下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均得到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均签署同意书。纳入标准:①符合《实用临床精神病学》第7版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②均给予药物治疗,且患者处于恢复期;③意识清楚,能与医生进行沟通、交流。排除标准:①合并精神发育迟滞、癫痫等精神病者;②认知功能障碍、恶性肿瘤或入院资料不全者。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护理。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精神分裂症相关知识的讲解,告知患者按时、按量用药的重要性、必要性,加强患者日常护理干预,让患者完成力所能及的事[2]。
1.2.2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行人文康复关怀干预。①体贴、关爱患者。加强患者身体状态评估,为患者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确保危险物品远离患者,将其置于专门区域,做
好尖锐物品的防护,在卫生间放置防滑垫;护士进行交接时,询问患者的真实感受,为患者提供科学的护理;加强患者细节护理,为患者送水、喂药等;②心理护理干预。加强患者心理指导与评估,定期开展娱乐活动及聆听服务,耐心的讲解药物治疗方法、治疗目的及治疗效果,进一步明确与患者接触、沟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与勇气,了解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③基础护理。加强患者情感及认知水平,可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技能训练,如穿衣、洗漱、扫地、制作手工艺等,加强患者内务管理,尽可能让患者完成力所能及的事;结合医院情况定期开展读数交流干预、运动会,邀请患者亲戚参加唱歌、舞蹈等文体活动,帮助丰富患者文化及情感等方面活动;④宣教教育。科室专门人员向患者行疾病宣教,讲解预防精神分裂症相关方面知识、讲解用药指导及药物干预等,充分发挥患者家属的支持,多与患者进行沟通,3个月护理后对患者效果进行评估。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症状改善情况、知晓率以及护理服务满意度。①症状改善。采用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阴性症状量表(SANS)对两组护理前、护理后3个月从情感迟钝、社交障碍、性格孤僻、思维频发及交流障碍对患者症状进行评估,评分越低,治疗效果越理想[3];②知晓率、护理服务满意度。采用医院通用知晓率及满意度调查问卷对两组护理后3个月疾病知晓(对疾病有全面的认识)、用药知晓(知晓用药重要性,能遵医用药)、饮食知晓率(能根据既定的饮食方案饮食)及护理服务满意度(包括:护理方法、护理内容)进行评估。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护理前后症状改善情况比较护理前两组患者情感迟钝社交障碍性格孤僻思维频发及交流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护理后3个月,两组患者情感迟钝、社交障碍、性格孤僻、思维频发及交流障碍评分均低于本组护理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见表两组患者知晓率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患者疾病知晓率用药知晓率饮食知晓率护理方法满意度护理内容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讨论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病其是由一组症状群组成的临床综合征是多因素疾病其病因目前并不明确临床症状较为复杂且具有多样化可涉及患者的感知觉情感思维认知及意志行为等多方面同时个体之间症状差异较大即是同一患者在不同病期或阶段也可能表现不同症状人文康复关怀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其将生物社会心理现代医学模式作为护理指导将患者本身为健康中心护理理念更关注患者的社会功能以达到患者重拾生活行为的目的本研究中护理前两组患者情感迟钝社交障碍性格孤僻思维频发及交流障碍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护理后3个月,两组患者情感迟钝、社交障碍、性格孤僻、思维频发及交流障碍评分均低于本组护理前,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疾病知晓率、用药知晓率、饮食知晓率、护理方法满意度、护理内容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人文康复关怀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知晓率、满意率。同时,人文康复关怀更加重视患者的不良情绪,给予患者更多关注和爱心,能争取获得患者的信任,给予患者更多的情感,耐心的降解各项护理工作,能丰富患者的活动与文化精神。此外,人文康复关怀的实施更加重视患者的健康宣传教育,充分发挥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能满足患者所需的护理需求。既往研究表明:人文康复关怀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更加重视患者的精神状况、社会功能,能从不同的角度对患者进行干预、指导,有助于促进患者社会功能恢复,减轻病情症状。
综上所述,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采用人文康复关怀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用药及饮食等方面的知晓率,明显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寇晓敏.社区日间照料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状况、社会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海军医学杂志,2018,39(5):76-80.
[2]朱艳玲,彭燕萍,黄彩明.家庭人文康复关怀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中国当代医药,2018,25(2):188-190.
[3]李幼辉,王志铭.高等医学教育专科教材《精神病学》出版.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03(4):255.
[4]姜珺,李志武,康瑞莹,等.改良式"重返社区技能训练"对社区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认知及社会功能的干预效果研究.中国全科医学,2018,21(4):475-479.
[5]梁佳,石捷,許爱,等.定期电话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8,35(12):97-100.
[收稿日期:2020-03-02]
|
### Index:398 《职业·下旬》 人文素养也是生产力
人文素养也是生产力作者:欧阳文伟罗学李来源:《职业·下旬》2011年第01期
职业技术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教育的灵魂是培养创新能力,它最初依赖直观判断和形象思维。人文素养教育的第一层面就是培育直观判断和形象思维,第二层面是培育理性思考逻辑思维。人文素养教育主要是通过文学(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艺术(包括音乐,细分为声乐、器乐;美术,细分为绘画、雕塑、木刻、剪纸)、历史、哲学、宗教等人文科学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和审美能力。人文素养教育就是要培育具有高尚人生观,同时得到全面发展的人。人文经典划时代的开创性思维和永恒的艺术魅力所蕴含的无比瑰丽的形象思维、天才灵感、敏锐直觉、细腻感察、日积月累、浸淫熏染,会直接点燃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灵感火花。
例如,某一产品自动流水线,工艺流程最后一道包装工序常常有一定比例的空盒与实盒成品一起下线装运,导致经销商投诉。为解决这一技术难题,请来一位博士专家设计了一套复杂的改进系统,需投资几百万。遂又请来一位现场技工,他一皱眉头即搬来一台大功率鼓风机,对着生产线最后一道包装工序吹,空盒都被吹掉了。微成本就轻易解决了困扰企业多年的技术难题。这就是典型的直观判断实例。
创新思维是脑智力精髓,主要依赖长期人文素养养成。引爆点是环境疑难刺激引发直观判断,触动感性形象思维,隐含理性空间想象。倾听贝多芬《命运》,主题辉煌壮丽,气势排山倒海,灵魂震颤,情绪激昂;品味《向日葵》、《自画象》,光焰沸腾,色彩疯狂,体验梵高内心炽烈癫狂,爱火冲天。那丑陋受伤的面目耳轮,那孤独惊恐的眼神,现实与内心的强烈反差折射外部的冰冷绝望。这类历史留存下来的艺术瑰宝,其审美价值就在于,具有开创性直观判断和形象思维的特质。想象即创造,解决技术疑难问题,往往需要“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大胆想象和“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突破常规的创造性的质疑解难。因此,人文素养教育,就是要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尊重欣赏个性,培育想象力,激发创造激情,使他们未来运用创造性思维解决问题。
一、培养人文素养的必要性
建立在深厚积累和丰富体验基础上的直观判断,是技能人才最重要的创新素养。直观思维就是人脑对事物做出识别、洞察、理解和判断的过程。它是一种潜意识本能的迅速反应。审美往往产生于瞬间的本能直观判断。这种“本能”以“深厚积累和丰富体验”为前提,即以人文素养为思维动力源头。技能人才多遇突发性技术故障,解决故障往往先凭直观判断。直观判断解决不了,再通过逻辑思维反复论证。这种直观判断源于“深厚积累和丰富体验”,即源于丰富的人文素养积淀,与其说是直观的力量,不如说是“人文素养”的神奇。搞科研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人们凭直观作出的判断,比反复思考之后作出的判断更准确,即通常说的第一感觉最准确。
但是,目前的问题在于,职业劳动者长期囿于就业谋生的狭隘局限,把人文素养肤浅的理解为“末”,把职业技术教育理解为“本”,不懂得它们是互相支撑、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合力并用、不可缺一的两种思维方式。这就忽视了学生想象力和直观思维等形象思维的发展,同时也抑制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这样“出炉”的学生,其自身素质,既没有潜力,也不可能有多高的职业技术竞争力。人文素质教育恰恰能够弥补这方面的缺陷,良好的人文素质可使人经常用两种思维解决问题。创新思维依赖两种思维并用。事实证明,人文素养越高、形象思维越发达的技术人员,其直观判断能力就强,创造力也就越强。人文就是生产力,是创新的翅膀。
二、中国亟待加强农民工的人文素养培养
一百年来,工业化的浪潮席卷全球。国家富强崛起,科技向尖端发展,制度向人本靠拢,世界变得越来越理智、文明。主导人类进步主流的是什么?是人文科学的飞跃和人文素养的提高。一个国家,如果只是军事崛起,那会祸及人类,毁了自身,如纳粹德国,但如果是文明的崛起,主流价值观的输出,则是人类的福音。它提升人类文明的素质,主导人类文明的潮流。当前,中国形成了自己独具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色的主流价值观,影响人类。中国在世界各地开办的孔子学院,即是中国核心价值观对人类的影响和贡献。它实际是一种最基本的主流人文素养。
近三十年,中国城市化的趋势日益迅猛。二亿三千万农民工进城打工。四亿农民将在2020年前落户定居城里。职业技术教育面对这庞大的人群,并不能仅仅是为他们就业谋生提供职业技术,更重要的是转变他们的观念,提升他们的人文素质,让他们具备现代公民的基本素质——正义、平等、自由、仁爱,信仰民主、法治,依靠制度、规则。很难想象,这一人口如此之巨的群体,需要将小农经济的落后价值观和主流文明对接融和,与发达国家高人文及技术素质的产业蓝领竞争。所以,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也是提升他们在国际分工中的竞争能力,更是提升他们的生活品质,改变他们的生活观念和方式。
人文素养高会使生活更加美好。人文素养的提升,体现在日常生活细节的讲究与品质。例如,结婚庆典仪式,女方要向男方及来宾书面介绍新娘的成长经历,男方亦是如此。男女双方家长隆重交换此书。这是应用优美的文字表达对父母养育的感恩之心,就成为必须。执笔人应是新郎、新娘本人。这就是人文素养的实际体现。如果人文素养不高,就很难讲究该书的品质。人文素养高,就会提升整个仪式的品质,成为感人肺腑的亮点和高潮。类似的体现一个民族素质的风俗习惯、蕴含人文素养的事例还有很多。一个民族人文素养的高低,体现在每一个传统生活细节的质量程度上。
三、人文素养培养溯源
养成现代公民,人文素养教育是关键与核心。
什么是人文素养呢?《词海》(1988年12月第1版)中解释:旧指诗书礼乐等。诗书礼乐所包含的人文态度和人文精神,即“做人,求知,生存,与自然和社会和谐相融”。《诗经》分“风、雅、颂”,即土风民谣、正声雅乐、祭祀乐歌。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尚书》是一部记载上古历史的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件汇编。它的“典”、“谟”、“训”、“诰”、“誓”、“命”六种文体,对后世影响深远。《礼记》主要记载和论述先秦的礼制、礼意,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涉及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乐记》言:“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比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也。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感于物也。”
比照最初的内涵,现代的人文素养包括人文知识、人文态度、人文精神。人文素养,是指关怀人类生存的意义和价值,向往人生真美善的境界,追求纯洁的情感,倡导多元化生活,推崇人性人道人本,注重个性张扬和全面发展,主张思想言论自由,重视想象,一切奋斗和理念都归结为对人本身的关怀。人文知识是人类社会的制度和规范,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过程的思想观念、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和社会心理。人文态度是人类正常生活的价值追求、伦理观念、群体意识、生命激情、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即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反省意识、远大理想、民族精神以及政治信仰。人文精神是人性的逐渐升华与实证,是人类追求现实美好生活国、设想与憧憬美好未来的思想动力,是人性发展的崇高境界,是人类向善、求真与求美的统一。
康德有一段名言:“这个世界唯有两样东西能让我们的心灵深深地感到震撼,一是我们头顶美丽的星空,一是我们内心崇高的道德法则,探寻天地的奥妙与人生的意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现实中,“人文精神”是基于人道人本人性的立场观点施爱。“人文素养”是知识和能力。
四、人文素养培育的意义
人文素养教育主要涵盖的内容包括人类文明历史演变、社会组织的形态特点、人的价值观和审美观、人对人生和世界的看法。人文“教化”的目的是“做人”。“素质教育”即挖掘培养人的潜能,教育完善人的个性,形成特定文明阶段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人文素质教育”,就是教育养成做人文明高尚的品质和态度。
人文素养,简言之,即一个人的气质与修养。人文素养高有优势。人文素养制约一个人施展技术的空间。两亿三千万农民工人文素养较低,他们不可能有底气同欧美日的蓝领竞争。血汗工厂就成为一个难以跨跃的阶段。某些个体的人文素养过低,假冒伪劣就会肆虐。
合格人才,要在知识和技能、智慧和经验、底蕴和气质、心理和道德、品格和情操上达到合格,更值得重视人文素养。它的引导性、基础性决定了人才的质量。职业学校迫于就业压力,过分偏重谋生技能教育,普遍忽略人文教育,造成就业队伍人文底蕴浅薄、质量偏低,已经制约了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
|
### Index:400 《大经贸》 人权保障视角下我国值班律师制度
人权保障视角下我国值班律师制度
作者:刘盼来源:《大经贸》2018年第06期
【摘要】随着我国司法改革的步伐不断深入,值班律师制度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着眼于值班律师当中的人权保障问题,从人权保障的视角分析了我国值班律师制度的现状和困境,并且围绕如何更好地运行值班律师制度,以求在实质上践行平等保障人权。【关键词】值班律师人权保障法律援助引言值班律师制度,是指由国家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购买法律服务,由法律援助律师、社会律师或者法律援助志愿者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免费法律服务、不审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经济状况和所涉案情的一种司法救济制度。可见,值班律师制度的内在价值是为了保障贫弱被追诉人在诉讼中获得律师帮助的权力,使那些因案件类型、经济状况不符合我国现有法律援助条件的人平等地享有辩护权。同时可见,值班律师制度的外在价值为促进法律援助的多元化,对于我国单一的法律援助体系在飞速增长的案件数量和逐步轻缓化的刑事案件结构很难发挥更大的价值窘境,值班律师制度可以作为法律援助制度的重要补充,更好地保障人权。一、我国值班律师制度的发展简况我国值班律师制度发展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局部试点阶段,2006年联合国开发技术署和我国商务部、司法部在河南省修武县共同确立的我国首个“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参与试点项目”,一年半试点运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在那之后,相关制度呈现偃旗息鼓的态势。第二个阶段为全国试点阶段,2014年,党中央做出了全面推进司法改革的决定,各项改革措施呼之欲出,其中包括值班律师制度改革。2015年,中共中央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制度,要求法律援助机构在法院、看守所派驻法律援助值班律师。一时间值班律师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建立。截至今年,全国司法行政机关已经在2000多个看守所设立了法律援助工作站,成效显著。二、值班律师制度与人权保障的内在联系世界上各个国家都分别构建了适合本国的刑事法律体系来保障本国贫弱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权力。我国也建立了相应的法律援助制度,但我法律规定经济困难(以当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为参考)是法律援助申请的必要条件,酌定法律援助标准严苛,同时援助对象为特殊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盲、聋、哑人、未成年人、尚未完全丧失辨别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以及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法律援助范围过窄。严苛的经济困难标准、较窄的受援人范围使一部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能力聘请律师的同时,又
被法律援助拒之门外,最后独自面对审判。而值班律师制度不区分案件类型、不审查经济状况,无偿地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供法律帮助,致力于每个生命体都能平等地进入诉讼程序、平等地享有法律资源,可见人权保障正是法律援助的内在价值和核心所在,值班律师值的不是法院、看守所的班,而是“人权保障”的班。三、我国值班律师制度在人权保障方面的实践探索2015年焦作市看守所法律援助值班律师独立办公室成立,审讯分离,延长了工作时间,每个工作日都有两名值班律师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时提供法律服务,与此同时,细化服务对象,将少年犯和其他犯罪嫌疑人区分开,一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与值班律师会见时要收到看守所人员的监视,而少年犯则不会被监督。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对少年犯的特殊保护,将少年犯申请法律咨询的时间提前到侦查阶段。该制度运行期间,值班律师不受申请人经济情况和案件类型的限制,有求必应,有问必答。值班律师制度的报酬由国家支付,即国家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购买值班律师服务,再免费提供给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总之,对于维护人权有重大意义。试点结束后,焦作市实现法律援助律师制度全覆盖,一共建立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办公室11个,参与到值班律师活动的律师有150人,共接待,出具法律意见书60多件,协助申请法律援助150多件。四、从人权保障的视角分析我国法律援助制度的现状与困境2006年由联合国开发技术署牵头,我国首次建立值班律师制度试点项目,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法律规定和实施细则,政策指导性较强,社会参与程度不高,运行一年半时间后,相关制度呈现偃旗息鼓的态势。但是自从2015年开始,中共中央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建立法律援助值班律师制度,要求法院援助机构在法院、看守所派驻法律援助值班律师。一时间值班律师制度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建立。同时,我国政府也加大力度,促使值班律师从机构设置到财政收入都有了一定的改观。但随着值班律师制度在我国大范围试点运行,客观状况的变化以及法律条例的不及时跟新使得我国值班律师制度的弊端逐渐显露,在一定意义上与人权保障的目标不符:(一)权利告知不充分导致适用率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权主动向办案机关申请会见值班律师,并且在会见时由值班律师发放《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权益告知书》,而非办案机关依职权保障。但在现实生活中,被告人法律知识有限,对于可以申请值班律师的权利尚未知晓。而某些办案机关未充分告知被告人此项权利,被追诉者无从知晓值班律师服务,申请值班律师帮助的比率偏低。(二)未确立律师勤勉性的长效机制导致服务流于形式
一方面,经济上缺乏动力。值班律师制度能够得到国家一定的报酬,但是远低于职业律师的平均水平,在值班律师过程中,律师消耗了本可以获取的不菲的高昂收入,对此,值班对专业律师来说是一种分担而非职责,在实践中,律师积极性不高。另一方面,值班律师为被追诉者的帮助仅限于法律解释、案件咨询、对被诉者程序选择提供建议,不包括阅卷、出庭辩护,因此,实践中在审查起诉阶段值班律师无阅卷权,不能了解案件事实,无法就事实、证据、定罪、量刑等提出有针对性的意见。加之在审判阶段值班律师不出庭,使得被追诉者在审判当中基本的辩护权力难以有效保障,值班律师流于形式。(三)值班律师缺乏相应的规范机制我国《法律援助条例》第55条规定:“法律援助机构的管理人员和法律援助人员在履行法律援助职责中,因过错使受援人遭受重大损失的,法律援助机构应当予以国家赔偿;司法行政机关应当按照法律援助机构的有关建议对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罚。”[]即法律援助人员在履职过程中,对于在调查阶段、法庭阶段的不称职等过错行为,能够成为处罚相关律师的依据。但对于援助律师来说,阶段性的法律咨询中夹杂着大量的主观判断,因此很难有客观的标准去判断是否尽职尽责,司法行政部门也难以找到相应的处罚依据。不存在相应的监督机制,使得值班律师制度的效果难以保证。(四)看守所值班律师制度设置难从实践了解,试点在看守所设置办公室的难度较为大,看守所作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羁押场所,有自己一套的安全管理机制,单独设立值班律师办公室可能对看守所的安全管理造成不利影响,在看守所确立值班律师办公室的条件尚未成熟。四、从人权保障视角探讨我国值班律师制度的完善途径我国值班律师制度设计仍然不够完善,还未切实地从根本上将民主权利赋予社会公众。笔者结合我国现阶段出现的实际情况,从人权保障的视角出发,围绕我国值班律师制度存在的弊端,谈谈对值班律师制度完善的几点看法:(一)强化值班律师制度的程序保障办案机关履行权利告知义务,明确值班律师介入诉讼的时间。具体而言:侦查机关在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人民检察院自收到移送审查起诉的案件材料之日起三日内,人民法院在向被告送达起诉书副本时,应当告知被追诉者享有的诉讼权利。被追诉者可向办案机关口头或者书面形式申请法律帮助。值班律师的及时介入,能够最大限度地保护被追诉者的权利,避免被追溯者因法律知识的欠缺而做出不利于自己的供述,影响自己权利的维护。(二)建立长效、全职的值班机制
一方面在经济补助问题上,我们可以借鉴美国公设辩护人制度,由国家以政府公务员的身份招募全职值班律师。在我国可以在各地司法厅、局之下设立值班律师办公室承担值班律师的选任和相关任务的履行。将值班律师由承担临时义务转变为固定职业。职业责任感的形成能够促使值班律师更加尽职尽责履行法律援助义务,提高法律咨询质量。除此之外,制定内部奖惩机制,对消极怠工的值班律师给予相应的惩罚等。另一方面,明确值班律师的法律地位。从试点来看值班律师事的主要职责是“提供法律咨询和建议,帮助其进行程序选择和量刑协商,依法维护其合法权益”。但这种服务不是辩护服务,值班律师也不是当事人的辩护人。试点期间,值班律师不承担出庭辩护的职责。同时值班律师无阅卷权,但是笔者认为,为了确保值班律师提供有效的法律帮助,有必要赋予值班律师阅卷权,即值班律师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有权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卷宗材料。随着电子卷宗的共享,保障值班律师的阅卷权、节约诉讼资源,提高诉讼效率。(三)完善相应的规范机制外部要建立值班律师制度监督条例,使对值班律师的惩处有法可依,同时内部要确立值班律师的资质,选择政治思想素养高、业务精通、责任心强、具备一定年限办案经验的律师,既要注重发挥法律援助机构的优势,也要发挥监督功能,更好地提高援助质量。(四)明确看守所值班律师工作模式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建立单独的通话咨询窗口,采用固定专人或者轮流值班的方式开展工作。虽然值班律师办公室条件不够成熟,但也要有固定区域悬挂值班律师标识,公示值班律师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流程,张贴值班律师相关工作制度、联系人姓名及电话,放置相关宣传资料及格式文书。结束语值班律师制度在我国构建具有其理论法治意义的同时也是社会现实的需要,是否能够建立起完善的值班律师制度是衡量我国现代法治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社会文明的重要尺度,在人权保障地位日益巩固的今天,其改革与推进势在必行。【参考文献】一、专著类:[1]顾永忠.刑事法律援助的中国实践与国际视野[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2]杨宇冠.人权法[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3]尹晓红.我国宪法中被追诉人获得辩护权之保障[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
[4]陈晨.刑事法律制度研究[M].北京:中国检查出版社,2014.二、论文类:[1][美]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C].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三、期刊类:[1]陈永生.刑事法律援助的中国问题与域外经验[J].比较法研究,2014,(1).[2]陈瑞华.论被告人的自主辩护权[J].法学家,2013,(2).[3]高贞,英国法律援助刑事制度及借鉴意义[J].中国司法,2013,(2).[4]陈光中.马康.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若干重要问题探讨[J].法学,2016(8).[5]曲昌荣,赵萍萍,王比学.值班律师,法律援助之路能否走好[N].人民日报,2015.作者简介:刘盼1994年10月女汉山西省晋城市学历研究生在读。
|
### Index:401 《现代经济信息》 人民币升值对中韩贸易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对中韩贸易的影响
作者:朴京龙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4年第09期
摘要:中国和韩国是东北亚区域很重要的国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两国的贸易来往越来越成熟。中国是韩国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之一,至从1992年中韩建交以来,两国的贸易发展迅速贸易额不断增长。中国一向是出口导向性战略,主要出口低价产品,也就是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不仅是对韩国,而且面向世界中国一向是这种出口结构。关键词:人民币升值;汇率;机遇;产业结构中图分类号:F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9-0173-02一、中韩交易现状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和其他国家的贸易摩擦越来越加剧。美国为首脑,欧盟,日本等国家不断对中国的人民币施加压力。在世界发达国家的给中国施加压力的情况下中国对人民币有所调节,适当的对人民币升值。今后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走世界强国的道路上,人民币升值是不可避免的事实。韩国是中国的临近国,在贸易方面一项很依赖中国;加工品,原材料,劳动密集型产品,农产品等品种是韩国主要进口的产品。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这些产品的进口成本会增长,这对韩国进口中国产品带来不小的麻烦。同时,中国产品的出口面临着困难,中国廉价优势慢慢减小。这总产业结构下,中国很难在世界市场上得到消费者的信赖。但是,在人民币升值对中国是一个机遇,人民币升值对中国进口来讲是很有利的局面。本论文通过分析汇率理论和中韩贸易的现状,中国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如何更好有效的发展中韩贸易并提出建议。着重与中国产业结构变化中找出突破口,使两国在今后共同发展为目标。在1978年的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直到1997年,采用了以轻工业为主的出口中心增长战略,但因出口疲软而开始关注了内需市场。在持续强劲的内需导致财政负担的同时图谋着贸易顺差锐减保护和刺激内需计划。(1)1997-1999年期间,因周边亚洲国家的经济危机而导致中国经济的成长率钝化,但仍然维持着7-8%的增长率,则2000年竞达到8%的GDP高增长。中国有望持续7-8%的长期稳定增长。1997年的金融危机时,由于亚洲国家的货币贬值而增加了人民币的贬值压力,但是以维持汇率来防止亚洲金融危机的扩散,起到亚洲经济的稳定作用,显示出中国经济的影响力。此外,2001年11月,有望进一步加速WTO的加入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申办,以及海洋世博会的决定所造成的中国经济环境变化。市场开放的扩大导致商业结构的重组,从而国外先进企业进入带来的竞争,产业结构产生的国内企业两国化现象和有望被淘汰的现象会日益加
深。中韩两国间的交易情况来看,且借助两国间产业互补性,地理接近性、文化的相似性而持续增长。中国是韩国最大的出口国,也是第二大进口国和第一贸易顺差国。而韩国是中国的第四大出口国和第四进口国。表3-3中可以看出韩国和中国的交易规模在1992年建交以来便带来了15倍以上的飞速增长,2005年则达到了一千亿美元的交易规模。韩国主要向中国出口中间材料和零部件材料等高价值产品,而从中国收入以制造成品为导向的低价产品,从而与中国形成垂直分工关系。两国之间产业结构的互补性高和韩国对华的加工贸易,随着中国的出口增长韩国的出口也呈现出增长的迹象。表3-4中可以看出韩国对中国出口的70%集中在中间材料和零部件材料,相对于一般的消费品则出口率非常小。仅次于日本和美国,韩国是中国贸易的第三个合作伙伴(香港,台湾地区除外),也是中国的第三大出口市场,进口贸易额则仅次于日本,位居第二。根据记录,韩国的贸易收支在1993年转亏盈利后连续14年维持贸易顺差。韩国的贸易收支顺差成为中国制定对韩国的收入规则等因素在解决中一韩两国通商问题的背景。3)比较中韩两国出口竞争力的结果显示,从中国的出口规模上看,1975年为止一直高于韩国。1975年,中国的出口额为72.6亿美元,韩国的出口额为50.8亿美元。但从1970年后开始,这两个国家的政治剧变都影响了本国的经济发展,使两国的出口排名不断重复反超大战。此后,自1978年为止韩国的出口呈现出急剧增长的趋势,增长率达到年均35.8%,而中国的增长率只有10.3%,如此将两国之间的差距扩大到约30亿美元①。之后的1980年至1982年,中国在出口规模上与韩国相比再次占据了优势地位,但从1983年开始,韩国的出口额呈现出领先于中国的趋势。但是中国以持续贸易管理制度和惯例,以及出口支援政策的贸易活性化支援为基础,成功提高了出口竞争力。相比之下,韩国在发达国家的通商压力和经济衰退背景下,同期年均出口增长率仅为6%。因此,1992年的中国出口额为850亿美元,相反韩国的出口额停留在766亿美元,两国之间的出口差距持续扩大。1990年代以来,落后于中国的韩国出口难以和过去一样再次领先中国的出口规模。就韩国来看,得以保持出口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一一韩国劳动生产率所占优势已经几乎耗尽了,因此需请求确保技术优势,但这对韩国而言也是不容易实现的。相比韩国,中国持有低成本的劳动力和雄厚的经济实力。从地区来看,在亚洲地区除日本、中东及当事国一韩国与中国以外的亚洲发展国家中,中国的市场占有率最高。二、人民币升值对中韩贸易的影响随着中国的经济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日益增强,人民币在世界市场上面临的压力也很大。美国,日本,欧盟包括其他国家对中国人民币升值问题一直是施加压力。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市场之一也是世界最大的进出口国家,人民币升值对我国的对外贸易产生一定的影响。
自从2003以来,中国的紧急增长维持着8%以上的增长速度。直到2009年前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长率。同时,中国的贸易当中外汇储备量不断增长,所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社会强烈要求中国人民币升值。美国通过美元贬值,既可以减轻外债的负担,又能刺激其产品的出口。对韩国方面来说;人民币升值对进口造成了有些困难。韩国是三面围海的岛国,资源方面是很稀少的,韩国不得不从中国和其他资源丰富国家进口材料等物资。目前韩国进口产品依赖中国程度是比较大的,一方面中国和韩国地理位置近,另一方面中国的廉价劳动力丰富。人民币升值对韩国来讲有得有失。人民币升值对韩国出口有力,特别是高价产品的出口量币之前增多,可招商中国的企业到韩国来直接投资。这有利于韩国国内的经济增长和就业。韩国是岛国,资源稀少是韩国依赖进口产品的原因之一。从中国多量进口的农产品,加工品等品种的进口量会有所影响。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既有积极影响又有消极影响。三、人民币升值背景下发展中韩贸易的建议中韩两国建交以来,两国的贸易一直稳定持续的发展。中国是韩国最大的出口国,韩国是中国很重要的贸易伙伴。两国的贸易总额每年都增长,随着人民币升值两国之间的贸易产品也有所改变。中国对韩出口处在不利的地位,原材料、加工品等产品的出口成本增长,对中国的直接投资也变得困难。中韩两国完成FTA协商,对中韩两国的贸易又能是一个很好的突破点。人民币升值对韩国进口方面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一些原材料,农产品,加工品等主要进口项目的进口成本价格增长,这对中国的出口也产生不利影响。有效调节,两国贸易产品进出口得到双方最大的利益。中国在出口农产品、原材料、加工品等产品方面下调或免税缓解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压力,韩国能过更廉价的销售这些产品和缓解进口压力。中国能够更廉价的销售韩国的高端产品,消费者能更便宜的价格购买韩国产品。中国市场上,韩国产品的需求会增多,韩国的出口得到进一步提高。两国达成FTA,在很多贸易领域将取消关税,这可以缓解因人民币升值带来的冲击。目前在中国政府的调解下,人民币汇率变动幅度得到了控制。此背景下取消很多领域的关税,有利于中国的出口额增长和中国进口。从此避免汇率上升的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有助于两国贸易平稳发展,也可以达成两国共同发展的目标。首先可以说是加强管理汇兑风险的必要性。并且也有必要通过对冲交易的激活、结算货币多元化、资产负债的结构适当性来减少其他损失,加强对汇率变动和汇兑风险水平的监测。但是通过一般的汇兑风险管理来应对一些意想不到的汇率变动是有限的,因此从更根本的提高经济灵活性来加强对市场机制的弹性是非常重要的。在发达国家,虽然在80年代中期以后经历了多次的大幅度汇率变动和国际收支调整、IT泡沫破灭、9.11恐怖袭击事件,但也没有发生实
物经济的放慢,最终克服这些危机。这是因为当时不像70年代,物质、劳动力和金融市场的灵活性增加了许多,对危机的经济恢复力也提高了不少。相比过去韩国经济也显著改善,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无弹性很高的领域。因此需要通过促进市场竞争力和放松管制来提高灵活性、加强经济的吸收冲击能力。在企业范围内,企业需要通过提高生产力和研究开发来强化非价格竞争力、改善财务结构、建立稳定的支配结构和合作式劳资关系等来成为一个有较强危机应对能力的企业。确保两国今后共同发展的目标。
|
### Index:402 《人民论坛》 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对出口企业有何影响
人民币国际化步伐加快,对出口企业有何影响
作者:高梦婷赵增耀来源:《人民论坛》2016年第28期
【摘要】当前,人民币国际化正稳步前进,其所造成的短期升值、汇率波动、资本账户开放及金融市场发展等都将对中国的外贸出口产生影响。其中,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未来需要仔细研判人民币国际化给我国产品出口带来的影响,借以稳定和扩大出口规模,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国际贸易出口企业【中图分类号】F7【文献标识码】A2015年11月30日,人民币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纳入IMF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于2016年10月1日生效,在国际化进程中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人民币国际化造成的短期升值、汇率波动、资本账户开放及金融市场发展等都将对中国的外贸出口产生影响。其中,既有机遇,也有挑战。目前,国内经济“新常态”下人口红利的减弱,使得我国出口产品的廉价优势正在消失,竞争力相对削弱。这就需要仔细研判人民币国际化给我国产品出口带来的影响,抓住机遇,规避挑战,借以稳定和扩大出口规模,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并支持国内产业转型升级。人民币国际化趋势已非常明显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规模逐年扩大。目前,人民币的国际化水平尚无法与美元相提并论,但其国际化趋势已非常明显。其中,一个最显著的表现便是人民币在我国对外贸易中被越来越多地作为结算货币使用。目前,人民币跨境结算主要集中在如下几类贸易领域中:一是与东南亚地区及其他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对外贸易结算;二是在中俄等边境贸易中直接使用人民币结算;三是在大陆与香港、澳门等地区的贸易结算。与相关国家屡签本币互换协议。除跨境贸易结算外,一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签订本币互换协议也是本币国际化的一种典型方式。自2009年,我国与白俄罗斯签署200亿元人民币、为期3年的本币互换协议开始,迄今已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签署过本币互换协议,总规模超过3.46万亿人民币。与发达国家之间签署本币互换协议是为了防范内部危机不同,我国与其他国家签署本币互换协议的目的除了维持区域金融稳定外,还在于促进彼此间的贸易和投资。目前,与我国签署本币互换协议的国家和地区主要集中于周边国家、独联体国家、东南亚国家和欧盟国家。我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签署本币互换协议可以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并可以有效降低与签约国间开展贸易时的汇率变动风险,进而有助于双边贸易发展。
人民币跨境支付范围不断扩大。除在跨境贸易中结算使用外,人民币在境外作为支付货币使用的范围也逐步扩大。目前,人民币在我国周边邻国作为支付货币使用越来越普遍。如在越南、柬埔寨、缅甸、老挝、巴基斯坦等国家和地区,人民币颇受当地百姓和商家青睐。随着我国出境旅游人数的迅猛增加,在中国游客庞大消费能力的刺激下,将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旅游消费市场对人民币开放。在一些东南亚国家,人民币正受到“第二美元”待遇,一些国家和居民还将人民币作为储藏手段,人民币可以在一些国家全境流通。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产品出口的影响积极影响:在跨境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可以简化出口手续,降低出口企业的成本,还能为出口企业提供更多套期保值的手段。在对外出口中,使用美元结算相对繁琐,还需向银行缴付一定货币兑换及手续费用。目前,随着中国人口红利及廉价优势的减弱,诸多出口产品的利润空间受到压缩。在出口贸易中使用人民币进行结算,显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拓宽相关产品的利润空间,尤其是对纺织品和服装类产品等微利出口产品而言。同时,人民币国际化可促进金融市场繁荣,出口企业可获得更多套期保值选择,将出口贸易结算的汇率变动风险进一步降低。另外,人民币国际化可促进资本账户开放,进而带动出口企业扩大对外投资。人民币国际化与境外直接投资存在相互影响和相互推进的关系,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推进,政府会逐步放宽境外直接投资限制,出口企业便可通过境外投资规避诸多新型贸易壁垒。同时,资本账户开放后,出口企业还可直接以人民币购买境外的证券、股票等,拓宽投资范围。在出口贸易和对外投资中直接使用人民币进行计价和结算,可以有效规避汇率变动风险,进而优化出口企业的对外投资环境。消极影响:人民币国际化可能将推进人民币持续升值,而人民币升值将会导致中国产品的出口成本上升,造成出口价格上升和出口竞争力减弱。同时,人民币国际化使得人民币汇率受国际经济因素影响的程度加深,汇率变动将更为敏感和频繁,出口企业必须每天都要关注汇率变动情况,否则汇率变动将带来更多的结算风险。如果交易日期与结算当天的汇率出现波动,出口企业的资产便会出现波动情形,且在一定期限内,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越大,出口企业面对的结算风险也会更大。此外,虽然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推进出口企业直接进行对外投资,以规避各种新型贸易壁垒,然而人民币国际化也使得我国金融资本市场的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出口企业需面对的国际经济环境将更为复杂,导致其境外投资风险进一步增大。人民币国际化过程中我国产品出口的应对之策创新金融工具,提高汇率风险管控能力。我国应利用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资本账户开放契机,创新金融工具,积极利用人民币远期外汇交易、期货外汇交易、外汇期权、出口押汇和掉期交易等金融运作方式规避汇率变动风险。出口企业要提高风险防范意识,紧密跟踪人民币汇率变动趋势,科学分析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企业造成的潜在风险,依据企业自身的风险控制能力和出口预期收益灵活选择金融防范工具,选准金融工具操作时机。此外,出口企业还要利用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金融资本市场开放契机,扩大对外投资规模,以实现企业资本的保值增值。
提升出口产品科技含量,优化出口产品结构。人民币国际化在造成人民币升值的同时,也为出口企业扩大对外投资规模及学习国外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供了机遇。一直以来,我国出口产品以附加值较低的中低档产品为主,很多出口产品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导致出口附加值较低。企业要在积极扩大对外投资的同时,抓住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进口机遇,扩大国外先进技术装备等的进口规模,提升出口企业的科技含量,更新生产工艺,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进而培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进企业财务管理机制创新,提高风险内控能力。人民币国际化要求企业更新财务管理机制,有能力运用新的财务管理手段去规避汇率风险。在人民币国际化趋势下,企业在出口时可通过不断提升人民币结算比例来规避汇率变动风险。目前人民币国际化水平还相对有限,出口企业一般难以掌握出口产品的定价权。对此,我国应在逐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同时,扶持出口企业积极掌握相关领域的核心技术,增强在出口中的定价能力,进而提高人民币在出口结算中的比例。同时,企业在出口贸易谈判时,可以与国外进口方提前锁定结算汇率,从而保证出口企业能够获得相对稳定的出口收益,规避汇率变动带来的结算风险。出口企业还要在增强汇率趋势分析能力的同时,积极利用远期结汇业务,应对汇率变动风险。抓住人民币国际化机遇,提高海外投资规模。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资本账户开放等,为中国企业提高海外投资规模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世界各国普遍设置和增加新型贸易壁垒的情形下,我国出口企业要积极把握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增加海外直接投资。以资本出口代替部分行业的产品出口,通过在海外直接投资设厂,积极利用国外的先进技术及管理经验等,降低产品出口带来的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的产品附加值。目前,我国正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企业要抓住机遇,提高对沿线国家海外投资的风险分析及评估能力,优化我国的海外投资布局,树立多元化的国际发展战略,构建全球性的生产贸易体系。(作者分别为苏州大学东吴商学院博士研究生;苏州大学教授、博导)【注:本文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企业在东亚生产网络的嵌入与升级研究”(项目编号:71373168)的研究成果】【参考文献】①王文芳:《人民币国际化对中国出口企业的影响》,《企业研究》,2014年第14期。责编/张寒美编/王梦雅(见习)
|
### Index:403 《经营管理者·上旬刊》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物价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我国物价的影响作者:***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7年第09期
摘要:本文采用VAR模型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国内消费物价指数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表明进口产品价格、宏观经济变量及资产价格三个传导途径均成立,但效果不同。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物价传导机制
一、引言
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2005年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经历了较长的升值期,从最初的8.2元人民币兑换1美元到了最高时期的6.1,虽2015年起出现了贬值区间,但总体上涨幅度较大。与此同时,我国一直处于高通胀的压力之下,物价水平逐步攀升。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现象同时存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大背景下,汇率成为影响经济的重要因素,对国际贸易和国际间资本流动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同时,物价水平的稳定有否关系着一国的经济社会稳定。因此,研究汇率与物价的关系具有现实意义。
2.文献综述。部分学者针对人民币与物价水平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但结果不尽相同。卜永祥(2001)以1990年至2000年的季度数据为样本,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国内外物价以及货币供应量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即汇率的变动会对物价产生一定的影响。朱建平、刘璐(2012)采用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研究了1980至2010年间汇率与物价的关系,发现人民币升值显著抬高了国内物价水平。但骆振心、杜亚斌(2008)则得出了不同的结论,他们从汇率传递角度研究了我国物价水平波动的主要因素,认为物价波动的根本原因是实体经济中需求与供给的冲击,汇率传递在其中作用不大。冼国明、石庆芳(2014)采用误差修正模型从汇率制度变迁的角度来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发现在有管理的浮汇制下,汇率与物价呈负向关系,在浮动汇率制度下则相反。
还有部分学者研究了人民币汇率对物价水平的影响途径。罗忠州(2008)将影响途径分为实体经济、虚拟经济以及货币政策三个渠道,认为短期内人民币升值不能抑制国内物价上涨。贾凯威(2013)将影响分为两个阶段,汇率变动对国内进口品价格的影响及进口品价格变化对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刘美凤(2014)通过总结外国学者提出的直接途径和间接途径理论,选取相应的变量,采用方差分解对05年到13年的汇率物价关系进行了分析。它发现我国的汇率传递率低,所以通过人民币升值治理通胀的效果不佳。
综上所述,因研究选取的视角、变量,样本数据的时间以及计量模型不同,对于人民币汇率对物价影响的实证分析结果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本文将采用刘美凤提出的三个渠道,以及前人学者对于该问题常用的VAR模型对该问题进行分析。
二、理论分析
本文将人民币汇率对物价的影响途径分为三种,即一种直接传导途径和两种间接途径。直接传导机制是指汇率的波动最先反映在进口商品的价格上,消费品的价格变化直接反映在国内消费价格水平上,而中间品的价格又会通过厂商再加工传递到最终消费品的物价上。间接传导路径主要是指汇率通过各种宏观经济变量以及资产价格的变动,再传递给物价。首先,汇率的变动会通过货币供应量、利率等宏观的经济变量来影响物价。根据利率平价,在浮动汇率制下汇率的波动会影响国内的利率水平,同时,汇率的变化也会影响整个市场的预期,对国内货币供应量等宏观变量产生影响。货币扩张效应的长期结果是物价和汇率的同比例上升。在开放经济条件下,资本在各个国家间频繁转移,资本市场成为了我国非常重要的金融市场。汇率的变动影响了资本的流入或流出,热钱活跃于股市等资本市场,对我国资产价格产生影响。
三、实证设计
1.变量的选择与处理。本文选取2006年6月至2016年11月间的126个月度数据进行研究,期间包括了较为完整的经济周期,使得研究结果更为可行。数据来源于同花顺数据库及中经网数据库。总结前一部分的理论分析,本文采用的VAR模型提取五个变量。
虽美元为使用最广泛的货币,但随着国际化的加深,使用日元、欧元、英镑等货币的交易也有越来越多。本文将以贸易量为权重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REER)作为综合反映我国货币汇率变动的变量,指数上升则说明人民币升值。由于经济时间序列的数据常常伴有季节性变化且多为不平稳序列,所以本文在进行数据处理时先采用X12季节调整,再将数据进行对数调整。
汇率的变动直接影响进口产品的价格,进口产品价格指数(IPI)反映了所有进口商品的加权平均价格变化。该数据来自中经网数据库,由于公布的数据为环比与同比的比例数据,并非具体的价格指数值,所以本文将其统一转化为以2006年6月为基期的数据,并进行X12季节调整和对数处理。
根據利率平价,汇率的变动会影响国内利率水平,由于我国利率市场化实行的时间不长,银行的利率水平很难反映真实的利率状况,所以采用与利率息息相关的宏观经济变量货币供应量M1作为变量。货币供应量的增加会导致物价水平的上升。对于该数据的处理方法同人民币有效汇率。
受汇率变动的影响,国际资本流入或流出我国股市、房地产等资产领域,进而最终影响物价水平,故采用反映证券市场价格的上证指数(STP)作为变量。数据的处理方法同上。
相比于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消费价格指数(CPI)更能反映出人民日常生活所接触的商品价格变化,也是衡量一国通货膨胀程度的重要指标。由于该数据是以同比和环比的形式公布,所以本文也将其转化为以2006年6月为基期的数据,并进行季度调整,保留其真实的时间趋势。
2.模型的选择。根据前文的分析,汇率变动可能是通过进口商品价格、货币供应量及资产价格最终传递到物价上的,同时,国内物价的变动也会影响到汇率等其他变量。因此,本文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对各因素对物价的传导影响进行分析,通过协整检验确定变量的长期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
四、实证分析
1.平稳性检验。使用不平稳的数据进行回归,会出现“伪回归”现象。因此在回归之前,本文先进行了单位根检验ADF检验。检验结果所有的原序列均不平稳,但经过一阶差分后都成为平稳的一阶单整序列,可进行进一步的协整检验。
2.协整检验。在进行协整检验前,要对VAR模型的最佳滞后期数进行估计。通过分析,VAR模型的2阶滞后阶数在FPE和AIC信息准则下都为最优,因此,最佳滞后阶数为2阶。
如果模型不稳定,会导致后续脉冲响应等分析无效,所以进一步进行模型稳健性检验。结果模型的特征方程的根均在单位圆内,所以该模型是稳定的。
本文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来验证前文所述五个变量间的长期关系。结果所示变量间至少存在3个协整关系,具体的协整方程如下所示:
CPI=0.337983REER+0.36884IPI+0.079961M1+0.12346STP
(0.07442)(0.04560)(0.03840)(0.01065)
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对物价有正向的影响,人民币升值一个单位,物价会随之上升0.34个单位,研究结果与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内贬值的实际情况相符。进口物价指数也会对消费价格指数造成正面的影响,进口产品价格上升会对使得最终消费品的价格上升。同样,货币供应量及上证综指都会对物价产生正向的影响,说明三种汇率影响物价的渠道均成立。
3.脉冲响应。图1为消费价格指数对各变量脉冲响应的结果图。消费价格指数本身有较大的惯性,前一期的变化会对后一期产生正向的影响,影响在第二期迅速降低,在第八期时趋于零。汇率指数对消费价格指数在第二期有较弱的一个负向影响,之后逐渐消失。进口商品价格对消费价格指数有正向的冲击,在第三期达到最高。上证综指代表的资产价格的变动先对CPI造成了一个负向的冲击,可能是资产价格的上涨,居民对资产的需求提高,消费需求降低。在第三期又产生了正向影响可能是资产收益的累积刺激消费,这一因素的影响在第九期结束。
4.方差分解。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发现所研究的四个变量都对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有一定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方差分解能了解各个变量冲击所做的贡献。消费价格指数本身冲击能解释80%,解释能力最强;货币供应量和上证综指的波动占6.84和6.77%,实际有效汇率冲击的解释力较弱,为4.46%。总体而言,物价指数的变动主要由其本身造成,但货币供应量、股票市场指数和汇率的波动也有一定的解释力。
|
### Index:404 《现代经济信息》 人民币汇率变化对中国债券市场的影响
人民币汇率变化对中国债券市场的影响
作者:胡文波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5年第20期
摘要:自8月汇改以来,市场对人民币贬值的预期加强,外汇占款下降幅度较大,资金面一度较紧。在低迷的经济环境下,市场也预期央行会利用降准降息等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对冲流外流资金并提振经济。宽松的市场资金面将有利债券市场,但同时也会反过来增强市场对人民币的贬值预期。汇率的波动同样会对不同类型的信用债发行主体产生影响。下文主要讨论在目前汇率波动环境下债券市场的形势。关键词:汇率改革;人民币市场化;宏观经济;货币政策;债券利率;海外债券中图分类号:F822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0-000-028月11日央行宣布改革人民币中间价报价机制,做市商在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开盘前,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综合考虑外汇供求情况以及国际主要货币汇率变化向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提供中间价报价。当日美元兑人民币价格创有史以来最大跌幅。自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央行也运用外汇储备在市场上稳定人民币汇率防止现趋势性的贬值。而一方面由于外汇占款的持续下降,资本外流较为明显。而经济基本面的下行需要一个较低的利率环境。在人民币汇率波动加大的环境下,央行是否能继续维持较为宽松的资金面也是大家关注的问题。在中国当前财政货币政策下,结合国内外经济形势,债券市场又会有什么变化,是我们讨论的焦点。首先汇率与利率都是金融市场的价格,是实体经济运行的结果,两者不互为因果,也无法通过一者去推导另一者。对于独立的大国经济体而言,利率下行与汇率贬值的组合其实就是反映了对经济悲观的预期。汇率对债券的影响最主要是通过汇率对流动性的影响。货币贬值将会带来资本外流,从来造成国内资金趋紧。国内货币市场流动性受汇率因素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外汇占款中的热钱因素。但是,自2014年以来,热钱就已经开始出现系统性外流,每月在4000亿人民币左右。然而2014年至今整体货币市场流动性是较为宽松的,原因在于货币政策对于资本外流进行了对冲,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市场资金面稳定提供支持。在经济持续下滑,复苏动力不足的宏观环境下,央行也需要通过降息降准等方式,降低社会融资成本,防止系统性风险。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带来了超预期的流动性,债券市场自2014年迎来了至今的牛市。对于现在国内的经济形势而言,货币政策还是优先于汇率政策的。如果人民币贬值带来一定资金面压力,货币宽松有望加码,而现阶段中国债券市场受货币市场流动性因素影响较大,市场提供流动性充裕,长期有利于债券市场。但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宽松的货币政策会令人民币贬值预期增强。但在现在低迷的宏观经济环境下,稳增长是目前压倒一切的首要政策目标,汇率问题不会制约货币政策走向。
从国内经济层面来说,如果贬值导致资金流出而推升利率,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国内资产价格下降而带来新的贬值压力。所以放松货币也是稳定汇率的必要条件。从全球范围来看,新兴市场去年到今年普遍贬值幅度都比较明显。日本、欧元区等发达经济体则一直在实行量化宽松。美国是唯一有加息预期的国家,但迫于全球经济的压力,也使其加息再三推迟,时机并不成熟。美联储9月会议决定暂不加息也让人民币贬值的预期减弱,资本外流放缓。面对这样的全球经济环境,中国央行降利率、防风险势在必行,而资金流动性的宽松有望传导到长端利率,推动无风险利率整体下行、债券上涨。其次,人民币虽然中短期存在贬值压力,但长期不具备大幅贬值的基础。首先,中国经济虽然在下滑,但经常项目顺差占GDP之比仍维持在高位。贸易账户没有出现趋势性恶化,国家的贸易竞争力仍处于升值通道。从FDI累计同比来看,外国直接投资流入增速并未出现剧烈下滑。另一方面,自汇改以来中国大力打击地下钱庄,控制民间资本外流。资本流动的管制能够有效限制汇率套利和大规模资本外逃。而人民币国际化的目标下,当局会努力保持汇率的平稳,中国充足外汇储备也可以实现这一目标。国内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也是巨大的安全垫,下调空间较大,央行也有足以应对流动性压力的政策空间。在顺差和较高的利率支撑下,人民币贬值的空间有限,资金流出央行也有足够能力对冲。所以,在汇率改革后,人民币的区间幅波动是常态,市场会在过度反应后回归平静。那么汇率若贬值,是否会加大信用风险?从国外历史经验来看,快速贬值时资本外流加快,将打击资产价格。韩国也经历了1996年、2000年、2008年三次大幅度贬值,不同的诱因造成的结果虽然不相同,但都会带来信用风险的提升和信用利差的走阔。1996年韩国当时高增长、高通胀、高利率的三高现象突出,金融系统管制松弛,公司高杠杆、国家外债高。由于日元贬值引发韩元大幅贬值,结果就是资本外流严重,信用风险加剧,银行不良贷款飙升,流动性和信用风险上升。2000年由于美元升值引起韩元贬值,一些企业破产导致信用风险抬升,韩国无风险利率下行,信用利差加大。第三次次贷危机后韩元贬值后,韩国也出台很多政策稳定汇率和经济,无风险利率下行,信用利差同样扩大。现在中国也出于经济下行的通道中,人民币也出现了贬值,但信用利差却处于历史低位。由于刚性兑付政府不得不为资质较差的主体买单,市场风险偏好推高,这样无风险利率难以降低。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政府也持续释放信号打破刚性兑付。随着天威集团、二重集团等央企背景的发行主体债券违约,市场投资者也得到教育,政府不会无止境的给企业平台买单。43号文关于地方政府债的方案也释放了这个信号。当市场交还给市场后,由于经济下行带来传统行业的低迷,违约有可能会更密集的出现,信用利差有望扩大。当前中低等级的信用债债券安全边际较低,信用风险增加后对其冲击将会较大。结合国内的经济情况,汇率的变动,对具体公司又会产生什么影响呢?用美元债务与总资产的比例来衡量,美元债务占总资产比例最高的行业是家用电器、交通运输、轻工制造和华通。从整体来看,中国企业的美元债务率不高,贬值对中国企业财务指标冲击有限。但仍有个别公司由于从事业务关系,有着较高的美元债务,如中国远洋、中海发展、荣盛石化等,美元
债务达到30%,需要警惕这些公司的汇率风险。而且这些企业都是强周期行业,经济下行也会使公司信用风险上升,对类主体发行的债券也需要有所警惕。另一方面,从海外发债的体量来看,银行、地产、金融服务业在海外发债总量最高。对房地产债券来说,由于之前房地产公司在国内融资所受限制,大多房地产企业选择在海外发债、外债较多,贬值带来汇率风险的上升。另一方面,贬值带来的资本外流,风险资产价格下跌,对中国房地产公司也会有一定冲击,从而提高房地产债的信用风险。近期由于公司债的对于房地产企业的放开,房地产企业在交易所大量发行公司债,成本相对更低。对于国内投资者来说,要注意这一批房地产债的风险。随着政策的放开与完善,在境外发行债券的公司机构越来越多。以在香港为例,香港人民币国债收益率与内地国债利率变动趋势大体一致,但也会受到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影响,人民币贬值趋势中,香港人民币国债收益率有明显的上行压力。其他类型的债券与国内相似债券走势关联较弱,与货币汇率走势相关较强。如中国房地产美元债与美国企业债走势及中国企业债走势均无太大关联,反而与人民币汇率走势存在较大的相关性。在人民币贬值时期,企业债收益率有上行趋势。对债券投资者而言,在汇率波动较大时,需要全方面考虑风险因素。从国内经济来看,大幅贬值长期有利于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利于中国经济转型升级。中国是大宗商品主要消费国,由于进口资源品价格相对上升,受原材料成本上升影响,不少周期性行业如钢铁、水泥、造纸、化工等,基本面或收到一定程度冲击。而且本身经济下行,此类周期性行业本身就承受比较大的下行压力。这类企业融资需求上升,但发行主体的资质有可能进一步弱化,导致这类企业发行的信用债的信用风险提升。但从长期来讲,人民币币值贬值并搭配货币宽松对冲,若对出口产生拉动的同时,带动了经济的企稳,整个宏观基本面转好,那基本面的变化将对长期利率带来一定冲击,对债券市场将形成一定压力。但从目前经济动能来说,这种情形还非常遥远。最近公布的三季度GDP增速降至6.9%,其中制造业、基建和地产投资全面下滑,9月CPI与PPI都大幅下降,经济还处于通缩风险之中。资金流出仍然较快,9月虽比8月有所缓解,但外汇占款仍下降7613亿元。央行大力在外汇市场稳定汇率,9月份央行口径外汇占款环比减少2641.42亿元,银行自身结售汇逆差扩大至1091.6亿美元。市场中短期对人民币的贬值预期导致市场资金流动性的紧张,央行8月及10月出台的降准降息政策只能缓解现阶段资金外流造成的压力,但经济要复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利率仍然处于下行通道。继十年国债近期破3后,无风险收益率中枢下行仍在继续。现阶段对央行而言货币政策的目标还是大于汇率目标。就当前的汇率与货币环境下,宽松的资金面有望推动利率债进一步走高,而由于经济较弱、风险加大,信用利差有扩大的可能,不同品种的信用债有可能进一步分化,需注意低评级、过剩产能及有汇率风险的主体发行的债券。
作者简介:胡文波(1984-),女,浙江人,毕业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并在海外金融行业工作3年,回国后从事债券投资,金元证券资产管理部固定收益投资主办人,研究方向:经济金融。
|
### Index:405 《中国新时代》 人民币离岸市场再发强音
人民币离岸市场再发强音
作者:齐林来源:《中国新时代》2012年第09期
自去年9月下旬开始,由于国际金融动荡、美元持续走强,人民币与其他新兴市场货币开始出现贬值趋势。相应地,香港金管局数据显示,香港人民币存款从去年11月6,273亿元的峰值开始下降,下滑趋势一直持续至今年4月的5,524亿元,5月、6月人民币存款开始小幅回升,分别达到5,538亿元、5,577亿元,增幅均不超过1%
自香港金融管理局宣布,从8月1日起,香港银行业可为非香港居民开户和提供各类离岸人民币服务后,汇丰银行、中银香港、恒生银行等纷纷打出优惠利率招揽生意,这意味着香港银行业首次正式对非香港本地居民开放人民币业务。
此次香港放开人民币账户被业内认为是吸纳境外人民币资金进入香港的新举措。当然,由于在香港人民币存款比内地利率低许多,且缺少人民币理财投资渠道,对非香港本地居民开放人民币这一新兴业务还有待市场检验。
自去年9月下旬开始,由于国际金融动荡、美元持续走强,人民币与其他新兴市场货币开始出现贬值趋势。据香港金管局数据显示,香港人民币存款从去年11月6,273亿元的峰值开始下降,下滑趋势一直持续至今年4月的5,524亿元,5月、6月人民币存款开始小幅回升,分别达到5,538亿元、5,577亿元,增幅均不超过1%。
正是在这种背景之下,香港金管局抛出非香港本地居民可在香港银行开户和办理各类人民币业务的“橄榄枝”。
争先恐后
香港金管局强调,人民币存款量并非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发展唯一指标,更重要的是看香港人民币资金池能支撑哪些金融活动以及是否能有效运用。
中央政府、香港特区政府和金融机构采取多项措施,推动香港成为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去年8月在港宣布的把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范围扩大到全国、支持香港企业使用人民币到境内直接投资、允许以RQFII方式投资境内证券市场等措施,突破内地与香港资本市场的藩篱,使人民币回流机制在香港人民币投资、债市、股市和汇市四大领域齐备,成为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中心发展的重要进程。
为助推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发展,金管局推出“放宽对人民币未平仓净额的监管规定”、“提供短期人民币资金”等多项措施,并与英国财政部倡导成立合作小组,进一步推动香港和伦敦在发展离岸人民币业务方面深化合作。
为抢得人民币业务先机,多家在港银行机构以颇具吸引力的利率招揽人民币存款业务。
内地居民赴港开人民币账户虽然不收费,但银行会设置最低起存额。比如恒生银行的优进理财账户,第一年最低起存的人民币余额要求是2万元以上,第二年要求是20万元以上,如果少于上述数目,则客户每月要交管理费106元。事实上,在香港当地,人民币存款的正常利率通常不到1%。而在内地,尽管经过近期的两次降息,但内地不少银行“一浮到顶”,一年期定存的利率许多高达3.3%,比很多香港的银行要高出很多。
从这一点来看,内地人到香港存人民币不划算。由于内地的人民币存款利率高于香港人民币存款利率,所以香港人都想到内地存款。
但以汇丰银行为例,该行的人民币理财业务只对香港居民开放,并不允许持非香港居民账户的客户投资。也即是说,非香港居民在汇丰银行开人民币账户,既不能定期存款,也不能做投资,只能做活期存款,基本是零收益。
目前不但人民币不能直接跨境汇款,且外币赴港仍受到外汇管理局每人每年5万美元或等值的限制。
允许非香港本地居民在港开户和办理各类人民币业务,未来会增加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经营的空间以及提升管理人民币资产的灵活性,这将推动香港建设离岸人民币市场。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认为,这是香港离岸人民币业务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而建立一个有足够实力的人民币离岸市场,可以有效促进人民币国际化。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首先是非内地居民可以规避内地对资本项目管制,在离岸人民币市场高效地从事借贷、拆借等资金融通业务,同时通过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各种金融业务活动,可以逐步培育并提升人民币在国际金融市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争议人民币离岸市场
一般来说,各国的金融机构只能从事本国货币存贷款业务,但是二战之后,各国金融机构从事本国货币之外的其他外币的存贷款业务逐渐兴起,有些国家的金融机构因此成为世界各国外币存贷款中心,这种专门从事外币存贷款业务的金融活动称为离岸金融。人民币离岸业务是指在中国境外经营人民币的存放款业务,也就是在中国境外的人民币市场。
因为人民币不是世界流通货币,所以这样的市场自然也不是合法的市场.
香港自2004年推出人民币离岸业务以来,业务范围不断扩大。2009年7月推出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之前,参与人民币业务的香港各银行(香港参加行)主要提供包括存款、兑换、汇款及银行卡在内的银行服务与人民币债券买卖服务。2009年7月起,香港参加行提供的服务更多元化,包括贸易融资服务等。为配合人民币业务运作,香港的人民币交收系统在2007年6月也提升为人民币实时支付结算系统。
香港金融管理局高级顾问穆怀朋认为:在欧美各国陷入严重金融危机的同时,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有了长足发展。在他看来,香港人民币离岸市场形成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从2004年1月至2007年6月,主要发展是开始香港个人人民币业务:2003年10月人民银行发布公告,香港银行开始试办个人人民币业务;2005年10月,人民银行发布公告,扩大香港个人人民币业务范围。根据相关管理办法,香港银行可为居民开办人民币存款、汇兑、信用卡业务。准许香港居民开立人民币支票户口,并在广东消费。在香港地区购物、餐饮、住宿、交通、通信医疗、教育服务七个行业确定指定商户可以进行人民币业务,在银行兑换成港币。
从2007年7月至2010年6月,内地金融机构开始发行香港人民币债券,跨境贸易和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2007年7月,内地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始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国家开发银行发行第一笔。2009年10月财政部开始在香港发行人民币债券,截至2010年6月共有7家内地银行,包括两家港资银行在香港发行总共是320亿元人民币债券,财政部发行60亿元人民币债券。2009年7月份开始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香港又是境外试点地区之一。
从2006年6月至今,各项人民币业务迅速发展,2010年6月,内地跨境人民币结算试点范围扩大,开始只有四个省市,2010年扩大范围到全国20个省市。2011年8月份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2010年8月人民银行发布通知,允许国外央行和货币当局、港澳人民币业务清算行、人民币业务参加行投资内地银行间债券市场。2011年1月份人民银行公布管理办法,允许内地企业和金融机构利用人民币开展境外直接投资。2010年10月,人民银行与商务部分别发布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管理办法和通知。
按此次金管局发出的具体说明管理办法,香港居民及指定商户进行的人民币兑换实际上是按照之前与中国央行签订的《清算协议》,通过上海兑换窗口进行兑换;而这次推出的非香港居民的人民币账户,则不适用于《清算协议》,即对于这部分账户里的人民币,香港的银行不能通过清算银行进行平盘。
争议汹汹
目前在香港挂牌交易的人民币产品不多,仅有个别中资机构推出了人民币债券基金,另外就是部分人民币债券。港交所虽然正努力上马更多的人民币股票,但迄今为止,数目与回报都不令人满意。
有业内人士坦言,对于资金的监控来说,香港应该比内地宽松。但也有香港的银行职员称,对于大额汇款,银行还是会监控的,但她并没有透露受监控的金额下限。
虽然香港这边的银行没有接收上限,但是由于内地有外汇管制,内地居民每人每年汇出境的金额还是只有5万美元的上限,所以如果以个人的名义,汇入香港的人民币金额很有限。
近年来海外市场对人民币的认知和接受度日渐提升,人民币在全球贸易当中的使用率和覆盖面不断扩大。香港作为最具规模的离岸人民币中心,共计有6,700亿元人民币的存款及存
款证,已形成全球最大的离岸人民币资金池。人民币的年交易额近2万亿元,发行的境外人民币债券达1,080亿元,均占据主导地位。因此,随着人民币国际化路线日益清晰,人民币业务这块大蛋糕也被各家银行觊觎。
人民币货币清算协议的签订,扫清了人民币账户资金跨行转账的障碍,香港银行人民币业务开始蓬勃发展,各类人民币理财产品百花齐放。但是,至今利好银行的政策出台缓慢,导致在香港银行业推出的人民币产品乏善可陈,数量少、回报低,且以与存款挂钩的系列产品为主。
但是现在,香港银行都希望在人民币业务上抢占先机。在此背景下,人民币存款争夺大战吹响了号角。近日,各家银行更是争相以颇具吸引力的利率吸引人民币存款。
香港各银行高层相继在公开场合表示,未来将大力推出各种人民币产品。
经济学家巴曙松认为,坦率地说,在目前人民币还不能合法地在香港流通,没有人能够准确地说出这个捉摸不定的规模究竟有多大。
在他看来,人民币离岸市场在香港能否发展起来,除了中国政府的允许或者默许之外,最为关键的就是现实的市场需求状况如何。
除了中国游客带出的6,000元人民币日益累积出来的巨大市场需求之外,人民币离岸业务更广泛的市场空间是企业的经营活动。目前,许多进入中国市场的香港企业或者一些跨国公司为了避免货币错配的风险,大幅减少借入外汇贷款,而对于人民币资金则保持了相当旺盛的需求。
前景可待
实际上,把香港建设成为人民币离岸交易市场,对香港来说不仅仅是商机问题,而是决定香港未来发展的关键之举。
近年来,受到金融风暴的冲击,香港金融中心的国际化色彩正在褪色。香港的跨境借贷规模一度超过美国,但在1997年金融风暴之后迅速下滑,目前仅仅与新加坡持平。从这一意义来说,香港如果要设法维持其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就必须开辟新的金融产品市场,而人民币的离岸市场则是其中最富有吸引力的设想。
敏锐的香港金融界人士已经意识到人民币离岸市场可能带来的巨大商机。当前香港金融管理机构正积极向中央政府游说,允许人民币在香港的流通,允许香港的金融机构吸收人民币存款。目前,伦敦之所以成为全球最大的外汇交易中心,并不是因为英镑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储备货币,而是因为伦敦拥有全球最为活跃的美元离岸交易市场。
社科院金融所研究员王国刚认为:目前,中国金融市场化改革的一个重大障碍是,没有一个在市场化基础上形成的利率指标。这主要是受到国内国有银行的承受能力,主要的借款者国有企业的承受能力所制约。当前在国内积极发展债券市场无疑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择。
央行力挺香港作为人民币离岸中心的四大原因,归根结底就是“一国两制”的优势体现:因为仅能在一国两制下,央行才可安心地与香港这个资金进出自由的国际金融中心进行磋商,签订协议建立离岸人民币业务的防火墙,香港不仅可作为内地金融改革的试验田,还有利于人民币跨境业务的风险管理。
“在‘一国两制’之下,香港凭借独特地位已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香港特区政府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
香港的离岸人民币业务以2004年香港银行正式开办人民币业务为起点,历经人民币业务扩大、境内外机构在港发行人民币债券、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建立与“扩容”等关键节点,至今成果丰硕,包括存款、汇款、债券、基金、保险、黄金、股票等离岸人民币业务。
在推动人民币成为国际投资货币方面,香港积极开发多种人民币计价金融产品以提高境外人民币流动性:包括香港首支以人民币计价的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首批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基金、全球首支以人民币计价的黄金交易所买卖基金……
香港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宋敏介绍,香港已成为最大的离岸人民币融资中心。今年前5个月有40笔人民币债券在港发行,同比增加约30%;发债总值为404亿元,同比增加约40%。发债体也由内地金融机构扩展至国际企业和机构。在将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方面,香港已形成最庞大的离岸人民币资金池。公开数据显示:香港人民币存款总额2011年年底接近5,900亿元,比2010年年底的3,100亿元增加约9成。
|
### Index:406 《党史博采·理论版》 人民监督员的监督意见效力探析
人民监督员的监督意见效力探析
作者:唐学历来源:《党史博采·理论版》2010年第09期
社会主义法治的真谛在于公平正义,“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我国宪法规定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作为人民检察院外部监督有效形式之一的人民监督员制度是中国检察机关为实现公平正义所做出的有益尝试。保障人民监督员监督意见得到充分尊重,既是检察机关设立人民监督员制度时的初衷,也是人民群众对这一监督制度的期望。如何充分发挥人民监督员的监督效力,使其成为检察机关规范执法、公正执法的有力保障?笔者对此作一探究。
一、人民监督员监督意见法律效力的基本现状
人民监督员依据一定的程序进行监督并形成了独立的监督意见,但人民监督员的监督能否达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则主要取决于其所形成的监督意见对检察机关是否具有约束力。从现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相关规定来看,监督意见对检察机关的约束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对于人民监督员依一定程序形成的监督意见,检察长必须认真审查。同意监督意见的,有关检察业务部门应当执行监督意见。
第二,检察长经审查不同意人民监督员监督意见的,应当提请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
第三,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采纳人民监督员监督意见的,有关检察业务部门应当执行监督意见。检察委员会讨论决定不采纳监督意见的,应当通过人民监督员办公室向人民监督员作出说明。
第四,参加监督的多数人民监督员对于检察委员会的决定有异议的,可以要求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复核,而上一级人民检察院应当及时复核并反馈结果。上一级人民检察院采纳监督员监督员意见的,下级人民检察院应当执行。
因此,人民监督员一旦作出与检察机关不同的监督意见,就会使被监督的检察机关启动检察长审查程序或检察委员会讨论程序,甚至还可能引起上一级检察机关的复核程序,这是人民监督员监督的程序性效力。虽然这种程序效力并无直接的法律依据,但通过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规范性文件将其确立为一项制度和辅助性程序,这种程序因此也就有了合法性和合理性,产生一定的程序约束力。
二、人民监督员监督意见法律效力不强的主要原因
按照高检院的规定,目前人民监督员制度被界定为社会监督、民主监督,诉讼体制外的监督,体现的是一种民意,追求的是一种公平。这一制度只是赋予了人民监督员对部分案件监督程序的权力,人民监督员的监督意见在实体上并不具有决定意义,仅具有“参考”价值,他们既不能要求被监督的检察机关必须照自己的监督意见处理,也不可能在检察机关拒绝自己的监督意见时对其实施某种措施,人民监督员监督意见的效力是相对的、间接性的,只有通过检察机关才能发挥它的作用。具体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在人民监督员制度制定上。人民监督员制度在创始阶段和试行工作中,高检院通过内部规范性文件确立此项制度是必要的。但随着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确立和完善,这一制度还停留在高检院自身规范性文件的层面上,束缚了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健全和发展,削弱了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威信。人民监督员制度未能法律化严重制约了人民监督员意见的法律效力。
第二,在人民监督员产生的程序上。人民监督员由机关、团体、企事业的推荐,征得本人同意,由检察长颁发证书。这种规定必然会形成检察机关对人民监督员的任命产生影响。即检察机关可以选择由谁作为人民监督员。况且,人民监督员的费用也由检察机关支付,存在着内部监督之嫌,这样规定存在弊端。实践表明,让被监督者拥有选择监督者的权力难免会影响到监督者的监督力度。
第三,人民监督员的监督方式上。人民监督员对批准逮捕案件的监督属于事后监督,对不起诉和撤销案件为事中参与、同步监督。这将带来两个问题:一是怎样处理人民监督员的监督与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之间的关系。按照现行的制度设计,人民监督员的监督属于社会监督,缺乏强制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不足以保证人民监督员的意见得到充分重视。反之,如果赋予人民监督员对监督案件的决定权,不仅与法无据,而且有悖于检察机关依法独立行使检察权。二是犯罪嫌疑人合法权利及时保护的问题。对检察机关拟撤销案件的,人民监督员实施监督,其审查的期限为七日,最长可以是一个月,如果确实应撤销的案件,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利将受到侵害,特别是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将被不合理的羁押。对拟不起诉的犯罪嫌疑人,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对检察机关直接受理侦查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在逮捕上,较其他犯罪嫌疑人多了一个权利保护措施,而在拟撤销案件与拟不起诉上,却又多了一个权利及时得到保护的限制措施,这两方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在设置人民监督员制度时过多关注了对检察机关自身执法行为的监督和制约,而没有更多地考虑到受该制度影响的相对人的权益。
三、增强人民监督员监督意见效力的思考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一种弱性的、程序性的监督制度,要保障人民监督员监督的效力,使人民监督员的监督意见得到充分的尊重,克服随意性和走过场,取得实际效果,还要从多方面予以完善。
第一,加快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立法进程。尽管人民监督员制度符合宪法精神,也顺应了社会主义检察制度发展的本质要求,但这项改革措施目前还缺乏明确、具体、直接的法律规定。如何以立法形式确认该项制度才能确保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在我国,由于人民监督员制度是司法改革的成果,法律未有明确规定,仅仅依据高检院的内部规定来操作,法律依据尚不够充分。建议在适当的时候,将这一制度纳入法律轨道,把法外程序变成法定程序无疑会增强这种监督的权威性,增强监督意见的约束力。
第二,提高人民监督员的监督水平。一种与被监督的检察机关意见不一致的监督意见,能否被监督检察机关所采纳,主要取决于这一不同意见是否具有合法性与合理性。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规定,目前人民监督员制度被定位为社会监督,人民监督员绝大部分都不是法律业专家或内行,而承办案件的检察官却是内行。外行的意见与内行的决定不一致时,人们会首先否定外行意见。要使监督真正发挥作用,要使监督意见真正得到肯定,重要的前提是提高监督水平,增强监督意见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只有当外行的监督意见体现专业水平的时候,不同的监督意见才可能被检察机关所采纳,外行的人民监督员与职业的检察官才有可能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真正有效的对话。
第三,完善人民监督员的监督程序。首先将启动监督程序的权力还给监督者。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侦查案件实行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对三类案件的监督,均是由人民监督员办公室通知人民监督员参加监督,这实际是由检察院决定监督程序的启动,是被监督者决定监督程序的启动。这种程序有悖于法治意义上的“监督”的本质,使监督者和监督行为失去了其固有的主动性和独立性。从监督程序启动的规定可以看出,这样的监督很难保证监督目的的实现和监督效果。把启动监督程序的权力赋予监督者本身,即人民监督员有权审查检察机关查办职务犯罪的三类案件,不服逮捕决定的犯罪嫌疑人、辩护人及其近亲属可以向人民监督员提出监督申请,撤销案件及不起诉案件的控告人、被害人可以向人民监督员提出监督申请,人民监督员依照职权决定是否启动监督程序。此外,在监督方式上能否采取统一事后监督的方式,也就是说由人民监督员直接对检察委员会的决定进行监督,人民监督员经表决多数人不同意检察委员会意见的,应当引起上级检察院的复核程序。上级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必须对人民监督员提请的复核案件进行复核,并作出决定,下级检察院执行上级检察院的决定。这样,既可以避免人民监督员与检察机关独立行使检察权的法律规定相冲突,也可以及时保护犯罪嫌疑人的合法权益,事后的救济渠道同样能够达到制约、监督检察机关司法决定的目的,使人民监督员的监督意见真正具有了程序上的刚性,赋予了人民监督员决议更强的效力。
第四,拓宽人民监督员的信息知情权范围。从《规定》整体看,人民监督员制度设计中赋予了人民监督员了解权、询问权、建议权、评议权、表决权等监督权力。在外部监督制度体系中,监督主体应处于主动地位,被监督对象应处于被动地位。但我国人民监督员制度的监督主体与
对象却本末倒置。检察机关自侦案件信息完全由检察机关自己掌握,人民监督员拥有案件信息知悉权,可以通过听取检察官案件汇报、向检察官提问、听取检察官讯问犯罪嫌疑人、询问证人、听取有关人员陈述、听取律师意见等途径获取信息。目前,这些途径并不是人民监督员所能掌控的,一旦这些获取信息的途径受到阻碍而变得不顺畅,人民监督员获取的案件信息极有可能是片面的,甚至有可能是虚假的。要增强人民监督员的监督效力,还应通过各种方式为人民监督员畅通知情渠道,只有充分地知情才能有效地进行监督。■
|
### Index:407 《现代艺术》 人生如戏心有所吟
人生如戏心有所吟作者:冯丹丹来源:《现代艺术》2019年第03期word/media/image1.jpegword/media/image2.jpeg
在无垠的艺术世界里,传统与现代相融,青年艺术家们以其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创作的果敢赋予了传统文化新的面貌,这种新不离旧、旧中出新的创作风尚以戏剧界最为突出。在当代戏剧创作舞台上,我们欣喜地发现不少优秀的女性戏剧艺术家崭露头角,她们倾力于文艺创作,或以细腻的笔触抒写着从古至今的故事,或于舞台方寸间演绎世间万物之情感。
“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是陈巧茹在川剧《卓文君》中所扮演的卓文君的一句唱词,人需要有从一而终的觉悟,对爱情是如此,对人生亦是如此,一辈子只做一件事,是陈巧茹对自己艺术人生最好的诠释。
陈巧茹初一时考进四川省叙永县川剧团,开启了自己传奇的戏剧人生,她见识了八十年代川剧的黄金岁月,经历了九十年代中国戏剧市场的冰河时期,也抓住了世纪初川剧复苏的新机遇,历经四十来个春秋,陈巧茹已然成为川剧传承发展的中坚力量。
陈巧茹出身梨园之家。12岁被招进剧团,16岁来成都市川剧院,拜名角张光茹为师。这时,她已能演出《贵妃醉酒》《二美上路》《打神》《思凡》等十多出折子戏;在全省青少年戏曲比赛中获得过一等奖;对戏曲表演的“四功五法”基本掌握。川剧院认定她是“美玉”,便不拘一格培养。进院第二年,就让她在新编上下本连台戏《武则天》中,出演一号角色武则天。接着,在新戏《薛宝钗》中,又让她兼演尤二姐与袭人两角。扮演这三出大戏中的四个角色,她没有现成的“葫芦”可依样“画瓢”,而必须自己去理解、创造,经老师张光茹的悉心指点,演出得到广大观众和剧院同仁的认可。从此,舞台成了陈巧茹发光的地方。她塑造了舞台上的种种人物,人物同样成就了她,屹立的舞台如一束长灯,照亮了陈巧茹的人生。
舞台上的陈巧茹有技,舞台下她还存有情。与其说川剧是陈巧茹的选择,不如说一切是命中注定,从她初次走上舞台起,她这一生,都随川剧的起落而变化,但她的心始终坚守着那一份对川剧的情——从一而终,可谓是“不是我选择了此生,而是此生选择了我”。
在川剧界,除了陈巧茹这样的戏曲表演家之外,还有一批优秀的青年戏剧编剧,她们以笔为媒,传达着新时代女性的戏剧艺术观。
“慕蓉我如今逃离北上广,興冲冲拖着行李走四方。来到这天府之国逛一逛,看看这蜀地成都好风光。”这是青年编剧潘乃奇川剧剧本《川流不息》中主人公的几句唱词,如唱词中所表达的,她也正是从东北来到天府之国,追寻着她的创作之梦。
源自北方血脉中的英气和久居南方浸染的温婉造就了潘乃奇柔中见骨的性格,反映在创作上便是求新、求奇,在传统与创新之间取得平衡——今事入戏,古戏新说,是其作品最显著的烙印。其代表作《断章》《琵琶声声》《川流不息》《武生》等,都颇具先锋意识。
实验戏剧《断章》结合了川剧和话剧两种艺术形式,颇为大胆。2012年年底,该剧搬上舞台,引发成都戏剧界的广泛关注。剧中的川剧部分讲述一对古代贫苦的青年夫妻故事,而话剧部分则以当下现实生活中的新婚夫妇呼应古代夫妻,映照关系颇为有趣。该剧主演之一、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国家一级演员蔡少波看来,《断章》是一种创新戏剧,可以吸引年轻人接触川剧,也是“让川剧更年轻”的一种手段,希望以此扩大川剧观众群。
之后,潘乃奇果然在创作上一面汲取传统养分,一面尝试新的表达。脱胎于古典戏曲《琵琶记》的现代都市情感戏《琵琶声声》,是她将自己的创作理论付诸于实践的又一次重要尝试。全剧采用“戏中戏”的双线结构,与传统川剧《琵琶记》中蔡伯喈赶考、赵五娘寻夫的情境穿插掩映,演绎了一出古今虽相似、命运各不同的悲喜剧。虽同是“琵琶”,所发之声却不同,所传递出的时代气息更不同,也因而被创作者命名为《琵琶声声》,声字的叠用寓意传统之声与当下之声的对比。
潘乃奇关注时情,剧剧有千秋,这种与社会发自内心的共情,有热血,也有责任。
“我愿意去相信,我们可以和我们战胜不了的一切相处,世界上并不是只有战胜和战败,还有月亮,还有森林里会唱歌的风。”这是吴瑜婷儿童剧《来自陌生月亮的信》里的台词,每个孩子都有一个闪闪发光的梦,挖掘和保护它们,是吴瑜婷一直在努力的方向。
吴瑜婷从小生活在凉山彝族自治州山区,物质的极度匮乏是城市里的孩子无法想象的。但当她走出大山,才体会到,大山中的生活虽不如城市富裕,但充满趣味,大山里的一切是孩子天然的游乐场,这种自然的陪伴,比城市里优越的物质更为宝贵。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吴瑜婷以笔为墨,镌刻了一幕幕孩童纯真的现实与梦想。2018年,儿童剧《海上的诺苏火布》在四川省重点关注作品和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艺术的资助下成功上演,剧中,吴瑜婷为观众展示出因为向往,所以凉山的孩子们都有丰富的想象力;因为封闭,所以孩子们从小都向往着更大更远的世界风貌。
儿童剧《来自陌生月亮的信》以凉山艾滋孤儿为题材,主人公阿措罗布是凉山州月儿坡小学一名小学生,阿措罗布的双亲就因艾滋病离世,她和姐姐因母婴传播携带了艾滋病毒,一直在接受药物治疗。写给“月亮”的信被邮递员马路路送到了成都某重点小学学生方月亮的手里。相隔千里,两个都叫“月亮”的孩子,在彼此的信里,看到了自己从未见过的世界,通过一个小小的邮筒,交换着自己的生活和梦境。通过想象,这些文字和图画有了生命,构建了一个由两个孩子的精神世界共同创造的广袤空间。他们在碰撞中改变,在沟通中成长,在爱中勇敢,他们既弱小又强大,最终他们的天真和爱带来了整个社会的关注,所有人都如月光一般,为了变成更好的自己、为了这个世界变成更好的世界而努力。
“唐朝有个文学家,叫白行简,他说梦有三种,‘彼梦有所往而此遇之’,对方在梦里去了一个地方,而刚好让你遇上了。‘此有所为而彼梦之’,你做了一件事,刚好让对方梦见了。”这是编剧陈小晓话剧《梦行者》的开篇台词,也是她在舞台上想要追寻的世界。
陈小晓的创作,注重对人物的体验、捕捉和塑造。小事情大矛盾,小空间大社会,小抉择大改变,小人物大情怀。2019年1月《梦行者》剧本通过四川省人民艺术剧院青年创想计划搬上舞台,在国立剧专旧址江安的青年戏剧节中演出,引起了观众强烈反响,获得了以姬崇恭教授为代表的评审团高度评价,并获得戏剧节最佳剧目奖。将现实题材以大胆创新的手法、极富中国传统色彩和西方特色的方式表达,在巧妙的剧情构思和舞台空间设计中融入大量中西文化元素,展现了当代戏剧前沿主题的中国表达。
陈小晓入选2019年国家艺术基金青年人才资助的剧本名为《给我一个拥抱》,剧本构思来源于一位中新社四川分社资深记者向她讲述的司法部门里三个人的故事,一位身患绝症依然在帮助艾滋病犯改造重生的老狱警,一位身怀六甲但遭遇职业暴露的年轻狱警,一个贩毒杀人却想尽一切办法千里大转监为儿子骨髓移植的母亲。这些人的故事触动了陈小晓的心,监狱、戒毒所、艾滋,在这个特殊环境里,冷漠、绝望、自省,重新获得爱与新生,正是对人心和人性的一次思考与探索,话剧《给我一个拥抱》应运而生。剧本用现实主义方法对真实案例改编创作,以平实叙事的视角,冲突跌宕的场面,直逼心灵的对话,以及温暖而有张力的抒情,讲述一个催人泪下、感人奋进的故事。
以小见大,以实喻虚,在事中寓情,在情中悟理,是陈小晓作为教师时教书育人的觉悟,也是她的戏剧观。
在舞台手段愈发多元化、舞台呈现愈发精彩纷呈的今天,不管是编剧还是演员,她们的初心反而更加沉寂,通过她们的作品,我们不难发现舞台上流动着的种种传统和现代因素,归根结底是她们对时代的一种思辨,再搬演至舞台,让人们见证一座城市、一方水土的新面貌。
|
### Index:408 《人生十六七》 人生新起点
人生新起点
作者:黄书满来源:《人生十六七》2015年第03期
我国的成人礼有数千年历史,古时称“冠礼”或“笄礼”,现在不断推陈出新,形式多样,甚至刮起了“复古风”。
镜头一:升国旗,鸣礼炮,行“冠礼”,学生们在家长和老师的陪同下走过“成人门”,踏上“成才路”……2014年3月30日下午,河北衡水中学举行了成人礼仪式。其中,参加观礼的团中央学校部部长杜汇良用“主题突出、主体明确、内涵丰富、形式创新”十六个字来形容这次仪式。活动中,很多家长和学生都流下了激动的泪水。
镜头二:2014年4月,南京市二十九中学约600名高三学生参加了一次特殊的成人礼。据悉,仪式的高潮部分是“承诺十八岁”环节,校长向全体学生赠送《宪法》,并提醒学生从现在起要明确公民责任、履行公民义务,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之后,校长亲自带领学生赴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提前体验大学生活。
镜头三:2014年8月23日,26名少男少女身着汉服在长春文庙完成了成人礼,完成了行跪拜礼、加冠加髻、献礼等“复古”流程,使学生感受传统礼文化的同时,也明白了肩上的责任。一位老人在年轻的父母中间较为显眼,她正在为自己的孙子加冠。她希望亲眼看到孙子的成人礼,希望孙子“做好人,做好事”。
成人礼是“告别懵懂,走向成熟”的一个标志。关于成人礼,你有哪些看法和认识呢?
赵天亮(初三学生):虽然18岁离我还有几年,但从网上看到,个别学校把成人礼“弄”得五花八门,真好想笑!古代的礼仪应该传承和发扬,但也不能“刻板式”地照抄呀,学生集体行礼看似场面壮观,却基本流于形式,没有起到教育的功能。不妨让学生参加一次集体活动,在劳动中肩负起责任,在交流中懂得感恩,这难道不好吗?比如:学生在家当一周“父母”,料理家中的事情,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
鲁珊珊(初三学生):成人礼是成长中的重要一课,然而,很多学校都追求形式,甚至不举办,实属不该。对于人生来说,知识固然重要,但人格的培养也不能忽略。一个人若无视自己的责任,不懂得“孝亲”,又何以“成人”?成人礼是走向成熟的一个节点,宣誓过后,你已经不再是一个懵懂少年了,而具有普通公民的合法权益,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所以,我觉得学校一定要重视成人礼,不仅要创新形式,还要落实内容,使学生真正受到教育。
赵冬阳(高三学生):成人礼让我感悟到,成长不只是学好文化知识,还要转变角色,肩负起新的责任。在家里,我们是父母眼里的乖孩子;在学校,我们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而我
们也在一天天长大,从孩子变为成年人。成年人就要学会担当,从“被爱”到“去爱”,从“被保护”到“去保护”,从“被给予”到“去付出”,使自己成为一滴水,融入社会的大海之中。
许美琳(高三学生):我觉得举办成人礼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人生只有一次这样的机会。在仪式上,很多学生都真挚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恩与信念,一声谢谢、一声宣誓、一个拥抱、一个鞠躬,都传递出“我成人了”。然而,也有个别学校追求形式,让学生穿上长袍,模仿古人“行礼”。与其形式主义,还不如多给学生灌输“敬老孝亲”的思想,让他们在实际行动中“成人”。
江晴羽(高三学生):成人礼不仅是一个年龄上的自然过渡,更是心灵上的一次洗礼。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仪式,我牢记了誓言,对自己也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在今后的道路上,我会用成人的勇气、智慧、恒心与毅力,肩负起生活赋予我的重任。现在,我已经长大了,即将迈进大学校门,开始新的生活。此时,我还想对父母说,没有你们就没有我的今天。无论何时何地,我都不会忘记你们的恩情。
陆非然(高三学生):成人礼对我的触动很大,在那个庄严的时刻,我意识到自己不再是小孩子了。我不能像以前那样,凡事都依赖父母,有时还耍小脾气。当18岁的钟声敲响,我必须以新的姿态去面对生活。纵然,生活中会有很多挫折,甚至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但是也不能逃避呀!既然走上了这条路,哪怕风雨兼程,也要义无反顾地走下去。不为失败找借口,而为成功找理由,我坚信条条大道通罗马,未来也不会辜负我。
罗亚环(学生家长):参加了女儿的成人礼,我也很受触动。转眼间,女儿已经成人了,而我也正走向衰老。不过,令人欣慰的是,女儿都听话,从来都不用我操心。我也知道,这个仪式对她来说也是很特别的。她将告别懵懂迈进大学的校门,她将在另一座城市开始独立生活,她将以自己的方式去审视和融入这个社会……我经常对女儿说,一个人只有清楚地认识了自己,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女儿各方面都很突出,但也不能骄傲,谦虚地接受别人的建议与批评,认真地改正自己的缺点,这对人生何等重要啊!
韩淑娟(德育主任):成长是一个过程,从幼稚到成熟,从无知到有知,一点点地接近理想。如果将人生比作一次远行,那么成人礼就是其中的一个驿站。在这里,你可以顿悟、反思、鼓劲,由此踏上新的征程。所以说,很多学校都非常重视这个环节,以不同的形式教育和鼓励学生,来告诉学生要懂得感恩,做一个有梦想且能担当的人。一个人立于世,不仅要知荣辱、明是非,还要坚定爱国的信念,增强为他人服务的意识。不能只看中成绩,还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告别“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勇敢地面对这个世界。
寒风吹来,松柏挂着冰雪,我在其间穿梭着,留下了一串串脚印。寒冷中,我迈着艰难的步伐,向火车站走去,准备参加“英语集训营”。这是一次特殊的经历,也让我感到自己长大了许多。
军事化的训练开始了,仅仅一周就使我受益匪浅。在最后一天,集训营举办了演讲比赛,我也参加了。那天雪大,风很猛,我的心也随之紧张起来。聚光灯闪着,整个舞台无比亮丽。“那是属于我的舞台吗?”“如果我发挥不好怎么办?”……我不停地问自己。“没关系的,即使失败了也不能打退堂鼓。”
经过抽签,我排在第二位。我知道自己无法改变排次,也没有时间再做突击,就只能破釜沉舟了。我为自己打气:“加油!加油!”
舞台比我想象的要大,我站在中央,台下黑压压的一片。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开始了“成长演讲”。“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用英语做自我介绍,并把自己的成长经历讲出来。其实,我以前也参加过演讲,只是这次是用英语来表达,自己还是缺少自信的。快要结束时,我突然停下来,不知道该怎么说了。时此,惊慌、恐惧等聚扰我的全身。我紧握话筒,它就像是我的救命稻草。大家已经看到我的恐慌,不但没有起哄,反而鼓起掌来。掌声让我感动,也给我带来了勇气。而且,评委们也露出了鼓励的微笑,向我频频点头……我的内心挣扎着,一定不能输!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做了一个精彩的结尾,然后走下讲台。
这次演讲并不成功,可以说是一次“败笔”,但我是一个失败者吗?一路走来,我不停地问自己,也通过不懈的努力去改变自己。从懵懂的少年到一名比较理智的高中生,我发现自己成熟起来了。高三上学期,学校组织了一次成人礼,这给我带来很大触动。“不是一个小孩子,而是一个男子汉!”这句话使我明白,从今以后将以怎样的姿态去面对人生。以前,我是父母庇护的小树,将来要成为家里的顶梁柱,如何肩负起这份责任,唯有从现在做起,将自己武装得更强大。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中,我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方向,并为之而努力拼搏。
其实,成长就是走向成熟的过程,在羁绊中不断摔倒又不断爬起来。只要心中那盏灯不熄灭,只要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就不会轻易停下前行的脚步,人生就会出现转机和奇迹。我也相信,在以后的人生之旅中还会留下更多的精彩的脚步,它们会让我变得更坚毅、更勇敢!
加油吧,为了自己,也为人家人!
加油吧,为了青春,也为了人生!
时光荏苒,每个人都会告别童年而走向成年的。那么,青春用什么来铭记?成长用什么来致礼?“成人礼”就是最好的方式。“成人”是超越时间尺度的一种蜕变,它不仅意味着生理和心理的成熟,还代表了个人对社会和家庭的责任,更是一种承担。人生只有一个18岁,18岁易逝而脚下的路却很漫长。在宣誓的一刹那,我们就已经意识到了角色的转变,使自己从过去的“依赖”逐渐走向“自立”,还要自觉培养对社会的责任感与公民意识,去规划未来,并用实际行动践行自我存在的价值。从“未成人”向“成人”的跨越,这不仅是一种形式上的变化,更是人生的一个新起点。唯有带着责任和使命上路,才能不虚度光阴,不给人生留下遗憾。
☉日本
日本的成人节源于中国古代的成人仪礼,主要是受中国“冠礼”之影响。从1948年起,日本政府就规定每年1月15日为成人节。这是日本国民的一大节日,届时全国会放假一天。
☉秘鲁
在成人仪式上,少男须通过“考试”——从8米左右高的悬崖上跳下去,来考验人的胆量,因而胆怯者永远不能成为“大人”。每次仪式上都有少男在跳崖时摔得鼻青脸肿,但这种古老的“跳崖礼”依然盛行于秘鲁,沿用至今。
☉刚果
在仪式上,少男由族长用锉刀将门牙锉成尖刀状,犹如斑马和猫的牙齿一样。据说,这种“铿牙礼”意味着少男已长成了“男子汉”,可以与任何野兽搏斗了。
☉德国
在德国,年满14岁的少男少女便要举行成人礼。每年的四五月份,少男少女穿戴一新,由家长或亲友陪同到当地的文化之家集合,地方政府负责人或社会名流先致辞,师长或亲友再向他们表示祝贺,并赠送礼物和鲜花,最后以聚餐的形式来庆祝成年。
☉墨西哥
墨西哥海滨地区有个部落的成人仪式很奇特,少男须携带一块沉重的大石头游过一条海峡,才能说明他已经成人了。
☉扎伊尔
扎伊尔的少女被带到森林,关在一间“圣屋”内,戒斋三天。期间,男子不得入内,而少女由当地妇女开导,帮助她为即将开始的成年生活做好准备。
|
### Index:409 《青年与社会》 人的现代化与日本国民性变迁
人的现代化与日本国民性变迁作者:任子扬来源:《青年与社会》2015年第01期
【摘要】日本作为亚洲最早走上现代化之路的国家,明治维新以后在西方的影响下采取了强有力的现代化政策,社会与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日本社会现代化趋势的发展,对其国民性的形成与演变产生了深刻影响。人作为社会变迁中的基本因素,现代制度的运行依赖于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中最有价值的目标,日本独特的现代化特质塑造出其特有的国民性。从社会与人的现代性研究入手能够更清楚地审视日本近代化历程中国民性的变迁,对我国社会转型期社会国民性格的重塑有重要启示作用。
【关键词】人的现代化;日本;国民性形成;变迁
一、日本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人的现代化
按照美国社会学家艾利克斯·英格尔斯(AlexInkeles)对人的现代性研究中的阐述,人的现代性主要体现在人的主观态度和客观行为两个方面。人的现代品质的形成相应地会与其所处社会的社会制度、科技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他还指出,涉及一个特定个体的行为集合构成的个人系统,取决于一个相对持久的群体共有的行为所构成的社会文化系统。其实,关于人的某种行为应属于个人系统还是社会系统通常很难确定,人最终的决定必定会带有一定的个人主观色彩。人的主观行为也会由其当下社会共享的社会规范所主宰。因而一个社会的变迁会给一个人的倾向、价值观念、认知能力、情感特征等方面带来改变。实践证明,当一个个体越置于现代化制度中,他的心理上的现代化程度就越高。一个社会成员的塑造与培养是由社会按照一定的标准来完成的,社会能够良性运行必然离不开人具备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知识与能力素质。所以,在人的现代化过程中,教育水平的好坏对人能否完成现代性转变具有极大的影响力。
社会的现代化有两个基本层面,即现代制度和现代人,现代人具有开放性特征,能够尊重和考虑多方意见,接纳新信息,吸收新元素,乐于接受社会变迁。而且现代人还表现出很强的时间观念,在生活中趋向目的性和计划性,重视学习专门技术,教育资源获得手段多种多样,能理性地对人和事物进行分析,从而对问题的发现与解决持有积极态度。类似于以上现代人特性的产生是由现代制度所决定的,人在现代社会结构条件下,达到逐步适应并较好地实现人的社会化。另外,一个国家社会现代化的程度与方向,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也会使在不同社会背景下人的现代性有所差别。
日本社会的现代化经历了两次重大的体制转型,分别是19世纪的明治维新和20世纪的战后改革。日本近代化始于明治维新,作为亚洲第一个走上全面西化与现代化的资本主义国家,经过维新后20多年的发展,国力日渐强盛,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但日本社会现代化之路有其特殊性,德国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提到,资本主义的成立背后隐藏着新教禁欲的伦理。日本并非基督教社会,但学者在研究日本历史的过程中试图找出能够取代新教的东西。另有日本学者认为,在日本全心全意地工作的“勤劳哲学”诞生了资本主义劳动伦理。还有学者将极端的世俗性和个人主义放置于日本现代化内部探索后表示,尽管日本是亚洲型农耕社会,但它在受血缘和地缘的束缚上极其宽松,日本的权力腐败问题极为罕见,日本人重视国家、社会、政府胜过重视私人关系,这种现象加强了现代组织的统治力,所以建设一个新型现代、合理的官僚体系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并非难事。
二战后,日本随着高速经济成长期的到来,时代变迁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变革,日本社会国民意识随之发生了戏剧性转变,如少子高龄化社会带来的家庭成员数减少,高学历化社会到来,第三产业人群的不断增长与全年劳动总时间的减少,全球化以及商业时代的迅猛趋势使国民生活各个层面产生变化,特别是基本价值观在经济、社会及文化领域的改变尤为突显。
历史实践经验表明:现代化是一个包含人的现代化与社会现代化两个层面的整体变迁过程,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主导动力,社会的现代化是人的现代化的现实基础,所以,社会现代化归根结底还是有赖于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实质是要求人的价值道德观念、行为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传统人到现代人的转变。日本伴随着国家的大变革,日本人的现代化转型步入正轨。而对日本人的现代化转型的讨论和认识实际上是围绕国民性问题展开的。
二、日本国民性的持续和改变
“国民性”是指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自然形成的,其大多数社会成员所普遍具有并重复出现的文化、社会心理及行为方式的特征的总和。所谓“日本人的国民性”就是把人的共通本性抽取出来后剩下的东西。
早在明治初期,日本近代教育之父“福泽谕吉”出版了《文明论概略》一书,福泽谕吉作为明治时代知识分子,提倡“脱亚入欧”。他认为日本人缺乏集体讨论进行众议的习惯,并从教育国民的角度进行了论述,揭示出日本人相互之间细腻的交往心理。他还看到当时日本权力的不平衡渗透于人际交往之中,由此他提出了存在于日本人身上阻碍社会进步的上下意识和内外意识。
日本明治时代国文学者芳贺矢一认为日本人有注重现实世界,热爱亲近大自然,乐观且自尊心强,喜爱简朴单调,细致精巧,爱好清洁,重礼节以及温和宽容等特点。芳贺对国民性的总结展示出了日本人的长处,同时,他还向自己提问国民性会如何变化,是否该变化,并将这些长处结晶后归结为武士道。
日本教育家新渡户稻造认为武士道对日本人性格的形成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在其著作《武士道》中他举出了义、勇、仁、礼、诚、名等武士道中包含的道德条目。关于武士道在日本人性格形成过程产生的影响中,他从社会的角度提及武士虽然摆出超然于民众的态度,但还是树立了道义的标准,并作为自己的模范来指挥民众,他认为武士道中存在对内以及对外的指导。对外是福利主义,谋求社会的安定幸福,对内是纯粹道德,强调为了道德而履行道德。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RuthBenedict)在《菊与刀》中表达出日本人存在的矛盾现象,并展示出日本社会是由年龄、性别、家族关系、社会关系的不同而组织起来的拥有上下之分的阶层制社会,还从功能论的角度解释了与等级关系相结合的精神至上的各个项目,分析了日本人“重视名誉”“集团性”“恩”“义”等国民性特征的酿成。
从以上几部代表性著作可以看出,从锁国之前到昭和二十年(1945年),关于日本人的国民性进行简单归纳后发现其主要特性有:遵循事理,强烈的荣誉感,彬彬有礼,好奇心强,存在上下身份之差,拥有集团性,形式主义强烈,缺乏自由。战后到昭和四十五年(1970年)日本人的特性主要体现在:对待自然的态度,等级化的人际关系,直观式理解和他律性。将二战前后的不同时期主要特性进行对比,集团性,形式主义和缺乏自由从其本质上来看是他律性,而等级化的人际关系与他律性是非常重要的日本人特性。
通过观察,时代变迁并未使日本人的核心特性有所改变,但是,在明治维新之后,文明开化的思想潮流改变了日本的社会氛围,极大地影响了国民性人格的形成。日本政府的决策也使得社会、文化产生了巨大变迁。于是,不变的部分成为了核心,广义的文化整体得以持续,从而与文化相协调的人的特性才得以延续。
经历过二战洗礼的日本,制定了新宪法,自由、平等、博爱的精神蓬勃高涨,一切制度的重建对其国民性格的改变有所作用,国家产生变化也取决于当时整个国家所谓民主主义的全新理念,人们在这种理念下,各在其位,各尽其分。并且在家族主义和共同体意识下衍生出了“集团主义”的价值观念。而理解其国民性中强大的名誉感也是解释这一行为的关键所在。
三、结语
研究日本近代化以来国民性的变迁,离不开对日本社会现代化进程中人的现代化探索,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经济发展速度迅猛,特别是在战后经济高速成长期,日本在社会领域的各个层面,确立了个体的归属所在,个体通过履行义务,进而明确了属于自己的社会权利,因此,社会的现代化便成为了一种人人都在构建的个体的现代化。并且,个体归属感的确立不仅仅是某种现实的实体存在,更是一种情感归属的依托。立足于“集团主义”,日本国民在意识层面逐渐形成了“自由与平等”的观念,这也折射到其民众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
### Index:410 《绿色科技》 人类对物质和能量高效利用途径的启示
人类对物质和能量高效利用途径的启示
作者:唐建淮唐茂艳来源:《绿色科技》2013年第10期
摘要:指出了人类在自然环境中对物质和自然能的利用已经非常广泛和发达,从宏观至微观、从有限至无限极大促进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特别是在电能、原子能的发掘利用方面,利用了物物相互作用的“数量级效应”,人类的智慧得到了高度的展示和启发,让人们在生存斗争中受益匪浅。阐述了不同阶段人类对物质和能量的利用,对今后的可持续利用,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关键词:物质;能量;宏观;微观;数量级效应中图分类号:S2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100007021引言人类所处的自然界是一个物质的世界,而且是运动变化的物质世界。物质和能量密切联系在一起,是一对孪生兄弟,物质是能量的载体和体现者,也是能量的贮存者。各类物质在能量的作用和反作用下形成了运动变化的自然界。人类是自然界中一类高级生物成员,虽然其本质与自然界或物质世界是一致的,但人类有制造和利用工具的特性,在人类这个层面演绎出了人类特有的、丰富的对物质和能量利用、运作的局面。人类自身有一个长期进化、发展的过程,相应地人类利用物质和能量方面也有一个不断更新、优化的过程,本文对其过程作如下阐述。2初级阶段——人和物之间的直接作用该阶段人类利用物质和能量有几个特点。(1)被利用的物体是有形的且形体较大的。我们从已了解的原始社会中可以看出,人类的祖先都是借助木头、石头,凭借自身生物体的力量(或能量)来进行很多猎食、打斗活动,人类的食物均是有形的且形体较大的,如各种动、植物。完全处在一种“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状态。对物质和能量的大小的考量没有一个量化的指标尺度,只用一些感觉来形容,如“力大无穷”、“力大如牛”、“天大地大”、“巨大”等。(2)被利用的物质和能量,尽管当时不能量化,但其范围和大小均是有限的,而且极其有限,所以在初级阶段,人类与其他动植物成员一样,仅仅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对自然界生态的影响力很小。(3)被利用的能量均发自人体本身,虽然借助了木头、石头等硬物,还停留在“人—物”作用方式上。
3中级阶段——“有形体物”的利用或借用马克思曾经说过:人和动物最大的差别就是人类会制造和利用工具并改造利用自然。随着人类的进化和进步,在自然环境的选择和作用中,人类不但学会了制造一系列的简单的工具,如刀具、利器、绳子、轮子等,用这些工具更轻松地获取食物和其他物体;同时,在获取能量上,特别是自然界能量上,人类充分认识到物物作用的原理来获取更大、更长久的能量,如借助风能的帆船、借助水流动能的水车、借助热能的锅炉等等。可以看到这些借助自然能的方式可产生人力所不能及的巨大力量,完成人力所不能完成的工作,对自然生态中的非生物质和生物质产生了巨大的效应,用今天的话讲就是人类的生产力有了极大的进步,这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了不可估量的意义,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得到了充分的促进和保障。人类利用物物作用的原理取得了极大的成效,但我们对物和能的应用基本上还处在对物的某个阶段上,那就是物绝对是有形态或形体的,能也是它们承载或储藏的,也可以说是“宏观的能”和“宏观的物”,可以说是人的视觉可感知的,对“应用物”之一的人类所制造的工具可用具体数量来表达,但对另一种“被应用物”只能用笼统的数量单位来表示,如“流量多大的河”、“几级的风”、“体积多大的水”等等。简而言之,该阶段还停留在宏观层面上,对物和能的认识和利用还没有切入到物和能的最小结构或单位上,能是较大,物的数量也较大,但还没有完全超出人的感知之外,还是有限的,其根本就是被应用物的“物结构”或“能机理”都局限于人的感知之内,是可度可控的。4高级阶段——“微观世界超大数量级”的利用在继续第二阶段的基础上,这一阶段更大、更神奇的特点是开发、认识并利用了新的客体和能量载体。在物质利用上指的是分子层面,在能量载体上则是分子、原子、质子、中子、电子、量子层面。这一阶段,在物质利用上,无论是生物体还是非生物体绝大部分还是“有形体物”,虽然人类也知道所接触的“有形体物”是“分子”的集成体,分子的结构也了解,如水、盐的分子的结构,但人能感觉的还是“分子”的集成体——物体,体现属性的不是单个分子,而是“分子”的集成体,称之为物体属性,在非生物体方面有很多,如水、石油、煤等;在生物体方面,有粮食、蔬菜、食用菌、生物激素等;在能量的应用上,就有了质的变化和提高,是人类伟大事业的发现和应用,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和意义。人类凭借自己的智慧认识到物质的微观世界的相互作用及其效应:电子及电能,原子及原子核裂变能,量子及光能,等等,我们知道原子、电子、量子都是极微小的物质组成部分或组成单位,电子其质量为9.11×10-31kg,0.511MeV,一个原子的真实质量很小,国际上统一以C的1/12的质量(1.6606×10-24g)作为质量的标准,得到统一的各原子的相对质量,例如同位素H的原子量为1.007825、同位素C的原子量为12.0000。人类用肉眼能感知的物体所包含的原子、电子的数量是绝对的“海量”,是人类社会自身的眼光、语言、能力难以理解和企及的,那么,以它们作能量载体或信号载体,所产生的能量和信息量的大小也是一样的效果。对此,人类既感到迷惑又不得不惊叹,人体感觉不到的小物质、小单位承载的小能量,在客观的海量数量单位背景下,产生的巨大力量和变化,不啻是人类发现和运作自然界的伟大魅力和最高境界所在。
电能、原子核裂变能及中子、质子能与有形体物产生的能有些不同,后者是有形的,人力较易控制;而前者是无形的,而且是在海量级数量单位背景下产生的,一旦发生,人力无法控制,并且其威力也是后者无法比拟的。前者接近无限,后者是很有限的。5讨论和启发综上所述,我们认识到人类对物质和能量的利用可以说是从直接利用自身到间接利用它物,从宏观有形体物运作到微观无定形粒子运作,从可控有限到不可控无限。基于这样的运作过程,人类征服自然的力量则从小到大,活动空间也一样从小到大,甚至于无穷无尽。获取物质的数量和种类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以至于无穷无尽,从而使人类有了可持续性的生存和发展。鉴于此,不难看出人类获取最大能量和物质的手段或机理是宏观有形和微观无形层面的运作,其玄秘之处在于其运作基本单位极其渺小,承载的物和体现的能微乎其微,但只要其数量是巨大的海量,产生的结果是无与伦比的,这样的物物作用机理对人类世俗、平凡的眼光还是有很强的欺骗性。若把该作用机理投放和运用到更广泛的生活、科技中,肯定会产生相当大的功效。在中国共产党的现代革命斗争中,根据当时的革命形势,提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是基于该原理的数量级效应。农业生产中,我们现在应用的大田作物小麦、水稻、玉米、大豆和很多种蔬菜,特别是种子作物,都是微小单位个体,以克(g)、毫克(mg)为单位,但群体拥有的单位数量是惊人的海量,小小一粒种子,一代的繁殖率达几百倍至上千倍,加上种植面积的大数量,其数量级效应也得到了充分发挥。我们在禾本科大田作物育种中,重视其分蘖力的选择其实就是考虑到它的数量级效应能否得到优化。微生物食用菌的发掘利用,也是人类在该机理方面的应用。今后,我们对某些物质微观小单位个体,不管是生物性的还是非生物性的,只要其群体有能量运作或增殖特性加速度,千万不能忽视和小看,运作得当,可获得相当大的能量和充足的物质,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大大有利;反之,对人类贻害无穷,如癌细胞、艾滋病毒的数量级效应运作。展望未来,人类在物质微观层面对物质、能量和信息的开发和利用上将会有新的开拓、提升,人们生活节奏将更加快捷多变。参考文献:[1][美]阿西莫夫I.生命和能[M].黄渝生,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1.[2]林世成,闵绍楷.中国水稻品种及其系谱[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3]陈华癸,樊庆笙.微生物学[M].3版.北京:农业出版社,1979.
|
### Index:413 《餐饮世界》 什么是广东早茶
什么是广东早茶作者:地球知识局来源:《餐饮世界》2019年第10期word/media/image1.jpegword/media/image2.jpegword/media/image3.jpegword/media/image4.jpegword/media/image5.jpegword/media/image6.jpeg
唐朝安徽人曹松的仕途一直不怎么顺利,最终到了71岁那年才被钦点为进士,漫长的考试生涯终于告一段落。
为了排遣自己长期不被朝廷认可的苦闷,这位唐朝诗人和很多失意文人一样选择了南下游历,在山水之间寻找自己的内心。但和很多自我放逐的文人不一样的是,曹松为广东带来了一样礼物,这颗种子此后在岭南温润的气候中不断生根发芽,长成了一棵属于广府饮食的参天大树,至今都还是广东美食的金字招牌。
从茶铺到茶楼
曹松给广”东带来的是从浙江山区找到的茶种。当他在佛山西樵山停留时,试着在这片沃土,上种了一些茶种,却没想到这些茶长得比浙江的还要好。这被《广东新语》认为是茶叶进入岭南的标志,从此岭南形成了极为发达的饮茶文化。
关于物种传播的精确传说,可信度总是堪忧,但茶叶是在唐宋年间传入广东这一点却没有什么疑问。广东潮汕,至今都是中国著名的古树茶叶产地,尤其是潮州凤凰镇那棵宋代凤凰单丛,是广东接受茶文化最真实的缩影。
美味的茶汤,构成了广东人饮食的重要部分,同时也为另一种有趣的餐饮形式奠定了基础。
清末,广府文化的中心一广州,一度是全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口岸,商品经济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城镇化和工商化。大量洋人、周边手工业者、农民、外地商人涌入广州城,让厂”州一时间成为人流物流聚集的南方绝对中心,社会复杂程度也大大提高了。
收入低微的脚夫和工人很难在广州拥有自己的住宅,日常工作又极为辛苦,在气候湿热的广东经常流失大量水分,同时他们还需要进行同业者的社交,以找到最近的工作机会。广”州最早,也是最简单的茶楼,就是为了服务:这些劳动人民而诞生的。
那时候的茶楼甚至都算不上楼,只是一个个沿街的小铺子。《清稗类钞》是这样描述这些茶铺的:“粤人有于杂物肆中兼售茶者,不设座,过客立而饮之。”这真的是非常简陋的茶铺了,但确实能起到为行人解渴,并起到提供简单社交场所的功能。
虽然店面很简单,店老板们在泡茶时可不敢偷工减料,因为即使是这些来打工的广东体力劳动者,也都是品茶能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在茶水方面没有两把刷子的店铺很快就会被淘汰。
所以在这些简单的茶肆中,供应着各种不同的茶水,“最多为王大吉凉茶,次之日正气茅根水,曰罗浮山云雾茶,日八宝清润凉茶”,都是适应广东气候,解渴效果很好的茶水,大受这些脚夫工匠的欢迎。
店家们很快发现,这些劳工在喝茶的同时,也有用餐的需求。这是因为广州的码头在城南,而穷人一般聚居在城北,用餐往返城市南北非常不便,工人们都希望能随处找到价廉物美的食物,赶快把三餐对付过去好继续返工。
广东早茶里标志性的“一盅两件”最早就是为了服务这些人的。茶铺在卖茶的同时,供应肉包、米饼、米糕等果腹的简单点心,茶费二厘,被称为“二厘馆”。
随着这种茶铺悄然走红,大商人和外国人也意识到这是不错的社交场所。比起传统的酒楼,这样的场所更随意放松,适合谈一些非正式的口头协议。而且香浓的茶水也远比酒更适合广”东的气候,所以这些有钱人也纷纷前来探秘。
他们的消费意愿明显高于体力劳动者,简陋的茶铺也开始向更高级的形态进化,以服务这些大人物。作为餐饮名片的广州茶居和茶楼,就这样出现在了历史舞台上。
广府人的早茶世界
光绪年间,广州城里出现了一座巍.巍高楼,引来了不少老百姓围观。
这座三层的高楼,并不是军事嘹望台,也不是政府办公场所,而是广州最早的大茶楼“三元楼”。这座楼为广州的早茶楼设置了一种新的模式:人们可以自由进入各个楼层用餐,但是越往上去,餐饮的价格也就越高。当时广州人对三元楼的评价是“有钱上高楼,无钱下地痞”。
有了三元楼的示范,此后广州的茶楼纷纷受到了影响,变成三层甚至更高层的建筑,以楼层划分阶层,为不同的社会人群提供不同的餐点和服务。比如有莲蓉第一家之称的莲香楼,不仅在广州的总店如此设计,也把这种多元包容的餐饮形式带到了香港,成为港式餐饮的一朵奇葩。
这是很朴素的餐饮行业运营法则,也和广东早茶的品尝特点有关。
广东早茶是一種慢餐饮,食客在家收拾完毕,就可以漫步到茶楼里,从早上一直坐到下午。中间茶水可以不断免费续杯,还允许客人自带茶叶,这样茶费还能减半。后厨也在不断制作各式点心,用肠粉、糯米鸡、春卷、凤爪等具有岭南特色的精美餐点不断满足客人的味蕾。
早期作为社交场所的茶楼,也让人们用餐的节奏变得慢了下来。三五好友相约进入茶楼,上可以谈论国事,下可以八卦街坊,话题永远无穷无尽,不知不觉之间一天就过去了。唯有堆积如山的茶叶渣和蒸笼能证明他们在茶楼里呆了多久。
这样的餐饮形式注定了茶楼的翻台率不会太高,必须扩大营业面积,以提高一块地皮上的盈利率。
擅长做生:意的广东茶楼老板们还为茶楼选址制定了一些标准,比如一定要建在街道的路口,以尽可能地吸引人流。
缓慢的早茶过程同样也是一个容易进化出餐桌礼仪的进餐场景。在长达百年的进化过程中,人们为早茶发明了一系列专属的餐饮规矩。这往往是老广们约定俗成的默契,外地人跑到广州去叹茶,这些讲究不可不知。
比如在茶水喝完以后,客人需要自行打开茶壶,示意服务员前来免费续水。茶盖不开,续水不来,这叫“揭盖续水”。再比如桌上有人负责倒茶时,受茶人要把食指和中指弯曲叩打桌面,感谢倒茶人的好意。这个礼仪执行起来并不复杂,甚至难以观察,但却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恩,在广州这样的商业社会殊为重要,被称为“扣指茶礼”。
从建筑和运营,到茶水和点心,再到不成文的小规矩,构成了户“府人割舍不掉的早茶世界。
早茶之叹
百年早茶,是广府除粤菜以外的第二块精致的金字招牌,非但本地人热衷于此,外地人即使没有吃过也一定听说过早茶的大名。
但很可惜的是,与粤菜在全国如日中天的扩张不同,早茶却没能真正征服全国,甚至在广东本地也出现了令人哀叹的萎缩。
现代信息和交通技术,将世界逐渐拉平,却也让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越来越难以区隔,生活节奏大大加快。而早茶偏偏是一种慢节奏餐饮,忙于生计的年轻人往往有心却无力去叹早茶。这让早茶店的顾客老龄化极为严重。现在走进广州的早茶店,很难找到前来品味人生的年轻人,满座都是摊着报纸举着放大镜休息的大爷大妈。
由于年轻人的餐饮需求发生了变化,一些快捷餐饮模式顺势在早茶的大本营崛起,更快地分流了原本属于早茶的消费群体。包括肯德基、麦当劳在内的国外快餐和包括沙县小吃、黄焖鸡米饭在内的国内连锁快餐在广东涨势凶猛,本土餐饮里唯有出餐同样迅速的潮汕隆江猪脚饭能与之一战,缓慢的早茶市场被打得七零八落。由于茶楼的消费群体被分流严重,过去如日中天的茶楼也开始留不住人才了。
一个好的点心师需要经过至少五年的培养,并在和客人的交流中提高技艺才能成型。但在生活节奏变快,收入渠道多样的今天,很多年轻厨师并不愿意付出这样的时间成本,往往急于求成。在一些老字号茶楼,最好的点心仍然是依靠年迈的老师傅,甚至返聘的退休厨师完成的,人才断档非常严重。
而对于那些实力没有那么雄厚的茶楼来说,既然点心师青黄不接,那就干脆直接购买速冻半成品点心好了。这些茶楼的厨房已经不是过去热火朝天的点心世界,而只是一个超市和食客餐桌之间的加热中转站。有调查显示,有26%的广州消费者认为早茶的品质已经严重下滑,找不回当年的味道了。
若是点心的特色全部消失,人们在茶楼吃到的只是自己也完全可以在超市买到的速冻食品时,去茶楼就更加没有必要了。一些老茶楼甚至连老客的生意都无法维系,直接变成了游客化的店铺。旅游餐饮中的单次博弈,也从经济上决定了这些茶楼的品质下滑更加无法遏止。
城市的发展不断向前,发达的商业总能为城市带来更多机会,让更多人受益其中,这是我们无法逆转的趋势。
但商业化终究会冲淡人情味,让匠心与传统都归于平庸,这也同样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
然而,一口早茶,终究还是一口叹不尽的广府清香。
|
### Index:414 《声屏世界》 从2013年电视娱乐节目看省级卫视频道专业化发展现状
从2013年电视娱乐节目看省级卫视频道专业化发展现状作者:彭姝来源:《声屏世界》2014年第11期
在央视索福瑞公布的2013年第一季度的综艺节目收视份额排名中,占据前六位的分别是中央台三套、湖南卫视、中央台一套、江苏卫视、上海东方卫视、浙江卫视。除央视外,湖南卫视、江苏卫视、上海东方卫视以及浙江卫视成为省级电视台极具竞争力的代表。本文选取湖南、上海、江苏、浙江四家卫视2013度娱乐节目发展现状作为研究对象,以此来探讨四家卫视频道专业化的发展现状。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分析,对省级卫视未来的娱乐节目制作以及频道专业化发展提供一点参考价值。
2013年度四家卫视娱乐节目情况
自2012年1月1日起,我国实行“限娱令”开始,各地方电视台都对自己的娱乐节目进行了调整,有些电视台甚至直接删除或停播一部分娱乐节目。2012年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的热播是“限娱令”实施后,我国省级卫视娱乐节目的首次大捷,《中国好声音》也是继《超级女声》之后中国电视界歌唱类选秀节目的又一高潮。2013年,各省级电视台也开始针对本频道的定位对娱乐节目进行了新一轮的调整,力图在节目同质化现象严重以及各种限令下取得竞争优势。
纵观湖南卫视2013年播出的主要娱乐节目,除去《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百变大咖秀》与情感相亲类节目《我们约会吧》外,新增四档娱乐节目,其中三档是有关音乐歌唱类的节目,即《我是歌手》《中国最强音》《快乐男声》,还有一档真人秀节目《爸爸去哪儿》。在这八档节目当中,《我们约会吧》是购买了英国节目《TakeMeOut》的版权,《我是歌手》购买了韩国MBC电视台的同名节目版权,《中国最强音》购买了英国节目《X—Factor》的版权,《爸爸去哪儿》则是购买了韩国MBC电视台《爸爸我们去哪儿》的版权。
2013年度上海东方卫视的主要娱乐节目中,《百里挑一》《谁能百里挑一》《梦立方》《今晚80后脱口秀》都是保留节目,打造的新节目有四档,即《晓松说》《舞林争霸》《中国梦之声》以及《谁是大擂主》。《百里挑一》和《谁能百里挑一》是情感相亲类节目,《今晚80后脱口秀》和《晓松说》是脱口秀节目,《舞林争霸》是舞蹈类节目。音乐类的有两档,即《中国梦之声》和《谁是大擂主》。在这八档节目当中,《梦立方》是购买了英国ITV2009年全球最劲爆益智游戏节目版权,《舞林争霸》引进了美国FOX出品的节目《舞林争霸》的版权,《中国梦之声》引进了《美国偶像》的版权。
江苏卫视在2013年在保留了情感相亲类节目《非诚勿扰》和益智类节目《一站到底》两档老品牌节目外,也推出了四档新的娱乐节目,即益智类节目《芝麻开门》、明星真人秀节目《星跳水立方》、明星企业家真人秀节目《赢在中国蓝天碧水间》以及歌唱类节目《全能星战》。在这些节目当中,《星跳水立方》引进了德国节目的版权。
浙江卫视在2013年仍保留了五档老品牌节目,即歌唱类节目《我爱记歌词》、综艺节目《中国梦想秀》、情感相亲类节目《爱情连连看》、脱口秀节目《壹周立波秀》以及2012年推出的红遍大江南北的歌唱类真人秀节目《中国好声音》,推出的三档新节目是:相亲类节目《转身遇到TA》、明星真人秀节目《中国星跳跃》,以及明星子女真人秀节目《我不是明星》。其中,《中国好声音》引进的是荷兰著名电视节目《TheVoiceofHolland》的版权,《中国星跳跃》引进的是荷兰节目《celebritysplash》的版权。
以四家卫视为代表的省级卫视频道专业化发展现状
一、四家卫视都有特色化、专业化的频道定位,2013年所播出的娱乐节目也基本符合本频道的定位。早在2003年湖南卫视就提出了“锁定娱乐、锁定年轻、锁定全国”的“三个锁定”的频道发展方向。纵观湖南卫视娱乐节目的发展历程,从最开始的《快乐大本营》《超级女声》《快乐男声》《天天向上》到适应时代潮流的《名声大震》《我们约会吧》再到2013年推出的《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等节目,都已经成为湖南卫视的知名娱乐品牌节目。湖南卫视的娱乐节目都抓住了娱乐的主题,围绕快乐的定位,再加以注入新的元素充实“快乐”。例如,2013年推出的《爸爸去哪儿》这档节目,就是在体现湖南电视台快乐定位的前提下,加入了“亲子”“明星家庭”“亲情”等多种元素推出的一档真人秀节目。湖南卫视在打造特色自制栏目方面确实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娱乐节目确实也达到了让大众快乐的目的。无论从视觉上的频道栏目内容到频道片花,还是从听觉上的背景曲和解说词,湖南卫视的娱乐节目都形成了统一的“快乐中国”的品牌形象,湖南卫视确实将“快乐”的主题发挥得淋璃尽致。可以说,湖南卫视一直在频道专业化的道路上努力。
2004年,江苏卫视确立了以“情感”为核心的频道定位,并经历了“以资讯为核心,以情感为特色”,再升级到“情感天下,幸福中国”的频道定位发展过程,所以它所推出的娱乐节目基本上与“情感”联系在一起。例如,2010年推出2013年继续保留的相亲类节目《非诚勿扰》就是江苏卫视的经典品牌栏目。《非诚勿扰》十分符合江苏卫视的“情感”定位,收视率一度超过湖南卫视的《我们约会吧》。再如江苏卫视2013年全新推出的节目《赢在中国蓝天碧水间》也能够较好体现出江苏卫视的频道定位。该节目是国内首档商业明星公益真人秀节目,节目邀请了十二位明星企业家通过商业实战赢取公益基金,获得的公益基金会捐赠给公益组织。这档节目在满足广大观众“窥私”心理下,又给观众上了一堂商业实战课,同时该节目还彰显人们对日益恶劣的生存环境的关注,号召社会大众行动起来关注公益、关注环境。这样的节目完全能够体现出“幸福中国”的主题。
2003年,东方卫视也确定了自己的频道定位:“现代、国际、青春、海派”,简而言之,即“时尚化”。因此,上海东方卫视的许多娱乐节目也主要围绕着“时尚化”主题进行打造。从早期的《我型我SHOW》《加油!好男儿》《舞林大会》《非常有戏》等娱乐节目,再到《中国梦之声》,这一系列的娱乐节目都是上海东方卫视围绕其频道定位量身制作的娱乐综艺节目。2013年东方卫视推出的《中国梦之声》歌唱类选秀节目,该节目不仅集合了大量年轻时尚会唱歌的俊男美女,而且还邀请了黄晓明、李玟、韩红、王伟忠担当评委,这样的明星评委也成为了该节目的一大看点。
2008年,浙江卫视确定了自己的频道定位为“中国蓝”。虽然浙江卫视没有明确的品牌定位,但并不意味着它没有明确的方向。浙江卫视的发展方向呈发散式——“新闻、公益、人文、综艺”,简言之,就是整合电视资源,实现“全互动”发展。在这种“全互动”的过程中,“中国蓝”品牌定位覆盖了品牌打造、综艺娱乐和广告宣传等四个方面。面对当今娱乐节目泛滥的现状,浙江卫视激流勇进,开创了娱乐节目集群化的先河,先后推出《我爱记歌词》《我是大评委》《爱唱才会赢》《中国好声音》《中国星跳跃》等综艺节目,成功拉开了与其他省级卫视综艺娱乐节目的距离,一跃成为继湖南卫视后的又一娱乐大台。浙江卫视在创办娱乐综艺节目时,始终坚持“打造平民娱乐品牌栏目,秉持公益先行”的理念。例如,《我爱记歌词》一直打着“平民娱乐,全民K歌”的旗帜,此外,节目还设立公益基金,在尽情娱乐的同时,也关注社会低收入群体。将“娱乐和公益”有机结合,尽显人文关怀,这为浙江卫视“中国蓝”品牌的传播提供了美誉度。“中国蓝”这样大气、深邃的频道定位内涵让浙江卫视深入人心,也让浙江卫视成为了又一个让能让观众记住的品牌频道。
二、虽然四家卫视都在频道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努力,推出的娱乐节目也基本符合本频道的定位,但节目同质化现象明显,原创节目较少,频道专业化、特色化不够清晰。从2013年度娱乐节目发展现状来看,四家卫视都保留了自己的经典品牌栏目以及情感相亲类节目。此外,各类音乐节目的崛起也是荧屏一大亮点。继2012年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取得了不菲成绩后,湖南卫视、上海东方卫视在2013年也先后推出了类似《中国好声音》的草根音乐选秀类节目《中国最强音》和《中国梦之声》。另外,湖南卫视在2013年第一季度推出了明星歌唱竞技类节目《我是歌手》,同年10月,江苏卫视推出了明星歌唱竞技类节目《全能星战》。虽然这些节目都取得了不俗的收视成绩,也成为了民间议论的焦点,但根据四家卫视2013年所播出的娱乐节目,我们不难发现一个现象:四家卫视的娱乐节目同质化趋势严重。
相亲节目继续泛滥。2013年的情感相亲类节目泛滥,光是四家卫视的相亲节目就有六档。湖南卫视有《我们约会吧》,江苏卫视有《非诚勿扰》,上海东方卫视有《百里挑一》《谁能百里挑一》,浙江卫视有《爱情连连看》《转身遇见TA》。情感相亲类节目在这四家卫视都存在,有些卫视甚至还有两档。而这些相亲节目除了在节目规则上存在不同之处外,其他的基本上都是相似的。首先,四档节目都是婚恋交友类的娱乐节目;其次,四档节目都是集“美女”“时尚”“爱情观”“婚姻观”等多个当下热门议题于一体;最后,四档节目都以嘉宾犀利极端的话语、搞怪另类的造型或者煽情做作的爱情故事来博得观众的注意,争夺收视率。
草根歌唱选秀节目风起云涌。2013年的草根歌唱类选秀节目再一次进入新高潮。2012年,浙江卫视大胆引进国外娱乐节目版权全新打造了一档歌唱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并迅速吸引了全国观众的眼球。2013年开始,各家卫视也纷纷效仿开始引进国外选秀节目的版权。湖南卫视购买了英国节目《X—Factor》的版权推出了《中国最强音》,上海东方卫视引进了《美国偶像》的版权打造出《中国梦之声》。几档节目推出后,也纷纷引起各界的议论,虽然几档节目都取得了一定的收视率,但省级卫视间互相效仿PK,盲目跟风的现状也着实让人担忧娱乐选秀节目的未来。
|
### Index:417 《上海党史与党建》 从“三严三实”看党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从“三严三实”看党的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作者:徐文震来源:《上海党史与党建》2015年第10期
[摘;要]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始终重视作风建设的先进政党。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在作风建设上都取得重大成就。改革开放后,党在作风建设方面取得了新的认识和成果。“三严三实”是怀揣中国梦的中国共产党人作风建设的新坐标。
[关键词]“三严三实”;作风建设;先进性
[中图分类号];D2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28X(2015)10-0028-03
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是一个永恒的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中国共产党94年风雨历程,始终保持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始终把作风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重要范畴,并保持其先进性和纯洁性。
一、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时期
形成了三大优良传统作风
党的作风建设是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到严的过程。党创立初期,就明确规定党的任务是为全中国人民的利益而奋斗。毛泽东从1925年至1926年间,先后写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国民革命和农民运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初步阐明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实际情况和革命与群众结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苏区时期,就有“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来办公,脚穿草鞋走山路,夜打灯笼访贫农”的歌谣。1929年12月,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首次指出,红军的任务,除了打仗消灭敌人,还要担负起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的任务。[1]1930年5月,毛泽东针对党内存在的“左”倾教条主义,写了《反对本本主义》一文,批评了离开实际调查的机会主义和盲动主义,提出“中国革命斗争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情况”。[2]五次反“围剿”斗争,我们党更加认识到依靠群众的重要性。毛泽东在1934年1月写的《关心群众生活,注重工作方法》一文中明确提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群众,不依靠群众,不关心群众生活,是什么任务也不能完成的”。[3]
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党进一步强调了理论与实际结合、坚持群众路线的重要性。毛泽东在《实践论》和《矛盾论》中深刻阐述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重要性,为最终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1942年,党开展的延安整风运动是一次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思想洗礼。在此期间,毛泽东先后发表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延安整风使党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得到极大的普及和推广。1943年6月,毛泽东写的《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科学阐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
1945年4月党的七大上,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明确指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4]刘少奇在《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中提出: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政治路线,其基本精神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周恩来也指出:我们党从六大到现在,之所以能够经历国内外重大事变和考验,成为在中国乃至世界上都强大的共产党,是从永远保持密切联系群众中锻炼出来的,是从勇敢地实行自我批评中锻炼出来的。党的七大第一次正式提出“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和“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三大优良作风”是党在革命斗争实践中加强自身建设的重要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二、中国共产党在和平建设时期
培育了新的优良作风
1949年3月,中国革命已看见了胜利的曙光。为进一步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提出了“两个务必”的重要思想,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5]“两个务必”的提出成为中国共产党加强作风建设的新要求。毛泽东进一步提出,我们要掌握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器,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迎接新的更加伟大的任务的到来。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很好地担负起执政兴国的历史使命,党根据形势和任务的需要,不断加强作风建设,努力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党紧紧依靠人民,创造性地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在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随后又带领人民发愤图强,掀起建设社会主义热潮,开始了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尽管面临着重重困难和严峻考验,但党和国家都挺过来了,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党的作风好,党群关系好,党员有战斗力,全社会有凝聚力。
20世纪50年代“三反五反”运动中,揪出了以张子善、刘青山为代表的一批被糖衣炮弹击倒的高级干部,全党震动,充分说明作风建设决不能有丝毫的懈怠与放松。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南京路上好八连,进城以后保持革命本色,霓虹灯下的哨兵成为共产党人“拒腐蚀、永不沾”的典型。五十年代中后期,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藏官兵战胜艰苦的自然条件,打通风雪川藏线,毛泽东听取汇报后说:“我赞成这样一种口号,叫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六十年代初期,以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党员,坚持理想信念,在工作中践行和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三同作风”,他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成为共产党人作风建设的群雕。七十年代初,“铁人”王进喜“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豪迈誓言,以大寨和红旗渠为代表的改造山河的壮举,集中展示了共产党人不畏艰难、锲而不舍的工作作风。以“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对待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为内涵的“三老四严”作风建设标志着党的作风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岁月取得新发展。党的作风建设虽有起伏,但依然多有建树,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为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和深刻启示。
三、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时期
作风建设取得新收获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吹响了改革的号角。肩负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国共产党人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和作风建设取信于民,是对党提出的新考验。1979年11月2日,邓小平在中央党政军机关副部长以上干部会上说:“最近一个时期,人民群众当中主要议论之一,就是反对干部特殊化……人民群众对干部特殊化是很不满意的。”[6]面对当时存在的搞官僚主义、搞特权的表现,1980年8月18日邓小平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批评说:“一些高级干部,所到之处,或则迎送吃喝,或则封锁交通,或则大肆宣扬,很不妥当。以上种种严重脱离群众的事情,从中央到各级不许再做了。”[7]对新时期党风廉政建设的形势在短时间内会变得如此严峻,邓小平指出:一是思想作风问题,即少数干部抱着“做官当老爷”的心态,丢掉了党的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二是制度问题,即党和国家现行的一些具体制度不够健全,同时法制不够完备。继而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些干部“不把自己看作是人民的公仆,而把自己看作是人民的主人,搞特权,特殊化”。[8]关于新时期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性与紧迫性,邓小平是一再讲、反复讲。他说:“为了促进社会风气的进步,首先必须搞好党风,特别是要求党的各级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党是整个社会的表率,党的各级领导同志又是全党的表率。”[9]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围绕“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把党建设好”进行了新的探索,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全面推进。在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上,他将新时期党的建设提到“新的伟大的工程”的高度。江泽民用“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这一生动比喻来强调作风建设的重要性,指出“抓党的作风建设是一项经常、长期、艰巨的任务,对此必须有足够的思想准备”。[10]作风建设重点抓什么?江泽民指出,必须抓住当前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开展工作。他据此提出了“八个坚持、八个反对”。“推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党十六大报告中的这一段话,将党的作风建设与群众路线的关系分析得十分透彻,反映了党在作风建设认识上的深化。
改革开放波澜壮阔的历程,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加强作风建设的生动历程。面对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胡锦涛再三强调,要在全党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坚决克服和纠正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四、怀揣中国梦的中国共产党人
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的作风建设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2012年11月,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届领导集体参观了“复兴之路”大型展览,其间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一定要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我们的党建设好,团结全体中华儿女把我们国家建设好,把我们民族发展好,继续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11]三年来,围绕实现这一伟大的目标,习近平同志提出要发扬“钉钉子精神”,要发挥“逢山开路遇河搭桥的勇气和智慧”,要有“打铁还需自身硬”的责任担当。“八项规定”的出台,表明怀揣“中国梦”的中国共产党人,从作风建设开局起步,以作风建设的新布局推动形成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这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人在作风建设上的孜孜以求、不懈探索。
从思想作风建设看,习近平强调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理想信念坚定,骨头就硬;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解决思想作风过硬不过硬关键在于学风扎实不扎实,是不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学风。政治上的成熟来源于理论上的清醒,重视学风建设是对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的继承弘扬。习近平指出:“学风作为党的作风重要内容,能否得以切实改进和加强,关键看我们怎么做。我们要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抓好学习,善始善终、善作善成,让人民群众不断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效和变化。”从工作作风建设看,习近平要求全党切实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切实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使我们的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党的十八大后,全党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习近平要求紧紧扭住反对“四风”,从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入手,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问题,把改进作风成效落实到基层,真正让群众受益,努力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实效。要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做事,心里装着困难群众,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满怀热情为困难群众办事。从生活作风建设看,习近平指出能不能坚守艰苦奋斗精神,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对少数干部什么地方都敢去、什么钱都敢收、什么事情都敢做,习近平告诫道:“心中要有敬畏,知道什么是高压线,想都不要想,一触即跳,才能守得住底线。”“有些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东西,有些铺张浪费、豪华奢侈的东西,我们不能安之若素、司空见惯、见怪不怪。既然作规定,就要朝严一点的标准去努力,就要来真格的。”[12]
2014年3月9日,习近平提出领导干部要“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这是中国共产党作风建设的新表述、新要求、新坐标。“三严三实”坚持马克思主义作风建设的理论,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丰富和发展了我们党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思想。“三严三实”立足新的历史起点,立足“四个全面”的伟大实践,立足应对“四大危险”“四种考验”的时代课题,丰富了党的作风建设的科学内涵,是我们党抓作风建设一以贯之的坚持和驰而不息的继续,它必将推动党的作风建设全面从严、全面加强。
|
### Index:419 《新闻世界》 从“今日头条”看媒介融合
从“今日头条”看媒介融合
作者:李可来源:《新闻世界》2016年第06期
【摘要】近些年来,随着大数据、互联网+等概念的兴起,传统媒体纷纷将新闻类APP作为自己移动互联时代媒介融合的又一主要阵地。但是“今日头条”自媒体APP的出现,改变了新闻类APP的呈現方式,传统新闻类APP受到了极大冲击。“今日头条”在用户大数据收集的基础之上,以用户为中心,进行个性化新闻的推送,极大地满足了用户的需求,分析“今日头条”的特性,能够给传统媒体的融合提供参考。
【关键词】移动互联;用户中心;个性化;媒介融合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智能手机的大规模使用,移动互联时代已经到来,在此时,新闻媒体纷纷开始推出自己的新闻客户端,以期在新一轮的风口中能够站稳脚跟。但是“今日头条”的出现和快速发展,使得传统媒体的尝试黯然失色。“今日头条”的成功,也为传统媒体提供了一种新的可以借鉴的融合思路。
一、“今日头条”的基本概况
“今日头条”创建于2012年3月,截至2016年2月,作为新崛起的个性化信息分发平台,“今日头条”的累计激活用户数量已经达到了4亿,日活跃用户超过了4000万,而月活跃用户则超过了9800万。
“今日头条”在新闻的传播和选择方面,与传统的移动新闻客户端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传统的移动新闻客户端在本质上还是传统媒体在移动设备上的延续,移动设备对于其来说只是增加了一种传播手段。“今日头条”是基于机器学习和大数据挖掘的新一代资讯推送引擎,它的客户端能够高效的处理巨大的资讯数据,同时还能根据每个用户的阅读偏好,个性化地进行资讯的推送。正如它自身的推广语:一个没有小编的推荐引擎。“今日头条”的这种推送方式已经深深的影响和改变了资讯行业的生产模式和产品样态。
二、“今日头条”独特的产品竞争优势
(一)内容视角层面:量身定制“私人头条”
“今日头条”在内容的生产与提供方面,与传统的新闻客户端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传统的新闻客户端大多是以内容优势抢占市场。如“澎湃新闻”客户端,优势和特点就是独家新闻的发布,它以《东方早报》专业的采编队伍为支撑,试图为用户提供真正有价值的信息与见解。“澎湃新闻”的一些栏目之前已经作为独立微信公众号运营过一段时间,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如“一号专案”、“中国政库”、“舆论场”等栏目。很显然在“渠道”和“内容”的选择之上,“澎湃新闻”选择的是“内容为王”的发展策略。
而“今日头条”却恰恰相反,其选择的是“渠道优先”,自己不生产任何新闻资讯,只是将已有的信息内容,进行更加精细化的处理,使其更加准确和快捷的为用户所接受。“今日头条”作为一个大数据平台,利用其个性化理念实现一人一报、一人一版、一人一屏,促成推送精准度的提高、更好的标签识别。在内容分发上,“今日头条”的传播内容显得更为广泛,不会受到人力、资源、渠道的制约,在新闻的题材方面也更为丰富,有了新闻面的广泛性,才能够通过对用户兴趣的挖掘,为用户提供更加精细的推送。
(二)用户视角方面:你的世界只有我最懂
当打开“今日头条”的界面时,首先出现的就是“今日头条”所提倡的“你关心的才是头条”。“今日头条”宣称能够“秒懂”用户——后台能在5秒之内分析出用户兴趣点,并且将相关新闻资讯推送到用户的面前。“今日头条”的信息推荐系统由其算法、大数据及核心的机器学习技术组成。它会根据用户平时的浏览习惯,包括页面的停留时间长短、对于新闻的评论等习惯,判断用户的喜好。
新媒体的出现和普及,一方面加快了信息的传播速度,另一方面也使得普通人有了自己的发声渠道。可以这么说,新媒体的最大功效就是改变了传统的单向传播,使得传播变为双向互动式传播,用户不仅仅能够接受信息,同时还能够选择信息。“今日头条”通过对用户行为习惯的观察和研究,以此作为依据,进行信息的推送,显然比传统新闻APP编辑进行主观的新闻推送要更加的人性化更吸引人。
(三)盈利视角方面:洞见大数据的力量
在互联网企业中,产品成功不一定能够盈利,产品失败,整个公司都会处于亏损状态。“今日头条”在产品的初期阶段,同样需要大量资金的注入,“今日头条”在2015年6月已经完成了C轮的融资,价值已经超过了5亿美元。在盈利能力方面,关乎产品的成败。
到目前为止,“今日头条”的盈利模式已经初具成效。自媒体上的广告多为用户自行投放,例如企业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微博,通过在自己的微博上向它的粉丝发布企业的最新活动、产品信息等进行广告传播。除了传统的广告模式外,“今日头条”还开辟了移动应用分发的尝试,通过流量的分发、原生内容合作等方式开展多元化盈利,发展势头甚至超过了移动广告联盟平台。
在盈利模式上,“今日头条”没有固定的母体进行投资,只能依靠融资来维持运营,同时也在积极开辟属于自身的盈利模式,与其他拥有自身母体的新闻客户端相比,显然更具竞争力。
三、“今日头条”的现实启示
面对移动互联时代的新动向,单纯的开发出一款新闻APP已经不再有竞争力。“今日头条”的出现和壮大必然有其自身发展和存在的价值,这些价值和经验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具有借鉴意义。
(一)把握用户思维、紧抓核心需求
在“互联网+”的今天,用户处于产业链条的第一位,抓不住用户的核心需求,解决不了用户的第一需要,产品就不可能取得成功。“今日头条”后台的创新之处就是为不同的用户找到不同的内容。作为移动新媒体领域内精准推送的开创者,每一个用户看到的信息内容是不一样的。但是在传统媒体的网站或者是新闻APP上,依旧遵循的是传统的信息发布思路,编辑根据自身的意愿和主观判断进行信息的推荐,只不过是传播手段转移到移动端而已。
在面对媒体的融合发展时,互联网思维核心的用户思维,同样值得我们借鉴。新媒体时代,受众获取信息更加主动,报纸的新闻客户端也应根据不同的用户需求,有针对的进行特色信息的推送,改变统报业模式中受众的被动局面,在新闻内容真实、及时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与受众的深度互动,出现滚动新闻、微博新闻等报道方式,给大众一个讨论的平台,利于将潜在读者发展成资深读者。
(二)吸引人才、加强技术创新
在媒体融合的过程中,关键的技术人才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在人才的招聘上,真正优秀的科技型人才,往往倾向于去互联网氛围更加浓厚的互联网企业,传统媒体在这方面始终处于劣势地位,这在一定程度上消弱了自身的竞争力。
因此在媒体融合的过程当中,媒体不仅仅在技术人才方面,在管理、经营人才方面的需求同样也不可忽视。
(三)树立平台思维、整合信息渠道
平台思维实质上就是开放和共享的思维。在互联网时代,可以将信息内容的生产变为协同操作,媒体专注于内容创作,将分发交给几个主要平台去做。“今日头条”自身并不生产信息,只是作为一个信息传播的渠道存在于新闻客户端当中,但是它却创造了一个互利共赢的生态圈。通过自身对信息的超强聚合,拓宽了信息的传播渠道,与此同时也做大了自身的平台优势。后期也能够同其他机构合作,利用流量换取利润。当平台优势显现之后,就能够延伸用户的兴趣点,在此时可以引入第三方的服务,利用平台,达到共赢的局面。
(四)“内容为王”、创新媒体内容
技术的革新,刺激了内容的生产和消费。在媒介融合的道路上,传统媒体在内容方面的确存在着先天优势。“今日头条”之类的自媒体在内容方面稍显不足,有质量的或深度的新闻不够,有时会有“标题党”博取点击率之嫌。“今日头条”津津乐道的个性化推荐功能,对有噱头的内容非常青睐。有品质的内容,往往无人问津,这几乎是自媒体平台的通病。在信息量逐渐增大的同时,受众对于高品质的新闻信息需求量也在加大。传统媒体一方面应该把握住自身的优势,让读者体会新闻背后的超出新闻本身的深意,吸引更多有思想的受众。
(五)强化市场机制、完善激励制度
在媒体融合过程当中,新主体应该更加积极主动的融入市场。“今日头条”从创立之日起就有着互联网基因,在资金方面,借助的是资本市场上的融资实现了企业的扩张,同时也利用较高的薪水留住人才,用期权等让优秀员工分享企业的发展成果,这些都激发了员工的创造力,进一步带来了企业增长的动力。
而在传统媒体的内部,一系列的奖惩机制已经缺乏明显的活力,无法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同时,内部的工作机制也不再适合新形势下的工作需要,有必要进行相应的变革。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媒介的融合不仅仅是信息生产方式、传播方式的变革,也是对传媒内部机制和体制的创新。
结语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两者之间其实没有矛盾,能够构成战略合作及互补的关系。传统媒体最大的优势是生产新闻产品,网络或新媒體最大的优势就是传播新闻产品。同时,互联网思维不是万能钥匙,不可能将所有的问题解决,也不是沾点互联网的气息就能够存活下来,只重视噱头只会让传统媒体越来越被动。改革运营模式适应新传媒发展的同时,也要发挥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内容为王,更加有效地抓住不同类型的受众,同时重视读者的存在感和参与感,不要沦为一个纯粹的内容供应商。要弥补目前报业运营过程中的一些缺漏,将纸媒的优势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滴滴快的、新美大、小米、今日头条,数据告诉你谁会是下一个BAT.虎嗅网.http:/article/129873/1.html?f=column_feed_article.
[2]王宇超.国内媒体APP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新闻世界,2013(9).
[3]米飙.“今日头条”张一鸣[J].名人传记(财富人物),2013(4).
[4]栾轶玫.一个新闻APP的N个难题[J].视听界,2013(4).
[5]“今日头条”联手中传探索新媒体传播力价值标准.http://www.tech.xinmin.c.
|
### Index:423 《新西部下半月》 从“加多宝”与“王老吉”案件谈商标许可使用协议
从“加多宝”与“王老吉”案件谈商标许可使用协议作者:***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5年第09期
【摘要】本文以王老吉与加多宝案件为例,阐述了商标许可使用协议的重要性。指出,在商标许可使用协议中,一定要重视商标许可使用期限的重要性,商标许可使用费的重要性以及其它事项的重要性。切实制定和加强企业商标运营策略。
【关键词】商标许可使用;合同内容;重要性;策略
一、引言
1997年广药集团与香港鸿道集团签订了商标许可使用合同,后者授权加多宝集团在国内销售红罐王老吉,而加多宝经过大量的营销策略,“王老吉”的商标品牌价值从2002年的1亿元迅速攀升,至2010年已经达到了1080.15亿元的巨额身价,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饮料界市场份额第一、影响力第一的驰名品牌。然而,双方当事人由于合同到期等一些原因,双方将许可人与被许可人的角色转化为诉讼中的原告和被告。法院一度判决鸿道集团败诉,它必须承担一系列的责任。在二审判决尚未作出之前,鸿道集团甚至将其外包装改成了土豪金包装。众多人认为王老吉商标完全是由于鸿道集团的宣传以及一系列的营销策略才会被公众所知晓,而鸿道集团却需要承担停止侵权以及赔偿损失的责任,社会公众对此表示很难理解。因此,若是想要避免此种现象的出现,这个案件除了引起我们对于后发商誉归属的思考之外,更引起了企业在以后的经营过程中对于如何运用商标战略的深思。本文就结合王老吉与加多宝案件,谈一谈这个案件本身所涉及的商标战略,从商标许可合同内容的重要性进行阐述,为企业在制定商标战略时提供一些理论基础。
二、商标许可使用合同内容的重要性
“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包括以下内容:双方当事人的名称、地址和法定代表人的姓名;许可使用的注册商标的名称、注册证号码、使用商品的种类和名称、使用的期限;许可使用商品的质量标准;许可人监督商品质量的措施;被许可人保证商品质量的措施;商品销售的价格、销售区域;商标许可使用费的计算方法和付费方式;违约责任;合同发生纠纷后的解决方法;许可使用的商标被侵权后处理方式以及其他事项。”[1]通过许可使用协议使用他人商标时,由于被许可人并没有获得商标专用权,商标许可使用协议是使用他人商标的一个重要依据。因此,企业在商标战略中,必须重视商标许可协议,必须使其内容全面并且具体,根据本企业的具体情况以及将来发展的目标,制定适合本企业的商标许可协议。下文将从商标许可使用期限、商标许可使用费以及商标许可使用其它事项分别进行阐述。
1、商标许可使用期限的重要性
鸿道集团与广药集团仅仅是签订了商标使用许可合同,即其本质是广药集团仍然拥有王老吉商标的专用权,而鸿道集团则是根据其与广药集团签订的合同规定的时间、地域以及许可使用的方式获得了商标的使用权。若是合同规定的时间到期后,其不再享有任何的权利。2000年,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广药集团)与鸿道集团签署正式合同,约定香港鸿道集团对“王老吉”商标的许可期限至2010年。2002年至2003年间,鸿道集团又与广药集团签署了两份补充协议,将商标许可期限分别延长至2013年和2020年。但是,2001年,鸿道集团与广药集团续签“王老吉”商标许可合同时,在香港分3次给予广药集团原副董事长、总经理李益民300万元港币。这一违规行为,导致了后面两个补充协议的无效。[2]因此,鸿道集团面临着不能使用王老吉商标的现象,即其不能在超过商标许可协议规定的时间范围外使用王老吉商标,这就给鸿道集团造成了非常被动的局面。鸿道集团在历经十七年之久,才使王老吉商标为相关公众所知晓,为其打造中国凉茶品牌奠定了基础。但是,由于商标许可合同的时间到期,其不能使用王老吉商标,甚至不能使用红罐包装以及宣传标语等,并且在之后的一系列诉讼之中,加多宝集团必须要承担停止侵权以及赔偿损失等责任。加多宝集团面临着更换包装等一系列的问题。试想,如果加多宝集团与王老吉集团的许可使用合同尚未到期,则其不需要面临这一系列的问题。因此,企业在签订商标许可使用协议之时,必须要根据自己整体运营的目标,以及之后可能会发展所达到的规模以及情况,与许可人订立一个合适的许可使用时间。即使在许可使用合同到期之后,仍然可以再重新签订商标许可使用合同,继续获得商标使用权。商标许可使用期限是区分具有商标使用权以及失去商标使用权的重要依据,企业在与他人签订商标许可使用合同之时,必须重视商标许可使用期限的起点以及结点,从而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
2、商标许可使用费的重要性
商标许可使用费是商标许可合同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商标权人获得收益的途径之一,也是被许可人必须承担的义务。收取合理的许可使用费也是维持商标许可使用合同的重要条件之一。而商标许可使用费也是导致加多宝集团与王老吉集团之间矛盾的一个重要原因。从2000年到2010年,红罐“王老吉”已从2亿元销售额增加到160亿元,而同期加多宝给广药集团的年商标使用费仅从450万元增加到506万元,即便到2020年也只有537万元。但是,纵观我国的法律,“涉及到商标许可制度的法条仅仅是我国《商标法》第四十条,第五十条,第五十九条,我国《商标法实施细则》第四十条,以上几个法条关注的是商标许可合同的签订、有效性、备案以及争议解决等问题,对商标许可使用费的规范与限制方面则完全没有相关规定与规范,商标许可合同的备案也不涉及商标许可费用的审查问题。”[3]因此,在实践中收取许可使用费的方式以及数额则是由双方当事人自行协商而成。双方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次性收取许可费,也可以根据销售量的百分比来收取。若是采取一次性的收取许可费的方式,不仅可能会使被许可使用人的负担增大;而且许可使用人在被许可使用人的销售额增加之时,不能够取得合理的许可使用费,导致其利益受损。这时,就需要引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可以采用浮动使用费的方式。被许可人无须承担一次性支付许可费的负担,许可人也不需要承担在商标为公众所知晓之时,被许可人销售量的大规模增长,许可人的利益无法得到满足的情况。浮动使用费使许可人和被许可人双方均不必承担事先猜测市场价值的风险,在被许可使用人获得利益之时,许可人的利益则会增加;在被许可人盈利不好之时,许可人的利益将会减少,从而使许可人与被许可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实现双方当事人利益平衡。企业无论是处于商标许可人的角色还是处于被许可人的角色,可以使用“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机制,从而使合作关系长久友好地持续,从而实现企业共赢的局面。
3、商标许可协议中其它事项的重要性
王老吉与加多宝案件之所以能够引起大家的普遍关注,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王老吉商标的商誉归属。正如有学者提出:“‘王老吉’与‘加多宝’商标知识产权系列纠纷案件,其双方当事人实质争议的,其实就是前17年来已经成功培育出的、年销售额高达180多亿元的原红罐‘王老吉’凉茶品牌巨大商誉及其市场份额。”[4]不少的学者对于商标增值的归属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根据法院的判决,我们可以看出法院是支持商誉跟着商标走,这样就使鸿道集团错失了王老吉商标商誉增值部分的良好机会。但是,根据商标许可合同的内容来看,双方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对于商誉、广告用语以及商品装潢的归属或者分配方式进行提前约定,从而避免对于企业所造成的损失。因此,如果是通过商标许可使用合同使用他人商标之时,一定要对于合同的内容进行仔细的思考,对于各种分配的内容以及方式进行规定,从而避免鸿道集团所出现的问题。企业在通过许可使用协议使用他人商标时,一定要明确约定商标商誉的归属,以及承载不同商誉的商标载体的归属,从而避免企业在之后的合同到期后出现两难的境地。商标许可使用合同是获得他人商标使用权的前提,因此在制定企业战略之时,必须要非常重视,在制定商标许可协议之时,必须要对商标许可使用费、商标使用期限等重要内容做出具体规定,从而保证企业短期与长期发展相结合。
三、结语
加多宝与王老吉案件,使我们引发了很多关于商标制度方面的思考,不仅涉及到后发商誉的归属等方面的问题,更给企业敲响一个警钟,即重视在今后的商标运用方面的战略,并且根据具体的情况以及条件及时地调整。本文根据加多宝与王老吉案件的具体情况,从商标许可合同内容的重要性这个方面阐述了企业的商标战略。但是,对于企业其它的商标战略,本文没有进行说明。同时,本案也引起了我们的一个深思,根据目前得到情况来看,在加多宝与王老吉案件中并没有实现两者的共赢,加多宝不能使用王老吉商标的包装以及广告语等,不得不改变自己的商品包装,而王老吉商标则面临着在凉茶饮料市场上与加多宝争夺市场的局面,两者两败俱伤,对于加多宝商标这个民族品牌带来巨大的伤害,这是我们所不希望看到的。我们可以借鉴美国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的做法,实现加多宝与王老吉商标在某些领域的共存,从而保护我国的民族品牌。商标战略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是企业运营的一个导航。只有重视商标战略并且对于商标战略即时进行调整,才能实现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
### Index:424 《法制与社会》 从“天价流量案”看附随义务
从“天价流量案”看附随义务作者:傅艺嘉来源:《法制与社会》2013年第35期
摘要今年3月,湖南人张艳胜拾到本属于中联重科融资租赁(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联重科)所有的SIM卡并使用出二十多万元的流量费,七个月后,中国移动发现巨额费用未予缴纳并向张艳胜索求,牵扯出所谓“湖南天价流量费案”。于是,本文从附随义务的角度,探寻附随义务之源及其内容与分类,进而探讨该案中附随义务关系及违反附随义务的救济方法。
关键词附随义务告知义务天价流量案
作者简介:傅艺嘉,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民商法专业,研究方向:法学。
中图分类号:D9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13)12-078-02
2013年3月,湖南人张艳胜拾到一张移动SIM卡,将其插在自己电脑的无线网卡盒内“免费上网”7个月,使用出“天价流量费”,中国移动公司发现巨额费用未予缴纳并向张艳胜索求,导致张艳胜遭到公安局刑拘及面临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据此,本文从附随义务角度探讨该案。
一、附随义务溯源
(一)从罗马法探寻随附义务萌芽
罗马法对后世民法发展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在民法理论和制度形成的每个角落,都多多少少能够发现罗马法的影子。附随义务也不例外。
《合同法》中的附随义务可以追溯到罗马法中的诚信契约与诚信诉讼。诚信契约,相对于严正契约而言,即要求债务人除了履行契约规定的义务之外,还要承担一些诸如诚实、善良的补充义务。如契约未明确规定的义务,依据一般人的看法应该由债务人履行的,债务人应该为履行。如此原则意味着当事人之间的义务呈现出不确定的状态,并且这些不确定的义务必须依照诚实、善良原则加以实现。而诚信诉讼,是相对于严格形式主义的严正诉讼而言的一种诉讼形式,即并不要求当事人在庭审中必须严格遵循法定语言和动作,同样,承审员也具有相当程度的“自由裁量权”,无须受契约字面意思的约束,而是可以探寻当事人的真实意思从而解释契约,依据公平原则进行适当的裁决。在诚信诉讼之下,当事人在承担契约规定的义务之外,承担诚实信用的补充义务,承审员也具有自由裁量的权利,依据公平正义原则进行审判活动。
由此看来,罗马法中的诚信契约、诚信诉讼中所体现出来的诚实、善良的补充义务即可看做附随义务的萌芽,是附随义务在罗马法时期的体现。
(二)附随义务在德国民法学说中的确定与发展
现代附随义务理论源于德国,德国法学家耶林研究缔约过失责任时提出:“从事契约缔结的人,是从契约交易外的消极义务范畴,进入契约上的积极义务范畴,其因此而承担的首要义务,系于缔约时须尽必要的注意。”这种缔约过失是建立在先契约义务之上的,也就是说当事人在合同的磋商过程中的关系由消极转变为积极协助,并建立了一种特殊的信赖关系,这就必须在缔结契约之前,依诚实信用原则负有协助、通知、保护等附随义务。
而附随义务在德国的正式确立是源于一桩“毒马案”,马匹出卖人明知其所出卖的马匹患有传染病,未对买受人提出任何警告而将马匹出卖,造成买受人的马匹因传染疾病而损失巨大。出卖人未对标的物瑕疵提出警告,造成买受人权利之被侵害,此时类推适用《德国民法典》第326条之规定,认为债权人有权解除契约,并且马匹的出卖人须因积极违约而承担相应的责任。正是在这个案件的判决中,将给付义务之外的义务称之为附随义务。
(三)附随义务在中国的发展
我国原有的单行合同法规遵循传统契约合意论,即认为合同以外的行为不具有合同效力,但1999年我国新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大胆借鉴国外成功的立法经验和学理思想,对合同义务予以扩张,不再以当事人之间有效成立的合意作为合同义务的范围,顺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成为我国合同法领域的一重大突破。
我国现行法中并没有明确规定解释附随义务,但依《合同法》第六十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可以概括出附随义务是指法律无明文规定,当事人亦无明确约定,为保护对方利益和稳定交易秩序,当事人依诚信原则所应当承担的义务。
二、附随义务的内容与分类
附随义务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附随义务包括先合同义务、合同履行中的附随义务、后合同义务。广义的附随义务涉及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和终止的整个过程。狭义的附随义务仅指合同履行过程中,为协助实现主给付义务,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而履行的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按照《合同法》第60条第2款所述,附随义务包括注意义务、告知或通知义务、照顾义务、协助义务、保密义务、不作为义务等。该条款概括了依据诚实信用原则而产生的附随义务的主要类型。在我国现行法中,附随义务不仅基于诚实信用原则而发生,而且有些是根据法律的直接规定而产生的。例如《合同法》第68条规定了主张不安抗辩权的当事人举证对方当事人已经丧失了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证明义务,第69条规定了行使不安抗辩权的通知义务等。《保险法》第16条第1款规定了投保人的如实告知义务,第24条规定了保险人向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发出拒绝赔偿或者拒绝给付保险金通知书的义务,第52条第1款规定了被保险人就保险标的增加了危险程度及时通知保险人的义务等。
按照附随义务的功能为标准,还可将附随义务分为两类:一是促进实现主给付义务,使债权人的给付利益获得最大可能的满足,这一功能又可称为“辅助功能”;二是维护对方的人身或财产的利益,这一功能也可称为“保护功能”。附随义务还可从不同角度加以分类,在此笔者便不再赘述。
三、天价流量案中的附随义务分析
(一)本案体现附随义务之告知义务
告知义务又称通知义务,指合同当事人应将对合同相对方利益有重大影响的事项告知对方的义务。具体到本案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第34条规定:电信用户出现异常的巨额电信费用时,电信业务经营者一经发现,应当尽可能迅速告知电信用户,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前款所称巨额电信费用,是指突然出现超过电信用户此前三个月平均电信费用5倍以上的费用。根据合同的相对性,须负告知义务者为中国移动,告知义务的相对方则为中联重科,即中国移动对中联重科负有告知其不正常使用SIM卡的事实以及可能由此导致的危害结果的义务。
(二)天价流量案中违反附随义务的救济方法
附随义务不同于主给付义务与次给付义务,在合同中仅仅起着辅助功能与保护功能,因此在救济上也受一定限制。
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第34条规定,电信用户出现巨额费用时,电信企业有迅速告知及采取相应措施的法定义务,但由于中国移动与中联重科之间存在银行托收协议,即使用SIM卡所产生的费用直接于中联重科账户中扣除,不会发生欠费停机现象。但是根据工信部相关规定,电信企业在用户包月使用的流量达15G或资费达500元时有停机封顶的义务。尽管运营商与客户的约定符合民法意思自治原则的内涵,但在与法律法规相抵触时,还是必须受法律法规的规制。除非合同是明确排除任何情形下的告知义务,否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如果电信用户出现如本案所述之“异常巨额电信费”时,移动公司仍应当告知并采取相应措施。
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官方网站发布《互联网接入服务规范》,其中第十一条明确要求,电信业务经营者应向用户提供套餐的到量预警、超量提醒、到期提醒等提醒服务。具体而言,套餐到量预警是指用户套餐内互联网接入服务实际使用量接近套餐限量前,通过短信、语音、互联网等方式,提醒用户本计费周期内业务已使用量、套餐限量等信息。套餐超量提醒是指实际使用量达到套餐限量时,及时通知用户,并告知超出套餐外继续使用该业务的收费标准和收费查询方式。套餐到期提醒是指在套餐有效期届满前的一个合理的提前时段内,提醒用户现行套餐到期日,并告知用户套餐到期后终止或延续服务的方式,以及相应的收费标准。
国家工信部的这一规范的出台,是对旧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的相关内容的进一步约束,能够有效地规避电信资费纠纷的发生,同样也是对电信消费者的一种保护。国家对于电信服务行业根据诚实信用原则以及权利滥用之禁止原则通过相关法律法规予以规范,对于协调各种利益冲突,建立和维护竞争、公平、健康有序的市场经济法律秩序,有重大意义。
|
### Index:425 《新课程·下旬》 从“封闭”到“开放” 变“被动”为“主动”
从“封闭”到“开放”变“被动”为“主动”作者:童燕平来源:《新课程·下旬》2019年第02期
摘要:文言文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在教学中,往往教师教得辛苦,学生还是缺乏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因而无法提高语文素养与文化素养。这就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当前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究并构建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高中语文;文言文;阅读教学;策略;构建
浙江省作为全国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尝试者,勇于改革、勇于创新,走在全国前列。尽管近些年我省语文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文言文阅读教学却始终没有经历全面、彻底的教学改革,成为语文教学中的一块短板。
一、我校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是一名农村普通高级中学的语文教师,从毕业后进入学校至今,在教学一线岗位已经有18个年头。结合我校农村普通高级中学的特点及长期的一线教学实践,我归纳总结出我校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缺乏文言文学习的语境
学习语言不能离开一定的语境,事实上,现代语言教学非常重视通过语境的潜移默化、耳濡目染,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学习、掌握并自主运用新的语言。但我们必须意识到:即使在文言文大行其道的汉唐时代,老百姓的口语中也没有许多的“之乎者也”;在中国古代社会,文言文的语境也仅仅局限于士大夫、知识分子与上流贵族。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汉语语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白话文、现代汉语、简化字已经占据压倒性优势,而且汉语中还渗透进英语、日语等许多外来语。由于汉语语境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今天,几乎没有人会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文言文,因而高中生缺乏文言文语境。
2.教师教学方法不当
由于文言文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改革的死角,因此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仍然是教学的主体。教师生怕学生不能理解文言文,于是逐字、逐词、逐句地分析、解释、翻译文言文。又由于文言文是高考的重点环节,所以教师尤其注意向学生灌输一词多义(如“卒”的两种含义,“文”的三种含义)、词性活用(如“舍”“名”可以名词活用作动词)、通假字(“举酒属客”中的“属”通“嘱”)、实词、虚词的含义与用法、固定句式、特殊句式,而学生只觉得晦涩难懂,课堂气氛枯燥乏味。往往文言文阅读课上完了,学生甚至没有完整地阅读过一次文言文(却在文章旁边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笔记、解释),根本不知道高中语文课本精选的文言文全部都是历代精品、名篇。
3.学生缺乏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今天的高中生兴趣往往被英语大片、日语动漫及网络流行语言所吸引,文言文历史太长,沉淀太深,无法让他们感到好奇。因而对文言文学习缺乏热情。此外,高中文言文与初中文言文存在着脱节,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
4.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我校许多学生在学习文言文时死记硬背,虽然囫囵吞枣地记住了一些字、词、句甚至篇目,但最后连自己都感到枯燥、无趣,逐渐厌恶文言文。实际上,死记硬背是最不可取的一种学习方法,靠死记硬背充其量只能锻炼学生的记忆力,而无法让学生真正领悟古代士大夫的精神与情操。
二、探究构建高中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1.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渗透美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们应该思考:什么东西能够激起人最大的兴趣?答案是“美”,只有美的事物才能让人产生强烈的兴趣。因此,笔者觉得教师必须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培养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从审美角度重新认识文言文,鉴赏文言文,引导学生认识文言文之美,陶醉于文言文之美,全身心地追求文言文之美。
例如,在教学《前赤壁赋》时,笔者就引导学生朗读“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通常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曹操横槊赋诗的镜头为这段文字作注脚;我还让学生将这段文字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进行比较。)“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教师应引导学生进入苏轼“情、景、理”交融的意境,让学生细细品味其中辞藻之美,声韵之美,点燃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又如,笔者在教学《项脊轩志》时,引导学生阅读“而庭堦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学生通过想象这样的场景,体会“人以鸟为伴,鸟以人为邻”的和谐景象以及那幅月夜赏桂图,月色和桂花香仿佛就在眼前,以此来体会作者的“多可喜”。在后面的叙事中,教师则引领学生体会细节,从“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到“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再到“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无论是家庭的变迁,还是对母亲和妻子的怀念,不着一个“悲”字,从这一系列的细节当中,于无声处感受到至情至真,如歌如泣的氛围与情调。
2.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应该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因此,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相信自己的学生,在教学中主动放手,做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与引导者,着力提高学生的文言文学习能力,让学生去阅读文言文,思考文言文,研究文言文。在这方面,教师完全可以大胆尝试探究式教学法、小组合作式教学法。
例如,在教学《鸿门宴》时,笔者就根据先进生与后进生混搭、男女混搭的原则,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他们自己阅读、学习《鸿门宴》。让学生自己分析项羽、刘邦、范增、项庄、樊哙的人物形象。鉴于文言文学习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在学习中自己查字典、辞典,或通过网络弄懂《鸿门宴》中的破音异读字(如“沛公欲王关中”中的“王”,“道芷欲间行”中的“间”),通假字(如“距关,毋内诸侯”中的“内”,“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中的“蚤”),难读字(如“飨”“瞋”“彘”“俎”)、一词多义(如“辞”“幸”“谢”“举”)、古今异义(如“山东”“河南”),词类活用(如“沛公军霸上”中的“军”活用作动词,“沛公欲王关中”中的“王”活用作动词)句式变换(如“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的“三”数词作谓语)等知识点。
当学生分组学习完毕后,笔者组织每个小组发表自己对《鸿门宴》的看法,并汇总学生在学习中无法解决的问题,逐一加以解答。然后,笔者从点拨学生出发,问学生在这篇课文中发现了哪些流传至今的成语。学生通过仔细检索后,便会恍然大悟,意识到“鸿门宴”“秋毫不犯”“劳苦功高”“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等成语都出自《鸿门宴》,从内心深处对司马迁及《史记》产生敬畏之情。
课堂上,笔者还穿插地告诉学生,《三国演义》中曹操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时,关羽与张飞担心曹操害刘备,赶去救大哥。当他们持剑冲进园中,却发现曹操与刘备对坐饮酒,于是关羽只好说“特来舞剑,以助一笑”,而曹操笑着回答:“此非鸿门宴,安用项庄、项伯乎?”“取酒与二‘樊哙’压惊”。——这自会引起学生阵阵笑声,让他们体验到《鸿门宴》对中国传统文学的深刻影响。
然后,笔者与学生交流:《鸿门宴》是京剧中的著名戏目。挑选出几个同学,分别扮演刘邦、项羽、范增、项伯、张良、樊哙,让他们在课堂上为大家表演《鸿门宴》,再挑选阅读能力强的学生作旁白(或配音)。这样,就变枯燥、乏味的文言文阅读教学为形象、直观、生动的戏剧化教学,让学生不仅听到,而且看到“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的场景,完全进入《鸿门宴》中的情境。在准备表演阶段,则激发学生通过揣摩如何把人物演像、演活,来主动、仔细地研究文章,从而把这篇文言文学深、学透。
总之,虽然高中阶段文言文阅读教学的确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但只要我们认真研究就会发现:造成当前文言文阅读教学困境的主要原因是教师仍然采用封闭式教学,且不注意创建文言文的适当语境。因此,我们必须在文言文阅读教学中大胆改革,变封闭式教学为开放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真正提升文言文阅读教学的效率。
|
### Index:426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从“市场化”到“房住不炒”商品房回归之路
从“市场化”到“房住不炒”商品房回归之路
作者:来源:《中国房地产业·下旬》2019年第08期
1998年7月3日,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我国实行了近40年的福利分房制度在这一天画上了休止符。“停止住房实物分配,逐步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国务院当天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明确废止了福利分房制度,“市场化”成为住房建设的主题。正是基于此,商品化住房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房地产行业也成为我国经济的支柱。随着房地产市场不断成熟,一些潜在风险渐渐浮出水面,房价虚高、投资性购房过多,这些都抑制了我国城市化的进程,楼市调控“降温”应运而生。展望未来,各地楼市调控手段不断加码,“房住不炒”、“租售并举”成为房地产市场的新基调。
条件:土地改革先行
住房是老百姓最基本的需求之一,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一直奉行“福利分房”,实施“统一管理,统一分配,以租养房”的公有住房实物分配制度,政府和职工单位承担职工住房建设、管理和维修养护的全部责任;国有土地使用权行政划拨,无偿、无限期提供给用地者,不允许流转。在那个时期,城镇居民解决住房停留在“等、靠、要”上,等国家建房,靠组织分房,要单位给房。
尽管如此,由于政府把有限的资金用在生产上,没有更多的财力建设更多的住宅。上世纪70年代末,城市人口快速增长,而国家在城市住房上的投入总额不到国民生产总值的1%,住房制度改革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要考虑城市住宅分配的一系列政策,不但新房子可以出售,老房子也可以出售;可以一次付款,也可以分期付款;住宅出售以后,要联系房价调整房租,使人们考虑到买房合算。”1980年4月初春里的一天,邓小平登上北京前门附近的一座高楼,鸟瞰四周灰旧低矮的建筑物,发出的上述感叹,被看作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初春第一声惊雷”,随后中央发出“准许私人建房、私人买房,准许私人拥有自己的住房”的通知,由此揭开中国房改的序幕。
邓小平提出关于房改的话题并非没有前兆:我国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实行的公房政策,虽然对于解决职工住房问题产生了一定的历史作用,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其诸多弊端逐步暴露:公房供应与消费的绝大部分支出都由政府和单位包揽,“一条腿走路”的制度难以长期维持,这最终导致新中国成立时的194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为10.8平方米,到1978年反而降至6.7平方米,住房困难户占城市居民的1/3。
就在邓小平发表讲话的同一年,时任深圳市房管局副局长的骆锦星便首次尝试了房地产开发。“深圳的开发到处需要钱,香港的楼市启发了我们,香港财政收益三成以上都来自土地拍
卖。于是我们就想到了租地的方法,用土地换资金。”骆锦星回忆,当时宪法明文规定不能侵占、出租、买卖土地等,卖地是犯法的事。“省委领导叫我们要走政策边缘,我就想了一个变通的法子,叫补偿贸易,我们出地,港商出钱合作建房,利润双方分成。”次年由骆锦星担任总经理的深圳经济特区房地产公司成立,这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家房地产公司,随后新中国第一个准商品房小区东湖丽苑开工建设。
1987年12月1日,深圳进行了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宗土地公开拍卖,在全国敲响了拍卖出让土地使用权的第一槌,土地终于开始作为一种商品进入市场。当时的《宪法》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最终又是骆锦星以525万元高价拍得特区这宗面积为8588平方米的土地使用权。
一个月后,也就是1988年1月,第一次全国住房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召开,提出了我国房改的整体构想,勾勒出我国政府新的城镇住房政策的轮廓,宣布将房改正式纳入中央和地方的改革计划分期分批推行,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的大幕徐徐拉开。随后,七届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把禁止出租土地的条款删去,规定“土地的使用权可以按照法律的规定转让”。
土地制度的破题给了房地产业商品化发展的基本条件,如果没有土地有偿使用,住房商品化就无从谈起。
进程:市场化起步即提速
就在外界普遍认为土地有偿使用的开闸,将带动房地产业全面发展的时候,中国却在这一年迎来了严重的通货膨胀,通胀率一度高达18.5%。因此,中央启动了国民经济的治理整顿,重新加码计划经济,这让房改在此后三年时间内基本陷于停顿状态。
在經历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与持续低增长双重夹击后,中国的经济已经到了必须要快速发展的阶段,而能够拉动数十个产业,兼顾投资与消费的房地产业再度被提及。为此,1992年邓小平南巡视察时一再强调的“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抓住时机,发展经济,发展才是硬道理”,随后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正式开启了城镇住房制度的改革之路,投资热由此产生。
王石、潘石屹、冯仑、王功权等绝大部分房企老板在那个时候积攒了自己的原始资本,但由于个人住房消费尚未放开,70%左右的商品房是被企事业单位整栋或多层购买,监管层和开发商们都明白,何时个人住房消费真正启动,房地产业的市场化改革才能算是真正开始。
中国人再一次在危机面前找寻到了自身发展的途径。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前期投资热急速降温后出现了外商抽逃资金留下的“半拉子”工程,各级银行无奈层层清欠连环债务,在外需全面停滞的情况下,发展内需市场成了中国唯一的选择。
当年11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和中国人民银行行长的朱镕基在深圳与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会面时,后者给前者讲了那个改变中国房地产业的段子:“一个美国老太太和一个中国老太太在天堂相遇。中国老太太说:‘我攒了30年钱,终于在死前买了一套大房子。’美国老太太说:‘我住了30年的大房子,终于在死前还清全部贷款。’”
1998年5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个人住房贷款管理办法》,这是我国第一个关于个人住房贷款的相关政策。政策的出台使大量的潜在购房需求释放,促成了大量商品房成交,奠定了房地产市场化的基础。
两个月后,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宣布全国城镇从1998年下半年开始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全面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同时建立和完善以经适房为主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供应体系。以此为标志,住房制度改革全面展开,老百姓开始进入买房市场,这也意味着我国实行了近40年的福利分房制度从政策上退出历史舞台。
次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下发《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在“积极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引导下,贷款买房、按揭等新概念开始登陆中国内地。
在金融机构从事会计工作的张慧玉是北京第一批用贷款购买商品房的“吃螃蟹者”。
“那个时候我就在银行做信贷,近水楼台,政策出来之后我就跟老公商量,用明天的钱改善今天的生活。”经过与爱人的商量,张慧玉凑齐了首付,并贷款10万元,在方庄附近的一个小区买了一套商品房,三室一厅,整栋楼的设计是当时刚刚兴起的“蝶式”,一梯四户。客厅较大,各房间采光都不错。
沿着时代的脉络,我国商品房市场真正起步在2001年之后,在此之前虽然也有商品房供给,但受购买能力等方面原因的制约一直处于“萌芽”状态。
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后来回忆,中国房地产这架巨型飞机之所以能一飞冲天,主要靠“两架发动机、一个燃料库”。其中一架“发动机”是房改。如果不是住房商品化,楼市就不会这么热;另一架“发动机”是土改,将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允许使用权上市出让,意义巨大;“燃料库”则是个人住房贷款,没有金融支撑,老百姓就不能用明天的钱圆今天的住房梦。
规范:楼市调控“降温”
如果说1988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打破禁锢的土地使用权转让,标志着中国的土地市场走上了有法可依的轨道,宣告了由土地改革开启的房地产业发展的话,那么2004年3月多部门下发的《关于继续开展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情况执法监
察工作的通知》,则宣告了中国土地使用权协议不透明的协议出让制度终结,从2004年8月31日起,所有经营性的土地一律都要公开竞价出让,业内称之为“8·31土地大限”,中国楼市由此走上调控十年。
当时,在经历了七年的快速发展后,全国的房地产市场再次爆发了前所未有的“危机”。
“因为当时整个行业发展得太好了,开发商买地就跟买白菜一样,有钱没钱先拍下来,再去借。”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原副会长朱中一回忆,由于眼见一线城市为代表的房地产市场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开发商纷纷开始空手套白狼的“圈地运动”。
除了要求土地交易一律招拍挂进行外,为了使已经显露出过快上涨迹象的房价进一步降温,2005年3月国务院出台八条意见稳定房价。在2006年5月,国务院再次出台六项措施调控房地产业,两个月以后,针对外资投资房地产的“限外令”出台,随后,购房者全面进入观望期。
在随后的两年间,国内房地产调控政策出台不断,楼市也终于在2007年显露出真正全面降温的态势:当年12月24日,万科董事长王石抛出拐点论。2008年1月上旬,京城规模最大的房产经纪公司中大恒基连续关闭门店。6月开始,深圳市场出现大面积断供。
就在大家都以为楼市真的会出现惊天巨变的时候,由次贷危机升级的金融危机却波及全球,中国为实现快速走出危机的救市政策,成为楼市调控政策的分水岭。
当年11月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促进经济增长的10条具体措施,公布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中,有9000亿元投向房地产以加快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11月26日,央行宣布降息。12月22日,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出台《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
在宏观层面政府强力推动救市、房地产市场逆向调控下,2009年下半年开始,全国房地产市场价量齐升,房价迅速强力反弹,当年全国房价同比增幅高达20%以上。
面对房价过快上涨的巨大社会舆论压力,2010年元旦刚过,“国十一条”正式出炉,却收效甚微,特别是在全国“两会”后,多地频出“地王”,为此仅隔了3个月,被称为史上最严厉,以限购、限贷为核心的“新国十条”正式出炉,由于包括限制异地购房(限购令)、大幅提高二套房贷款标准和购买第三套房不予贷款等具體可执行性的措施,并推出了五年内新建3600万套保障房的计划。此时,涵盖土地供给、信贷、税收、保障房等各方面的差别化调控体系形成。
回归:“房住不炒”地产业回归初心
十八大后,履新总书记的习近平将离京调研的首站选在改革先锋省份广东,并在那里对改革提出希望,“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唯有了解改革从哪里起步,方可明白改革要向何处去。
2016年底,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2017年要加快研究建立符合国情、适应市场规律的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随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房住不炒”的定位。同时,“租购并举”的理念正式提出:2017年7月24日住建部等九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在人口净流入的大中城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通知》要求加快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在广州、深圳、南京等11个城市陆续展开住房租赁试点。
“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继2016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房住不炒”之后再次郑重强调,这意味着,这一指导思想将成为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党和政府解决我国城镇住房问题、建立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长效机制的核心指导思想,进一步为住房回归居住属性打好基础。
2018年6月,自然资源部宣布统一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已经实现全国联网,我国不动产登记系统进入全面运行阶段,为构建房地产市场长效发展机制构建基础性条件。(文章来源:北京商报)
|
### Index:428 《老王》 从“意脉”角度细读《老王》
从“意脉”角度细读《老王》
作者:朱芬李彬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2018年第07期
杨绛先生的《老王》一文,是中学课本里面的经典之作。文章最后一句引人瞩目:“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目前所见的各级各类的公开课,其教学思路大多围绕此句展开,这样做看似高明,但由此展开的教学路径——把作者的情感和所描写的事件简单对接,无形中忽略了作者在客观对象呈现中蕴含的文化心理特质以及描写所依托的空间结构关系;遮蔽了隐性的作者内在心理,从而没能真正把握此文独到的意脉变化。
意脉,是指文章内部的情感贯穿全文,使文本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一个概念。在《老王》中,作者的感情是克制、理性的,要想深层次的把作者的隐性情感揭示出来,就必须细读文本,在看似平淡的语言中细细梳理文本的意脉,沿波讨源,才能真正理解“愧怍”之情。
文章前四段,依次交代了老王三轮车夫的职业,“田螺眼”的生理缺陷,“塌败的小屋”的居住条件。老王是善人、孤者、残疾人、自食其力者,却不被尊重,不被照顾,无法养活自己。“他蹬,我坐”决定了双方的身份,“时空是人存在的基本范畴,也是理解小说人物活动的基本依托。不论是对时间还是空间,尽管我们主观上会认定其为‘自然事实’或者‘客观属性’,但究其根本,其意义是因人物活动而被赋予的。”[1]从结构叙事学角度来看,有形的物质空间中,隐然存在着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人际纠葛。“我们夫妇散步,经过一个荒僻的小胡同,看见一个破破落落的大院,里面有几间塌败的小屋;老王正蹬着他那辆三轮进大院去”,“我们夫妇”是“散步经过”,而非专程看望,只是老王居所的远望者与旁观者,没有走进也不会走进老王所谓的“家”,“我们”与“荒僻的小胡同”“破破落落的大院”“塌败的小屋”的空间距离感其实就是人物之间的心理距离。“我们”和老王仅仅是一种“雇佣”关系。乘客自然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双方的地位差异决定了“我”对穷人、病人、苦人(被人侮辱)的老王有一种悲悯情怀。“他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老王的疾病固然可悲,但是无端的闲言碎语却更加让人窒息,精神的痛苦远远大于身体的不幸。
“我”觉得老王是可怜的,这是意脉发展的第一步。
老王与他的同行比较起来,“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等”,并且提出给我们家送冰“车费减半”,虽然“我们”没有同意,但是足见他是一个“老实”人。一些人认为“我们”是“好欺负的主顾”,而老王童叟无欺,是足以值得我们信赖的“业务合作伙伴”。“老实人”固然有,但是“老王是其中最老实的”。两相对照,人品就见出了高下。
“我”觉得老王是可信的,这是意脉发展的第二步。
文革的到来彻底打破了原来那种高层知识分子和底层劳动者之间的平衡关系。“我们”成了反动学术权威、臭老九,经济陷入了困顿,人格受到侮辱。别人都是对“我们”唯恐避之不及,甚至落井下石,而此时的老王与众不同。曾经被“我”同情的老王,如今反倒来帮助“我们”,甚至悄悄地问:“你还有钱吗?”“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是老王对杨绛一家人的敬意,“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是隐隐的同情与不安。老王活着的时候,时时刻刻都应该是经济上的贫困者,恰恰是这样一个人,却在杨绛一家人最困难的时候热情相助,这已经远远超出一般人经济宽裕时的助人为乐,这种精神境界让作者为之震撼。这个情节与后文送香油、鸡蛋有着本质的不同,这里是善良,那里是感恩。
“我”觉得老王是可敬的,这是意脉发展的第三步。
叙事性作品中的空间对人物交往具有或分隔或阻挡或交融的作用,也常常会把不同空间中的人物安排在同一空间中,进一步表现他们或疏离或亲密或对峙等复杂关系。比如《红楼梦》的“宝玉挨打”一节中,“贾政见他母亲来了,又急又痛,连忙迎接出来,只见贾母扶着丫头,喘吁吁的走来”。对贾政来说,“连忙迎接出来”不仅仅是合乎礼仪的问题,更是一种空间的间隔(也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挡驾)。贾政痛打宝玉,房内是父子关系;迎接贾母,向贾母赔笑解释,房外是母子关系。一道墙隔着两个空间,有形的是建筑的阻碍,无形的是心理阻隔。在《老王》中,“我们”是高级知识分子,虽然有一段时间被打为反动学术权威,但总的来说还是高高在上,而老王是挣扎在底层的普通劳动者,是在尘土里讨生活的人,两人本属两个不可交融的空间,机缘巧合使二者产生了交集。
最后一次相见,是在“我”家里。老王不请自到,“直着脚往里走”,老王似乎走进“我家”,只是“站着等我”。“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告诉我们,他们之间还是属于两个空间。“我”与老王之间的那道“门槛”的空间距离感其实就是人物之间的情感距离,这个距离并没有因珍贵的香油和鸡蛋而改变。老王最后的告别,并没有获得“我”的接纳。“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老王,不属于这个空间。“我”让他带走他的一切,“我”和老王仅仅是一种熟人关系,“我”对老王还停留在“可怜”那样一个感情层面。当这种曾经的美好人性,随着岁月的沉淀愈发显得珍稀可贵,多年后,作者慢慢发现当初自己的轻慢和忽略,不由得深深地自责。意脉经过了之前种种曲折的衍变,最终归到了“愧怍”这个终点,意脉的曲线达到了最高点。
“我”对老王是“可愧”(愧怍)的,这是意脉发展的终点。
《老王》的意脉是复杂而多变的,对于学生而言,理解上存在着一定的难度,但是通过对意脉的梳理,可以让学们掌握文章清晰的情感节奏,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作者最真实而真挚的情感。那么,文章的主旨便在梳理文本的意脉的过程中得到还原。细读《老王》,我们发现,“我”和老王的交往处所基本上发生在这样几个地方:三轮车上,老王“破破落落的大院”,送冰到的“我”家,医院门口,送香油到的“我”家。三轮车,属于“业务往来”;远处的老王的大院子,是因为“我”散步路过;医院门口,是公共场合;在“我”家里,送冰属于“业务往来”,送香油到“我”家虽是私人交往,但是老王的感恩并未被我完全接受,我还是以“就免得托人捎了”为
借口给了他钱。老王以自己朴素的思维方式,将杨绛一家对他的同情心理解为家人般的亲情,真心实意地做着一切他自己以为该做的事。可他并没有真正意识到,他与杨绛一家毕竟属于不同的阶层,二者之间的距离是不可逾越的。尽管机缘巧合,使得他有机会“近距离”地与杨绛交流,可这样的交流也只能停滞在物质与金钱交换的表层。心灵的隔膜,是他无论作出怎样的努力都无法打破的。老王的“家”在哪儿?也许真的就没有“家”。没有“家”的人,终究是虚空的。
《老王》著于1984年,那时候杨绛一家三人都还健在,社会地位得到恢复,尽享人伦之乐。杨绛用智慧温情的文字,淡淡叙述了老王的故事,让我们掩卷之余,回味那些字里行间的深情与沉重,思考人性与世界,耐人咀嚼。文革那个年代匮乏的不仅仅是物质,更是温暖而珍贵的人性光芒。作者多年后的“不安”,是她不停地拷问着自己的灵魂,终于顿然了悟:自己既往与老王之间的点点滴滴,是那样的不公平;自己对老王“钱”的回报与老王对自己“心”的付出及高贵人性相比,廉价的人道主义是那样的微不足道。半价送冰、免费送人、临终送香油和鸡蛋,点点滴滴中都映照出老王这个底层人善良的光辉,自己却“拿钱去侮辱他”。这于她而言,无疑是一种耿耿于怀的拷问与不安,怎么能不“愧怍”呢?
注释:
[1]詹丹.语文教学与文本解读[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7:20.
|
### Index:431 《人力资源》 从“月饼事件”,应借鉴什么
从“月饼事件”,应借鉴什么
作者:谢严兴来源:《人力资源》2016年第12期
2016年9月12日,阿里巴巴集团安全部4位员工和阿里云安全团队的1位员工,用编写脚本代码方式,在公开秒杀月饼的内部活动“秒到”了124盒月饼。阿里首席风险官刘振飞及阿里云总裁胡晓明在与上述员工经过沟通之后,最终予以劝退。随后,阿里巴巴集团首席人力官蒋芳及CEO张勇均对日前的“月饼事件”做出官方回应,分别表示对“月饼事件”的处理是坚守价值观以及坚持用技术保护用户的安全,在这个问题上采取了零容忍的态度。此后,该事件持续发酵,网友对此事的态度主要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处罚过重,当事人主动承认错误,劝退的处理过重。另一派则认为应该遵守规则,支持处理决定。在此,笔者另辟蹊径,试图从员工关系和劳动法的角度谈谈自己的观点。管理靠制度,不能靠价值观在本次“月饼事件”里,阿里巴巴官方支持劝退的主要理由:一是采取技术手段抢月饼的员工,造成了其他员工福利分配的不公平,妨害了企业的价值观;二是技术安全部门员工的职责是用技术保护用户的安全,显然不是用技术去抢几盒月饼,其行为违背了保护用户技术安全的初衷。当然,阿里巴巴作为电商和金融领域的公司,对公平和安全特别介意,尤其希望用户相信这家公司在意公平和安全,这可以理解,但是公平和安全更应该通过制度来给予保障,而不是通过价值观体现出来。价值观是不可靠的,只有通过制度才能约束人的行为,这是人类社会历史已经证明的事情。那些把价值观放在嘴边的公司,倒是很令人不放心,这通常说明了他们在制度上并不完善,这才需要通过强调价值观,靠“人治”来弥补制度上的缺陷。阿里巴巴历来有让技术人员挡枪的传统。还记得前不久的“HR给离职员工写假评价事件”吗?事件曝光之后,公司对HR只是警告,但反而重罚IT系统开发的程序员。和这件事如出一辙,HR永远符合价值观,永远没有错,错的永远是别人。另外,这家公司几年前提供抢火车票的浏览器插件,春节的时候提供微信抢红包插件……这些事情他们都没觉得影响社会公平,而自家程序员抢了几个购买月饼的名额,还自己立刻告知了相关部门并未造成实际损失(注意是购买名额而不是抢到就给免费月饼),公司突然板起脸来讲起了公平的价值观,这脸变得是不是有点过快了?从上述摘录的新闻内容里,我们可以发现,阿里巴巴集团官方对于“价值观”的高调论述,与半年前京东集团CEO刘强东在“众创学院”成立时对价值观的阐述惊人的相似。但是,我们从他们对“价值观”的诠释中,也不难窥探出他们所管理的企业忽视制度建设、忽视法律规则的端倪。
“秒杀抢购”是诱发主因在本次“月饼事件”里,规则的制定者宣布采取“秒杀抢购”这样的模式来分配福利,这是绝对不可能做到公平的。如果要公平,最简单的办法,是收集所有想要月饼的人,通过抽奖来决定谁可以买。但是活动主办方并没有采用这样的模式,而是采用网上抢购秒杀模式。在上班时间,让数万员工盯着屏幕看着时间,点几百下鼠标,请问这总共要浪费多少人力,多少工作时间?开展这样的活动竟然是符合公司价值观的,这让笔者非常困惑这种价值观到底靠谱不靠谱。何况,在秒杀的特定时间段,有人工作不太忙,有人非常忙,让这两种人一起秒杀,对于忙碌的人公平吗?有人正在开会,有人正在见客户,他们显然没法去参与秒杀,这对他们公平吗?更奇怪的是,工作时间非常忙的人是为了公司在努力,不忙的人是工作量不饱和,结果这个符合公司价值观的活动客观上竟然更有利于那些有空在工作日下午点几百下鼠标的人——这也太诡异了吧?再换个角度。假如说一个团队的领导,手下有5个人,他自己很想抢月饼但是需要开会,没法参与,于是告诉手下5个人,你们抢的时候帮我也抢一下。神不知鬼不觉地,他动用了5个人帮他抢月饼。这样相对于那些普通员工,只能自己亲自抢的人公平吗?再考虑有人反应快,有人反应慢,有人点鼠标手速快过普通人一倍,这让他和大家一起人肉点鼠标秒杀,对其他人公平吗?所以创造不公平的并不仅仅是利用技术手段的程序员。有人利用管理结构,有人利用职业特性,有人利用自己的特殊技能,在这个本来就不可能公平的游戏里面比别人稍微走得快一点。这怎么就成了违背公司价值观,值得被劝退的大事?最近发生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可以和“月饼事件”相比较。起因是加拿大魁北克省的技术移民开放名额,一共5000个名额,在固定时间让全球希望移民的人开始抢名额,也算是一种“秒杀”吧。根据新闻报道,为了获得这次技术移民的中签,很多人付钱给移民中介公司,中介公司会帮助安排尽量多的人帮忙抢,增加命中率。而通过编写了脚本,动用了几十台服务器,顺利抢到名额的也大有人在。在抢名额的活动中,有人利用权利,有人利用钱,有人利用人情和社会关系,有人利用技术。这算不算公平的游戏?显然不公平。所以,抢月饼活动是希望公平还是希望不公平?从事后人力行政部门公布的公开信上看,他们在乎的是公平。那么只能说,策划这个活动的人根本没想清楚,他们制定了一个不公平的游戏规则,反而希望用公平的方式进行下去,这显然是不可能的。如果非要有人因此承担责任,我觉得这个活动策划者应该承担主要责任,而不是这五个程序员。因此,制定不公平的“秒杀抢购”游戏规则,是诱发本次事件的主因。“跑偏”了的奖励措施了承前所述,由于企业制定什么样的规则,势必引导员工做出什么样的行为,企业在发现员工不合适的行为前,有没有检讨过自己制定的制度的导向问题?
在本次“月饼事件”里,官方制定的内部“秒杀抢购”规则(制度)既然立足点为“抢(购)”而不是“抽(签)”,那么其内在含义就是先抢到者胜,事先并没有采取“同一账号只能购买一次”的设置,至于参与“抢”的员工具体采用什么手段来抢,能不能采用编写脚本的方式来抢等等,并没有在事先做出规定。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员工并没有违反规则,反倒是制定规则的人考虑不周,结果让他人为其失误买单。在笔者看来,这种设计制度的不周所引导出的结果,往往与管理者的初衷背道而驰,我相信阿里巴巴集团的管理者并不希望通过设计一个内部“秒杀抢购”规则,让几万名员工在上班时间,守候在电脑前,紧盯屏幕,狂击鼠标,并且因为抢不到,又再守候下一轮活动因而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员工情绪低下吧?但是这个内部“秒杀抢购”的规则(制度)恰恰奖励了管理者所不支持的员工行为(员工因琐事分心,耽误工作),却没有奖励他们期待的行为(员工全神贯注地工作,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类似的个案还有很多,下面几个现象就可以说明这个令人沮丧的事实:管理层宣称要建立团队,实际上却常常奖励个人的成绩,接着还在疑惑为什么员工彼此竞争、关系不和;管理者纷纷强调“奖勤罚懒、多劳多得”,但是在年终活动或发放奖励的时却喜欢采取“抽奖赢大奖”、“微信红包雨”的方式。获得奖励的手段在于“碰运气”而不是通过勤奋工作获得,成就了一批机会主义者,对于平时勤恳工作的员工无疑是一个莫大的讽刺和侮辱。解除劳动关系是唯一的出路吗本次“月饼事件”中,涉事员工的离职形式究竟如何,一时间各种揣测莫衷一是。有新闻舆论报道为“开除”,有阿里巴巴官方宣布为“劝退”,有疑似涉事员工发帖称为“离职”,那么相关法律对此究竟是如何规定的呢?根据《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原因和形式,分三大类。分别是第三十六条规定的协商一致解除,第三十七、第三十八条规定的员工提出主动或被动辞职,第三十九、第四十条规定的单位单方以过错辞退或无过错辞退等(因为本次“月饼事件”从发生到员工离职,时间非常短,因此可排除是因劳动合同终止的原因),再根据“月饼事件”的后继报道并未出现涉事员工提出劳动争议仲裁的情况以及阿里巴巴官方回应所称“已与几名员工进行了坦诚沟通”的情况,所以我们基本上可以推测出涉事几名员工的离职形式为公司提出“劝退”后双方“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的方式。结合《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我们不难得出以下几个推测的结论:1.阿里巴巴公司的相关规章制度里或许没有确切、详细的关于员工采用编写脚本抢购福利属于严重违纪的规定。否则以阿里巴巴的高态度,完全可直接以“严重违纪”的理由将几名涉事员工辞退。
2.从几名涉事员工陈述的是自己在事发后主动向行政部门说明的情况可以看出,几名涉事员工关于本次“月饼事件”的处理过程,或许是采取比较配合及理性的态度、愿意与公司协商的。正是因为员工愿意配合协商解除,阿里巴巴的“劝退”安排才能得以落地。否则若依据相关法律,在劳动合同的有效期内,员工有权拒绝公司的“劝退”协商要求。如果有员工拒绝“劝退”,那么本次“月饼事件”可能衍生出更多的新闻事件和后续报道。如果员工拒绝“劝退”,阿里巴巴采取强行单方解除其劳动合同的方式,能够顺利解除得了吗?答案是不能。在员工的劳动合同尚未到期,或者即使到期但是存在不得单方解除的情形(详见《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的情形),公司又没有确切的规章制度能够判断员工的行为属于“严重违纪”时,若公司强行单方解除的话,极可能被裁判属于违法辞退。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若发生上述情况,员工又不同意协商解除时,员工可以将“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作为第一顺位的救济方式。也就是说,“只要赔钱,就能炒人”的观念,早已不合时宜了。对于一个互联网公司来说,熟练的软件工程师是多么宝贵的资源。别的企业都是重金招揽程序员,而阿里巴巴却为了几盒月饼把宝贵的程序员劝离了。不用着急,据说已经有同行开始“趁火打劫”,公开招揽这几名被劝退的员工了。笔者看来,阿里巴巴作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在活动本身规则不详的情况下,导致了他人阴差阳错地多刷了124盒月饼,在没有造成实际损失,且那几个程序员还主动向上级报备了这次事故的情况下,这差不多是教科书式的“白帽子”(互联网行业俚语,描述的是正面的黑客)案例,而且他们也提供了解决漏洞的契机。因此本次“月饼事件”几个涉事的程序员,虽然是抢了月饼,但是抢完月饼后的行为完全可圈可点。他们的行为和“白帽子”相差无几。举个例子说明一下:假如有人在撬你家的门锁的时候,发现了装置的漏洞,然后通报了你,有人感谢撬锁者帮助自己排除了一项安全隐患,也有人控诉撬锁者侵犯了自己的住宅,不同的认知将会递进出不同的态度。即使是最简单的经济学原理也告诉我们扼杀“白帽子”看似能够带来一个短期内的安全环境,但在长期看来会让安全隐患不断滋生最终酿成大祸。美国国防部旗下一百多个网站在去年发生了不同规模的信息泄露事件,导致五角大楼在今年年初拿出数十万美元奖励那些攻破政府网站的“白帽子”,以便于自己提高查找和修复漏洞的效率。在2014年,支付宝也曾被“白帽子”找到过一个登录漏洞,在公布之后,阿里巴巴向“白帽子”奖励了5万元人民币,还发出公告,继续拿出500万重奖那些有能力突破阿里巴巴安全防线的“白帽子”,这种态度在当时获得了相当高的业界评价。
“月饼事件”发生以后,无论对此采取宽容或是严厉的态度,都属于企业文化的选择、导向问题,且无论企业如何作为,它都必然有着合乎情理的缘由。但是解除劳动合同的方式绝对不是唯一的结果。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远达不到最为恶劣的情形时,本次事件却出现了最为不利的“双输”结果,这种伤害不仅对于涉事员工,而且对于阿里巴巴这家公司本身,也没有那么容易被忽视。相信在一段时间里,本次“月饼事件”都将成为一个经典的员工关系案例被人们持续关注,而“抢月饼”也无可奈何地化身为“价值观”的代名词,在更为长远的时间里被大众津津乐道。责编/寇斌
|
### Index:432 《大社会》 从“楼组长”到“社区梦想家”
从“楼组长”到“社区梦想家”
作者:吴燕锨来源:《大社会》2019年第05期
社区居民动员、社区领袖培育是社区治理的重要议题;社会工作者在社区活力激发中被期待扮演重要的角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十九大报告将社区治理、社会组织的作用、居民参与社会治理提升到了政治层面。
自2015年以来,广州洋城社工在文冲街道进行社区领袖的培育,经历了从“楼组长”培育到“睦邻睦社”社区梦想家的不同项目发展阶段,在服务过程中逐步探索出由提升解决专门问题的能力到激发居民自身优势能力、由立足社区领袖培育到动员居民广泛参与的社区建设路径。
一、楼组长是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作用发挥需要培育
(一)社区问题多,楼组长被期待
文冲街万科城市花园是商品房社区,小区由物业公司管理维护,业委会协助管理。由于物业管理投入费用降低、业主不断增多等因素,导致社区出现单车乱停放、养狗安全隐患、乱丢垃圾等一系列公共问题。社区居委会希望通过动员楼组长参与社区治理、干预社区问题、改善社区环境。楼组长队伍建立后未获得预期成效,2015年底居委会向社工寻求帮助解决现有瓶颈。
(二)从“楼组长”热情受挫中找到介入契机
社工接到求助后,区分了“社区问题的解决”与“社区领袖的功能发挥”两个问题。通过居委联系“楼组长”了解基本情况,发现已有72名“楼组长”都是居委会在日常接触中筛选的,具有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共同特征。调查发现,“楼组长”相比社区其他居民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对社区状况有较高期待,如对现状表达不满、有明确的改善愿景;有参与改变的意愿,甚至部分成员已体现为个人行动。
但“楼组长”队伍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缺乏对身份的认同,由居委会直接提名获得“楼组长”身份未与本人协商确认;以被动参与为主,不清楚社区治理中可参与的空间;对社区资源认识不足,期待外部力量进行介入;团队中未形成相互支持网络,自我效能感低;行动目标及改变策略模糊,缺乏持续参与动力。
(三)释放“楼组长”潜能,制定培育计划
社工认为“楼组长”仍有作为社区治理重要力量的参与潜力,但其作用的发挥需要针对性解决现有问题。因此,社工与居委共同商定,仍将“楼组长”培育作为解决现有社区问题的重要方式,并且根据现状制定相应培育方案。
二、能力的提升促进问题的解决:楼组长在行动
(一)个人意愿是社区参与的基础
楼组长有作为社区治理主体进行培育的潜能,但并不代表每一名楼组长都可以无差别的进入培育计划。从社区治理中的角色关系看,社工并不是行政权力自上而下的代表,而是共同推进社区建设的伙伴,同时,在社区治理中,领袖的发掘和培育需要根据其自身的需求而采用不同的培育策略。
从实践中的成效看,“楼组长”数量过多又未达成参与共识容易阻碍培育计划的推进,而具有身份认同的团队将更具行动力。因此,社工通过逐一面谈进行筛选,确保选出参与意愿强的“楼组长”。
(二)能力提升、团队形成、参与治理
选出楼组长后,社工与“楼组长”共同完成了培育方案,并推动团队在社区治理中发挥作用。“楼组长”、社工与社区治理的关系如下表所示。
通过上述发展步骤,楼组长对自身形成了身份认同,并逐步融入社区治理的实践中。如针对三个社区问题开展文明倡导活动,通过自身行动开展社区问题直接改进工作,链接资源投入社区促进问题的解决等。通過以上举措,社区环境得到改善,社区、街道居民正面评价,楼组长解决问题的意愿增强,并逐渐有新成员主动加入,楼组长们也开始形成相互支持的团队氛围。
(三)理顺关系,社区领袖拥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工在与“楼组长”合作解决社区问题的过程中,所做的无非是协助“楼组长”团队理顺团队内部、利益相关者之间、愿景与实践之间的不同关系,从而为其社区治理作用的发挥创造条件。社区领袖拥有丰富的社区资源、人生阅历、实践经验,自身的潜能被激发就有能力解决社区所面临的问题。
三、社区梦想家:创造更好的社区实践
(一)问题框定限制发展
楼组长的治理成效和动力持续了近一年时间,但社区问题成因复杂、资源的投入具有边际效应。当楼组长能力发挥受到限制,问题改善停滞,团队逐渐呈现出动力受损、参与动机变弱的情况。以问题视角推动社区治理的楼组长培育模式就被限制住,而楼组长的发展自然也遇到瓶颈,难以发挥自身优势,难以厘清自身及培育计划的未来走向。同时,社工发现过分关注楼组长,将培育资源放入其中,也阻碍了其他人的参与,社区内有很多资源未能够参与社区建设。社工希望能够突破原有模式,探索一个发展社区的更好路径。
(二)资源视角发现新可能
当客观条件超出控制,具体事实无法改变时,通过对客观情境的重新定义,改变仍是可能发生的。社工尝试整理实践探索中所获得的经验、突破社区美好生活的想象,并充分运用“社区优势资源”对“客观情境”进行了重新定义。
楼组长仍有其优势资源未被发挥,如楼组长内部有社区文艺自治团体的团队核心,在社区文艺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部分楼组长及其所属的团队是物业、长者颐养中心等机构颁发证书聘请的义工,长期以来服务社区及特殊人群;部分楼组长通过自身兴趣爱好,吸引大批志趣相投的居民开展邻里活动,促进了社区邻里间的交往互动,而这些资源都未被有效利用。
社区内有着大量乐于参与社区的其他人士:如社区妈妈团、社区文艺自治团体联合会等社区自治组织。同时很多热爱社区的居民对社区发展有着期待,却因未有明确的参与渠道而无法发挥其主动性,难以推动社区发展。
(三)激发梦想家创造更美好的社区
社工看到了社区的需求,也看到了匹配需求的社区资源,在优势视角的基础上重构了培育计划:不再孤立地或专注地集中于问题,而是把目光投向可能性,通过动员社区领袖的力量来达到他们自己的目标和愿望。期待新的培育模式能够为停滞的社区领袖培育带来不一样的改变。
以“睦邻睦社”为主题的社区梦想家起航计划,通过投入资金、资源,动员社区内包括楼组长、妈妈团以及文冲街文艺自治团体联合会及其他有意愿参与的社区组织、个人申报。社工通过优化申报程序、简化文字重视口头表达的方式降低社区资源参与的心理门槛,并时刻关注参与者动态,及时给予辅导支持。社区梦想家计划不再着眼于社区问题,而是关注社区资源自身的能力和优势,与社区文娱、社区教育、社区进化三个议题结合发展各种可能性,再通过公众评审选拔出最适合在社区开展的20个梦想计划,支持其落地和实现。
四、主体视角:立足优势的项目培育
(一)立足优势,联接个体与社区
社区居民有自身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社区关注,并且根据自身的优势、偏好发展社群,建立自治组织。社区中大量存在的自治组织,激发了参与居民的生活热情,已具备自我服务的初级形态,但未与社区建立更广泛联接从而限制了自身价值的实现。社工认为,为自治组织中活跃的社区居民提供社区参与的平台将促进其自身价值的实现,并创造其优势能力与社区发展之间的联接。
(二)激发潜能,社区被激活
社区梦想家计划唤醒了以“楼组长”为代表的原有社区领袖。如隶属于社区关工小组的楼组长们提出了关爱下一代计划,在其他社区团队担任楼组长提出了社区邻里交流促进计划,关注社区文明建设的楼组长提出了促进社区文明等梦想计划。与楼组长培育时期对比,楼组长在项目设计上有了更多自主性和创新性。
同时,也激发了其他社区群体的社区参与热情。如文艺自治组织联合会,33个团队里超过半数的队伍都表达了参与意愿,并提出了促进自身发展、技能知识贡献、关爱特殊群体等服务计划。万科社区妈妈团提出了青少年读书会计划,海安妈妈团提出了邻里关系促进计划,金碧社区妈妈团提出了社区阅读计划。更多的群体参与促进了群体间的互动,出现了不同团队的骨干共建项目等可喜突破。
(三)创造空间,居民作为主体参与社区治理
梦想家们在获得了项目支持后,陆续开展梦想计划,创造出新的可能性。原本不可能開展的服务开展了,原本仅关注自身的社区团体也开始意识到可以将自己的服务经验分享给社区。社区梦想家们的能力得到发挥,对社区的影响扩大。
社区梦想家计划从两个方面拓宽了对“主体”的认识:一是在范围上能容纳更多元化的居民作为社区主体参与;二是将参与者自身的优势能力作为社区影响的基础。因此,能够与更多的社区居民产生关联,并能够推动社区领袖参与的信心和动力。
社区梦想家计划将个人与社区、各社区团队之间的壁垒打破,让个人走进了社区、让不同社区的人走到了一起,不同经验背景下的社区梦想家有着自身的能力资源,分享、支持将是促进其共同成长的重要环节。
(四)赢在参与:对社区治理和实践结果的重新定义
作为基层实务工作者,社工希望运用自身的专业能力参与社会治理、创造社会价值,在实务过程中逐渐认识到自身能力的局限性。
社工并不会期待每一个社区梦想家都能够如计划书预期一般获得圆满的实践成果。但社工认为这一实践推动本身就是“赢在过程”。并不是只有达到预期成效的梦想计划才算是成功的经验。社区被梦想家搅动,促进原本不参与的人参与;实践创造出联接,仅关注自己的人开始关注社区;拥有不同的社区想象,个人、团队与社区的关系因而变得更加紧密……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都是由居民主体创造、由社区共同拥有的、社区治理的宝贵资源。
(作者单位:广州市洋城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
### Index:434 《中国经贸》 从“生态文化”看城市生态发展
从“生态文化”看城市生态发展作者:徐晶钰盛筠王新来源:《中国经贸》2011年第10期
摘要:城市“生态文化”是协调解决人与自然问题而提出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城市文化生态发展包括与时代发展相对应的城市文化和城市生态建设。一个城市的发展.不仅是科技生产力的发达.其生态建设、历史文化更是不可缺少的部分。本文以杭州西湖的生态文化发展为例,具体阐述生态文化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生态文化;生态城市;杭州西湖
一、背景及现状分析
1.生态文化
生态文化是人类从古到今认识和探索自然界的一种高级形式体现,通过传统文化和生态文化的对比,有利于资源的开发,保护生态环境良性循环,促进经济发展。生态文化人类出生到死亡过程中要与自然界的万事发生处理好关系,人类在实践活动中认知人与自然中的环境中的关系,处理好这种关系才能长期和谐地生存和发展,生态文化就在这个环境的初步发展与完善。
2.发展现状
(1)生态城市发展现状
我国是一个资源短缺国家,在城市生态建设上做得还很欠缺。在工业发展阶段,只注重经济效益不顾人类福利和生态后果的唯经济的工业发展模式,严重破坏生态平衡性。但目前,国内也提出了建立生态城市的目标,而生态文化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近年来,上海、天津、杭州、张家港等城市纷纷提出建设生态城市;海南、吉林、浙江、江苏等省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奋斗目标,并开展了广泛国际合作和交流。
(2)生态文化理论研究现状
美国学者大卫·奥尔早在1992年就已经提出了“生态教养”的概念。他认为人类对自然行为之所以产生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在于人们缺乏对人类与自然生态系统全面关系的认识。另一位著名学者卡普拉在《生命之网》一书的结论部分,重申了奥尔提出的这个生态教养概念,强调社会中每一个成员具有基本的生态教养,从而保障人类后代长期生存的重大意义。因此,很多研究学者将“生态教养”的概念扩展为“生态文化教养”的概念。
二、杭州西湖生态文化发展
1.杭州西湖概况
杭州西湖是著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西湖是一个浅水湖,其森林覆盖率为71.9‰杭州是我国六大古都之一,文物遗存数量众多,在西湖风景区内有文物保护单位62处,占杭州市区文物总量的近一半,此外还有还有多处文物保护点和博物馆、纪念馆。景区内有100多处各具特色的公园景点。西湖风景名胜区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体现了一千多年来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
2.杭州西湖发展过程
西湖山水风景是一个自然生成过程和后继的文化生成过程。在自然进程中,西湖经历了一个在江海作用下由海湾变成湖泊的漫长过程,是一个非人力的大自然造化。当杭州有了人类活动,尤其是出于生存需要利用并加以建设治理,西湖山水就在自然变化基础上,进入了人文生成的变化过程。这一过程分为三个阶段:自然纯朴阶段、园林艺术化阶段、城市景观化阶段。
(1)自然纯朴阶段
西湖在自然形成过程中,从人力筑堤卫湖捍江海之潮开始起,西湖初始风景形成并开始了它的文化形态的历史生成。在中唐自居易筑湖堤之前,湖东一线即原江潮出没之处已有一道“白沙堤”。在这一阶段西湖风景初成并始有名声,并兴修水利、垦植农业、发展城市,一派本原的自然风景状态,并且一直保留着这种自然之美。自古以来,西湖山水这种秀丽动人的自然风光,吸引着、打动着人们,也是古代诗词绘画吟唱描摹的主要对象。
(2)园林艺术化阶段
在这一阶段,西湖山水仍然保持着自然、纯朴、野逸的秀丽气质,但在城市生活及精神需求日益扩大的强烈作用下开始了各种园林的建造,西湖本身也从局部开始直到总体走向风景园林化的再创造。这一阶段应始于唐末五代吴越,盛大于两宋,尤其以吴越钱氏建雷峰塔、保塔所创造的宗教景观意境和北宋苏轼浚湖筑苏堤置三塔于三潭的艺术处理为标志性事件。它表明,西湖风景进入了艺术的构思与再创造阶段,注入鲜明人文内涵的诗情画意和大地的艺术处理。到了南宋,大规模的园林建设和“西湖十景”题名,把西湖山水风景的艺术化推向了一个举世无双的高潮,同时,西湖已成为地地道道的世界上最早也是典型的“gard饥city”。今日之西湖,打破了传统园林景观各自独立封闭的做法,从湖滨一公园起,把其他五大景区整合起来串珠成链,并与雷峰塔、净慈寺等沿湖景点连成一体,形成西湖南线通透的优美景观长廊,强化了西湖作为风景大园林的整体性和连续性,创造了西湖园林“大气、雅致、开放”的时代新风格。
(3)城市景观化阶段
西湖山水的城市景观化,是在西湖与城市建设发展互动历史过程中,逐渐从城外的邑郊风景空间,成为城区有机构成和内在的景观空间、功能空间,西湖山水风景由此获得了更为鲜明的城市景观性。这一发展变化最明显的事实,就是西湖从古代城外的“邑郊风景区”逐渐成为当今的“城市大花园”,湖与城已经融为一体,西湖也成为真正的“城市湖泊”。杭州称为“山水园林城市”,就和西湖山水具有鲜明的城市景观性密切相关。因此西湖山水风景的城市景观化,是继西湖园林艺术化之后的又一个新的发展态势,尤其在20世纪80年代后进人了新的强化阶段。
西湖山水发展的三个阶段是西湖景观性质发展、形成和确定的一个历史过程。显然,西湖山水从自然景观走向并升华为不失自然之美的艺术的园林景观;同时这种艺术人文也使它成为中华民族优秀而典型的文化景观,自然的艺术化也同时是山水的人文化;西湖山水孕育了城市,走向了湖山与城市人地相协、互为依存的共同体,最终投入城市张开的巨大怀抱里,造就了西湖山水另一重要性质,即城市景观性,成为杭州城市景观杰出部分和内在功能空间。
三、从“生态文化”看城市生态发展
人类生存发展需要适宜的生态环境,而生态文化既是这种状态的产物,又是维护这种状态的精神和物质力量。生态文化作为一股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思想文化,在生态城市建设中更是如此。
1.生态文化是城市发展为生态城市的核心推动力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人口规模大、人口密度高,是众多具有社会和文化异质性的人群的永久居住地。生态城市是一种按生态原理建立起来的,自然和社会相互协调发展,人文和技术充分融合,经济高效、环境友好、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建设生态城市,必须把人与自然之间征服与被征服的传统观念更新为和谐共处观念,这是传统城市概念同现代生态城市概念最本质、最根本性的区别所在。
2.生态文化构成了生态城市的灵魂
城市的精神核心是一个城市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城市形象,推动城市发展的不竭源泉和精神动力。生态文化崇尚自然、保护环境、促进资源的永续利用,其核心基础是和谐相处的理念和生态意识,这与以人为本,追求城市、人、自然和谐统一的生态城市建设理念是一致的。因此,生态文化构筑了生态城市的精神内核,它为生态城市注入了思想灵魂,使生态城市有了生命,使生态城市体现出独有的城市魅力和城市形象。
3.生态文化建设为生态城市建设凝聚了社会向心力
城市走生态化发展之路标志着城市由传统的经济开发模式向复合生态开发模式转变。生态文化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在自然与社会生态关系上的具体体现,是生态城市建设的原动力,起着先导作用。因此,生态文化建设为生态城市建设凝聚社会合力和向心力,良好的生态文化将影响人的价值取向、行为模式,启迪一种融合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的生态境界。
4.通过生态文化建设提升生态城市的竞争力
当前,世界城市的竞争已呈现出明显的生态化趋势。培育生态文化理念,塑造独特的城市生态文化形象,是当今城市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策略,也是国内外许多城市的成功经验。澳大利亚的悉尼以及我国北方城市大连。悉尼州政府对城市建设全面规划,实施了持续30年的绿化工程,并借助奥运会强有力的推动,从而使悉尼的城市形象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赞许。中国北方城市大连在确立建设“生态城市”的发展理念之后,不仅注重生态景观建设,更注重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并将环保理念的普及作为其“十大文明工程”之一。
5.生态城市目标下生态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公民生态意识和道德的塑造
公民生态意识的培养和生态道德的塑造是城市生态文化建设的核心和关键,它们在生态文化建设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也是生态城市建设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只有广大城市居民树立人与自然共发展的意识,才能唤起市民生态城市建设的激情和热情,自觉遵守生态城市建设的各项准则,为生态城市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参考文献:
[1]赵宗彪.论生态文化与建设[J].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6,(12)
[2]李一凡.西湖山水的文化发展[J].蓝天园林,2005,(4)
[3]姜华,张京祥.从回忆到回归——城市更新中的文化解读与传承[J].城市规划,2005,(5)
|
### Index:435 《新闻爱好者》 从“舌尖”到“中国”
从“舌尖”到“中国”作者:常纾涵来源:《新闻爱好者》2013年第10期
【摘要】《舌尖上的中国》之所以能引起强烈反响,不仅因为它“隔着屏幕能闻见香气”的特点,更因为它通过食文化展现了中华民族所共有的思维模式、相同的文化符号、共同的文化理念和共同的民族精神。以胡阿祥的“中国”概念为理论基础,从地理中国、历史中国和文化中国三方面阐释《舌尖上的中国》在构建国家认同中的作用。通过方言的使用和镜头的跳跃、文化符号的介绍、人物故事的解读和民族精神的呈现,《舌尖上的中国》实现了从视觉、味觉的呈现到情感的延伸再到文化的认同,进而实现了地理中国、历史中国和政治中国的认同。
【关键词】文化认同;国家认同;舌尖上的中国
在全球化的今天,各个国家文化的交融一步步开阔着我们的视野。与此同时,全球化也为每个民族、国家带来了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的问题。每个人在面临不同文化的冲击时,需要通过文化认同来实现自我的身份认同;而民族和国家则需要以历史、习俗、民族精神的认同来实现国家认同,促进国家的发展和维护国家的统一。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展现出天然食材与人工制作的巧妙融合,唤起了身处食品安全忧患中的国人对本土食文化最自然最淳朴的记忆。不同于以往的美食节目,它没有加入过多的商业元素,对美食的介绍不是流于表面,而是更多地融入对中国文化的诠释。另一方面,不同于其他历史文化类纪录片,它从平民化的视角切入,完美地结合了精英兴趣和大众口味,大大扩展了收看对象,为实现从文化认同到国家认同提供了最大的可能。
学者陆晔的实证研究表明:“从总体上看,大众传播媒介无论在公众对社会凝聚力的主观感知方面,还是对公众的国家认同,都可能产生一定的直接影响。”[1]事实上,根据网络上以及国内外专家对《舌尖上的中国》的一致好评,可以明显看出国人对它的认可。这说明,《舌尖上的中国》在公众对国家的认同构建中着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一、概念辨析
“一般说来,认同就是指对共同或相同的东西进行确认。认同的过程,就是人们通过他人或社会确认自我身份的过程,也就是在自我之外寻找自我、反观自我的过程。”[2]通过认同,人们在相互关系中可以增加确定性、建设性的因素。“认同本质上是对自我根源的不断追寻,对自我身份的不断追问,是对人类自然家园和精神家园的双重探究,是对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2]
“文化认同,就是指对人们之间或个人同群体之间的共同文化的确认。使用相同的文化符号、遵循共同的文化理念、秉承共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是文化认同的依据。认同是文化固有的基本功能之一。拥有共同的文化,往往是民族认同、社会认同的基础。”[2]《舌尖上的中国》正是以“食文化”这个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构建了文化认同的基础。崔新建认为,从类型上看,认同包括民族认同、种族认同、社会认同、自我认同、文化认同等多种类型,但他认为这些认同的核心是文化认同。“一方面,是因为在民族认同、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中都包含着文化认同的内容;另一方面,认同所蕴含的身份或角色合法性,都离不开文化。身份、角色、合法性,都只能在一定的文化中才能具有意义。即使是与认同不可分割的自我概念,从根本上说也是文化的产物。”[2]
笔者赞同崔新建文化认同的概念,并且认为国家认同也包括在认同范围之内,而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的核心。一方面是因为国家认同中包含着文化认同。比如中国人和美国人在国家认同过程中,不仅仅强调肤色等生理特征的不同,而且中国人更强调“龙的传人”这一文化概念的认同。另一方面,正如崔新建所说,认同所蕴含的身份或角色合法性,都离不开文化。身份、角色、合法性,都只能在一定的文化中才具有意义。
胡阿祥在《何谓历史,何谓中国》一文中,分别从地理概念、文化概念和政治概念等方面对“中国”概念的由来、历史做了梳理。
在地理概念上,先秦时期,“中国已经成为诸夏国家的共同称号,成为拥有共同地域的专称”。[3]历史上,作为地域概念使用的“中国”随着中国地域范围的不断扩大而改变,非汉族建立的国家也往往自称“中国”。从这个角度理解,地理中国不是哪一族的中国而是各族共有的中国。
文化中国的概念较为宽泛。先秦时期,文化概念的“中国”是一种美称,是“其人泽聪明睿智,其财则万物所聚,其礼则至佳至美,是具有高度文明的区域”。[3]文化的不断进步和对周边蛮夷的不断中国化,对周边国家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这奠定了中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的思想基础。
政治概念中使用的“中国”逐渐走向定型是晚清时期。“政治概念的‘中国’较之地域概念和文化概念的‘中国’,更加客观、更加全面,它是中国概念在新时代的新发展,是中国含义的升华,它充分反映了这样的史实:中国的历史是中国的境内各民族——无论文化高低,地域远近,是汉族抑或非汉族——共同缔造的。中国的版图是由中原和边疆共同组成的,现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继承。”[3]
二、从文化认同到国家认同
基于胡阿祥对中国的定义,本文认为《舌尖上的中国》通过对中国食文化的介绍和阐释,从以下三方面起到了国家认同的作用:
(一)地理中国的认同。中国拥有众多的人口,也拥有世界上最丰富多元的自然景观。多元的自然景观和不同地区的不同气候为人们提供了最为天然和众多的食物原材料。不同地区的人们依山傍水生活形成了当地独特的饮食习惯和风格。在《舌尖上的中国》中,对食材、食物的介绍都会跨越整个中国。
中国广袤的疆土、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复杂的地理环境和政治经济环境,深刻地影响着我国区域文化格局的形成,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不同地区的方言。一方面,方言是区别不同文化的最明显标志。在《舌尖上的中国》中,由当地人介绍美食时,通常使用的是当地方言,体现了纪录片的原生态特色。方言的使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本地区人们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另一方面,不同的方言也体现着文化的多样性和一定文化冲突的存在。“文化冲突固然会引起文化认同的危机,而文化冲突的最终结果又总是强化了人们的文化认同。”[2]因此,使用不同地区的方言,会增加各地区人们对自身所处地域的文化认同,并且进一步增加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在更大范围内认可和包容不同的文化。对于中国这个地域广阔的国家而言,增进各个地区的文化认可和包容,无疑有着重要的作用。
以镜头的跳跃和原生态的语言展现不同地区的食文化,使得《舌尖上的中国》充分反映了中国人以物载情的思维习惯:对于食客来说,能吃到纪录片中介绍的食物是尝到了正宗的家乡味、地方味,而对于观众,尤其是远在家乡之外的人来说,《舌尖上的中国》留给他们更多的是“看”到的家乡味以及对家乡感情的寄托,故土、乡亲、念旧的情感在观看纪录片时得到了升华。这种味觉、视觉以及情感上的满足,为人们增进地理中国的认同提供了基础。
在《时间的味道》一集中还特别介绍了台湾西南沿岸的特产——乌鱼子。该集从乌鱼子的处理、贮藏、烹饪方法上详细介绍了台湾的这一美食。《舌尖上的中国》将台湾食文化和其他省份一样一同纳入中国食文化的行列,以对台湾食文化的认同凸显了台湾和大陆在文化上一脉相承,加深了人们从地理中国的角度认同台湾,更强化了中国人的边界意识。
(二)文化中国的认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食文化。《舌尖上的中国》将视角对准最普通的餐桌、小摊、作坊,在镜头的选择上多选择有中国传统意蕴的画面:挂在街边古楼上的腊肠,餐桌上黄色瓷器盘里的仿豹胎,坐在茶馆手拿折扇闲聊的老人们,在长桌宴上为老人祝寿的人们,蒸笼上遮盖的红布……在雾气蒸腾中,若隐若现的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历史。古楼、瓷器、茶馆、长桌宴、红布,这些明显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符号被运用于镜头中。
在介绍美食的同时,纪录片还加入了对美食相关历史知识的介绍。例如在介绍馒头时,加入解说词为“只有中国是最早使用蒸汽烹饪的国家”;在介绍米粉时,解说词加入了“中国是世界上水稻栽培历史最早的国家”的介绍;在介绍豆腐时,解说词为“中国的豆腐从诞生到兴盛,一路走过了2000年”等。对悠久历史的介绍,使观众在观赏纪录片时,增加了对本民族历史的了解,也增加了中国观众对中国悠久文化历史的认同。
在《时间的味道》一集中,对盐渍、糖渍、油浸、晾晒、风干、冷冻制作方法的介绍,都展现了中国自古流传下来的对食物独到的处理方式。在对苗家的糟鱼和腊肉作介绍时,解说词是这样的:“对淳朴的苗家人来说,腌鱼腊肉,不仅仅是一种食物,而是保存在岁月之中的生活和记忆。”纪录片中的文字语言的运用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视觉传播稍纵即逝的缺陷,并且使人们在了解这些独特食物的同时,也加深了对中国不同民族文化历史的认识。
与其说《舌尖上的中国》是在讲食物的故事,不如说它是在讲人与人之间的故事。立秋时节贵春和邻居们一起包饺子其乐融融的画面,东北邻家妇女齐心协力做酱坯时忙碌的场景,呼兰河畔金顺姬对母亲泡菜的眷恋,以及村宴之前热闹的场面,无一不是友情、亲情和尊老敬老之情的完美展现。纪录片通过讲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故事,将舌尖上的食文化延伸到了中华民族孝敬、仁义的文化理念和传统美德之中。
(三)政治中国的认同。“当代中国是以中华民族为根基建立起的民族国家。”[4]99因此民族的内聚力或者民族的团结对加强中国不同民族、不同个人的政治中国的认同有着重要作用。《舌尖上的中国》对不同民族文化的介绍,使得民族之间、人与人之间加深了对彼此文化的理解与认可,更增加了对彼此文化的包容。丹尼尔·贝尔在他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中指出,“对于一个社会、一个整体或一个个人来说,文化是借助内聚力来维持身份认同的连续过程。这种内聚力,是靠延续美学观点、有关自我的道德概念和展示了这些观念的生活风格而获得的”。[5]36而对文化的包容与认可无疑会增加民族的内聚力,增进民族团结。
在《我们的田野》中对侗族、苗族、壮族、藏族不同食文化的介绍,揭示了中国这个民族众多的国家在食文化上的异同,充分展现了不同民族丰富的文化差异。而在解释差异性的同时,《舌尖上的中国》挖掘了不同民族的共同特质:自强不息和勤劳智慧。“最初是求生,然后是饱腹,最后是艺术,中华饮食文化在民族生命的坚强旅程中逐步升华,呼应着‘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的塑型。”[6]通过对统一的民族精神的塑造,纪录片从刻画人们谋求舌尖上的满足出发,打造了人们在民族精神上的觉醒和认同。
正如曼纽尔·卡斯特在《认同的力量》中所说,“全球化时代也是民族主义复兴的时代。这既表现在对现存民族国家的挑战,也表现在到处存在的以民族性为基础的、总是声称反对外来者的认同的建构和重构。”[7]29全球化给民族和国家的认同带来了危机和挑战,而对统一的民族精神的认同必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增强各民族对国家的认同。
|
### Index:436 《消费导刊·理论版》 从“金以儒亡”谈起
从“金以儒亡”谈起
作者:陈晓宁来源:《消费导刊·理论版》2009年第09期
[摘要]关于金代女真族汉化的程度在金朝灭亡中起到何种作用,有多大影响,史学界说法不一,笔者从女真族入住中原后在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及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变化做以简要分析,以期说明女真族在汉化的同时连其腐败的东西也一并接收过来,导致了本民族特色的消失,最终导致了金朝的灭亡。
[关键词]金以儒亡女真汉化
作者简介:陈晓宁(1981-)女,蒙古族,辽宁新民人,沈阳职业技术学院工商管理系助教,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历史学。
公元1247年,时为藩王的忽必烈召见金朝遗老张德辉,并向他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或云‘辽以释废,金以儒亡’。有诸?”张德辉回答说:“辽事臣未周知,金季乃所亲见。宰执中虽用一二儒臣,余则武弁世爵,若论军国大计,又皆不预;其内外杂职,以儒进者三十之一,不过阅簿书、听讼理财而已。国之存亡,自有任其责者,儒何咎焉!”从元朝实行的政策以及有元一代蒙古族的发展状况来看,张德辉显然是误解了忽必烈的意思,忽必烈所云的“金以儒亡”应该是指金代女真族汉化的程度太深,以致失去了本民族的特色,导致金代的灭亡。而绝非是说金代在官员的任用上选任汉官所致。
对于金代女真族汉化的程度,国内外学者的观点截然相反,西方学者及日本学者认为女真族建立的金朝,保持了其本民族的特色,始终没有被汉民族所同化;而国内学者的主流观点则认为历史上曾入主汉地的少数民族,都无一例外地被先进的汉文明所同化,女真族建立的金朝亦未逃脱。
历史上入主中原的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如鲜卑人建立的北魏,契丹人的辽朝,女真人的金朝,蒙古人的元朝,满族人的清朝等,无一例外的要受到先进的汉族文化的影响。但其影响的程度亦即汉化的程度不同,也就是说这些少数民族是更多的保留了本民族的特色还是在更深程度上接受了汉文化,这是值得商榷的问题。本文试对女真汉化的程度加以论述,从中亦可看到它给金朝带来的影响。
在我国历史上,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的接触中,无论是汉化还是胡化,都是民族融合的一部分,其区别就是在此过程中,谁占主导地位,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中
说:“野蛮的征服者自己总是被那些受他们征服的民族的较高文明所征服。”女真人建立的金朝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对于金朝的汉化程度,古人已有评述,清代史学家赵翼说:“金源一代文物,上掩辽而下轶元”。
女真人征服汉人的过程,同时也是两族人民融合的过程。女真人以武力征服汉族后,也曾试图在文化上同化汉人,因而大力推行民族同化政策,金天会元年(1127)年,“金元帅府禁民汉服,又下令髡发,不如式者杀之。”这项政策遭到了汉族人民的激烈反抗。1150年,海陵王上台后,停止了此项政策,“诏河南民,衣冠许从其便”。女真统治者企图同化汉族的政策遭到了失败,同时他们又被汉族文化所吸引,走上了汉化的道路。
首先,政治制度的汉化。金朝建立时,其权力核心是部落联盟制下的“勃极烈”制度。进入燕云地区后,女真原有的制度便行不通了,于是承袭了辽朝的南北面官制度。中央政府是勃极烈制与辽官制度并行,地方政权上则是州县与猛安谋克共存。熙宗即位后,对两种官制并行的状况进行了改革。天眷元年(1138年),正式颁行新的官制,废除了女真原有的勃极烈制度,以三省六部制取而代之。九月“改燕京枢密院为行台尚书省”。经过熙宗的改革,女真原有的官制除猛安谋克外,荡然无存。新行的官制揉和了辽宋两朝的官制且自成一体,突破了辽朝分设南、北面官的双轨官制。标志着金朝政治体制的一体化。同年还制定了以经义、词赋两科取士之制,为起用大批汉官开辟了道路。
天眷元年的改革,使金朝在政治制度上一举超过了辽朝,而且可以与宋朝媲美了。政治制度的汉化,是女真汉化的重要一步。
其次,经济、文化的合流。金灭亡北宋后,“虑中国怀二三之心”,几次大规模的以军事部落移民的方式将女真人迁到中原各地,人数达到几百万。这在客观上造成了汉人与女真人交错杂居的局面,促进了两族人民经济和文化上的交流。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每一次由比较野蛮的民族所进行的征服,不言而喻地都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摧毁了大批的生产力。但是在长时期的征服中,比较野蛮的民族,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不得不适应征服后存在的比较高的‘经济情况’”。女真族在建国时,还处于奴隶制阶段,迁入中原后,其与封建生产方式相比,落后性暴露无遗,女真人纷纷采用了先进的租佃制,“不令家人农作,尽令汉人佃莳,取租而已。”猛安谋克中许多女真人“骄纵奢侈,不事耕稼”,把自己的牛具税地出租给汉民,亲王、公主、大臣冒认的官田,也由汉民耕种了,“附都猛安户不自种,悉租与民,有一家百垄无一苗者。”这种租佃关系的发生和发展,标志着女真族原来的奴隶制成分的下降和中原封建制成分的上升。特别是熙宗时实行“计口授田”制后,封建关系在女真内部普遍发展起来,女真人的经济生活与汉人基本上已无二致。
此外,在思想文化上,女真人的汉化则更为明显,女真人对灿烂的汉文化十分敬仰。上至皇帝,下至普通女真人,都以学习汉文化为荣。汉文化的核心是儒家文化,是历代王朝的统治思想。为了巩固统治,金初,辽朝进士为金朝制定了一套君臣上下的朝仪礼制。熙宗即位后,
于天眷三年(1140年)立孔子庙于上京。翌年,熙宗“亲祭孔子庙”,“自是颇读《尚书》,《论语》,及《五代》,《辽史》诸书,或以夜继焉。”女真人学习汉族文化之风,日盛一日。就整个女真上层社会而言,至金中后期,接受汉文化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风尚。刘祁说:“南渡后,诸女直世袭猛安、谋克往往好文学,喜与士大夫游。”最典型的例子是完颜璹,是世宗之孙,史称其潜心学问,“日以讲诵吟咏为事,时时潜与士大夫唱酬”。至于一般女真民众,改汉姓,着汉服的现象也越来越普遍,可见女真社会的汉化趋势已难以遏制。
第三,风俗习惯的转化。经济和文化方面的融合,又进一步促使风俗习惯的汉化,从而使女真族的民族特征逐步消失了。明昌五年(1194年),章宗问夹古清臣:“‘胡里改路风俗如何?’对曰:‘视旧则稍知礼貌,而勇劲不及矣’。”
女真族的婚姻制度也逐渐汉化。在金代建国前金朝初期,女真族还保留着原始的婚姻残余,“父死则妻其母,兄死则妻其嫂,叔伯死则侄亦如之。故无论贵贱,人有数妻。”随着女真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汉化,女真族的婚姻旧俗逐渐淘汰,而采用了汉族的婚姻制度。1190年公布官民婚聘财礼法令,1200年定本国婚聘礼制,1205年又定本朝婚礼。女真族的婚姻制度与汉族也基本一致了。
由上述可知金朝的汉化程度之深。女真族汉化过程,也是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化的过程,是向文明的发展,而且金朝末年的政治尚属清明。那么何以汉化会导致金朝走向灭亡呢?从上面的叙述可知汉化后的女真族的转变如何之大。下面我们看看女真汉化后关系金国命运的变化。
十二世纪初的女真人兴起于白山黑水之间,仅用了十二年的时间便亡辽灭宋。建立了强大的金朝。《金史·兵志》记载,“金兴,用兵如神,战胜攻取,无敌当世,曾未十年遂定大业,原其俗本鸷劲,人多沉雄,兄弟子姓才皆良将,部落保伍技皆锐兵。”作为新兴的马上民族,女真人天生具有尚武精神。然而仅仅几十年的时间,女真就失去了昔日的勇锐,到海陵末年,女真人在其擅长的骑射方面已不如宋人。大定十年(1170年),宋使来贺皇帝生辰,世宗“命护卫中善射者押赐宋使射弓宴,宋使中五十,押宴者纔中其七”。朝廷从猛安谋克中选侍卫亲军,“其中多不能弓矢”。女真人的汉化,改变了他们昔日英勇善战的性格,特别是经济的汉化,使得以奴隶制经济为基础的猛安谋克也走上了破坏的道路,作为金朝主要军事力量的猛安谋克军的衰败,加速了金朝的灭亡。
女真人本以狩猎和农耕为生,生活质朴。女真“地狭产薄,无事苦耕可给衣食,有事苦战可致俘获,劳其筋骨以能寒暑。”但当他们入主中原后,原来的生活方式很快发生了变化。陈规称南迁的猛安谋克军户均为“游惰之人不知耕稼,群饮赌博习以成风。”同样,在金源内地的女真人也染上了懒惰奢靡之风。世宗至上京,“闻宗室子弟往往不事生业,宗尹奏曰:‘随仕之子,父没不还本土,以此多好游荡。’”女真的汉化彻底改变了其传统的生活方式,养成了他们耽于享乐的生活作风,从而使一度生机勃勃的民族最终走向衰落。
由上可知,“金以儒亡”并非毫无根据,重要的是对“儒”字的理解,我们解释这句话时要将之放到当时具体的历史环境中。这样即可知道这句话准确的概括了金代灭亡的重要原因。即女真族的汉化时不加鉴别的汉化,在吸取进步文化的同时也接受了其腐败的东西,同时放弃了本民族的特色文化,最终导致了亡国。
参考文献[1](元)脱脱等撰《金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7月版[2](宋)徐梦莘编《三朝北盟会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3](金)刘祁撰、崔文印校证《归潜志》[M]北京:中华书局1997年版[4](宋)李心传撰:《建炎以来系年要录》[M]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4月版[5](宋)宇文懋昭撰,崔文印校证:《大金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7月版[6](清)赵翼著,王树民校证:《廿二史箚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1版[7]《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
### Index:439 《人类简史》 从《人类简史》看文明的代价
从《人类简史》看文明的代价作者:***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6年第07期
历史的意义或许在于通过不同的镜像可以获得不同的图式。以色列历史学者尤瓦尔·赫拉利(YuvalNoahHarari)的《人类简史》(林俊宏译,中信出版社,2015年)不失为多维视角下检视人类文明发展历史的佳作。览阅全书,奇思怪议,俯拾皆是。笔者只能就目力所及,从感受最深的人类在追求文明进程中所付出的代价这一维面,提取几组关键词,以塞读后,算作对作者、译者、出版者和推荐者的感谢。
一.文明与文化
从文化学的视角来检视文明的价值,是本书作者一个重要的特点。文化和文明是两个在日常语用中易于混替,而又切实存在严格常理区分的概念。从语用感情色彩来看,两者具有高度的同质性。既可以是对某种个人、族群或整个人类行为和存在样态的描述,也可以是对上述对象某种行为和存在样态的价值评判。前者感情中立,后者感情褒倾。从尝试定义的数量来看,关于文化定义的量级则远非文明所及。这至少说明了文化界定的复杂性,而对文明的界定则较易达成共识。用文化和文明来考察个人、族群或整个人类的行为和存在样态,它们既是两种视角,也可以是两种方法。因为是描述同一对象既相关联又存在区别的两个维面,所以,两者又可以互视。也许互视,更容易看清楚两者的差异。笔者以为,本书的构成即有一个作者用文化视角考察文明的问题。所以,这里有必要对文化与文明的界定作简要的梳理。
在中国大陆的《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印)中,“文明”被解释为“经过长期历史沉淀而产生的有益于增强人类对客观世界的适应与认知,且符合人类精神追求,能为绝大多数人所接受的精神财富或发明创造”;而“文化”一词的释义似乎比“文明”词义更广泛,概念更模糊一些,其所指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此一词在考古学中指同一历史时期的,不依地点分布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比较此典对这两个词的解释,其殊也微。如果将后者解释中的“此一词在考古学中指同一历史时期的,不依地点分布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置诸前者之尾,也看不出有什么语读上的不顺畅和语意上的不关联。由此可见,同一词典中对这两个词的阐释策略不过异语同释而已,基本上属于互考。即将两者作为同义词处理。而就其所阐释内容呈现的语境而言,也确实可以替用。这说明文化和文明在特殊的语境下是可以作为同义语来使用的。
在《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第七版,商务印书馆,牛津大学出版社)中,文明被解释为civilization,astateofhumansocietythatisverydevelopedandorganized;文化被解释作culture,thecustomsandbeliefs,arts,wayoflifeandsocialorganizationofaparticularcountryorgroup。英文词典解释的区别较前述中文词典大。文明强调先进性和有意识的组织性建构;文化则强调地区和人群存在的样态,特别是生活方式、习俗、信仰、艺术等要素。
综合上面的词诠,“文明”本身具有进步的隐含意义在其中,某一时期的文明状态一定是在某些方面优于前一时期的。比如通常所谓之渔猎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等,实际上是从生产力技术构成的角度对人类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所作的概括。既是学理上的中性描述,也存在比较意义上后优于前的意味。“文化”则无优劣褒贬之分,只是某一特定区域的人群,因自然和历史而形成的经济、政治、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样态。如果说上述申论尚局限于一般语词意义的解释,为进一步明确两个概念,兹引海内外比较有代表性学者的阐述。
陈炎(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山东大学副校长)说:“文明是文化的内在价值,文化是文明的外在形式。文明的内在价值通过文化的外在形式得以实现,文化的外在形式借助文明的内在价值而有意义。文明是一元的,是以人类基本需求和全面发展的满足程度为共同尺度的;文化是多元的,是以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时代的不同条件为依据的。”“文化没有高低之分,却有强弱之别。所谓“强势文化”就是指能力较强、效率较高,从而包含文明价值较多的文化系统。相反,所谓“弱势文化”则是指能力较弱、效率较低,从而包含文明价值较少的文化系统。”(中华文明网,2012年12月24日)因此,文化不仅并存,也可以相互影响和交融。“凡是具有文明价值的文化产品,无论东方西方,都可以兼收并蓄,为我所用。”文化既可以体现共时性,也是一种历时性的存在。一种文化作为各种因素综合的产物,一旦形成,就具有强大的惯性,也可以说是生命力。不同形态的文化包含不同的文明要素,也可以包含相同的文明要素。文明要素在一种文化中的占比多少,决定了文化的形态和面貌。文化本身不存在优劣,之所以存在着崇尚某种文化,谄媚于某种文化的现象,完全是因为不同文化对不同文明的推动力不同,使得文明呈现的前后,优劣之分反射到了文化层面。
在ResearchGate论坛上,就文明与文化的关联与区别,印度国家信息中心(NationalInformaticsCentre)的MukundHambarde说:“Cultureisthesetofvaluesthatshapesthebehaviorofthesocietyatdifferentlevelswhilecivilizationisapparentinthephysicaldevelopmentinformofman-madeenvironment.Cultureisthemindofsocietyandcivilizationisthebody.”(“文化是社会的精神、心灵,而文明是就像肉体。”)印度海德拉巴中央大学教授RekhaPande?认为:“Thetwowordsaredifferent.”这仿佛有点中国传统哲学道器之论的意味。文化是类似道一样形而上的东西,文明是类似承载道一样的器,属于形而下的东西。法国年鉴学派第二代著名的史学家FernandBraudel认为:“culturecouldbeseenas‘semi-civilization’”。(“文化可以被视为‘半文明’”。)这似乎给人玄之又玄的感觉。德国学者伊里亚斯在《文明的进程》中,明辨“文化”与“文明”。以为文化”是使民族之间表现出差异性的东西,它时时表现着一个民族的自我和特色。因此,它没有高低之分。而“文明”是使各个民族差异性逐渐减少的那些东西,表现着人类的普遍的行为和成就。对于斯论,中国学者葛兆光深以为然,在其煌煌三卷的《中国思想史》中所论“文化”与“文明”之殊别,基本上可以视为是对伊氏之论的进一步发挥。并且由此而在其诸多的有关文化与文明之论述中得出历史是文化看点,未来是文明看点的观点。
总而言之,文化是一个比文明范围更为广泛,界线更为混淆的概念。两者又确实是相关联而又有区别的概念,完全可以以其中的某一个形成检视另一个的视角。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即是从文化发展的角度,阐释了人是如何一步步从智人发展至今的。是从“文化”的角度来检视人类社会在长时段上“文明”发展的状况。在作者看来,从智人在所有物种中处在完全弱势的地位,到如今拥有能够随心所欲的开采利用自然资源的能力,从某些角度来说并非益事,甚至可以说是有害无益。在文明以强大的力量横扫世界上很多区域文化,以彰显全球化必然趋势的今天,尤氏的文化文明论,代表了相当一部分人对文化已经或将更进一步饱受摧残的焦虑。这可能也是其着获得广泛同情,拥有众多读者的一个原因。
二.进步与代价
从衣不蔽体到丰衣足食;从以物易物到固定货币流通;从世袭王权到民主政治;从满足于温饱到追求精神生活……站在人的角度上,似乎无论是物质或是精神,无论是经济或是政治,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人类都一步步走向强大。不仅可以掌控自己的生命,把握自己的生活,而且掌控自然界诸多生物的发展与变化。然而,这些所谓的进步,却也让人类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人类自身活动范围受到限制,身体状况恶化,自然生态圈更是轻则受创,重则毁灭。作者对这些方面冷静的描述,无疑让读者心生忧虑。因为凭借常识,文明在带给人类福祉的同时,确实也带来了令人困扰的负能量。常识是在某一阶段最科学认识的普及,所以,虽然朴素,却无可辩驳。这正是它对读者产生影响的魔力之一。
你可以以辩证誉之,也可以以诡辩斥之,难道不可以以雄辩视?比方尤氏说:从早期人类逐渐放弃追逐猎物到处移动,逐步转为定居发展农业,看似不用再为温饱发愁,无需追逐猎物定无居所,然而,为了保证农作物产量每天高强度的劳作引发了一系列的疾病,椎间盘突出,关节炎,疝气等等;更因为无法预知的天气因素,耕作者时时担心着降水,日照这些被认为无法改变的客观限制;不再满足于解决近几日,近段时间的温饱问题,贪心地认为只要不断劳作就可以解决下一年,下个五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温饱问题,期待着有朝一日攒足了麦子不用劳作……生活并未因此更好,出生率的急剧上升,医疗水平却无法跟上,导致了死亡率一路飙升,甚至温饱状况比起之前狩猎时代更加糟糕。
他说:“人类以为自己驯化了植物,但其实是植物驯化了智人。”(p80)新的农业活动使得人将大量时间花费在耕作上,并且只能被迫永久地定居在麦田旁。其实,这一切并不难想象:当人开始习惯于依赖某种事物之后就一定会为其所牵制,从农业的发展,到工业产品的使用,再到如今信息化社会网络的普及,无一不证实着这个事实。
世间难道还有胜过事实的雄辩吗?所以,好的辩手诘难对手的铩手锏就是在对方雄辩滔滔阐述已方观点或结论的时候,不断地给他或她提供与其观点或结论相反的事例,即可以挫其锐气,止其胜算之势,使其不得不就你提出的事实之范。
比如,过度劳作带来了更多的疾病;对收成的担心使得农民时时因担心天气问题而心神不宁;电子产品的应用让人际关系日益冷漠,眼疾病例急剧增多;工业所需的自然资源开采过度,环境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诸多岛国面临着被海水淹没的困局……人类文明在飞速发展的同时,也因人类自身不适当地行为和选择不断产生着负面影响,物种灭绝,全球暖化,积劳成疾。即使工业飞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但是这种以毁灭和消亡为代价的进步,又如何担得上进步?
什么样的辩题是最好的辩题?给正反双方同样可能性辩议空间的辩题。在这个意义上讲,文明及其代价,真是一个好辩题。纵观全书,可以说作者正是在辩论的另一方缺席的情况下,作为反方的陈述。
三.人与人类的迷思
自从人类思想逐渐成型以来,似乎就偏爱于将自己的种群与万物剥离开来,无时无刻不想要证明“人”的存在是自然界的唯一特例。“人”是与众不同的,优于自然界其余所有的物种。这种不同,不仅仅是后天的进化,甚至从源头开始就注定了人是不同的:基督教信徒坚信:“上帝按照他自己的样子创造了人。”这无疑是希望说明追根溯源到人类出现的最初,上帝造人的意图便不同与创造其他生物。人类要创造一个上帝的目的,原来大有深意。《简史》在比较智人和其他人种的进化速度之后,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人类较其他同类更具优势的地方,不仅是智人具有语言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智人具有讲故事的天赋。他们善于想象,编造一些本来不存在的东西。要知道这并非如以往的历史书所言只是原始人为了消除寂寞,彼此取乐而必有的项目。作为中国人可能更懂得本书作者对智人崛起的推测。比如“大楚”本已不再,陈胜让吴广在夜里装神弄鬼呼叫“大楚兴,陈胜王”、让人在鱼腹里塞纸条。于是新王诞生,众力聚合,形成了倒秦的惊天巨浪。这样的史例古今中外举不胜书。今天的人们凡事要讲个故事,其实不过是老祖宗的遗传。然而,这种智慧在扩大自己生存边界的同时,又无不在为自己作掘墓的准备。
|
### Index:440 《六韬》 从《六韬》看先秦兵家理论著述中的法律思想
从《六韬》看先秦兵家理论著述中的法律思想
作者:龚斌来源:《群文天地》2009年第04期
兵家一词最早见于春秋末年的《吴孙子·计篇》:“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而其实早在夏、商、周时期,古代军事学就在奴隶主与奴隶两大对立阶级的暴力抗争中发展起来了,只是春秋战国时期特殊的社会历史环境使军事学真正为统治阶级所格外关注。“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残酷的斗争局面还原了人类野蛮时期的本性,而弱肉强食的自然生存法则使诸侯国君们认识到军事的强大是保证统治长久的重要因素,所以整个春秋战国时代给那些军事奇才们发挥作用提供了广阔的历史舞台。但是追溯起来,中国人真正系统的总结战争规律、作战策略、治军方针、后勤保障以及兵器的制造与使用等问题的历史要久远许多。早在夏商时期,先民们就对战争状态下国家的赏罚、将威、法令、人心乃至军法与国法的关系做出了系统的阐述,形成比较成熟的军事法律思想,其中的集大成者便是商末周初姜太公以及他所著的《六韬》。
《六韬》分为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和天韬六章,其中第一章涉及国家礼仪法度、任用人才、防卫国土等大政方针;第二章主要是作为统治者的天子的修为、举止、威严对发挥军队战斗力的作用;第三章开始系统涉及军事问题,包括军事人才的选用、军队的培养、领兵作战的技巧与原则以及军队后勤建设等问题;第四章主要是具体的战略战术的运用规律;第五章对作战时的天时、地利与人和做出了细致的分析;最后一章总括了一般的军事指挥原则和军队建设的经验,并对不同的兵种之利弊做出比较与分析,有利于在协同作战时发挥不同兵种的威力,达到克敌制胜。除去全篇中包涵着的深刻的军事斗争哲学和丰富的治国用人理念,政治法律思想也渗透在整部著作中,无论是国君在治国时的德与刑;还是军事统帅在领兵攻城时的赏与罚,都颇为值得研究与探索。本文就将以《六韬》为基本素材,结合有关先秦时期一些历史典籍资料,并对比兵家其他重要著作的相关内容,揭示出古代军事家眼中的法律与法律思想。
一、强调“法”是维护国君统治的核心
在中华文明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中,“法律起源于暴力”的学说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被各代史学家所记载和阐述。在三皇五帝之时,因为实行仁政,故而法律没有存在的社会空间,只是后继的君主放弃了德政,才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于是便创造出了刑罚。
“禹承尧舜之后,自以德衰,始制肉刑。”①“夏有乱政,而作禹刑。”②另一种说法认为虽然炎黄之时就存在法律,但是却因统治者施行德政,百姓自觉服从,故备之不用。“昔者神农无制令而民从,唐虞有制令而无刑罚。”③“黄帝之治天下也,其民不引而来,不推而往,不使而成,不禁而止。”④所以从一开始,法律就意味着刑罚,而刑罚即来源于暴力。
对于人类社会来讲,最高等级的暴力莫过于政权更迭时的战争杀伐,而在远古社会中,这种战争的表现形式便是部落之间的征服战争。因此,刑罚源于战争,即“刑起于兵”,是先秦兵家法律思想关于法与刑的观念的基本理论预设。“就法制方面而言,甲骨文中还讲到‘律’是用之于‘师’(军队)的,军队中的‘律’,即军法。卜辞云:‘师为律用’。意为军队只有严明的纪律,才能‘用’,即具有战争力。”⑤后世史书也记载“刑也者,始于兵而终于礼者也。洪荒之代,生民有兵,如蠭有螫,自卫而已。蚩尤惟始作乱,斯民鸱义,奸宄并作,刑之用岂能己乎?帝尧清问下民,乃命三后恤功于民,伯夷降典,折民惟刑,故曰刑者也,始于兵而终于礼者也。”⑥
“刑与兵,犹足与翼也”⑦而统治集团中的国君,就是从氏族社会中的部落联盟首领发展而来的,那时的部落首领,不仅是处理部族纠纷、享有处置权和发布法令权的长老,更是对外作战的军事统率。所以军事首领赖以降众的绝对权威便演化为政权阶层中天子权力巩固的首要因素——法,而贯穿于原始社会与阶级国家中的“法”基本是以“罚”,即刑罚的态势表现出来的。
在《六韬》中,充分渗透着要求国君严明法度、适用刑罚的思想。“太公曰:‘凡用赏者贵信,用罚者贵必。赏信罚必于耳目之所闻见,则不闻见者莫不阴化矣。’”⑧这里强调的是国君在进行赏罚时要守信且言出必行,也就是严明法度,使国人信服。可见,“法”并不是乱施刑罚,而是赏罚分明。“信盖天下,然后能约天下”⑨就是这个道理。
在古代兵家代表人物看来,法度与信誉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这大概来源于“刑起于兵”的思想,因为在军事斗争中,统率的一言一行是要绝对信守的。后期的军事思想家们也都继承并扩展了这一思想:如“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⑩“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熟明?吾以此知胜负矣。”(11)“不信于赏,百生(姓)弗德。不敢去不善,百生(姓)弗畏”。(12)对凡违背礼乐法度而教之不听者都要制裁,以维护国君的威信。“修吾号令,明吾刑赏,使天下非农无所得食,非战无所得爵。使民扬臂争出农战,而天下无敌矣。”(13)“夫主将之法,务揽英雄之心,赏禄有功,通志于众。”依然是要赏罚分明,使民服从。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以《六韬》为代表的先秦兵家著作中,在论及“法”者时,都不约而同的和“信”,即赏罚有度联系在一起,以巩固国君的统治。“法”成为统治者不失信于民的关键。
二、强调“仁”是维护长治久安的基础
中国人从很早就重视“仁”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并强调施行仁政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基础。不仅是儒家法律思想的代表人物鼓吹施行仁政,古代军事思想家们也十分重视德治。从《六韬》等相关文献中,可以看出他们将国君的贤明和道德高尚视为政权统治的基础,所起到的作用甚至在“法”之上。“君不肖,则国危而民乱;君贤圣,则国安而民治。”(14)而怎样做到一个贤君呢?就是要“爱民”,要使民“利而勿害,成而勿败,生而勿杀,与而勿夺,乐而勿苦,喜而勿怒。”(15)百姓才能“戴其君如日月,亲其君如父母”(16),国家便能长治久安。
在理解何谓仁义时,太公认为:“敬其众,合其亲。敬其众则和,合其亲则喜,是谓仁义之纪。”(17)要团结民众并拉拢贵族,才能保证人心向背的归属。同时,圣人负有教化民众的作用,“因其长而视之则民安”。
《六韬》中还十分重视吸取其他国家失道的教训,并引以为戒。在论及商朝衰落的原因时,太公认为君主的昏庸和用人失当是最大的症结。“今商王知存而不知亡,知乐而不知殃”(18)“今彼殷商,众口相惑,纷纷渺渺,好色无极。此亡国之征也。”从反面论证了施行仁政并教化百姓的重要性。同时,先秦军事法律思想中也将注意力投向选举贤明的辅弼之臣上,选材的条件要十分严格,“一曰仁,二曰义,三曰忠,四曰信,五曰勇,六曰谋”,就是要有仁爱之心,要秉持正义,要为人忠实,要讲究诚信,要行事勇敢,要心存谋略。只有符合条件的人才能被委以重任,而对奸佞之人要坚决疏远之。
以“仁义治国”的思想同样也贯穿于春秋战国时兵家主要著作之中,如孙武认为“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19)体现了统治者爱民如子、爱兵如子,视同己出的胸怀。“夫为国之道,恃贤与民。信贤如腹心,使民如四肢,则策无遗。”(20)所以“主不可以无德,无德则臣叛;不可以无威,无威则失权。”(21)讲的是君主要贴近于民,恩威并施,教化为主、刑罚为辅,既体现君主的威严,又展现天子的仁德,使民服从之。如此,“泽及于民,则贤人归之;泽及昆虫,则圣人归之。贤人所归,则其国强;圣人所归,则六合同。”(22)国家的强大、对他国军事征服的胜利才有保证。
在对“仁”的理解上,先秦兵家理论上存在两个层次:在政治统治上,要以仁义治天下,以德教化人民;在军事斗争中,就是体恤兵民、爱兵如子、练兵有方,使将帅一心,以强大的凝聚力来保证充足的战斗力。如“将以诛大为威,以赏小为明,以罚审为禁止而令行。”(23)所以,以“仁”治国要与“法”结合来使用,达到明刑弼教;而以“仁”治军要与统帅的“威”并重,做到恩威并举,使兵卒与将帅同心,以保证战无不胜,为军事行动的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强调“治”是军国发展壮大的保证
国家只有经过治理,才能从弱小发展到壮大,才能装备出有战斗素养、武器精良的作战部队,才能在乱世的互相征伐中立于不败之地。从《六韬》等兵家著作中,我们发现这种涉及政治治国理论的阐述占据了很大的篇幅。《六韬》中记载姜太公与周文王的对话,其中的核心便是如何“治”国,主要体现在《文韬》中,如“大农、大工、大商,谓之三宝。农一其乡,则谷足;工一其乡,则器足;商一其乡,则货足。三宝各安其处,民乃不虑。”(24)阐述了作者希望通过发展工、农、商业,使士民殷富、安居乐业,百姓无忧无虑,国家的实力从而得到增强之愿望。而在战争时所用的兵器,在和平年代还可以在农户的日常耕作中派上用场。“故用兵之具,尽在于人事也。善为国者,取于人事。”(25)善于管理国家的君主,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农户的生产劳作,使农民六畜兴旺、生活安定,此才是富国强兵的根本。这体现了作者企盼国君有计划的发展经济、反对漫无目的的浪费国力的良好夙愿。
除去经济方面,在政治领域,治国的关键便是君主牢牢把握“治权”,以保障统治权威。“无借人国柄,借人国柄,则失其权。”(26)“无使人夺汝威,因其明,顺其常。顺着,任之以德;逆者,绝之以力。敬之勿疑,天下和服。”(27)在任用人才方面,要选举贤人和圣人,“王人者,上贤,下不肖。取诚信,去诈伪”(28)远离无德无才的不肖之辈,排除奸人和谗臣,才能保证统治集团内部不滋生问题。类似的论述出现在《尉缭子》中,尉缭在治国的问题上主张以农战为本,励行法治,认为欲致富国强兵就要使农战成为民众的唯一致富出路,而且国家的各项具体措施都要有利于民众发挥生产劳作的积极性:“明乎禁舍开塞,民流者亲之,民不任者任之。夫土广而任则国富,民众而治则国治。富治者,车不发轫,甲不出橐,而威制天下。故曰,兵胜于朝廷。”(29)而如何才能保证“治”的顺利实现,就要有一个赏罚分明、君主圣贤的社会作为支撑;还要有一支纪律严明、将帅同心的部队维护外部安全。故兵家典籍中的“治”是与“法”、“仁”以及“威”相伴存在,互为表里,缺一不可的。
注释:
①《汉书·刑法志》.
②《左传·昭公六年》.
③《淮南子·汜论训》.
④《管子·任法》.
⑤张晋藩主编:《中国法制通史·夏商周》,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第7页.
⑥《辽史·刑法志》.(转109页)
(接111页)⑦《论衡·儒增》.
⑧《六韬·赏罚第十一》.⑨《六韬·顺启第十六》.⑩《孙子兵法·始计篇》.(11)同上.(12)《孙膑兵法·篡卒》.(13)《尉缭子·制谈》.(14)《六韬·盈虚第二》.(15)《六韬·国务第三》.(16)《六韬·盈虚第二》.(17)《六韬·守土第七》.(18)《六韬·兵道第十二》.(19)《孙子兵法·行军篇》.(20)《三略·上略》.(21)《三略·中略》.(22)《三略·下略》.(23)《六韬·将威第二十二》.(24)《六韬·六守第六》.(25)《六韬·农器第三十》.(26)《六韬·守土第七》.(27)同上.(28)《六韬·上贤第九》.
(29)《尉缭子·兵谈》.(作者单位: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检察院)
|
### Index:441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看马克思的实践观
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看马克思的实践
观
作者:赵卉来源:《管理观察》2009年第09期
摘要:在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中,实践观点是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思想。正确理解马克思的实践观是深入研读马克思哲学的基础和前提。在《提纲》中,马克思第一次提到了实践的观点,并以此贯穿全文。因此,我们对实践观的把握,也应该由《提纲》开始。
关键词:马克思实践观提纲
被恩格斯称为“包含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的《关于费尔巴哈提纲》,是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精神实质的第一个经典文本,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始形成。纵观全文的十一条,“实践”二字出现的次数很多,成为《提纲》所述理论的中心。因此,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的把握,也可以自《提纲》始。
《提纲》的第一条中,马克思指出了从前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缺点,即,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也就是说,旧唯物主义的缺点在于“认识对象”把握的不准。他们把认识对象理解为与主体无关的自然存在物,因而只能唯物主义地理解自然,而不能唯物主义地理解社会。只能考察事物本质中的自然属性,必然走向唯心主义。马克思指出,认识对象应该是和主体发生作用关系的事物,也就是说,认识对象应该由主体、中介以及自然存在物三部分组成。而实践,是主体作用于事物的过程,因此,认识对象应该是实践,而非纯粹的自然存在物。马克思不像费尔巴哈那样回避人的主体性活动而仅仅把理论活动看成人的真正的活动,他认识到,只有在主体能动性参与的情况下,才能产生认识,并以此建构认识论。因此,他把对象当成感性活动,当成人的实践去理解。同时,马克思也没有像黑格尔那样树立起一个“绝对理念”,而是把认识对象、人的活动理解为感性的物质活动。这样,马克思所指的实践范畴,既体现了认识活动的主体性原则,也体现了认识活动的客体性原则。只有把实践作为人类活动的认识对象,才能唯物主义地理解自然和社会,才能坚定地行走于唯物主义道路。
实践作为人的认识对象,既包含了主体,又包含了客体,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过程。这样看来,实践中存在主体精神层面和客体物质层面的双重因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客体的客观标准性使得实践成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因为马克思明确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要根据实践去出发解决,如果我们真正做到了从实践出发理解人的认识的话,就可以推翻一切所谓的“天赋
观念”论调。因为既然认识对象是实践,认识来源于实践,那么认识就必然是在后天实践中形成的,天赋的观念又从何而来呢?
在上世纪70年代末展开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中,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明确指出这是马克思主义的真理。然而在《提纲》中,却无法明确看出马克思赋予实践作为真理标准的“唯一地位”。诚然,马克思确实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是一个实践问题,但如若就此给实践扣上“仅此一个”的高帽子,恐怕欠妥。
实践作为认识对象,作为真理标准,时刻联系着主体与客体,也即人与环境。马克思指出,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的改变来源于环境的改变,这是错误的,如果按照这个理论走下去,必将形成天才史观、英雄史观等唯心主义观点。因为这种学说没有正确地理解事件。马克思认为,人改变环境和环境影响人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即变革的实践,人的活动和环境改变的关系只能在实践中形成。也就是说,实践是主体作用于客体,同时也是客体反作用于主体的过程。英雄造时势和时势出英雄二者的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否则,英雄成不了英雄,时势也便不再是时势。
此处变革的实践让我想到一句歌词,“究竟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和你”。一句流行歌词,一个哲学问题。到底是谁变革了谁,似乎是一个鸡与鸡蛋的问题。但毫无疑问,实践者永远都指的是人,人的活动才是实践。那么似乎可以确定,变革的是环境而不是人?但显然不是这样。环境必定围绕着人,人才是环境的主体。人的活动变化直接影响着环境,环境的改变也影响着人的活动,但相对而言,人在改变中更为主动,而环境则更为被动。因而,我想,从变革的实践的主动性而言,人对环境的影响更大。当然,这里的主动性除了变革对方外,应该也可以指对自己的变革。我们常说,“与其期待环境的改变,还不如改变自己”,其中所言,大抵就是人变革自己的主动性之意吧。
《提纲》第六条中说,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不是费尔巴哈所理解的“类本质”。所谓类本质,是指一种普遍固定性的东西。人的本质是变化的,如果本质是固定的话,也就是没有本质了。既然实践是人的感性活动,那么在实践中一定存在着人的本质。实践是人的实践。按现在学术界的一般理解,实践就是人们能动地作用和改造外部世界的活动,也即是说,实践是人们所具有的能动地作用和改造外部世界的能力;人为什么具有这种能力?是因为人具有实践的本质,或者说,实践就是人的本质。然而,人的实践本质并不是不证自明的。几乎在马克思哲学之前的全部哲学中,人的实践本质一直被遮蔽着;人的本质被规定为理性,即人的活动只是被描述为认识世界的活动,哲学也由此成为解释世界的哲学。马克思突破了这一瓶颈,他指出,人在实践中的关系,不仅体现为人和自然存在物相互作用的关系,同时也会有人与人相互作用的关系,这也便是上面提到的“社会关系”。马克思由此得出结论,人的本质由人的实践行为决定,可以自我建构。也是从这里出发,马克思开始建立人们改变外部世界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哲学。
个人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社会是由个人组成的。既然作为单个的人的本质是由实践决定的,那么作为人的总和的社会的本质也应当是由实践决定的了。马克思在此指出了一个唯物
主义的基本原理,即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他说“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即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社会生活本身是一个过程,它的本质就是实践的。
马克思在《提纲》的最后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实践能把居于能动与主导方面的主体和居于依据与基础方面的客体联结起来,形成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是人能动地改造世界的活动。任何哲学都既具有认识世界的功能,又具有改造世界的功能,可以为人们的实践提供方法论的指导。实践在科学的哲学理论的指导下,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人们自身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而改造了人们的历史。如果没有实践,那么人类历史就会是一片空白,我们也将永远活在亿万年前。
哲学通过实践改造世界的功能是马克思《提纲》的一个中心思想,他所有的理论见解都围绕着“实践”展开,而并非是像黑格尔那般做一个纯粹的哲学逻辑的推演。他说,“关于离开时间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一切认识与思考都必须围绕着目标所需要的实践而展开。离开实践是思维,纯属空谈,也没有意义。哲学是用来指导实践的,但哲学也是来自于实践,这应该是学习哲学,研究哲学,探索哲学的人所必须具备的思维倾向。否则,如果把哲学当成诡辩,当成经院哲学,当成纯粹逻辑的推演,那么所得的结果显然对实践无益,哲学也就失去了改造世界的作用,甚至也就是去了解释世界的作用。
我们常说“学以致用”,学的,其实就是来源于实践的认识,因此,我们可以从实践之出,就培养自己“实践以致用”的理念,以实践为出发点,以对现世今生和后世全人类在物质和精神方面有益为衡量标准,进行有效有意义的实践。任何无意义的实践,对我们无益的实践都应该放弃,否则,只会在碌碌后得到无为。
我们现在学习,汲取各类信息和知识,通过头脑的切割整合武装后成为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然后将这些属于自己的知识以及自己通过学习知识创造出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实践,得出对自己和全人类有益的结果,用哲学的理论作用于现实生活,必将结出累累硕果。实践之前的思维,是我们“解释世界”的过程,而实践之中的操作,是我们“改造世界”的过程,只有将这两者完美的结合,我们才能进行有意义的完满的实践。
《提纲》的诞生距今已有近170年之久,虽然我们生活的时代已与当年马克思所处的时代截然不同,但他所得出的实践观仍将伴随我们人类社会不断前行,指导我们翻开一页又一页绚丽的华章。◆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李军,万寒松.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基本内涵和当代意义[J].社会科学论坛.2007(08).
[3]卞亚琴.从“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谈理论创新的意义——读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J].理论观察.2007(02).
作者简介:赵卉(1985—),女,汉族,上海人,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