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asets:
BAAI
/

Modalities:
Tabular
Text
Formats:
parquet
Libraries:
Datasets
Dask
text
stringlengths
189
273k
alnum_ratio
float64
0.17
0.99
avg_line_length
float64
3.75
70.4k
char_rep_ratio
float64
0
0.75
flagged_words_ratio
float64
0
0.01
max_line_length
int64
19
220k
num_words
int64
37
73.2k
perplexity
float64
6.3
25.1k
quality_score
float64
4
4.53
special_char_ratio
float64
0.02
0.86
word_rep_ratio
float64
0
1
_id
int64
7
1,828B
industry_type
stringclasses
1 value
东方网4月10日消息:今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今天报 6.9920 ,首次从"破7"进入"6"关口,与当初"破8入7"相比,人民币汇率进入"6"关口之后,百姓的日常投资不能凭胆子,而要多用用脑子,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在日常理财中分享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收益. 在刚刚过去的3月,人民币累计升值868个点,升值幅度达到1.2%.而今年一季度人民币的累计升值幅度更是高达4.06%.不仅刷新了去年四季度刚刚创下的季升幅2.77%的记录,也是1994年中国外汇市场建立以来,人民币升值幅度最大的一个季度. 市场人士认为,人民币在过去两周中的大幅走高,并非中国要赶在保尔森访华之际将美元兑人民币汇率拉至7元这么简单,更有可能是中国政府希望保持住人民币的升值势头,以缓解通胀压力.从去年12月开始,人民币升值速度陡然加快,2008年前3个月的升幅分别是1.7%,1.1%,1.3%,远远超过去年月均约0.6%的升幅.分析人士认为,"美元加速贬值是重要因素.除非今年年底美元大幅反弹,否则,人民币升值超过10%的可能性很大."有关专家表示,若短期内人民币升值太快,将导致我国外汇储备快速下降,那么中长期来看,人民币遭遇贬值的风险变得很高. 2005年7月21日,人民币汇率正式启动了汇改,一下子升值2%,人民币兑换美元从1:8.2765变成了1:8.11.同时中国政府采用了盯住一揽子货币政策.2007年1月11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突破7.8,达到7.7977元,人民币汇率13年来首次超过港元. 随着人民币升值幅度的加快,对冲基金也闻风而动,国外有一个金融工具叫做人民币NDF合约,即人民币不可交割远期合约,这是一个衡量市场对人民币币值强弱预期的风向性指标,如果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加强,NDF贴水就会大幅度上涨.目前,市场中许多人都认为美元/人民币1年期NDF的走势暗示人民币的升值幅度为15%,预计1年期美元/人民币NDF盘中剩余时间或在人民币6.2550-6.2900元区间波动,即一年后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在6.2550至6.2900元. 在人民币"破8"的时候,当时无论是专家,还是普通投资者,最大的目标就是尽可能将自己手中的人民币换成人民币资产,这也是为什么从去年开始,无论股市,还是楼市都出现了难得一见的暴涨行情,但是随着人民币"破7",普通百姓就要开始注意自己的投资方式了. 人民币从"7"字头到"6"字头,股市肯定会间接受到影响:首先,升值加快或更高对出口企业的影响将非常明显,出口增幅放缓可能成为趋势.从股市层面来看,出口企业的利润可能调低,进口企业则可能受益,尤其是石油,航空等板块;其次,升值加速导致的外部需求下降,必然影响到经济增长预期.目前多数分析人士预期今年经济增长将放缓到10.5%左右.经济增速下调对股市不是好消息,但长期来看,如果经济结构更加均衡,也将有利于股市稳定发展;流动性也将面临双向压力.一方面,顺差减少有利于缓解流动性过剩;另一方面,日本等国的经历显示,升值加速对热钱的吸引是难以避免的.日元1985-1996年10年间升值2.5倍,股市也上涨了3倍.从长期来看,本币升值对股市的拉动效应很明显,热钱助推资产泡沫是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则是升值带来一些以本币为主要资产的企业估值上升,主要包括金融业和地产业. 对于投资者来说,应该从投资一切人民币资产,开始转向选择优质人民币资产,特别是要关注海外市场的一年期NDF,一旦出现海外市场上的NDF出现拐头的现象,就要当心热钱从内地上撤离的可能,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投资组合,并可多增持一些黄金等稳健型,并能抵抗通胀的理财产品. 2005年7月21日:央行宣布改变以往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当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自汇改前的8.2765一举上调至8.11,一次性上调2.1%. 2006年5月15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突破8:1的心理关口,达到1美元兑7.9982元人民币. 2007年1月11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突破7.8,达到7.7977元,同时人民币汇率13年来首次超过港元. 2007年5月21日,银行间市场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日波幅从±0.3%扩大到±0.5%.(来源:东方网 作者:方翔)
0.882486
147.5
0.028393
0
380
478
1,875.1
4.109375
0.238418
0
200,200,000,053
金融_经济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发展的意见"(简称"意见"),对于完善我国基本养老保险,企业年金和个人养老保险的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进一步加强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21"数据显示,我国各类养老基金规模达到13万亿元人民币,与我国GDP规模的比率为11.36%,跟许多国家相比差距还很大,因此我国个人养老金管理行业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根据"意见",个人养老金账户资金可用于购买符合规定的银行理财,储蓄存款,商业养老保险,公募基金等运作安全,成熟稳定,标的规范,侧重长期保值的金融产品,这将影响到超过十亿人的自身利益,巨大的刚性需求必将有力推动我国金融市场和金融服务业的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并为银行,保险和资产管理业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2000年,市值排名前100美国大企业中金融服务企业多达22家,而且排名靠前,其中商业银行占6席.此后,商业银行的地位逐渐衰落,而财富与资产管理公司发展迅速.从资产管理规模来看,2021年底贝莱德管理的资产规模超过10万亿美元,成为全球基金管理业,金融服务业的龙头企业. 把储蓄转化为对长线投资将改变金融业未来发展路径,因为长线投资是财务成功的最佳途径.对养老基金投资不足已是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导致许多退休人员无法得到足够的经济保障.借用贝莱德经常用的例子,一名25岁的上班族将1万美元存入银行,临退休时收益为5万美金.如果这笔钱投资如标准普尔500这样的具有代表性的股票指数,临退休时收益将超过80万美金.这就是长期投资的魅力,但世界上有许多人缺乏投资机会与渠道.个人养老金制度改革对许多国家金融服务业而言无疑是新的金融赛道,也有望扭转养老基金投资不足的问题,提高退休人员的养老保障.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全球人口老龄化,投资者行为,利率环境,风险意识,国际化程度,技术水平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对养老基金投资提出了新的挑战,逐步改变了养老基金的投资策略与技术应用水平.基金管理行业的操作环境越来越复杂. 人们寿命延长对养老基金管理构成了严峻问题.在面临多重不确定因素的同时,全球老龄化问题依然是不争的事实,人口老龄化会改变就业市场,让年轻人越来越难融入劳动大军,并且随着高成本病人数量增加,医疗卫生支出日益剧增,更加凸显了养老金的长期投资不足问题.企业主缴纳的收益确定型(DB,defined benefit plan)养老基金转变成缴费确定型(DC,defined contribution)养老基金,将风险转嫁给个人. 投资者行为方面,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选择了被动投资策略,即偏爱交易所上市的基金(ETF)和指数化投资.被动投资策略全面反映了投资者行为变化,这并非短期现象,而是一种颇为流行的有效投资策略,对资产管理业正产生重大影响. 在风险管理方面,许多投资者开始意识到,在长期的超低利率或负利率环境下,作为"旱涝保收"债券资产并非无风险资产,考虑到通货膨胀和利率变化前景,债券资产乃为风险型投资.在超低利率环境下,全球的投资者均在寻求收益较高的金融资产,投资组合风险较大,同时他们必须考虑更为广泛的投资选择.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作用下,发达国家的金融市场之间的联动性增强,规避风险的资产选择减少. 技术水平方面,最近十多年的技术进步在重塑世界经济和资金流通方式,各样新技术成为金融风险管理的必要工具.基金管理公司利用技术工具和研究方法制定精准的投资策略,如贝塔策略,因子投资策略或阿尔法策略,并测算投资风险水平.技术和数据科学赋能基金管理公司将投资专长与最优的科学和指数投资相结合,并向客户提供创新性投资方案. 基于同样的国情原因,每个国家和地区养老基金的投资组合策略呈现较大差别.就现金和存款(流动性管理)而言,韩国,澳大利亚和西班牙的投资占比分别高达41.7%,11.4%,6.8%,这似乎不太符合养老基金长线投资的基本原则.就短期票据而论(包括商业票据,短期国债),荷兰,智利,西班牙,意大利,挪威,英国等国持有比例较高,德国和美国的比例超过了四分之一.就股票投资而言,美国,荷兰,意大利,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投资比例较高. 美国个人养老基金的投资策略调整值得关注.本文选取1980-2021年美国个人养老金投资组合的变化趋势,以突出经济环境对投资组合的影响.从历史角度看,个人养老金的投资趋势更能诠释多种因素作用下投资策略的演变.1980年末,美国各类养老基金规模为1.7万亿美元,其中个人养老基金占5607亿美元,而到2021年底,各类养老金规模已达到27.61万亿美元,其中个人养老基金占13.15万亿美元. 首先,养老基金对货币市场基金的比例由1980年的0.47%提升至2021年的1.81%,但总体变化不大. 其次,个人养老基金对债券投资的策略调整幅度最大.虽然60/40比例(60%持股票,40%持债券)是养老基金管理的黄金规则,但随着债券收益下降,投资者对债券市场的兴趣明显下降,由1980年的26.36%降至2021年的12.44%.随着新生代投资者金融素养提高了,他们越来越多地了解金融资产,深知从长线看债券收益远低于股票市场收益. 再次,养老基金投资者对股票市场的投资热情大增.1980年,该项投资占比为39.85%,2005年升至44.24%,之后呈现下降趋势,2021年占比仅为31.33%.与此同时,共同基金的投资比例呈现最明显的上升趋势,由1980年的1.99%飙升至2021年的40.09%.共同基金大部分投资股票市场,所以养老基金对股票市场的投资占比肯定超过60%. 最后,养老基金对其它资产类(大宗商品,地产,房贷,货币,私募基金等)投资在波动中下滑,由1980年的22.77%跌至2021年的13.77%. 随着全球人口寿命延长,世界退休保障制度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每个国家所面临的挑战虽不同,但主要问题或多或少较为相似:储蓄不足,渠道不多,投资不当,保障性收入较少以及养老金缺口大.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而且拖得时间越长,问题就越复杂.目前,许多人对退休后的经济保障越来越焦虑,寄希望于政府,企业,保险公司和财富与资产管理公司能够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人人享有安全,可靠的退休生活(包容性普惠金融). 养老危机同时意味着商机,因为长期的耐心投资会产生丰厚的经济回报.与短期投资相比,养老金的长期投资决策不是挑选股票,也不是购买积极型基金还是指数基金,更不是考虑入市的时机,或猜测市场底部或顶部.正确的养老金投资策略是构建能满足长远目标的投资组合,即为未来退休后的生活做好准备,如退休后的收入,购置房产或偿还未来的债务.养老基金承担了太多的社会功能,经合组织为此制定了详细的管理指南,内容涵盖基金管理人资格,养老金投资政策,投资组合限制条件和养老资产估值. 然而,金融市场总是处于动态变化之中,养老基金风险无处不在.自2021年4月以来,美国通货膨胀居高不下,其它发达国家先后陷入通胀泥潭,俄乌冲突及其后来的经济制裁增加了全球物价上涨压力.为了遏制通货膨胀,美联储强化了加息和缩表预期,其它发达国家的中央银行先后做出了类似的货币政策调整.受这些因素影响,市场债券和股票市场正经历大幅度调整,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正处于痛苦的下调过程. 正是由于金融市场调整,美国许多养老基金公司建议退休人员调整养老金使用规则:从传统养老金提取规则(退休第一年提取4%,之后按通货膨胀水平逐年调整),调整到在30年的退休生活中第一年提取比例不超过总储蓄的3.3%,然后根据通货膨胀率逐年调整.当然,重要的前提条件是退休人员有可支配储蓄,而且储蓄规模较充裕.可见,退休保障涉及两方面因素:在职工作人员的储蓄与投资意愿,以及养老基金管理公司的投资理财能力.养老金投资管理机构而言,是否对经济金融形势具备强大的预判能力,是否拥有出色的新产品与服务开发能力,是否具备超强的风险管理能力,是否能够提供多功能技术服务平台等,在市场变化波谲云诡下这些能力都将受到更严格的评估.(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0.902247
183
0.003044
0
338
850
1,025.7
4.253906
0.156041
0
200,200,000,337
金融_经济
从海关总署获悉:2021年,全国综合保税区实现进出口值5.9万亿元,同比增长23.8%,较同期全国外贸进出口21.4%的增幅高2.4个百分点,占同期全国外贸进出口值的15.1%,对我国外贸的贡献率达16.5%. 截至目前,我国综合保税区数量达到155个,占现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数量的比例达92.8%.近日,海关总署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综合保税区管理办法",自4月1日起施行,进一步提升综合保税区管理的规范化,法制化水平,优化综合保税区营商环境.综合来看,我国综合保税区发展呈以下特点: 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效果显著.中西部地区,东北三省74个综合保税区在加工贸易方面表现突出,去年实现加工贸易进出口值1.73万亿元,占同期全国综合保税区加工贸易进出口值的64.8%.四川,重庆,河南,陕西等地的综合保税区吸引一批高端产业及配套制造企业落户,综合保税区进出口值占当地外贸进出口的比重均超过60%,实现了加工贸易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也成为所在省份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平台. 发展活力显著增强,新兴业态持续快速增长.2021年,全国综合保税区内产业稳步升级,保税维修业务进出口值1856.7亿元,同比增长3.8%;跨境电商网购保税业务进出口值688.2亿元,同比增长9.9%;保税租赁贸易业务进出口值1121.2亿元,同比增长40.6%.新兴业态对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提升. 改革创新氛围活跃.目前,全国21个自贸试验区中有60个综合保税区,综合保税区在完善政策,拓展功能方面充分发挥了先行先试作用.例如选择性征收关税政策等就是优先在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内先行先试,再向全国其他综合保税区推广.
0.887624
140.6
0.011527
0
191
173
1,300.4
4.089844
0.210526
0
200,200,000,358
金融_经济
为减轻消费者负担,我国政府今年预计承担高达773亿令吉巨额补贴,以稳定物价及避免我国通膨率飙升至11.4%.(档案照:透视大马) 受到新冠疫情,俄乌战争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多个国家陷入严重的通货膨胀,而我国也不例外. 为减轻消费者负担,我国政府今年预计承担高达773亿令吉巨额补贴,以稳定物价及避免我国通膨率飙升至11.4%. 经济专家孔令龙向"透视大马"指出,我国目前的补贴机制使用很久,已不恰当. "这个补贴是一揽子,一概括的补贴.这样的补贴机制很容易执行,但是却意味着,无论你的收入多寡,你都有受惠补贴,也等于是没有效率的补贴." 他建议,我国应该参考新加坡政府的做法,采取针对性的补贴方式,以帮助低收入者和弱势群体. "提供现金援助或者消费券给这些群体,让他们可以购买所需的日用品." "(政府)补贴燃油,其实很多低收入者没有开车,所以我觉得,这样的补贴就变成一个浪费的补贴." 财政部长东姑查夫鲁早前阐明,773亿令吉补贴涵括汽油,柴油及液化石油气(373亿令吉),食用油(40亿令吉),其他民生用品(面粉,水电费)97亿令吉,以及其他社会福利援助,包括大马一家援助金(117亿令吉)和其他补贴(146亿令吉). 孔令龙说,原有的补贴机制,也很容易衍生各种问题,包括被滥用,走私等问题. 他提及,如果没有通胀率飙涨问题,恐怕没有察觉到,补贴占国库的比例那么重. "现在,我们才发觉,原来今年的补贴是去年好多倍,今年3月与去年同期相比的话,大概是差距10倍." 亚企理财中心税务与财务咨询总监蔡兆源也认为,补贴机制应该要重组,从广泛式的津贴,走向目标群体的针对性津贴,以减轻政府财务负担. "从1980年代开始,前首相马哈迪的领导下,开始提供补贴机制,所以人民不知道每样物品的实际价钱." "这也渐渐地人民和世界脱轨,失去竞争力,虽然很难听,但是事实.不过,这也不意味着,现在就该重组补贴机制." 他说,重组补贴机制的第一个条件,就是不能在通货膨胀和世界仍充满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下进行. "目前通货膨胀高涨的时代,这个时候重组的话,会带来更多恶性通膨问题.所以政府有意重组的话,可能要规划3至5年,需要从长计议和一个路线图,慢慢去推行,不适宜仓促进行." 拉曼大学商业与金融学院教授黄锦荣则认为,补贴机制最终目的是帮助低收入的群体,但现有的机制似乎失去焦点和作用. "后来,政府7月1日生效,取消2公斤,3公斤及5公斤瓶装纯棕油食油的补贴,而2令吉50仙出售1公斤塑料袋包装的食用油的补贴则保持不变." "我认同这个做法,虽然补贴范围瞬间缩小,但变得有针对性,省下来的补贴可以给予现金援助,让低收入家庭可以决定购买的日用品." 他估计,接下来白糖和燃油的补贴,可能也会朝向同个方向,即把补贴范围缩小,然后再把钱以现金转移方式拨回出去. 6月27日,掌管经济事务的首相署部长慕斯达法说,政府可选择取消补贴及巩固国家财政在更佳水平,惟政府选择为人民福祉及福利继续发放补贴. 他披露,首相依斯迈沙比里宣布不会调涨水电费,鸡肉价格也不会随着市场浮动,这显示政府关注及承诺维持补贴. "在773亿令吉民生用品补贴总额当中,其中510亿令吉涵括燃料,食用油,水电费,鸡肉和鸡蛋补贴,这显示政府扮演重要角色稳定市场上的物价." "没有这(510亿令吉)补贴的话,今年5月2.8%的通膨率可能达11.4%.由此可见,政府在稳定国内物价方面所发挥作用." 不过,民兴党主席沙菲益说,花费773亿令吉用于 "补贴",其中大部分用于惠及高收入群体的能源补贴,是不明智和浪费的. 他认为,此举是不可持续的,并显示国家经济的不健全管理.
0.866799
55.888889
0.050667
0
117
338
943.6
4.226563
0.18224
0.057078
200,200,000,534
金融_经济
本文摘要:经济危机之后,央企及地方国企的海外并购潮风起云涌,也经常出现了不少问题,有些甚至经常出现了极大的亏损.2012年以来,海外形势再次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如欧债危机,美国在贸易和投资领域对中国的遏止等.在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地做到海外收购风险,沦为了国企必需细心思量的新课题. 早在2006年6月,国资委就印发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提示",拒绝中央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保证将风险掌控在与总体目标相适应并可忍受的范围内. 经济危机之后,央企及地方国企的海外并购潮风起云涌,也经常出现了不少问题,有些甚至经常出现了极大的亏损.2012年以来,海外形势再次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如欧债危机,美国在贸易和投资领域对中国的遏止等.在新形势下,如何有效地做到海外收购风险,沦为了国企必需细心思量的新课题. 早在2006年6月,国资委就印发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提示",拒绝中央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全面风险管理工作,保证将风险掌控在与总体目标相适应并可忍受的范围内. 在认同央企风险管理工作成果的同时,国资委副主任邵宁也认为,尽管不少中央企业早已启动风险管理工作,但很多企业的风险管理依然流于形式.2012年,强迫上报年度风险管理报告的企业为76家,占到118家央企总数的64%. 如果说前一段国企改革是建构红利,今后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就是获释红利,要减缓完备近年来实行不利于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希望企业尽早瓦解非战略性资产. 实质上,国有企业特别是在是中央企业仍然把收购重组作为一项最重要的改革发展任务来实施.当前步入一个大的曙光,可以说道,现在是实行收购重组构建产业转型升级的最差时间. 2013年,很多高新技术将在这一年获得决定性的变革,全球范围内的多点合作,交叉合作正在从初见端倪到明晰,其中蕴含着一系列革命变化,还包括收购重组与产业的转型升级,将对企业竞争力,行业竞争力,国家竞争力产生深远影响.例如3D打印机技术可以随便生产个性化产品,构建自定义生产的大规模化,这种模式一旦经常出现,将沦为新的方式. 据此,有专家预测,数字化生产模式的原材料用于仅有为传统生产方式的十分之一,能源消耗,生产成本将大大降低,通过网络平台必要自定义交易费用减少,传统的劳动力成本和资源能耗消耗的较为优势在技术创新和智慧创新等新的核心竞争力冲击下将不会失去,由此,眼下倍受危机后遗症的发展经济,在经历了工业化和去工业化之后,将几乎可以经过再行工业化,进而已完成其后危机时代的经济转型. 收购重组是国有企业做强做到优的内在拒绝,对第三次工业革命带给的一系列变革,无法意味着局限在生产的组织方式和生产方式变革方面,更加深层次的是管理方式变革,是资源配置的变革,未来否不会经常出现新的企业制度,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否还是全然的生产和出售的关系,未来员工与企业,即人力资本与货币资本之间的关系又是怎样的,生产要素和外延要素的扩展是怎样的,这些问题,有一点我们去探究. 对未来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预测与辨别,对于中国企业乃至热衷主导经济发展的各级政府的最重要警告,就是中国经济转型升级早已到了时不我待的关键时刻,必需尽早拿起传统的思维和武断的既得利益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紧紧抓住当前实体经济衰退的时机,把不应管的拿起,在增进民间投资提升低收入,唤起经济方面作出成绩,减缓转型升级的步伐,贯彻打造出中国经济升级的方式.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我国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大幅度强化,粗放型发展方式获得相当大的转变,资源利用总量大大减少,对外依存度逐步提高.与此同时,资源的利用效率比较偏高,环境问题逐步引人注目. 中国企业不应更进一步明白面对的风险挑战与战略机遇,紧紧抓住当前世界经济衰退较慢的时机,把转型升级的重任作为自觉性应付,减缓企业收购重组的步伐. 明确而言,主要还包括几个方面内容.首先,增大国有企业资源整合,兼并重组的力度,指导企业增大改革的力度,普遍引入各类资本,减缓构建股权多元化,重点培育和引入战略投资者.如果说前一段国企改革是建构红利,今后国有企业改革的重点就是获释红利,要减缓完备近年来实行不利于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希望企业尽早瓦解非战略性资产. 其次,是要新的拆分企业的主业,没把房地产原作居多业的公司要之后清扫,极力阻止非主业投资,抓住清扫长年不盈利,不收益的企业项目. 最后,对于生产能力不足的大项目,严格控制成本,增加同业无序,违宪的竞争.在企业收购重组时,要避免盲目投资,尤其是借改变发展方式和企业转型升级之时,投资收购与主业不相关的业务,盲目投向能源,矿产资源,金融证券和房地产,煤化工等热点领域,更进一步强化非主业投资项目的管理. 收购重组的投资活动必需以战略规划为导向,紧紧围绕主营业务与企业战略相匹配,防止盲目向上下游产业过度伸延.
0.91776
198.2
0.041561
0
365
421
1,030.8
4.050781
0.107972
0.272
200,200,000,609
金融_经济
解读一季度经济成绩单:前3月完全是和疫情作斗争,二季度会反转吗? 在一季度-6.8%的GDP增速下,接下来三个季度GDP走势将如何? 一季度GDP同比下降6.8%,为1992年以来首次单季负增长. 这是4月17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20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数据.在当天的资讯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资讯发言人毛盛勇先容,从目前经济运行情况来看,3月份比1-2月份明显改善,这是一个基本判断.3月份这种改善的势头应该是能够延续下去,特别是随着复工复产加快统筹推进,更大力度的政策不断出台,二季度表现会更好,所以二季度会明显好于一季度,这是一个基本趋势.如果全球疫情控制比较好,下半年应该会比上半年更好.大家的目标就是力促全年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大局稳定.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对经济观察报表示:"此数据实际上是在预期之内,相比欧美等很多国家的大幅下滑,已经是很不错的了.原因非常简单,因为1月份是春节,二月份是疫情的高发期,三月份是疫情的控制期,因此一季度完全是和疫情作斗争,很多地方的经济都停滞了." 4月14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发布的新一期"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将萎缩3%,衰退程度远超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下滑,为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糟糕的全球经济衰退.报告预计今年美国经济将萎缩5.9%,欧元区经济将萎缩7.5%,日本经济将萎缩5.2%. 毛盛勇在答记者问时也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当前国际疫情蔓延的态势以及当前全球经济的表现,对全球经济增长预期进行大幅度下调,预计全球经济今年下降3%,中国增长1.2%,中国是全球主要经济体里少数预计为正增长的国家之一.同时我还注意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21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是9.2%.我的理解是,今年和明年如果平均起来,应该在5%以上,或者可以理解为,中国经济因为疫情影响带来一些损失,一些经济活动被压抑,可能会在明年更好地释放出来." 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长管清友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大家必须注意到,统计数据反映了基本情况,也存在幸存者偏差.在很多领域很多行业,实际冲击更为严重,企业自救不可或缺.在目前国内宏观政策的空间之下,下决心从要素改革入手,激发新一轮增长的活力,已经十分紧迫.客观说,中国经济增长的空间和韧性很大很强,只要大家思路正确,举措得当,短期内中国经济复苏很大." 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84145亿元,同比下降16.1%.分领域看,基础设施投资下降19.7%,制造业投资下降25.2%,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7.7%.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8580亿元,同比下降19.0%.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6026亿元,下降44.3%."从供给端来看,第二产业GDP增速从2019年Q4的5.8%下降至2020年Q1的-9.6%,工业增加值增速从2019年Q4的6%下降至2020年Q1的-8.4%.从需求端来看,出口增速从2019年Q4的2%下降至2020年Q1的-13.4%,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从2019年末的5.4%下降至2020年3月末的-16.1%,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从2019年Q4的7.8%下降至2020年Q1的-19%."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向经济观察报先容. 潘向东同时表示,供给与内需的断崖式回落是为抗疫而采取隔离政策的经济成本,特别是2月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增速都是创历史新低的,其原因在于,国内采取的隔离措施很好地应对了疫情扩散,但代价就是短期供给与内需的缺位. 对于接下来三季度投资走向,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基建能否进一步回升还得看后面的政策,主要看政策是想拉动消费还是拉动投资,现在看起来接下来基建应该还不至于太差,3月份基础设施投资稍微回升了一点,房地产开发投资也回升到了正增长,只是制造业投资下滑的比较快.不过分开来看,投资与消费中亦出现结构性变化. 在投资中,1-3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7.7%,降幅比1-2月收窄8.6个百分点,降幅仍为三大支柱中最小,远低于投资总体降幅. 中国民生银行研究院宏观研究团队向记者先容,3月以来,房地产市场关键指标全面反弹,主要是因为三方面的因素推动,"一是房企为加大回款力度加大促销规模,带动市场销售放量;二是宏观政策宽松之后,市场上形成房价上涨预期,部分观望型需求恐慌入市;三是地方政府因此财力不足而加大了推地力度.不过,与去年4月的小阳春类似,今年房价同样很难形成全面上涨局面." 在消费价格上,一季度,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9%.分季度来看,3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3%,涨幅比2月份回落0.9个百分点,为近5月新低,猪肉,鲜菜等大部分食品价格也在3月份开始回落. 民生银行研究院研究员郭晓蓓表示:"疫情在2月对食品供应链的严重冲击开始减弱,叠加延迟的春节因素消退,3月份大部分食品价格开始回落,其中幅度最大的是肉类,猪肉价格明显回落,牛,羊,鸡肉价格也有一定程度下降.随着天气晴好与供应恢复,鲜菜,鸡蛋,奶类价格均有明显下降.仅水产品与鲜果价格保持稳定." 在失业率上,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失业率上升明显,1月和2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分别为5.3%和6.2%,环比分别上升0.1和0.9个百分点,3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9%.对比来看,2019年各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保持在5.0%-5.3%之间. 智联招聘校园及国际业务事业部高级总监齐放先容,智联招聘的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餐饮,旅游,贸易等行业的招聘需求都在大幅下滑,其中中小企业的招聘下滑的最为明显.但一些互联网头部企业和受到疫情利好影响的行业如在线教育也在扩大招聘. 对于接下来的就业形势,齐放表示:"个人判断接下来就业形势比较严峻,首先因为疫情已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很多行业不只局限在国内经营,此后的经营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其次,国内企业真正恢复到正常运营状态也需要一段的时间;第三,对于2021届学生而言,他们的实习机会大大减少,数据显示实习机会下降了八成多,职场适应的缺失也将会对他们的就业产生影响." 野村证券向经济观察报提供的团队研报显示,尽管国内在控制新冠肺炎病毒方面取得初步胜利,但团队认为,目前中国仍面临两大严峻挑战:疫情导致的外部需求萎缩,以及新冠肺炎第二波传染潮的危险日益加剧.团队预计第二季度与去年同期相比,实际GDP增速仍将为-0.5%. "历史经验表明,在出口差的时候,经济很难有太好的表现,因此未来一段时间经济可能是向正常增长趋势缓慢修复,而不是呈现V型反转."潘向东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潘向东进一步向记者先容了接下来中国出口可能面临的问题,他表示,近期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疫情数据出现指数级增长,这些国家对抗疫情冲击的能力与财政刺激空间比发达国家要弱,但GDP在全球占比又高于发达国家,因此,即便接下来欧美等发达国家疫情出现拐点并逐渐重启经济,这些发展中经济体可能会继续拖累全球经济.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国家很多都是"一带一路"成员国,而2020年一季度中国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出口1.1万亿元,占整体出口比重达到33%,出口同比下降1.8%,比整体出口增速快9.7个百分点. "尽管疫情冲击可能会影响到全年的GDP目标设定,不过也要看过当前形势下我国经济增速相对还是高于其他主要国家的,同时,经济发展不是简单的数字游戏,关键是要让人民满意,经得住历史考验,疫情期间政策要坚持底线思维,重点在于保民生."潘向东表示. 在此背景下,政策的空间又在哪? 野村证券的研报表示,团队期待加大政策支撑力度."有关方面已经加大了政策宽松力度,以帮助中小企业和低收入人群度过这场疫情,大家预计有关方面将很快出台一项大规模刺激计划,以应对数十年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其中大部分资金将由央行提供.具体来说,大家预测中国今年的实际广义财政赤字将升至GDP的13%以上,这意味着中国将推出相当于占GDP约10%或大概10万亿人民币的刺激计划.大家认为,中国的刺激计划很可能是针对国内企业,银行和家庭的财政救助,其中的大部分可能只会抵消财政收入和土地出售收入的下滑." 张燕生则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对于像西方国家这样大规模的经济刺激政策,中国还是要谨慎对待,需要从中国国情出发,不能简单照抄欧美的刺激措施." 他进一步先容,从财政,货币政策的空间来讲,相比欧美,中国是世界最大的,同时疫情的影响是短期效应,因此需要的是临时性措施,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政策的空间还是比较大的.但关键的问题还是在于针对性,要做到精准施策,综合施策.这其中就需要稳外贸与扩内需 - - 一是加强与东盟及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通过他们的市场来抵消欧美需求的萎缩;二是辩证地看待科学抗疫,全面复工和保障民生三件事. 管清友表示:"一季度GDP涨幅同比下降6.8%,是个实事求是的数字,一方面反映了疫情对经济运行的实际冲击,对于经济大幅下降必须高度重视,要支撑企业纾困,刺激消费,用改革释放活力.另ー方面,明确了疫情冲击,宏观政策,企业都可以轻装上阵,相当于一次大洗澡,政策操作的空间,力度,节奏明确了,上市企业可以挤掉水分,新一轮洗牌提前到来."(来源:经济观察报)
0.88708
141.037037
0.013688
0
364
922
1,585.7
4.234375
0.187237
0.003998
200,200,000,838
金融_经济
摘要:美元快速加息缩表叠加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冲击,加息成为不少国家的货币政策选择.但并非所有国家都以"反向货币战"应对美元指数上涨,各国政策出现分化.汇率是经济实力在国际社会的综合体现.历史上,日本广场协议前后近四十年的汇率波动显示,静态分析框架下政策主动权,政策应对方式不同,会导致不同的政策效果.对人民币汇率政策的建议:打消人民币升值恐惧症,做好预期管理,防止大幅震荡,预防汇率升值后的经济通缩螺旋. 汇率是一国经济实力在国际社会的综合体现.5月30日德国"经济周刊"网站发表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杰弗里弗兰克尔的文章称:由于全球高通胀可能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发生"反向货币战"的可能性正变得越来越大.从2010年巴西财政部部长提出"货币战争"到美国提出"反向货币战",外汇市场中汇率决定要素及各国经济决策发生何种改变?[1] "货币战争"是对货币竞争性贬值的描述.一国货币贬值有利于促进本国商品出口,即使贸易收支没有立即改善,也会在一段时间后产生效果,即"J曲线效应".作为贸易赤字国家,美国经常指责贸易伙伴国低估货币扩大贸易盈余.1985年广场协议中,美国要求日元,马克,英镑,法郎等货币升值,以缓解其外贸逆差.1988年以来,美国国会要求财政部提交关于美国主要贸易伙伴是否操纵其货币的半年度报告.这些政策的理论基础是贸易收支决定汇率水平. "反向货币战"意味着货币竞相升值.其主要理论基础是利率平价.今年5月中旬美国投行高盛就提出,多国央行追随美国加息,弃守对弱势货币的偏好,转而拥抱强势汇率,一场"反向货币战"开打. 2022年以来美元加息缩表,导致全球资本回流美国,不少国家货币暴跌.随着石油,粮食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高涨,许多国家的通胀数据目前处于数十年的高位.为了防止本国货币贬值,印度,英国,韩国,新加坡,巴西,阿根廷,智利,墨西哥和新西兰等都采取了加息政策.这是"反向货币战"描述的各国汇率与利率现状. 依照"三元悖论",一国在自主货币政策,市场汇率和资本自由流动中不可兼得.一些经济较弱的国家资本外逃,汇率贬值,只能选择加息.例如,斯里兰卡卢比截至今年5月中旬下跌80%,外汇储备枯竭,陷入债务危机.但是,仍有一些国家面对资本外流没有被倒逼加息.日元是贬值幅度最大的货币,年内贬值13%,但日本央行并没有选择加息.欧元年内贬值5.6%,欧洲央行没有选择加息. 土耳其央行去年曾经加息,在未取得政策效果后,今年选择降息,里拉年内下跌20%.土耳其央行向本地信贷机构发出口头通告,要求其不向客户推销国际金融公司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等机构发行的里拉债券,希望通过限制离岸市场的流动性供应来遏制当地货币卖空. 俄罗斯央行将卢布基准利率从9.5%大幅上调至20%,以应对美国金融制裁下卢布贬值和通胀风险.同时还采取了资本管制,注入限制个人外币存款和账户提现,强制企业出售大部分外汇收入等.而最终稳定卢布汇率的是"卢布结算令".俄罗斯卢布年内累计上涨20%,从俄乌冲突爆发时的低谷反弹约160%. 汇率决定因素纷繁复杂.本次汇率之争更多的是从资本要素来观察汇率.但是通胀不是决定各国加息的单一变量,各国息差,货币政策主动性以及不同预期都被综合考虑,由此不同国家呈现了不同应对方式,而不是全部裹挟进入"反向货币战". 不论是基于本国通胀目标,就业目标或是国际收支平衡目标等,外汇市场发生"货币战争"或"反向货币战",都意味着国际社会在汇率稳定方面缺乏合作.尤其是作为国际金融秩序的主导者美国提出"战争"一说,都是放大外汇市场不确定性的重要信号.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是经济金融全球化的重要基石,外汇市场不确定性加大不利于全球稳定发展. 关于日本"失去的20年","失去的30年"争论不休.从日元16年升值和10年贬值的大周期来看,"日本的教训"有三个方面值得我们重视.[2] 美国在政策决定中拥有绝对主动权,不论是汇率政策,货币政策还是产业政策.广场协议之前美国就已经对日本主导产业进行了打压限制.最初,美国希望保持美元强势政策,1981 - 1984年里根总统第一任期内执行的是强势美元政策.但强势美元政策不利于解决贸易赤字和经济发展,由此才采用弱势美元,要求日元升值. 美国处于全球产业链的顶端和全球货币体系的核心,其产业政策,货币政策的制定都是基于本国自身情况,"美国优先"的本质是美国利用国际体系制定本国政策的优先主导权. 主动权不同,"三元悖论"下的决策机制和决策效果会不同.1980年代的日本被要求调整产业政策,调整汇率政策.广场协议后,日本央行货币政策确实是在"三元悖论"框架下的决策过程,日元汇率不能使得美国认为是在进行"货币战",从而提前走向了"反向货币战".为了实现日元升值的汇率目标,日本央行在市场上抛出美元,买入日元.为了缓解日元升值压力,国内银行降低贷款利率. 美国实际并不受"三元悖论"的限制.因为美元处于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是众多商品和资金贸易交易的对手方,依靠其核心地位,美国容易在自主货币政策,市场汇率和资本自由流动三个政策目标中权衡获得相对稳定.理论上,非核心国家不可能做到.同时,美国可以利用其网络核心地位,在动态上进行调整,比如,这期以资本流入为主,而下一期以汇率稳定为主,从而实现三者兼得的结果.否则,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早已经崩溃了. 1985年广场协议,德国,英国等几国货币同时被要求升值,而非仅仅是日元. 日元短期大幅升值.一年之后日元升值52%,超出日本预期2倍之多.日元短期大幅升值推高外贸企业成本,日本银行希望通过降低利率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的方式促进企业发展.结果,低利率和高信贷促使房地产和股票等资产价格暴涨.由此,日本国内经济逐渐形成了"失去的20年",即出现汇率升值下的国内"通缩螺旋":日元升值 - 企业收益恶化 - 工资停滞 - 消费低迷 - 国内紧缩 - 日元进一步升值 - 企业收益持续恶化 - 工资持续停滞 - 消费持续低迷 - 国内持续紧缩.国内经济低迷,高质量就业少,经济预期差,即使利率再低也没能扩大投资. 日元升值,使得日本形成了大量海外资产.日元通过"黑字还流"计划,对受援国的海外合资企业发放日元贷款,带动本国企业对外投资.这些商业贷款往往配合政府发展援助贷款等流入海外.亚洲开发银行历任行长均为日本人.黑字还流促进了日元国际化,日元长期是第四大国际结算货币.日本财务省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日本政府,企业和个人持有的海外资产净值增加了56亿日元.2021年底,日本海外净资产达411万亿日元.日本国际贸易盈余留存海外削减了国际收支顺差,一旦国内需要再通过归还日元贷款的形式回流本国. 对比日本,德国马克在广场协议后采取了适度升值的措施.同时,德国大力推动欧洲货币体系建设.1989年柏林墙倒塌,两德合并降低了德国马克升值幅度,扩大了德国马克使用范围.随着1994年欧洲货币局建立,1998年欧洲央行成立,1999年欧元正式启动,德国已然放弃了坚挺的德国马克,而采用欧洲区域货币欧元.欧元成为国际货币体系中的重要一员,德国的影响力也基于欧盟辐射到全球. 作为二战后复苏最快的两个工业制造国,日本和德国在广场协议后采取了两种不同的路径,以面对美国的升值压力.两国各有不同的历史背景,各有不同的现实问题,由此产生不同的解决方案,也承担各自决策选择的利弊. 日本利用日元升值开展对外投资,虽然在泡沫期间购买美国房地产可能存在局部亏损,但是其构建的海外资产确实是不断增长,并连续31年保持全球最大债权国地位.作为本土资源匮乏的岛国,通过金融资本控制投资所在地的资源,日本并没有"失去的20年".东京在日本金融大爆炸之后成为全球金融中心之一,促进了日本经济发展.此阶段,"渡边太太"应运而生,她们通过交易日元来增加财富.日本长达20年的低利率和低通胀环境,世界第三位的经济体量,以及庞大的国际资产净头寸,使日元长期成为一种避险资产.即使面临东日本大地震的巨大破坏,日元不仅没有暴跌,反而还出现短期升值. 日本经济始终面临国内的通缩螺旋,海外资产面临的不确定性风险增大.更重要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开始了量化宽松.2012年安倍晋三上任坚持日元贬值,他认为美联储资产负债表2007 - 2012年扩张近3.5倍,欧洲央行扩张1.5倍,而同期日本央行扩张不足50%.2016年日本央行与欧洲联手实施负利率,日本利率降至-0.1%.负利率政策迫使银行发放贷款,增加在国外的证券投资. 安倍政府以宽松货币政策,扩张财政政策和结构性改革"三支箭"解决日本经济问题,取得了一定效果,表现为失业率下降,股市上涨,房地产交易量提升,汇率贬值稳定在108水平线年的8000多点上升至2020年的22000多点.日本央行资产负债表从2013年初不到200万亿日元上升到2020年的665万亿日元,远超日本2019年的GDP水平.日本央行成了日本政府最大的债主,还通过购买ETF持有大约8%的日本股票市值. 日本央行瞄准的2%的通胀目标在今年4月份达到.今年以来进口原材料价格上涨,通胀短期难以消除.但是日本央行依旧保持低利率政策,即使日元汇率击穿125的黑田防线,其背后是日元贸易顺差不断缩小,日本央行巨额扩表之后的缩表预期.日元避险属性正在消失,其端倪早在2020年已初现.2020年1 - 4月新冠肺炎疫情大暴发时日元升值不到1%,避险属性明显减弱. 当下围绕汇率之争无疑是各国政治经济力量对比的一种表现.在不确定性上升的复杂严峻国际环境中,影响汇率的不仅仅是贸易能力,金融能力,也包括整体综合实力.人民币汇率政策应关注以下三点. 法国经济学家雅克萨皮尔以购买力平价衡量,俄罗斯,德国,欧盟,美国和中国的经济规模分别为4.4,4.6,20.5,23和27.21万亿美元.如果降低服务业在全球经济中的比例重要性,俄罗斯和中国的经济实力被严重低估.俄罗斯卢布在美国金融制裁下逆势而上,说明分享汇率定价权在汇率定价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无贬基"是由中国的长期外贸顺差,经济总量,外汇储备以及未来经济增长决定的,同时也需要主动参与定价决策,并传递决策信号. 人民币汇率长期缓步升值,有利于中国社会净财富的增长.我们长期关注GDP增长,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长期快速增长下的累积存量.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20)"的统计,2019年中国社会净财富为675.5万亿元,为GDP的6.8倍.2001 - 2018年中国社会净财富相对于GDP以更快的速度增长,一个重要因素是价值重估 - - 土地增值,股票,房地产价格上涨等因素,均促进了存量资产的市场价值上升.如果人民币贬值,虽然有利于外贸出口,但是会大幅降低中国社会净财富.以外贸对GDP增长贡献率20%来计算,社会财富变动影响是外贸影响的34倍.汇率缓步升值,不仅有利于中国对外投资拓展外循环,更重要的是提升居民财富进而增强消费能力,以本国消费推动内循环建设.相比争取少量外贸顺差,人民币币值稳定并适度增长,才是最优选择. 麦金农将日元升值后的现象称为"升值综合征".现在美元升值综合征在全球上演.美国作为经济理论贡献者以及上次"升值综合征"的实践者,对于货币理论,汇率理论的理解,选择和阐释,相对而言,都比中国成熟.为此,我们要注重用丰富多彩的实践检验理论,理解政策选择下静态理论框架的局限性. 长期来看"人无贬基",2020年疫情以来相对西方较为谨慎的货币政策以及充足的外汇储备等经济实力,为我国不被裹挟进"反向货币战"提供了条件.但是短期人民币仍有大幅震荡的风险,尤其是本次美元加息缩表的冲击力度更大,节奏更快.与美国完全的货币政策自主相比,中国货币政策空间有限.广场协议使得日元快速升值,造成了股市,房地产资产泡沫.对于人民币汇率来说,不应当短期快速大幅升值,同时也要避免大幅贬值,做好预期管理尤为重要. 本次人民币快速贬值,一个重要因素是中美利差缩窄,影响预期.有两个因素值得修订.第一,大部分媒体报道的是中美名义利差,如果考虑到两国通胀水平以及美国短期通胀不能下降,中美实际利差仍然保持在一定水平.第二是对无风险资产的理解.美国国债是公认的无风险资产,但是美国没收属于阿富汗前政府的70亿美元资金,冻结俄罗斯中央银行外汇储备,对于美元资产信用产生深刻影响.由此,中美利差风险溢价应该缩窄,不能以原来的数量关系来预测未来从而认为人民币需要贬值.市场化代表的就是货币化,货币化下流动性管理是一个重要方面.防止流动性冲击,预期管理会越来越重要. 第一,加强风险管理,预防系统性风险传染.美国银行业在经营国际贷款中受到拉美国家债务危机影响后,国际金融资本运营都由投资银行,对冲基金等非银金融机构承担.2008年金融危机中美国救助资金购买的也是商业银行的资本金.中国发展资本市场应当加大对证券公司的整合,做大做强以应对外资流入后的市场竞争,但要隔绝证券公司与商业银行业务的风险传染. 第二,完善制度建设,吸引国际资本流入.从国际比较来看,中国资产整体处于相对低估的状态,人民币稳步升值预期可以吸引国际资本流入.资本流动在汇率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夯实中国资本市场制度建设,促进中国成为全球的资金吞吐中心.科技创新的爆发离不开资金的投入,消费引领也离不开估值的稳定提升,以资本推动投资 - 消费 - 投资进入更高质量的循环. 第三,确定人民币之锚.人民币一直处于美元的镜像货币状态,外汇占款一直是我们货币发行的重要影响因素."811"汇改之后,我国汇率政策,货币政策自主权有所提升,这更需要尽快探讨人民币之锚的问题.确定货币之锚,货币政策扩张与收缩的目标更为清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才能更为有效搭配助力经济发展. [1]2010年9月27日英国"金融时报"刊载巴西财政部部长吉多•曼特加的发言.曼特加发言如下:"我们正处在追求货币贬值的国际性货币战争当中.这将降低我们的竞争能力并威胁到我们的生存." [2]学术界或政策决策者在讨论中经常提到日本经验."日本的教训"广为熟知,尽管如此,欧美诸国的经历却与日本几乎完全相同. - - 引自[日]白川方明:"动荡时代 - - 白川方明亲历日本经济繁荣与衰退的39年",北京:中信出版集团,2021年10月,第560页. [本文系北京市属高校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支持计划"长城学者培养计划"资助项目,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首都新定位下CBD高端产业国际化发展研究"(16JDYJB026)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系CBD发展研究基地首席专家,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教授.文章内容不代表中国社会科学网观点)
0.892881
161.72973
0.005356
0
366
1,680
1,219.5
4.292969
0.157754
0.001235
200,200,000,996
金融_经济
中新网10月19日电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19日报道,美国联邦储备局主席耶伦警告,美国贫富悬殊已进一步扩大,财富不均的情况接近百年来的最高水准.她质疑这是否符合美国人传统上秉持的"人人机会平等"的观念. 耶伦在波士顿就美国贫富差距问题而举行的会议上指出,在过去数十年,美国人的收入及财富不均问题日益严重,只有在2008年经济危机时稍微缓和. 经济衰退导致美国富人的财富缩水,而政府在那段时期增加开支补助贫穷人士,使得贫富差距得以拉近. 不过,耶伦说,当经济逐渐复苏及股市回弹后,贫富悬殊问题又继续扩大,因为薪水的涨幅及劳动力市场的复苏仍过于缓慢,令穷者难以提高收入. 她说:"过去数十年,富者的收入及财富持续增长,但大部分民众的生活水准却停滞不前." 她指出,联储局的消费者金融调查显示,美国低下层家庭的财富,只占去年美国整体财富的1%,而最富有的5%美国人,却享有整体财富的63%. 耶伦也警告,目前的学生贷款债务已是十年前的四倍,即从2004年的2600亿美元,增至今年的1.1万亿美元. 她说,学费的高涨阻碍了低收入家庭的孩子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进而影响他们在未来赚取更高收入及累积财富的机会."我想我们应该反思,这样的趋势是否符合国家价值观,尤其是美国人传统上高度重视的机会均等的观念." 不过,耶伦没有提出缩小贫富悬殊的具体政策,但却点出有助于改善问题的四大领域,即企业所有权,继承权,让人负担得起的高等教育开支,以及让儿童获得教育资源. 对此,经济师班多尔兹指出,耶伦针对贫富悬殊所发表的上述言论,"说明了一些比货币政策更重要的事",涵盖了"可能对美国和不少已开发国家的未来更重要"的议题. 康涅狄格州一家咨询公司的经济师珀纳说:"她显然不只是嘴上说说而已,耶伦是要指出政府有义务促进人人机会均等,她是第一个竭力强调这点的联储局主席." 美联储上个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在2010年至2013年期间,美国家庭的收入增长只集中在3%的最富裕家庭,增长率达30%,但绝大部分贫穷家庭的收入在这时期一直在下降.
0.893939
71.5
0
0
101
238
880.6
4.234375
0.16317
0
200,200,001,169
金融_经济
1月17日,国资委党委召开扩大会议,认真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重要讲话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措施.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主持会议并讲话强调,要认真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更加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国之大者",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国资央企高质量发展,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更好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国资委党委委员出席会议. 会议认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内涵丰富,立意高远,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深刻阐述了贯穿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决议的几个重大问题和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问题,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对深入领悟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精髓要义,增加历史自信,增进团结统一,增强斗争精神,不断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坚定信心,勇毅前行,大力推动国资央企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勇担新使命,展现新作为. 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全面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论述,更加自觉地做"两个确立"的忠实拥护者和坚定践行者.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两个确立"反映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心愿,对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具有决定性意义.新时代国资国企实现的一切变革,取得的一切成就,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要切实把对"两个确立"的深刻领悟转化为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高度自觉,坚持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统领国资国企工作,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国资国企就坚决贯彻落实到哪里. 会议指出,要深入学习,全面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正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的重要论述,在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上贡献国资国企力量.党关于新时代主要矛盾的判断准确把握了时代特征和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指明了解决当代中国发展主要问题的根本着力点,国资央企要紧紧围绕新时代主要矛盾和中心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国有经济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更好服务保障国计民生,积极发挥自身优势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让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更公平更广泛惠及人民群众. 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全面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重视战略策略问题的重要论述,坚决把党中央战略决策落实到国资国企工作中.要保持战略定力,制定切合实际的目标任务,政策策略,坚定不移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全面深化国企改革,落实"两个一以贯之",建立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发展壮大实体经济,坚决把科技创新作为"头号任务",积极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和现代产业链"链长",加快打造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更好发挥国有经济战略支撑作用,使国有企业始终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 会议指出,要深入学习,全面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永葆党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的重要论述,从不断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的高度扎实做好国资央企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要发扬勇于自我革命的精神,充分发挥党内监督和出资人专业化监督作用,有力发挥体系化,专业化,法治化监管优势,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坚韧执着毫不松懈加强国资国企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切实守护好,发展好,监管好国有资产. 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重要论述,进一步巩固拓展国资央企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要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重点,用好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制度,干部教育培训机制,国资央企红色资源,"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形成的良好机制,教育引导国资央企广大干部职工进一步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不断汲取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智慧力量,更好彰显国资央企的责任担当. 国资委总会计师,副秘书长,驻委纪检监察组,各厅局,直属事业单位负责同志列席会议.
0.911472
238.625
0.058947
0
361
584
496.2
4.023438
0.097433
0.017937
200,200,001,306
金融_经济
全部 长期投资 将投资保持一年以上是一种策略. 该策略包括债券,股票, 交易所交易基金 (ETF) 共同基金等个人服用 长期 这种方法需要纪律和耐心. 这是因为投资者应该能够在等待未来更高回报的同时承担一些风险. 许多市场专家建议长期持有股票. 股市 在较短的时间内返回非常不稳定. 然而,从历史上看,投资者在较长时间内经历了更高的成功率. 在 低利率环境 投资者希望入手股票以获得更好的短期回报,但长期持有股票并支付更高的整体回报更有意义. 本文将向您展示如何通过长期持有股票来获利. 当投资者对持股进行计时时,长期投资几乎总是跑赢大盘. 情绪化交易往往会破坏投资者的回报. 在 20 年的大部分时间里,标准普尔 500 指数一直为投资者带来正回报. 避免暂时的市场下跌趋势被认为对投资者来说是一个好信号. 长期投资可以帮助您降低成本并增加您从股息中获得的任何收入. 条款 资产类别 代表特定类别的投资. 它具有以下特点和特点: 固定收入 一种资产(债券)或股票,通常称为股票. 最适合您的资产类别取决于许多因素,包括您的年龄,风险状况和承受能力,投资目标以及您拥有的资本金额. 但哪种资产类别最适合长期投资者? 如果你看几十年的资产类别, 报告,我们发现股票普遍跑赢几乎所有其他资产类别.新兴市场 它在股票市场上具有最高的回报潜力,但也承担着最高水平的风险. 尽管该类别历来实现了较高的平均年回报率,但短期波动影响了其业绩.小型和大型股票也提供了高于平均水平的回报. 例如,10 年的收益率为 罗素 2000 指数衡量 2000 家中小企业的绩效为 10.15%. 大帽 罗素 1000 指数 截至2022年5月3日,过去10年的平均回报率为13.57%. 从历史上看,风险较高的股票类别比更保守的股票类别提供更高的回报. 股票被视为长期投资. 这部分是因为股票在短时间内下跌 10-20% 或更多的情况并不少见. 投资者有机会在数年或数十年中经历这些高点和低点,以产生更好的长期回报. 回顾自 1920 年代以来的股市回报,20 年来个人很少在标准普尔 500 指数上亏损. 即使考虑到像大萧条这样的挫折, 黑色星期一 科技泡沫而当金融危机袭来时,如果投资者投资于标准普尔 500 指数并连续持有 20 年,他们就会获利. 虽然过去的结果并不能保证未来的回报,但它确实表明,如果有足够的时间,对股票的长期投资通常会产生积极的结果. 让我们面对事实. 我们并不像我们声称的那样冷静和理性. 事实上,固有缺陷之一是 投资者行为 我倾向于情绪化. 许多人声称自己是长期投资者. 股市 这是您倾向于提取资金以避免进一步损失的时候. 许多投资者未能继续投资股票. 反弹 发生. 事实上,只有在大部分收益已经实现时,它们才会跳回. 这种高买低卖往往会破坏投资者的回报. 根据 Dalbar 的投资者行为定量分析研究,标准普尔 500 指数在截至 2019 年 12 月 31 日的 20 年期间平均年化回报率略高于 6%. 在同一时期,普通投资者获得了平均年回报. 约 2.5%. 发生这种情况有几个原因. 这里有几个. 投资者 害怕后悔. 人们通常不相信自己的判断并追随炒作,尤其是在市场下跌时. 人们往往会因为后悔拥有股票而陷入损失更多资金的陷阱,并且因为股票贬值并最终出售股票以平息这种恐惧而损失更多资金. 当事情发生变化时感到悲观. 市场反弹时乐观情绪盛行,但情况恶化时反之亦然. 由于短期的意外冲击,市场可能会出现波动,例如: 经济. 但是,重要的是要记住,这些愤怒通常是暂时的,而且情况很可能会逆转. 过分关注股市的投资者往往会过于频繁地对市场进行计时,从而阻碍了他们成功的机会. 简单器官 买入并持有 一个策略会产生更好的结果. 出售资本资产的利润最终是 资本收益. 这包括个人资产,如家具,股票,债券和 房地产. 在购买证券后一年内出售证券的投资者将获得所有作为普通收入征税的利润. 这称为短期资本收益. 根据个人喜好 调整后的总收 入 (AGI)这个比率可以高达 37%. 持有超过一年后出售的任何证券都会产生长期资本收益. 利润的税率高达 20%. 符合较低税率的投资者可能有资格获得 0% 的长期资本利得税. 长期投资方法的主要好处之一是金钱. 你的股票 文件夹 投资更长的时间比常规买卖更具成本效益,因为投资期限越长,您需要支付的费用就越少. 但是这一切要花多少钱? 如上一节所述,您可以节省税款. 出售股份的所有利润 国税局 (IRS). 归根结底是你的 纳税义务,这意味着你的口袋里有更多的钱. 请记住,短期资本收益可能比长期持有股票成本更高. 然后交易或 手续费. 您支付的金额将取决于您的账户类型和处理您的投资组合的投资公司. 例如,您可能需要支付: 委员会 或者,如果通过经纪人交易时扣除前者, 标记 通过您自己的库存进行销售时计费. 每次交易股票时,这些费用都会记入您的账户. 这意味着每次您卖出时,您的投资组合余额都会减少. 公司经常收取持续费用,例如账户维护费,这可能会减少您的账户余额. 因此,如果您是一个有短期目标的常规交易者,当您考虑交易费用时,费用会高得多. 股利 由有成功记录的公司分配的公司利润. 这些往往 蓝筹 或后卫. 后卫 一家即使在股市下跌时也表现良好的公司,经济如何运作. 公司定期支付 股利 - - 通常是每季度一次 - - 发给合格的股东. 这意味着您可以分享他们的成功. 您可能很想兑现,但有充分的理由将您的股息再投资于实际支付股息的公司. 有债券或 共同基金你将学习如何 福利 它会影响您的投资. 复利是根据股票投资组合的本金余额和任何先前赚取的利息计算的任何利息. 这意味着您的股票投资组合随着时间的推移产生的所有利息(或股息)都是复利的,从长远来看会增加您的账户金额. 购买股票时需要考虑几件事. 想想你的年龄, 冒险,投资目标等. 所有这些都将帮助你弄清楚你可以创建什么样的股票投资组合来实现你的目标. 以下是您可以遵循的一些一般准则,作为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调整的起点. 选择 指数基金. 这些是跟踪特定指数的 ETF,例如标准普尔 500 指数或罗素 1000 指数,并像股票一样交易. 但是,与股票不同,这些基金价格低廉,不需要您挑选特定的公司进行投资. 指数基金提供与其追踪的指数相似的回报. 考虑支付股息的股票. 这些类型的股票有助于为您的投资组合增加价值,尤其是在将股息再投资时. 高增长的公司可以改善其投资组合. 成长型股票往往与能够以比其他公司更快的速度产生显着更高回报的公司相关. 他们也更有能力提供可靠的收入报告. 然而,这种增长水平伴随着更高水平的风险,因此你需要比新手投资者更明智地选择这条路线. 与往常一样,咨询金融专家是个好主意,特别是如果您是投资领域的新手. 长期持有股票有哪些税收优惠? 美国国税局根据短期和长期持有对资本收益征税. 短期收益对收购后一年内出售的资产征税,长期收益对持有超过 12 个月的资产征税. 短期资本收益被视为普通收入. 这意味着根据您的税收范围,您最多可以被征税 37%. 另一方面,长期收益仅按 0%,15% 或 20% 征税. 税率取决于您调整后的总收 入和申报状态. 股票应该持有多长时间才能被视为长期? 与任何资产一样,您必须持有该股票至少 12 个月才能被视为长期投资. 低于此值的任何东西都被视为短期持有. 如果我买了一只股票,我可以马上卖掉它吗? 您可以在买入股票和卖出股票之间等待的时间量取决于经纪人. 有些公司要求您等待一定时间(至少直到结算日期)才能出售您的股票. 其他人允许在您的帐户内进行一定数量的当日交易. 在同一天交易超过其分配交易数量的人被视为日内交易者或模式交易者,通常需要在其账户中保持最低余额. 那些投资股票的人可以从各种交易策略中受益. 拥有更多经验和更多资金的投资者可以驾驭市场浪潮,利用短线交易技术赚钱. 但是,它可能不适用于那些刚刚起步或不能承担太多风险的人. 长期持有股票往往会经历市场的高点和低点,受益于较低的税率,并且成本更低.
0.859184
76.340909
0.006567
0
222
897
1,010.8
4.164063
0.179815
0
200,200,001,455
金融_经济
面对全球高通胀和经济低增长风险,多国政府在紧缩货币政策背景下纷纷出台专项财政政策,通过纾困和扶持特定产业,保证经济增长动力.业内人士提醒,在多国财政支出难降的背景下,要注意财政健康平衡,防范金融动荡风险. 为应对高通胀和低增长等经济难题,亚洲多国近期纷纷加码或维持财政政策刺激力度. 据当地媒体报道,新加坡财政部长黄循财21日表示,该国推出一项15亿新元(约合11亿美元)的一揽子计划,旨在为最弱势群体提供救助,包括直接发放代金券和家庭水电退费,通过增加工资信贷和支持就业的措施来帮助当地企业. 新加坡财政部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未来挑战的持续时间和深度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据介绍,当天宣布的一揽子计划将通过好于预期的2021年财政收入提供资金,而不会进一步动用过去的储备. 新加坡并非唯一一个加大对低收入家庭生活成本支持力度的亚洲国家.泰国最近延长针对基本商品实施价格上限的时间,并提议与能源公司达成利润分享协议,以资助燃料补贴计划.韩国财政部长上周表示,政府计划将燃油税减免幅度从现行的30%扩大到37%,该措施的效力将持续到今年年底. 部分国家还通过优化财政支出方向,改善经济前景.印尼财政部长穆利亚妮日前表示,2023年地方和中央政府的预算和财政政策的方向都将包括:人力资源质量管理,基础设施发展,机构改革,产业振兴以及环境友好型发展或绿色经济.她呼吁改善地方预算的构成,加快仍在放缓的地方支出落实步伐.她表示,财政部愿意配合和支持地方政府,协助解决地方金融问题. 今年第一季度GDP增长率达8.3%的菲律宾也在延续财政刺激政策.美国"外交学者"杂志的文章分析称,菲律宾名为社会援助计划的财政支出政策效果持续,包括通过巨额财政赤字来支撑医疗保健系统,投入救助资金以刺激商业活动等,"这阻止了经济崩溃,稳定了经济的基本盘".按照该国政府全力推动的"大建特建"计划,菲律宾还将有58个基建项目在2023年及以后完工,基建发展将为未来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 欧美在经济逆风前也未缩减财政政策支持力度,力求经济复苏势头. 美国财政部长耶伦本月重申,尽管面对高通胀形势,不会削减民主党人在2021年初批准的1.9万亿美元救助计划的规模. 耶伦在声明中说:"我从未要求缩小救助计划规模,我相信其在推动2021年及以后的强劲增长方面发挥了核心作用,美国的实际GDP增长超过了其他发达经济体.劳动力市场复苏得更快." 她还表示:"(控制)高通胀现在是政府的首要经济任务.我们致力于通过尊重美联储的独立性并给予他们采取行动的空间来解决这个问题."她说,政府正在努力减少供应链问题. 上个月,美国财政部开始通过"国家小企业信贷计划"向五个州拨出近2亿美元;这是一个100亿美元的计划,用于向各州,地方和部落政府提供资金或鼓励私人借贷.最初的资金将资助马里兰州的风险融资和密歇根州的小型制造企业贷款,以及其他项目. 欧盟也放松了成员国财政政策支出限制.欧盟委员会日前发布公告称,鉴于当前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和经济下行风险增大,"稳定与增长公约"一般豁免条款适用的条件仍然存在,因而建议在2023年底前成员国可继续偏离财政政策相关规则,以使各国能通过预算资金扶持经济.2024年起恢复执行. 按照"稳定与增长公约",欧盟成员国的预算赤字不得超过GDP的3%,公共债务不得超过GDP的60%.该公约本应在2022年底前恢复执行. 在财政支出水平上升的背景下,业界认为,外部环境恶化令许多新兴市场面临日益严峻的债务危机风险. 彭博社文章援引世界银行报告称,"财政压力可能横扫各国".过去,美国等发达国家加息,都会引发新兴市场财政和金融动荡.当前,23个国家长期国债收益率已比美国高8个百分点以上,远多于今年初的16国,其中包括亚洲的斯里兰卡与巴基斯坦.报告显示,去年中低收入国家的外债金额平均增加6.9%至9.3万亿美元,印度增加9%,巴基斯坦增加23%,秘鲁也增加了22%.现在利率上升,增长减缓及通胀升高,将抑制政府收入,削弱偿债能力,而原料商品价格飙涨使埃及等原料进口国更加痛苦. 世界银行建议,在通胀上升,增长放缓,金融条件趋紧和财政政策空间有限的严峻背景下,政府需要重新确定优先支出事项,有针对性地向弱势群体提供救助. 经济学者指出,目前出现连锁效应的风险还不高,但若不设法减轻政府负债,协助脆弱的银行体系,危机可能升温.牛津经济研究院表示,新兴市场发生重大债务危机,并引发连锁效应的风险,高于疫情期间.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署长施泰纳近日警告称,许多发展中经济体的国库已经见底,高通胀和利率上升可能导致70多个国家发生违约.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在低收入国家,债务负担的中位数是美联储在2013年收紧货币政策时的两倍.(经济参考报)
0.904931
98.35
0
0
230
522
1,196.3
4.253906
0.142857
0
200,200,001,855
金融_经济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建立有利于世界经济增长."几天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迈克尔·斯潘塞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斯潘塞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和AIIB的建立改善了中亚,东欧和东非国家的经济发展道路,当然对亚洲经济体大有裨益.中国的外部需求为处于初级阶段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重要的经济增长机会.中国在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将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如果即将上任的美国政府将来真的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那么区域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将填补剩余的true 空. 谈到中国的经济,斯潘塞非常高兴.他说,中国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正确方向,在许多领域取得了进展.为了充分实现这些目标,中国政府需要下定决心放松管制.当然,中国能够也应该加强在金融,食品安全和药品监管领域的管理.中国在绿色经济方面也取得了进展,但要让环境达到公众可接受的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斯潘塞说,中国在进行经济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目前,消费正在增加,许多领域的私营公司显示出更多的创新动力.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然而,挑战依然存在.人民币需要在交易中找到新的价值平衡,资本外流将会继续.在我看来,这些事情发生得越早越好.中国金融部门仍需要进行实质性改革.风险是由政府对信贷分配的担保扭曲造成的.除非进行改革,否则这将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水平和质量产生越来越大的负面影响.这是今后五年要进行的一项重大改革. 斯潘塞对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表示关切.他说,目前,从可预见的政策变化和各行各业的乐观预测和信心来看,美国经济的名义增长似乎正在加速.美国经济可能会安然度过这场风暴.私人投资正在增长,有助于改变低生产率的趋势.尽管欧洲的形势比以前好一点,但它将继续努力应对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欧洲经济仍面临下行风险.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正在抬头,对经济,金融和政治发展构成了障碍.他认为中国经济发展良好,并将保持6%以上的增长率.印度经济可能保持强劲,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将会改善. 斯潘塞强调,除了英国的英国退出欧盟,全球经济还面临其他"黑天鹅事件":首先,像意大利这样的国家可能会退出欧元区;第二,可能会爆发贸易战,这将导致全球自由贸易,投资和资本流动大幅倒退.第三是网络黑客的威胁更加严重.为了保护网络安全,一些国家已经部分关闭了信息和知识的传播. 关于美中关系,斯潘塞表示,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尚未正式就职,很难预测美中关系的走向.特朗普政府的主要官员和顾问对贸易,环境和外交政策有不同的看法.当然,美中关系恶化是可能的,但人们普遍希望双边关系建立在现实和互利的基础上.
0.908273
158.857143
0
0
231
317
494.7
4.214844
0.102518
0
200,200,001,873
金融_经济
今天,我们召开一个企业家座谈会,一是同大家谈谈心,二是给大家鼓鼓劲,三是听听大家对当前经济形势,"十四五"时期企业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出席今天座谈会的,有国有企业负责人,有民营企业家,有外资企业和港澳台资企业管理人员,有个体工商户代表.大家身处不同行业,不同地区,都有长期经营管理的经历,对企业发展有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刚才,7位代表作了很好的发言.大家谈形势实事求是,提建议针对性强,很有参考价值,我听了很受启发.有关部门要认真研究企业家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 下面,结合大家的发言,我讲几点意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体系不断发展,各类市场主体蓬勃成长.到2019年底,我国已有市场主体1.23亿户,其中企业3858万户,个体工商户8261万户.这些市场主体是我国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在国家发展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各级党委和政府领导下,各类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应对疫情的人民战争,团结协作,攻坚克难,奋力自救,同时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物质支撑.借此机会,我向广大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港澳台资企业,个体工商户为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 经过全国上下共同努力,目前我国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发展呈现稳定转好态势,在疫情防控和经济恢复上都走在世界前列.我国经济一季度大幅下滑,二季度企稳回升,由负转正,增长3.2%,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下降1.6%,情况比预料的要好.我们要增强信心,迎难而上,努力把疫情造成的损失补回来,争取全年经济发展好成绩. 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产生巨大冲击,我国很多市场主体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市场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保市场主体就是保社会生产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要千方百计把市场主体保护好,为经济发展积蓄基本力量. 党中央明确提出要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各地区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保护支持市场主体的政策措施.下一步,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使广大市场主体不仅能够正常生存,而且能够实现更大发展. 第一,落实好纾困惠企政策.要实施好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更加稳健灵活的货币政策,增强宏观政策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要继续减税降费,减租降息,确保各项纾困措施直达基层,直接惠及市场主体.要强化对市场主体的金融支持,发展普惠金融,有效缓解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要支持适销对路出口商品开拓国内市场.国有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要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带动上下游各类企业共渡难关.要加强国际合作,保护好产业链供应链. 第二,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要实施好民法典和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平等保护国有,民营,外资等各种所有制企业产权和自主经营权,完善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要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加强产权和知识产权保护,形成长期稳定发展预期,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营造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要推进简政放权,全面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支持企业更好参与市场合作和竞争.要实施好外商投资法,放宽市场准入,推动贸易和投资便利化.对在中国注册的企业要一视同仁,完善公平竞争环境. 第三,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各级领导干部要光明磊落同企业交往,了解企业家所思所想,所困所惑,涉企政策制定要多听企业家意见和建议,同时要坚决防止权钱交易,商业贿赂等问题损害政商关系和营商环境.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政府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也是市场公平的维护者,要更多提供优质公共服务.要支持企业家心无旁骛,长远打算,以恒心办恒业,扎根中国市场,深耕中国市场. 第四,高度重视支持个体工商户发展.我国有8200多万个体工商户,带动就业人口超过2亿,是数量最多的市场主体,是群众生活最直接的服务者,当前面临的实际困难也最多.要积极帮助个体工商户解决租金,税费,社保,融资等方面难题,提供更直接更有效的政策帮扶. 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有胆识,勇创新的企业家茁壮成长,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民族特色,世界水准的中国企业家队伍.企业家要带领企业战胜当前的困难,走向更辉煌的未来,就要在爱国,创新,诚信,社会责任和国际视野等方面不断提升自己,努力成为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这里,我提几点希望. 第一,希望大家增强爱国情怀.企业营销无国界,企业家有祖国.优秀企业家必须对国家,对民族怀有崇高使命感和强烈责任感,把企业发展同国家繁荣,民族兴盛,人民幸福紧密结合在一起,主动为国担当,为国分忧,正所谓"利于国者爱之,害于国者恶之".爱国是近代以来我国优秀企业家的光荣传统.从清末民初的张謇,到抗战时期的卢作孚,陈嘉庚,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荣毅仁,王光英,等等,都是爱国企业家的典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也涌现出一大批爱国企业家.企业家爱国有多种实现形式,但首先是办好一流企业,带领企业奋力拼搏,力争一流,实现质量更好,效益更高,竞争力更强,影响力更大的发展. 第二,希望大家勇于创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富有之谓大业,日新之谓盛德."企业家创新活动是推动企业创新发展的关键.美国的爱迪生,福特,德国的西门子,日本的松下幸之助等著名企业家都既是管理大师,又是创新大师.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同广大企业家大力弘扬创新精神是分不开的.创新就要敢于承担风险.敢为天下先是战胜风险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特别需要弘扬的品质.大疫当前,百业艰难,但危中有机,唯创新者胜.企业家要做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组织者,引领者,勇于推动生产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重视技术研发和人力资本投入,有效调动员工创造力,努力把企业打造成为强大的创新主体,在困境中实现凤凰涅槃,浴火重生. 第三,希望大家诚信守法."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人无信不立,企业和企业家更是如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法治经济.企业家要同方方面面打交道,调动人,财,物等各种资源,没有诚信寸步难行.由于种种原因,一些企业在经营活动中还存在不少不讲诚信甚至违规违法的现象.法治意识,契约精神,守约观念是现代经济活动的重要意识规范,也是信用经济,法治经济的重要要求.企业家要做诚信守法的表率,带动全社会道德素质和文明程度提升. 第四,希望大家承担社会责任.我说过,企业既有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也有社会责任,道德责任.任何企业存在于社会之中,都是社会的企业.社会是企业家施展才华的舞台.只有真诚回报社会,切实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家,才能真正得到社会认可,才是符合时代要求的企业家.这些年来,越来越多企业家投身各类公益事业.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广大企业家积极捐款捐物,提供志愿服务,作出了重要贡献,值得充分肯定.当前,就业压力加大,部分劳动者面临失业风险.关爱员工是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努力稳定就业岗位,关心员工健康,同员工携手渡过难关. 第五,希望大家拓展国际视野.有多大的视野,就有多大的胸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家在国际市场上锻炼成长,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不断提升.过去10年,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明显加快,更广更深参与国际市场开拓,产生出越来越多世界级企业.近几年,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经贸摩擦加剧.一些企业基于要素成本和贸易环境等方面的考虑,调整了产业布局和全球资源配置.这是正常的生产经营调整.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中国是全球最有潜力的大市场,具有最完备的产业配套条件.企业家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提高把握国际市场动向和需求特点的能力,提高把握国际规则能力,提高国际市场开拓能力,提高防范国际市场风险能力,带动企业在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中实现更好发展,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 我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讲过,面向未来,我们要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主要考虑是: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以前,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外部环境下,市场和资源"两头在外"对我国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当前保护主义上升,世界经济低迷,全球市场萎缩的外部环境下,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动力,带动世界经济复苏.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未来发展新优势. 我多次强调,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而是通过发挥内需潜力,使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更好联通,更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可持续的发展.从长远看,经济全球化仍是历史潮流,各国分工合作,互利共赢是长期趋势.我们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科技领域开放合作,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从明年开始,我国将进入"十四五"时期,这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意义十分重大.党中央对制定"十四五"规划十分重视,相关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今天,大家对制定"十四五"规划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请有关方面认真研究吸收.相信通过共同努力,广大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一定能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更大发展.
0.893982
185.952381
0.00539
0
328
1,166
733.5
4.171875
0.120615
0
200,200,001,875
金融_经济
库存周转率是衡量库存的指标 流动性,通过将给定时期内交易的股票总数除以同期流通股的平均数量来计算. 股票换手率越高,公司股票的流动性就越高. 不要与股票周转率相混淆. 周转 衡量投资组合管理活跃程度的共同基金或交易所交易基金 (ETF). 股票成交量通过一段时间内的交易量除以发行量来反映市场的流动性. 股票换手率没有给出关于股票质量的信号,也没有给出在测量期间它可能比其他股票更具流动性的原因. 股票周转率不应作为主要的投资标准,因为我们只谈论数量,而不是质量. 换手率高的股票被认为更具流动性且易于交易,而换手率低的股票则表明该股票的流动性更差. 更高的股票换手率也可能表明势头. 如果好消息或坏消息推动交易活动,那么该股票的换手率将在给定时间段内更高. 股票周转率表示在市场上出售特定股票的难易程度. 它比较了在给定时间段内可以交易的股票总数和更换所有者的股票数量. 投资者可能不愿意通过购买股票换手率低的公司的股票来冒险. 也就是说,股票换手率是一个有趣的指标,因为相关性并不总是成立. 投资者通常认为小公司会降低其股票周转率,因为理论上它们的流动性低于大公司. 然而,与大型公司相比,这些公司的股票营业额通常占较大比例. 其中一部分是定价. 一些大公司的股票价格在数百美元. 虽然他们巨大 车皮 这意味着每天可以交易数十万只股票,实际占总发行量的比例很小. 相比之下,较小的公司通常拥有相应更便宜的股票. 具有增长前景的装卸的机会成本在资本投入方面较小. 一个原因公司 股票 试图保持股票便宜,因此更具流动性. 有时,大型优质公司的股票周转率低于小型,低质量公司,因为大公司的股票价格太高以至于无法频繁交易. 计算一家公司的股票周转率需要两个数字. 股票周转率公式为: 第一个数字是 交易量. 交易量是一段时间内交易的平均股票数量. 许多交易所或金融信息网站为给定的证券提供此信息. 第二个数字是流通股的平均数量. 公司发行的股份总数. 需要注意的是,这不是公司持有的授权股份总数. 发行的股票数量通常少于(但可以等于)发行的股票数量. 不幸的是,对于健康的离职率应该是多少,没有经验法则,因为它因公司和行业而异. 季节性 在此期间,您将看到他们的股票周转率随着对股票的需求而飙升. 通常,股价高的公司营业额较低,因为购买单只股票的成本更高且流动性有限. 不幸的是,这会使股票看起来不太理想. 当公司业绩改善,股价上涨时,流动性可能会减少. 股票周转率的另一个方面是定义投资者期望的流动性目标. 在经济衰退期间,当情绪交易更容易时,投资者可能想要难以买卖的股票. 由于这些类型的非流动资产不能快速买卖,它们可以帮助在波动期间保持其价值. 所以,虽然大部分投资者一般都想要流动资产,但股票换手率低的股票可能仍然适合一些投资者的投资目标. 股票周转率告诉您投资者交易股票的难易程度. 它不一定会告诉您有关股票背后公司的业绩的任何信息.或者,截至2021年底,微软已发行75.47亿股,2021年最后一天的30天日均交易量为2831万股. 微软市场份额营业额=2831万/75.47亿=0.38% 乍一看,苹果的股价似乎几乎翻了一番. 然而,这些比率只是流动性的衡量标准. 与微软相比,投资者交易的苹果股票数量相对于可流通的已发行股票数量更多. 它仍然是一个有用的衡量标准,但它对库存周转率有其限制. 股票周转率不取决于实际财务表现. 股票可以以非常高的换手率开始和结束交易期,但以与以前相同的价格结束. 股票周转率也不能表明股票的走向. 例如,想象以下新闻. 政府监管 我们将不再允许美国公民购买汽油车. 由于投资者试图出售股票,受影响公司的股价可能会下跌. 股票换手率可能很高,因为股票是以很大的折扣购买的. 更高的库存周转率通常更好,但并非总是如此. 如何计算股票周转率? 股票换手率的计算方法是将一段时期内的平均交易股数除以同期流通在外的平均股数. 百分比结果表示在所有可交易股票中实际交易的百分比. 为什么股票周转率很重要? 股票周转率告诉投资者他们持有的股票的流动性. 一些投资者更愿意知道买卖某些公司的股票很容易. 或者,一些投资者可能想要低流动性. 这是因为交易者很难情绪化地卖出股票. 股票换手率并不能告诉你任何关于股票价格走势的信息,但它可以告诉投资者股票在未来的卖出难易程度. 低股票换手率好还是高股票换手率好? 一般来说,当投资者想要更轻松地买卖证券时,更高的股票换手率会更好. 高股票周转率计算意味着股票更具流动性. 如果投资者有意寻找更难卖出的股票(在情绪激动的交易期间可能会稳定价值),那么寻找股票换手率计算较低的公司可能会更好. 公司如何提高股票周转率? 一家公司不能直接提高其股票换手率,因为股票换手率只是反映了市场与公司股票的相互作用. 如果一家公司想要更多的流动性,它可以做几件事. 首先,公司可能会进行股票分割. 这将增加已发行股票的数量,但股票分割将分割公司的股价,并使新投资者更容易购买整个股票. 二是公司能做好. 当一家公司的收益提高并开始表现出色时,更多的投资者会要求购买该股票,这可以增加人们交易的股票数量并增加股票换手率.
0.892006
69
0.000939
0
146
464
899.2
4.0625
0.133707
0
200,200,001,987
金融_经济
为增强社会公众对非法集资的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条例"明确规定了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开展常态化的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工作.金融机构和非银行支付机构应当加强对社会公众防范非法集资的宣传教育.行业主管部门,监管部门以及行业协会,商会应当根据本行业,领域非法集资风险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宣传教育活动.新闻媒体应当开展防范非法集资公益宣传,并依法进行舆论监督.我市成立了由政府领导任组长,相关单位为成员的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小组办公室设在市财政局(地方金融监管局).在5月1日"条例"即将正式施行之际,处非办计划通过四项举措进行宣传,着力扩大"条例"知晓度.一是开展"学条例 勤答题 领红包"小程序答题活动;二是在"今日宁国"专版刊发"条例"全文;三是在宁国论坛"防范重大金融风险"专版发布"条例"全文;四是指导督促各乡镇(街道),各处非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在属地和行业主管,监管领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宣传,着力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2020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立案侦办非法集资犯罪案件6800余起,涉案金额1100余亿元,抓获犯罪嫌疑人约1.6万名,从境外10余个国家和地区缉捕外逃犯罪嫌疑人80余名.数字可谓触目惊心,提醒我们危险就在身边.下一步,我市将根据"条例"规定及上级要求,将非法集资排查与日常监管,执法检查,网格员巡查,社区治理,行业自律,有奖举报等有机结合,树立排查即宣传的理念,创新防范非法集资形式,实现对"有证行车"和"无照驾驶"全覆盖,排查处置常态化,宣传无处不在的工作实效,达到压实属地政府防范处置非法集资责任和行业主,监管部门监测预警责任,坚持关口前移,早防早治,把好非法集资风险源头关,发现关,管控关,广泛发动各方力量,推进非法集资联防联控,群防群治,早防早治,形成上下高效联动,部门通力协作的"防范为主,打早打小"的工作格局,坚决遏制非法集资高发势头,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和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总体要求. 财政局(金融监管局)副局长汪廷解读"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条例"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必须打赢的三大攻坚战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必须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运用制度威力应对风险挑战的冲击.这为我们战胜风险挑战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是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性工程,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金融领域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完善法律制度是做好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有力的保障和支撑."条例"的出台,旨在用法治的方法保护社会公众合法权益,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经济秩序和社会稳定. "条例"的出台历经五年之久,2016年,原银监会启动"条例"立法工作,牵头起草形成初稿,提交司法部审查.2017年开始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陆续开展实地调研,国际比较研究,风险评估,修改完善等工作,2020年12月21日经国务院第119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 "条例"所称非法集资,是指未经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金融管理机构和国务院外汇管理部门依法许可或者违反国家金融管理规定,以许诺还本付息或者给予其他投资回报等方式,向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该定义明确了非法集资的三要件,即非法性,利诱性和社会性."条例"指出国家禁止任何形式的非法集资."条例"共五章四十条,主要规定了以下内容: 一是健全工作机制.省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负总责,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政府统一领导的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机制和监测预警等各项制度,乡镇人民政府应明确牵头负责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人员.牵头部门,行业主管部门,监管部门应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本行业,领域非法集资的防范和配合处置工作. 二是加强预防监测."条例"突出防范为主的原则,充分发挥行政机关,金融机构,行业协会,商会,新闻媒体,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以及公民个人等各方面作用,建立健全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的监测预警,宣传教育,行业自律,举报奖励等各项制度.相关部门要扎实做好市场主体登记,互联网及广告管理,资金异常流动和可疑资金监测等工作,以从源头上减少非法集资风险.当前,通过广告和互联网传播非法集资信息,是非法集资风险扩散,蔓延的重要渠道.为此,"条例"对广告发布规则,相关部门职责等规定了针对性措施:禁止发布非法集资的信息;规定了市场监督管理,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电信主管部门和处置非法集资牵头部门对涉嫌非法集资广告,网站,APP等互联网的信息监测职责;压实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和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责任.发现涉嫌非法集资的信息需向处置非法集资牵头部门报告. 三是强化行政处置."条例"规定行政处置牵头部门应当及时组织有关部门,机构对涉嫌非法集资行为进行调查认定,明确了调查处置手段和强制措施,对非法集资的刑事行政责任,资金清退以及集资参与人应承担的后果等作出了严格规定."条例"明确规定非法集资人,非法集资协助人应当向集资参与人清退资金,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从非法集资中获取经济利益.当不能同时履行所承担的清退集资资金和缴纳罚款义务时,先清退集资资金.同时强调,因参与非法集资受到的损失,由集资参与人自行承担. 四是明确法律责任."条例"对非法集资人,非法集资协助人,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广告经营发布者,金融机构,非银行支付机构等相关市场主体以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等单位和个人的违法行为及未履行义务行为均规定了法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0.900173
231.4
0.013883
0
425
594
700.9
4.171875
0.123163
0
200,200,002,380
金融_经济
中国驻美大使馆9月17日刊发"崔天凯大使应邀接受美国前财长鲍尔森"对话鲍尔森"节目专访(实录)". 8月28日,崔天凯大使应邀参加美国前财长鲍尔森主持的"对话鲍尔森"播客访谈节目,重点就当前中美关系,两国经贸合作,国际治理,中国经济形势等问题进行交流互动.有关访谈内容已于9月14日对外播出.全文实录如下: 鲍尔森:大使先生,欢迎来到播客访谈节目.去年是美中建交40周年.很显然,未来40年的美中关系将会变得大为不同.目前,我们两国经济占全球经济总量的35%左右,还是全球军费支出最多的国家.我们都是雄心勃勃,具有竞争力的国家.因此,全世界都在关注美中两国如何相处或针锋相对.在双边关系紧张时刻担任中国驻美大使,你的工作并不轻松.我一直很尊重你的专业精神和沉着冷静,尊重你代表中国政府努力了解美方对两国关系看法并寻求共识的努力.首先,我想从你如何开始个人职业生涯这个问题谈起.你生于1952年.中国1978年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时,你二十多岁,见证了许多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你是如何成为一名外交官的?你的外交职业生涯是如何开始的?你在不同时期是如何受到身边事物影响的? 崔大使:首先,很高兴同财长先生再次交流,也感谢你邀请我参加此次访谈节目.当中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时,我二十多岁.在此之前,我经历了文革的动荡岁月,中学没毕业就离开家乡到紧临中苏边境的黑龙江农村插队,在那里种植大豆和小麦5年多.这段经历让我对中国农村和贫困问题有了深入了解,也对国家真正需要什么有了深刻认识.我们这代人很幸运,大部分工作时间处于改革开放年代,并始终相信自己的国家处于正确的发展方向.我们的历史使命就是全力以赴实现现代化目标,为国家和人民作贡献.同样幸运的是,我有机会到美国工作和学习.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个人在中美两国都有一些经历,这让我对中美如何处理两国关系,对彼此有何需求,如何相互学习有了更好的理解.我的外交职业生涯的开始或多或少与我的好奇心有关.我一直对国际问题,世界局势以及相关问题很感兴趣.这也是我在上世纪70年代末被联合国译训班录取的原因,那时中国刚刚开始改革开放.80年代初,我成为一名联合国译员并在纽约总部工作.那是我第一次出国. 鲍尔森:有趣的是,我所尊敬的人在各行各业有不少,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求知欲.正是求知欲和真正的勇气促使人们走出国门,体验不同文化.我2009年离开财政部时,开始撰写"峭壁边缘:拯救世界金融之路"这本书,在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高级国际问题研究院待了1年时间.这也是你曾经学习并获得优异成绩的地方.这段经历是如何影响你对美国看法的? 崔大使:对我而言,那是一段独特的经历.我至今对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和我的美国教授们心怀感激.在此之前,我已在联合国工作过几年时间.但这两段经历很不一样.作为学生,我可以更近距离地接触美国人民和社会,还有机会更系统地学习美国国情,外交政策特别是对华政策,我也学了一些经济学课程,这对我整个外交生涯都十分有益.当然,我后来也发现有些课堂上学的知识未必能用到社会实践中. 鲍尔森:你说得太对了.目前,美中关系处于低点.在美国国会共和,民主两党提出的四百多项议案正在挑战中国,这种对华强硬政策得到两党一致支持.中国的经济实力日益增长,自然带来地缘政治上的雄心.从某种程度上讲,美中关系的变化是必然的.坦率地讲,我认为中方所作所为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这些变化.长期以来,我一直说中国需要进一步扩大开放,更快地适应来自外国企业的竞争,更好地保护知识产权.我们还应共同应对挑战,引领国际治理体系改革,使之在当今世界更为有效.我们双方还面临一系列棘手的战略安全和政治热点等分歧,如台湾,香港,南海,科技等问题.我们过去已就此讨论很多,今天不讨论这些具体问题,最好把时间用到展望未来上.我想问一个基本的问题,中方对构建美中建设性关系的目标和优先事项是什么? 崔大使:中国外交政策是基于自身国家利益而制定的,在当今世界通过发展同各国关系来维护和促进国家利益,满足人民需要.在此背景下,中国对美政策是明确,一致,连贯的.如你所说,去年是中美建交40周年,明年是基辛格博士秘密访华50周年.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自始至终希望同美方发展建设性合作关系,而非对抗关系,希望双边关系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照顾彼此关切,互利互惠的基础之上.这就是自尼克松总统和基辛格博士访华以来中美关系的本质,从未发生根本改变.同时,中美关系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变得更丰富,更深入,更复杂,更全面.双方在很多早年难以想象的领域开展了合作.比如,你任财长期间中美共同倡导了二十国集团的进程,以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这在尼克松时代是不可想象的.我们还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打击恐怖主义,抗击埃博拉病毒等传染病.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方面,中美两国省州和城市之间,企业之间,机构之间也开展了良好合作.总之,我们之间已开拓了越来越多的合作领域,同时以建设性方式妥善处理分歧.实事求是地讲,中美之间的一些分歧将长期存在.我们必须承认,由于历史文化传统,政治和经济制度等差异,中美之间难免存在分歧.但我们必须以建设性方式妥善处理这些分歧.我们必须始终牢记,中美共同利益远大于分歧.中美两国面临诸多全球性挑战,无论是气候变化还是传染病,自然灾害,中美均无法独力应对.在应对全球性挑战方面,中美应携手合作而不是相互对抗,这是国际社会的普遍期待,也是两国最大的共同利益. 坦率地讲,我们之间有很多分歧,包括你刚才提到的台湾,涉港,涉疆,南海等问题,如果大家看看地图,就会发现这些问题要么涉及中国领土,要么处于中国周边,没有一个靠近美国,更不在美国领土范围之内.对中方而言,这些问题事关中国主权,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有时我们觉得不可思议,为什么这些问题会成为中美之间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明明都是中国的内政.在中国人民实现现代化目标进程中,我们必须解决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问题,这都是中国自己的事情.正如我刚才所言,中美关系确实复杂,有时在一些问题上存在分歧.幸运的是,我们双方长期以来很好地管控了分歧.但当前形势令人担忧甚至警惕,美国一些人试图突破"红线",这将带来严重后果.我希望人们能从过去几十年的历史中吸取经验和教训. 鲍尔森:大使先生,感谢你全面的回答.我想谈两点,一是你刚才谈到的香港以及其他涉及主权的问题,美国国内对此存在各种不同看法.美方理解中国对香港拥有主权,但往往会说中方是否违反了所签署的协议?美中两国存在的分歧确实很难消除,当前重要的是你们和美方官员和高层保持经常性对话,因为当前美中关系处于非常困难的时期,有些问题如你所说很难解决.二是你刚才所谈让我想起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的情形,那种情况在二三十年前是不可想象的.我曾说过,如果美中没有建设性关系,我没有及时同中方同事通上电话,世界将大为不同.危机期间的协调合作至关重要.金融危机后,美中两国和其他主要经济体成立二十国集团,中方实施的大规模财政刺激计划发挥重要作用,帮助世界经济走出衰退.这成为美中合作的成功范例. 接下来我想谈谈中国经济.中国率先控制住疫情,实现经济快速复苏.近日,习近平主席宣布了聚焦刺激国内消费的"内循环发展模式".很多美国人都在问,中方这种强调经济自力更生的理念是否可能意味着要与全球经济脱节?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是否意味着中国将改变过去40多年的改革开放政策? 崔大使:当前形势下,世界各国当务之急是克服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困难,并且尽快重启和恢复经济.中方积极致力于此.截至目前,我们已经有了一些好消息,中国经济增长正在恢复.同时,我们认为要化危为机,通过加快和深化发展模式转变,致力于实现经济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更加有效保护环境和推进减贫工作.我们当前所做工作都是恢复经济增长,实现经济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一环.明年,中国将开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第十四个五年规划.我们的工作重点是清晰的,那就是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并不意味着中方将关闭开放的大门,也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实际上,中国对外开放水平将会越来越高.关于自力更生,这一理念始终贯穿于新中国成立70多年,改革开放4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这方面,有人说中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靠占他国便宜,窃取他国技术来实现的.这种说法对中国人民很不公平.你很了解中国和中国人民,中国人民勤劳且富有创新精神.我们明白,作为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中国必须自力更生,否则不可能实现发展.中国始终有自力更生精神,这并不意味着中国将闭关锁国.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因为双循环发展格局真正目标是充分发挥国内市场潜力,让市场经济运行得更加高效.因此,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实际上,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外国企业在华经营多年,早已成为中国国内循环和市场的一部分.通过聚焦国内循环和市场,他们将在中国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外国企业也是连接国内循环和国际循环的天然纽带,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我希望他们能抓住这些机遇. 鲍尔森:你所谈让我回想起2006-2008年我任美国财长的那段时光,我们双方成立了美中战略经济对话机制,当时我们(在经济轨)集中讨论两个问题,一个是汇率改革问题,希望人民币汇率未来不被低估且更能反映市场供求,第二个是中国经济再平衡问题.当时中国产能过剩且储蓄多,消费少,消费仅占中国经济的10%.我们当时鼓励中方减少生产,刺激消费.时至今天,这两个问题都取得重要进展,我认为这是值得一提的. 现在我们谈下国际协调与合作的问题.国际社会未能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上开展合作是个重大遗憾.有人认为,我们如不能在疫情上开展合作,还能在哪些领域开展合作呢?当前,世界各国在最需要合作的时候却越来越缺乏集体行动的能力,无论是应对疫情,推动经济复苏,解决贸易问题,还是应对气候变化,防止核扩散.我想再次展望未来,请问中方是否愿推动解决上述问题,为推动世贸组织等国际治理体系改革而作出努力? 崔大使:很显然,我们需要在各个领域推进国际治理.在21世纪的前20年,我们至少经历了三场国际危机:"9·11"恐袭事件,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和现在的新冠肺炎疫情.这些都是全球性挑战,没有哪个可以用传统意义的大国竞争"工具箱"予以解决.相反,上述挑战都在提醒我们,需要推进全球治理,加强国际合作.中方积极支持所有加强国际治理体系应对能力和有效性的努力,不仅为应对当前挑战,而且要防范未来新的挑战,中国愿为此贡献力量.这需要所有国家的共同参与和积极贡献,特别是中美这样大国的参与.中美两国对世界负有共同责任,那就是应带头开展合作,共同发起,支持和促进国际合作,积极应对所有挑战.当然,国际治理体系改革要考虑到所有成员国的实际需求和真实想法.我真诚希望我们能在应对疫情方面做得更好.我们需要携手合作.正如你所说,展望未来,后疫情时代将是什么样子的?需要我们做什么,开展哪些合作?我们需要向前看,提早规划,始终坚持合作理念,而不是对抗思维. 鲍尔森:你说得很好,如果我们做不到这些,世界将变成一个困难和危险重重的地方.如果我们真的关心国际秩序,和平与稳定,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接下来我们要谈到贸易和科技"脱钩"问题,这是个很棘手的问题.当前已经出现美中贸易和资金往来"脱钩"所带来的显著压力.毫无疑问,这种情况还将继续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存在.问题是,这种情况将发展到什么程度?我想提一个棘手的问题,你如何看待美国高科技企业对中国市场开放空间十分有限而感到沮丧的问题? 崔大使:过去四十多年来,中国积极实行改革开放,这是中方的基本国策,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即使在遭受疫情严重冲击情况下,中方在过去几个月里出台了一系列改革开放新举措.例如,"外商投资法"于今年1月1日正式实施,进一步增强了外资企业在华发展的预期和信心,中国依然吸引了大量外资.今年6月,中国颁布了2020年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和自贸区负面清单,而且清单越来越短.6月,中方还发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首次在官方文件中提出零关税,零壁垒目标.总之,中方正竭尽全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绝不会放弃.对于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外国企业而言,这将给他们带来更多市场准入,更好发展机遇和可预测性.然而,真正的挑战是,在中国坚持提高开放水平的时候,有些国家却在想方设法设置障碍,他们针对TikTok(抖音国际版),Wechat(微信国际版),华为等设置各种壁垒.这才是我们的真正挑战.在我们开门迎客时,他们却在筑墙挡人.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鲍尔森:科技应该是美中之间最麻烦的领域.经贸关系本来可以缓解美中之间的安全竞争关系,但现实是安全竞争扩散到经贸领域,科技成为焦点.问题是我们在国家安全问题上还会走多远.这是最困难的问题.为了让问题变得更加容易解决,对于美方最具竞争力的能源,农业,金融等行业,中方是否会继续对美开放市场? 崔大使:答案是肯定的.实际上,近年来中方在金融领域出台一系列开放新举措,包括取消外资在金融服务业投资的相关限制等.对于很多美高科技企业而言,他们都在增加在华投资和运营规模.特斯拉在华设厂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们看到了中国市场潜力,希望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一部分,希望成为中国经济的参与者,贡献者和受益者.中方对此表示欢迎,并为外国企业提供更好投资环境,法律制度. 关于国家安全问题,任何国家都会有国家安全问题,这并非新问题.很多人一直关心国家安全问题,这个问题不是突然冒出来的.回顾过去四五十年历史,中美双方在深化和拓展双边关系的同时都妥善处理了国家安全问题.我不认为中美双方的国家安全利益因双边关系发展而受损.实际上,发展双边关系有利于国家安全.如果彼此交流越来越多,双方就能更好相互理解,知道对方是如何思考的,对方的思维方式以及对方优势和弱项.这样你才知道同对方如何打交道,如何降低风险,如何促进互惠合作.这应是我们从过去四,五十年历史吸取的宝贵经验,为什么要改变它呢? 鲍尔森:你的回答非常睿智.显然,中国发生很大变化,美国和世界也发生了变化,新的国际安全问题不断涌现.但问题的关键是理解和对话,弄清楚哪些方面能达成共识,哪些方面存在分歧,哪些地方存在潜在冲突,如何有效避免冲突,防止局势失控,我认为这些问题特别重要.你担任中国驻美大使已7年多时间,见证了很多事情,包括美中共同推动达成应对气候变化的"巴黎协定",奥巴马政府过渡到特朗普政府,美中元首海湖庄园会晤,艰苦的美中经贸谈判等.我曾看到你在椭圆形办公室同特朗普总统,刘鹤副总理站在一起,也看到当前双边关系恶化的危险态势.回顾7年任期,你最大的遗憾是什么? 崔大使:关于国家安全问题,我想补充一点,每个国家关心自身国家安全合情合理,但我们要小心不要被毫无根据的恐惧,猜疑,仇恨等情绪所误导,蒙蔽,甚至落入陷阱.如果这样的话,每个人都不会感到安全,这与维护国家安全的初衷背道而驰. 关于出任驻美大使7年之久的经历,我必须承认到任时并未想到会干这么长时间.当前中美关系处于关键时刻,我为能继续服务中美关系而深感荣幸.这很可能是我外交生涯最后一任常驻,然而当前中美关系面临巨大挑战.我为能在此继续履行使命,应对挑战而深感荣幸.我将全力以赴,不负祖国和人民重托,也不辜负美各界朋友的期望.我愿同美各界人士共同努力,推动中美关系早日重回正轨. 鲍尔森:回顾这段经历,你最满意的是什么? 崔大使:我认为我有幸见证了这么多历史时刻.我参与了几乎所有中美两国元首的会晤,包括习主席和奥巴马总统的会晤,习主席和特朗普总统的会晤,亲身感受到中美两国元首是如何互动交流的,双方共识是如何引领中美关系向前发展的.正如我们常说的,总要对自己提出更高目标,设定更高标准.我将继续尽己所能做好这些事情. 鲍尔森:展望未来,美中关系是否有什么问题让你辗转反侧,难以入眠?你认为未来美中两国最大风险和最大机遇是什么? 崔大使:我现在入睡前经常问自己,二三十年后的历史学家将如何评判我们?我们是否做出了正确的选择,是否为中美关系发展而不遗余力?我经常拿这些问题问自己.展望未来,我们面临着强化中美合作,构建更加强劲双边关系的巨大机遇.首先是要合作抗击疫情,合作研发疫苗和治疗药物,努力拯救生命,保障民生和就业,恢复经济增长,恢复世人对未来经济发展前景的信心.其次,双方还要恢复在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和朝核,伊朗核等地区热点问题上的协调与合作.只要双方有足够的政治意愿,中美合作就大有可为. 鲍尔森:你说的很对,这确实需要我们有足够的政治意愿.感谢崔大使接受此次访谈.我想告诉你,十分感谢你在如此困难且重要的时刻在这个国家坚守岗位,也感谢你今天所分享的一切. 崔大使:感谢财长先生所给予的访谈机会.
0.908056
236.275862
0.003215
0
686
1,893
710.4
4.066406
0.113398
0
200,200,002,402
金融_经济
如果说,"黑天鹅"是指那些小概率且不可预测的高风险事件,"灰犀牛"是指那些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疯狗浪"则是指那些表面平静却有暗流涌动,最终突然爆发的事件. 麦肯锡最近在"哈佛商业评论"发布的一项跨行业研究表明,着眼于长期进行投资的企业,最终经济利润能比竞争对手高出82%,这个结论适用于各行各业. 这些具备长期主义投资观的企业,在经历颠覆性冲击带来的经济低谷时,其修复速度也比其他企业快大约40%. 今天,提起"黑天鹅""灰犀牛"这些概念,很多人不再陌生,起因正是这几年来的基金热,股票热.近几年新冠疫情的袭扰,再次让包括中国在内全世界的经济形态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危机随时到来. 如果说,"黑天鹅"是指那些小概率且不可预测的高风险事件,"灰犀牛"是指那些大概率且影响巨大的潜在危机,"疯狗浪"则是指那些表面平静却有暗流涌动,最终突然爆发的事件.但与前两者不同的是,疯狗浪可以通过清晰的框架模型来应对. 那么在如今这个不确定性的时代中,个人和企业应该如何识别"疯狗浪",了解引发下一波疯狗浪的全球十大潜流,以提高一次次地应对危机事件的意识呢? 惠普全球未来主义者和研究总监乔纳森.布里尔在其新书"疯狗浪"中给出了解答.它将会是一本企业必备的风险应对指南,帮助企业在风暴来临之前作出反应. 在地理学上,当海底地形或横流将海浪集中引向一个狭窄的缝隙,或不同方向的小波浪汇聚在一起,突然撞上礁石或岸壁,就会在几秒内掀起高达几十甚至近百英尺的水墙. 这种突如其来的巨浪,由洋流和涡流相互作用的涌浪发展而来,被科学家们形象地称作"疯狗浪(Rogue Waves)".通常,这样的巨浪是毫无预兆,突然出现的,它们是极难被预测到的复合型危机. 回归到我们所处的现实世界,随着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增强,社会,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的变化,就仿佛水面下的潜流,不断为系统注入越来越多的能量.当这些波浪突然相交,一场"疯狗浪"难免避之不及.它几乎没有任何预兆,当你意识到风浪已至的时候,就已经晚了. 在新冠疫情暴发初期,大家往往认为这是一起"黑天鹅"事件,属于小概率且不可预测的高风险事件. 但是,疫情持续蔓延的这两年,我们也能发现人类无法快速终结疫情背后的系统性问题.比如国际旅行和货运加速了病毒传播;城市密度增加,人口老龄化,意味着易受感染的人口更多;而由于人类长期没有经历大型瘟疫,预先的物资储备与防疫知识都不足,导致危机持续蔓延. 从历史上看,我们知道债务危机往往每7~12年发生一次,上一场危机就发生在2000年. 从当时的金融背景看,美国不当的房地产金融政策忽视了资产质量,已经暗中促成了次贷危机.加之当时金融衍生品的"滥用"缺乏监管,拉长了金融交易链条,助长了投机行为.此外,美国连续降息导致投资者热情虚高,银行过度放款,直接促成房地产泡沫的膨胀. 那么,面对"疯狗浪"的侵袭,个人和组织如何识别并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对抗风险的能力与前瞻性思维呢?乔纳森.布里尔在他的同名书中,指出了疯狗浪的三种特点:突发性,复合性与规律性. 突发性."疯狗狼"危机会以极快的速度迅猛而来,且它的威力是多方面,持续且变化的.因此,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我们要让自己的感官变得更加敏锐,向外聚焦,以识别巨大变化的前兆. 复合性."疯狗浪"是由海底无数潜流汇集而成的巨浪.而击垮个人,组织甚至整个行业的事件,也往往是以复合的方式暗中缔结在一起的. 规律性.危机总是在人意想不到的时候出现,但纵观历史,风险的到来却并非毫无规律可循.因此,研究过去的主要潜流和其运作系统,也十分有用. 因此,个人与组织要想识别下一波疯狗浪,时刻保持危机意识,就需要做到以下三点: 3.在组织中建立起对这些趋势的认识,以便整个团队能够时刻留意下一波趋势的迹象. 乔纳森.布里尔认为,在经济领域,技术领域以及社会领域中存在的10种潜流,他们之间的相互碰撞,将会引发未来十年间的众多疯狗浪. 经济是第一种潜流.它包含了人口统计数据,数据经济,自动化,亚洲的崛起和低利借款. 人口统计数据是经济的飞轮.它们决定了员工和客户这两项最宝贵资源的成本和可用性.这是因为在许多国家,消费者购买占经济总量的一半以上.近几十年来,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是全球教育带来的收入增加和人口增长带来的需求.在熟练劳动力供应不断增长的国家,情况更是如此.而人口老龄化,熟练劳动力的短缺,城市化加速都会影响到人口统计. 个人和企业应该意识到什么?作者认为,这些转变正在改变全球财富的分配和增长.随着全球财富的增长,碳排放量也会增加,而污染者将不仅仅是能源公司.还有占排放总量19%的农业,以及建筑用钢和混凝土. 那么公司就需要同时考虑劳动力成本上升,消费者期望值变化以及监管等新的利润限制因素的影响. 世界之间日益紧密的互联,使机器,人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产生了很多数据.在接下来的三年,我们产生的数据将会超过过去30年的总和. 这种数据爆炸使我们有可能将现实世界的过程数字化,并且实时跟踪和管理它们.拥有几乎所有商品或服务的虚拟模型以及任何工厂或进程的数字孪生模型,可以将优化成本降低到几乎为零.它还使得探索替代的过程变得更快,更便宜.这反过来又加速了新的创新和新的解决方案. 数据即将成为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商品.那么公司需要明确自己究竟在为谁创造价值,以及从谁那里获取价值,这种平衡将决定哪些举措从长远来看是有利可图的.这也将是企业与政府关系的核心.能够在增加税收的同时提供更好的服务的数字商业模式将蓬勃发展,否则,企业将被当地竞争对手挤出市场,并受到监管的阻碍. 作者认为人工智能和自动化,并不像外界所说的会对就业造成毁灭性的灾难.它的最佳用途其实是提高人类工人的效率,尤其是针对高技能工人. 未来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越来越多的数字助理将进入工作场所,与高技能工人合作,最显著的好处不是降低成本,而是提高质量和一致性. 那么公司进行数字化转型,将需要考虑劳动力的可用性和劳动力成本.例如,如果将信息技术和区位战略联系起来,公司就需要考虑区位战略和技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高技能劳动力;将人力资源与信息技术战略联系起来,公司则需根据自动化优先级来计算劳动力成本和可用性. 20世纪初出现的国际贸易和政治权力体系已经消亡.在这个旧体系中,全球贸易指的是少数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大多在欧洲和北美.现在,财富,生产和权力正在重组 - - 不仅仅是在亚洲,全球都是如此.几个国家之间的贸易正在变成几十个国家之间的贸易.这加剧了围绕权力和资源分配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 企业将需要重新制定许多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人认为理所当然的贸易和安全协议.比如加强与政府的联系,保护供应链,避免卷入地缘政治;需要把亚洲市场视为机遇和威胁;接受当地的商业习俗,吸引当地人才;与地方政府合作;注重本地劳动力等.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结构性增长放缓,政府和私人债务增加的世界.这些相互作用的力量将推动低成本货币的趋势. 全世界对增长而非盈利的关注将继续使业绩驱动型组织处于不利地位.这也将影响越来越多的独角兽公司,由于这些公司没能快速实现盈利,投资者就会迅速转向下一家估值过高的公司.泡沫正在成为常态. 有六种新技术尤其值得关注:互联设备(物联网),人工智能(AI),分布式账本(区块链),下一代无线G和卫星),量子技术以及新能源.充分利用这些技术构建的组织将经历效率的飞跃,没有这样做的企业将会遭遇失败. 在这一阶段的企业,就需要通过组织下放控制权,增加信息技术预算,与信息技术顾问建立更紧密的伙伴关系等方式以应对即将面临的挑战. 今天对许多行业来说,创新的窗口,即从一个新想法变得可行到遭到一个更便宜,更优质,更迅速的竞争对手的破坏之间的时间,正在关闭.全球化经济中,这不可避免,因为竞争对手可以实时看到每个人在做什么,并直接接近对方的客户.创新曾是一个利润引擎,现在却成为一个筹码. 对大公司来说,这意味着进行重组,以适应新的流程和商业模式,从而与规模化速度更快的新兴企业竞争.为了保持领先,公司需要增加在信息和投资方面的投入,比如通过结构性创新,以更低的成本进行更多研发,深度创新,建立本地研发中心等措施以应对潜流对其造成的威胁. 对人类文明来说,技术,生物学,心理学和商业的混合与融合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它使我们能够赶在变化之前重塑自己.随着基础创新的放缓,更快的整合可以使我们的经济在面对资源和人口挑战时更有效率. 那么企业就需要找到投资时机,从资本支出转向运营支出,提高劳动生产率,进行劳动力再培训以及开发更多的新产品来应对潜流. 最后一种是社会潜流,包括数字信任和新的社会契约,它们将挑战一个世纪以来关于权力,权利和财富分配的假设. 数字跟踪已经重塑了运动和健身行业,而且已经开始提高工人的生产力.随着数据变得越来越有价值和有用,弄清楚什么是公共利益,什么是私人利益将变得越来越紧迫. 那么在谁可以掌握数据这个问题上,企业就需要构建产品,组织和技术,以便在不断变化的法规面前保持灵活性.比如公司需要成立一个专门的部门来管理合规性,并投资针对这些问题且面向立法者的教育;利用个人行为的复杂预测模型确定目标和定制产品,以提高盈利能力,当然每个市场都有不同的规则来规定哪些数据可以用在这个目的上. 随着债务,生产力和不平等现象的增加,公司和政府将需要重新思考它们与个人以及与彼此之间的关系.例如国际上发生的英国脱欧,占领美国国会山,国内的碳中和经济,双减落地,大厂裁员潮等现象,都将会挑战长久以来我们关于权力,权利和财富分配的认识. 对大多数企业来说,直接的政府关系将变得更加重要.与客户和员工之间建立积极的情感纽带将有助于组织免受最坏的影响. 如何应对这些潜流?乔纳森.布里尔在书中提出了一个理论框架模型:Rogue.通过对这个模型的测试,可以让企业识别风险,更早发现这种浪潮,并找到自己的脆弱之处,及时做出应对策略. 第一步是现实测试(Reality Test),确定你所在的状态以及帮助你达到这种状态的系统,以避免利用错误的信息做决定; 第二步是组织力量(Organize Your Forces),对维持当前系统稳定的力量进行建模,以确定可能导致其发生改变以及崩溃的因素; 第四步是解开风险(Unbundle Your Risks),看看今天可以做出哪些小决定来增加可选择性与向前发展的机会或潜力; 第五步是实验(Experiment),建立实验组合,以最大化成功的益处,最小化失败的影响. 热门评论网友评论只代表同花顺网友的个人观点,不代表同花顺金融服务网观点.
0.899493
83.423077
0.031185
0
158
1,016
735.9
4.238281
0.114338
0.030691
200,200,002,458
金融_经济
1.什么是居民企业? 居民企业是指依照一国法律,法规在该国境内成立,或者实际管理机构,总机构在该国境内的企业.税法草案所称的居民企业是指依照中国法律,法规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例如,在我国注册成立的沃尔玛(中国)公司,通用汽车(中国)公司,就是我国的居民企业;在英国,百慕大群岛等国家和地区注册的公司,但实际管理机构在我国境内,也是我国的居民企业.上述企业应就其来源于我国境内外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新"企业所得税法"在一些重要概念上与世界各国通行做法保持一致改变了过去以内外资形式区分纳税人的做法.引入了"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的概念对纳税人的纳税义务进行区分. 新"企业所得税法"在企业居民身份的确定方面表现出以下优点: 一是按照国际上的通行做法,新法采用了规范的"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的概念,居民企业承担全面纳税义务,就其境内外全部所得纳税:非居民企业承担有限纳税义务,一般只就其来源于我国境内的所得纳税 而原外企所得税法则没有明确采用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的概念,因为当时我国是以内外资形式区分纳税人的纳税义务的,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适用不同的所得税法.因此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的概念并不重要. 二是新法二是新法使用了"登记注册地标准"和"实际管理机构地标准"相结合的方法来判定企业的居民身份 该法第2务规定,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这与原外企所得税法有很大不同. 三是新法中居民纳税企业并不仅局限于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众所周知,我国外商投资企业有三种存在形式: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按照相关法律规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可以不具备法人资格.新法取消了"企业所得税条例"中有关以"独立经济核算"为标准确定纳税人的规定,将纳税人的范围确定为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 这说明新法采纳了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实践,把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和税法上视同法人团体的实体都看成是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首先,"企业所得税法"对"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的概念的界定使得内资居民企业与外资居民企业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内外资居民企业的纳税义务,税率,税收优惠措施统一,有利于内外资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内资居民企业享受到了税率降低的好处,不会再采用将资金转到境外再投资境内的"返程投资"方式享受外资企业所得税优惠,而外资居民企业的所得税税率虽然较以前有所增加,但在国家扶持和鼓励发展的产业和项目上,仍然可以享受与以前大体均等的税收优惠,因此并不会增加纳税负担. 其次,"企业所得税法"有效抑制了居民企业的逃避税活动.一方面,该法采用"登记注册地标准"或"实际管理机构地标准"来判定企业的居民身份,扩大了承担无限纳税义务的纳税人的范围,可能会使一些在海外注册但实际业务,管理地在中国的内外资企业受到影响.这些企业的注册地设在国外可能有避税的考虑,如中资企业在避税港注册,以前其海外收入几乎不需纳税,而现在则被看成是居民企业,其海外收入将在中国被征税;而另一方面,该法设专章对转让定价,资本弱化,受控外国公司等进行规制,并规定了一般反避税条款,这些规定可能会使那些正在采取这些方式避税的内外资居民企业受到影响,利用法律漏洞获取税收利益的愿望可能会落空,因此,以后因避税而采取的一些人为安排可能会减少,这些企业可能会妥善调整其企业经营结构,因此,新法可能会很有效地实现税收中性的目标. 最后,虽然"企业所得税法"扩大了居民企业的范围,但居民企业大可不必担心因为承担无限纳税义务而使自己面临双重征税的危险.因为新法采取了直接抵免和间接抵免并用的方法来消除居民企业的双重征税问题,从而扩大了可以抵免的外国税款的范围. 当然,"企业所得税法"的相关规定只是一些原则性的规定,一些具体规定如抵免法的计算,债权性投资与权益性投资的比例,CFC立法的相关细节问题等还有待出台新的规定.在"企业所得税法"即将正式实施之际,居民企业应该未雨绸缪,认真研究相关规定,从而能够使该法得以有效实施.
0.909899
153.363636
0.042908
0
358
399
746.9
4.242188
0.103734
0
200,200,002,630
金融_经济
导读: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颁布,无疑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一个"里程碑",确立了数字社会的基本原则和规则,同时,也将成为我国金融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颁布,无疑是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一个"里程碑",确立了数字社会的基本原则和规则,同时,也将成为我国金融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明确了金融数字化发展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和行为规范. 对此,副会长,院长在接受记者专访时指出,金融业要有足够的认识,足够的重视和足够的觉悟,因为,面对个人信息保护,金融业是"欲罢不能". 金融保险业离不开"个人信息" 在王和眼中,面对个人信息保护时代,金融面临"欲罢不能"的挑战. "欲罢不能"一层的意思是:金融保险业离不开"个人信息",因为,"个人信息"是金融业存在的基础;另一层的意思是:"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出台,将为金融业开启一个规范发展的新时代,也是一个持续健康发展的时代,金融业要把握机遇,实现跨越式发展. 总之,面对"个人信息保护"这一新课题,金融业没有退路,更不需要退路,而应当是与时俱进,把握机遇,乘势而为,突破自我,追求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欲罢不能". 王和进一步表示,首先,要认识到:金融,属于天然的"个人信息"行业. 金融的资金融通,是建立在风险认知基础上的,对于信息,特别是个人信息的"触碰"是金融行业存在的基础逻辑和必要前提.但"个人信息保护法"对个人信息保护和利用,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规则,作为"个人信息处理者"的金融企业,将面临"高标准,严要求"的挑战,传统的经营理念,技术和模式是"难以为继"的.因此,如果沿用传统理念,技术和方法,要适应"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要求,基本结论必然是:做不到.但金融业需要清醒地认识到个人信息保护是时代潮流,是人心所向,是大势所趋,金融业没有选择,只有转变观念,提升能力,拥抱个人信息保护新时代,按照新要求,打造新能力,实现新发展. 其次,与其他金融业态不同,保险,属于典型的"个人信息"行业,即保险业对于个人信息的依赖程度更深更广.一是大数法则决定了保险存在的前提和基础是"个人"的集合,而且是"大数"的集合;二是风险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基于信息不对称,因此,在保险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势必要更多地获取信息,以破解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有效的风险管理.从这个视角看,保险与"个人信息"是密不可分的,是"欲罢不能"的.因为,与其他行业不同,其他行业对个人信息的利用,更多是着眼于创新发展,而保险对个人信息的利用是"基因"决定的,是"生存必需",因此,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直面问题,解决问题. 第三,用发展的眼光看,保险的"正外部性"特征,使得保险能够在现代社会风险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近年来,通过"保险+"的模式创新,保险已经越来越多地扮演"社会风险管理者"的角色,发挥着独特,且卓有成效的作用.而这些作用的发挥,都离不开对个人信息的"触碰". 例如,在汽车保险中,全面导入基于智能网联车技术,开展了"按使用付费(UBI)"的产品创新,这种保险产品,不仅能够使汽车保险的定价更加科学,还能够帮助驾驶人员纠正不良的驾驶习惯,确保行车安全,给社会的道路安全带来积极的影响.而作为前提,保险公司需要获得更多基于驾驶人员个人驾驶行为的信息. 再如,在健康保险中,保险公司可以利用个人体检报告信息,结合穿戴式设备信息,动态分析和监控客户的健康状况,并及时给予专业化的指导意见,以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及时发现健康隐患,及时进行就医和治疗,为客户提供有价值的保险服务,让客户的生活更健康. 保险公司在开展这些产品和服务创新过程中,势必涉及大量的客户个人信息,包括"生物识别信息",其中许多都是"个人敏感信息",因此,如何按照"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要求,处理和管理这些信息,是保险公司在未来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坚持并确保"技术向善和向上" 王和认为,面对"欲罢不能"的挑战,金融业需要一种全面和系统反省,即过去那些相对粗放,乃至违规的客户信息获取和利用模式,是对数字经济环境的破坏,是难以持续的. 就数字经济发展而言,只有保护好数字经济环境的"绿水青山",才能够有数字经济发展的"金山银山",对此,需要一种基于行业集体共识的觉醒和觉悟.首先,要认识,理解并敬畏"数权","数权"即公民基于个人信息的权益,应当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其次,要觉悟,涵养并强化"数商"."数商",是指基于"数权"的智慧,是"数权"的商数.金融企业的"数商",集中体现为在理解"数权"和"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基础上,确保对个人信息的"取之有道"和"用之有道",秉持并坚守技术伦理和道德,坚持并确保技术向善和向上. 在"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框架下,金融企业作为"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遵循的原则是什么,责任和义务又是什么,包括什么是"最小必要"原则,什么是"知情同意"原则等. 此外,为什么要对"自动化决策"提出专门和特别要求,以及一直以来人们熟悉的 "算法","人工智能"和"KYC(客户画像)"这些概念,也需要重新认识.从根本上讲,金融行业需要在"个人信息保护法"框架下,开启的个人信息保护的新时代,重新思考金融的基础要素和底层逻辑等一系列问题. 面向未来,金融传统的商业"形态"面临难以为继的挑战,特别是对于数据获取和利用方式.解决商业"形态"的关键是技术"状态"的调整,如简单的"以我为主"和"大集中"思维模式,这种"状态"是难以适应个人信息保护时代的基本要求,而分布式,边缘计算,区块链的底层逻辑,应当成为未来技术的基本"状态",而支撑技术"状态"的关键是思想的"姿态",包括数据利用要讲究"度"的把握,数据不是"越多越好",而是"够用就好",同时,"可用不拥","不求所有,但知所在,确保能用","数据不动,价值动"等,应当成为金融面向新时代的思想"姿态". 面向未来,技术与思想将呈现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即思想进步,推动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又进一步助力思想进步.但从根本上看,突破自我的局限是关键,只有这样,能够探索技术上的"形散神聚"状态,而突破"我"的局限,才能真正实现"以客户为中心". 具体而言,金融业面对个人信息保护时代,宏观层面的解决,是积极研究和探索"匿名化"技术,因为按照"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相关规定,经过匿名化处理的个人信息,将不再是个人信息,而属于处理者的信息,这将是金融业的核心财富.就保险而言,这些信息能够满足大数法则的需要,解决风险管理和保险经营"平均数"的需求.为了更好地维护客户利益,特别是强化客户隐私保护,去标识化技术也应当予以高度重视与充分运用. 微观层面的解决,是高度关注隐私计算技术,因为仅仅靠制度和管理,是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客户数据的有效保护问题,因此应当通过全面导入隐私计算,包括多方安全计算,可信计算,联邦学习,差分隐私,同态加密等,从根本上刚性地解决客户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 从行业和企业的视角看,特别是中小金融企业,要摒弃"单打独斗"的思维模式,在确认真问题,明确真需求的基础上,以一种更加开放的心态,开放业务场景,积极探索与隐私计算相关领域的科技企业合作,打造基于个人信息保护的新商业模式. 就行业而言,借鉴"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理念,搭建具有行业公信力的隐私计算平台是当务之急.平台建设可以导入"可信环境"和"联盟链"等技术,同时,为下一步的"数据信托"模式,创造条件,营造环境.边缘计算也是一种解决思路,即数据不动,算法动.在可信计算的基础,探索可信计算的嵌套模式,以满足不同环境和需求. 目前,金融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是"短兵相接",即"个人信息保护法"将于2021年11月1日正式实施,而无论是思想层面,还是技术层面,无论是宏观层面,还是微观层面的准备,均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而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但许多金融企业,还仍处于观望的状态. 全面融入数字化的新金融时代 王和坦言,在"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推动下,金融的数字化转型,已不再是一道"选择题",而是"必答题".金融业要在进一步强化个人信息保护的框架下,划定红线,明确原则,建立覆盖全生命周期的数据治理和安全管理体系,加快技术层面的数字化转型,通过技术数字化,增强数据利用的安全性和合规性,推动经营理念的数字化转型,最终实现商业(逻辑)模式的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在这个过程中,比数字化技术能力更重要的是数字化的思维模式,以及企业内部的数字化交流语境,最终形成一种基于"数商"的企业数字文化. 随着"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正式颁布,实施已进入倒计时的状态,留给金融企业的准备时间,只有两个多月了,因此行业需要"紧急总动员",一方面是要全面和深入地开展行业"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学法和普法活动,确保知法,懂法,依法和用法.另一方面是要按照"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要求,结合"数据安全法"和"网络安全法",开展全面的梳理和规范. 一是要按照2020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个人金融信息保护技术规范"标准,以及"银行业金融机构数据治理指引"(2018)等文件和标准,全面规范和落实相关标准和要求.二是要结合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的实践情况,导入ISO27701"隐私信息管理体系"的治理框架,全面梳理,规范和完善相关制度.三是要按照"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要求,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搭建内部数据治理框架,制定和完善企业"数据合规管理手册",提升个人信息保护能力,确保要求和举措的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确保落地和落实. 就金融而言,"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影响无疑是重大且根本,可以说,就金融行业而言,怎么强调"个人信息保护法"的重要性都不过分.更为关键的是要理解并处理好保护与利用的关系,要明白:只有更好地保护,才有更好的利用,创新,持续和健康发展才有保障.所以,金融行业要比其他行业,更重视个人信息保护问题. 王和指出,目前,行业存在的最突出问题是认识和重视不足,根源是学习不到位,因此,行业的当务之急是深入学习,通过深入学习,进一步深刻领会"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立法初衷,基本原则,基本要求,基本规则,基本义务和责任.只有学习和认识到位了,才能够转化为自觉行动,打造能力,突破自我,很好地破解"欲罢不能"的问题,不仅要认识到行业的"别无选择",更要意识到面对"依法治数"时代,对金融业的创新和规范发展而言,应当是一个"欲罢不能"的机遇期,行业应当在全面提升"数商"和数字化能力的基础上,开创一个全面融入数字化的新金融时代.(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0.852463
138.83871
0.035623
0
276
1,196
564.5
4.195313
0.163104
0.024215
200,200,002,693
金融_经济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4月16日电(记者 李金磊)按照日程安排,国家统计局会于4月16日公布一季度GDP等重磅经济数据.目前市场普遍预计,受去年低基数影响,一季度GDP增速大幅回升,可能出现两位数的增幅. 受到疫情的影响,2020年一季度GDP出现了负增长,同比下降6.8%.此后,中国经济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恢复正增长,2020年全年增长2.3%. 外界关心的是,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如何?能否取得开门红?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3月15日曾表示,从具体指标来看,去年是下降6.8%的低基数,表现在同比增速上,一季度很可能出现同比增长,甚至出现大幅回升. 记者注意到,前2月中国经济主要指标表现相当炫目,消费,投资,进出口同比增速均超30%.目前市场机构普遍预计一季度GDP增速将出现两位数的增长. 中国银行研究院4月份发布一份报告指出,中国政府在一季度有效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经济总体延续了2020年二季度以来的稳定复苏态势,预计一季度GDP增长16.7%左右.彭博首席亚洲经济学家舒畅和彭博经济学家曲天石撰文称,中国经济一季度GDP增速有望达到20.1%. 先期发布的一些经济指标已经印证了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复苏的势头. 从进出口来看,一季度外贸实现"开门红".据海关统计,一季度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8.47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9.2%.其中,出口4.61万亿元,增长38.7%;进口3.86万亿元,增长19.3%;贸易顺差7592.9亿元,扩大690.6%.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3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为51.9%,56.3%和55.3%,比上月上升1.3,4.9和3.7个百分点,我国经济总体延续扩张态势.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1-3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1921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2%. 物价方面则保持稳定.由于翘尾负向影响大幅减弱,3月份CPI由上月下降0.2%转为上涨0.4%.一季度,全国CPI与去年同期持平. 近期,各大国际机构纷纷上调对中国经济的预期. 4月6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最新"世界经济展望报告",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将增长6%,较1月份预测值上调0.5个百分点.预计2021年中国经济将增长8.4%,较1月份预测值上调0.3个百分点. 世界银行近期发布的"东亚与太平洋地区经济半年报"指出,随着全球经济逐步回暖,中国经济在2021年增长将更加强劲,预计将实现8.1%的增长. 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惠誉将中国今年的GDP预测从8.0%上调至8.4%,并称中国是目前唯一开始使宏观经济政策设定正常化的主要经济体,经济表现整体好于预期. 不过,也要看到,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经济形势复杂严峻,国内恢复进程不平衡问题仍较突出,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所以,在漂亮的数字面前,也要保持清醒. 中国银行研究院在报告中指出,经济金融领域存在的诸多风险点值得关注,包括短期输入型通胀风险,宏观杠杆率过快上升的风险,信用风险持续暴露的风险,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绿色转型带来的潜在风险等.(完)
0.867838
77
0.006154
0
136
320
1,993.1
4.113281
0.249045
0.009479
200,200,002,754
金融_经济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三年总结和评估[转载]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于2016年12月6日发布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三年总结和评估",对上海自贸试验区3年来的建设情况进行了系统地总结和评估,认为有五大制度创新成果.我会设立的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仲裁院,是其中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的法治保障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评估报告针对当前工作推进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薄弱环节,对照国际最高标准,提出了上海自贸区未来建设思路和举措建议. 自2013年9月挂牌运行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在国家有关部门的直接指导和大力支持下,上海自贸试验区紧紧围绕制度创新这个核心,开展了一系列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目前"总体方案"和"深化方案"提出的绝大多数任务已经落实,取得显著成效.上海自贸试验区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率先改革探索与国际投资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率先改革探索发挥市场配置资源决定性作用的制度体系和地方政府治理体制,一批制度创新系统集成成果已逐步在全国复制推广,发挥了先行先试,示范引领,服务全国的作用,实现了预期目标.主要成效体现在五个方面: 1,负面清单管理模式已经确立.借鉴国际规则,对外商投资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2013版,2014版,2015版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相继出台.统一的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试点正在抓紧展开. 2,境外投资管理制度改革成效显著.对境外投资实行以备案制为主的管理方式,完善境外投资服务促进平台,境外投资便利度不断提高,成为国内企业"走出去"的"桥头堡". 3,服务业对外开放逐步扩大.2013年"总体方案"提出在六大服务业领域扩大开放的23项措施.2014年6月,又出台了新一轮扩大开放的31条措施,其中服务业领域14条.近期,正在争取进一步扩大开放. 1,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率先建立.建立贸易,运输,加工,仓储等业务的跨部门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企业通过单一窗口一次性递交相关信息,参与部门增加至20个,试点范围涵盖到全市,有效降低了企业报关成本. 2,货物状态分类监管试点率先实施.建立了以信息化系统监管为主,海关现场监管为辅的基本架构,实现从"物理围网"到"电子围网"的改变,极大降低了企业的仓储物流成本.目前已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常态化运作. 3,贸易便利化监管制度不断优化.在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施"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监管制度,推出了"先进区,后报关",国际中转便利化等改革举措. 4,国际航运发展制度逐步完善.国际中转集拼,沿海捎带业务,启运港退税等功能性政策试点逐步开展. 1,以自由贸易账户为核心的金融开放创新深入推进.通过自由贸易账户,实现了资金跨境流动的"一线审慎监管,二线有限渗透".人民币境外借款,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等业务稳步推进.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取得积极成效. 2,金融市场和金融服务开放度进一步提高.面向国际的金融交易平台建设稳步推进,"沪港通"顺利启动,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板"成功设立.外资银行和金融机构加速集聚. 3,金融监管和风险防控能力显著增强.在推出每一项金融开放创新举措的同时都建立了相应的金融监管制度,构建跨部门的跨境资金监测与应急协调机制,形成信息共享的金融综合监管模式. 1,企业准入门槛进一步降低.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在全国率先启动"证照分离"改革试点,实施注册资本认缴制改革.企业准入"单一窗口"加快完善. 2,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初步建立.率先在市场监管领域推行"三加一"改革,在知识产权领域推广"三合一"改革.推进综合监管信息平台建设,企业年报公示制度及经营异常名录制度初步建立. 3,政府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网上政务大厅加快建设,浦东新区所有审批事项均已上线,4个事项实现网上全程办理.社会组织参与公共服务不断扩大. 1,立法引领改革局面基本形成.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暂时调整外资三法有关法规规章在区内实施.上海市政府制定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办法",市人大常委会出台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 2,司法保障和争议解决机制基本建立.自贸试验区法庭,知识产权法庭等相继成立,自贸试验区仲裁院投入运行,商事调解机构加快入驻,多元化争议解决机制初步形成. 建设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是一项具有全局意义和战略意义的国家战略.推进自贸试验区改革试验,本质在于最大限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实行制度创新,激发创新驱动发展的活力,动力和潜力,实现资源要素的最优配置,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促进经济持续高效增长.经过三年来的探索,上海自贸试验区形成了许多突出特色和亮点,对于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具有重大意义.主要体现在八个方面: 1,始终立足国家战略,充分发挥制度创新先行先试和示范带动作用.一是坚持立足全局,把自贸试验区建设放在国家战略维度来谋划.充分对接国家层面需求,从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高度推进制度创新.二是突出先行先试,努力成为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对标高标准国际投资贸易规则,大胆推进制度创新试验,发挥探路者和先行军作用,为全国改革开放探索新路径. 2,对标国际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率先探索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面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变化,中国需要主动当好参与者,引领者,在国际经贸规则制定中争取应有的话语权.上海自贸试验区在这一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比如,率先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模式,改变了我国传统的外资管理制度.又如,在一系列服务业和制造业领域扩大开放,拓展了对外开放新空间. 3,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一是放宽市场准入.释放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局面.二是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打破市场壁垒,促进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三是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做到放得更开,管得更好. 4,坚持在法律框架下有序推进改革,充分发挥法治引领和推动作用.自贸试验区十分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做到重大改革于法有据.一方面,自贸试验区制度设计突出立法先行.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解决了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法律依据问题,并创造了法律"因地调整"模式.另一方面,自贸试验区运行实践体现法治主导.在政府管理,司法保障,纠纷解决等各方面把法治放在突出位置,对自贸试验区依法运行起到了重要作用. 5,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在不断破解问题瓶颈改革探索中实现预定目标.一是始终坚持目标导向.紧紧咬住"总体方案"和"深化方案"中提出的目标任务,逐项分解落实,聚焦重点突破.二是始终坚持问题导向.从企业需求出发,提高改革针对性,如率先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切实解决企业"办证难"问题.三是把发展成效和企业感受作为重要标尺,有效地激发了发展活力.自贸试验区以全市1/50的面积创造了1/4的生产总值,2015年新设企业1.8万家,相当于浦东开发开放25年全部新设企业的1/10. 6,中央顶层设计和地方自主改革相结合,形成统筹协调合力推进的良好格局.一方面,中央对自贸试验区建设给予大力支持.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全国人大专门授权在区内调整相关法律实施,国家各部委从方案制定到推进实施都进行直接指导和组织推进.另一方面,上海市主动作为,全力推进.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中央部署,把自贸试验区建设放在重中之重位置,大胆闯,大胆试,自主改.浦东新区在一级政府框架下全面推进改革,取得突出进展. 7,处理好扩大开放和控制风险的关系,努力构建高效协同的风险防控体系.一是在制度设计中强化风险防控.比如,在金融开放创新中通过分账核算体系,形成资金跨境流动的防火墙,有效加强资金监测和监管.二是注重通过"压力测试"积累经验.把一些面上条件还不成熟的改革事项,率先在区内进行压力测试.上海自贸试验区运行至今尚未出现重大风险,充分证明了扩大开放和防控风险协同运用的有效性. 8,注重制度创新可复制可推广,为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积累经验.一是确立了一批影响深远的改革理念.比如,率先引入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培育了"法无禁止即可为"的理念;大力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形成从被动审批转向主动服务的理念.二是形成了一批可复制推广的改革事项.目前已在投资,贸易,金融,政府管理等领域形成了一批改革经验,国发(2014)65号文将上海自贸试验区35项改革事项在全国推广,接下来又有不少经验在全国推广. 目前,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还存在一些需要深化解决的问题.一是开放试验和制度创新与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仍有较大差距.比如,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开放度仍需提高,限制方式和具体措施有待完善,行业分类与国际惯例不接轨.二是部分领域改革深度和广度需要进一步提高.比如,金融开放创新尚需深化,离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开放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服务业开放限制仍然偏多.三是自贸试验区法治建设任务仍然繁重.现行法律法规位阶不高,不利于提升自贸试验区立法的权威性.地方立法创设空间有限.四是基于开放创新的风险防控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安全审查制度与反垄断审查制度尚未有效落实.五是制度改革创新的系统集成不够.一些改革措施的协同性,系统性有待加强. 当前,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已进入深入推进的关键时期.从全球看,新一代国际投资贸易规则和产业链加速重构,迫切要求加强自贸试验区改革试验和压力测试;从全国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迫切需要自贸试验区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引领带动效应.进一步推进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对照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的自由贸易区"的要求,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进一步解放思想,聚焦若干核心制度和基础性制度,以更大的勇气和智慧推进制度创新,进一步发挥全国改革开放试验田作用.一要更加注重制度创新的系统集成,重点在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全面深化市场化改革,强化法治保障体系三大层面系统推进.二要更加注重改革开放的先行先试,进一步对标高标准投资贸易规则,加大改革试验和压力测试力度.三要更加注重与国家战略的紧密联动,特别是加强自贸试验区与"四个中心"和科创中心的联动,以及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动. 1,进一步完善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投资管理制度.应继续减少禁止和限制外商投资行业的数量,有针对性地采取最惠国待遇,业绩要求,高管和董事会等限制方式.形式上应与国际标准对接,包括六大核心要素:部门,子部门,行业分类,保留条款的类型,政府层级,措施.进一步提高负面清单变动程序的透明度. 2,进一步完善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深化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建设,争取国家部委开放其业务受理系统与"单一窗口"的数据接口.深化货物状态分类监管,考虑货物来源地和进出区不同流向,用途等因素,推动货物状态分类更加合理化.改进危化品贸易监管. 3,加快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税收制度.探索建立鼓励境外股权投资和离岸业务发展的税收制度,对国际标准定义下的转口贸易和离岸贸易实行低税率.探索建立税收预先裁定制度,帮助企业避免不必要的成本. 4,推进新一代投资贸易规则的压力测试.探索构建竞争中立制度,对竞争性国企取消优惠待遇,建立高质量的信息披露机制.加强知识产权和环境保护.实施更严格的执法制度.探索建立投资者异议审查制度. 5,进一步完善与开放型经济相适应的风险防控制度.完善产业风险防控制度,加快健全国家安全审查和反垄断审查协助工作机制.完善金融风险防控制度,加强对大规模短期资本跨境流动的监测和管理. 1,积极审慎推进金融开放创新.配合国家有关部门制定"金改40条"实施细则.拓展自由贸易账户功能,启动自由贸易账户本外币一体化业务,鼓励金融机构利用其开展金融创新.扩大金融市场对外开放,加快面向国际的金融交易平台建设,探索建立人民币国际化服务中心.研究制定金融业负面清单. 2,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扩大服务业开放领域,在增值电信,金融服务,演出经纪,航空服务,教育培训等领域扩大开放.试点跨境交付和自然人流动方式.抓好已有开放措施落地. 1,以自贸试验区建设强化价值链升级的制度支撑.构建吸引高端要素集聚的制度体系,促进高端技术,资本,人才要素流入.营造促进总部经济发展的制度环境,吸引跨国公司总部集聚.完善价值链升级的贸易金融制度,大幅削减贸易壁垒,优化进出口流程,发展供应链融资. 2,以科创中心建设提升全球价值链高端竞争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构建符合创新规律的评价体系,帮助创新企业建立上市通道.加强国际创新合作,鼓励外资研发中心与本地机构联合攻关,发展跨境研发.完善科技创新融资体系,鼓励商业银行为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1,推进简政放权向纵深发展.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积极开展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试点.加快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试点,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 2,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措施系统集成.加强部门协同监管,推进统一市场监管和综合执法模式.强化监管信息化平台建设,完善公共信用信息服务平台功能,加强政府监管信息基础平台建设.完善社会参与监督机制,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的作用. 3,加大政府服务管理创新力度.全面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模式,完善"网上政务大厅+单一窗口+集中审批"的管理服务新机制.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1,加强自贸试验区与"四个中心"建设的联动.以自贸试验区金融改革深化国际金融中心功能创新,进一步推进金融市场开放和金融产品创新,加快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项目可兑换.以自贸试验区航运创新深化国际航运中心功能提升,进一步推进航运服务体系开放和创新发展.以自贸试验区贸易创新深化国际贸易中心功能拓展,进一步探索构建支持离岸贸易,服务贸易发展的制度环境. 2,加强自贸试验区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联动.强化自贸试验区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支点地位,发挥金砖银行与亚投行的作用.发挥自贸试验区对长江经济带建设的辐射效应,尤其是提供更加便利的金融服务. 建议国家制定"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法",提高自贸试验区的立法位阶,并建立法律"因地调整"的快速程序,针对自贸试验区制定便捷的暂停相关法律法规实施的程序,为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提供高效的法治保障.在自贸试验区构建多元化争议解决机制,除司法诉讼外还包括仲裁,协商,调解等在内,尤其是仲裁机制,为当事人提供灵活的争议解决渠道.建立国际性法律服务体系,完善国际法律查明机制,并加强境内外法律服务业合作.
0.899664
135.227273
0.020872
0
397
1,594
893.6
4.097656
0.13395
0.003159
200,200,002,984
金融_经济
[编者按]7月15日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闭幕后,人民日报发表评论员文章称,防范金融风险要"既防'黑天鹅',也防'灰犀牛'".之后,在7月27日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中财办一局局长王志军首度对"灰犀牛"做出了中国官方解读:"灰犀牛"包括影子银行,房地产泡沫,国有企业高杠杆,地方债务,违法违规集资等风险隐患. "灰犀牛"一词最早源自美国学者米歇尔·渥克2016年出版的"灰犀牛"一书,指发生概率很大,冲击力极强的风险.准确判断风险隐患亦是保障金融安全的前提.因此,中财办提出的五只"灰犀牛"可视为未来一段时期中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重要领域.渥克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专访时也表示,中国政府现在采取行动是很明智的. 这五只灰犀牛从何而来,现状如何,又该如何化解其风险冲击?就这些问题,澎湃新闻分别约请对影子银行,房地产泡沫,国有企业高杠杆,地方债务,违法违规集资等领域有深刻研究的多位专家学者撰稿,以供读者和决策部门参考. 违法违规集资风险被中国官方列入中国金融体系中存在的五大潜在的灰犀牛式风险之一(其他几个为影子银行,房地产泡沫,国有企业高杠杆,地方债务),这恐怕是首次从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角度来讨论非法集资的整治问题. 当然,这并不是说非法集资在之前就不受重视,相反,在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历史中,非法集资整治工作是一个各级政府阶段性高度重视的工作.1993年,轰动一时的"长城机电案"集资案案发,主犯沈太福4年间非法集资达十亿,这在当年是相当惊人的数字.这是改革开放后第一起知名的非法集资案件,当时甚至没有非法集资罪的相关罪名(如集资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等),最终沈太福是按贪污罪和行贿罪被判处死刑的.自此之后,对非法集资的打击,历来是各级政府的重要工作.1993年,国务院就发布了"关于坚决制止乱集资和加强债券发行管理的通知",对非法集资的打击力度升级,之后大概每隔四五年,中国政府就会掀起一轮对"非法集资"的整治运动. 但每隔几年就来一轮整治,也正说明这个非法集资的现象是屡禁不止的,可谓春风吹又生.实际上随着整治的开展,"非法集资"的数量却越来越多,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到现在非法集资广泛利用互联网,通讯技术,集资形式五花八门,涉及的群众越来越多,涉及的金额也越来越大. 在各国的经济实践中,面向大众的集资活动需要受到监管和限制,这已经成为基本的共识.而集资活动之所以需要受到监管,有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的原因,微观上讲,集资活动往往面向广大普通民众,投资者的权益需要得到保护;宏观上讲,集资活动具有很强的风险外部性和传染性,一旦某项集资活动或某集资机构资金链条断裂,其风险就可能会通过资金链,甚至单纯的情绪渠道,而影响到其他正常的集资活动和机构,最终导致系统的金融经济风险. 而非法集资是与合法集资相对应的.一般而言,合法的集资活动都处于严密的监管当中,而非法的集资活动无人监管,仅仅到东窗事发时才诉诸强制手段.典型的合法集资活动包括银行等间接融资,也包括上市公司等直接融资.这些合法的集资活动,都受到了严格的金融监管,主要包括资本充足率的监管和信息披露的监管,前者保障金融机构对投资者的"承诺"是可信的,后者则用来消除投融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以求投资者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起责任,自担风险,同时监管者也能对其风险更好地判断. 非法集资屡禁不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合法集资的渠道严重不足,既无法满足企事业单位的融资需求,又不能满足民众的投资需求.有需求必然有市场,因而也就刺激了各种各样法律之外的集资活动.比如民营企业无法从正规的金融机构融资,就必然通过法律之外的渠道融资,包括直接去集资.再比如,老百姓投资渠道比较狭窄,因此各种各样的理财公司,财富管理公司就大量涌现. 因此要从根本上治理好非法集资的问题,就要跳出非法集资范畴,从整个金融体系角度入手.首先,要增加正规金融的有效供给,这是消除非法集资危害的重要基础.只有打开企业和居民投融资的正门,才能堵住非法集资活动的偏门. 其次,对于目前合法的集资机构之外的集资活动,我们也必须辩证地看待.有的集资活动从一开始就抱着非法经营,诈骗钱财的目的,最终难免东窗事发.对此类非法集资活动,当然要加大打击力度.然而,还有一类集资活动,根据原有金融法规规定确属违法违规集资活动,但又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例如,一些企业,特别是从正规渠道融资难的民营企业,通过集资的形式进行融资,以维持生产经营,显然其本来目的并不是为了集资诈骗.对这些融资需要,要通过扩大金融有效供给来满足其需求. 再比如,一些已经专业化的类金融中介机构,应该说其初始的目的还是可以理解的,只是其不符合法定形式,因而无法被归类为合法的金融机构,也没有受到相关监管,其集资活动就可能被归类为非法集资,像P2P网络借贷,股权众筹等.但不管法律是否承认,其市场需求都在那里.因此还不如给予其合法的金融身份,然后纳入严格的金融审慎监管. 因此非法集资和合法集资之间的界限,并不是经纬分明的.在笔者看来,能够产生系统金融风险的集资活动,本来就不应该归类为"非法"的范畴,而是应该将其改造并合法化,然后纳入严格的金融监管当中. 这一点跟民间借贷与正规金融的关系是类似的.现在在正规金融机构(如在一行三会加地方金融办有名分的金融机构)之外,存在大量被笼统归为民间借贷和民间金融的金融活动.民间借贷仅仅受到民法,合同法和刑法等的规制,不受金融监管部门日常监管,然而其中很多业务其实已经实现了产业化,规模化的经营,再将其界定为民间借贷予于压制,还不如对其中成熟的业态给予名分,然后纳入日常监管.这正是央行等牵头拟定的"非存款类放贷组织条例"将从事经营性的非存款类放贷组织纳入监管体制的基本逻辑. 总之,将部分业态模式成熟的民间投融资活动浮出水面,阳光运行,方能更好地保护合理市场需求,打击非法金融活动,为更有效地规范民间融资,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建立长效机制和制度基础.在将这一类型的集资活动纳入监管之后,"非法"的集资活动将主要限于那些零星,不成体系和气候的金融诈骗等活动,虽然从保护消费者,维护社会稳定的角度,仍然需要给予高度的关注和打击,但至少不应该再有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之虞.因此,通过这种疏堵结合的策略,至少做到从源头上避免非法集资活动成为可能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灰犀牛.
0.906538
173.333333
0.023157
0
303
587
658.6
4.292969
0.111538
0.008701
200,200,003,216
金融_经济
几年前在丹麦做访问学者,发现这里的人们生活比较悠闲,并不像很多中国人那样拼命工作,但生活水平却很高,我当时就产生一个疑问,为什么他们不努力工作也能过上好日子?后来想明白了,有比努力工作更重要的东西 - - 资本积累.北欧国家早已建立了有助于资本积累的制度,数个世纪积累下来的资本没有因为战乱和自然灾害而遭受破坏,因此,他们现在可以坐享丰富的资本积累所带来的"资本红利",而中国呢,刚好相反,不是中国人不努力劳动,而是我们一直没有建立有助于资本积累的制度,并且历史上频发的战乱和灾难也使本来就很稀少的资本不断地耗减,这样,换算到每个人头上的资本数量就极其有限.改革开放之后,人们的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引入大量的外资是重要原因之一. 但至今,这个道理并很多人仍然没有认识到,他们还被一种错误的理论所支配,即"资本剥削劳动",资本和劳动之间是对立的关系,因此,需要政府的介入,或建立工会这样的组织,才能在资本和劳动之间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概而言之,他们认为如要改善劳动者的境遇,人为的干预是不可或缺的.对于这种错误的观念,我们有必要予以批驳. 劳动者真实收入水平的提高,是建立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之上的,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须以资本积累为基础.在自由的市场经济当中,凭借银行体系和股份制等企业制度,资本积累的速度总是会快于人口增加的速度,这就意味着相对于资本,劳动变得更为稀缺,人均占有的资本数量不断提高的,相应地,劳动生产率也提高了.由于劳动相对于资本的稀缺性,我们要对任何"劳动力过剩"或"失业"等概念的滥用予以警惕."劳动"是劳动者牺牲他的闲暇去交换他的物质生活资料(工资),失去劳动 - - 劳动力过剩或失业 - - 意味着这些劳动者即便愿意牺牲他们的闲暇,也找不到一份能够满足他们生存的工作,这种情况除非是劳动者为自己设定了最低的生活水准(工资水平)或工作条件,或他们可以不需要通过牺牲闲暇,就能有一份有保障的收入时才有可能发生,也就是说,在自由市场中,劳动力过剩或失业总是自愿的. 要注意的是,资本的形成离不开企业家才能这个关键因素,单独的机器,厂房等物品不是资本,单独的劳动力也不是资本,是企业家用他独特的隐含知识,把这些物品和劳动力组合之后,物品和劳动力才成为了资本,也即它(他)们成为了能够满足消费者需求,达到企业家某个目的的手段,成为了具有某种生产力的东西.可见,如一个社会消灭了企业家才能,那么也就消灭了真正的劳动,尽管他们也许看上去仍然是在"劳动",这方面,半个世纪前"大跃进"运动中那些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提供了最为深刻的例子,那样努力的劳动,换来的却是大饥荒.可见,劳动和美好生活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该褒扬的不是"劳动",而是对它进行恰当的配置的"企业家才能",和推动制度的变革,允许人们发挥企业家才能的人的心智和勇气. 资本积累的结果,是现在人们的工资水平早已超过最低生活所需,规定最低工资的做法,是想使人们能够过上一种超过最低生存线之上的,较为体面的生活.若高于市场决定的工资率的最低被强制执行,那么可以想象的结果是"制度性的失业",企业家宁愿不雇佣工人,不生产,以避免亏损.有人认为,规定一个最低工资,可以把那些只能支付低工资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淘汰掉,而留下那些能支付高工资的优秀企业,这样就可以达到迫使企业转型升级的目的,这种做法明显是拔苗助长,产业的升级是市场竞争的产物,而绝不可能通过提高企业生产成本的办法就能实现,如这种办法可行,世界上早就没有落后国家了.相反,如最低工资低于市场决定的工资水平,那么最低工资就是无效的,多余的.事实上,资本积累的结果,是市场的真实工资水平超过了劳动者可接受的最低生活水准,人们可以少劳动就可以生活得比较舒适,这使最低工资法变得没有必要. 在劳动力市场中,每个人都有他愿意接受的最低工资水平,如一般说来,移民愿意接受的工资水平比当地人低,如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高于他愿意接受的工资,从而导致他失业,这就损害了他的利益.若在规定最低工资的同时,政府又有较好的福利保障,那么人们就倾向于选择失业了,这一幕其实正在西班牙,希腊等欧洲国家上演,西班牙有超过百分之二十的年轻人"失业",但我们认为,这种失业并非他们真的找不到工作,而是由于他们从政府那里得到的福利,加上他们不工作所享受的闲暇的价值超过了他们工作的价值,所以他们"选择"了失业. 最低工资法和古典经济学家常犯的一个错误有关系,古典经济学家关注价值理论,他们探究劳动这一要素的价值时,得出的结论是工资取决于"最低的生活费用",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是李嘉图.在边际革命之后,经济学们才开始改变这种观点,认识到工资取决于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和任何其他商品的价值决定没有什么两样,都服从边际法则.古典经济学的工资决定论,在理论上虽然已经失效,但却以"最低工资法"这一法律形式保留了下来.在自由的市场中,劳动者可以免于被雇主盘剥,因为市场使劳动者有更多的选择,劳动者可以跳槽,另一方面,资本和劳动都是资本家达成其目的之所需要素,两者之间绝非对立的关系,雇主不善待员工,支付一个与劳动的贡献相当的工资,对他也不利. 在正常的自由市场中,工资和劳动的贡献是对应的,如工资高,劳动的贡献也应该是高的.这也是检验一个国家或地区有没有形成完善的劳动力市场的尺度.但在现实中,我们发现,工资和劳动的贡献不对应的情况非常常见.在一些垄断的部门中,人浮于事,却享受高工资和高福利.在这些垄断行业中,较高的工资不是因为劳动的贡献大,而是因为有"制度租金",或者说"权力租金".大学生热衷于考公务员,不是因为公务员这一行业的劳动贡献有多大,从而有更大的回报,而是公务员的权力租金比较高.而这些部门之所以获得了超正常回报,又是以损害他人利益为代价的. 我们看到,真正的剥削来自权力,而非资本.在这些垄断行业中,普遍地存在匈牙利经济学家科尔纳说的"假装就业"的情况,他们并不创造价值,只是显得很忙,但却享受着高福利.这种局面有被打破的迹象,最近,"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全文发布,对事业单位改革给出了顶层设计和时间表,我们希望这个改革是真正朝着劳动力市场化配置的方向迈进的,事业单位改革完成之后,公务员也要改革.建立在市场中的交换关系基础上的分配关系,才可能是正义的,而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国企,都难以贯彻这样的原则,从而人为地制造分配的不正义.
0.898512
291.222222
0.002297
0
380
661
691.8
4.296875
0.113697
0
200,200,003,255
金融_经济
期货投机交易指在期货市场上以获取价差收益为目的的期货交易行为. 期货投机交易指在期货市场上以获取价差收益为目的的期货交易行为.由于投机的目的是赚取差价收益,所以,投机者一般只是平仓了结持有的期货合约,而不进行实物交割. 投机者根据自己对期货价格走势的判断,作出买进或卖出的决定,如果这种判断与市场价格走势相同,则投机者平仓出局后可获取投机利润;如果判断与价格走势相反,则投机者平仓出局后承担投机损失. 投机交易分为两种:价差投机和套利交易. 所谓价差投机是指投机者通过对价格的预期,在认为价格上升时买进,价格下跌时卖出,然后待有利时机再卖出或买进原期货合约,以获取利润的活动. 进行价差投机的关键在于对期货市场价格变动趋势的分析预测是否准确,由于影响期货市场价格变动的因素很多,特别是投机心理等偶然性因素难以预测,因此,正确判断难度较大,所以这种投机的风险较大. 套利交易是期货投机交易中的一种特殊方式,它利用期货市场中不同月份,不同市场,不同商品之间的相对价格差,同时买入和卖出不同种类的期货合约,来获取利润. 正如一种商品的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经常存在差异,同种商品不同交割月份的合约价格变动也存在差异;同种商品在不同的期货交易所的价格变动也存在差异.由于这些价格差异的存在,使期货市场的套利交易成为可能. 期货投机的特征: 从交易场所来看,期货投机交易主要在期货市场操作进行买空或卖空的交易活动,投机者一般不做现货交易,几乎不进行实物交割. 从交易目的来看,期货投机交易是为了获取较大利润为目的. 从交易方式来看,期货投机交易主要是利用期货市场中的价格波动进行买空卖空,从而获得价差收益. 从交易风险来看,投机交易在交易时承担很大的风险. 在期货市场,投机交易必不可少,它起到了增加市场流动性和承担套期保值者转嫁风险的作用,还有利于期货交易的顺利进行和期货市场的正常运转,它是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功能和发现价格功能得以发挥的重要条件之一. 期货投机者承担着套期保值者试图规避和转移的风险,这使得套期保值成为可能. 投机者经常建立部位,对冲手中的合约,这增加了期货市场的交易量,这不仅使套期保值交易容易成交,而且还减少了交易者进出市场可能引起的价格波动. 各期货市场商品之间的价格与不同商品之间的价格存在高度相关性.投机者的参与促进了相关市场和相关商品的价格调整,有利于改善不同地区的不合理价格状况;有利于调整某一商品对相关商品的价格的比值,使之合理化,从而保持价格体系的稳定. 投机者在价格较低时买入期货,这将增加需求,导致价格上涨;当价格较高时,卖出期货会减少需求,从而平衡抑制价格,使价格波动趋于稳定,从而形成合理的价格水平.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此文目的在于促进信息交流,不存在盈利性目的,此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不承担任何责任.部分内容文章及图片来自互联网或自媒体,我们尊重作者版权,版权归属于原作者,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视频,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0.911696
67.947368
0.039002
0
175
234
561.3
4.011719
0.09605
0.035354
200,200,003,404
金融_经济
汇兑损失是指办理外汇买卖和兑换外币等业务产生的损失,即外币资金在使用时,或外币债权,外币债务在偿还时,由于期末汇率与记账汇率的不同而发生的折合为记账本位币的差额,期末汇率低于记账汇率而折合为记账本位币的差额为汇兑损失. (1)审查企业列支的汇兑损益是否确已发生,即计算汇兑损益的外币债权,债务是否确实收回或偿还,调剂出售的外汇是否确已实现. (2)审查汇兑损益计算的正确性,计算方法的前后一致性. (3)审查有无将不同数量的外币之间的记账本位币差额当成汇兑损益的现象. (4)审查企业经营初期发生的汇兑损益,尤其是外汇调剂,汇兑损失应查明发生的具体时间,有无为了延续减免税期,而人为地将筹建期间发生的汇兑损失计入生产经营期间汇兑损失的行为. 新的"企业所得税实施条例"第三十九条的规定了"企业在货币交易中,以及纳税年度终了时将人民币以外的货币性资产,负债按照期末即期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折算为人民币时产生的汇兑损失,除已经计入有关资产成本以及与向所有者进行利润分配相关的部分外,准予扣除." 对于这条规定,我们可以做以下几方面的理解: 一,货币交易过程中产生的汇兑损失,准予扣除. 由于根据目前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 - - 外币折算",企业发生外币交易时,都是按即期汇率将外币金额折算成记账本位币的.企业发生的外币兑换业务,应当以交易实际采用的汇率即银行买入或卖出价折算.由于汇率中间价和银行买入或卖出价的差额产生的折算差额会计上进入当期损益,在新企业所得税法下,也允许扣除. 二,纳税年度终了时将人民币以外的货币性资产,负债按照期末即期汇率中间价折算为人民币时产生的汇兑损失,准予扣除. 这里也就是说,对于资产负债表日,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 - - 外币折算",对于外币货币性资产和负债计算出来的汇兑损益,在企业所得税前是准予扣除. 三,已经计入资产成本以及向所有者进行利润分配相关部分的汇兑损失,不予扣除.由于对于外币非货币性资产,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在"企业会计准则第19号 - - 外币折算"不存在汇兑损失.而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资产即使产生汇兑损益也是计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的.如果企业是用外币资产向所有者进行利润分配的,由于对投资者的利润分配是用税后利润分的,这里,产生的汇兑损失,在税收上我们也不能作为企业支出在税前扣除.
0.893661
81.5
0.076367
0
203
196
938.3
4.082031
0.120654
0.066343
200,200,003,524
金融_经济

No dataset card yet

Downloads last month
200

Collection including BAAI/IndustryCorpus2_finance_econo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