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題研析
1、 題目:食農教育立法之展望
二、所涉法規
食農教育法草案
3、 探討研析
(1) 20世紀末西方速食文化進入日本後,傳統米食文化沒落,加上全球貿易自由化下進口農產品之影響,造成糧食自給率下降。為此,日本於90年代即開始推廣「地產地消」,試圖緩解食物系統全球化所帶來之衝擊,直至2005年通過「食育基本法」,是全球第一個將食育入法的國家[footnoteRef:1],正式傾國家之力回應其所面臨之飲食危機。然而「食育基本法」所思考的不單只是糧食保障與飲食安全,該基本法前言即指出:在飲食環境變化下,培養國民對於飲食之觀點,使其能實踐健全飲食生活,同時促進都市與農山漁村交流與共生,建構食物生產者與消費者間之信賴關係,活化地方社會、承繼並發揚豐富之飲食文化,並推動對環境友善之生產及消費關係,提升糧食自給率。 [1: 食力,全球第一個將食育入法!日本如何傾全國之力推食育?,網址:https://www.foodnext.net/issue/paper/5098355120,瀏覽日期:110年5月25日。]
(2) 在我國,相關食農政策或教育活動之推行,現行大致係地方政府各自建立地方之食農教育體系,並隨著倡議團體之關注點而有不同樣態。雖有因地制宜或多元化之利,然而欠缺國家整體基本規範引導及資源挹注,難稱完備,且易受地方主政者之人事更迭及財務狀況,影響相關制度建立和計畫推行,是以,食農教育之法制化有其必要性。而外界倡議食農教育立法多年,2018年農委會召開第6次全國農業會議,即宣示要推動食農教育立法,發展系統性食農教育體系,直至今(2021)年5月6日行政院會甫通過農委會擬具「食農教育法」草案,並函送立法院審議[footnoteRef:2]。「食農教育法」草案條文共計22條,立法目的分別為1.強化飲食與農業之連結,增進國民健康;2.促進全民參與與支持農業發展,強化城鄉交流;3.維護飲食及農業文化傳承,提高糧食自給率;4.增加農村就業機會,活化農村社區產業及農業永續經營。 [2: 立法院第10屆第3會期第12次會議議案關係文書,院總第1999號,政府提案第17483號,110年5月14日,頁241-248。]
4、 建議事項
(1) 食農教育係面對食安問題之基石
近年來食安問題層出不窮,其中萊牛萊豬進口或核災地區食品解禁之問題爭議,更凸顯出台灣無法置身於國際自由貿易之外,想要根本性解決食安問題,不能單靠法律禁制或高成本之邊境查核。關注食物之知識與教育,對食物具備更完整的認知,透過了解食物的來源、食物與當地的關係,才能讓每次消費都能在充分資訊下,依據個人不同需求與條件,做出最契合及安心之選擇。
(2) 食農教育係營造農漁村社區之助力
民以食為天,飲食可以連結從土地到餐桌過程中之關係人,建構互助共好之良善循環,是連結人與自然、城市與鄉村的主要媒介。食農教育除可形塑飲食素養,並得藉由不同需求參與者之活動課程或行動策略,扮演傳遞農業多功能性及農村價值之角色,使原本孤立之生產者,打破地域限制,獲得消費者之支持,進而讓消費力成為農業結構轉型之強力後盾,也是地方創生推動之重要助力。
(3) 食農教育係全民終身教育,應深化至生活各層面
食農教育不應只侷限於學童之在校教育層面,其尚肩負增進國民健康、傳承飲食文化、支持農業生產及活化農村社區之目的,而食農教育正是用以達成這些多元目標之手段。是以,食農教育應立足於當代生活價值之高度,以具體方式支持各種社會實踐,讓飲食得以重新安置回身心健康、家庭互動、文化傳承、糧食生產、環境保育之網絡中,並深化之間的連結關係,進而重塑個人生活型態及價值觀。
撰稿人:吳欣宜
1
編號:
1325
議題研析
¤@¡B
ÃD¥Ø¡G
¹¹A±Ð¨|¥ßªk¤§®i±æ
¤G¡B©Ò¯A
ªk
³W
食農教育
法
草案
三、
探討研析
(一)
20
世紀末西方速食文化進入日本
後
,
傳統米食
文化
沒落,
加
上
全球貿易自由化下
進口農產品
之影響
,造成糧食自給率下
降
。
為
此
,
日本
於
90
年代即開始推廣「地產地消」,
試圖緩解
食物系統全球化
所
帶來
之
衝擊
,
直
至
2005
年
通過
「
食育基本
法
」
,是全球第
一
個將食育入法
的國家
1
,
正式傾
國家之力回
應其所面臨
之
飲食危機
。
然
而「食育基本法」
所
思考
的不
單
只
是糧食保障與飲食安全,
該基本
法
前
言即指出
:
在飲食環
境變化下,培養國民
對於飲食之觀點,使其能實踐健全飲食
生活,同時促進
都市與農山
漁村交流與共生,建構食物生產
者與消費者間之信賴關係,活化地方社會、
承繼並發揚豐富
之飲食文化,並推動對
環境
友善之
生產及消費關係,提升糧
食
自
給率。
(二)
在我國,
相關食農
政策或教育活動
之推行
,
現行
大
致係
地方
政府各自建立地方之食農教育體系
,
並
隨著
倡議團體
之關注
點而有不同樣態
。
雖有因地制宜
或
多元
化
之利
,
然而
欠
缺國
家整體基本
規範
引導及資源挹注,難稱完備
,
且易
受
地方
主
政者之人事更迭
及財務狀況
,影響相關制度建立和計畫推
行
,
是以
,
食農教育
之法制化
有其必要性
。
而
外界倡議食農
教育
立
法多年,
2018
年農委會召開第
6
次全國農業
會議,即宣
示要推動食農教育立法,發展系統性食農教育體系,直
至
今
1
食力
,
全球第一個將食育入法!日本如何傾全國之力推食育?
,
網址
:
https://www.foodnext.net/issue/paper/5098355120
,
瀏覽日期:
110
年
5
月
25
日
。
1
編號:1325
議題研析
一、 題目:食農教育立法之展望
二、所涉法規
食農教育法草案
三、 探討研析
(一) 20世紀末西方速食文化進入日本後,傳統米食文化沒落,加
上全球貿易自由化下進口農產品之影響,造成糧食自給率下
降。為此,日本於90年代即開始推廣「地產地消」,試圖緩解
食物系統全球化所帶來之衝擊,直至2005年通過「食育基本
法」,是全球第一個將食育入法的國家
1
,正式傾國家之力回
應其所面臨之飲食危機。然而「食育基本法」所思考的不單
只是糧食保障與飲食安全,該基本法前言即指出:在飲食環
境變化下,培養國民對於飲食之觀點,使其能實踐健全飲食
生活,同時促進都市與農山漁村交流與共生,建構食物生產
者與消費者間之信賴關係,活化地方社會、承繼並發揚豐富
之飲食文化,並推動對環境友善之生產及消費關係,提升糧
食自給率。
(二) 在我國,相關食農政策或教育活動之推行,現行大致係地方
政府各自建立地方之食農教育體系,並隨著倡議團體之關注
點而有不同樣態。雖有因地制宜或多元化之利,然而欠缺國
家整體基本規範引導及資源挹注,難稱完備,且易受地方主
政者之人事更迭及財務狀況,影響相關制度建立和計畫推
行,是以,食農教育之法制化有其必要性。而外界倡議食農
教育立法多年,2018年農委會召開第6次全國農業會議,即宣
示要推動食農教育立法,發展系統性食農教育體系,直至今
1
食力,全球第一個將食育入法!日本如何傾全國之力推食育?,網址:
https://www.foodnext.net/issue/paper/5098355120,瀏覽日期:110年5月25日。